题目浅析我国民间借贷盛行的原因.doc
题目: 浅析我国民间借贷盛行的原因 院(系) 经济与金融学院 专 业 金融学 届 别 08 学 号 0824311009 姓 名 洪劭波 指导老师 刘卫红(教授) 华侨大学教务处印制 2012年4月 摘 要 近年来民间借贷在资金来源、借贷形式以及资金流向等方面发生了新的变化,在借贷规模不断扩大、借贷利率明显上升的情况下,民间借贷的风险更是复杂。因此对民间借贷的现状和盛行的原因进行分析,对于解决民间借贷存在的相关问题具有重要意义。本文从国家宏观政策的调控,中小企业的融资难题,中小企业自身问题和个人投资渠道有限简要分析了民间借贷盛行的原因,并针对民间借贷存在的问题:增加金融风险,扰乱金融秩序,削弱了宏观调效果,增多社会不稳定因素,加重企业负担提出了相关的对策。如:制定和完善相关法规体系,加快利率市场化建设,为中小企业融资提供便利,加强监管,防范民间借贷风险,积极开展个人委托贷款业务,开放民间借贷市场。关键词: 民间借贷;现状;问题 ;对策 ABSTRACT Private lending in recent years new changes in the sources of funding, borrowing in the form of capital flows, lending expanding, the obvious increase in lending rates, the private lending risk is even more complicated. Therefore, the status of private lending and the reasons for the prevalence of great significance in solving issues related to private lending. This article is a brief analysis of the national macro-control policies, the financing problems of SME, SME and personal investment channels limited the prevalence of private lending for private lending problems: increased financial risk, disrupting financial order, weakened macro effects, increased social instability, and increase the burden on enterprises related countermeasures.Such as: to develop and perfect the system of relevant laws and regulations, to speed up the construction of market-oriented interest rate, to facilitate financing for SME, and strengthen the supervision to guard against the risks of private lending, and actively carry out individual entrusted loan business, opening up the private lending market.Key words:Private lending,Present Situation,Problem,Countermeasure 目录摘 要1ABSTRACT2引 言3一、 我国民间借贷现状4二、我国民间借贷盛行的原因51、国家宏观政策的调控62、 银行方面因素63、中小企业自身问题74、个人投资渠道有限8三、我国民间借贷存在的问题81、增加金融风险82、 破坏金融秩序83、 减弱宏观调控效果94、 增加社会不稳定因素95、 加重企业负担9四、解决对策91、 制定和完善相关法规体系92、 加快利率市场化建设93、 为中小企业融资提供便利104、 加强监管,防范民间借贷风险105、 积极开展个人委托贷款业务106、 开放民间借贷市场11五、 结束语11参 考 文 献12后 记14引 言 从2011年1月20日起中国人民银行多次上调存款类金融机构人民币存款准备金率,紧缩银根,造成市场上流通的货币大幅度减少,银行加紧收回贷款,提高放贷门槛。