植物生理学课后习题及答案第十二、十三章doc.doc
植物生理学课后习题及答案第十二章 植物的成熟和衰老生理一、 汉译英并名词解释呼吸跃变(respiratory climacteric):当果实成熟到一定程度时,呼吸速率首先是降低,然后突然升高,然后又下降的现象。单性结实(parthenocarpy):不经受精而雌蕊的子房形成无子果实的现象。休眠(doemancy):成熟种子、鳞茎和芽在合适的萌发条件下暂时停止生长的现象。衰老(senescence):指细胞、器官或整个植株生理功能衰退,趋向自然死亡的过程。程序性细胞死亡(programmed cell death,PCD):是一种主动地、生理性的细胞死亡,其死亡过程是由细胞内业已存在的、由基因编码的程序控制。脱落(abscission):是指植物细胞、组织或器官与植物体分离的过程。离层(abscisic zone):在叶柄、花柄和果柄的基部有一特化的区域,称为离区,它是由几层排列紧密的离层细胞组成的。生长素梯度学说(anxin gtadient theory):认为不是叶片内生长素的绝对含量,而是横过离层区两边生长素的浓度梯度影响脱落,解释生长素与脱落的关系。二、 思考题1.小麦种子和香蕉果实在成熟期间发生了哪些生理生化变化?答:主要有机物的变化。可溶性糖类转化为不溶性糖类,非蛋白氮转化为蛋白质,而脂肪则由糖类转化而来。呼吸速率,有机物累迅速时呼吸作用也旺盛,种子接近成熟时,呼吸作用逐渐降低。植物激素的变化,在种子成熟过程中,植物激素含量的高低顺序出现,可能与他们的作用有关,首先是玉米素,可能是调节籽粒建成和细胞分裂,其次是赤霉素和生长素,可能是调节光合产物向籽粒运输与积累,最后是脱落酸,可能控制籽粒的成熟与休眠。含水量,脂肪种子含水量与有机物的积恰好相反,它是随着种子的成熟而逐渐减少的。2.举例说明生长调节剂在打破种子或器官休眠中的作用。答:打破休眠:赤霉素能有效地打破许多延存器官(种子、块茎等)的休眠。促进萌发。在马铃薯生产中,赤霉素有很重要的应用意义,因为当年收获的马铃薯芽眼处于休眠状态,不能发芽,如用0.1mgkg的赤霉素溶液浸泡处理10-15min,即可打破休眠,可用于马铃薯的二季栽培中,使一年收获两次,提高经济效益。此外,赤霉素有与生长素一样的作用,可促使未受精的子房膨大产生无籽果实,如在葡萄生产中已有应用;赤霉素可代替某些长日植物(如萝卜、胡萝卜、芹菜、天仙子等)需要的低温或长日,促进开花,但对短日植物无作用;赤霉素还有提高梨和苹果座果率、防止棉花落花落铃以及促进黄瓜雄花分化等作用;近年来,在我国杂交水稻生产中广泛应用,并收到良好效果。表列出生长素与赤霉素主要作用的比较。促进休眠:脱落酸与赤霉素的作用恰恰相反,它促进芽和种子休眠,抑制其萌发。研究表明,许多休眠器官中都含有较多的脱落酸。一般木本植物从秋季到冬季,体内脱落酸含量渐增,树芽进人体眠;越冬后,脱落酸含量逐渐减少,到春季树木发芽时,脱落酸消失。许多树木种子的种皮中含有脱落酸,一般需要经过低温层积(种子与湿砂相间分层埋于地下)处理,使种子内脱落酸含量下降,赤霉素含量增高,从而打破休眠促进萌发。3.哪些生理学原理可以用于生产上防止落花落果?答:植物激素调节原理:生长素(包括生长素类似物)促进果实发育运用于培育无子番茄、辣椒、黄瓜。高浓度生长素抑制植物生长,甚至杀死植物的原理,运用于研制植物除草剂。生长素能促进扦插枝条生根运用于提高扦插枝条的成活率。生长素能保蕾保铃,防止落花落果,运用于棉花保蕾保铃。顶端优势原理运用于园林修剪造型。光合作用原理:光合作用的原理在农业生产上运用很广。根据影响光合作用的因素分析,可以从五个方面来提高光能利用率:延长光照时间、增大光合作用面积、控制光照强度、提供足够的二氧化碳、确保矿质元素的供应。