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来到三一办公! | 帮助中心 三一办公31ppt.com(应用文档模板下载平台)
三一办公
全部分类
  • 办公文档>
  • PPT模板>
  • 建筑/施工/环境>
  • 毕业设计>
  • 工程图纸>
  • 教育教学>
  • 素材源码>
  • 生活休闲>
  • 临时分类>
  • ImageVerifierCode 换一换
    首页 三一办公 > 资源分类 > DOC文档下载  

    辽宁省部分重点高中协作校高三模拟考试理综生物试卷(带解析).doc

    • 资源ID:4202241       资源大小:675.50KB        全文页数:9页
    • 资源格式: DOC        下载积分:8金币
    快捷下载 游客一键下载
    会员登录下载
    三方登录下载: 微信开放平台登录 QQ登录  
    下载资源需要8金币
    邮箱/手机:
    温馨提示:
    用户名和密码都是您填写的邮箱或者手机号,方便查询和重复下载(系统自动生成)
    支付方式: 支付宝    微信支付   
    验证码:   换一换

    加入VIP免费专享
     
    账号:
    密码:
    验证码:   换一换
      忘记密码?
        
    友情提示
    2、PDF文件下载后,可能会被浏览器默认打开,此种情况可以点击浏览器菜单,保存网页到桌面,就可以正常下载了。
    3、本站不支持迅雷下载,请使用电脑自带的IE浏览器,或者360浏览器、谷歌浏览器下载即可。
    4、本站资源下载后的文档和图纸-无水印,预览文档经过压缩,下载后原文更清晰。
    5、试题试卷类文档,如果标题没有明确说明有答案则都视为没有答案,请知晓。

