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来到三一办公! | 帮助中心 三一办公31ppt.com(应用文档模板下载平台)
三一办公
全部分类
  • 办公文档>
  • PPT模板>
  • 建筑/施工/环境>
  • 毕业设计>
  • 工程图纸>
  • 教育教学>
  • 素材源码>
  • 生活休闲>
  • 临时分类>
  • ImageVerifierCode 换一换
    首页 三一办公 > 资源分类 > DOC文档下载  

    动物遗传育种讲义.doc

    • 资源ID:4191715       资源大小:3.98MB        全文页数:114页
    • 资源格式: DOC        下载积分:8金币
    快捷下载 游客一键下载
    会员登录下载
    三方登录下载: 微信开放平台登录 QQ登录  
    下载资源需要8金币
    邮箱/手机:
    温馨提示:
    用户名和密码都是您填写的邮箱或者手机号,方便查询和重复下载(系统自动生成)
    支付方式: 支付宝    微信支付   
    验证码:   换一换

    加入VIP免费专享
     
    账号:
    密码:
    验证码:   换一换
      忘记密码?
        
    友情提示
    2、PDF文件下载后,可能会被浏览器默认打开,此种情况可以点击浏览器菜单,保存网页到桌面,就可以正常下载了。
    3、本站不支持迅雷下载,请使用电脑自带的IE浏览器,或者360浏览器、谷歌浏览器下载即可。
    4、本站资源下载后的文档和图纸-无水印,预览文档经过压缩,下载后原文更清晰。
    5、试题试卷类文档,如果标题没有明确说明有答案则都视为没有答案,请知晓。

    动物遗传育种讲义.doc

    动物遗传遗传育种基础讲义(适用专业:畜牧兽医)主讲教师:王俊峰2012年2月黔东南民族职业技术学院课程教学进度计划2011-2012 学年度第二学期课程名称:动物遗传育种 授课教师:王俊峰授课班级:11高职、11中职牧医班教材名称动物遗传育种基础主编王铁岗是否高职高专教材是出版社化学工业出版社主 要 参 考 书动物遗传学主编李宁 出版社中国农业出版社动物遗传学实验方法主编王宗仁出版社北京大学出版社家畜育种学主编张沅出版社中国农业出版社动物育种学各论主编张沅出版社北京农业大学出版社总时数已讲授需讲授理论课实 践 课实践课比例多媒体其它周学时80072561622%1164序号周次模块学时内 容授课方式教具备注1一项目一:动物遗传育种概述1动物遗传育种的定义和研究内容讲授2一1动物遗传育种发展简史成就 讲授3一动物遗传育种与动物生产的关系录像教学多媒体5二项目二:细胞分裂与染色体形为1染色体讲授自制卡片6二2细胞分裂与染色体行为讲授7二1动物雌雄配子形成和生活周期录像教学多媒体8三项目三:遗传的基本定律及其扩展2分离定律讲授自制卡片9三2自由组合规律讲授10三基因互作讲授四2连锁与互换讲授五2性别决定与伴性遗传录像教学多媒体11六项目四:变异2基因突变讲授自制卡片六1染色体结构变异讲授12六1染色体数目变异录像教学多媒体13七项目五:群体遗传学基础2遗传平衡定律讲授自制卡片14七2影响群体遗传平衡的因素讲授15八2生物进化与物种形成录像教学多媒体16九项目六:畜禽性状的遗传2畜禽质量性状的遗传讲授自制卡片17九2畜禽数量性状的遗传讲授21十项目七:品种与品种资源2家畜的起源与品种讲授22十一1品种的特性及分类讲授23十一1品种资源的保存及利用录像教学多媒体27十一项目八:家畜表型的鉴定与测量2生长发育讲授自制卡片28十二1外形与体质讲授29十二1生产性能录像教学多媒体32十二项目九:种用价值的评定1种用价值的测定讲授自制卡片33十二1育种值的估计讲授27十三项目十:选配1选配的作用与种类讲授28十三1近交与杂交的遗传效应讲授十三1近交程度的分析讲授29十三1选配计划的制订录像教学多媒体27十四项目十一:育种方法2本品种选育讲授自制卡片28十四2品系繁育讲授29十五2杂交育种录像教学多媒体27十六项目十二:杂种优势的利用1杂种优势讲授自制卡片28十六1杂交亲本讲授42十七复习答疑4讲授43十八期末考试2其他合计学时56实训项目序号周次实训项目项目内容实训地点学时3一动物染色体的制备和观察一、试剂配制;二、染色体制备;三、染色体观察;实训室21三多基因性状的遗传分析通过对所给习题的分析,确定杂交后代的基因型和表型,以及杂交后代的比例。