如生产上采取的一些具体措施:合理密植既能增大光合作用面积又能增加二氧化碳的供应,间种套种能增大光合作用面积,多施有机肥能提高二氧化碳的浓度又能增加土壤中的矿质元素,温室内通过调节温度控制光合作用,补充光照,合理施肥等等。呼吸作用原理:根据生产和生活实际情况,一定的程度上控制细胞呼吸,包括增强或减弱。根据影响细胞呼吸的主要因素,如温度、氧气浓度、水分、酶激活剂和抑制剂等,采取相应的措施。例如,土壤松土,增加土壤中的氧气,加强根细胞的呼吸作用。种子晒干保存,减少水分,降低呼吸作用。水果蔬菜低温保鲜,降低呼吸作用。种子萌发前浸种吸胀吸水,加强呼吸作用。温室内夜间降低温度,减弱细胞呼吸,减少有机物的消耗。无土栽培时在培养液中通入氧气,促进根的呼吸作用等等。水分代谢原理:水分代谢过程中包含渗透作用原理、吸胀作用原理、蒸腾作用原理。根据这些原理有许多相应措施。例如,移栽幼苗时去掉部分叶片,减少水分蒸腾散失。带土移栽保护幼根,有利于吸收水分。75%的酒精消毒的原理是让微生物渗透失水而死亡。纤维素能吸胀吸水运用于制造吸水纸。根据不同植物的需水规律进行合理灌溉。矿质代谢原理:矿质代谢是指植物体对矿质元素的吸收、运输和利用。吸收的选择性原理,运用于合理施肥,以及农作物轮作提高土壤矿质元素利用率。溶液培养法原理运用于无土栽培技术。酶的特性的原理:纤维素酶、果胶酶用于除去植物细胞壁,得到原生质体。胰蛋白酶处理动物组织分散细胞,可以得到单细胞悬浮液。蛋白质酶、脂肪酶、淀粉酶制成有助于消化的多酶片。添加蛋白质酶、脂肪酶、淀粉酶制成加酶洗衣粉,提高洗涤效果。高温破坏酶的活性运用于高温消毒法。酶的合成调节和酶的活性调节运用于微生物发酵过程的控制。遗传的物质基础原理:基因是控制生物性状的基本单位,是有遗传效应的DNA片段,具有一定的独立性。不同生物的DNA化学组成相同,空间结构相似,可以进行拼接和重组。生物共用一套密码子,同一种基因在不同的生物体内表达出来的蛋白质是相同的。这些基本原理都运用在基因工程之中。利用运载体上的标记基因的性状容易观察和检测的特点,用来筛选含有目的基因(重组质粒)的受体细胞。遗传的基本规律原理:根据显隐性关系和性状分离的原理,在育种过程中得到的F1不能随意丢弃。在F2中才会出现性状分离,所以,选择从F2开始。近亲结婚会增加隐性遗传病的发病率的原理运用于制定禁止近亲结婚的法律依据。根据不同类型的遗传病发病特点,推算后代患病的概率,进行遗传咨询。生态因素原理:光周期长短影响植物开花的原理,运用于调控植物开花时间和花期。光周期长短影响动物繁殖的原理,运用于控制人工饲养动物的繁殖。生物之间的天敌关系(捕食或寄生)的原理运用于生物防治害虫。昆虫趋光性的原理运用于利用黑光灯诱杀农业害虫。(非生物因素影响生物的原理,见生理学原理部分。)种群特征原理:掌握种群数量变化的规律,有利于野生生物资源的合理利用和保护,以及有害生物的防治。环境最大承载量(K值)运用于草原放牧量、池塘养殖量等的控制。种群数量在K/2值时是最佳捕捞时期。控制出生率的原理运用于我国制定计划生育国策。性别比例和出生率的关系原理,运用于性引诱剂诱杀雄性个体破坏性别比例。生态系统原理:调整生态系统的能量流动的原理,运用于农田采取“除草、杀虫、防病”的措施,使能量流向对人类最有益的部分。增强生态系统的抵抗力稳定性的原理,运用于“退耕还林、退田还湖”政策的制定。群落垂直结构和不同生物习性的差异的原理,运用于池塘的混合放养,稻田养鱼,农作物套种等,提高空间利用率。根据物质循环使用,能量多级利用的原理,设计和发展生态农业。增加植被面积,绿化环境减轻温室效应、烟尘、噪声、酸雨等环境问题。食物链和食物网的关系原理,严格控制外来物种的引进,以及海关的动植物检疫。4.