    辽宁省部分重点高中协作校高三模拟考试理综生物试卷(带解析).doc

    2016届辽宁省部分重点高中协作校高三模拟考试理综生物试卷(带解析)1下列有关细胞结构和功能的叙述,正确的是A光合色素分布于叶绿体内膜,能吸收光能B核孔有选择透过性,是大分子运输通道C核糖体不具有膜结构,不含有磷酸基团D线粒体基质中有葡萄糖分解酶【答案】B【解析】光合色素分布叶绿体类囊体薄膜上,A错误。核孔是核质之间物质和信息交流的通道;B正确。核糖体的成分包括蛋白质和RNA,RNA含有磷酸基团;C错误。葡萄糖在细胞质基质中分解为丙酮酸、少量【H】和少量能量,不进入线粒体;D错误。【考点定位】细胞结构。【名师点睛】与细胞结构有关的常见思维误区一、与叶绿体有关的(1)没有叶绿体或中央液泡的细胞不一定是动物细胞。例:根尖分生区细胞。(2)没有叶绿体的细胞也可能进行光合作用。例:蓝藻。(3)色素分布在叶绿体类囊体薄膜上不在叶绿体内膜上,暗反应在叶绿体基质中不是内膜上。(4)没有叶绿体或光合色素就也可能将无机物合成有机物。例:进行化能合成作用的细菌。二、与线粒体有关的(5)没有线粒体就也可能进行有氧呼吸。例:大多数原核生物是需氧型的。(6)葡萄糖不进入线粒体内,葡萄糖在细胞质基质分解。三、也核糖体有关的(7)核糖体无膜结构,不含有磷脂。(8)含有核酸的细胞器包括叶绿体、线粒体和核糖体,核糖体含有RNA。(9)噬菌体中没有核糖体。四、与细胞壁有关的(10)具有细胞壁的细胞不一定是植物细胞。例:真菌细胞、细菌等都有细胞壁。(注意细胞壁的组成成分不同)(11)细胞的边界不是细胞壁,是细胞膜。(12)细胞壁不具有控制物质进出的功能,细胞膜有。五、与细胞核有关的(13)大肠杆菌DNA复制主要场所不是细胞核,原核生物无核膜包被的细胞核。(14)DNA一般不能通过核孔进出细胞核,某些RNA和蛋白质可以。六、其他(15)高等植物细胞纺锤体的形成与中心体无关,高等植物细胞无中心体。(16)动物细胞的中心体不是在分裂前期倍增,是在间期。(17)溶酶体含有水解酶,但不能合成水解酶。(18)转基因大肠杆菌合成胰岛素不需要内质网和高尔基体参与,细菌无复杂细胞器。2肝细胞和细菌都能以协助扩散的方式吸收葡萄糖,其中细菌协助葡萄糖运输的载体蛋白为GLUT1,肝细胞协助糖运输的载体蛋白为GLUT2,其运输的速率和葡萄糖浓度的关系如图所示。下列推测不正确的是AGLUT1对葡萄糖的亲和力比GLUT2对葡萄糖亲和力大B葡萄糖能以相同的方式进人红细胞和肝细胞C两种载体蛋白都需要内质网、高尔基体的加工D载体蛋白的存在能显著提高细胞摄取葡萄糖的速率【答案】C【解析】据图分析,随葡萄糖浓度升高,细菌运输速率大于肝细胞运输速率,说明GLUT1对葡萄糖的亲和力比GLUT2对葡萄糖亲和力大 ;A正确。葡萄糖进入人红细胞的方式一般为协助扩散,进入肝细胞可以以形同方式;B正确。细菌无内质网和高尔基体,GLUT1合成不需要内质网和高尔基体的加工;C错误。无蛋白质的磷脂双分层运输速率远远低于有载体的细菌和肝细胞;D正确。【考点定位】获取信息能力、协助扩散、原核细胞的结构。【名师点睛】本题以曲线图为载体,考查学生对实验结果的分析,这属于学生应具备的实验探究能力之一。而解决本题的关键在于对比分析几条曲线的方法,一是要关注每条曲线的变化趋势;二是在相同时间对比不同条件下处理的结果。3下列对生命现象及其生物学意义的表述正确的是A细胞凋亡有利于生物体内部环境的稳定B细胞的衰老不影响基因的复制与表达C精确的模板可保证DNA复制不出现任何差错D患伴X显性遗传病的女性后代均为患者【答案】A【解析】细胞凋亡对于维持生物体内部稳定有重要意义;A正确。细胞衰老时,染色质收缩影响基因的复制与表达;B错误。DNA复制即使没有外来因素的影响,也会偶尔出现错误进而产生基因突变;C错误。患伴X显性遗传病若父亲患病,女性后代均患病,若父亲正常,母亲为杂合子,女性后代有1/2患病;D错误。