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来到三一办公! | 帮助中心 三一办公31ppt.com(应用文档模板下载平台)
三一办公
全部分类
  • 办公文档>
  • PPT模板>
  • 建筑/施工/环境>
  • 毕业设计>
  • 工程图纸>
  • 教育教学>
  • 素材源码>
  • 生活休闲>
  • 临时分类>
  • ImageVerifierCode 换一换
    首页 三一办公 > 资源分类 > DOC文档下载  

    读《西方哲学史》有感.doc

    • 资源ID:4192136       资源大小:45KB        全文页数:13页
    • 资源格式: DOC        下载积分:8金币
    快捷下载 游客一键下载
    会员登录下载
    三方登录下载: 微信开放平台登录 QQ登录  
    下载资源需要8金币
    邮箱/手机:
    温馨提示:
    用户名和密码都是您填写的邮箱或者手机号,方便查询和重复下载(系统自动生成)
    支付方式: 支付宝    微信支付   
    验证码:   换一换

    加入VIP免费专享
     
    账号:
    密码:
    验证码:   换一换
      忘记密码?
        
    友情提示
    2、PDF文件下载后,可能会被浏览器默认打开,此种情况可以点击浏览器菜单,保存网页到桌面,就可以正常下载了。
    3、本站不支持迅雷下载,请使用电脑自带的IE浏览器,或者360浏览器、谷歌浏览器下载即可。
    4、本站资源下载后的文档和图纸-无水印,预览文档经过压缩,下载后原文更清晰。
    5、试题试卷类文档,如果标题没有明确说明有答案则都视为没有答案,请知晓。

    读《西方哲学史》有感.doc

    读西方哲学史有感作者:代写网 文章来源:本站原创 点击数: 1164 更新时间:2008-5-14 19:11:44 国学大师冯友兰在谈到哲学学习的意义时说,通过哲学的学习,我们可以从中获得智慧。西方哲学同中国哲学是不同的,西方哲学更加注重逻辑思维,重视归纳、推理、演绎,西方哲学是从数学、物理等自然科学发展起来的,比如说,亚里士多德的形而上学,其本意就是物理学之后,这种注重理性和思辨的思维方式的传统乃至今日仍对西方产生着重大的影响,西方科学是注重实证研究的,比如说我国的中医在西方一直未受到承认,就是因为中医理论缺乏实证分析,因此不能有效地进入西方发达国家的市场,从中医的问题可以折射出东西方思维方式的差别,而我们现在所缺乏的就是这种理性的逻辑思维。近代自然科学在西方的兴起,而没有出现在具有悠久发达文明的中国出现,一个重要的原因就是我们缺乏这种逻辑推理的理性思辨思维,而西方人这种思维是经过上千年的积累和沉淀的,当社会历史条件一旦具备,这种思维运用于自然科学,就会迅速的创造发明出许多科学技术,极大的推动社会的发展。我认为,在某种意义上可以说,理性的思辨逻辑思维造就西方现在整个社会的辉煌。在读了一点西方哲学简史后,读的不是很细,简略的看了一点,写得读后感,以作次门课程的学期论文作业。人类是一种很奇妙的智慧生物,在酒足饭饱后,面对世界的众多不可知的事物,人类往往充满了求知欲和好奇心。在其驱使之下,人类一方面通过经验的积累,另一方面通过理性的思考推理,来尝试着解答这些问题和解释一些现象。这样,一部分解答成为了确知的知识,即科学;另一部分由于时代的局限,不能给出确定的答案,但由于人类对未知事物有着敬畏和恐惧的一面,产生了看似能完美解答这些问题的东西,即神学。罗素认为,哲学就是介于神学和科学之间的东西,是带着理性的思维去思考科学所不能解答,而神学看似给出了完美答案的问题。所以“哲学”的人生观与世界观,在罗素看来,乃是两种因素的产物:一种是传统的宗教和伦理观念,另一种是可以称之为“科学的”那种研究。唯有这两者同时存在,才能构成哲学的特征。