从下列果实中取出种子立刻播在土中,种子不能很快萌发,请解释原因。松树 桃 珙桐 菜豆 番茄答:(1)松树,松树种子的种皮不透气,外界氧气不能透进种子,种子内co2又积累在种子种因此会抑制呸的生长。(2)桃:桃种子脱离母体后,还未成熟,所以不能很快萌发,要经过一段时间后才能达到生理上的成熟,次过程称为后熟作用。Afterripening。(3)珙桐:珙桐的核,要在沙层中积累长达1到2年看,才能萌发。珙桐内果皮和中种子叶中均含有抑制物质,层积过程中,抑制物减少。(4)番茄:番茄种子含有生长抑制剂,它能抑制种子萌发,只有在一定下雨洗掉这种抑制剂时,种子才能萌发。5.市面上出售方形的西瓜,这是怎样得来的?答:西瓜的方形及其他形状的形成是人为地使用某些模型限制其生长形成的。(1)营养土配制。用3年内未种过瓜的菜园土7份,充分腐熟的人畜禽粪1份,草木灰2份,每立方米配合土中加入50%的多菌灵可湿性粉剂100克、过磷酸钙3千克,3%辛硫磷颗粒剂500克,混合,掺拌均匀。 (2)种子处理。晒种1天,剔除畸形杂籽、瘪籽,将种子放入100倍液甲醛溶液中浸种1小时,然后用清水冲洗,手搓,洗净粘液,再转常温水浸种6-8小时,隔3-4小时搅拌1次浸泡的种子,后捞出种子,晾干水分,将种子摊放在拧干水分的毛巾或纱布上,其上再盖一、二层纱布做成发芽床,经2-3天,70-80%以上种子发芽,分批捡芽,分批播种。 (3)播种及育苗管理。采用营养钵育苗。在营养钵中装入营养土,上留1-1.5厘米,稍压,浇透水,放入发芽种子,每穴1粒,上覆盖营养土,盖上地膜,扣上拱棚。出苗后,及时去除地膜,以防烧苗。注意选晴天通风,温度保持在28-32,湿度维持在75%左右,浇水宜在晴天上午进行,掌握不干不湿的原则,既防止缺水,又要防止徒长。苗期病虫防治,可结合浇水进行。在定植前1周炼苗。(4)整地、施肥。选地势高、排水畅、背风向阳的田块,深翻,细耙,整畦,开肥沟,亩基施腐熟的农家肥3000千克,三元复合肥25千克,磷肥10千克,腐熟的菜籽饼50千克,作好畦,畦宽3米。 (5)定植。幼苗长到2叶1心即可定植。宜采用单行定植,株行距为3米,4米,浇足定根水,同时放入一定量的杀菌剂。(6)留瓜及上模。可进行人工授粉,选留主蔓上12-20节上的第2、第3雌花留瓜,如主蔓上未能坐瓜,可在备用的侧蔓上的第2、第3雌花上选留瓜。在瓜长到拳头大小时,可进行上模处理。模具为方形玻璃容器,长40厘米、宽25厘米,大小可调节。在模具的压力下,西瓜变为方形,后再适当调宽模具,如此进行2-3次,可长出色泽均匀、瓜形端正的方形西瓜。西瓜7成熟时撤除模具,8成熟采收。6.苹果表面上长出字母,这是怎样得来的?答:在苹果青的时候,把写字的塑料薄膜贴在苹果上,等苹果经过光和作用变红以后,有字的地方见不到光,是白色,其他见光的地方变成红色,于是就形成各种字母或是图文,字体。7.为什么果树有大小年现象?怎样克服它?答:果树的发芽,长叶,开花等早春的生长活动都是有果树上一年的储备营养来完成,同时,幼果生长阶段正是花芽分化期,因此,上一年留果量过大会造成形成花芽所需的养分不足,所以形成的花量不足,另外也会使冬季树体积累的营养减少,所以第二年结果很少。因为第二年结果少又回形成大量花芽,所以树体会从一个极端走向另一个极端,即一年接很多,一年接很少形成大小年。解决的方法很简单,在大年时严格疏花蔬果,同时加强肥水管理,大小年就会消失。第十三章 植物的抗性生理一、 汉译英并解释名词生物胁迫(biotic stress):病害、虫害和杂草等对植物产生伤害的环境。非生物胁迫(abiotic stress):寒冷、高温、干旱、盐渍等对植物产生伤害的环境。植物抗性生理(hardiness physiology):是指逆境对植物生命活动的影响,以及植物对逆境的抵御抗性能力。