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来到三一办公! | 帮助中心 三一办公31ppt.com(应用文档模板下载平台)
三一办公
全部分类
  • 办公文档>
  • PPT模板>
  • 建筑/施工/环境>
  • 毕业设计>
  • 工程图纸>
  • 教育教学>
  • 素材源码>
  • 生活休闲>
  • 临时分类>
  • ImageVerifierCode 换一换
    首页 三一办公 > 资源分类 > DOC文档下载  

    动物学实习报告.doc

    • 资源ID:4200752       资源大小:92.50KB        全文页数:24页
    • 资源格式: DOC        下载积分:8金币
    快捷下载 游客一键下载
    会员登录下载
    三方登录下载: 微信开放平台登录 QQ登录  
    下载资源需要8金币
    邮箱/手机:
    温馨提示:
    用户名和密码都是您填写的邮箱或者手机号,方便查询和重复下载(系统自动生成)
    支付方式: 支付宝    微信支付   
    验证码:   换一换

    加入VIP免费专享
     
    账号:
    密码:
    验证码:   换一换
      忘记密码?
        
    友情提示
    2、PDF文件下载后,可能会被浏览器默认打开,此种情况可以点击浏览器菜单,保存网页到桌面,就可以正常下载了。
    3、本站不支持迅雷下载,请使用电脑自带的IE浏览器,或者360浏览器、谷歌浏览器下载即可。
    4、本站资源下载后的文档和图纸-无水印,预览文档经过压缩,下载后原文更清晰。
    5、试题试卷类文档,如果标题没有明确说明有答案则都视为没有答案,请知晓。