罗素说;哲学是诉之于理性而不是权威(这和文艺复兴时期的新教主观主义是不同的,区别在于罗素诉之于理性,而新教是唯心的。理性能让人清醒地看到他人的可取之处,而唯心让人傲慢)。这是我对罗素最欣赏的一句话,有了它,才能让我彻底放下顾忌而去研究哲学,虽然在某种程度上说,我的这种心灵安慰也是建立在对罗素的权威上的,但那不是哲学上的。哲学是研究人类思辩的心灵所最感兴趣的一切问题,在这些问题中,我所最为重视的,是人为什么活着?我所需要的答案,不是原子论那些家伙所认为的机械式的解释,而是目的论的解释。即当这个问题具体到某个人时,就成了“你为什么活着?”。当我懂事后,当我懂事后亲身面对了死亡后,在面对死亡后又知道死亡是不可避免后,我就开始不断的在内心中问着这个问题,失去外公的痛不断的刺激着我,让我联想到几十年后我父母的死和最后我的死,我是如此胆小,以致我一想到这个问题便无法安稳入睡。首先给我答案的是物理学,世界是平衡的,有生就有灭,当这个理论扩大到整个宇宙时,即整个宇宙都有灭亡的那一天,如此渺小的人类,和更加如此渺小的我,又有什么好抱怨的呢?但这又引出了另一个问题,既然人都是要死的,人类也是要灭亡的,甚至整个宇宙都是会归于零的,那么我们现在所谓的奋斗除了养活自己,苟且偷生外,还有什么价值?当然这也是人类期望永恒的一种思想,如果连饭都吃不饱,当然就没有这个问题了。天体物理给了我一个类似神秘主义的答案。宇宙是如此的广袤,有着太多人类所称之为科学的东西,它是如此的寂寞,亿万年来是如此的安静。它需要有什么来理解它,来认可它的存在,而人类作为一种智慧生物,承担起了这个责任。人类根本的责任,是发展科学,是尽可能的去了解这个宇宙的根本。在这个基础上,我才展开其他的思考。为了发展科技,在现今的情况来看,只有保持经济的稳定发展才行。这样,我的思想难免的流于世俗了。学习西方哲学智慧读后感)  要解读生命的意义,要从生存的困惑谈起。首先了解这样一个词:遭遇荒诞。在西方文化史上,人的形象曾经遭受过三次重大的创伤:第一次是哥白尼的日心说,他从宇宙学上宣告了人所赖以寄身的地球在宇宙中的非中心位置;第二次是达尔文的进化论,它从生物学上把人这个万物的灵长纳入了生物进化链的环节;第三次则是弗洛伊德的无意识理论,他从心理学上将人拖向了非理性的深渊。尤其是这第三次精神创伤,使得人类不得不重新审视其在宇宙中的位置,不得不直面人性这一永恒之谜的本相。实际上,当我们进入20世纪西方的精神世界的时候,在他们的哲学·宗教·美学·艺术·甚至科学中,总能感受到一种基本情绪弥漫其间,这就是荒诞。严格来说,荒诞感是人类历史中存在的一种永恒情绪。自有人类开始,自人类反身内视,究问“我是谁”的那一天开始,荒诞感就幽灵般地纠缠着人的心灵,无论是在荷马史诗中,还是在圣经抑或莎士比亚的戏剧里,我们都能听到人们对世事无常的喟叹和对人生苦短的无奈。但是,在古典的世界里,荒诞感尚不能动摇人类对自我的确信,面对荒诞,他们总能找到一个足以安顿灵魂的最高者逻各斯·上帝·理性等,以此来弥平因生命的偶在而来的的分裂。只是到了20世纪,荒诞才成为一种普泛化的情绪,一种挥之不去的精神气质。存在和自由是荒诞的,不仅在存在论上是这样,而且在生存论上也是这样。人作为一种在世的存在并没有任何先验的规律性,因此我们不能问“人是什么”这样的问题。我们只能说:人存在着。所谓人存在着,也就是人去存在。其他的物也存在着,但它们不能“去”存在,只有人能够“去”存在,这就是我们所说的生存。从这个意义上说,人永远都是处在尚待展开的过程中的,用海德格尔的话来说,就是永远的“在途中”。而这也就是人的自由。那么,人是如何地在途中呢?萨特说,通过选择或谋划。人生在世,必须选择做什么:工人·士兵·伺者·政客等等。具体选择什么是你的自由,但有一点是你不能选择的,这就是你必须选择,哪怕你选择了不选择,这也是一种选择。这就是自由中的不自由,也就是自由之为自由的荒诞性。它源自于人的存在的黏滞性,即人不能不存在,要存在就必须选择。存在或者说自由对人的这种黏着就犹如蜂蜜黏在手上,让人恶心。