逆境(stress):对植物产生伤害的环境因素,又称胁迫。热激蛋白(heat shock protein,HSP):高温诱导植物合成一些新的蛋白质,以提高其抗热性。冷害(chilling injury):在零上低温时,虽无结冰现象,但能引起喜温植物的生理障碍,使植物受伤甚至死亡的现象。冻害(freezing injury):当温度下降到0ºC以下,植物体内发生冰冻,因而受伤甚至死亡的现象。盐害(salt injury):土壤盐分过多对植物造成的危害,称为盐害,也称盐胁迫。渗透调节(osmoregulation):通过加入或去除细胞内的溶质,从而使细胞内外的渗透势相平衡的现象。交叉适应(cross adaptation):植物处于零上低温、高温、干旱或盐渍条件下,能提高植株对另外一些逆境的抵抗能力,这种与不良环境反应之间的相互适应作用,称为植物中的交叉适应。低温胁迫(low-temperature stress):对植物的危害,按低温程度和受害程度,可分为冷害(零上低温)和冻害(零下低温)两种。胁迫蛋白(stress protein):在逆境条件下,植物关闭一些正常表达的基因,启动一些与逆境相适应的基因,形成新的蛋白,抵御逆境胁迫,这些蛋白质统称为胁迫蛋白。温度补偿点(temperature compensation point):当呼吸速率与光合速率相等时的温度。暂时萎焉(temporary wilting):这种靠降低蒸腾即能消除水分亏缺以恢复原状的萎焉,称为暂时萎焉。永久萎焉(permanent wilting):如果由于土壤已无可资植物利用的水,虽然降低蒸腾仍不能消除水分亏缺以恢复原状的萎焉,称为永久萎焉。抗蒸腾剂(antitranspitant):是一些能降低蒸腾作用的化学试剂。植物防御素(植保素)(phyoalexin):是植物受侵染后才产生的一类低相对分子质量的抗病原微生物的化合物。二、 思考题1. 当植物在短时间内遇到洪涝、干旱、冷害、冻害和病害等逆境时,它们都具有一定的忍受能力及抵抗能力,其原因是什么?答:植物体是一个开放体系,生存于自然环境。自然环境不是恒定不变的,天南地北,水热条件相差悬殊,即使同一地区,一年四季也有冷热旱涝之分。对植物产生伤害的环境称为逆境(stress),又称胁迫。胁迫因素包括生物因素和非生物因素,生物因素有病害、虫害和杂草。非生物因素包括寒冷、高温、干旱、盐渍等。有些植物不能适应这些不良环境,无法生存。有些植物却能适应这些环境,生存下去。这种对不良环境的适应性和抵抗力,称为植物的抗性(hardiness)。植物的抗性生理(hardiness physiology)就是研究不良环境对植物生命活动的影响,以及植物对不良环境的抗御能力。植物对逆境的适应(或抵抗)主要包括两个方面:避逆性(stress avoidance)和耐逆性(stress tolerance)。前者是指植物对不良环境在时间上或空间上躲避开,如沙漠中的植物只在雨季生长,阴生植物可在树荫下生长。后者是指植物能够忍受逆境的作用。2. 冷害和冻害是怎样伤害值物的?答:冷害引起植物的水分平衡失调、呼吸速率大起大落、光合速率减弱、酶活性变化等的生理生化变化,其作用机制是引起膜的相变和活性氧的破坏。(一)胞质环流减慢或停止 : ATP减少,原生质粘性增加。(二)水分平衡失调: 秧苗经过零上低温危害后,吸水能力和蒸腾速率显著下降,其中根部活力破坏较大,而蒸腾仍保持一定速率,所以蒸腾大于吸水,特别是天气转暖后排水过快,环境突变,叶温升高迅速,地温升高较慢,吸水跟不上蒸腾,水分平衡失调。故寒潮过后,植株的叶尖和叶片干枯。(三)光合速率减弱: 低温影响叶绿素的生物合成和光合进程,如果加上光照不足(寒潮来临时往往带来阴雨),影响更是严重。