    动物学实习报告.doc

    动物学实习报告一、 野外实习1、 缙云山自然概况1.1 地理位置:缙云山是华蓥山腹式背斜山脉一个分支的一段,位于重庆市西北约60千米处的北碚区境内,东经106o 22北纬29o 49,距北碚城区 15公里,海拔350951米(坛子石)。其北面与澄江镇相临,东面至嘉陵江之温塘峡,南面与北温泉镇、歇马镇接壤,西面相连于璧山县东风林场,东西长约6公里,南北宽约3公里,面积18平方公里。缙云山的南段为箱形山脊,顶部平缓。全山西翼较缓,坡度22o左右,东翼较陡,坡度60o70o,因此两翼植物和植被有所不同。缙云山的土壤以三迭纪须家河组厚层石英砂岩、炭质页岩和泥质砂岩为母质风化而成的酸性黄壤及水稻土。山麓地区为侏罗纪由紫色砂页岩夹层上发育的中性或微石灰性的黄壤化紫色土。此山山势巍峨,九峰峥嵘突兀,丛林茂盛,古寺辉煌,云雾缭绕,岚光浮沉,风光秀丽,素有“小蛾眉”之称。缙云山自然保护区国有森林面积17409亩,其中林木面积12006亩,竹林面积4689亩,苗圃地36亩,不便用地678亩。树林面积12006亩,慈竹林面积3804亩,楠竹林面积885亩,蓄积204600株。 1.2 地质地貌:缙云山国家级自然保护区地质构造属川东褶皱带华蓥山帚状弧形构造。褶皱带由明显的北北东南南西走向的三个背斜,两个向斜构成,构造单元由西北向东南分别为牛鼻峡背斜,温汤峡背斜和观音峡中梁山背斜组成,背斜之间有宽缓的澄江向斜和北碚向斜谷地,嘉陵江由西北向东南横切三个背斜和两个向斜,因而形成三个险峻的峡谷,即牛鼻峡、温汤峡、观音峡。峡谷两侧山高岩陡,峭拔幽深,形势险要,其雄奇瑰丽之势,犹如长江三峡的缩影,故素有“嘉陵江小三峡”之称。褶皱带在白垩纪末期第三纪初的四川运动形成。地层有三迭纪、侏罗纪和第四纪地层,而缙云山属于三个背斜的中间一支温汤峡背斜的一部分,与小三峡山下相映,风景秀丽,海拔200952.2米,相对高差752.2米。 缙云山的南段为箱形山脊,顶部平缓。全山西翼较缓,坡度20°左右,东翼较陡,坡度60°70°,因此两翼植物和植被有所不同。1.3气候:保护区具亚热带季风湿润性气候特征,年平均气温13.6,最热月(八月)平均气温24.3,最冷月(一月)平均气温3.1,极端最高温36.2,极端最低温-4.6,>10年积温为4272.4;相对湿度年平均87%,水汽压年平均14.9毫巴;年平均降水量1611.8毫米,最高年降水量1783.8毫米,冬半年(十至三月)降水量368.0毫米,占全年的22.8%,夏半年(四至九月)降水量1243.8毫米,占全年的77.2%;年平均蒸发量777.1毫米,月平均蒸发量64.7毫米,七、八两月蒸发量共255.4毫米,占全年的32.8%;雾日数年平均89.8天,年平均日照时数低于1293小时。缙云山林内最高月平均气温(八月)24.5,最低月平均气温(二月)3.7,月均温年较差20.8;林外空旷地最高月均气温25.8,最低月平均气温3.3,月均温年较差22.5,比林内年较差高1.7,最热月均温林外比林内高1.3,最冷月均温林外比林内低0.4。1.4 土壤: 缙云山的土壤以三迭纪须家河组厚层石英砂岩、炭质页岩和泥质砂岩为母质风化而成的酸性黄壤及水稻土,并有少量零星分布的紫色土。黄壤大类又分为黄壤和黄泥土两亚类,二者各有一属,即冷砂黄壤土属和冷砂黄泥土属,其中冷砂黄壤土属有6个土种,冷砂黄泥土属有4个土种。水稻土大类只有1个亚类,1个土属,3个土种。山麓地区为侏罗纪由紫色砂页岩夹层上发育的中性或微石灰性的黄壤化紫色土。 缙云山的矿藏以煤为主,并有少量铁矿等。其煤层主要分布在缙云山西北面的蔡家沟、杨泗沟、双河口、黄焰沟及东南面的么店子、水马门、麻林坝一带。据统计,19261933年宝源煤矿公司在缙云山采煤,最高年产量达125085吨。铁矿主要分布在东北面的火烧山、舵鼓石及公路沿线一带,1958年曾以此山铁矿炼铁。1.5 植被资源:重庆缙云山国家级自然保护区总面积7600公顷,其中:核心区1235公顷,缓冲区 1505公顷,实验区 4860公顷。