并且,一旦你作出了选择,你就把自己置于了所选择的东西的规定性中。你是士兵,那你就得牺牲在家侍奉父母的孝心,你就得勇敢,甚至得随时准备为国捐躯,因为只有这样,你才能成其为你所选择的自身。你选择了,那你就得对你的选择负责。还有,你选择了,这既不是为过去,也不是为现在,而是在为将来选择,可是未来并不存在,它只是一种可能性,它的意义是过去和现在所无法给予的,这就是说,你其实是从一种不可靠的东西出发来进行选择的。当这种选择和随选择而来的责任相关联的时候,你就会产生一种焦虑,一种畏惧。可见,选择是荒诞的。存在是荒诞的,自由是荒诞的,自由选择,自由介入也是荒诞的。荒诞构成了人生在世的基本情态。那么,面对荒诞,人该怎么办?弃绝自我,彻底投身于虚无,任由时间的洪流将我吞没吗?可这并不能解决荒诞,这种虚无主义的听任只会使荒诞以更触目的形式呈现于世。从存在论的意义上说,荒诞之为荒诞,就在于它是不可解决的,而从生存论的意义上说,荒诞之为荒诞,又在于人必须进入荒诞。因此,面对荒诞,人所能做也应当做的就是走向荒诞,以自己的全部生命力量担当起那一无庇护的·赤裸裸的生命的全部事实性。用荒诞来超越荒诞,这仍然是荒诞,且是最高的荒诞,但这也恰恰是生命意义之所在。当然,直面荒诞,进而以担当的方式走出荒诞,这不仅有赖于生命意识的觉醒,而且还有来与决断和勇气的确立。海德格尔从时间性的角度对此作过精辟的论述。如上所说,人生在世,始终都处在对可能性的谋划之中。但还有一种可能是人所无法谋划或不需谋划的,这就是死亡。死亡是生命的终结,但不是一般生命的终结,而是个我生命的终结;死亡是不可转让的,正如生存总是“我”的生存一样,死亡也总是我自己的死,从这个意义上说,死亡才是此在生存最本己的可能性,此在的存在就是向死亡的存在。但另一方面,也正是这向死亡的存在,为此在生存的可能性开出了一个全新的视域。既然人已经没有了上帝,没有了历史理性,那么切身于生存的死亡就使得生存·我的生存·我的在世本身显得尤为珍贵,它具有一种将生存引向自身的召唤力量。当人领悟到自己固有一死时,他会猛然超出日常的沉沦,他会意识到“去生”的重要性,意识到那真正的无聊和常人的无所用心或麻木的荒谬性,由此激发起重生的热情和决心,使此在进入一种本真的在世状态。而这就是所谓的“向死而生”。向死而生并不是要人去超越死亡,而是要人意识到死亡是不可逃避的,意识到他以时间性存在于世就是先行地在死亡之中了,或者说意识到存在就是虚无,就是荒诞。因此,人应当正视自己的荒诞,他应该本真地活着,应该常怀焦虑·恶心和畏惧,自由而荒诞地在世,就像被罚推动巨石的西西弗,他正是通过正视荒诞来征服自己的命运的。在本书中,关于生存的意义,感悟颇深。人的生存,是一种选择。人的生活方式,生活理念,生活目标都是选择的结果。身为教育工作者,我们的工作,是一种选择。既然选择了,就要勇敢的去面对,去担当。就像书中所说,选择了,就得为选择负责。终于看完了冯友兰先生的中国哲学简史,原来一位老师跟我说过,这本书要仔细阅读,昨天一读,发现果然如此。不仔细阅读,这本教科书就失去意义了。每一句话都要仔细琢磨,就能读出味道,就能理解作者的思路。我还是先引用冯老先生的第一句话来做开头吧:“根据中国哲学的传统,哲学的功能不是为了增进正面的知识(即对客观事物的信息),而是为了提高人的心灵,超越现实世界,体验高于道德的价值。”所以说呢,我们中国的哲学和西方的哲学是不同的,西方的哲学可以说是一种科学,而我们中国的哲学更像是一种宗教。这是我的第一点认识。而回顾整个中国哲学的发展史,给我最深的体会还是两个字融合。中国的文化即是融合之道也,而正是这包容之道,中华文明得以生生不息。先说汉朝汉武帝听从董仲舒的独尊儒术确立了儒家的正统地位,但儒家要取得“独尊”的地位,并不是仅靠一纸法令便奏效的,而是在很长的一段时间中,儒家不断吸引其他诸子百家的思想而逐渐树立起来的,而这树立起来的儒学与东周时孔子的思想已经有了很大的差异。这个逐渐确立的过程也就是折衷混合的过程。再来说中国的佛学,佛教传入中国后,我们一些热心的道家因为老子最后的“莫知其所中”而发展出一个故事:说老子最后西行,到了印度,孝了释迦和另二十八位弟子,由此又衍生出佛经源自老子道德经的说法。