【考点定位】细胞凋亡、细胞衰老、DNA复制、伴性遗传。4有关生态学的基本原理在实际生产中应用的叙述错误的是A捕鱼时尽量捕食成熟的鱼,有利于鱼类资源的持续利用B用性引诱剂诱捕害虫,能影响害虫的性别比例从而降低出生率C稻田里的水稻呈高低错落分布,使群落呈垂直结构,提高光能利用率D农田除草能调整能量流动的方向,使能量更多流向对人类有益的部分【答案】C【解析】捕鱼时尽量捕食成熟的鱼利于使该种群年龄组成维持在增长型(或稳定型),利于鱼类资源的持续利用;A正确。用性引诱剂诱捕害虫,害虫的性别比例失调,出生率降低;B正确。群落的垂直结构是群落中在垂直方向升分布不同种群,水稻的高矮是水稻种群内部个体差异,不属于垂直结构;C错误。农田除草,能量更多的流向农作物,流向对人类有益的部分;D正确。【考点定位】种群的数量特征、群落的结构、研究生态系统能量流动的意义【名师点睛】种群的数量特征和种群数量变化间的相互关系5研究发现胚胎期存在某种B细跑,在接受非蛋白类抗原的直接刺激后能增殖分化产生浆细胞,但不会产生记忆细胞。据此判断,下列说法中不正确的是AB细胞表面有和该非蛋白类抗原结合的受体B机体不会保留对该非蛋白类抗原的长期记忆C浆细胞的形成过程发生了基因的选择性表达D浆细胞能识别特定的抗原并产生相应的抗体【答案】D【解析】细胞子所以能接受抗原刺激,是细胞表面存在受体;A正确;因该细胞不能产生记忆细胞,故不会保留对该非蛋白抗原的长期记忆;B正确;该细胞分化成浆细胞的过程中,与抗体有关的基因会选择性表达,C正确;浆细胞不具有识别抗原的能力,D错误。【考点定位】免疫调节【名师点睛】免疫调节中有细胞识别能力小结具有识别能力的细胞:吞噬细胞、T细胞、B细胞、效应T细胞、记忆细胞;具有特异性识别能力的细胞:T细胞、B细胞、效应T细胞、记忆细胞;不具有识别能力的细胞:浆细胞。6正常淋巴细胞中的8号染色体上含有c-myc基因,当8号染色体上含有c-myc基因转移到14号染色体上时,可导致c-myc基因激活形成恶性淋巴瘤,具体过程如图所示。据此下列说法中不正确的是Ac-myc基因与细胞癌变密切相关B淋巴瘤形成的原因是发生了基因突变C该变异可以直接对光学显微镜进行检测D该变异会改变染色体上基因的排列顺序【答案】B【解析】有题干知,c-myc基因激活形成恶性淋巴瘤,说明c-myc基因与细胞癌变密切相关;A正确;淋巴瘤形成的原因是发生了染色体变异;B错误;由于变异是染色体变异,在光学显微镜能够观察到;C正确。染色体结构变异能够改变染色体上基因的排列顺序;D正确。【考点定位】染色体结构变异。【名师点睛】本题解题的关键是“当8号染色体上含有c-myc基因转移到14号染色体上”,染色体转移发生在非同源染色体之间属于染色体结构变异。以这一信息和解题的切入点,将其与所学知识“染色体变异的特点”等有效地联系起来,对知识进行整合和迁移。这要求我们在平时的学习中,要注意对有关知识点做到准确记忆并系统、全面地构建知识网络。7某科研小组以大花蕙兰为材料,对大花蕙兰中的色素进行了提取和分离,结果如图1所示。大花蕙兰在夏季不同的遮光条件下其净光合速率的日变化如图2所示,回答下列问题:(1)分离绿叶中的色素常用的试剂是 。图1中第III条色素带的颜色是 。若以植物的叶黄素缺失突变体为材料进行色素的分离实验,则实验结果和图1比较,第 色素带将消失。(2)图2中8:00时该植物叶肉细胞中氧气的扩散途径为 ,16:00-18:00植物叶肉细胞中C3的含量 。(3)由图2可知,14:00左右适当遮光能提高光合作用速率,试解释其原因。 。【答案】(1)层析液(1分) 蓝绿色(1分) II(1分)(2)由叶绿体扩散到线粒体和外界环境(2分) 增加(2分)(3)遮光能减少水分散失,抑制气孔关闭,从而促进叶肉细胞吸收二氧化碳(2分)【解析】(1)分离色素的试剂为层析液;滤纸条从上到下色带依次是,橙黄色(胡萝卜素)、黄色(叶黄素)、蓝绿色(叶绿素a)、黄绿色(叶绿素b)。