多媒体室22四遗传力的计算熟悉遗传力的原理和计算方法,并能应用于育种实践。多媒体室24五遗传力相关系数的计算熟悉遗传相关系数的计算方法,并能应用于育种实践。实训场25八体尺测量与外形鉴定通过体尺测定和体重估计现场操作,学会其方法,为育种打下基础,培养学生动手能力。实训室26十个体育种值的估计了解运用不同资料估算育种值的基本方法,以及育种值在选种中的应用。实训室27九近交系数和亲缘系数的计算熟悉近交系数和亲缘系数的计算方法。实训室28十五杂种优势的计算学会根据杂交试验结果计算各项性状杂种优势率的方法。实训室2说明:授课方式:讲授+上机;讲授+实验;讲授;多媒体教学;上机训练;实习;实训;实验;见习;其它。绪 论一、动物遗传育种的概念概念:利用现有畜禽资源,采用一切可能的手段,改进动物的遗传素质,以期生产出符合市场需求的数量多、质量高的畜产品。对上述概念的理解:1. 遗传育种的基础:“现有的畜禽资源”;2. 遗传育种的过程:“采用一切可能的手段,改进动物的遗传素质”;在此,“手段”主要包括“选种和选配”两个方面:选种:选好种用动物 种用价值的遗传评估选配:配种方案的制订 杂种优势利用、配合力测定3. 遗传育种的目的:市场需要 人为控制畜产品的方向,满足消费者不断变化的消费需求,以获取最大化的利润。二、动物遗传育种对畜牧业发展的作用举例:奶牛产奶量的提高(联合国粮农组织FAO资料)国家年份奶牛头平年产奶量(千克)196119701980199020002004以色列4,2945,5336,8028,6089,48210,400美国3,3074,4235,3946,7058,2548,647中国1,2081,2981,7721,5681,7492,680原因:P=G+EA遗传素质的改进:品种改良动物遗传育种的成果B饲养管理的改善:动物营养学的贡献、饲养条件的改善、兽医学贡献总结:动物遗传育种对畜牧业发展的作用在影响畜牧业生产效率的诸多因素中,畜禽品种或种群的遗传基础起主导作用(P=G+E)。根据国际权威机构的科学评估,动物遗传遗传育种对畜牧生产效率提高的贡献在40%以上。动物遗传育种对发展畜牧业的作用概括起来有以下几个方面:第一,提供良种。同等条件下,良种创造的产品和效益比一般品种高得多。例如,荷斯坦奶牛的产奶量超过其体重的许多倍。中国已有200多头年产奶量逾万公斤的良种奶牛。通过遗传育种工作,培育新品种/品系,保证畜禽生产群体具有很高的总体生产性能,为市场提供符合要求的高质量动物产品,使之在市场竞争中保持优势。第二,合理保护和开发利用品种资源。通过遗传育种工作可以充分利用动物品种资源,发挥优良品种珍贵基因库的作用,提高动物产品的质量和生产特色畜产品;同时通过合理开发利用品种资源,更有效地保护现有品种资源,为畜牧业持续发展奠定基础。第三,提供杂交亲本。杂种优势的利用是畜禽生产和新品种利用的一个特点,是挖掘动物遗传潜力的重要手段。通过遗传育种工作,培育杂交配套系,筛选最优杂交组合,为生产上提供具有最大杂种优势、符合工厂化生产需要的高产、低耗的商品畜禽,从而提高生产效率和经济效益。第四,增加动物产品类型。人类早期动物生产的目的是提供毛、皮和禽、蛋、肉奶等基本动物产品类型。但随着社会经济的发展和人民生活水平的提高,要求消费更多类型的动物产品。例如肠衣(远远超过肉的价值)、脑垂体(生长激素,生命1号的主要成分)、松果体(脑白金的主要成分)、海鲜等。羊,除提供肉以外,还提供各种类型的毛产品(地毯型,细毛型,半细毛型)。马,有役用型、轻乘骑型、赛马型等。特种动物养殖。三、动物遗传育种学的概念和发展历程(以自学为主)(一)动物遗传育种学的概念(教材P2)动物遗传育种学是人类应用遗传学理论指导动物遗传育种实践的科学知识体系,通过人为控制动物个体的繁殖机会,利用适当的遗传育种方法,尽可能“优化”地开发和利用动物遗传变异的一系列理论和方法。优化是指确定或筛选遗传育种方案、选择种用个体所实施的方法和标准等。