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金融保险行业管理]金融文献综述.doc
(金融保险)金融文献综述利率市场化背景下商业银行的利率风险的管理姓名:郭峰班级:工行管理类104班利率市场化是指货币当局将利率的决定权交给市场,由市场主体自主决定利率,货币当局则通过运用货币政策工具,间接调控和影响市场利率水平,以达到货币政策目标。利率市场化是经济和金融实现真正市场化的关键,我国的利率市场化改革之路已经有了十几年的历程,目前已经到了全面冲刺阶段。能够说,利率市场化改革给商业银行的发展提供了很多机遇,可是对商业银行的管理运营能力也是壹个不小的挑战。为此,商业银行必须积极探索新的对策和合适的措施,以促进商业银行稳健强劲的发展。壹、利率市场化背景下我国商业银行利率管理现状1、中国建设银行的张新起认为:“从当前来见我国商业银行对利率变动的敏感程度较低,利率风险管理意识淡薄,利率风险尚未上升为我国商业银行运营中的主要矛盾。我国商业银行对利率风险的防范和控制能力仍然较弱;对利率风险管理的理论和方法掌握不充分;基础数据匮乏,利率风险管理手段滞后;缺乏及时、有效地控制和规避利率风险的工具。”2、湖南工学院的李长征则表示:“我国商业银行对利率风险管理仍处于比较被动的境地,利率风险管理往往流于形式。这表当下,首先,银行自身的利率风险管理机制不完善,我国仍没有壹个专门负责管理利率风险的机构,从而导致利率决策机构缺位和利率的确定和主体错位;其次,缺乏高素质的专业管理人才;第三,我国现行的利率政策和金融法规有待完善,有效的金融监管尚不到位。”3、中国建设银行的要飞、石敏却认为:“在当下我国商业银行壹方面是当前我国现有的商业银行资产负债管理体制,难以适应不断出现的利率风险管理的新需要。第二是我国商业银行的不良资产比例相当高,客观上增加了其利率风险。”我个人认为当前确实存在综述(1)、(3)所指出的商业银行的内部管理机制上存在的缺陷,也存在综述(2)所提出的在外部管理环境上的不足。而事实上正是这俩构成了当前我国商业银行长期处于管制环境下管理利率风险的水平仍属于起步阶段,仍然存在着诸多问题的现状。二、利率市场化条件下我国商业银行利率风险的种类1、南京农业大学的张蓓佳认为:“在利率市场化改革过程中,利率的普遍升高和剧烈波动及其他主体行为的变化将给商业银行带来阶段性风险。而这些阶段性风险又表现为:逆向选择风险、道德风险、市场竞争风险、储蓄分流风险、利率风险、以及金融腐败风险。”2、而西南财经大学的吴杰则认为:“我国商业银行利率风险主要由重新定价风险、基准风险、收益曲线风险、期权风险这四种构成。其中,重新定价风险是最主要的利率风险。”3、云南财经大学的刘津、谢云山表示:“商业银行的利率风险主要是过渡性风险、缺口风险、利率结构风险、内含选择权风险。综合之上观点,我认为随着利率管制的放松,利率市场化的推进,我国商业银行利率风险主要可分为阶段性风险和恒久性风险俩方面。综述(1)主要是从阶段性风险的角度阐述了商业银行利率风险的构成。而综述(2)、(3)则从不同的角度对商业银行利率风险中的恒久行风险进行了描述。我认为其阶段性风险主要是由于利率上升和利率加大所造成,而商业银行未能够发展出金融工具来规避风险也是其中壹个重要因素。而其恒久性风险则主要是因为利率波动对商业银行的盈利产生影响以及对商业银行的净现金流量的影响所致。三、利率市场化下商业银行对利率风险的度量商业银行对利率风险的管理包括风险识别、风险度量和风险控制等方面。对于利率风险的度量方法经历了壹个由简单到复杂,由定性到定量,由低级到高级的过程。以下是几种不同的度量方法。1、中国农业银行的赵国栋提出了俩种业内普遍使用的度量方法。(1)、缺口分析模型主要考虑银行资产和负债的成熟期不相配风险,利率敏感性缺口表示为:RSG=RSARSL1。缺口的意义在于:缺口的绝对值越大,利率风险越大,银行潜在的盈利和损失的可能性越大。相反,缺口的绝对值越小,利率风险越小,盈利也越稳定。银行净利息收入是银行资产利息收入和负债利息支出之差。当利率变动时,银行净收入的变动和缺口关系为:NII=RSGXI。()持续期分析。持续期缺口利率风险管理也是通过限制资产和负债的缺口来减少利率风险,不过这个缺口由资产和负债的持续期(久期)来衡量。由麦考莱持续期公式的推算能够得出:银行资本净值的变化和久期缺口、资产价值和利率的变化成正比。久期缺口管理就是通过对资产和负债结构的调整实现银行正的权益净值。2、除了之上俩种普遍的度量方法外山东大学的崔泽提出了另外俩种方法。(1)净现值分析。净现值分析就是通过设计适合某家特定银行资产负债特点的某种资产负债模型,在提出各种利率变动和收益率曲线假设的基础上,根据该银行资产负债总额以及构成、各自成熟期、重新定价时间及利率等信息,对银行所有的现金流量状况进行模拟,以次确定其净现值,然后再通过和目前水平进行比较,既可得出其变动状况。(2)动态收入模拟分析。