(2)由图2知,在8:00时净光合速率大于0,即光合速率大于呼吸速率,所以氧气扩散的方向为由叶绿体扩散到线粒体和外界环境;16:00-18:00光照强度降低,光反应产生的【H】和ATP减少,C3还原为C5过程减弱,但C5仍与二氧化碳结合形成C3,故C3含量增加。(3)在14:00时,36%和18%光源光合速率均大于全光照,其原因可能为强光照下,植物蒸腾作用较强,气孔关闭,进入叶肉细胞的二氧化碳减少,光合速率下降;遮光能减少水分散失,抑制气孔关闭,从而促进叶肉细胞吸收二氧化碳。【考点定位】光合色素的提取和分离、光合作用过程、影响光合速率的因素。【名师点睛】相关知识拓展:一、光合色素的提取和分离实验1实验原理(1)提取:叶绿体中的色素溶于有机溶剂而不溶于水,可用无水乙醇等有机溶剂提取色素。(2)分离:各种色素在层析液中溶解度不同,溶解度高的随层析液在滤纸上扩散得快,反之则慢,从而使各种色素相互分离。2实验步骤及结果二、一天中光合速率变化曲线分析(1)光合速率的问题曲线的x轴是时间,Y轴是CO2的变化,Y轴的正半轴是CO2的吸收,负半轴是CO2的放出,由此可判定:曲线落在x轴以上部分,光合作用>呼吸作用;曲线在x轴以下部分,光合作用<呼吸作用;曲线与X轴交点,光合作用=呼吸作用(2)几个关键点的意义双峰曲线反应的是光合作用日变化曲线,因此横轴的自变量是时间,在一天当中的不同时间段内光合作用速率是不同的,所以曲线会呈现出不同的变化趋势,其影响因素主要是光照和温度。关键点/线段时刻意义原因B5点光合作用出现开始制造有机物白天,从B点开始CO2吸收增多C6点光合作用=呼吸作用有机物不积累,植物不能生长CO2吸收=放出G18点光合作用=呼吸作用有机物积累达到最多CO2吸收=放出D95点光合速率最大有机物积累速率最大CO2吸收量最大E12点午休现象气孔关闭H19点光合作用消失CO2减少至稳定放出A-B,H-I19点-5点只有呼吸作用有机物消耗夜晚,CO2稳定放出(3)有机物积累问题由于光合作用固定的有机物会被呼吸作用消耗掉,所以只有当光合作用>呼吸作用,即有机物生成速率>消耗速率的时候,有机物才会有净积累。容易被考生搞错的概念是有机物积累的最大点问题。我们可以用面积法来理解,有机物积累的量应当用曲线与X轴围成的面积大小来表示。因此最大点是G点,而不是D点。在G点用碘液染色,颜色最深。8下丘脑中的热敏神经元在温度上升时冲动频率增加,冷敏神经元在温度下降时冲动频率增加,引起机体的散热和产热以维待体温的相对稳定。冷敏伸经元的冲动频率和热敏神经元的冲动频率相等时,机体的产热和散热达到平衡,回答下列问题:(1)冬泳爱好者入水时,冷敏神经元的冲动频率 (填“大于”“等于”或“小于”)热敏神经元的冲动频率。从而刺激机体增加 ,以维持体温的相对稳定。冬泳爱好者冬泳时容易出现脸部发白的现象,其原因是寒冷刺激导致皮肤的毛细血管 。(2)处于室内时,冷敏神经元的冲动频率 (填“大于”“等于”或“小于”)热敏神经元的冲动频率。(3)进人寒冷环境时,下丘脑分泌的 激素通过垂体促进甲状腺分泌甲状腺激素,同时机体出汗减少,将导致垂体释放的抗利尿激素 。【答案】(1)大于(2分) 产热(2分) 收缩,血流量减少(1分)(2)等于(2分)(3)促甲状腺激素释放(1分) 减少(2分)【解析】(1)冬泳爱好者入水时,外界温度低人体散热增多体温下降,冷敏神经元冲动频率增加;体温较低时,人体通过神经-体液调节增加产热,以维持体温相对稳定;脸部发白说明脸部毛细血管收缩,血流量降低。(2)处于室温时,人体体温维持稳定敏神经元的冲动频率与热敏神经元的冲动频率相等。(3)寒冷时,下丘脑通过分泌促甲状腺激素释放激素促进垂体分泌促甲状腺激素,促进甲状腺激素分泌;汗腺分泌减少时,人体水分散失减少,渗透压降低,抗利尿激素释放减少,增加尿量。【考点定位】体温调节、水盐调节。9青蒿素是从植物青蒿中提取的目前最有效的抗疟疾特效药。