沪科版八级上学期物理易错题(二).doc
沪科版八年级上物理易错题(二)1. 小兰在观察提琴、吉他、二胡等弦乐器的弦振动时,猜测:即使在弦张紧程度相同的条件下,发声的音调高低还可能与弦的粗细、长短及弦的材料有关。于是她想通过实验来探究一下自己的猜想是否正确。下表是她在实验时控制的琴弦条件。 (1)如果小兰想探究弦发声的音调与弦的材料的关系,你认为她应该选用表中编号为 _的琴弦(只填字母代号)。(2)探究过程通常采用下列一些步骤:实验研究;分析归纳;提出问题(或猜想);得出结论等。你认为小兰要完成本探究的全过程,所采取步骤的合理顺序应该是:_(只填写数字代号)。2、小明想比较几种材料(毛衣、报纸、棉花、泡沫塑料)的隔音性能,来选择一种隔音性能好的材料做耳罩的填充物,实验器材除了待检测的材料外,还有:音叉、机械闹钟、鞋盒(1)本实验中适合做声源的是_。(2)小明将声源放入鞋盒内,在其四周塞满待测材料,再盖上盒盖,他设想了两种实验比较方案,你认为最佳的是_ A让人站在距鞋盒一定距离外,比较所听见声音的响度 B让人一边听声音,一边向后退,直至听不见声音为止,比较此处距鞋盒的距离(3)下面的表格是为了上述两种实验方案而设计的,其中与方案B对应的是_(填“表一”或“表二”)(4)待测材料隔声性能由好到差的排列顺序为_3、火车在进入隧道前必须鸣笛,一列火车的运行速度是72km/h, 司机在鸣笛后2s听到隧道口处山崖反射的回声,求:(声音在空气中的速度v声=340m/s)(1)火车速度是多少m/s?(写出运算过程)(2)从司机鸣笛到听到回声火车前行多远?(3)火车鸣笛时离隧道口有多远?4、观测日食不能用肉眼直接对着太阳,如果没有专用的太阳滤镜,可采用如下的简便方法:一是准备一盆黑墨水置于阳光下,在脸盆中观察太阳的像,这是利用了_成像原理;二是将手指展开互相垂直叠放,只留有小缝隙,对着阳光,在白纸上观察太阳的像,这是利用了_成像的原理。5、若用镜头焦距为f的照相机拍照,被拍景物到镜头的距离应_(填“大于”,“小于”或“等于”)2f;若要使取景范围变大一些,则照相机镜头与景物的距离_(填“变大”,“变小”或“不变”)6、暗室中,用绿光照射红苹果时,苹果所呈现的颜色是( )A、红色 B、绿色 C、白色 D、黑色7、如图所示,是小华用相机拍摄的湖上双塔的相片。下面说法正确的是()双塔在湖中的倒影是实像照相机的镜头相当于一个凹透镜照相机底片上形成的是正立的、缩小的实像要使塔的像更大些,相机应离塔再靠近些8、我们经常提到各种像,如小孔成像、平面镜成像、放大镜成像、照相机成像、显微镜成像,其中 ( )A、得到的像属实像的是 B、得到的像属于虚像的是 C、由于光的反射而成像的是 D、由于光的折射而成像的是V09、如图所示,水平桌面上斜放着一个平面镜M,桌面上的小球按图示方向滚动,要使小球在平面镜中所成的像沿竖直方向运动,则镜面与桌面间的夹角应为( )A、90o B、60o C、45o D、30o10、下列有关光学器件说法正确的是( )A、潜望镜是利用平面镜对光的折射的原理制成的B、幻灯机胶片到镜头的距离要大于镜头的二倍焦距C、放大镜成的是正立、放大的实像D、凹透镜能使光发散,可用于近视眼的矫正ABCD11、如图所示,物体AB长1.6m,平面镜CD长0.6m,物体到平面镜的距离为2m,下列物、像、镜的说法正确的是( )A、物体通过该平面镜不能成完整的像 B、像的长度与平面镜的长度相同,为0.6mC、物体与像的距离为2mD、像的长度与物体的长度相同,为1.6m12、一个物体到凸透镜的距离为30cm时,在凸透镜另一侧的光屏上得到一个放大的实像,若把物体沿凸透镜的主光轴移动到距凸透镜45cm处,则成像的情况是( )A、成放大的实像 B、成等大的实像 C、成缩小的实像 D、上述三种情况都有可能13、如图 所示,将凸透镜看作是眼睛的晶状体,光屏看作是眼睛的视网膜,烛焰看作是眼睛观察的物体。 