阿马蒂亚·森发展观的伦理研究毕业论文c.doc
硕士学位论文M.D. Thesis 阿马蒂亚·森发展观的伦理研究Study of ethics on Amartya Sen's concept of development 赵 璐Zhao lu西北师范大学马克思主义学院The Marxist studies colleges of Northwest Normal University二O一四年五月独创性声明本人声明所呈交的论文是我个人在导师指导下进行的研究工作及取得的研究成果。尽我所知,除了文中特别加以标注和致谢的地方外,论文中不包括其他人已经发表或撰写过的研究成果,也不包含为获得西北师范大学或其他教育机构的学位或证书而使用过的材料。与我一同工作的同志对本研究所做的任何贡献均已在论文中作了明确的说明并表示了谢意。学位论文作者签名:_日期:_关于论文使用授权的说明本人完全了解西北师范大学有关保留、使用学位论文的规定,即:学校有权保留送交论文的复印件,允许论文被查阅和借阅;学校可以公布论文的全部或部分内容,可以采用影印、缩印或其他复制手段保存论文。公开 保密(_年_月) (保密的学位论文在解密后应遵守此协议)签名: 导师签名: 日期: 摘 要经济学与伦理学的分离,严重地影响了经济学和伦理学各自的发展,传统发展观就是经济学与伦理学分离产生的后果。阿马蒂亚·森提倡将经济学与伦理学有机结合,从伦理的理论层面探讨经济学的问题,他改变狭隘发展的旧范式,认为发展是涉及经济、政治、社会价值观念等众多方面的一个综合过程,这意味着消除贫困。他阐述人的实质自由是发展的最终目的和重要手段,从自由的角度来树立了一个全新的发展观。全文拟在全面、深入剖析阿马蒂亚·森发展观的基础上,对他的伦理思想进一步归纳。阿马蒂亚·森的经济伦理思想引起了国际学术界的极大关注。在我国,对阿马蒂亚·森的经济伦理研究甚少,主要是集中在对阿马蒂亚·森的经济伦理思想中的权利观、平等观、自由观进行论述,而对他的发展观论述不够,特别是对他的发展观的伦理思想没有进行深入细致的分析。本文的理论创新就在于从深入剖析阿马蒂亚·森发展观的核心概念自由入手,从而把握阿马蒂亚·森发展观的理论实质,挖掘他发展观中的伦理研究。关键词:阿马蒂亚·森;发展观;伦理;经济学(摘要应该是全文的一个缩写,按照全文的结构,每章写一段,概括每一章的大致内容。摘要在全文定稿后再写)Abstract The separation of economics and ethics seriously affected the economics and ethics of their own development, the traditional concept of development is separation of economics and ethics consequences. Amartya Sen advocates will combine economics and ethics, from an ethical theoretical study of economics, he changed the old narrow development paradigm that is involved in the development of economic, political and social values, and many other aspects of the an integrated process, which means the eradication of poverty. He described the essence of human freedom is the ultimate goal of development and an important means to establish from the perspective of freedom of a new concept of development. Full intend comprehensive, in-depth analysis of Amartya Sen's concept of development based on the