图1表示青蒿种群增长曲线,图2表示青蒿种群增长速率曲线,图3表示青蒿田中能量流动简图。据此回答下列有关问题:(1)青蒿属于生态系统组成成分中的 。调查寄生在青蒿体表虫卵密度的方法是 。(2)在图1、图2的青蒿种群中可以表示环境容纳量的点是 (填字母),图1中的ab段对应图2中的 段。(3)图3中A、B、C、D四种生物组成成分中的能量在第一营养级和第二营养级之间的传递效率为 。(4)恶性疟疾患者服用青蒿素6h后,疟原虫开始减少,20h时的杀灭率在95%以上,疟疾病症消失,机体康复,这体现了生物多样性的 价值。【答案】(1)生产者(1分) 样方法(1分)(2)b、e(2分) de(2分)(3)20%(2分)(4)直接(1分)【解析】(1)青蒿是绿色植物,属于生产者;虫卵一般不能移动,宜采用样方法。(2)环境容纳量是指在环境条件不受到破坏的情况下,一个空间所能维持的种群最大数量;b和e代表环境容纳量;图一a-b段代表超过k/2到k值阶段,与de含义相同。(3)具图3分析,A为生产者,C为初级消费者,D为刺激消费者,B为分解者,第一营养级和第二营养级之间的传递效率为(17×106)÷(85×106)×100%=20%。(4)青蒿素的药用价值属于实验意义的直接价值。【考点定位】种群数量变化、能量流动、生物多样性的价值。【名师点睛】“S”型曲线的解读和分析方法三图对比分析解读:(1)t1之前,种群数量小于K/2,由于资源和空间相对充裕,种群数量增长较快,当种群数量为K/2时,出生率远大于死亡率,种群增长速率达到最大值。(2)t1t2,由于资源和空间有限,当种群密度增大时,种内斗争加剧,天敌数量增加,种群增长速率下降。(3)t2时,种群数量达到K值,此时出生率等于死亡率,种群增长速率为0。10肝豆状核变性(简称WD)是由于致病基因ATP7B编码的铜转运P型ATP酶功能减弱引发的铜代谢障碍性疾病。某家庭中父母表现型正常,其两个儿子正常,女儿患WD病,请回答问题:(1)细胞中由基因ATP7B合成铜转运P型ATP酶的过程中,需要 、 等原料。WD的发生说明基因能通过控制 来控制代谢过程,进而控制生物性状。(2)由题干可知,致病基因ATP7P位于 (填“常”或“性”)染色体上。若该家庭的三个孩子有三种基因型,产生该现象的原因是 ,再生一个孩子患WD的概率是 。(3)人类遗传病主要分为单基因遗传病,多基因遗传病和染色体遗传病,仅单基因遗传病就有6500多种。人类遗传病产生的根本原因是 。【答案】(1)核糖核苷酸(1分) 氨基酸(1分) 酶的合成(2分)(2)常(1分) 减数分裂的过程中,等位基因随同源染色体分离而分离(2)分 1/4(2分)(3)遗传物质的改变(2分)【解析】(1)由基因合成酶的过程,经过转录和翻译等阶段;在转录阶段需要原料核糖核苷酸,翻译阶段需要原料氨基酸;具题意知WD的成因是ATP7B基因指导相关酶的合成影响代谢,进而控制生物性状。(2)具题干,画出该家庭的遗传系谱图如下:由图可以判定,该病为常染色体隐性遗传病;父母的基因型为Aa×Aa;后代产生性状分离的原因是父母在减数分裂产生配子的过程中等位基因随同源染色体分离而分离,雌雄配子随机结合而成;再生一个患者的概率为1/4。(3)遗传病的概念是由于遗传物质改变而引起的人类疾病,分为单基因遗传病、多基因遗传病和染色体遗传病。基因遗传病、多基因遗传病是由于基因突变引起的,染色体遗传病是由于染色体变异引起的。【考点定位】基因控制生物性状的方式、基因的分离定律、人类遗传病11请回答下列有关传统发酵技术在食品工业上应用的问题:(1)果酒的制作过程中,常用的菌种是 ,该菌种产生酒精的场所是 。果酒醋的制作常在果酒制作的基础上进行,当进行果醋制作时,要持续通入氧气,并且要适当 (填“升高”或“降低”)发酵温度。(2)检验酒精常用的试剂是重铬酸钾,其原理是在酸性条件下酒精能够使重铬酸钾呈 色。(3)腐乳的制作过程中发挥作用的酶主要是 。