该项措施对央企,国企等大型企业的影响不大,但是给中小企带来了巨大的生存危机。物价上涨,人口红利逐渐消失,欧债危机,中小企不可不谓内忧外患。加之中小企业融资渠道的缺失,中小企业已经到了悬崖边上了。我国民间借贷已经存在很久了,近年来,随着国家的利率政策的调整以及中小企业信用贷款难的影响,民间借贷市场更加活跃,表现为借贷规模扩张化、借贷用途趋于多样化的特点,对金融业的影响越来越大,已经引起了社会特别是金融行业人士的广泛关注和高度重视。一、 我国民间借贷现状 民间借贷是指不经过国家正规的金融机构做中介,直接从民间进行的资金信贷活动,并未受到法律的有效保护。民间借贷具有以下几个特点:一是未受金融当局监管,国家并未制定相关的法律法规保护和规范的各种金融机构,金融市场,企业,居民等所从事的各种金融活动:二是交易主体是法定金融机构以外的非正式的民间组织或个人,绝大部分属于私人融资活动:三是民间借贷一般属于互利共赢的信贷活动,只存在于特定的经济群体之中。2011年,中信证券研究报告认为,中国民间借贷市场融资规模超过了4万亿元。根据中央财经大学课题组的估算,2003年全国的民间借贷市场融资规模大约在8000亿左右(见下表)。2005年中国人民银行的调查报告显示,当年的融资规模达到了9500亿元。2011年,受银行信贷紧缩政策的影响,民间借贷规模继续扩张。在温州民间借贷一直很活跃,民间借贷在市场总是扮演着很重要的角色。鄂尔多斯后来者居上,因为房地产和煤炭业的兴盛,民间借贷总规模超过了温州。 表一2001-2008中国民间借贷规模 单位:亿元年份金融机构贷款金额GDP(亿元)地下信贷规模(亿元)地下信贷规模金融机构贷款()地下信贷规模GDP()2001112314.7 97314.8 7172.7 6.4 7.4 2002131293.9 105172.3 7397.5 5.6 7.0 2003158996.2 117251.9 7462.4 4.7 6.4 2004158526.6 119129.6 8954.7 4.5 7.3 2005225176.3 125799.0 9760.4 5.0 8.2 2006256984.9 132468.4 11566.1 5.2 8.5 2007299811.4 139137.7 12371.8 7.1 8.7 2008344229.8 145807.1 17277.5 9.2 9.6 2011年,由于央行采取紧缩的货币政策,中国的民间借贷市场供需都很活跃,借贷利率不断上升,根据调查显示,平均年利率超过20%,部分地区的利率让人瞠目结舌。根据中国人民银行的监测,鄂尔多斯的民间借贷利率为月息3%,最高的时候可达到4%-5%。蓝皮书认为,近来民间借贷在资金来源、借贷形式以及资金流向等方面发生了新的变化,在借贷规模不断扩大、借贷利率明显上升的情况下,民间借贷的风险更是复杂。目前,民间借贷资金的来源发生了显著的变化。在传统的民间借贷中,资金的来源主要来自私营企业和一般家庭的闲置资金。而现在,民间借贷资金来源变的更广,自然人、企业法人、上市公司、商业银行、公益基金、风险投资基金等等都参与其中。其中自然人放贷方面,部分地区的居民参与率相当惊人,资金的来源涉及面很广。据调查,在江苏省县石乡,总人口为2.3万余人,共有5800户,其中参与放贷的家庭有1740户,占到全乡总户数的30%。据调查,放贷形式各种各样,社会融资中介、专业放债人和中介人扮演者相当重要的角色。社会融资中介机构主要包括典当行、寄售行、担保公司、投资公司、私募股权投资基金以及网络借贷平台等。这些机构有部分通过直接的或间接、公开或隐蔽的方式参与民间借贷。在温州1100亿元民间借贷资金中,投入到一般生产经营的仅占35%,投入到房地产项目的占20%,流动在民间借贷市场的占40%,用途不明及投资的占5%,从上述数据可看出进入一般生产经营的资金比例大大降低了。二、我国民间借贷盛行的原因1、国家宏观政策的调控 从2010年起为了控制通货膨胀的预期,国家逐步货币和信贷政策开始,从反危机的状态转向常态的水平回归,在2011一年中中央银行对存款准备金率进行了六次的调整,其中包括两次上调存贷款的基本利率,今年前7个月中央银行已经6次调高存款准备金率。2010年到2011年的前7个月一共对存款准备金率进行了12次调整,基本利率进行了五次调整。