这说明咱们古人的自尊与自信是强悍的,为什么现在一切全颠倒过来了,西方的所有文化都是先进的呢?那时候咱们古人认为外来文化都是低级的,甚至是错误的,佛教传入中国,进而激起了中国道教的兴起,这是一种以中国本民族宗教抵制外来宗教信仰的努力。道教和道家是不一样的,道教应该是以道家的一些内容为本再吸收佛教的一些形式和内容炮制加工而成的,这就是我们古人的融合之道。书中第四章提到孔子与六经的关系如何。传统学术界有两派意见。一派认为,六经都是孔子的著作。另一派则认为,孔子是春秋的著者,易的注者,礼、乐的修订者,诗、书的编者。而我倾向于第二派,但不太相同,基本上,我认为孔子是春秋的讲授者,门人记录之;易传成于多人之手,认同欧阳修的意见;礼和乐基本上被孔子所实践,但像礼记之类的成书,要到战国中晚期了。诗是孔子讲授的东西,但诗三百是否属于孔子所编,不好讲。书,据钱穆说,28篇的今文,是秦代一统天下之后,东方儒生(齐学)为了迎合政府而编写的,所以终以秦誓一篇。尚书的各篇成书年代跨越太大了,不能归给孔子。这本书的第一章还写到:当我们思知识或谈知识的时候,这个思、谈的本身就是知识。用亚力士多德的话说,它是“思想思想”;思想思想的思想是反思的思想。哲学家若要坚持在我们思想之前必须首先思想我们的思想,他就在这里陷入邪恶的循环;就好像我们竟有另一种能力可以用它来思想我们的思想!实际上、我们用来思想思想的能力,也就是我们用来思想的能力,都是同一种能力。如果我们怀疑我们思想人生、宇宙的能力、我们也有同样的理由怀疑我们思想思想的能力。所以中国佛学和“佛学在中国”的含义是不同的,佛教的某些宗派始终坚守印度佛教的宗教和哲学传统,和中国思想不相关联,例如唐朝的玄奘法师由印度介绍到中国的法相宗,可以称之为“佛学在中国”。而中国佛学是在佛学传入中国后,与中国哲学思想相接触相作用后的发展,例如“中道宗”和道家思想的相互作用导致“禅宗”的兴起,它是佛家,而在思想上又是中国的,并形成中国佛教的一个宗派,确又对中国的哲学文学艺术产生了深远的影响。也正是看完了这一章后,我的脑子里突然跳出了几个字:天下大同。我忽然觉得在中国的融合之道下,儒、佛、道根本没有很大区别,儒家更为务实一些,佛教更为出世一些,道教更加空灵一些,而且中国佛教是所有佛教中演化的最为入世的一种了。我并不是说他们三家真的没什么区别,而是说突然间“顿悟”到了一些东西,那就是“天下之道,殊途同归也!”顿悟是禅宗非常强调的一个东西,这本书上有这么一段话,我觉得很有道理的,可以看作是“打即是爱”的佛家版本。“当禅僧处在顿悟前夕时,他特别需要师傅的帮助。当学僧要在心灵中跳过那道悬崖时,师傅给与的些许帮助,就意味着极大的帮助。在这时候,禅师采用的方法往往是“一声棒喝”。禅宗的文献里有很多这样的例子。师傅向徒弟提出许多问题后,会突然用棒或竹篾打他几下。如果时间正对,徒弟往往因此而得到顿悟。怎样解释这一点呢?看来,师傅打徒弟,正是藉着这样的行动,把徒弟推入在悬崖上向前一跃的那种心理状态,而这是徒弟在精神上早己等待着的一刻。”只有跳过了那道悬崖,也就意味着跳向了彼岸,也即是涅槃,涅槃不是终结,在此之的后,他还要离开禅定的境界,重返世俗人间。这便是禅师所说的“百尺竿头,更进一步”。到了百尺竿头,便是象征着顿悟,“更进一步”是表明到了顿悟,已经到了悟的顶峰,但前面还有事情要做。还要做的无非还是寻常生活中的寻常事情。这就是从出世又回到入世的境界,哈哈,所以说我们中国的禅宗是一个非常入世的宗派,这已经是到了佛教的极限,再进一步就不是佛教了。文中写到:墨子认为,“儒之道,足以丧天下者四焉”:(l)儒者不相信天鬼存在,“天鬼不悦”。(2)儒者坚持厚葬,父母死后实行三年之丧,因此把人民的财富和精力都浪费了。(3)儒者强调音乐,造成同样的后果。(4)儒者相信前定的命运,造成人们懒惰,把自己委之于命运(墨子?公孟)。我认为这段话很能说明儒家的流变,特别是第四点,对照论语中的孔子形象和中庸易传对天的态度,就能发现一些问题的。