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来到三一办公! | 帮助中心 三一办公31ppt.com(应用文档模板下载平台)
三一办公
全部分类
  • 办公文档>
  • PPT模板>
  • 建筑/施工/环境>
  • 毕业设计>
  • 工程图纸>
  • 教育教学>
  • 素材源码>
  • 生活休闲>
  • 临时分类>
  • ImageVerifierCode 换一换
    首页 三一办公 > 资源分类 > DOC文档下载  

    银行系统论文:我国商业银行中间业务面临五大发展机遇.doc

    • 资源ID:4189429       资源大小:27KB        全文页数:6页
    • 资源格式: DOC        下载积分:8金币
    快捷下载 游客一键下载
    会员登录下载
    三方登录下载: 微信开放平台登录 QQ登录  
    下载资源需要8金币
    邮箱/手机:
    温馨提示:
    用户名和密码都是您填写的邮箱或者手机号,方便查询和重复下载(系统自动生成)
    支付方式: 支付宝    微信支付   
    验证码:   换一换

    加入VIP免费专享
     
    账号:
    密码:
    验证码:   换一换
      忘记密码?
        
    友情提示
    2、PDF文件下载后,可能会被浏览器默认打开,此种情况可以点击浏览器菜单,保存网页到桌面,就可以正常下载了。
    3、本站不支持迅雷下载,请使用电脑自带的IE浏览器,或者360浏览器、谷歌浏览器下载即可。
    4、本站资源下载后的文档和图纸-无水印,预览文档经过压缩,下载后原文更清晰。
    5、试题试卷类文档,如果标题没有明确说明有答案则都视为没有答案,请知晓。