是以森林植被及其生境所形成的自然生态系统为主要保护对象的自然保护区。缙云山国家级自然保护区具有十分重要的保护价值,它地处重庆主城区,离城市中心区的直线距离仅20余公里。为重庆市北大门的天然绿色屏障,是重庆的肺叶,为主城区附近的天然氧吧。 缙云山森林覆盖率高,已达96.6%。保护区内有大面积的常绿阔叶林,有多种具代表性的生态系统,从一定程度上反映出了中亚热带森林生态系统的天然本底,是一个典型的亚热带常绿阔叶林的生态综合体物种基因库。缙云山物种多样性丰富,有长江流域保存较好的典型的亚热带常绿阔叶林景观和相对稳定的生态系统,保存了许多古老的分类上孤立的形态特殊的植物,有植物246科、992属、1966种,其中有国家级保护植物伯乐树、香果树、八角莲等45种,有模式植物缙云四照花、缙云紫金牛等38种。已鉴定的淡水藻类植物105种。调查结果表明,缙云山节肢动物门共有2纲,20目,147科,1264种。其中昆虫纲有17目,119科,1071种,蛛形纲共3目,28科,193种。缙云山现有陆生野生脊椎动物共4纲,2l目,51科(另有2个亚科),189种。其中两栖纲的1目,3科,8种;爬行纲2目,6科,21种;鸟纲的12目,30科(另有2个亚科),134种;哺乳纲的6目12科,26种。保护区有两栖爬行动物4目16科47种,其中,两栖类22种,爬行类25种。其中国家重点保护动物小灵猫、秃鹳、红隼等11种。缙云山区系起源古老,物种稀有性程度高,特有性显著。在保护、科研、教学、旅游等综合利用方面都具有很高的价值。 缙云山自然保护区于1979年建立,2001年建成国家级自然保护区,设立了保护管理机构重庆缙云山国家级自然保护区管理局,下设13个保护站,并设立了派出所。建立保护区以来,特别是建成国家级自然保护区后,缙云山自然保护区的森林资源、自然资源得到了较好保护,已保持了连续45年无森林火灾。1.6实习地介绍:缙云山从北到南有朝日峰、香炉峰、狮子峰、聚云峰、猿啸峰、莲花峰、宝塔峰、玉尖峰、夕照峰9峰横亘,其中玉尖峰最高,海拔1050米。景区有佛光岩、相思岩、舍身崖、黛湖、白云竹海等众多优美的自然景观。缙云山人文资源十分丰富,有缙云寺、温泉寺、白云观、绍龙观、复兴寺、石华寺等8大古刹和晚唐石照壁、明代石牌坊、宋代石刻等名胜古迹。有世界佛学苑汉藏教理院(1932年)遗址和狮子峰寨、青龙寨等古寨遗迹;还是具有1500多年历史的佛教胜地,有50年代中共西南局领导夏季办公旧址(贺龙院和小平旧居)等;现新建有白云观、绍龙观等道教文化园区和景点。景区每年举办缙云登山节和“缙云论剑”武林大会。景区古木参天,翠竹成林,环境清幽,景色优美,素有“小峨眉”之称,是观日出、览云海、夏避暑、冬赏雾,饱览自然风光的最佳去处。2、实习过程2.1昆虫捕捉和标本制作: 时间:6月28至30号 地点:月宫山庄外 工具:捕捉网、毒瓶(乙酸乙酯)、报纸、大头针、泡沫板、镊子 内容:2.1.1网捕 适用于善跳会飞的昆虫,网捕一般是看到要捉的昆虫后用捕网采集捕网的使用方法有两种:一种是当昆虫入网后,使网袋底部往上甩,将网底连同昆虫倒翻上面来。一种是当昆虫入网后,转动网柄,使网口向下翻,将昆虫封闭在网底部。取虫时,先用手握住网袋中部,将虫束在网底,再将毒瓶伸入网内扣取。对蜇人的蜂类和刺人的猎蝽等昆虫,由网中取出时,不要用手碰到它,可将有虫的网底部装入毒瓶中,先熏杀后再取出。对蝶、蛾类昆虫,应隔网用手轻捏其胸部,使其丧失飞翔能力,以免因虫体挣扎,而使翅和附肢遭到损坏。2.1.2振落 适用于在高大树木上的昆虫和一些具有假死性的昆虫。方法:先在树下铺上白布,然后摇动或敲打树枝树叶,利用昆虫的假死的习性,将其振落到白布上进行收集。用这种方法可以采集到鞘翅目、脉翅目和半翅目的许多种类。2.1.3.搜索适用于躲藏在各种隐蔽的地方昆虫方法:树皮下面、朽木中的昆虫用刀剥开树皮或挖开朽木,能采到很多种类的甲虫。砖头、石块下面的可以到处翻动砖石土块2.1.4.毒杀直翅目昆虫:如蝗虫、蚱蜢和蟋蟀等。它们通常栖息在草地上,多数善跳跃,可用扫网。