先秦道家哲学的发展,一共有三个主要阶段。属于杨朱的那些观念,代表第一阶段。老子的大部分思想代表第二阶段。庄子的大部分思想代表第三阶段即最后阶段。老子、庄子的大部分思想,是因为在老子里也有代表第一、第三阶段的思想,在庄子里也有代表第一、第二阶段的思想。这两部书,像中国古代别的书一样,都不是成于一人之手,而是不同时期不同的人写的,它们实际上是道家著作、言论的汇编。文章在第七章提到了人性:人性的情况也一样,圣人的本性与其他人的也相同。所以每个人都能够成为圣人。只要他充分地发展他的本性就行了。正如孟子断言的:“人皆可以为尧舜”(孟子?告子下)。这是孟子的教育学说,历来的儒家都坚持这个学说。这就是阳明所说的,不要在分量上计较轻重,要在成色上计较好坏。一个人要学圣人,就像聚金子,是不要聚8000两金子才算圣人,金子的多少,就像一个人的智力和学习能力,后天不能过多的强求,但是,只要尽自己的所能,尽了自己的力量,在这个成色上计较,哪怕一辈子你只有1两金子,但纯度很高,那么,你也就是圣人。至于什么是纯度呢?那就是你的“良知”。最后我想谈一下宋朝的程朱理学,怎么说呢。我首先认为朱熹是一个最最杰出的哲学家,但这个哲学家是从现代的或者说是西方意义上来说的,而并不是从中国的意义上来说的,这就好像类似于科学和宗教的差别。可以说中国的儒学到了朱熹后就基本定型了,定者死也,死者腐也,而儒学的腐朽没落就此注定了,就好像宗教一科学化的结果是一样的。当然这也并不是朱熹个人的功劳,而是从儒学的整个发展周期上来说,经过朱熹以后儒学的枝枝叶叶都生长完成了,完全成型了之后就很难有很大的发展了,等于一个碗已经装满了水,不破不立,除非有一种外来的文明把它先打破,然后它又会重新生长起来,我们现在的儒学就面临着这种情况。当然,以后要靠谁来振兴儒学呢?像朱熹这种饱学之土都完成不了,说到这个饱学,我就觉得知识太多了也不是好事,就是匠气太重,不可能有很大的创新和突破。我们的道家就认为成圣之道需要摒弃知识,要忘掉知识,达到无知之知,这才是最高的智慧。而智慧跟知识从来就没多大关系,你可以看到一个不识字的老农比很多博士要有智慧的多。而如今的信息泛滥和欲望横流,人们越发的愚昧,所以说我不是对我们古人的文化没有信心,而是对当今的人类没有信心,当今哲学的进展几乎等于零。如今的我们跟动物园里的猴子或者跟饲养场里的猪没什么分别,假如明天人类灭亡,地球的明天绝对会更好。咱们古人一直讲究天人合一,强调作为一个宇宙的公民,要意识到除了个人和社会之上,还有一个大全的整体,就是宇宙,人要与宇宙融合为一体,归于永恒的天地之境。这就是我读完此书后的一点见解,不是很成熟,却是自己的感受。读完此书后,更加对哲学二字有了更深层次的了解。此书中引用的很多佛教故事很精奥,可以拓展文学知识,以后如有需要还可以作为参考。    一个中国人,更不要说承担着传承文明、教育下一代重任的中小学教师(无论教哪一门课的教师),都应当掌握好母语,具有中国文化的常识。作为一个国家的公民、国民,有接触本国经典的义务。一个西方人,不管从事什么行业,在他经受的家庭、社会、学校教育中,起码诵读过、学习过荷马史诗,柏拉图或亚里士多德等希腊哲学,西塞罗等罗马政论,莎士比亚的文学作品等。这都是视为当然的,是他们的人文修养的基本功。可是今天在中国,如果我们让青少年读一点有关孔子、孟子、老子、庄子的书,会被认为是旧守复古、大逆不道。这是非常奇怪的事情。    2001 年5月我在德国。有一天,莱比锡大学的一位女教师陪我到该校去作演讲,途中她先送女儿上幼儿园。她对我说:“我送女儿到教会办的幼儿园去,幼儿园的老师们常给孩子们讲圣经(新约与旧约)中的故事。这是要让孩子们从小接受我们这个文化最基本的做人的教育,博爱的教育。从幼儿园到大学,都是不允许传教的,孩子们长大以后信不信教,由他们自己选择,成年以后的事,家长不干预。但作为家长,一定要让孩子在幼小的时候就接受我们自己文化中最基本的伦理的教育。”    