ethics of his further summarized.Amartya Sen's Economic Ethics aroused great concern to the international academic community. In China, on Amartya Sen's economic ethics little studied, mainly focused on Amartya Sen's Economic Ethics of the rights perspective, Equality, Freedom were discussed. The exposition of his concept of development is not enough, especially for the development of his concept of ethics is not ethical conduct in-depth and detailed analysis. Theoretical innovation of this paper lies in-depth analysis from Amartya Sen concept of development of the core concepts - freedom to start, in order to capture Amartya Sen's theory of substantive development concept, digging his concept of development in research ethics.Key words: Amartya Sen; Development Concept ; Ethics; Economics目 录独创性声明I摘 要IIAbstractIII绪论1一、研究缘起1二、研究意义2(一)理论意义2(二)实践意义3三、文献综述4(一)国内学术界对阿马蒂亚·森发展伦理学的研究5(二)国际学术界对阿马蒂亚·森发展伦理学的研究7第一章 阿马蒂亚·森发展观的形成过程10一、阿马蒂亚·森发展观的思想渊源10(一)亚里士多德思想对其的熏陶10(二)亚当·斯密伦理思想对其的影响10(三)马克思主义发展观对其的启发12二、 阿马蒂亚·森发展观的演化历程13三、阿马蒂亚·森发展观的伦理特质14(一)反思经济学的发展现状14(二)探索经济学的伦理价值15(三)重视福利经济学的发展16第二章 阿马蒂亚·森“以自由看待发展”的伦理意蕴17一、自由是发展的核心17(一)自由是发展的产物17(二)自由是一种可行能力18(三)自由体现发展平等19二、自由是社会发展合理性的评价标准20三、自由是社会发展的终极价值取向21(一)自由是促进和保障发展的手段21(二)自由是发展的主要目的23(三)实质自由是发展的结果25第三章 阿玛蒂亚·森发展观的伦理目标26一、增进自由26 二、提高幸福感26 三、民主发展27 四、可持续发展29第四章 阿玛蒂亚·森对发展难题的伦理解决31一、以实质自由作为发展目标31二、以理性争取发展32三、以可行能力评判发展33第五章 对阿玛蒂亚·森发展观的伦理评判35一、发展伦理学的价值35(一)在经济学的研究中融入伦理学35(二)提出自由的发展观36(三)深入分析贫困和饥荒的问题37二、发展伦理学的缺陷39(一)对可行能力的解释过于模糊39(二)过份强调个人自由39(三)忽视社会制度的作用40三、发展伦理学对当前中国社会的借鉴意义40结语43参考文献44致谢47(红线勾出来的地方语言需要推敲)绪论 发展,是人类生存永恒的主题,同时又构成了当代社会和平与发展的两大主题之一。从哲学维度看,发展是事物内在本性、潜能的展开和实现过程,是事物不断趋向圆满或完善的过程。从内涵上讲,发展既是一种事实,又是一种价值,是一种包含着事实基础的价值判定。发展首先反映的是主体和客体世界之间以实践和认识为基础的价值关系,发展是以人的需要的满足和目的的实现为趋向的。其次,发展是一个不断变化的过程。最后,发展离不开人的改造客观物质世界的实践活动,它是人的本质力量的展现过程。因此,我们可以把发展定义为人类及其社会追求价值目标并付诸实践的创造性活动。