广东省汕头市澄海中学高一语文论文 文言文教学的看法和设想.doc
-
资源ID:4212438
资源大小:25.50KB
全文页数:2页
- 资源格式: DOC
下载积分:8金币
友情提示
2、PDF文件下载后,可能会被浏览器默认打开,此种情况可以点击浏览器菜单,保存网页到桌面,就可以正常下载了。
3、本站不支持迅雷下载,请使用电脑自带的IE浏览器,或者360浏览器、谷歌浏览器下载即可。
4、本站资源下载后的文档和图纸-无水印,预览文档经过压缩,下载后原文更清晰。
5、试题试卷类文档,如果标题没有明确说明有答案则都视为没有答案,请知晓。
|
广东省汕头市澄海中学高一语文论文 文言文教学的看法和设想.doc
高一文言文教学的看法和设想澄海中学高一备课组文言文是高一年级语文教学的重头戏,但在以往的教学中,我有一些困惑:1. 我们学生(高一学生)的文言知识储备少得出人意料。在各类考试中,学生的文言文阅读得分率很低,虚词、文意文意理解得分普遍很低,尤其是翻译题,一动笔就跑调。2. 粤教版教材的编排不太合理,较难处理。具体表现为难度大的文章在前,易的反而在后,能用来落实语言知识的文章少,优美动人的文章多。带着这样的困惑,我通过了不同渠道了解一些信息(其中包括我的学生、初中的语文老师,还有网络)。通过这交流和查阅,我了解到初高中文言文教学的若干不同之处。首先,从课文本身看,初中文言文大多篇幅短小,以故事性、哲理性的散文居多,内容浅易;高中不少文言文篇幅增长,选材涵盖各朝代,各种体裁兼备,不乏一些晦涩难解的文章。高中“课标”虽也只要求学生阅读浅易文言文,但这里的“浅易”是针对高中水平的学生而言的,比初中的“浅易”难得多,尤其是大量中等成绩及其偏下的学生,学好文言文的困难会很大。从考试命题看,中考考纲明确规定,文言文阅读选材于课内,还有对考试篇目作出范围指定,附加题中的文言阅读才从课外选材。这样,老师和学生在中考备考时,只要在平时已学的基础上,对有关篇目再进行一番“深入加工”,便可“大功告成”。但是,高考文言文阅读选材于课外,考查涉及词法、句法等诸多方面,知识积累与能力检测并重,难度大得多。 那么如果我们为了适应高考之需,从高一年级起就开始以高考的规格来要求学生,上课不注意学生的适应力,考试命题时也得按高考文言文阅读的命题模式命制题,这样的话,往往给刚进高中的学生“当头一棒”,这一棒恐怕不能让他们顿悟,反而会使他们信心大损。因此,我个人认为做好过渡工作,帮助学生适应是高一年级文言文教学的关键。下面谈谈我的一些不太成熟的看法:1让学生转变学习观念。 初中的考试评价“重点在于考查学生记诵积累的过程”,选文源自课内。老师在考前复习中,都要对考试说明指定的课文作全方位多角度深入准备,学生按老师的指点去记忆,几乎就可以“百战不殆”。而高中的文言文学习要求高得多,重在积累与运用,“注重在阅读实践中举一反三”,重在课内得法、课外受益。高考选材于课外,更需要学生的知识积累与迁移运用能力。所以我们应当让学生明白,只有变记忆学习为积累和迁移学习,步步夯实知识基础,构建个人的知识体系,形成良好的知识积累习惯,才能从容应对知识与能力的迁移。2教学中注意引导学生利用初中的原有知识储备来“温故而知新”,如讲宾语前置可引陋室铭的“何陋之有”,讲主语后置句,可引愚公移山之“甚矣,汝之不惠!”,讲定语后置句,可引马说之“马之千里者”,讲意动用法,可引邹忌讽齐王纳谏的“吾妻之美我者”之“美”字,如讲“相”偏指一方,可用陈涉世家之“苟富贵,无相忘”愚公移山之“杂然相许”。