(四)呼吸速率大起大落 : 冷害对喜温植物呼吸作用的影响极为显著。许多材料(如水稻秧苗、黄瓜植株、三叶橡胶树,或者甘薯根、苹果、番茄等果实)在零上低温条件下,冷害病征出现之前,呼吸速率加快;随着低温的加剧或时间延长,至病征出现的时候,呼吸更强,以后迅速下降。膜脂的物理状态影响膜蛋白的活性,所以调节离子和其他溶质的运输。不抗冷植物膜脂有很高的饱和脂肪酸链百分比,在0以上凝固呈半结晶状。膜的流动性低时,膜蛋白功能不正常,会抑制H+-ATP酶活性、溶质运输出入细胞、能量转换、酶代谢等。此外,不抗冷植物叶片在高光强和冷害温度下,会产生光抑制,损害光合机构。抗冷植物的膜脂的不饱和脂肪酸的比例,常常大于不抗冷植物的。当低温来临时,去饱和酶(desaturase)活性增强,不饱和脂肪酸增多,使膜在较低温度时仍保留液态。所以脂肪酸去饱和作用对抗冷害有一些保护作用。 植物在长期进化过程中,对冬季的低温,在生长习性方面有各种特殊适应方式。如一年生植物主要以干燥种子越冬;大多数多年生草本植物越冬时地上部死亡,而以埋藏于土壤中的延存器官(如鳞茎、块茎等)度过冬天;大多数木本植物形成或加强保护组织(如芽鳞片、木栓层等)和落叶。冻害:(一)细胞间结冰伤害通常温度慢慢下降的时候,细胞间隙中细胞壁附近的水分结成冰,即所谓胞间结冰。细胞间结冰伤害的主要原因是细胞质过度脱水,破坏蛋白质分子和细胞质凝固变性。细胞间结冰伤害的次要原因有两个:细胞间隙形成的冰晶体过大时,对细胞质发生机械损害;温度回升,冰晶体迅速融化,细胞壁易恢复原状,而细胞质却来不及吸水膨胀,有可能被撕破。然而,胞间结冰并不一定使植物死亡。大多数经过抗寒锻炼的植物是能忍受胞间结冰的。某些抗寒性较强的植物(如白菜、葱)有时虽然被冻得像玻璃一样透明,但在解冻后仍然不死。(二)细胞内结冰伤害当温度迅速下降时,除了在细胞间隙结冰以外,细胞内的水分也结冰,一般是先在细胞质结冰,然后在液泡内结冰,这就是细胞内结冰。细胞内结冰伤害的原因主要是机械的损害。冰晶体会破坏生物膜、细胞器和胞质溶胶的结构,使细胞亚显微结构的隔离被破坏,酶活动无秩序,影响代谢。3. 为什么脱落酸在交叉适应中起作用?答:因为在逆境条件下,植物体内脱落酸含量增加。抗逆性强的品种在逆境情况下,脱落酸含量高于不抗逆的。外施脱落酸可提高植物的抗逆性。原因:减少膜的伤害,减少自由基对膜的破坏,改变体内代谢,减少水分丧失。植物处于零上低温、高温、干旱或盐渍条件下,能提高植株对另外一些逆境的抵抗能力。交叉适应的作用物质就是脱落酸。如水稻幼苗经过8 h干旱预处理或24 h 0.1 molL-1 NaCl预处理后,转移到低温(810)环境中,就表现出明显的抗冷性。由此可知,脱落酸在抗逆生理中具有很重要的适应作用。4. 北方地区路灯下的树枝容易受冻害,为什么?答:短日照促进植物进入休眠状态,提高抗寒力,而长日照则阻止植物休眠,抗寒性差,路灯下的植物因为晚上路灯的照明,即延长了光照时间,处于长日照状态下,未能进入休眠,冬天常有被冻死的危险。5. 在南方寒潮过后,紫云英叶变红,为什么?答:树叶中除了有绿色素外,还有红色素、黄色素等许多色素,只是数量很少。到了秋天绿色素慢慢褪去,红色素、黄色素便露了出来,使树林变得一片金黄或一片火红。这种现象在我国大江南北很常见,一般都是由于红色素引起。6. 植物产生抗逆蛋白有何生物学意义?答:对于植物生长及农业生产, 高盐是非常严重的生物胁迫, 它影响植物的营养吸收, 细胞内蛋白酶的活性, 光合作用和新陈代谢, 同时也严重地影响着农作物的产量。植物长期生长在高盐的环境下, 本身对高盐具有很高的抗性, 研究其抗盐的分子机制, 深入了解植物的抗盐机理, 对有效利用抗盐关键基因培育优良的抗盐作物品种具有重要的理论意义和应用价值。