    银行系统论文:我国商业银行中间业务面临五大发展机遇.doc

    银行系统论文:我国商业银行中间业务面临五大发展机遇1、混业经营趋势为商业银行拓展中间业务提供了广阔的空间。当前,我国金融业虽仍处于分业经营的体制格局下,但监管当局对商业银行经营范围管制的潜在放松有利于商业银行进一步扩大手续费收入来源。2003年12月在新修改的商业银行法在第四十三条商业银行在中华人民共和国境内不得从事信托投资和证券经营业务,不得向非自用不动产投资或者向非银行金融机构和企业投资中增加了但国家另有规定的除外的内容,从而为商业银行开展混业类中间业务打开了法律空间。 2、中国经济日趋国际化带来了商业银行在国际结算、投资等领域跨国中间业务需求的增长。随着中国世界制造工厂地位的深化和升级,对外贸易仍将保持快速增长的势头,商业银行的国际结算业务也将随之受益。尽管我国对外贸易受到世界经济增长速度等不确定性因素的影响,专家预计商业银行的国际结算业务在未来三年仍能保持30-35的增长速度。同时,人民币经常项目已实现可自由兑换,资本项下最终也将实现可自由兑换,这使市场主体面临的风险加大,客观上要求商业银行提供更多的金融避险工具与衍生产品。可以说,在经济和金融国际化的背景下,国际业务,特别是表外国际业务发展如何,将成为衡量一家商业银行综合竞争实力的重要指标。 3、人民币支付结算类中间业务产品收费标准的提高将继续提高支付结算类业务收入在中间业务总收入中的占比。鉴于我国人民币结算类中间业务收费十多年来未作调整,收入长期低于商业银行的业务成本,目前四大行正在酝酿提高人民币结算业务收费。如果该项举措成功,我国支付结算类中间业务收入将继续提高,四大行将成为主要的受益者。以存款账户管理费的收取为例,美国银行存款账户管理费占其全部非利息收入的16.8%。但在我国,这项费用尚未收取。如果我国银行达到了美国同业的账户收费水平,每年仅此一项中间业务收入就可增加百亿元以上。 4、私人收入的增加、消费习惯的改变将使银行卡业务收入继续保持快速增长。当前,我国信用卡业务发展拥有难得的历史机遇和有利条件。研究表明,当一个国家的人均GDP达到1000-3000美元时,人们会产生预期消费心理,这一阶段是信用卡发展最快的时期。2004年,我国人均GDP超过3000美元的城市达到46个,这些城市完全具备推广普及信用卡的客观条件。同时,在宏观环境稳定发展的大背景下,国内银行卡的制度基础日益规范,银行卡联网通用工作有序推进,社会征信体系加快构建,所有这些都对信用卡产业发展注入了新的力量。 专家预计,在未来3年中,如果刷卡消费金额占城市零售金额的比重从目前的15上升到30,按照1的平均佣金费率估算,刷卡消费为银行带来的手续费收入每年可以保持40以上的增长。 5、中产阶层人数的迅速增长将推动咨询顾问类业务在未来5年中高速发展。根据VISA组织的预测,到2010年,我国年收入5000美元以上的中产阶级人数将从2002年的6400万增长到1.55亿。高收入群体往往更加注重保障、投资多元化以及财富的保值增值,对金融理财服务具有较大的潜在需求。而近年来商业银行通过产品创新在外汇理财、人民币理财领域取得了重要突破,专家预测,商业银行包括金融理财业务在内的咨询顾问类业务在未来5年中将实现年均70以上的增长。 我国商业银行发展中间业务存在的障碍 1、对中间业务发展的认识偏差制约了该项业务的发展。受体制、观念、思维方式和实践经验的制约,国内部分商业银行的管理层对国际银行业中间业务快速发展的趋势认识不足,对利率市场化步伐加快和金融市场全面开放后商业银行面临的生存和发展的压力认识不足,对巴塞尔新资本协议即将实施,资本约束给商业银行资产负债业务带来的影响认识不足,重资产负债业务,轻中间业务,仍然把中间业务当成拓展传统存贷款业务的辅助手段,对中间业务思考、研究、投入不多,发展中间业务的主动性、紧迫性不强。 2、相关法律、法规、政策和制度建设的滞后一定程度上制约了中间业务的开展与创新。我国商业银行中间业务起步于20世纪90年代中期,只到2001年7月才出现第一个规范银行中间业务的法规商业银行中间业务暂行规定。法律法规上的滞后或空缺导致相关部门在很长时间内无法对中间业务进行有效的管理和监督,各家商业银行拓展中间业务过程中缺乏十分详细的、可遵循的行为和操作依据。 相关法律法规的不健全还突出表现在中间业务收费管理方面缺乏统一的标准。一方面,由于部分中间业务收费标准过低,导致银行成本与收益倒挂,削弱了其盈利能力,甚至出现亏损,经济效益不明显显然难以调动商业银行中间业务创新的积极性;另一方面,由于无明确、统一的收费标准,部分商业银行不计成本,免费甚至代客户支付业务费用,进行无序竞争,影响了商业银行中间业务的健康、快速和协调发展。 3、国内商业银行缺乏大规模创新中间业务的内在动力与外在激励。由于历史文化、风俗习惯等非正式制度环境以及正式制度环境的制约,大量融资仍然依靠银行间接融资,商业银行并没有面临传统资产负债业务萎缩的压力,也就很难有内在的动力大规模创新中间业务。同时,现实情况和多项理论研究都表明,我国金融机构存款(尤其是居民储蓄存款)对利率不敏感,国内银行业拥有庞大的核心存款,商业银行有足够的稳定的资金来源开展传统业务,因而相对缺乏创新中间业务的积极性。 4、人员素质难以适应中间业务跨越式发展的要求。中间业务涉及领域广,知识面宽,需要大量高层次、复合型人才。而目前我国商业银行普遍缺乏熟悉银行业务及计算机、国际金融、投资、证券等专业知识的复合型人才,部分人员知识老化,业务素质不高,营销技能不全面,议价能力较低,制约了新产品研发、推广和中间业务服务质量的提高。 中间业务市场的发展趋势 1、在外部压力和内部动力的双重推动下,我国中间业务市场将进一步快速增长。由于中间业务的发展潜力是一个逐步释放的过程,因此未来几年,我国各大类中间业务均将保持一定的发展速度,从而带动中间业务市场的整体性增长。同时,以四大行为主体的中间业务收费清理与重新定价工作的启动将大大提高现有中间业务的收入水平。在相对保守的假设下,专家预测未来五年我国商业银行中间业务收入将保持年均30以上的增长速度。 2、以四大行为主导的市场竞争格局在一个时期内不会改变。由于国内中间业务收入目前仍以支付结算、代理业务、银行卡等传统型业务为主,四大行在网点、客户资源以及电子化渠道上的优势决定了其在中间业务市场上的主导地位。沸沸扬扬的银行卡、小额账户收费的主角都是四大行,这从一个侧面反映了市场地位的巨大差距。 3、中间业务集中于东部沿海经济发达地区的状况在中期(3-5年)内不会改变,但中西部地区中间业务的发展潜力较大。我国东部沿海地区与中西部地区在经济总量与结构、人均收入、消费习惯以及金融需求等方面的差距决定了各大类中间业务将继续向东部沿海地区,特别是中心城市集中,专家保守估计这种状况在近3-5年内不会改变。但随着我国西部大开发、中部崛起、东北老工业基地改造等战略计划的推进,我国中西部与东北地区的经济增长与产业结构调整将在一定程度上提速,从而带动企业经营模式以及居民收入水平、消费结构的转变,企业与居民对各大类中间业务产品的需求将逐渐增加。因此从长远看,我国中西部与东北地区商业银行中间业务具有较大的发展潜力。 4、金融机构间围绕中间业务的战略联盟将逐渐发展。随着市场经济的不断深化,在利益最大化目标的驱动下,国内商业银行逐渐认识到无序竞争只能降低银行的整体收益水平与竞争能力,金融机构应联合起来,形成优势互补、共同发展的中间业务发展格局。因此,战略联盟成为商业银行拓展中间业务市场、形成竞争合力的主要策略。这种以优化资源配置为特征的中间业务合作式竞争模式将成为我国商业银行拓展中间业务的主要策略。

    注意事项

    本文(银行系统论文:我国商业银行中间业务面临五大发展机遇.doc)为本站会员(laozhun)主动上传,三一办公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上载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 若此文所含内容侵犯了您的版权或隐私,请立即通知三一办公(点击联系客服),我们立即给予删除!

    温馨提示:如果因为网速或其他原因下载失败请重新下载,重复下载不扣分。




    备案号:宁ICP备20000045号-2

    经营许可证:宁B2-20210002

    宁公网安备 64010402000987号

    三一办公
    收起
    展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