直翅目的昆虫需要较长毒杀时间。膜翅目昆虫:包括各种蜂类和蚂蚁。一般用网捕。中、大型具蛰刺的蜂类捕入昆虫网后,应先隔着网将其弹晕再放入毒瓶中,以免蛰伤。小型的蜂类应单独放在较小的毒瓶中。微小的昆虫,如小蜂类,蚊类、蚜类和跳虫等可直接放入盛有70%酒精的微型指管中保存。鳞翅目昆虫:包括蝶类和蛾类。蝶类采集通常在林间路边和水溪旁,或花草繁茂的地方,可直接用网捕。由于蝶蛾类体表具大量鳞片,应立即处死以免鳞片脱落(注意不要用手触及其翅)。通常采用掐其胸部处死的方法,之后使其两翅竖立,放入三角纸袋中。2.1.5.标本制作:根据虫体大小,选择适当的昆虫针,自蝴蝶胸背中央垂直插入,并留有8mm长度。昆虫针要从前足与后足中间的胸部垂直穿过。将针对准展翅板槽的中间垂直插下,使虫体背面与展翅面板平行。用小号昆虫针或镊子拉住或捏住左右前翅较粗的翅脉向前拉,直拉至前翅的后缘和身体相垂直。蝴蝶的腹部要与胸部成一直线。压上事先折叠过的透明的压翅条,使其前翅后缘与压翅条上的折痕重合。为了使标木呈自然状,可用昆虫针在翅基部翅脉处拨弄整形蝶翅,并把足、触角和触部稍加整理。检查标本制作是否正确,有无差错,若无差错则可以把它放好以晾干或烘干。 2.2蚯蚓的采集与标本制作 时间:6月29号 地点:竹林 工具:铁锹、水桶、烧杯、盆子内容:2.2.1.采集地面上取一个1*1*0.3 m3的样方。分三层挖取蚯蚓。 2.2.2麻醉用清水清晰蚯蚓后,用10%的酒精溶液麻醉,需先加水。再加入酒精,加入时先快后慢。2.2.3.整理在75%的酒精溶液中整理,把蚯蚓一条条理直,并排放好。2.2.4.固着将整理的容器加上盖子固着一小时后,将标本装入容器中。2.3.巴氏液捕虫法 时间:7月29号至30号地点:竹林工具:巴氏液、纸杯、铁锹、镊子、广口瓶内容:2.3.1.巴氏液的配置醋+蔗糖+乙醇+水 其比例为2:1:1:202.3.2.纸杯中倒入约1/3的巴氏液,在地面挖一个约10厘米的坑,将纸杯埋于坑中,杯口高于地面。杯身用土掩埋,并在地面与杯口之间培成一个斜坡。将土压实,并除去杂物。每隔35米放置一个这样的捕捉杯。2.3.3.等待2至3天后,收集纸杯中的昆虫,放入广口瓶中。2.3.4.巴氏液中的动物:蝗虫、蟋蟀、蜗牛、蚂蚁、磷翅目幼虫、食蚜虫、蜘蛛、蚱、蛾子、蝽、步甲(有防御系统,发射出腺体)。2.4涡虫地观察 时间:6月30号 地点:竹林水沟中 工具:烧杯、放大镜内容:2.4.1涡虫的特点涡虫具有趋光性、趋臭性。其运动方式是水底爬行。涡虫头呈三角形,体侧扁,有明显的一对耳突,耳突上有眼点。与其相区别的是蚂蝗:蚂蝗是水中游泳的运动方式,体呈圆柱形,两端都有吸盘。2.4.2草履虫的特点向光性、向臭性。生活在流水缓慢的生活污水中,形成白色絮状的聚集体。用煮沸的稻草水放置冷却,然后加入草履虫的培养液来培养草履虫。 3.感受和建议通过为期三天的野外实习我见到了以前只在课本上见到的各种动物,也认识了一些课本之外的动物。相较书本上清晰的彩色图片,树林、草地、溪水里的动物要更加的生动和真实,要了解它们的形态结构也更加直观,清楚,同时也可以研究它们的生活习性与轨迹。亲身参与的野外实习使我对所学的知识记忆更深刻,理解的也更为透彻。野外实习是很好的学习方式。如果有机会,希望能有多几次这样的机会去野外实习。 此次野外实习也有一些不足的地方。天气不太好,一直下雨,造成我们捕昆虫时行动不便,而且昆虫的数量和种类都很少。希望以后出去实习时选在一段天气晴好的时间。此外,我们对所捕的昆虫不甚了解,希望老师在实习中可以先给我们讲解当地昆虫的一些种类及其特征,或者给我们一些资料。 总之,野外实习是不错的课堂。 4.动物学野外实习期间天气概况6 月 28 日 雨天 早上有雨,10点多雨停,下午下雨6 月 29 日 雨天 全天有雨6 月 30 日 雨天 全天有雨二、 南充近郊实习1.南充的自然概况1.1地理位置 :顺庆区地处四川东北部丘陵地区。1.2.地形地貌 :地势由于受地质构造、崖石、河流浸蚀的影响,西北高,东南低,海拔一般在270米至530米之间,最高点在重仙境山,山顶海拔523米,最低点在嘉陵江中心与高坪嘉陵两区交界处, 海拔265.40米。