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来到三一办公! | 帮助中心 三一办公31ppt.com(应用文档模板下载平台)
三一办公
全部分类
  • 办公文档>
  • PPT模板>
  • 建筑/施工/环境>
  • 毕业设计>
  • 工程图纸>
  • 教育教学>
  • 素材源码>
  • 生活休闲>
  • 临时分类>
  • ImageVerifierCode 换一换
    首页 三一办公 > 资源分类 > DOC文档下载  

    宋儒孟子观述论.doc

    • 资源ID:4191921       资源大小:15.50KB        全文页数:2页
    • 资源格式: DOC        下载积分:8金币
    快捷下载 游客一键下载
    会员登录下载
    三方登录下载: 微信开放平台登录 QQ登录  
    下载资源需要8金币
    邮箱/手机:
    温馨提示:
    用户名和密码都是您填写的邮箱或者手机号,方便查询和重复下载(系统自动生成)
    支付方式: 支付宝    微信支付   
    验证码:   换一换

    加入VIP免费专享
     
    账号:
    密码:
    验证码:   换一换
      忘记密码?
        
    友情提示
    2、PDF文件下载后,可能会被浏览器默认打开,此种情况可以点击浏览器菜单,保存网页到桌面,就可以正常下载了。
    3、本站不支持迅雷下载,请使用电脑自带的IE浏览器,或者360浏览器、谷歌浏览器下载即可。
    4、本站资源下载后的文档和图纸-无水印,预览文档经过压缩,下载后原文更清晰。
    5、试题试卷类文档,如果标题没有明确说明有答案则都视为没有答案,请知晓。