本文以发展为出发点来研究阿马蒂亚·森观的伦理思想。一、研究缘起贫富差距拉大、生态环境恶化、国际关系失衡等重大发展问题的凸现,是发展伦理学兴起的深层动因。虽然对不同发展问题进行伦理研究的历史可谓悠久,但作为一门学科,发展伦理学兴起于上个世纪七八十年代的美国等发达国家。上世纪末,我国改革开放向纵深推进,深层次矛盾开始系统呈现,发展伦理学研究在我国逐渐兴起。作为一门新兴学科,发展伦理学研究方兴未艾。发展伦理学的研究论域十分广阔:发展与环境、发展与社会公正、发展与人性、发展与制度等等,都为发展伦理学家们所关注。人们对什么是发展伦理学,对发展伦理、发展伦理学的基本问题仁者见仁、见解各异。有人认为发展伦理的核心问题是公正问题,发展伦理学是一种“正义论”;有人认为发展伦理的核心问题是制度问题,发展伦理学是一门“制度学”;有人认为发展伦理学的核心问题是如何处理发达与欠发达的关系,发展伦理学是一门“关系学”;有的认为发展伦理是对什么是好的、坏的发展进行价值评判,发展伦理学是一门“评价论”,等等。随着现代性的推进,“选择”越来越成为一个问题。什么是合理的发展、好的发展,如何实现好的发展,如何评价发展的历史,如何选择未来发展之路,越来越成为世界性的课题。随着我国现代化进程的深入、加快,诸多“选择”困境日益突现。印度学者阿马蒂亚·森主张经济学与伦理学的融合,提出以自由为目的和手段的发展观,以缺乏交换权利导致贫困的权利观和以基本能力为核心的平等观。他的经济伦理理论获得了1998年诺贝尔经济学奖。随着人类社会科技的迅猛发展,“经济决定论”在人类实践生活中的盛行、其理论的泛化不断的给人类社会带来了日益严重的社会和文化危机。尤其是人类片面的去追求最大化利益,社会上出现很多拜金主义、享乐主义以及极端个人主义。由于这些负面因素的盛行完全遮盖了个人利他的一面,从而在客观上引起了社会公共伦理道德的丧失,也从另一个方面加大了人的孤立感和危机感,(不衔接)个人在公共行为下不道德的行为反而产生了公众利益,而且很多不道德行为动机在公共行为下通过市场机制这只“看不见的手”,也能在一定的情况下转为社会财富和公共福利。(不衔接)在追求物质利益最大化的引导下助长了人类在实际生活中的野心,人类陶醉在物质享受的生活中,他们所关注的也就是经济利益的增长,至于什么是善和美已经越来越无足轻重了,人与人之间的关系沦为了经济利益的工具,很多人在利益的驱使下崇尚金钱至上与万能。经济利益在人类头脑中的膨胀,并没有给人类在社会生活中带来任何幸福,反而这种现象忽略了人类价值的理念和终极关怀的经济学,在阿马蒂亚·森的逻辑和框架结构逐渐精致的情况下却弱化了对现实社会的解释力,大量社会问题接踵而至。(此段问题太大,不好改,你先自己改。此段逻辑性何在?)二、研究意义 发展伦理学以发展本身为研究对象,注重对发展的目标、手段、过程等进行价值反思和伦理确认。把握发展伦理学的基本问题,并在此基础上反思发达地区、“先发主体”在发展中的伦理身份及其社会责任,对推进我国发展伦理学研究,深入理解“和谐世界”本质,推进我国“又好又快”发展,意义重大。(一)理论意义百余年来,发展是一个长盛不衰的话题,诸多学者大师从政治、经济、文化等不同角度进行论述,著述颇丰。阿马蒂亚·森在其里程碑式著作以自由看待发展中把自由与发展联系起来,将自由作为发展的核心,自由既是发展的首要目的,也是促进发展不可或缺的重要手段,这构成全书的主题 一种特定的发展观。森的论述围绕实质自由这一核心概念展开。他反对狭隘的传统发展观,反对诸如发展就是国民生产总值的增长、个人收入提高、工业化、技术进步、社会现代化等等观点。他认为发展的目标等同于判定社会上所有人的福利状态的价值标准,财富、收入、技术进步等等都是工具,是服务于人的,发展是涉及经济、政治、社会、价值观念等众多方面的综合过程,发展意味着消除贫困、解除人身束缚和各种歧视压迫、改变缺乏法制权力和社会保障的状况,提高人们按照自己意愿生活的能力。森强调,发展应更加关注真实的人的要求自由,由此人的实质自由的扩展应成为社会发展的最终价值取向和伦理尺度。阿马蒂亚·森的经济学理论打破了传统的以经济学的思维方式看待发展的发展观的经济伦理观,他克服了经济学的贫困,提供了一个以民主、自由、人的幸福为本质,以功能性活动为具体内容,以可行能力为最终依归的经济伦理观,为经济与伦理提供了一个活生生的互动平台。