因此,有人将遗传学称为“遗传育种生理学”(Breeding Physiology),将遗传育种学称为“应用遗传学”(Applied Genetics)。遗传育种学强调人在遗传育种过程中的主体作用,人是遗传育种的实施者,遗传育种的目的是为人类谋福利。(二)动物遗传育种学的发展简史(自学)1. 传统的动物遗传育种思想与实践(18世纪前)2. 近代遗传育种学与遗传育种实践(18世纪到19世纪)3. 现代遗传育种学理论的发展与遗传育种实践(19世纪开始,现代遗传学的指导)(三)现代遗传育种学的新发展A数量遗传遗传育种学的新发展:计算机技术的引入、优化遗传育种方案的研究、提高遗传评估的准确性的各种方法(BLUP法、REML法)B分子遗传育种学的新发展:MAS、MAI、转基因遗传育种技术、遗传图谱的绘制四、动物遗传育种学的任务和特点(一)动物遗传育种学的主要任务(教材P4):1研究动物的起源与驯化,品种的形成和演化过程,对现有品种资源进行调查、分析、保护、开发和利用。2研究动物生长发育的规律,主要性状的遗传基础和遗传规律,生产性能测定的组织与实施方法。3研究对现有品种进行遗传改良的理论、技术和方法,包括选种选配、优化遗传育种规划等理论和方法。4研究培育新品种/品系的理论与方法。5研究利用杂种优势的途径和方法。6研究保证动物遗传育种工作科学高效进行的组织措施与必要的法律法规。(二)动物遗传育种的特点1长期性。选育的进展很慢,但有累加性。因为世代间隔长,选育群体规模小。因此动物遗传育种是一项长期而艰苦的工作,不能有任何中断和懈怠,否则品种就会退化。2综合性。任何性状/生产性能的表现都是遗传与环境共同作用的结果,因此,动物遗传育种必须综合考虑品种、环境条件、营养水平、饲养管理、疾病防治等遗传、环境、疾病等多方面的影响因素,制订合理的遗传育种方案,采用适当的遗传育种措施,方能获得良好的遗传育种效果。3广泛性。包括技术使用的广泛性和成果推广的广泛性两个方面。遗传育种技术非常广泛(超声波测膘技术、计算机技术、胚胎移植技术、冷冻精液技术),从体型外貌评定技术到分子水平的操作技术,多学科(数学、遗传学、计算机、生物化学)的研究成果都可应用于动物遗传育种,完整的遗传育种过程包括选、育、繁、推现代联合遗传育种技术体系。育成新品种后,品种的推广、利用需要大量科技工作者的协作,才能将科技成果转化为社会、经济效益。第一章 动物的起源、驯化与品种一、 动物的概念:参考:人类社会生产力发展到一定阶段后,由野生动物驯化而来、依赖于人类而生存繁衍、群体规模足够大、有较高经济价值的家养动物称为动物。广义:包含哺乳纲和鸟纲的驯化动物狭义:仅指哺乳纲的驯化动物。鸟纲的驯化动物则另称为家禽。二、 动物的特点:A、人类劳动的成果 如果没有人类对野生动物进行驯养和驯化,就不可能有动物。B、动物对人的依赖性 动物对人类的养育环境有良好的适应能力,对人工养殖条件有强烈的依存性,离开了人类提供生存环境(饲养管理条件)就丧失特定的经济性能。C、具有较高的经济价值;D、群体数量足够多;E、在遗传品质上具有品种或品系的区别三、 几种常见动物在动物分类学中的地位(教材P7):常见的动物在动物界中属于脊索动物门(Chordata),脊椎动物亚门(Vertebrata),有羊膜类(Amiota)。猪: 哺乳纲、偶蹄目、猪科、猪属黄牛:哺乳纲、偶蹄目、牛科、牛属水牛:哺乳纲、偶蹄目、牛科、水牛属绵羊:哺乳纲、偶蹄目、牛科、绵羊属山羊:哺乳纲、偶蹄目、牛科、山羊属鸡: 鸟纲、鸡形目、稚科、原鸡属鸭: 鸟纲、雁形目、鸭科、鸭属鹅: 鸟纲、雁形目、鸭科、雁属四、 几种常见动物的野祖:根据比较解剖学、考古学和分子遗传学等学科的知识,寻找每种动物的祖先,有些动物的祖先至今尚无定论,或仅仅是一种推测,并且在进行不断的补充。猪: 野猪(亚洲野猪和欧洲野猪)黄牛:原牛(长头原牛、短角原牛、大额原牛、短面原牛)水牛:野水牛(印度水牛)绵羊:亚洲摩弗伦羊、羱羊山羊:角 羊, 羊,塔尔羊鸡: 原鸡(红色原鸡、灰、黑、绿;锡兰原鸡)鸭: 绿头野鸭、斑嘴鸭鹅: 鸿雁,灰雁五、 动物驯化的历史:人类把野生动物驯化成动物大致经历了两个阶段:驯养阶段和驯化阶段。驯养是指人类对野生动物的饲养。人类通过改进劳动工具,逐渐改善生存条件,捕猎的食物越来越多,一时吃不完,便利用网罟、陷阱、围栏等把活体留养起来以备后用。