重金属作为影响食品安全的一个重要的污染物, 了解植物重金属抗性及富集的分子机制, 对解决重金属污染, 保证食品安全具有较高的指导意义。目前的分子生物学在 植物的研究上仍然处于一个起步阶段, 这可能是由于植物自身的特殊性不易进行分子操作的原因。然而随着科学技术的发展, 新技术的创新, 将会取得对植物抗逆等研究的更深入的分子生物学研究进展。7. 生物膜在各种抗性中有什么特点?答:生物膜系统与植物寒害和抗寒性的关系 植物要抵抗冰冻的危害需要具备两个最基本的要素:一是避免细胞内结冰,二是细胞膜结构及核蛋白等生命物质的低温稳定性。植物避免细胞内结冰的途径有四条:(l)提高细胞液的浓度,降低冰点;(2)使细胞内的水分流向细胞外结冰;(3)细胞液的过冷却;(4)水的玻璃态化。其中,“细胞外结冰”和“细胞液的过冷却”是植物避免细胞结冰伤害的最主要和最普遍的两种适应方式。一般认为,植物对温度逆境的适应主要在于细胞膜特别是质膜的特性,它与其适应性直接有关,但未查明膜适应或伤害的机理。为此,一些工作集中于膜结构与功能的研究上,并提出温度逆境下膜特性变化的分子基础,植物对温度逆境的适应或受害均与植物的基因表达有关,通过基因转录和n识入A翻译而形成温度适应蛋白(酶),这种蛋白与膜系统结合而提高植物的适应性。 从某种意义上说,细胞的基本结构是一个生物膜体系。许多生命活动和生理功能都是在生物膜上进行的,或与之密切相关。在电镜下观察得知,各种细胞器的膜系统在逆境下都会膨胀或破损,所以生物膜和抗逆性有密切的关系。按照生物膜的流动镶嵌学说,膜的双分子层脂质的物理状态通常呈液晶相,温度过高时转化为液晶相,温度过低时转化为凝胶相。试验表明,零上低温首先使膜的形态发生改变,从液晶相变为凝胶相,膜出现裂缝,透性增大,受害组织离子外渗,破坏了原来的离子平衡。由于膜相改变,也使结合在膜上的酶系统活性降低,有机物分解占优势。8. 与植物抗性相关的植物激素有哪些?它们如何起作用的?答:在农业生产中,为了提高作物产量,改善作物品质和提高其抗逆性,使用植物生长调节剂亦是有效途径之一。所以在大田作物和园艺林果生产上利用植物生长调节剂已受到广泛重视。但药物使用的浓度、时期以及对环境污染等方面亦应予以足够的重视,否则甚至会引起不良后果。在农业生产中常用的生长调节剂有:(一)生长素类 人工合成的生长素类药剂有三类:1与生长素结构近似的吲哚衍生物,如吲哚丙酸、吲哚丁酸。2萘的衍生物,如-萘乙酸、萘乙酸钠等。3氯代苯的衍生物,如2,4-二氯苯氧乙酸(简称2,4-D),2,4,5-三氯苯氧乙酸(2,4,5-T),4-碘苯氧乙酸(又称增产灵)等。生长素类药剂在农业上应用最早,随其浓度和用量的不同,同一植物组织可有完全不同的效果。例如,低浓度的2,4-D有促进坐果和形成无籽果实的作用,若浓度稍高就会引起生长上的畸形,再高的浓度则可杀死植物,因此又可用作除草剂。(二)赤霉素类 GA是真菌发酵的产物,还不能人工合成。最常用的是GA3。在国外也有用GA4+GA7的混合物(30GA4+70GA7)或GAl+GA2。GA3仅溶于醇、丙酮等有机溶剂中,在低温和酸性条件下较稳定,遇碱则中和而失效。(三)细胞分裂素类 常用的有激动素(又称6-糠基氨基嘌呤,简称KT)和2-6-苄基氨基嘌呤(即6-BA)。这类药剂多用于组织培养或花卉蔬菜保鲜。(四)乙烯释放剂 生产上常用的乙烯释放剂称乙烯利(简称CEPA),在pH3以下时较稳定,随着溶液pH值增加,乙烯释放加快,当进入植物体后,则可随细胞内pH不同,释放乙烯的速度亦异。乙烯利主要用于果实与棉铃催熟和诱导雌花形成。