这说明了今年执行的是稳健的货币政策,并且执行过程中采用的货币政策是偏紧的。从人民币贷款的情况来看,增长的速度明显回落,7月份人民币贷款的余额增长不到17%,这个增速是今年以来增速最低,1月份的18.5到17.7这么一路下来,7月份的贷款增速是今年最低的增幅。去年年末的情况相比也是最低的,今年的人民币的余额的增幅也是下降的。1到7月份和去年的相比少增了5800多亿人民币。从银行间的流动性的情况来看在7月份银行间市场利率是回落的,尽管是回落的,仍然还是处于一个比较高的高位,银行间的拆借利率是所有的资金金融市场利率最低的利率,我们说最低利率已经到了4点多了,这个利率水平虽然比上个月,比6月份有所回落,但是还处于一个高位上,说明银行流动性紧张的局面还在持续,但是略有改善,但是改善程度有限。中小企业融资困难,与此同时民间经济发展比较好的地区存在大量的闲置资金,这些过剩的资金也就找到了出路,这加剧了民间借贷的盛行。2、 银行方面因素 独资银行的体制有缺陷,金融机构的运转机制有待完善。我国金融组织体系是以少数大银行为主,大多数的中小企业金融机构为辅而形成的。现如今各个国有大商业银行的产权虚置同题仍有待解决,因此银行法人治理机构不健全,银行的不良贷款率仍然有待降低。贷款风险居高不下,经济效益低下,银行的多方面都受到了它的影响,特别是放贷的能力和其积极性。产权制度的不健全也当前股份制银行所存在的主要问题,但是国有企业依旧是股份制银行的大老板。股份制银行也存在着所有者缺位,以及由此产生的内部控制和道德风险。经过重组的城市商业银行,是由大部分城市的信用社的所有者所转制的。在转换的过程中过于武断,没有具体情况具体分析,都采用了一样的方法。损失甚至支付危机导致一些城市商业银行的主营业务的相对萎缩,因此,降低营运能力,是对中小企业的融资服务一个缺乏勇气和胆量的体现。 被动的信赖信托中小企业的贷款申请是迫不得已的,银行和企业之间明显存在着信息不对称。中小企业从银行的信贷方面进行骗贷是为了获得高收益,这一动机的增大是由于信贷交易之前所存在的信息不对称。在企业的贷款需求大于银行的贷款供给的情形下,在银行贷款供应较低的情况下,达不到企业对贷款的需求。假设银行将贷款利率往上调,将会使骗贷的行为增多,减少原本打算将资金投入风险小和收入较低的贷款企业的活跃性。最后,因为中小企业无法负担高昂的信贷成本,而退出了信贷市场,但这些无法负担高昂信贷成本的银行客户确是最值的信赖的。从另一方面来讲,高风险爱好者和骗贷行为者,利率再高都是无所谓的。能够获得银行的贷款是最关键的,他们的贷款积极性并不会因为利率的提高而遭受打击。最终将导致的是银行的放贷显著上升,因为风险爱好者和骗贷行为由于高昂的信贷成本增加。从银行方面来说,逆向选择的结果会导致银行贷款的风险在急速上升。道德风险是发生在之后的投机取巧行为的风险。企业得到贷款后,因为高收益投资和公司责任有限,致使企业从投向以低风险低收益的模式转向高风险高收益的投机性项目,这种情况时常发生在贷款成功的企业中。成功了就获利不菲,失败了就嫁祸于银行,而企业家却总是可以从中脱身而出。这些情况的发生,主要是因为得到贷款的企业与银行,信息是不对称的。位于信息劣势地位的银行无法提早发现,从而阻止企业家的道德风险。导致了按时回收贷款本息的可能性大大下降,出现规避信贷风险的动机银行,一般不愿对中小企业发放无担保的信贷。因此银行就会降低对中小企业借款者的放款意愿。 3、中小企业自身问题 创业分为初创期,成长期,成熟期,衰退期。从需求方面来看,在初创期中小企业需要一定量的固定资金和流动资金。成长期和成熟期需要临时性周转资金,衰退期为了维持企业正常的运转又需要相应的资金。由于中小企业比较难从银行贷款,而且贷款周期长,不能解决企业的燃眉之急。而民间借贷恰好可以解决中小企业的资金短缺。从供给方面来看,城乡居民的闲置资金多,投资渠道有限,正规金融机构贷款门槛高。为民间借贷的生存提供了市场空间。一方面宏观调控减少了正规金融机构的资金供给,另一方面物价上涨成本上升,扩大了中小企业对于资金的需求,这也导致了民间借贷的盛行。4、个人投资渠道有限 由于大多数居民收入不是太高,而且由于现在的经济状况发展水平的制约和相关经济体制、政策的缺陷导致居民的投资渠道有限,所以他们非常看重存款利息收入的高低。而且利息税的征收导致本来不高的利息变得更加微乎其微。手中积累或者剩余资金不能投放到合适的地方,以获得比较稳定和合理的收益,刚好民间借贷可以解决这个问题。在银行贷款处于全面紧缩状态的情况下,民间资本的借贷为中小企业融资难题的提供了有效途径。