驯养阶段被养育的多半是幼龄动物,因为它们肉用价值较低,且易被驯化。火的发明使人类进食方式发生了巨大变革,由生食改为熟食,食品加工由此而生。驯化是指人类在野生动物驯养过程中,经过数千年乃至上万年的饲养、选择和培育,使动物的体型外貌、生活习性、生产性能等发生根本性变化(遗传基础发生改变),完全丧失野性而依赖于人类生存繁衍的过程。简言之,将野生动物驯养成动物的过程叫驯化。在驯养过程中,不断改善饲养管理条件和方法,并按照人类的意愿选优去劣,长此以往,就将野生动物演变成了动物。驯化动物经过人类数千年乃至上万年的饲养、选择和培育,使动物体型发生了巨大变化,完全失去野性,依赖于人类而生存的家养动物。动物都是驯化动物。六、 动物在驯化过程中的变异野生动物在驯化过程中,由于生活条件特别是饲养管理条件的改变,以及人类随着社会的进步,根据经济发展的要求而进行不断的选择,致使动物在形态上、解剖组织上、生理上等都发生了不同程度的变异。在驯化过程中动物发生的变异有两大特点:向更加依赖人类、更加适应人类需要的方向发展;向多类型化、产品多样化方向发展。(一)神经系统的变化驯化过程中,野生动物原有的许多条件反射逐渐消失,同时建立的许多新的条件反射。如当见到人或听到声响时,由野生状态下的防御反射变为食物反射。一系列条件反射改变的结果,使动物的神经类型发生根本性变化,使野性十足而神经质的野生动物变成了温顺而反应迟钝的动物。(二)体重、体尺的变化在驯化过程中,动物体重、体尺的变化因人类的选择方向和生活条件改变的大小不同而异。动物中以马和狗表现最突出。重型马的体重可达1000kg以上,而小型马则不过50kg。在狗品种中,大者可达100kg,小的不足1kg。有些动物的生活条件与野生状态相差不大,其体重和体尺变化也很小,如骆驼、驯鹿、驼鸟等。(三)骨骼的变化动物体重、体尺的大小取决于骨骼。自然界的动物在相同条件下,骨骼的变化有趋同性,如海狮、海豹、海狗等,其体型均为流线型,但从分类上看有很大差异。一般,野生动物的骨骼较粗大、结实,动物的骨骼则较细致、松软,野生动物的关节面与肌肉附着面较动物更明显。所有骨骼中,头骨变化最大,且变异方向不定,有变长、变短、变宽、变窄、变弯曲等不同倾向。四肢骨的长短及其它骨骼也都有不同程度的变化。角的有无、长短、弯曲方向等变化更大。骨骼的变化具有品种特征。(四)皮、毛和肌肉的变化这部分是人类利用价值最大的,其变化也最大、花色品种最多。野生动物在自然选择作用下向着对生存有利的方向发展,如皮毛的保护色。在驯化过程中,受人工选择作用,皮、毛、肌肉等向人类需要的方向发展。如兔子的毛色从全白到全黑,中间有无数级别的颜色,绵羊有粗毛、细毛、半细毛,鸡有肉鸡、蛋鸡,牛有奶牛、肉牛,等等。毛皮用动物的皮肤出现大小不同的皱褶。肉用品种的肌肉十分发达,且肉质变细。(五)内部器官的变化驯化过程中,动物的某些内部器官越来越发达,发达程度因利用方向不同而异。如乳牛的消化、泌乳器官比野牛要发达得多。(六)生殖机能的变化驯化过程中,动物的生殖机能逐渐增强,性成熟提前,由季节性繁殖转变为常年配种繁殖,多胎动物的产仔数增加。(七)其它方面的变化驯化过程中,动物的早熟性、饲料利用能力、肥育性能等都有明显的变化。动物在进化过程中,若有多种类型存在,表明此种动物家族兴旺发达,具有发展前途;若只有单一类型存在,说明已濒临灭亡。如大熊猫,其犬齿、臼齿很不发达,消化机能、繁殖机能高度退化,母性不强。七、 种、品种、品系的概念;品种应具备的条件;品种的分类(一) 概念种(species)是具有一定形态、生理特征和自然分布区域的生物类群,是生物分类系统的基本单位。一个种群内的个体一般不与其它种群内的个体交配,即使交配,所生后代也无生殖能力。种是生物进化过程中自然选择的产物。种内部分群体因迁移、基因突变、长期地理隔离等,会导致种的基因库发生遗传漂变,形成亚种或变种。因此野生动物只有种或亚种。品种(breed)是畜牧学的概念,是指具有特定生物学特性、主要性状的遗传性相对一致和稳定、有较高经济价值的栽培植物或动物类群。品种提供的产品比较符合人类的要求,是人工选择的结果。品系(strain、line):分布很广、群体很大的品种,因迁移、引种、隔离等形成区域性亚品种,或因培育目的不同所形成的具有一定专门特点的亚品种(专门化品系)。