(五)生长延缓剂与生长抑制剂 生长延缓剂(growth retardant)对茎的亚顶端分生组织区的细胞分裂与扩展有特殊的抑制作用,它可使植物节间缩短,若再使用赤霉素,则茎的生长可以恢复,说明生长延缓剂有抑制赤霉素生物合成的作用。在生产中常用的生长延缓剂有矮壮素(CCC),缩节胺(Pix)、B9(为二甲氨基琥珀酸酰胺)等。 CCC可抑制细胞伸长而不抑制细胞分裂,因此能缩短节间,使植株矮化,常用于防止作物徒长和倒伏。缩节胺也能使节间缩短,抑制营养生长,药效较CCC缓和,时间较长,对人畜无毒,生产中用于防止棉花徒长和蕾铃脱落。B9可抑制细胞分裂但不抑制细胞伸长,常用于抑制果树新梢生长,促进花芽分化,防止采前落果,增加果实着色;还可用于防止花生徒长。生长抑制剂(growth inhibitors)主要抑制顶端的细胞分裂,引起茎伸长停顿,破坏顶端优势。如MH(青鲜素)、TIBA(2,3,5-三碘苯甲酸)和整形素(morphactin,又名形态素)等。青鲜素能抑制顶端分生组织的细胞分裂,破坏顶端优势,抑制生长。常可控制贮藏器官(马铃薯、洋葱等)在贮藏期间的发芽;MH还抑制烟草侧芽生长;也可用作化学杀雄剂和除草剂。TIBA有抗生长素的作用,它抑制顶端分生组织细胞分裂,使植株矮化,消除顶端优势,增加分枝。TIBA多用于大豆,使植株矮化,增加分枝数,提高结实率,有显著增产效果。整形素有拮抗赤霉素的作用,它能使植物消除顶端优势,促进腋芽生长、使植株发生矮化或丛生;还抑制种子萌芽;抑制甘蓝、莴苣抽薹,促进结球。常可用于调整地下与地上器官的相关性,也可用于园艺作物造型艺术。 (六)除草剂 农田杂草对环境适应性强,繁殖快,与作物争夺水、肥和光照,有些杂草又是病虫害的媒介,造成减产,据估计,全世界粮食生产中,由于杂草的为害,每年使粮食减产10左右。人工除草往往耗费大量人力,且不及时,采用化学除草剂是促进农业生产的有效措施之一。除草剂种类多,其化学结构与性质各异,它们的作用亦不同。按不同的作用方式可分为选择性除草剂和灭生性除草剂(又称非选择性除草剂),前者如2,4-D、2甲-4氯,均可杀除双子叶和莎草科杂草而不伤害禾本科作物;又如西玛津能杀除玉米地里的杂草而不伤害玉米。五氯酚钠、亚砷酸钠等药物一般用于路旁、河边、森林防火地带的杂草消除。按杀草方式不同习。分为内吸性与触杀性除草剂。前者可被植物吸入体内,随蒸腾流或韧皮部汁液传送至各个部位,最终使整株植物死亡。这类除草剂的药效较缓慢,但可达到彻底除草的效果,如2,4-D、西玛津等。触杀性除草剂可使与植物接触部分受害,却不能在体内传导移动,起到局部杀伤的作用,这类除草剂的药效快,如敌稗、除草醚等。特别要提出的是,杂草对药剂的敏感度可因其不同生育期而有很大差异。一般在出芽期和幼苗期对药剂较为敏感,到成熟期则敏感性降低,因此,在选择除草剂的施用时间和用药量时,要注意选择既对杂草杀效大,又对作物安全的时间进行。9. 谈谈如何运用水肥管理和应用植物生长调节剂,提高水稻秧苗的抗冷性?答:施用植物生长调节剂时要做好标记,防止重复施用,如配制2,4D时,可对红蓝墨水或对土做标记,并防止喷洒到幼芽和叶片上,否则易引起畸形。处理时期要严格掌握,如赤霉素处理黄瓜幼苗则促雄花,处理黄瓜幼小瓜胎则保花保果,促进生长。乙烯利在苗期促雌花。2,4D处理番茄,在花刚开放呈鲜黄色时,涂抹效果最好,对未开放的绿色花蕾和花瓣已呈暗黄色的花朵处理无效。处理部位根据不同作物生长调节剂和使用的目的掌握,如2,4D处理茄果类,要涂抹花柄,防落素可喷洒花序。2,4D处理黄瓜幼果,涂抹瓜胎,防止涂到瓜把部位等。加强水肥管理,瓜果类蔬菜用植物生长调节剂处理后,往往形成大量幼瓜、幼果或加速植株生长,水肥管理要跟上,以免出现营养不良,使已形成的器官停止生长,同时要疏去一些畸形果实。植物生长调节剂的使用方法:在日常生产中,我们使用到的植物生长调节剂的施用方法因其种类、应用对象和使用目的的不同而异。