境内分布着河谷平坝,浅后宽谷,中丘中谷和深丘窄谷四种地貌类型。分别分布在各乡镇。南充盐盆是西南最大的地下天然盐矿,顺庆处于南充盐盆的中心地带, 盐层总厚度达101.5米,含量均在260克/升以上,一级品达97.98%。1.3气候:顺庆区属亚热带湿润气候,四季分明,气候温和,雨量充沛。 年平均气温17.4C,最高气温40.1C,最低气温-2.8C,年日照时间1266.7小时,平均每年有霜期仅13.7天,年降水量1020.8毫米。1.4资源:嘉陵江砂金含量较为丰富。建材类砂、石、页岩、都可供顺庆区境内25个乡镇开采,有约50公里的嘉陵区及西岸的砂石资源,储量大约1000万吨,可供开采的砂石300万吨。 在砂子中含有锆石、钛铁矿、金红石、独居石、磷钆石、金、金刚石、石莫砂等10多种矿物。1.5实习地介绍:主要名特产:蚕茧、柑桔、丝绸、真丝手绘、川北凉粉、顺庆羊肉粉。1.6动物学野外实习期间天气概况:雨天较多, 一天里凉爽 2、 实验的目的2.1:巩固理论知识,增强学生的实践能力。通过实习,使学生在实践中对课堂上讲授的动物形态学,分类学知识有进一步的认识。 2. 2:加深对动物与环境之间关系的认识。 2.3:掌握标本的采集,制作和物种鉴定方法。 2.4:掌握动物学野外工作的基本方法。 2.5:提高生物多样性的保护意识。3.实习的内容3.1:鱼类实习3.1.1调查方法 首先是捕鱼:在师兄的带队下,我们拿着细鱼网和粗渔网来到西河,一队人拿粗网在上游撒,一队人拿细网在下游撒,拿细网的人在河边排成一排把网整理好拉直,一个人在网的最前面在网端的绳上系一个大石头。一起准备好后,网最前面的人在把石头扔向河中间的同时后面的人同时松网,网最后一个人把网拉住。网撒号后,最后一个拉网的人慢慢把网拉上岸,拿粗网的人几个人一起把网整理好后,一个人把网后面的线拉住,其他的人齐力把网撒下,拉线的人在网撒下后慢慢把网拉上岸。把捕到的鱼拿回实验室分组对其进行鉴别和分类,制作成标本3.1.2:调查的结果 种 纲、目、科、属特征麦穗鱼辐鳍鱼纲鲤形目鲤科麦穗鱼属头尖,略平扁。口上位。无须。背鳍无硬刺。生殖时期雄鱼体色深黑,吻部、颊 部出现珠星。雄鱼个体大,雌鱼个体小,差别明显。黑鳍鳈鲤形目 鲤科 口小,弧形。下颌角质层薄。下唇侧叶前伸几达下颌前缘,无须。侧线鳞3840。背鳍起点距吻端较距尾鳍基部为近。肛门位于腹鳍与臀鳍之间。生殖期间雄鱼体色鲜艳,雌色产卵管延长。鲹条鲤形目 鲤科 鲌亚科属头尖,略呈三角形,体背部淡青灰色,体侧及腹部银白色,尾鳍边缘灰黑色,其他鳍均为浅黄色。鲹鲦鱼为江河湖泊中常见的小型鱼类鳑鲏鲤形目 鲤科鳑鲏亚科体呈卵圆形或菱形,头短,口小;须1对或无;臀鳍始于背鳍基下方,背、臀鳍颇长,有或无硬刺;腹鳍腹位;尾鳍叉状;侧线鳞完全或不完全3.1.3:讨论鱼在水下四处游动,其主要目的就是觅食,因为这是它们赖以生存的唯一手段,鱼又是变温动物,它的体温随着水温变化而变化,所以说不同季节的水温变化都很大程度上限制了鱼的活动范围。 鱼在不同季节有不同的活动范围,就是在一天里它的活动地点也在不时变更,这里面有食物、水温变化带来的影响,同时人为干扰也不容忽视,因为有些人水域钓鱼人多、旅游的人也多,鱼在此环境生存,抗钓本能增强。同时也变得异常警觉。 鱼在觅食时受天气影响也是比较大,天气闷热、气压低,鱼就会出现厌食现象,较大的鱼就会躲在水里不吃不动;反之,水温过低,鱼的代射功能减缓,它也会拒食,当水温适宜、溶氧充足,特别是夏季雨后,鱼儿就会活动异常,觅食积极主动,咬钩率成倍提高,当有的地方有食物时,鱼儿就会通过特有的方式互传信息,趋之若骛前去觅食,而水库一旦放水,水位迅速下降,鱼儿就会表现的惊恐不已,躲在较深的水里很少进食,这些也是鱼的习性特点。 总之,鱼类在生命活动中有一种同期性、定向性和群体性的迁徙活动习性,我们把这种现象称之为洄游。洄游是一种现象,鱼类正是凭借这种活动满足它在某个生活时期需要的外部条件,使它的种群繁衍得到可靠的保证。