品系一般是指起源于共同祖先的一个群体,是品种的一种结构形式,一个品种内包含有多个品系。具有不同特点的几个品系,可根据生产需要合成一个新的品系。(二) 品种应具备的条件动物品种是人类为了生产和生活的需要,在一定自然和社会条件下,通过实施一系列遗传育种措施选育而成的具有某种经济特点、遗传稳定、有一定结构和足够数量的动物类群。因此,一个动物品种除应具有较高经济价值外,还应具备下述条件:来源相同。凡是同一个品种的动物,决不是一群杂乱无章的动物,而是有着基本相同的血统来源,个体彼此间有一定血缘关系,遗传基础非常相似,形成一个独特的基因库。如新疆细毛羊的共同祖先是哈萨克羊、蒙古羊、高加索羊和泊列考斯羊等四个品种。性状及适应性相似。同一品种的不同个体,其体型外貌、生理机能、主要经济性状、对自然环境的适应能力等各方面相似程度都很高,构成该品种的品种特征。品种特征是进行品种鉴定的依据。遗传性稳定,种用价值高。作为一个品种,必须具有稳定的遗传结构,将其典型的品种特征稳定地遗传给后代,且与其它品种杂交时能起到明显的改良作用。有一定的结构。一个品种应由若干个各具特点的类群构成,而不是一些个体的简单汇集。品种内这些各具特点的类群就构成了品种的异质性,使一个品种在纯繁条件下仍能继续改进提高。品种内各具特点的类群可以是因分布地区不同而自然隔离形成(地方类型),也可能因遗传育种场的饲养管理条件不同而形成(遗传育种场类型),或是遗传育种者有意识地培育而成(品系或品族)。有足够的数量。数量是决定能否维持品种结构、保持品种特性、不断提高品种质量的重要条件,要有相当数量的个体,才能保持品种较广泛的适应性,才能进行合理选配而避免过早或过高的近交,才能保持品种旺盛的生命力。因此,数量不足不能成为一个品种。一个品种应有多少数量才符合要求,因不同国家、不同畜种而有不同的标准。被政府或品种协会所承认。作为一个品种,必须经政府或品种协会等权威机构组织专家进行审定,确认其满足品种应具备的条件后予以命名,才正式称之为品种。(三) 品种的分类(教材P15-21)在畜牧业上,较常用的分类分方法主要有3种,即按品种的改良程度、品种的体型外貌和品种的主要用途划分。1.按改良程度划分1)原始品种:一般都是较古老的品种,经驯化后长期放牧或家养条件下,未经严格的人工选择而形成的品种,有很强的适应能力,体质健壮,抗病力强。如蒙古马、藏猪、牦牛、哈萨克羊、仙居鸡等。2)培育品种:指在遗传育种理论指导下,实施一定的遗传育种技术,经过较系统的人工选择过程而育成的动物品种。这类品种集中了特定的优良基因,其产品相对较专门化,其主要经济性状表现明显高于原始品种,因此具有较高的经济价值。但这类品种对饲养管理条件要求较高,其适应能力和抗病力不如原始品种。如肉牛、奶牛、瘦肉型猪、肉鸡、蛋鸡等都属于培育品种。2.按体型外貌划分1)按体型大小分:大型、中型、小型。例如马有重挽马(大型)、中型马(蒙古马)、小型或矮马(我国的云南矮马、阿根廷的微型马等)。其它动物也有体型大小之分,如微型猪(香猪)、袖珍狗、袖珍猫等。2)按角的有无或长短分:有角牛、羊和无角牛、羊,绵羊中还有公羊有角而母羊无角的品种。3)按尾的大小或长短划分:绵羊有大尾品种(大尾寒羊)、小尾品种(小尾寒羊)和脂尾品种(乌珠穆沁羊)之分。4)根据毛色或羽色划分:羽色或毛色也是重要的品种特征。如:猪有黑、白、花斑、红毛等品种;兔有白、黑、八黑(喜马拉雅)等品种;鸡有芦花、黄羽、白羽、黑羽、红羽等品种。5)根据蛋壳颜色划分:鸡有褐壳品种和白壳品种;鸭有绿壳品种和白壳品种。6)根据骆驼峰数划分:单峰驼、双峰驼。3.按主要用途划分 现代培育品种多用此法划分,分为专用品种和兼用品种。1)猪:根据胴体瘦肉率高低分为脂肪型、腌肉型和瘦肉型。2)鸡:有蛋用型、肉用型、兼用型、药用型和观赏型等品种。3)牛:有乳用型、肉用型、乳肉兼用型、役用型等。4)绵羊:有毛用型(细毛、半细毛、粗毛、长毛、短毛等)、肉用型、羔皮型、裘皮型及侧重点不同的各种兼用型品种。5)山羊:分为绒用、肉用、乳用、毛皮用及兼用等品种。6)马:分为挽用、乘骑用、驮用、竞技用、肉用、乳用和兼用等品种。7)兔:有毛用、肉用、裘皮用、兼用等品种。8)鸽:分为肉鸽、信鸽等品种。