德国特里尔大学的文学院长、汉学家波尔教授(他的中国名字叫卜松山)曾经在北京与特里尔多次郑重地对我说过:“你们中国有很好的伦理资源,特别是儒家文化中有很多很好的做人的道理,可惜你们放弃了,没有用这些本土的文化资源教育后代,这非常遗憾!”    法国的小学、中学的国文教育,注重本土文化思想的训练,中学生即开始学笛卡尔、马勒伯郎士的哲学,孟德斯鸠、卢梭的政治学等。法国对所有大学生的国文教育,重视古典语言和希腊、罗马的典籍,及有关宗教、历史、哲学、伦理、政治、经济等古典著作的阅读。现代欧美大多数知识分子在成长过程中反复受到上述古典的教育,浸润于其中。    一个社会,如果没有基本的伦理共识,那是非常危险、非常可怕的。再严密的法律,代替不了社会的伦理道德;进一步说,健康的现代化的法治社会恰恰是建立在民众的底线伦理、民众的伦理共识的文化土壤之上的。我们到美国去过的同志都知道,美国一些地方的治安状况很好,真可以说是“道不拾遗,夜不闭户”。为什么呢?大凡这些地区的社区文化比较健康,或者基督教、天主教的道德教育做得好。这些地方的离婚率很低,家庭和谐稳定。    作为一个中国人,不能不读四书(论语、孟子、大学、中庸)。四书之于中国,如同阿含经之于印度,可兰经之于阿拉伯,新约、旧约之于西方。    不读四书(论语、孟子、大学、中庸)。四书之于中国,如同阿含经之于印度,可兰经之于阿拉伯,新约、旧约之于西方。    您也许知道,法国的启蒙思想家推崇儒家人道、人性的学说,用以反对神学,他们把儒家的“己所不欲,勿施于人”写进1793年宪法及人权宣言。您也许知道,二战结束后,国际联盟(即今天的联合国)在通过人权宣言时,中国代表张彭春先生(清华大学国学研究院的研究生)起过很多作用,张先生把儒家的智慧渗透进去,并以儒家智慧来协调各方,使该宣言得以通过。您也许知道,联合国大厦镌刻着孔子的一句话:“己所不欲,勿施于人”。您也许知道,1993年在芝加哥,六千五百位来自世界各地的宗教领袖,通过了一个世界伦理宣言,这个宣言有两条基本原则,其中之一就是孔子的“己所不欲,勿施于人”。这句话的意思是:自己不想要的东西绝不要强加给别人,当然这不是指物质上的东西,而是指的人格尊严。自己不想受到别人的羞辱,那您首先就要尊重别人,不要羞辱别人。反过来说,您想要别人怎么对待您,您就要那样地去对待别人。这可以推广为国家、民族、宗教、文化之间相互对话与交往的准则。    现在我们讲可持续性发展,讲和谐社会,这都有古代文化资源的基础。人与生存环境的共生关系,历来为中国人所重视。庄子"齐物论:“天地与我并生,而万物与我为一。”这里表达的是“天、地、人、物、我”整体和谐的智慧:无论是类的人、群体的人还是个体的人,与无限的宇宙,与有形有限的世界,与天地万物,可以达到契合无间的理想状态。孟子说:“亲亲而仁民,仁民而爱物”(孟子"尽心上);张载说:“民吾同胞,物吾与也。”(正蒙"乾称)我们爱自己的亲人,进而推己及人,爱周围的人,爱人类,爱草木鸟兽瓦石,爱自然万物和人造的万物。这些爱当然是有差等的。但仁者把自己与天地万物看成是一种共生的关系。程颢主张天地万物与己一体,元无分别。识仁篇云:“仁者,浑然与物同体。”又说:“仁者,以天地万物为一体,莫非己也。”(二程遗书卷二上)这当然是一种超越的理境,儒家主张通过仁爱之心的推广,把人的精神提扬到超脱寻常的人与我、物与我之分别的“天人合一”之境。这同时也表达了一种共生共存的意识。在古代思想家看来,人与自然万物,与草木、鸟兽、瓦石、山水,与驯养、栽培之动植物和衣食住行之器物等是密不可分的整体。天地万物是不同差异的统一。在这个统一体中,万物各安其位,各遂其性,各得其所。    中小学教师们都很辛苦。人的一生中受到最大影响的,除了自己的父母、兄弟姐妹外,就是小学、中学教师了。我十分感念我的父母兄长,我的小学老师、中学老师。他们在言传身教中教会了我们如何做人。老师们的一言一行,直接影响着学生,甚至影响学生一辈子。中小学教师中人才济济,可谓藏龙卧虎。国学大师钱穆先生曾有很长一段时间教乡塾、教小学、中学。他以自学名家,后来成为北京大学、清华大学的名教授,成为一代宗师。    