在他的研究中实现了规范与实证的统一,更加体现了经济伦理生活中的人的重要性,并且在他的研究中可以更好的指导人类在发展实践中要关注人的权利和福祉,促使人类在满足自身利益的最大化的同时,要尊重人与人之间的尊严,在尊严和道德感的促使下追求更高的价值理想,森的理论研究切中了我们当代所面临的严重的发展困境问题,我们要突破对物质的片面追求,所导致的人类道德的贫困。森的经济伦理思想在学术造诣上的突出特点,是以人为中介将经济行为与道德行为统一在实现自由发展这一重要目标上。阿马蒂亚·森学术研究的最独特之处在于他将经济学与道德规范结合在起,将经济学引回注重价值观念和道德观念的道路,在此基础上重新塑造了福利经济学和发展经济学的面貌。他的研究生涯始终与底层命运捆在一起,这既是森的学术个性,也是他充满魅力的地方。深入研究森的经济伦理思想,对于社会结构和经济结构都在经历着剧烈变动的中国社会,对于制定一些事关民族发展的章程等都具有重大的借鉴意义。(二)实践意义发展是关系到我们人类生活的一个核心问题,然而现代主流的经济学把发展等同于一定数量意义上的经济增长和GDP的增长,导致了经济学与伦理学的严重分离,这一分离铸就了当代主流经济学的一大缺陷即无伦理化,他们的发展是充满了“眼泪和血汗”的残酷发展。印度著名经济学家阿马蒂亚·森提倡经济学与伦理学的融合,提出了以自由、平等、民主等为目的和手段的发展观,以缺乏交换权利导致贫困的权利观和以基本能力为核心的平等观这种经济伦理理得到了广泛的赞同。他的思想理论不仅为他获得了1998年诺贝尔经济学奖,也赢得了他人的尊重和爱戴,人们都称其为“经济学的良心”。对阿马蒂亚·森经济伦理思想的全面把握有助于我们提高对我国经济伦理研究中出现的诸多问题的认识,如对经济伦理概念的界定、对发展目的和本质的认识等等。都从伦理学的角度去看待发展的问题,虽然不一定有多大的促进作用,但从阿马蒂亚·森的视角看来,这至少不会出现重大的错误。这就是伦理学与经济学融合所带来的意义和价值。森的自由发展观不仅反映了发展理论的根本性变革,同时它切中了当下时代的焦点问题和生存困惑。当代人们所谈论的可持续发展、对工业文明局限性的超越,其深层本质就是对人全面自由发展的要求。森关于发展的自由和可持续内涵对我国应对种种发展、挑战具有重大的实践意义,并曰益在我国的社会实践中发挥重要作用。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是一个对于经济社会发展逐步深入认识的过程,也体现出越来越明显的以人为本和全面自由的发展倾向。当然,森在关于如何在一片布满着穷人和文盲的土地上扩展自由和实现发展的设想未免显得过于乐观。然而,无论如何,森的发展观以自由的硬度突破发展的藩篱而集中了我们的理性思考,凸显了发展的伦理关怀。一个经济学家再缜密的学说也不可能解决现实中的全部问题,但是,重要的是,阿马蒂亚·森给出了一种理念,一种认知方式,显示了经济学的良心。三、文献综述获得1998年诺贝尔经济学奖的阿马蒂亚·森在国内外经济学界是众所周知的,由于其独到的见解以及精辟的论述,使其在伦理学界也名气不小。我国对森的关注和研究起步较晚,目前翻译成中文的著作也是屈指可数。他那种用伦理学方法来分析经济学问题的独特眼光深深地吸引了国内外各界人士。国内对森思想的研究始于1998年,那时只有少数学者关注,如北京大学中国经济研究中心的姚洋,浙江大学经济学院的汪丁丁,复旦大学的李韦森等,都发表了讨论森在发展经济学及沟通经济学与伦理学方面所作贡献的论文。近几年,随着经济伦理学的快速发展以及社会发展问题的凸显,森的相关思想日益引起人们的重视。一些学术论文或介绍他的经济伦理思想,或阐述他的贫困思想,或评价他的分配正义思想,或在论文中引用他的思想观点。 (一)国内学术界对阿马蒂亚·森发展伦理学的研究王艳萍,克服经济学的哲学贫困:阿马蒂亚·森的经济思想研究,中国经济出版社,2006年,该书全面系统地综述了森的经济思想并加以较系统的评论,并在全面综述其经济学贡献的基础上,对森的理论做出了实事求是的评价,不仅具有一定的理论意义,而且具有一定的借鉴意义和实践价值。从理论上来说,森构建了“能力方法”的理论框架,在此框架下考察了贫困与不平等测量、饥荒、自由与发展问题。森把经济学与哲学有机结合起来,避免了经济学的哲学贫困。