银行同业业务研究.doc
1、影子银行是如何绕开信贷监管22、对兴业银行同业业务的进阶认识93、大脱媒时代的同业江湖 银行同业业务竞争格局 变迁与监管影响164、业务条线改革带来可观成效与红利351、影子银行是如何绕开信贷监管近年来,伴随着银行业的蓬勃发展,各家银行同时面临两大难题:一是银行资产扩张过快,导致资本需要不断补充,而这种方式是非可持续性的。二是信贷规模受到管制,这对于以传统存贷款业务为主要利润来源的中国各家银行,利润无疑受到了限制。为保持盈利水平,各家银行不乏野心和斗志,不断创新出理财产品、银信合作及同业业务等资产扩张工具,解决资本消耗过快和信贷额度受限这两大难题。但应注意的是,这些创新大多在银行资产负债表中存贷款业务范围之外,有些业务甚至属于监管的“盲点”,这无疑存在一定的信用风险隐患。国信证券发布了题为变相信贷绕监管的主要模式的文章,列举了几种主要模式。1.表内信贷资产表外化 该模式变相地增加了实际贷款规模,同时不占用贷款额度,也即提升了资产周转率,净资产收益率得以提升。主要通过银信合作、委托贷款等方式操作。演变过程为:(1) 银信合作井喷式发展。(2) 大量的银信合作脱离了监管视线,2009年末起,银监会出台了一系列文件,主要包括两类:一类是,银行不得使用募集的理财资金直接购买信贷资产。该类监管较易规避,方法是引入其它银行或者公司,见下文详细图解。另一类是,控制融资类银信合作的比例,相关合作要纳入资产负债表。该类监管较难规避。(3) 采取委托贷款的方式。此过程中,银行不与信托公司合作,可规避监管。2.信贷资产伪装为非信贷资产 将信贷业务伪装为同业业务及投资业务。(1) 同业代付:即代理同业委托付款业务,包括信用证结算项下、保理项下以及银行承兑汇票项下的同业代付。关注银行报表中,表外项目的“代付业务”子项。(2) 关注银行报表中,“买入返售金融资产票据”、“买入返售金融资产信托及其他受益权”。(3) 通过投资业务伪装。关注银行报表中“应收款项类投资”一栏,其中,投资的信托计划、理财产品、资产管理计划等应特别留意。下面我们来展开分析。一、表内信贷资产表外化(银信合作,委托贷款)首先要说明的是,不管我们下文列举了多么复杂的模式,市场参与者都是较为固定的,包括:企业、投资者、信托公司、银行。参与者在模式中的基本职能如下:(1) 企业/企业A:融资方,将钱借入(2) 投资者:融出方,将钱借出(3) 信托公司:设立信托计划,发行信托产品(4) 银行/银行B:发行理财产品,向投资者募集理财资金,供全过程使用(5) 投资者只与银行沟通,投资者不与企业直接沟通(6) 银行A,企业B等(见下文),是避开监管所设立的中间环节,是过桥银行、过桥企业。不论一个模式多么复杂,始终是:投资者将钱借给企业/企业A,中间环节的各机构赚取利差。最基本的模式有两种:模式1中的信托公司去做贷款,然后卖给银行;模式2中的银行去做贷款,卖给信托公司。1、 信托公司放贷2、 银行放贷为何会有其余那么多复杂的模式呢?原因是,银信合作井喷式发展后,这种变相的信贷业务脱离了监管视线。2009年末起,银监会出台了一系列文件,主要包括两类:一类是,银行不得使用募集的理财资金直接购买信贷资产。该类监管较易规避,方法是引入其它银行或者公司,如下面模式3,4,5。另一类文件是,要求控制融资类银信合作的比例,相关合作要纳入资产负债表。该类监管较难规避,唯有寻求新的方法,环节中不涉及信托公司,而委托贷款就是解决方式之一。模式1.信托贷款类理财产品 银行募集到钱后,购买信托公司发行的信托产品,钱转移至信托公司,信托公司将钱转移给企业。总结(见图1):信托公司去做贷款,然后卖给银行。模式2.信贷资产类理财产品 (1) 银行 企业:为最基本的银行贷款业务,但此时,占用了银行的资产(资产负债表中的“贷款”科目),银行的资金周转率低。