鱼的洄游主要有四种:生殖洄游、索饵洄游、趋暖洄游、越冬洄游。我们在钓鱼中经常发现,春天鲤鱼、鲫鱼、鲇鱼等鱼种从深水来到浅水交尾;夏季雨后水库里的鲤鱼会溯流到上游进水口附近觅食;仲秋以后鱼又从浅水来到深水越冬。以上这些现象都在鱼的洄游习性范畴之内。3.2:鸟类的实习3.2.1:调查方法 在缙云山,早晨6:30拿着望眼镜和笔记本在胡杰老师的带领下绕着山路漫步前行,一路上我们在老师的指点下根据鸟的声音,羽毛的颜色特点,飞行的特点,整体的外观对鸟的种类进行鉴别,把发现鸟的时间,地点和数量记在笔记本上,观完后对数据进行分析处理3.2.2:调查的结果缙云山野外实习鸟类资源调查表种拉丁名目、科数量中国特有种保护等级居留类型区系组成相对数量白腰文鸟Lonchura striata雀形目1 棕脸翁莺Haliaeetus pelagicus雀形目3 朱颈斑鸠Streptopelia chinensis鸽形目1 白翅蓝鹊Urocissa whiteheadi雀形目1 发冠卷尾Dicrurus hottentottus雀形目1 大山雀Parus msjor雀形目2 棕噪鹛Garrulax poecilorhynchus雀形目1 松鸦Garrulus glandarius鸦科2 红嘴蓝鹊Red-billed Blue Magpie雀形目2 棕头鸦雀Phoenicurus auroreus雀形目1 莺鹃Mycalesis gotama雀形目1 灰头鸦雀Grey-headed Parrotbill雀形目1 栗耳凤鹛Haliaeetus pelagicus雀形目1 黄臀鹎Pycnonotus xanthorrhous 雀形目6 白头鹎Pycnonotusinensis雀形目1 领鹊嘴鹎Spizixos semitorques 雀形目1 绿翅短脚鹎Hypsipetes mcclellandii雀形目1 绿鹦嘴鹎Spizixossemitorques雀形目1 丝光掠鸟Sturnus sericeus 掠鸟科2 红头长尾山雀 Aegithalos concinnus雀形目2 红尾伯劳Lanius cristatus雀形目1 斑胸钩嘴鹛 Spot-breated Scimitar Babbler雀形目1 北红尾鶋Phoenicurus auroreus雀形目2 柳莺Phylloscopusgriseolus雀形目5 方尾鹟Culicicapa ceylonensis雀形目3 白颊噪鹛 Garrulax sannio画眉科3 画眉 Leucodioptron canorus画眉科4 棕颈钩嘴鹛 Leucodioptron canorus画眉科1 山斑鸠 Streptopelia orientalis燕雀科2 黑额凤鹛 Black-chinned Yuhina 莺科 1 金翅雀Carduelis sinica燕雀科23.2.3讨论鸟生活于陆地和淡水。生活在淡水的鸟类大多长途迁徙,受地域影响不大。而陆地鸟类则常常具有自己特定的分布区,像所有生物一样,在不同地区的鸟类呈现出不同的种群和数量。依据地形、温度和湿度的差异4.两栖类的实习雨大未实习。5.标本的制作5.1:鱼类浸制标本制作5.1.1器材:玻璃瓶、玻璃片、甲醛、酒精 5.1.2制作过程:第一步固定。把需要制作的鱼用清水冲洗干净,并且把形态整理好,在鱼的尾部用针穿上细线把布料的标签系在上面,然后放在盛有固定液的玻璃瓶或玻璃缸里。固定液是用10甲醛溶液和50的酒精溶液各半配置而成,此种固定液可使材料不易收缩。第二步浸制。鱼在固定液里经过710天的时间,就变硬而定形了。把定形的鱼取出浸入到装有10甲醛溶液的玻璃瓶里保存起来,瓶口要盖严加封。注意做好标签贴在标本瓶的外边。 6.小鸡真皮剥制标本的制作 6.1剥制工具 解剖刀、解剖剪、骨剪、长镊子(尖形,前端内侧不要带锯齿形的)、解剖盘或塑料布、细铅丝或竹筷、取脑勺(取铅丝一段,前端砸扁弯成勺状)、针、线、棉花、竹丝、亚砷酸与明矾相混合的防腐剂。 