从实践上来说,本书阐述森在福利经济学等方面的杰出贡献,不仅有利于重新审视人的贫困标准、福利需求与全面发展,更是论证了森的理论对解决中国经济发展过程中所面临的贫困、不平等等问题的意义。森在世界经济研究领域被誉“经济学良心的担负者”。经济学必须关注贫穷,关注处在经济劣势一方的穷人。森将严密苛刻的经济学理论和道德哲学精神结合在一起,共同服务于旨在提高普通民众生活水平的经济学研究。赵立人编著的各国经济福利制度一书,对西方国家的福利制度和社会主义社会中的福利制度进行了比较分析,指出了西方国家的福利制度所存在的各种矛盾和西方国家当前在福利问题上所处的困境,以及社会主义社会中福利制度的特征和进一步完善的途径。朱荣科教授历经数十年艰辛写作了社会主义福利经济学一书,作者受到新实在论和自然哲学家愿意在物质中早找实惠的影响,也可能是遵循柏拉图的内省的方法,舍弃了一些系统的现念,而偏重于现实(尤其是中国的现实),作为讨论福利问题的出发点。笔者对于社会主义福利经济学的研究,立足于社会主义生产目的应该是国民福利水平的提高,社会主义经济体制应该是混合经济的制度安排。他认为社会主义的本质不在于生产资料是否公有,而在于社会生产组织能否增加社会福利。 曾任斯坦福大学经济学教授的诺贝尔经济学奖获得者肯尼斯·阿罗非常看重森以自由看待发展的这本著作和这个著作所阐明的理论,他认为:“在这本书中,森精致、简明而范围广泛地阐述了这样一个概念经济发展就其本性而言是自由的增长。他应用历史事例、经验证据以及有力而严格的分析,显示了广义而恰当的构想的发展对自由完全不怀敌意,相反,正是由自由的扩展所组成。”(印)阿马蒂亚·森以自由看待发展,北京:中国人民出版社,2002年,封底.他“一直是福利经济学、社会选择理论、经济增长和经济发展领域的先锋人物。” Michael Mcpherson,Amartya Sen,in Warren Samuels(ed),New Horizons in Economic Thought Appraisals of Leading Economists,Aldershot:Edward Elgar,1992 P306瑞典皇家科学院(诺贝尔经济学奖)在其公告中认为:阿马蒂亚·森在经济科学的中心领域做出了一系列可贵的贡献,并且为后人在经济学研究中开拓出了新的领域,并特别提到“他结合了经济学和哲学的工具,在重大经济学问题讨论中重建了伦理层面”。(印)阿马蒂亚·森著;以自由看待发展,北京: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2002年.周文文,伦理、理性、自由,学林出版社,2006年,这是本发展经济学的书籍,为研究诺贝尔经济学奖获得者阿马蒂亚·森的经济学思想而编写。全书共分四个章节:以伦理原则指导发展,以理性争取发展,以自由看待发展、可行能力视角中的自由和自由视角中的发展等。该书的目标是努力厘清一位在当代富于影响力的经济学家的一种发展探索,通过阐发他的相关理论,进而引发人们对“人类发展究竟做什么”的共同讨论。在和谐论一书中,易超从哲学的角度研究社会和谐问题,形成了自己的个性以及独到的见解。傅治平在和谐社会导论一书中,从六个方面向我们阐释了“和谐”这一具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语词。他认为:和谐是社会发展阶段的内在要求,和谐是科学发展的基本内涵;和谐是人民群众的根本意愿;和谐是当前民主政治建设的重要任务;和谐是中国走向世界的最佳途径。孙君恒,贫困问题与分配正义阿马蒂亚·森的经济伦理思想研究,当代中国出版社,2004年,该书被称为华语世界第一个系统对森的经济伦理研究,填补了国内空白。首先伦理对于经济来说,它不是一种外部的力量,而是经济增长的内生变量。其次经济伦理研究同样注重伦理规范的探索。再次经济伦理研究,应当合理地将认知层面与规范层面相结合,了解“是什么”和“应该怎样"的关系。最后经济与伦理之间结合点之一,就是“伦理相关的动机观”和“伦理相关的社会成就观的价值分析与价值判断。复旦大学的韦森教授在他的经济学与伦理学一书中赞同森的“随着现代经济学与伦理学之间的隔阂的不断加深,显得经济学已经出现了严重的贫困化现象。”本书从个人道德和社会伦理的维度来探究社会制度以及制序化的伦理之维以及市场的道德基础。