(2) 银行 信托:银行将“贷款”转给信托公司,信托公司打包“贷款”(可包含多笔贷款),形成信托产品。银行的表内资产(贷款)出表。目的就是出表,提高资金周转率,不占用信贷额度,不占用资本消耗。(3) 银行 投资者:银行募集到钱后,购买步骤(2)里信托公司的信托产品。总结(见图2):银行去做贷款,卖给信托公司。模式3.引入另一家银行 (1) 银行A 企业:为最基本的银行贷款业务,但此时,占用了银行A的资产(资产负债表中的“贷款”科目),银行A的资金周转率低。(2) 银行A 信托:银行A将“贷款”转给信托公司,信托公司打包“贷款”(可包含多笔贷款),形成信托产品。银行A的表内资产(贷款)出表。(3) 银行B 投资者:银行B募集钱。(4) 银行B 信托:银行B募集到钱后,购买步骤(2)里信托公司的信托产品。总结(见图3,对比模式2):银行去做贷款,卖给信托公司。接下来谁购买信托?答:另一家银行募集的理财资金。模式4.引入另一家企业(信托受益权) (1) 企业B 信托:企业B提供资金给信托公司,企业B获得信托受益权。(2) 企业A 信托:传统模式,信托公司设立信托计划,将资金给企业A。该资金来源于(1)的企业B。(3) 银行 投资者:银行发行理财产品,募集钱。(4) 银行 企业B:用(3)募集的钱购买企业B的信托受益权。银行从中赚取差价。总结(见图4,对比模式1):信托公司去做贷款,但不直接卖给银行,多一道企业B,再转卖给银行。 模式5.财产权信托受益权 (1) 企业 信托:信托公司设立信托计划,此步骤中不涉及钱的转移。(2) 银行 投资者:银行发行理财产品,募集钱。(3) 银行 企业:银行用(2)募集的钱给企业,获得的是企业的信托受益权。企业通过信托帐户支付利息,银行支付利息给投资者,该过程类似银行最基本的存贷款业务,却通过产品“信托受益权”,使原始的“贷款”出表。总结(见图5):引入信托公司,原有“贷款”变成了“信托受益权”。模式6.委托贷款 本过程不涉及信托公司。委托贷款的含义:企业B委托银行,将资金贷款给企业A。银行的作用为:代为发放、监督使用并协助收回。委托贷款属于银行的表外业务,其收入纳入银行的中间业务收入范围。(1) 企业B 银行 企业A:企业B委托银行,将资金给企业A。(2) 银行 投资者:银行发行理财产品,募集钱。(3) 银行 企业B:银行将募集的钱给企业B,获得的是“企业A的委托贷款受益权”。企业A支付利息给银行,银行支付利息给投资者,该过程类似银行最基本的存贷款业务,却通过产品“委托贷款受益权”,使原始的“贷款”出表。总结(见图6):引入另一家企业,原有“贷款”变成了“委托贷款受益权”。二、信贷资产伪装为非信贷资产将信贷业务伪装为同业业务及投资业务。同业业务较其他业务有很多优势,如资本消耗少,不占用贷款额度。投资业务不占用贷款额度。1.同业代付 同业代付是指,当客户申请融资时,银行A(委托行)委托银行B提供融资,银行B在规定日期将钱划至银行A帐户;日后,银行A还给银行B此次代付业务的本息。银行A:表外业务,但纳入风险资产范围,增加了中间业务收入,以及来自客户的保证金存款。银行B:资产项借记“同业拆放”,负债项借记“企业存款”,不占用贷款额度的情况下获取利息。具体业务包括信用证结算项下同业代付、银行承兑汇票项下同业代付等。关注银行年报的资产负债表的表外项目或有事项一栏。监管方面:2012年8月,银监会出台了有关文件,要求:委托行(银行A)应将委托同业代付的款项确认为向客户提供的贸易融资,并计入资产负债表。于是,利用同业代付变相放贷的漏洞被堵住。 2.买入返售业务 买入返售业务的标的通常有:债券、票据、信托及其他受益权、信贷资产、应收租赁款等。