豆腐块要加盐腌制,因为加盐可以抑制微生物的生长,原因是 。腐乳制作完成后再封装时要将瓶口通过酒精灯的火焰,目的是【答案】(1)酵母菌(2分) 细胞质基质(2分) 升高(2分)(2)灰绿(2分)(3)蛋白酶和脂肪酶(2分) 盐使微生物失水过多而死亡(3分) 防止杂菌污染(2分)【解析】(1)酵母菌无氧呼吸产生酒精,常用于制作果酒;无氧呼吸的场所是细胞质基质;果醋是利用醋酸杆菌降酒精转化乙酸,醋酸杆菌是好氧菌,生长最适温度为3035,高于酵母菌的最适生长温度。(2)酒精能够使重铬酸钾在酸性条件下呈灰绿色。(3)腐乳制作过程中微生物产生的蛋白酶和脂肪酶将豆腐中蛋白质和脂肪分解为小分子多肽、氨基酸、甘油、脂肪酸;培养时加盐提高培养液渗透压不耐盐的微生物会失水过多而死亡;酒精灯的火焰附近是个相对无菌的空间,在此操作能减少杂菌感染的几率。【考点定位】果酒和果醋的制作。【名师点睛】果酒、果醋发酵条件的控制(1)葡萄汁装入发酵瓶时,要留约1/3空间,目的是先让酵母菌进行有氧呼吸快速繁殖,耗尽O2后再进行酒精发酵,防止发酵过程中产生的CO2造成发酵液溢出。(2)严格控制温度:1825 利于酵母菌的繁殖和酒精发酵,3035 利于醋酸菌的繁殖和醋酸发酵。(3)充气:酒精发酵为无氧发酵,需封闭充气口;醋酸发酵为有氧发酵,需适时通过充气口充气。12植物体细胞杂交技术在猕猴桃的培育上具有广泛的应用,中华猕猴桃具有较高的经济价值,而软枣猕猴桃具有很强的抗寒性,将两者的体细胞杂交就能获得营养丰富、风味佳、品质好且适合在低温条件下栽种的新品种。下图为具体的培养过程。请回答下列问题:(1)植物体细胞杂交过程中常用 、 酶处理植物细胞,以获得原生质体。原生质体融合常用的促融剂是 ,融合过程体现了细胞膜具有 的结构特点。(2)由b培育成d过程所采用的技术是 ,若要同时获得大量的突变体植株则应用射线处理(填字母)阶段的细胞。(3)中华猕猴桃的染色体数为2N=58,软枣猕猴桃的染色体数为2N=116,则融合(只有两两融合的细胞才能存活)形成的杂种植株含有 条染色体,杂种细胞在有丝分裂后期含有 个染色体组。【答案】(1)果胶酶(纤维素酶)(2分) 纤维素(果胶)(2分) PEG(聚乙二醇)(2分) (一定的)流动性(2分)(2)植物组织培养(2分) c(1分)(3)174(2分) 8(2分)【解析】(1)植物细胞壁的成分主要是纤维素和果胶,根据酶的专一性,应选用纤维素酶和果胶酶;促进植物原生质体融合常用PEG;融合过程体现了膜具有一定的流动性。(2)杂种细胞发育成杂种植株,利用了植物组织培养技术;突变体利用是在愈伤组织阶段用射线诱变处理,即c阶段。(3)杂种植株的染色体是原来两物种染色体数目之和,即58+116=174;在有丝分裂后期着丝点分裂,染色体数目加倍,染色体组也加倍,原来两物种都是2倍体,杂种植株则为四倍体,有丝分裂后期含8个染色体组。【考点定位】植物体细胞杂交技术。

    注意事项

    本文(辽宁省部分重点高中协作校高三模拟考试理综生物试卷(带解析).doc)为本站会员(仙人指路1688)主动上传,三一办公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上载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 若此文所含内容侵犯了您的版权或隐私,请立即通知三一办公(点击联系客服),我们立即给予删除!

    温馨提示:如果因为网速或其他原因下载失败请重新下载,重复下载不扣分。




    备案号:宁ICP备20000045号-2

    经营许可证:宁B2-20210002

    宁公网安备 64010402000987号

    三一办公
    收起
    展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