现简单介绍一些常用的施用方法。喷施 大部分植物生长调节剂都可以进行喷施,植物要对这类植物生长调节剂具有内吸传导功能。比如复硝酚钠、胺鲜酯、-萘乙酸钠、DCPTA、安心等。施用时先按需要配制成相应浓度喷洒植株,要求液滴细小、均匀,以喷洒部位湿润为度。为了使药剂易于粘附在植株表面,可在药剂中加入少许乳化剂,如洗衣粉、中性皂等,或表面活性剂及其他辅助剂,以增加药剂的附着力。浸泡 常用于促进插扦生根、催熟果实、贮藏保鲜等。比如木本植物插扦时,放在50 mgL的吲哚丁酸中,浸泡12至24小时后,直接插入苗床中。也可用快蘸法,例如,将萘乙酸钠与滑石粉按1克比1000克混合均匀后,将插条的下部用清水浸湿,然后蘸上少许粉剂扦插于苗床中。贮藏保鲜可用于鲜切花,将鲜花直接浸泡在10mgL的二硝基苯酚液中,贮藏在2至5低温下,可延长保鲜期。抹施 将药液抹施在植株的某一部位。将含有药剂的羊毛脂直接涂抹在处理部位,大多涂在伤口处,有利于促进生根,伤口愈合。高空压条切口涂抹法可用于名贵的、难生根花卉的繁殖。方法是在枝条上进行环割,露出韧皮部,将含有生长素类药剂的羊毛脂涂抹在切口处,外面用薄膜包裹,防止水分蒸发。土壤浇灌 将植物生长调节剂配成水溶液,直接灌在土壤中或与肥料等混合施用,使根部充分吸收。比如大棚蔬菜种植过程中,复硝酚钠等可以随冲施肥一起施进去。再如盆栽花卉,所需要的溶液量依植株和盆的大小而定,一般9至12厘米口径盆需200至300毫升。为促使植株开花,控制植株茎、枝伸长生长,可用0.1%至0.3%琥珀酰胺酸与矮壮素水溶液浇灌。拌种和种衣法 拌种和种衣法主要用于种子处理。用杀菌剂、杀虫剂、微肥等处理种子时,可适当添加植物生长调节剂。拌种法是将药剂与种子混合拌匀,使种子外表沾上药剂,如用喷壶将药剂洒在种子上,搅拌均匀后播种。如用胺鲜酯拌种,可刺激种子萌发,促进生根。种衣法是用专用剂型种衣剂,将其包裹在种子外面,形成有一定厚度的薄膜,除可促进种子萌发外,还可达到防治病虫害、增加矿质营养、调节植株生长的目的。底施 当给农作物施基肥时,里面可以加一些植物生长调节剂,可以促进农作物生根发芽,促进农作物对肥料的吸收和利用,提高抗逆抗病能力。打点滴施用 近来在造林、园林中,越来越多的采用对树木进行打点滴施用植物生长调节剂和微肥等营养物质。施用简单,便于作业,节约成本,利用率提高。随着人们对植物生长调节剂和其施用方法的不断深入研究,会出现更多更好的植物生长调节剂施用方法,给农业生产做出应有的贡献。10. 谈谈如何运用水肥管理和应用植物生长调节剂,提高作物的抗旱性?答:功能型植物生长调节剂按其作用性质可分为生长促进剂和生长延缓剂两大类。后者又分为型、型两类,型能阻止分生区细胞分裂与分化。具有该功能的生长调节剂主要有6-BA、KT、TA、NAA等。其作用特点是激活根系活力,增强根酶的活性,诱导植物快速生根;用后7至12天长出大量新根,较生物型生根剂提前一个月,且根分布深、根粗、根多、根白;最长根较生物型生根剂长6.3厘米,显着提高植物抗旱性能;新生根多,促根效果明显;植物长势恢复快,对退化、老化植物,受低温冻害植物,病虫害严重危害植物,超频率使用植物,使用植物专用生根剂10天后,植物长势得以迅速恢复,保持自然、美观。同时能增强叶片光合作用,增加植物草体内干物质积累,提高其对不良环境的抵抗能力。这种抗性作用对成株表现明显,在苗期不明显。使用方法主要是叶面喷施,冷季型草用浓度1200至1500倍液,暖季型草用800至1000倍液,对种植时间长、老化的植物应适当增加用药量。增加植物耐旱性,提高抗旱能力,减少植物伤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