此处,我们关注其中的“票据”、“信托及其他受益权”。2012年末及2013年6月末,兴业银行(601166,股吧)的买入返售类金融资产中,票据和信托及其他受益权几乎占据全部,见表1。(1) 2011年上半年,由于部分农信社会计科目设置不规范,大量的票据贴现贷款转变为买入返售金融资产。银监会出台了有关文件,要求完善会计核算。目前,这一漏洞基本被堵住。(2) 关注资产负债表中,“买入返售金融资产信托受益权”。3.投资业务 银行的投资业务,可以纳入以下几个科目:交易性金融资产、可供出售类金融资产、持有至到期投资、应收款类投资、长期股权投资。关注其中的“应收款项类投资”。应收款项类投资是指在活跃市场中没有报价、回收金额固定或可确定的非衍生金融资产。其二级科目通常包括:债券、理财产品、资金信托计划、证券定向资产管理计划等。2012年以来各季度末,中信银行(601998,股吧)的各类投资资产占总资产的比重见图15,其中,应收款项类投资占比持续上升。中信银行应收款项类投资见图16,其中资金信托计划是占比最高的成分。 2、对兴业银行同业业务的进阶认识 (2012-08-13 19:22:39) 一、同业优势何在?先来回答一位网友的问题:“兴业银行的同业业务的竞争力靠的啥?”简单说,就是银银平台。兴业银行通过科技输出,将各小银行、农村信用合作社等金融机构接入其IT清算系统,以实现柜面互通等业务功能。兴业通过平台吸收小银行的“存款”,一方面是来自满足日常结算的常备资金,另一部分是小型金融机构的短期闲散资金(金融机构的资金放在自家是没有利息的,放央行的利率又太低,所以放在兴业了。国有大型银行因为网点多,同业资产的量也是比较大的。)与此同时,兴业还在平台上销售金融理财产品,但这一部分的收益较小,银银平台最主要的用途还是吸收同业“存款”。兴业银行通过吸收利率较低的短期同业负债,放出期限略长,利率较高的同业资产,来赚取其中的差价,即“借短配长”。 二、同业业务与存贷款业务比较有很多朋友问起兴业的同业业务天花板到底有多高,昨晚看了几篇文章,发现对同业业务的了解还是有所欠缺,不知不觉就到了凌晨两点。今天下午公司网络恢复,把历年的资本监管办法以及资产风险权重计算办法等翻出来看,发现其中的复杂程度,远超乎我的想象。根据我目前的认知,兴业同业业务相对于存贷款业务,有以下优势:1、不受存贷比的约束。但其实所谓的贷存比不超过75%,也只是对于存款、贷款的比重限制,例如吸储100万,最多只有75万可以拿去放贷,剩下的25万,一部分作为流动资金,一部分上交存款准备金,如有剩余,还可自由配置债券等资产。2、不需缴纳存款准备金。在中国,上交央行的存款准备金也是有利息的,只是利息较低,不划算。3、没有拨备覆盖率指标,且不受拨贷比束缚。(同业也计提减值准备,只是不受监管指标限制而已)就贷款来说,按2.5%的拨贷比计算,等于每年的贷款新增额,当年所得利润已经全部计提了拨备,要第二年才能实现利润。(即使利差最高的民生2011年的利差也只有2.96%,这个利差还要扣除业务管理等成本。)4、同业风险资产权重仅按20%至25%计入(初始账期三个月内的按20%计算,三个月以上的按25%计算),消耗核心资本金率较少。但这里要看到同业业务的利差较小。(目前在兴业的报表里没见到同业的利差水平。)不过,同业业务相当于4倍的杠杆率,即使0.4%0.5%的利差,也可放大至相当于1.6%至2.0%的存贷款利差,且几乎没有坏账损失。这里要特别说明一下,并不是所有的同业资产风险权重都是按20%至25%计入,仅相对于银行的同业能这么算。根据2012年6月7日颁布的商业银行资本管理办法(试行),对于银行以外的其他金融机构:第六十二条 商业银行对我国其它金融机构债权的风险权重为100%。