目前宏观调控的继续进行,资金面不断趋紧,民间借贷的需求也在增大,求大于供,民间利率上涨无可非议,民间借贷也就盛行了。三、我国民间借贷存在的问题1、增加金融风险 有些金融机构贷款变相转化为民间融资,加大了风险聚集程度。根据有关调查发现,有些民间借贷中介机构在本身的资金并不富裕,但是可以从其他金融机构取得较低的信贷资金,然后用相对高的利率贷给其他人。为了获得比较高的利差收益,将会使得信贷资金风险提高。高息的融资行为,不但增加了营商成本。而且容易导致连锁的风险。既然我们不能从正规的金融机构取得贷款。一些企业为了解决企业资金不足只能从民间机构获取贷款,一旦出现资金链断裂,就会引发连锁风险。2、 破坏金融秩序 (1)容易导致高利贷活动的民间借贷利率的随机变化。 由于民间借贷利率主要是由本地私人资本的供给和需求决定的,逐利行为驱动,并且没有关于利率上下限的限制,容易出现高利贷活动,破坏正常的金融秩序。 (2)高利率的民间借贷往往演变成非法集资 由于中国仍然是没有特殊的法律和法规用来规范民间借贷的缺乏,资金筹集与非法集资性借款往往是很难区分。民间借贷可以很容易演变成非法集资,受高利率的影响。大额的现金交易为“洗钱”提供了机会,隐瞒其犯罪所得。农村居民的融资通道有限和人们缺乏足够的金融素养,大额现金交易普遍使用,数额较大的现金交易常达到50-60万。大额和可疑现金逃过了银行的大额现金支付系统监测,产生中介组织帮助犯罪分子“洗钱”现象,给银行业带来了安全隐患,对金融业的健康发展很不利。3、 减弱宏观调控效果 处于从正规金融之外的民间借贷。不受国家宏观调控和央行信贷的影响。中央银行信贷资金总额的监测受到了干预,稳定的经济秩序被破坏了。一味追求市场投资热点的举动,使得私人贷款大量流向了国家禁止的行业,破坏了政府的经济布局,不仅扰乱了稳定的经济秩序,又导致了资源浪费和环境污染。4、 增加社会不稳定因素 民间借贷是一种自发的金融活动,目前并没有相应的法律法规来规范,而且缺乏有效的监测手段。一旦发生拖欠事件,债权债务人的合法权益很难得到有效保护。在无法通过法律途径索要高息的情况下,放贷人经常会寻求暴力手段追索债务,导致亲朋好友反目成仇、邻里之间不和,影响社会稳定。5、 加重企业负担 民间借贷一般是高利借贷行为,除非回报较高,足以支付高额借贷利息,否则受高息负债带来的有限效益制约,企业往往得不偿失。一些企业债务到期时无法支付,不得不再通过新的高息借贷来偿还旧债,形成恶性循环。 四、解决对策1、 制定和完善相关法规体系 民营金融机构合法化得不到保障,有关的法律法规还是有待补充和完善。现在小额贷款公司的运营和目前商业银行法、担保法、贷款通则的规章制度存在着矛盾,相关的制度还需要中央银行和银监局的确定。严格控制市场准入,优秀民营信贷机构是市场吸收的主体,排除不合规定的机构,以保证市场主体的质量。市场退出机制需要被完善,依照相关的法律和市场原则进行破产程序,以确保小型和中小型金融机构的健康和有效运作。存款保险制度是为私人金融机构防范金融风险需要而制定的。发展和完善的私人金融系统,民间融资法、合同法其他法律,法规都需要制定。从而确保民间金融机构正常运行,在法律上给予必须的保障。2、 加快利率市场化建设 所谓的利率市场化,指的是期限结构、风险结构和利率的数量结构由交易主体独立决定。多年来,民间融资是在利率市场化更充分。从正规金融市场利率并未限制民间借贷的利率,他们的利率,由借贷双方商定,根据借款人的信用状况,借款时间、借款人之间的关系和不同的经济区域自由上下浮动。如果政府能够坚持推进利率市场化改革,在全国各地不同地方的金融优势,将会被削弱或甚至消失。一方面,这个过程可以打击或取缔损害经济发展、社会进步的高利贷等,地下金融部分。另一方面,促进私人资金转化为正规金融,对经济发展有利。因此,推进利率市场化改革也是一个有效的政府监管私人金融手段。3、 为中小企业融资提供便利 一是各类金融机构要认真贯彻落实适度宽松的货币政策,发挥信贷的主要作用。坚持全县新增存款主要用于当地贷款。倾向小型和中小型企业。保持全省投资在中小企业贷款的合理增长。二是创新小型和中小型企业信贷管理服务机制,优化银行信贷业务流程,缩短审批周期,优待中小企业的贷款。提供方便的信贷服务。三是展开中小企业贷款模式的创新。金融机构根据不同经济区域,中小企业发展的不同阶段的风险水平、风险成本和市场利率,来确定和调整对中小企业的贷款利率水平,使得中小企业贷款利率定价体系得到发展。针对每个企业的现金流特点,引进一个不同的定贷零还、循环贷款等信贷产品,以缓解中小企业融资难题。