老师们行有余力,不妨读一点四书,还有老子、庄子,这都是提升人的精神境界的重要的精神食粮。有条件的,还可以读一点史记、汉书,读一点诗经、楚辞。以上这些,是中国文化典籍中最基础、最精华的东西。可以找一点选本,找一点注释本来读。当然要找比较可靠的的本子,例如杨伯峻先生的论语译注、孟子译注等,相对来说要好一些。一般说来,中华书局、上海古籍出版社出版的古代经典注释本相对可靠一些。建议最好不要看白话译本,因为白话翻译都不可能准确。中国人读自己的古典,有天然的亲和力,只要肯下一点功夫,古文字、古文献并不难读。也可以找一点中国文化概论、中国哲学史来读。例如北京师范大学出版社出版的张岱年、方克立先生主编的中国文化概论和高等教育出版社出版的我编写的中国哲学史,我不揣冒昧地推荐给大家。    学习这些典籍还是要讲身体力行,学以致用,不能所学与所行脱节。我还是认为读书,特别是读一点古书,比看电视、比去娱乐场所、甚至比上网更有收益,更有意义,更有涵詠。我还是提倡修身养性。中国古代哲学家、文化人讲涵詠,讲六艺之学,讲礼、乐、射、御、书、数,讲诗词歌赋,棋琴棋书画,讲人的品味,人的意境。人不是行尸走肉。人活着,要活得有尊严,有格调,有价值,有意义。孟子说:“人之异于禽兽者几希,小人去之,君子存之。”意思是说,人与他物、人与禽兽的差别其实很小很小,君子保留了这一界限,而小人却抹杀了这一区别。    中国传统哲学家很看重个体人的生存品味与品质,很重视人文的熏陶和修养。孔子讲:“志于道,据于德,依于仁,游于艺。”(论语"述而)孔子又说:“兴于诗,立于礼,成于乐。”(论语"泰伯)优游、涵养、陶冶于礼乐教化之中,通过诗教、书教、礼教、乐教来培养社会精英,也提升民间的品位,是传统知识分子的重要任务。孔子有“知其不可而为之”的品格,有“文王既没,文不在兹乎”的担当意识,以“天命在我”“天生德于予”的自觉,一身系斯文传续的使命,同时,也有“吾与点也”之叹。其实子路、冉求、公西华三人从事军政外交的志向,孔子并非不认同,相反,他总是鼓励弟子有外王事功之实践与建树,但是在当时的语境中,孔子独独默许曾点的优游涵咏:“暮春者,春服既成,冠者五六人,童子六七人,浴于沂,风乎舞雩,咏而归。”(论语"先进)没有这种生活意境的人是读不懂“吾与点也”章的。曾点在这场对话中表现了胸次悠然,直与天地万物上下同流的意境,其志趣的特出、独到,使夫子叹息而深许之。可见个体生存的意义世界,与个体人之身心的涵养有很大的关系。人有别于禽兽,自不待言。不惟如此,人不仅仅是语言、逻辑的动物,不仅仅是社会政治的动物,尤其是具有宗教性、道德性和美感的动物,这就需要涵养。要有所养,养气,养心,养性、养情,养才。靠什么养?在古代是靠人文的“六艺”之学之教,靠五经四书。    我们传统的心性论是一富矿,可以开采发掘的资源甚多。即使是朱子的心性论,其实也不是那么面目可憎,相反非常有亲切意味。朱子诚然强调“天理”对于“人欲” 的控制与调整,但主要是指的内在性的调控,不是外在强加。“情”需要节制,并非中国哲学家的专利,古今中外大的道德学家、伦理学家没有不讲导情、节情的,“情”之泛滥总不是一件好事。    作为教师,我建议老师们都读一篇古文,即礼记中的学记。这一篇文章非常精辟,虽然只有一千三四百字,但在我看来,却胜过了洋洋洒洒数十万言的西方的或今人的一些教育学方面的著作。我每学期开学时重温一遍学记,每读必有新的收获。这篇文章对教育的目的、原则、内容、形式,学校的设置,教育的方法,教与学中应纠正的偏弊及成功的经验等,都有精到的论述,尤其是关于“人师”的论述,关于尊师重道、教学相长、循序渐进、观摩切磋、触类旁通、师德师风、慎于择师、长善救失、导而弗牵、强而弗抑等等,即使在今天的教书育人的实践中,也没有过时,而且仍有针对性,仍有切实的指导意义。    最近从光明日报有关今年的“两会”的报道中,我颇有感触的有三条:一条是不少全国人大代表、政协委员提出以孔子诞辰日为“教师节”的动议;一条是有的全国人大代表、政协委员批评推行所谓“双语教学”;一条是有的全国人大代表、政协委员肯定儿童读经,特别表扬了沈阳市皇姑屯区所有的小学生每天早上用20分钟诵读蒙学读物与论语。