动态收入模拟分析就是根据现有的所有数据和假设,在提出几种不同利率和收益率曲线的假设前提下,对银行未来各期的市场价值或是净利息收入的预期影响进行估计,且分析利率变动对银行收益水平的影响。3、中南财经政法大学朱霞、刘松林则是对利率风险和信用风险的关联性进行分析。其通过利用Merton模型分析利率风险和信用风险的相关性。持续期用来测度利率风险时,持续期越长,利率风险越大,而违约概率在壹定程度上能够刻画信用风险,且是信用风险度量的重要指标。当N(-d2)越大,银行面临的信用风险越大,从而说明利率风险和信用风险具有负相关性。综述1提出的缺口分析方法的优点在于其计算简单.缺点体当下:(1)假定壹个时间段内的头寸均是同时到期或重新定价.而实际状况不是如此(2)不能包含主要的利率风险来源.不能准确反映由于提前仍款而造成的期权风险。久期模型则要敏感壹些.反映在市场利率变动时,银行资产和负债净值的变动。其局限性在于:壹是金融资产市场价值不易确定二是由于资产和负债业务中的隐含期权存在,其未来各期现金流的确定要比债券组合复杂。四、利率市场化条件下商业银行利率风险管理的对策中国农业银行的李红霞主要是从商业银行自身方面来提出了壹系列的对策。主要包括提高认识,树立强烈的利率风险控制意识;努力培养高素质的利率风险管理人才,提高运营管理水平;大力发展优质资产,努力调整客户结构;提升品牌形象,增强对客户的吸引力;优化资金结构,努力降低运营成本。中国人民银行的黄家花范嘉莉着重提出应当从完善利率风险管理组织结构、完善的信息系统和畅通的资金流通渠道、健全的利率风险内控机制、采用先进的利率风险分析、计量和管理工具这四个角度来完善利率风险管理机制。南京审计学院的陈昆、中国人民大学则认为应当大力发展中间业务。利率市场化后,银行存、贷款利差缩小,利润水平降低,这就要求国有商业提高中间业务收入,积极主动地开发低风险、高收益的中间业务新品种,以此大幅度提升银行的盈利能力。西南财经大学的吴杰认为通过利率衍生工具创新积极开发金融衍生产品,转移利率风险是壹个重要的应对之策。衍生工具,如利率期货、利率期权、利率互换等,这些利率衍生金融工具具有市场交易活跃、方式灵活等特点,能够使商业银行的利率风险能够较好的管理。利率市场化改革势在必行,可是其中的道路曲折,难题众多,我认为首先,就利率市场化来讲政府应当采取循序渐进的方式推进改革;其次,利率市场化应当适应宏观经济整体的市场化程度;第三,建立完善的金融机构退出机制。而对于商业银行来讲除了之上所提到的关于利率市场化条件下所应当采取的对策外商业银行应当以巴塞尔利率风险管理原则为指导实行完善的资产负债的管理,同时应当提高资本充足率,以增强抵御风险的能力;其次,应实行多元化差异化发展。对于政府来讲则首先,加快我国金融市场的建设,适当调整和完善现有的利率政策;其次,需要构建壹套适合于中国国情的、高效的利率风险管理体系进壹步加强银行风险监管。只有这样,才能推进我国商业银行乃至整个金融市场健康有序的发展。参考文献:【1】 曹龙骐.金融学【M】.(第三版).高等教育出版社:2010年1月第3版.7780页.【2】 米什金.货币金融学【M】.经济科学译丛,2003【3】 张新起.利率市场化进程中的我国商业银行利率风险管理和控制【J】.开发研究2007.2.146149页.【4】 李长征.利率市场化下的商业银行利率风险管理【J】.金融观察.4951页【5】 要飞,石敏,要云.试论我国商业银行的利率风险及其管理【J】.中国市场2011.26.7879页.【6】 朱霞,刘松林.利率市场化背景下商业银行利率风险管理【J】.金融改革.2010【7】 赵国栋张朝锋.利率市场化视角下商业银行利率风险管理【J】.现代金融.2011【8】 王晓堃.利率市场化下商业银行的利率风险及管理.【J】.科技情报开发和经济.2007.109110.【9】 刘津谢云山.利率市场化下我国商业银行利率风险管理探析.【J】.JournalofYunnanFinanceEconomicsUniversity.4849页.【10】 胡波张其联.论利率市场化和商业银行利率风险管理【J】.财经视点.2011.【11】 吴杰.论商业银行风险管理及策略【J】.理论研究.2011.118页.【12】 肖珂.试论利率市场化下的商业银行利率风险管理【J】.财税金融.【13】 李红霞.我国利率市场化和商业银行风险管理.【J】金融论苑.2007.132136.【14】 黄家花范嘉莉.关于我国商业银行加强利率风险管理的对策探析.【J】.金融天地.2011.193页.【15】 张蓓佳.利率市场化改革中商业银行面临的风险及对策研究.【J】.华北金融.2010.2931页.【16】 崔泽.商业银行利率风险管理初探.【J】.商业文化.2010.137页.【17】 陈昆高昊.商业银行利率市场化风险分析以5家股份制商业银行为例.【J】.经济理论和经济管理.2010.5761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