根据兴业银行2011年年报所示,买入返售的结构如下表:其中信托受益权,是针对信托公司的债权(资产),风险权重为100%。当然这里的信托受益权的收益率较高,否则兴业是不会做的。5、同业业务受杠杆率的约束。2012年6月7日颁布的商业银行资本管理办法(试行)里,没有提到对杠杆率的约定,只说另行出台办法。但2011年5月份的中国银监会关于中国银行业实施新监管标准的指导意见:“一级资本占调整后表内外资产余额的比例不低于4%,弥补资本充足率的不足,控制银行业金融机构以及银行体系的杠杆率积累。”在这一点上,同业与贷款等其他资产一样计算的。补充说明一下,表外资产也算进杠杆率的,即信用卡未使用额度、保函、信用证、承兑汇票等也计入。2011年年末,兴业银行的杠杆率约为3.7%,是低于监管指标的。 三、兴业同业资产增长后市如何?好了,回到有没有天花板的问题。我在我的财务分析及价值投资精华里讲到,盈利的增长来源:1、节省成本创造的盈利增长是不可持续的。2、销售收入的增长才可靠,可以通过以下途径实现销售收入增长: 销售量增长(抢占市场) 提价 开发和销售新产品。 并购。3、税收政策及补贴政策的变动。可见只有销量的不断增长,才是盈利源源不断的增长来源,因为成本不可能无限压缩,提价也总有上限,等等等等。对应到兴业的同业业务发展,就是看他同业资产的增长,是不是有天花板。前面我们提到,2012年上半年兴业总资产比年初增长15%(合年30%),2011年比2010年总资产增长30%,2010年较2009年增长38%,这么快的资产增长率,当然来源于兴业银行的同业资产巨额增长,具体同业增长幅度,有兴趣的朋友可以找一下,这里不列示。由于兴业的同业资产,大多来源于平台旗下小型金融机构的结算资金,以及短期富余资金。这里先看结算方面:2010年,办理银银平台结算395.96万笔,同比增长51.33%,结算金额5,192.35亿元;2011年,办理银银平台结算602.86 万笔,同比增长52.25%,交易金额8,092.19 亿元,同比增长55.85%2012年上半年,办理银银平台结算383.07 万笔,同比增长41.84%,交易金额4,962.37 亿元,同比增长39.32%。可见银银平台的结算量发展势头还是很好的。短期富余资金方面,无法考究,这里简单来看一组数据:(2012年半年报)柜面互通网络覆盖范围不断扩大,联网上线银行达102 家,连结网点超过15,900 个。照此计算,每个网点贡献的同业资产还不到1亿,空间还是非常巨大的。即使到了平稳发展期,我相信兴业的同业增长速度也不会低于M2的增速。 四、银银平台给兴业带来了什么?兴业银行的同业之所以能如此快速增长,源于银银平台。银银平台的最大优势不在于可以避开某些监管规则,而在于它的资产来源,使得其增速可以远超存贷款增速。 五、资本监管新规对兴业的影响这里不得不提一下,2012年6月的资本监管新规对兴业银行的影响,其实还是蛮大的。之前其实也知道这个事情,但是没有太过关注。有兴趣的朋友可以看看:单就买入返售金融资产这一项来看,三个月以内的占比45%,这部分风险权重由0%转为20%,是有点恐怖的。(前面有提到了,买入返售金融资产,并不都是针对银行的,所以有很多是权重本来就100%了)这里要说下,同业资产中,对于其他银行债权的计算办法,在今年6月份的办法出台前,其实去年的意见稿就已经谈到这个问题了。之前使用的是04年的商业银行资本充足率管理办法,即4个月以内的同业资产按0%计算风险权重,4个月以上的同业资产按20%计算风险权重。新办法为:3个月以内按20%计算风险权重,3个月以上按25%计算风险权重。所以新办法从2013年1月1日执行后,兴业的核心资本充足率会下降一大截。注:以上风险权重计算方法是采用权重法计算的,另外还有内部评级法。内部评级法不知如何计算。 