而且,在他看来,任何制度规则和制度化本身都有着不可或缺的伦理之维。而制度化首先必须是正义的,只有具有正义的制度,人们才会认定它们是合乎情理和合法的,才会有人遵守。而正义本身就是伦理学的一个核心概念。他认为现代经济学与现代伦理学应当恢复对话与沟通。 (二)国际学术界对阿马蒂亚·森发展伦理学的研究深厚的学术功底,卓越的成就造就了阿马蒂亚·森在西方的福利经济学界、哲学和伦理学界名声。诺贝尔经济学奖获得者罗伯特·索罗(RobertMSolow)评价他为“经济学的良心”。 同上.森的文献曾被澳洲著名福利经济学家黄有光数次引用(黄有光的经典著作福利经济学就有多达十几次的引用),并予以高度赞扬。他甚至曾被英国著名传记学家马克·布劳格列为20世纪百名经济学巨匠之一。联合国前秘书长柯菲-安南高度评价了他的研究对发展理论和实践、对联合国发展工作、对发展中国家的发展产生的革命性的影响。“全世界贫穷的、被剥夺的人们在经济学家中找不到任何人比森更加言理明晰地、富有远见地捍卫他们的利益。通过阐明我们的生活质量应该不是根据我们的财富,而是根据我们的自由来衡量,他的著作已经对发展的理论和实践产生了革命性的影响。”(印)阿马蒂亚森著:以自由看待发展,北京: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2002年,第1页.理查德·J·阿尔内森认为,“在那些通常视为难解的思想领域里,森却具有非常敏锐的智慧任何一个对自由、平等和正义感兴趣的人都会从阅读他的书中获益。” 张云筝:贫困者的福音阿马蒂亚·森的理论贡献,经济月刊,2002年第2期,第54-56页.森是一位无可怀疑的大师。鉴于语言和资料查找上的障碍,关于国外对阿马蒂亚·森思想的研究只能做一个极其简要的概述。西方对阿马蒂亚·森的研究不仅有理论,还有实践上的指导。在理论上,主要集中在经济学和哲学两大领域。在经济学领域,人们主要围绕他的经济思想、可能性视角、社会福利等角度和问题展开研究,主要分析和探讨其经济理论的意义和价值,如英国的Ben Fine的<Amartya Sen:A Partial and Personal Appreciation):Becker的(The Economics of Life;Cameron,J(2000)的(Amartya Sen on Economic Inequality:The Need for an Explicit Critique of Opulence)等等,都是从经济学等角度探讨阿马蒂亚·森的经济思想。在实践上,联合国计划开发署(UNDP)发表了(在某一年)第一个人类发展报告,以他的可行能力视角为指导评价世界各国的发展。此后,沿袭这一重要理论思想的年度<人类发展报告成为最受重视的全球性报告之一,并对世界各国的发展理念和发展范式产生了深远的影响。卡米隆(Jone Cameron)主要关注森对以下两个领域的研究:一是经济不平等中的弱势群体,二是收入分配中的最低收入者。卡米隆认为,对发展的研究必须考虑人类福利的整个分配状况,对不平等程度和范围的分析应该既包括穷人也包括富人,森对人类发展分析的框架必须广泛地被应用(不仅要覆盖穷人,而且要覆盖富人)、广泛地加深(尤其是在“人”和“可行能力"的概念之中)以及广泛地补充(通过与社会实践相联系)。在贫困与饥荒问题上,森认为在无关乎食物供给的情况下,仅仅因为权利失败也能够导致饥荒的发生。美国经济学家肯尼斯·阿罗(Kenneth JArrow)不赞成这样的观点,他认为:森对饥荒成因的分析未免有点极端,饥荒的发生并不意味着与食物供给没有关系。阿罗进一步总结说,饥饿以及最终的饥荒基本上是收入分配以及对食物的权利问题。另外,针对森的“饥荒从来不会发生在民主国家”的论断,很多西方学者提出了反对意见。牛津大学经济学教授斯迪瓦特(Frances Stewart)指出,所谓的民主通常是由一种人操纵来对付另一种人,所谓的新闻自由对诸如大饥荒这样的灾难时间是有用的,但它却能够容忍其他所有人的长期慢性饥饿。美国学者迈克尔·梅森(Michael Massing)也认为,所有批评都集中在这样一个问题上,即民主不是治疗饥荒和识字率低的万能药。耶鲁大学经济学教授斯瑞尼瓦森(TNSrinivasan)说,经济自由比政治自由或民主更有助于防止饥荒的发生。