在生产实践中,常将各种分类方法结合使用,究竟用哪种最合适,要视畜种和具体情况而定。第二章 动物的生长与发育第一节 生长发育的概念及其研究意义一相关概念:生长:指动物经过机体的同化作用进行物质积累,细胞数量增多和组织器官体积增大,从而使动物整体的体积及其重量都增长的过程。即生长是以细胞分裂为基础的同类细胞的增加或体积的增大的量变过程。发育:指由受精卵分化出新的不同的组织器官,进而产生不同的体态结构和机能的过程。发育是生长的发展与转化,是以细胞分化为基础的质变过程。生长与发育的关系:生长与发育是两个既有区别又有联系、不可分割的过程。生长是发育的基础,发育又反过来促进生长并决定生长的发展与方向。发育具有阶段性,而生长具有不平衡性。二研究生长发育的意义:生长发育是遗传基础与环境条件共同作用的结果。研究生长发育的规律,有利于针对不同动物各生长发育阶段的特点,采取不同的饲养管理措施和营养水平以不断改良动物品质、提高生产效率和畜产品产量。1便于组织生产和进行管理生长发育是组织生产和进行管理的基础2是制订饲养方案的依据3生长发育规律是选种、选配的重要指标第二节 研究生长发育的方法一研究方法:(一)观察法 对质量性状主要采用观察描述的方法,即用肉眼观察后进行描述或估计。例如,对草食动物,可根据其臼齿的磨损程度、角轮的多少等判断其发育阶段;对禽类,可根据其换羽时间的早晚、持续时间的长短来判断其品种、类型及生产性能的高低。有句俗话叫“马老牙齿稀,人穷怪屋基”。(二)测量法 对数量性状,研究其生长发育的规律则主要采用测量法。对动物的体尺、体重等进行测定,分析计算动物的生长发育阶段。如定期称重和测量体尺,再对测定的数据进行数学处理,获得有用的遗传育种学参数,进而判断其规律性。其中,最常用的是体重与体尺的测量。最主要的几个测定时间是初生、断乳、初配和成年。更具体的测定时间和测定项目及频率可根据研究目的和要求而定。注意事项:测定数据要求精确可靠;称重应该在早上空腹时进行;体尺测定应该注意动物站立姿势和测具的使用方法。二生长的计算与分析方法:(一)研究内容:1从动态观点研究动物整体(或局部)的增长:如体重、体积等2研究比较生长过程中各组织(或器官)间比例上的变化:相对比例关系变化(二)研究方法:1累积生长:对动物的某次测定以前的生长发育的累积结果。例如,对体重最常见的理论累积生长曲线为“S”型,即早期生长缓慢,一定时期内迅速生长,之后又趋于平缓,最后接近恒定。实际测定结果应品种、营养水平、管理条件等的不同而存在差异。2绝对生长:动物某器官或组织在一段特定时间内的增长量。反应动物在该时间内生长发育的绝对速度。其计算公式为: G=例如,平均日增重的理论绝对生长曲线为正态分布曲线,其最高点相当于累积生长曲线的转折点(即动物的性成熟期)3相对生长:考虑动物某器官或组织的测定起始值的作用而求得的生长速度可反应该测定时间段内的相对生长强度。其计算公式为: R=例如,平均日增重的理论相对生长曲线是随年龄而下降。这是因为动物幼年时新陈代谢旺盛,生长发育最强烈,成年后则逐渐趋于稳定,甚至接近于零。4生长系数:即开始时和结束时测定的累积生长值的比率,也就是末重占始重的百分率。也用于表示生长强度。其计算公式为: C=×100%通常计算生长系数时,以初生时的累积生长值为基准。为了使其值不致于太大,也可改用生长加倍次数(n),用来表示生长强度。其计算公式为:W1=W0×2n或变形为: n=5分化生长:也称为相关生长或异速生长,是指动物个别部分与整体相对生长间的相互关系。机体各个组织的生长速度不是完全一致,故导致了表型性状的变化。每种动物的不同部位有其特定的生长比例,但彼此间又是协调相关的,它反应了动物部分与整体的生长关系。Dubois和Lapicque提出的分化生长公式:Y=bXaY:所研究器官或部分的重量或大小;X:整体减去被研究器官后的重量或大小;a:被研究器官的相对生长和整个机体相对生长间的比率,即分化生长率;b:所研究器官或部位的相对重量或大小,为一常数其中:a为根据两次以上的测定资料求得的分化生长率,即第一次测定:Y1=bx1a 可得:lgY1=lgb+algx1第二次测定:Y2=bx2a 可得:lgY2=lgb+algx2解以上两方程组,可得: a=a的用途:判断某一过程中的相对生长情况。