6.2步骤: 标本的测量 制作前,对标本有关部位的测量是兽类分类学研究必不可少的步骤,只有获得准确的数据方能更好地鉴别物种。测量的工具和物品包括钢卷尺、秤、标签、采集本。测量的内容包括以下几项。体重:小鸡的全重;体长:吻端至肛门;尾长:尾基部到尾端(尾端毛除外)的长度;后足长:自跗关节的最后端至足的最前端 ( 爪除外);耳长:耳壳基部至顶端(簇毛除外)的长度。还需测量肩高(肩背中线至前指尖)、胸围(前肢后面胸部最大周长)、腰围(后肢前面腰部最小的周长)和臀高(臀部背中线至后趾尖 ) 。 7.两栖类骨骼标本制作 7.1 器材: 工具与材料青蛙(或牛蛙)、解剖盘、解剖器、锅、炉、铅丝、老虎钳、台板、锯条、注射器、针头、牙刷、氢氧化钠、双氧水、四氯化碳、5070酒精、乙醚。7.2制作原理所谓骨骼标本的制作,就是通过一系列的处理,除去动物的皮肤、肌肉与内脏,保留骨骼,并经脱脂、漂白,使骨骼洁白美观,然后把骨骼支架成它原站立的姿势,供教学、研究或展览之用。7.3杀死和去皮肉等。用乙醚将青蛙麻醉致死。剥去青蛙的全身皮肤。剖开腹壁,除去内脏。此时宜小心不要损坏胸骨和肋骨。去肌肉:先把脊椎背面及腹部的肌肉粗略除去后,用水浸泡两天,可放置锅内煮熟或成半熟,但不可煮得过度。把附有残肉的骨骼放在610的氢氧化钠溶液中浸26小时(视肌肉变透明,用牙刷能除去为止),使肌肉腐败,并能溶去脂肪及措出。一但是对于附有韧带的骨骼,浸渍不宜过度,否则会导致韧带腐败。所以在浸渍时,应时观察。浸渍后用水清洗,洗去氢氧化钠,最后清除脑及脊髓。7.4 固定。 经过浸渍的标本,放在 5070的酒精中固定(1一7天),使韧带固定硬化。7.5 脱脂。 将韧带已固定硬化的标本浸入四氯化碳中,68小时,取出来再用热水(正沸的开水更好)冲洗(骨骼全部浸入开水中),骨骼里的脂肪即可除去。7.6 漂白。 将标本浸入1015双氧水中24小时或更长,取出晒干即可。7.7 把漂白好的骨骼标本,放正姿势。若韧带变硬了,可用酒精或热水浸洗,然后用适当大小的铝丝把骨骼连接,支架起来,使现出原来的姿势,并固定在台板上,或放置在标本盒中。8 .心得体会 为期七天的缙云山野外实习终于结束了,我对于植物学、动物学都有了更深刻的了解,这些都是在课堂上无法体会到的。 实习的生活充满了汗水,同时也十分的充实和有趣。我们早出晚归,穿梭在花草树木之中,伴着蓝天白云、鸟语花香静静地体会大自然的神奇与伟大。早上,我们提着望远镜行走在丛林里,观察着各种各样的鸟儿在枝桠间跳跃飞翔。中午,我们在住宿地翻看书籍资料、查检索表,记录我们学习的点点滴滴。下午,我们捕捉昆虫、制作标本。晚上,我们整理一天所学的知识。忙碌的生活让我们过得充实又快乐!实习中我们收获了很多,我们更加懂得了团结、友爱与合作。同学和老师之间、同学和同学之间,我们的距离不再遥远,我们的感情更加亲密。同时我们也学了做人的道理,我们都成年了,不再懵懂无知,需要为自己所做的一切负责。我们需要自我规划未来,为一生负责! 七天的野外实习转眼即逝。我们需要经历这样的历练,才会进一步的成人成才,遇到生活中的磨难,我们才会有勇气坦然的面对,才会在人生旅途中演绎一路精彩!

    注意事项

    本文(动物学实习报告.doc)为本站会员(仙人指路1688)主动上传,三一办公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上载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 若此文所含内容侵犯了您的版权或隐私,请立即通知三一办公(点击联系客服),我们立即给予删除!

    温馨提示:如果因为网速或其他原因下载失败请重新下载,重复下载不扣分。




    备案号:宁ICP备20000045号-2

    经营许可证:宁B2-20210002

    宁公网安备 64010402000987号

    三一办公
    收起
    展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