4、 加强监管,防范民间借贷风险 政府应尽快建立和完善民间借贷监测体系,加强对私人融资情况的监测。民间借贷的资金来源,资本投资方向,利率的变化,重点监测资金的区域分布定期收集民间融资情况的有关数据。要把握的私人金融交易的规模和发展趋势,给予正确的指导。应加强信贷风险教育,使广大市民了解有关政策和法规,提高风险识别能力,自觉抵制高利率。避免风险过度集中,导致错误的投资,减少无谓的损失。5、 积极开展个人委托贷款业务 要好好利用银行信用中介的职能,为民间借贷的借贷牵线搭桥,银行根据委托人确定的主要对象,功能,用途,期限,利率等代为发放、监督使用并协助收回贷款。银行只履行委托业务的任务,收一定数额的费用,贷款的风险银行并不承担。通过个人委托贷款业务,银行的贷款资金不仅风险较小,也可以作为个人理财的一个方法,银行投资和财务管理,为客户提供更多的机会,终于从民间融资从井下作业成一个规范的市场融资行为。6、 开放民间借贷市场 应逐步放开民间借贷市场,并扩大私人融资渠道。目前,私人贷款和私人资本仍是非法集资行为。然而,这些“非法集资行为”总是重复禁止但是难以阻挡。即使在一些经济较发达的地区仍然非常活跃。这正说明现有的融资制度,不仅不能满足投资者的投资意欲,不能达到融资的资金需求。供应和需求方,只能建立自己的市场,没能够根据投资和融资活动的法律和制度规范的条款来进行。对于这些类型的非法集资行为不应该被全部禁止。特别是民间主要的融资活动不应该简单地禁止,而是应该加以规范和引导一步一步引导私营机构纳入正规的金融体系。通过对融资主体信用度、风险的控制能力和还债能力的监管,既可以将民间金融风险控制在一定程度之内,也可以显着促进民营经济的发展和中国的资本市场的发展。五、 结束语 民间借贷是民营经济发展到了一定程度对资金的融通提出了需求,而正规的国有金融机构却不能满足这种需求,因此,民间借贷必然应运而生,民间借贷已经成为金融体系中不可或缺的部分,尽管有不合理和不完善的地方,但是中国民营经济能够成长到今天的成绩,民间借贷起到了不可或缺的作用。实际上,在中国民营经济的整个发展过程,一直伴随着民间金融活动。越发达的地方,民间借贷活动就越活跃。虽然民间借贷的不足之处不少,但是其对中国民营经济发展起到的推动作用,确是不容忽视的。它弥补了正规国有金融组织机构和功能上的不足之处。民间借贷的发展对完善金融体系和繁荣市场经济都起着很重要的作用。现在,很多的民间借贷行为并未受到法律的保护,如果民间借贷得以合法化、阳光化、规范化,像暴力讨债违法行为都可以避免。近几年来民间借贷的规模受货币政策和经济发展的影响,规模不断扩大。民间借贷作为我国金融体系的重要补充将会在今后很长时间内存在并发展,正确的认识民间金融的地位与作用,重视民间金融发展存在的问题,采用恰当的措施,来规范民间金融的发展,具有很重要的意义。参 考 文 献1周淑娟、祁彬.关于我国民间借贷的现状分析及立法思考前沿,2011(2),35-362黄月冬、赵静芳.当前民间借贷的特点、风险及对策金融观察,2008(1),21-223赵泉民.农村民间借贷兴盛的内蕴、效应及对策资源配置,2004(3),12-134秦海金.民间借贷之现状与抉择探析河南金融管理干部学院学报,2005(4),2-35周素彦.民间借贷:理论、现实与制度重构山西财经大学学报,2005(6),3-46张本尧民间借贷的现状及影响J金融理论与实践,2004(8),12-137张大龙我国民间借贷:现状、成因、影响及对策金融会计,2004(3),7-88刘文朝农村民间借贷与建立金融协会研究中国金融出版社,2011(3),45-469 爱德华·肖. 经济发展中的金融深化(中译本)上海三联书店,1998(2),43-4510罗纳·麦金农.经济市场化中的次序(中译本)上海三联书店,1997(3),77-78 后 记 大学生活犹如白驹过隙,一晃就到了毕业季。回首大学四年,心中倍感充实。当我完成这篇毕业论文后,有一种如释重负的感觉。 首先诚挚的感谢我的毕业论文指导老师刘卫红老师。在整个毕业论文的写作过程中她给了我很多的帮助,对于我的疑问都耐心的进行了指导。在完成初稿后,老师认真查看了我的文章,指出了我论文存在的许多问题,在此非常感谢刘卫红老师的指导,才能让我顺利完成毕业论文。我虽然已经尽了最大的努力,但是文章仍然有许多不足之处,有些观点有待探讨。 洪劭波 2012年5月 7 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