a=1时,表示局部与整体生长速度相等;a>1时,表示局部生长速度大于整体生长速度,该局部为晚熟部位;a<1时,表示局部生长速度小于整体生长速度,该局部为早熟部位6体态结构指数:将畜体某部位的生长情况和体尺联系起来分析,反应动物体躯各部位的相对发育和相互联系等总体结构情况的方法。第三节 动物生长发育的规律性动物生长发育的基本规律:发育具有阶段性;生长具有不平衡性一生长发育的不同时期:胚胎时期与生后时期(一)胚胎时期:从受精卵开始到出生的阶段。是发育最强烈的阶段,特别是细胞分化最强烈的时期,出生了有机体各部分的复杂差异。根据胚胎在母体子宫内所处的环境条件以及细胞分化和器官形成的时期不同,一般可分为胚期、胎前期和胎儿期。胚期:指从受精卵开始,发育到与母体建立联系(胚胎着床)为止。胎前期:从胚胎着床到胎盘形成的时期。胎儿期:从胎儿到出生的时期。此阶段体躯及各种组织器官迅速生长,体重增加很快,同时形成被毛与汗腺,品种特征也逐渐明显。体重增重占整个胚胎期体重的3/4。胚胎期所需时间的长短因畜种不同而各有差异,牛、马约280天,羊约150天,猪约114天,兔约30天。注意:对禽类,其胚胎期不确定,但孵化期是确定的。鸡为21天,鸭约28天,鹅约31天,鸽子约18天,鹌鹑约17-18天。孵化温度为1000F(37.8),湿度0 53-57%;出雏时的湿度为65-70%。(二)生后时期:指动物从出生到衰老直至死亡的一段生长发育过程。分为哺乳期(出生到断乳)、幼年期(断乳到性成熟)、青年期(性成熟到生理成熟)、成年期(生理成熟到开始衰老)和老年期。1哺乳期:从出生断乳。该时期的动物具有以下六大特点:1)呼吸系统由母体供血给氧变为肺循环独立给氧。2)营养摄入由母体供给变为吃母乳供给。3)造血机能由肝、脾产生血细胞变为骨髓千血。4)生长速度快。5)消化、呼吸、体温调节等功能不建全。6)免疫功能不完善,死亡率高。如,兔总死亡率约27.3%,断奶前17.4%,断奶后约9.9%。2幼年期:断乳性成熟。有三大特点:1)由依赖母乳过渡到食用饲料,食量不断增加,消化能力大大增强。注意:食物更换期死亡率高。2)骨骼和肌肉迅速生长,各种组织器官相应增大,特别是消化器官和生殖器官的生长发育最强烈。3)绝对增重逐渐上升,奠定了今后生产性能类型和体质外形的基础。3青年期:性成熟生理成熟。其特点有:1)各类组织器官的结构和生理机能逐渐定型和完善。2)绝对增重达最高峰,以后逐渐下降;生殖器官发育完善,母畜乳房的生长强度加大。3)体型基本定型。4成年期:生理成熟开始衰老。其特点是:1)各种组织器官发育完善,生理机能完全成熟,能量代谢水平稳定。2)生产性能达最高峰,性机能活动最旺盛,繁殖能力最强。3)体型已定型,沉积脂肪能力加强。5老年期:开始衰老死亡。特点有:机体代谢水平下降,器官机能衰退,饲料利用率降低,经济利用价值下降等,被淘汰。二动物生长发育的不平衡性:动物在生长发育的过程中,不同时期的绝对生长或相对生长都是按不同的比例增长,而在不同的生长发育时期,有规律地表现出高低起伏的不平衡状态。主要表现为体重增长、骨骼生长、外形部位生长、组织器官生长发育和营养成分积贮等五方面的不平衡性。1体重增长的不平衡性:年龄越小生长强度越大;胚胎时期比生后时期生长强度大;幼年期比成年期生长强度大。总之,动物早期体重增长较迅速,后期则较缓慢;大动物各生长发育时期比小动物长,但胚胎期重量加倍次数比小动物多。故生产上应强调对怀孕母畜的饲养管理和幼畜的培育。2骨骼生长的不平衡性:A全身骨骼与其体重之比:全身骨骼在不同时期的生长强度不同。总之,以生前的生长为较多,初生时可占体重的1830;生后则生长强度逐渐下降,成年时仅为体重的713。其下降程度,明显表现为肉畜多而役畜少。B四肢骨骼与体轴骨骼之比:出生前,四肢骨的生长明显占优势,特别是草食动物(表现为腿长,尤其是后肢前肢骨较后肢骨晚熟;如:犊牛在胚胎后期四肢骨的重量生长系数与体轴比为34.02:18.81);出生后,转为体轴骨的强烈生长,四肢骨的生长强度开始明显下降。如:育成公羊体轴骨的肋骨(是发育最晚的骨)的生长系数与四肢骨的管骨比为30.1:5.1。C体轴各骨生长强度之比:体轴各骨发育的迟早,与头骨距离的远近呈正相关,故各骨生长速度快慢的顺序,是由前向后依次转移。出生前头骨生长最旺盛,出生后生长强点依次转移到颈椎和胸椎,最后才是荐椎和骨盘骨的强烈生长。