如果我们能前引后连,引导学生回顾已学来获得新知,那么,这不仅能让学生更好的接受我们的教学,而且还能让学生形成一种前后联系的学习习惯。3以文脉带动语脉,努力挖掘名篇中的情和美。以文章的情感来带动学生的文言语感,以文章的艺术审美点来带动学生掌握语言点,因为初中的课堂是比较情趣化和感性化的,所以要让学生也感受到高中课堂的美感。 4相关知识和要求的补充。 一是语法知识。由于初中“语法、修辞知识不作为考试内容”,“不应考察对词法、句法等知识的掌握程度”,所以语法知识在初中被淡化、弱化了。学生大多对实词、虚词、短语结构类型、句子成分知之甚少。而高中对实词含义、虚词用法、特殊句式的考查却是重点内容,这就需要我们在教学中视情况对语法知识作适当补充。二是文言文翻译的要求、原则和方法。我们要让学生明白翻译要求“信”、“达”、“雅”,翻译原则“直译为主,意译为辅”的含义,结合课文翻译的实例,逐一让学生领会,并按要求在学习实践中训练。“换”、“调”、“留”、“补”、“删”等翻译方法让学生熟练掌握、运用。磨刀不费砍柴工。要让学生在翻译上入格、规范。 三是高考目标要求。教学虽不只是为了考试,但要结合高考要求,以考促学。应让学生知晓文言文高考命题有哪些具体考点,考查形式怎样,不同层级的能力要求,应达到什么程度等,让学生学有针对性,有一个衡量尺度。以上四点是我对文言文教学的一些看法,这四点共性目标是“适应和过渡”。好,下面我谈谈我们学校高一年级的文言文教学的一些做法和设想。(一)对教材的处理。1依据教材特征,落实不同的语言基础知识教学目标。依据必修1的孔雀东南飞等典型实词较多的诗歌,侧重落实文言实词的教学目标,依据必修2和必修3的文言文分期分段重点落实虚词、词类活用和特殊句式的教学目标,每个阶段让学生在学习过程中慢慢明确这四个重要的积累方向。2把握好文言教学的时间段。学期伊始,学生学习热情高涨,我们先上古典诗歌单元,学校期中后就是校运会,所以我们先上新诗,为了让学生课余能获得更多的知识积累,我们结合了近义词的学习积累,在松懈期让学生读新诗、积累高考不太重视的近义词考点。校运会后,当学生开始意识到该从松懈状态回归时,我们才推出文言文单元的教学。必修4的文言文教学想安排在第二学期期中考试后,因为学生考后可能会很想东山再起。3调整教材的讲授顺序。首先必修2和必修4两本教材的文言文单元都安排了六篇文章,一口气上完,学生会很难消化。因此,考虑将其拆成两个部分,先讲三篇,中间穿插其他现代文体,再继续文言文的教学。其次,在连续的文言文教学中,上完学习任务重的篇目后宜上任务较轻的篇目,比如上完阿房宫赋再上赤壁赋,两篇都要求全部背诵,学生会疲惫不堪,所以可以先上阿房宫赋再上项脊轩志,然后才上赤壁赋。(二)作业与练习的安排:1充分利用配套练习册的词汇整理练习,让学生在上完该课后,对重点知识进行有效的梳理。2精选课外文言文阅读题目,控制难度和训练量,让学生初步了解文言文考查方向,懂得知识迁移的重要性即可。(三)命题的设想1重视课内知识的考查,考查知识尽量体现多样性,其目的是让学生重视课内知识的积累,也是给学生一个适应期。2课外文言阅读的命题,应注意联系课内知识,尽量考查从课内延伸出来的知识点。3命题尽量选择经典的人物传记,讲评细致到常见字词句知识,引导学生积累更多的语言基础知识,同时也用这些经典篇目来弥补教材存在的知识漏洞,比如文言传记中常见实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