他谈到中国成功的例子,中国比民主的印度实现更快的经济增长的原因是强调经济自由化,开放市场是一个国家经济增长和发展的最好机会。综上,从现在的国内外研究的现状来看,有很多专家和学者致力于对阿马蒂亚·森经济思想的研究和探讨,其研究视角各异,研究成果很多,都是围绕在对森经济伦理学著作的评述中,通过对阿马蒂亚·森经济思想的分析和探讨,来阐明经济学与伦理学的有机结合的重要性,围绕“人的尊严”来提出民主、自由和发展的和谐社会。但是就目前国内外对阿马蒂亚-森经济思想的研究现状一直停留在理论上,还有待于深入到实践层面上,因此,要解决社会上存在的各种问题,我们要追寻实践和理论的统一。最终实现科学发展观,人与人和谐发展。第一章 阿马蒂亚·森发展观的形成过程 阿马蒂亚·森于1933年出生于印度孟加拉邦桑蒂尼克坦。早年求学于加尔各答大学总统学院。在大学期间,他开始学的是自然科学,后转向了经济学。促使他选择学习经济学的原因之一,是在他9岁多的时候即1943年,他的家乡印度孟加拉邦发生了大饥饿,死亡人数高达数百万。这件事对他以后生活道路选择和学术生涯有重要影响。不过他一接触经济学即表现出对经济学的强烈兴趣。一、阿马蒂亚·森发展观的思想渊源(一)亚里士多德思想对其的熏陶亚里士多德认为善就是幸福。幸福不是一种品质,而是现实的活动,是灵魂的一种活动。亚里士多德还认为,善有不同的等级,较低级的善服从较高级的善,并以较高级的善为目的,比如:服安眠药的目的是睡觉,睡觉的目的是健康,健康的目的是快乐,快乐的目的是幸福。幸福是生命的自然目的,也是最高的善。在这里幸福恰恰表现为自身欲望的满足和所拥有的丰富的选择条件。森的自由观理论与其一致,森所表达的可行能力的提高主要在于人们选择条件的增加,而选择条件的增加则能帮助人们获得实质性的自由。亚里士多德认为幸福是终极的人生目的。与亚里士多德强调的幸福即善是终极目的一样,森强调的优良的生活质量,不仅仅是可观的收入或资源,而是极大自由度,也是人类发展的终极价值和目标。森认为,经济学同其他社会科学一样,都需要从“一个人应该怎样生活”这一亘古不变的伦理学问题出发。国家、社会作为共同体,同样应该追求善,为此就需要讲究正义、平等,讲究同情、合作、慈善、慷慨,给予穷人以帮助。亚里士多德反复强调:我们必须先进行有关德性的现实活动才能获得德性,我们做公正的事情,才能成为公正的人;进行节制,才能成为节制的人;有勇敢的表现,才能成为勇敢的人。人类无论个别而言或合为城邦的集体而言都应具备善性又配以足以佐成善行善政的必须事物。与亚里士多德的精神一致,为贫困的人争取社会正义和发展是森对社会所做的主要贡献之一。森的身上处处体现了对苦难人民的关怀和为让整个社会实现实质自由所做的努力。 (二)亚当·斯密伦理思想对其的影响亚当·斯密被公认为是自利最大化理论和“理性经济人”概念的创始人。斯密所引发的这种自利思想可从其著作国富论的一段话中得出论证:“我们每天所需的食物和饮料,不是出自屠户、酿酒家或烙面师的恩惠,而是出自他们自利的打算。” 亚当·斯密:国富论一国民财富的性质和原因的研究上册M北京:华夏出版社,2005年版,第9页因此,大多数经济学者认为斯密的贡献在于:他把在竞争条件下个人追求私利的行为的系统分析置于经济学的中心地位上,从而“个人利益的原则支配着大多数人。”森认为,有必要探讨一下这种说法的合理性。他指出,斯密在上述话中讲述的是商品交换活动是如何发生和完成的,他认为对自利的追求可以很好地解释商品交换现象,我们无须借用伦理道德来解释为什么烙面师要卖面包而同时我们想买面包,以及这种交换是如何互利双方的。不过,被立为“理性经济人”学说典范的斯密虽然强调了互惠贸易的普遍性,但这并不表明,他由此认为,对于一个健全的社会,仅有自利就足够了。首先,森认为斯密的“屠户一酿酒家一烙面师行为模式”仅仅代表了一种纯粹商品交换的情况,而整个经济的运作包含了许多不同于交换的活动,如生产、分配等等。就生产而言,人类在生产中表现出的行为动机与交换中的动机很不相同,前者往往建立在团队精神和合作基础之上。其次,即使在交换领域,斯密也没有否定良好的道德意识对成功交易活动的重要作用。他表明,仅仅由自利动机驱动、并试图欺诈消费者的商品交易活动往往事与愿违,理由是,交易活动的效率在很大程度上取决于人们之间的承诺和信任。而在人与人之间建立信任和遵循行为准则的关键是思路的表达。