D四肢各骨生长强度之比:四肢各骨生长速度快慢的顺序是由下而上,出生前是指骨和管骨的生长较多,出生后生长强点依次转移到前膊骨、上膊骨和胫骨,最后才是肩胛骨和股骨的强烈生长。E不同性别骨骼发育之比:公畜骨骼的生长强度一般都大于母畜,尤其是草食动物。F各骨骼本身的发育也不平衡:就典型的管状骨发育而言,也是先有长度而后增加厚度。两个重要概念:生长波和生长中心上述两类骨骼的生长强度有顺序地依次移行的现象,称为生长波或生长梯度。其中,最后生长的部位,称为生长中心。支配畜体各类骨骼生长的有两个生长波。一个从头骨开始,生长强度向后依次移行到腰荐部,为主要生长波;另一个从四肢下端开始,向上依次移行到肩部和骨盆部,为次要生长波。(猪的前肢生长波不明显)。基本趋势:距离生长波起点较近的部位,发育较早,但随年龄增长而生长强度逐渐变小;距离生长波起点较远的部位,发育较迟,但随年龄增长而生长强度逐渐增大。牛、马、羊的荐部和骨盆部、猪的腰部,是两个生长波汇合的部位,是生长中心,其最高生长强度出现得最迟,是全身最晚熟的部位。这个部位是动物出肉最多,肉质最好的地方,也是经济价值最高的地方。如在生长强度时期营养不足,则后躯尖窄而斜,影响出肉量。3外形部位生长的不平衡:不同时期的外形部位变化,与全身骨骼的生长顺序密切有关。例如:牛、马、羊的初生幼畜的外形特点是:头大、腿长、躯干短,胸浅、背窄、荐部高、皮短毛松、肉少骨多。成年后则躯干变长,胸深而宽、四肢相对较短,后肢高耸现象消失,各部位协调匀称,肌肉与脂肪增多。4组织器官生长发育的不平衡:不同组织发育迟早与快慢的顺序是,先骨骼和皮肤,后肌肉和脂肪。就单一组织而言,也有年龄变化,出生后肌肉的生长,多是由于肌肉纤维体积的增大。一般表现为随年龄增长而肌肉增多,纤维加粗,肌束增大,肉色变深,肉味变浓,蛋白质增多,水分减少。脂肪沉积的部位,也随年龄不同而有区别。一般先贮存于内脏器官附近,其次在肌肉间,之后于皮下,最后贮存于肌肉纤维中,形成“大理石纹”。即先肠油、板油,后皮下和肌间的顺序积贮。各器官随年龄的增长,生长速度也不同。皮肤和肌肉的生长强度占优势;脑的生长比较缓慢;肠在胚胎期的生长强度大于生后期;睾丸生后期大于胚胎期。各器官生长发育的迟早和快慢,主要决定于该器官的来源及其形成时间。在系统发育中出现较古老的器官,在个体发育中也出现得较早,其生长发育较缓慢,结束较晚,如脑和神经系统。正常的生长优势顺序为:脑、骨、肌肉和脂肪。若营养不足,也按此顺序推迟。5营养成分积贮的不平衡:机体的营养成分和代谢水平也存在年龄变化。三发育受阻及其补偿:Definition: 由于营养不良、疾病等原因引起动物生长停滞或体重降低、外形或组织器官也发生相应变化的现象称为发育受阻或生长发育不全。以后随着年龄增长仍保持着开始受阻阶段的特征的现象称为稚态延长。举例:阳平场的波尔山羊的发育受阻。1发育受阻的结果:A母畜的营养不良,在胚胎后期才较显著地抑制胎儿的发育。B某部分处于生长强度最大时遭到营养不足,则其所受影响最大。C营养不足对不同部分或组织的抑制作用,与该部分的成熟期早晚成正比,早熟部分影响最小,晚熟部分影响最大。D营养不足时,机体分解自身组织的养分维持生命所需。分解顺序与成熟早晚现反,即脂肪、肌肉、骨、胚胎。E某一部位或组织的生长发育过程受影响,将会导致某些相关部位的生长

    注意事项

    本文(动物遗传育种讲义.doc)为本站会员(仙人指路1688)主动上传,三一办公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上载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 若此文所含内容侵犯了您的版权或隐私,请立即通知三一办公(点击联系客服),我们立即给予删除!

    温馨提示:如果因为网速或其他原因下载失败请重新下载,重复下载不扣分。




    备案号:宁ICP备20000045号-2

    经营许可证:宁B2-20210002

    宁公网安备 64010402000987号

    三一办公
    收起
    展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