拿一个近视眼镜给“眼睛”戴上,光屏上出现烛焰清晰的像,而拿走近视眼镜则烛焰的像变得模糊。那么在拿走近视眼镜后,下列操作能使光屏上重新得到清晰像的是A将光屏适当远离凸透镜B将蜡烛适当远离凸透镜C将光屏适当移近凸透镜或将蜡烛适当移近凸透镜D同时将光屏和蜡烛适当远离凸透镜全品中考网 14、商场里有一种试鞋镜,它是一面长为30cm40cm的平面镜,斜立在地面上,顾客不必弯腰就能方便地从试鞋镜里看到自己鞋子的像,如图所示,以O点为入射点,画出平面镜的位置,并作出人的眼睛看到自己鞋子的光路图。. O. C人的眼睛. A. B15、如图所示,岸边有一物体A,潜水员从水中的C点能看到A的像B,请作出眼睛看到B的光路图16、在民俗街上,小明对一雕刻于半粒大米上的微雕作品产生浓厚兴趣(1)为看清微雕作品上的文字和图像,小明应利用如图所示透镜中的 (选填序号)进行观察待添加的隐藏文字内容3(2)正确选择透镜后,小明拿透镜正对着太阳光,再把一张纸放在它的另一侧,当在纸上呈现一个最小最亮的光斑时,测得这个光斑到透镜的距离为5cm,则该透镜的焦距为_。(3)透过透镜观察微雕作品,小明看到的像如图所示,此时透镜到微雕作品的距离是 A小于5cm B大于5cm且小于10cm C等于10cm D大于10cm17、如图所示,小明在“探究平面镜成像的特点” 的实验中 (1).小明选择玻璃板代替平面镜进行实验的目的是_;实验中 应选_的玻璃板(选填“较厚”或“较薄”)(2).在探究活动中对玻璃板放置的要求是_;若玻璃板没有竖直放置,观察到的现象是_。(3).选择蜡烛A和B的要求是_;选取两段完全相同的蜡烛的目的是为了_。(4).实验中使用刻度尺,是为了测量_;(5).移去后面的蜡烛B,并在其所在位置上放一光屏,则光屏上_接收到蜡烛烛焰的像(选填“能”或“不能")(6).小明将蜡烛逐渐远离玻璃板时,它的像大小_(填“变大”、“变小”或“不变”)(7).为便于观察,该实验最好在_环境中进行(选填“较明亮”或“较黑暗”);此外,采用透明玻璃板代替平面镜,虽然成像不如平面镜清晰,但却能在观察到A蜡烛像的同时也能观察到_,巧妙地解决了确定像的位置和大小的问题。(8).点燃A蜡烛,小心地移动B蜡烛,直到与A蜡烛的像_为止,这时发现像与物的大小_;若直接将蜡烛放在直尺上进行实验,进一步观察A、B两支蜡烛在直尺上的位置发现,像和物的连线与玻璃板_像和物到玻璃板的距离_(9).为证实上述有关成像特点是否可靠,你认为应采取下列哪一项操作?( )A保持A、B两支蜡烛的位置不变,多次改变玻璃板的位置进行观察B保持玻璃板位置不变,多次改变A蜡烛的位置,小心地移动B蜡烛,直到与A蜡烛的像_。参考答案:1、DE, 2、机械闹钟,B,表二,棉花,泡沫,毛衣,报纸 3、20m/s, 40m, 360m 4、平面镜,小孔 5、大于,变大 6、D 7、D 8、D 9、C 10、D 11、D 12、D 13、C 14、15、16、A 5cm B 17、(1)便于准确确定像的位置;较薄 (2)竖直放置玻璃板; 后面的蜡烛与前面蜡烛的像不能重合 (3)完全相同;比较像与物的大小关系。(4)像与物到玻璃板的距离; (5)不能 (6)不变 (7)较黑暗 B蜡烛 (8)完全重合 相等 垂直 相等 (9) B 完全重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