安徽省马鞍山市第十一中学初中音乐 冼星海简介 新人教版.doc
-
资源ID:4211819
资源大小:66.50KB
全文页数:2页
- 资源格式: DOC
下载积分:8金币
友情提示
2、PDF文件下载后,可能会被浏览器默认打开,此种情况可以点击浏览器菜单,保存网页到桌面,就可以正常下载了。
3、本站不支持迅雷下载,请使用电脑自带的IE浏览器,或者360浏览器、谷歌浏览器下载即可。
4、本站资源下载后的文档和图纸-无水印,预览文档经过压缩,下载后原文更清晰。
5、试题试卷类文档,如果标题没有明确说明有答案则都视为没有答案,请知晓。
|
安徽省马鞍山市第十一中学初中音乐 冼星海简介 新人教版.doc
安徽省马鞍山市第十一中学初中音乐 冼星海简介 新人教版冼星海(19051945),中国近现代著名的音乐家,中国作曲家。曾用名黄训、孔宇。祖籍广东番禺,生于澳门一个贫苦船工的家庭。1905年 6月13日生于澳门,1918年入岭南大学附中学小提琴,1926年入北京大学音乐传习所、国立艺专音乐系学习。1928年进上海国立音专学小提琴和钢琴,并发表了著名的音乐短论普遍的音乐。1929年去巴黎勤工俭学,从师于著名提琴家帕尼·奥别多菲尔和著名作曲家保罗·杜卡。1931年考入巴黎音乐院。在肖拉·康托鲁姆作曲班学习。留法期间,创作了风游子吟d小调小提琴奏鸣曲等十余首作品,1935年回国后,积极参加抗日救亡运动,创作了大量战斗性的群众歌曲,并为进步影片壮志凌云青年进行曲,话剧复活大雷雨等谱写音乐。抗战开始后参加上海救亡演剧二队,后去武汉与张曙一起负责开展救亡歌咏运动。1935年至1938年间,创作了救国军歌只怕不抵抗游击军歌路是我们开茫茫的西伯利亚祖国的孩子们到敌人后方去在太行山上等各种类型的声乐作品。1938年任延安鲁迅艺术学院音乐系主任,并在“女大”兼课。教学之余,创作了不朽名作黄河大合唱和生产大合唱等作品。1940年去苏联学习、工作,1945年10月30日卒于莫斯科。 冼星海年简 冼星海(1905-1945)作曲家,音乐教育家。 1918年 考入岭南大学附中学习小提琴。在广州岭南大学附中半工半读时,就参加乐队并担任小提琴、单簧管演奏员,还担任指挥。 1926年 先后就读于北京大学音乐传习所、国立艺术专科学校音乐系,选修小提琴。 1928年 入上海音乐专科音乐学校,学习小提琴、钢琴。此期间,发表有普遍的音乐等音乐评论。 1929年 因参加学潮被迫退学后赴巴黎勤工俭学,师从丹第(V.D'INDY)学提琴,从师杜卡斯(Paul Dukas)学作曲理论与作曲。 1931年 考入巴黎国立音乐学院肖拉康托鲁姆作曲班。留学期间,创作有 风、游子吟d小调小提琴奏鸣曲中国古诗等十余件作品。 1935年 毕业回国,积极投入抗战歌曲创作和救亡音乐活动,创作大量群众歌曲,并为进步电影壮志凌云、青年进行曲、及话剧复活、大雷雨等作曲。后参加上海救亡演剧二队,并赴武汉与张曙一起负责开展救亡歌咏运动。 1935年到1938年 创作有救国军歌、只怕不抵抗、游击军歌、路是我们开、茫茫的西伯利亚、莫提起、黄河之恋、热血、夜半歌声、拉犁歌、祖国的孩子们、到敌人后方去、在太行山上等大量各种题材、各种类型的声乐作品。 1938年 任延安鲁迅文学艺术学院音乐系主任,并在延安女子大学兼课。在延安鲁迅艺术学院任音乐系主任时,为光未然创作的“黄河大合唱”的歌词写下了这部名垂青史的音乐名作。并创作有生产大合唱等著名作品。 1940年 赴苏联留学;次年苏联卫国战争爆发后。无法回国,因生活艰苦,疾病缠身。 1945年10月30日 病逝于莫斯科克林姆林宫医院。在莫斯科病逝,年仅40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