最后,斯密还强调了经济活动对制度因素的依赖。制度与人们的行为准则有密切联系,因为制度是在人们共同的行为模式、相互的信任和承诺的基础上运作的。因此,经济活动能否有效运转还有赖于各种制度条件。由此看来,斯密并没有忽视道德准则在非交易活动中的角色,也没有忽视道德准则(如相互信赖)对交易行为的作用。另外,在斯密的另一部著作道德情操论中,同样确立了“道德人”模式,同时也肯定了伦理道德与人类非自利动机的重要性。斯密区分了由“谨慎和由“同情”、“仁慈”、“公益精神”引发的行为。他指出,谨慎是“对个人本身最为有用的品质”,它包括两个方面,“首先是较高的理智和理解力,我们靠它们才能觉察自己所有行为的长远结果,并且预见到从中可能产生的利益或害处;其次是自我控制,我们靠它才能放弃眼前的快乐或者忍受眼前的痛苦,以便在将来某个时刻去获取更大的快乐或避免更大的痛苦”,而“同情”、“仁慈”和“公益精神”是“对别人最有用的品质”。 亚当·斯密:道德情操论M,北京:西苑出版社,2005年版,第235页(三)马克思主义发展观对其的启发尽管森并非所谓马克思主义者,但他对“发展”和“自由”的理解却与马克思的基本精神相当一致。森年少时就已经受过高水准的马克思主义的影响,在他的思想历程中,马克思是一位不可忽视的引导人物。首先,在对各种剥夺现象的本质、成因以及消除措施的分析中,森引用了马克思的相关观点和方法。从他对贫困的研究中,可以洞察出“马克思关于所有制和生产方式与贫困关系的一些思想”。他关于饥荒的权利分析方法,与马克思对工人阶级由于在生产关系中处于劣势而沦入被压迫境地的分析思路基本一致。其次,森受马克思社会关系思想影响,反对纯粹的自利理性,主张以“现实的人”取代非现实的“自利人”。森指出,主流经济学把经济活动中的现实人抽象为自利的理性经济人,可能会忽视个人与社会关系的重要方面。正如马克思强调,人是“社会关系的总和”,不仅是处于社会交往关系中的人,他还是历史人,“是一定的阶级关系和利益的承担者”,“社会经济形态的发展是一种自然历史过程。不管个人在主观上怎样超脱各种关系,他在社会意义上总是这些关系的产物”。在利益与社会的关系上,马克思指出“私人利益本身已经是社会所决定的利益”。 谭培文:马克思主义的自由思想及其当代价值M,桂林:广西师范大学出版社,2005年版,第3页这正符合森所说的“当一个人专为自己打算的时候,他追求幸福的欲望只有在非常罕见的情况下才能得到满足,而且决不是对己对人都有利。”(注释)最后,在自由发展观上,森更加全面地继承了马克思思想。一方面,森坚持马克思的“人是目的”思想。他的“人类发展方法”充分关注人力资本强有力的手段性作用,而且在目标和手段之间作出了清晰的区分,避免把人仅仅看作生产和物质繁荣的手段。从最终意义上,他强调发展的目标乃是扩展人类的可行能力以使他们过上自己有理由珍视的那种生活。另一方面,森坚持马克思的自由原则,将人类发展的前进之道指向了“人的全面而自由发展”。森指出,“一个以人为中心的社会发展框架”的基本思想是扩展人们的全面自由,各种形式的自由对于解除我们生活的苦难具有中心意义。扩展自由最终来说是判断经济与社会变化的一个重要的动因,这恰恰是对马克思人的全面发展思想的完整继承。二、 阿马蒂亚·森发展观的演化历程西方经济思想史中先后形成了三种影响较大的发展观:增长发展观、可持续发展观和自由发展观。研究三种发展观的内在演化和不同特征,能够更为准确地把握发展的内涵和外延,有利于较为全面地给出发展的可行性路径。首先:增长发展观最早可以追溯到经济学的开山鼻祖亚当·斯密,斯密关注经济发展的过程,在国富论中,将经济发展理解为一个通过自由市场来有效配置资源进而实现财富增长的过程,指明了经济发展的目标是促进国民财富的自然增长,这可以看作是增长发展观形成的最初阶段。自此后的主流经济学继承此种增长发展观,主张:经济发展的目标是促进国民财富的持续性增长。为了实现经济增长和经济发展,不同的国家和地区可以采用不同的增长模式。对于经济发展的度量可以使用经济增长的指标,如GDP、GNP等,而无须考虑其他的经济变量。增长的发展观强调财富增长对经济发展的基础性作用,这点对于促进整个人类社会的生存和发展具有积极意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