    宋儒孟子观述论.doc

    宋儒孟子观述论 在中国的圣殿里,孟子踞于仅次于的“亚圣”席位上,但如此显赫的地位并非一开始就有,而是被逐渐抬高起来的。史记以孟、荀合传,汉书·艺文志把孟子置于诸子略;由此可见,秦汉学者只是把孟子当作有影响的大儒,视孟子为子书,而绝非以圣人圣典的眼光来仰视孟子其人其书。唐代韩愈始崇信孟子,他撰原道而以孟子为儒家“道统”的嫡传,并且认为只有“读孟轲书,然后知孔子之道尊,圣人之道宜行”(1),将研读孟子作为入圣的不二法门。五代时的后蜀主孟昶命毋昭裔楷书包括孟子在内的“十一经”,宋太宗又加以翻刻,孟子始由子书而跃升为经典。(2)孟子其人其书自此日益为世人注重。程朱家表彰四书,孟子是其中之一。元、明、清三代统治者均将程朱理学钦定为官学,四书及理学家为之所作注解被著为功令,天下士子自然要将孟子及朱熹为之所作集注读得烂熟。元至顺元年(1330年),孟子被诏封为“亚圣”,从此成为仅次于孔子的偶像,天下人都必须对他顶礼膜拜。不过,在宋代,抬高孟子的地位虽为儒林主调,但也还有儒者弹奏出对孟子或疑或非、或黜或贬的言符,以至逐渐形成发展起“宗孟”与“非孟”两大思潮。这里试对宋儒孟子观作一述论,看看各种类型的儒者究竞是怎样看待、评议孟子的,孟子对宋儒又有哪些影响?以期更全面地了解两宋儒学,并从一个侧面深化对宋学的研究。 ; 一、宋儒多以称道口吻评析孟子,而最典型者则为南宋时期的施德操。他作孟子发题,谓:“孟子有大功四:道性善,一也;明浩然之气,二也;辟杨、墨,三也;黜王霸而尊三王,四也。是四者,发孔氏之所未谈,述六经之所不载,遏邪说于横流,启人心于方惑。”并认为:“尧、舜之道,自孔子传之曾子,曾子传之子思,子思传之孟子。自孟子得其传,然后孔子之道益尊,而曾子、子思之道益著,其所以发明斯文、开悟后世者至深矣。”(3)但在宋儒中像如此以“功”评孟者并不多见,且其说亦不为时人所许,如与施德操为“心交”的张九成即认为此说“亦是一见,然谓之功,似亦未善。”(4)承韩愈之流风遗韵的宋儒,北宋初期的柳开、孙复已有孟子“得圣人之道”,或孔子殁后,“夹辅我圣人之道者多矣,而孟子为之首,故其功巨”等赞辞。(5)迨理学家出,更明倡“道统”论,并愈益据之表彰孟子。程颐明道先生墓表谓:周公没,圣人之道不行;孟轲死,圣人之学不传。道不行,百世无善治;学不传,千载无真儒。无善治,士犹得以明夫善治之道,以淑诸人、以传诸后;无真儒,天下贸贸焉莫知所之,人欲肆而天理灭矣。先生(程颢)生于四百年之后,得不传之学于遗经,志将以斯道觉斯民先生出,倡圣学以示人,辨异端、辟邪说,开之沉迷。圣人之道得先生而后明,为功大矣。(6)这就不仅确认了孟子在儒家“道统”传承上的正宗地位,而且还以其兄程颢为孟子之后唯一接续“道统”的醇儒,其历史地位远远超迈了韩愈。此论影响深远,“自斯言出,后人群然无异辞也”(7)。“无异辞”的理学家们无不据之而述其“道统”观,如被后世史家称为集理学之大成的朱熹说:宋德隆盛,治教休明,于是河南程氏两夫子出,而有接乎孟子之传,然后古者大学教人之法,圣经贤传之指,粲然复明于世,虽以熹之不敏,亦幸私谅又而与有间焉。(8)其弟子兼女婿黄幹认为:圣人“继天立极,而得道统之传,故能参天世、赞化育而统理人伦。使人各遂其生,各全其性者。其所以发明道统以示灭下后世者,皆可考也。”他如数家珍地历叙尧、舜、禹、汤、文、武、周公、孔子“道统”授受源委,又以颜回、曾参为亲受孔子“道统之传者”,而孟子则为“得统于子思者”,并称周子(敦颐)为“继孔、孟不传之继者也”;“二程得统于周子者也”;“先师文公(朱熹)之学见之四书,而其要尤以大学为入道之序,此又先师得统于二程者也”。他性地说:“圣贤相传,垂世立教,灿然明白,若天之垂象昭昭然。”(9)黄幹在为其师所作行状中又言简意赅地写道:道之正统,待人而后传。自周以来,任传道之意,得统之正者不过数人,而能使斯道章章较著者,一二人而止耳。由孔子而后,曾子、子思继其微,至孟子而始著;由孟子而后,周、程、张子统其绝,至先生而始著。这纹话被採入宋史·道学传·朱熹传,并加按语,谓:“识者以为知言。”可见此说是被正宗史家视为定论的。力倡心学而与朱熹理学相异趣的陆九渊也从“道统”角度确认孟子在儒学史上的重要地位,并借之以自重。他不仅认为孔子之后,“传夫子之道者,乃在曾子自曾子传之子思,子思传之孟子,乃得其传者,外此则不可以言道”(10),而且更认为孟子以来的千五百余年间,尽管儒者甚众,但皆不可“曰尧、舜之道,续孔、孟之统”,即使是“研道益深、讲道益详”的伊洛诸贤,虽然“志向之专、践行之笃乃汉唐所无有,其所植立成就可谓盛矣”,却也未能“有以承三圣”。(11)在他看来,真正能承孟子之绪而独得圣学“道统”之嫡传者,唯其自任,这用他自己的话来说便是:“窃不自揆,区区之学,自谓孟子之后,至是而始一明也。”(12)理学家以外的儒者亦喜作此类议论,和苏洵以孔子一一孟子一一荀子一一杨雄一一韩愈为儒家“道统”的传承之序(13);其子轼则推韩愈、欧阳修为孟子之后的“道统”传人(14)。晁补子亦曰:“孔子没,孟轲氏作;孟轲氏没,荀况、杨雄氏没,圣人之道殆不传”(15)诸如此类的议论,不胜烦举。要其所论,虽与理学家之言不尽相同,但都从儒家“道统”传授立场推尊孟子,肯认其历史地位。宋儒鼓倡“道统”论,既以之与的“法统”相颉颃,又藉此自许独自掌握真理,一定程度上表现出狂妄自大的独断态度。而就本文论旨来说,这种“道统”论对提升、确立孟子在中国儒学史上的地位,从而通过承继、弘扬孟子思想(或思孟之学)以创新性地开出儒学发展新局面,无疑有着至关重要的意义、本来,唐以前的儒者对其津津乐道的“圣人之道”多习称为“周孔之道”或“孔颜之道”,孟子不仅未曾享有“亚圣”美誉,且其地位还不如孔子高足颜回。(16)但自韩愈竭力表彰孟子,宋儒又紧随斯地从“道统”角度加以大力推崇,孟子地位遂大大升格,孟子迅速由子书而为经典。指称“圣人之道”的提法亦手之相应地由“周孔之道”或“孔颜之道”改为“孔孟之道”,如北宋时的王禹偁说:“书契以来,以文垂教者,首曰孔孟之道。”(17)南宋时的胡安国也有“孔孟之道”的提法:“孔孟之道不传久矣,自(程)颐兄弟发明之,而后其道可学而至也。”(18)从此,“孔孟之道”就成为代称儒家正宗之学的专有名词。这无疑是中国儒学史上十分值得注意的重要环节。 ;

    注意事项

    本文(宋儒孟子观述论.doc)为本站会员(laozhun)主动上传,三一办公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上载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 若此文所含内容侵犯了您的版权或隐私,请立即通知三一办公(点击联系客服),我们立即给予删除!

    温馨提示:如果因为网速或其他原因下载失败请重新下载,重复下载不扣分。




    备案号:宁ICP备20000045号-2

    经营许可证:宁B2-20210002

    宁公网安备 64010402000987号

    三一办公
    收起
    展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