这三条我都真心拥护,我认为是非常必要的。    第一条,孔子是中国文化的伟大代表,是万世师表,人家联合国都以孔诞为教师节,为什么中国反不以孔诞为教师节呢?难道就因为台湾地区以孔诞为教师节,我们就偏不吗?这很奇怪。中国大陆是中国文化的正宗、正统,唯其如此,更应以孔诞为教师节。这是教师的尊严与光荣之所在。    第二条,国语、国学的教育是国本,不可动摇。十多年来,我一直在批评一种现象,即中国大陆地区的各层次教育中,忽视母语的教育,忽视本土文化ABC的教育,把英语、西方文化教育看得比母语、本土文化的教育更为重要,完全是数典忘祖!现在中国的大众文化已是美国文化的殖民地,所谓美国大片横行无忌。反过来看一看法国及欧洲一些国家,他们严格限制大众媒体把英语节目或所谓美国大片肆无忌惮地播放,他们是有限制的。法国知识界不断批评、指导法国的传媒与文化界,法国政府也十分自觉地捍卫法兰西语言的纯洁性与法兰西文化的尊严。相反,我们都失职了!我不是反对学习西方,相反,我是积极主张拥抱西方文明的,我在本院的哲学教学中,为以西文学习西方哲学经典创造了很好的条件。我们开办的国学试验班、中西比较哲学国际班,都是开放的,有的课程也用英文上。但我认为,这一定得有一个界限,即中国的教育(从幼儿园到博士生),宪法与法律允许的中国教育,一定以母语与本土文化为主导和主要内容。我们现在讲自主创新,讲建立自主创新型国家,首先振兴的应是中国自己的文化传统。中国人靠什么走向世界?中国人的精神文化中当然包含着几千年来与外来文化的融合,中国文化当然是变动着的文化。但中国之为中国,中国文化之为中国文化,一定有自己内在性的东西,有主导性与主体性的常道。这是不可动摇的。因此,我反对所谓“双语教学”的提法,甚至有的大学提倡“全英语教学”,那是应当禁止的,是违法的,是殖民地心态的体现。    第三条,我举双手赞同儿童读经。2003年我在日本讲学,曾专程去福冈看望了九五高龄的冈田武彦先生。冈田先生九十高龄时还在福冈的一家幼儿园给孩子们讲论语。冈田先生说,东方文化中有很多珍宝还未开发出来,东方文化一定会胜过西方文化。儿童背一点蒙学读物,如三字经、百家姓、千字文等,背一点论语孟子老子,背一点古代诗词等,很有好处。我认识一些儿童的家长,他们指导自己的子女或孙子女,适当背诵一点古代经典,对开发智力很有好处。十三岁以前语言记忆能力很强,多背一点,打一点童子功很有必要。这一年龄段只要背,以后再慢慢理解、反刍,终身受益无穷。这不仅对孩子们学人文有好处,而且对孩子们学科学有好处,对孩子们将来做人、立身行世都有好处。过去一些有名的自然科学家都有很好的文化修养、文史哲的功底,例如数学家华罗庚先生、李国平先生等,都善诗词书法。他们从小都背过经典,接受的教育很全面。各位不用担心孩子们现在懂不懂,担心的倒是孩子会向家长与老师挑战,老师与家长必须懂一点国学初步,也就是要略知经、史、子、集,略懂基本的经典。钱穆先生的国学概论、朱自清先生的经典常谈都很好,篇幅不太大,各位不妨找来一读。

    注意事项

    本文(读《西方哲学史》有感.doc)为本站会员(仙人指路1688)主动上传,三一办公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上载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 若此文所含内容侵犯了您的版权或隐私,请立即通知三一办公(点击联系客服),我们立即给予删除!

    温馨提示:如果因为网速或其他原因下载失败请重新下载,重复下载不扣分。




    备案号:宁ICP备20000045号-2

    经营许可证:宁B2-20210002

    宁公网安备 64010402000987号

    三一办公
    收起
    展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