六、出人意料的发现这里还要思考一个问题,既然去年的征求意见稿已经说明了这个问题,那么会不会去年开始兴业就已经采用新办法计算核心充足率了呢?如果是,那么今年年末就不会“核心资本充足率下降一大截”。好吧,来看一组数据,如果去年年末开始使用新规,那肯定能在其中发现波动:兴业银行加权风险资产:2009年12月31日:7130.57亿(10年年报数据);2010年12月31日:9,917.02亿元(不含金融租赁,10年年报),同比增长39%;10020亿元(2012年中报);2011年12月31日:13441.3亿元,同比增长34%;2012年6月30日:14911.3亿元,比年初增长10%。 再回头看下之前列示的总资产增长的数据:2010年底较2009年底增长38%;2011年底比2010年底增长30%;2012年年中比年初增长15%。好了,为了解答一个问题,反而发现了另一个问题。这里到了颠覆我认识的地方之一了。前面说到兴业同业资产的增长会较少地消耗核心资本充足率,因为它的风险权重比较小。可是从以上数据看出,总资产的增长与加权风险资产的增长几乎同步。不是吧?以前一直以为的优势哦从这一点上,就必须研究兴业的资产负债表了。就看2011年年报吧,主要的同业资产如下表(单位亿元):存放同业694拆出资金2289买入返售5270合计8253 主要的同业负债如下表(单位亿元):同业存放6268拆入资金527卖出回购1414合计8209注:同业资产没必要等于负债,同业的负债可以配置债券等其他资产。 来看资产表:存放同业和拆出资金都可以算作是对银行的资产,且大多都是三个月以内的,这部分资产大部分是按20%计算加权风险资产。而买入返售中,除了票据有一部分是针对银行的,其他项大部分都不是,风险权重不见得低。如下表: 七、监管新规增加了操作风险其实监管新规除了以上权重变化,对核心资本充足率的计算,还提出了新的要求。来看新规之前的核心资本充足率算法:(04年版)核心资本充足率=(核心资本核心资本扣除项)/(风险加权资产+12.5倍的市场风险资本) 再看新版的:是的,多了操作风险这一项。从这里也可看出兴业没有采用新规计算核心资本充足率。(2012年中报P8)。关于操作风险计算方法:公司金融、支付和清算、交易和销售以及其它业务条线的操作风险资本系数为18%,即交易总收入*0.18。也就是说,银银平台的交易都要计算操作风险。不过数额貌似不大,具体查看2011年年报P47。补充说下,有一条资本监管新规,是对民生有利的,就是小微企业贷款权重由原来的100%降低至75%。就到这吧,推迟半个小时下班了,要锁门了,回家补充一点就放出来。3、大脱媒时代的同业江湖 银行同业业务竞争格局 变迁与监管影响(2013-06-25 11:25:35)引言:同业业务的基本形式 商业银行同业业务,即是商业银行与其他金融同业之间的资金融通业务,其交易对手方有银行、信托、证券、基金、租赁等金融机构,交易范围包括同业清算、同业存放、同业拆借、买入返售、票据转贴现等业务。其中资产负债表中体现同业资产业务包括:存放同业(存出)、拆出资金、买入返售;同业负债业务包括:同业存放(存入)、拆入资金、卖出回购;近三年,中国商业银行资产负债结构的一个重大变化,就是同业业务迅速增长,对商业银行利润贡献明显提高。 一、大脱媒与监管造就同业业务的飞跃 所谓的“大脱媒”即是指社会融资结构不仅在资产端,也在负债端发生深刻变化:对于银行而言,资产端依赖传统贷款融资比重在下降,负债端依赖传统存款作为资金来源的比重也在下降。对于企业和居民而言,负债端意味着融资方式的多样化,即从间接融资为主转向股票、债券、票据等直接融资与间接融资并重;资产端意味着持有资金形式的多样化,从过去单一的银行存款衍变成以理财产品、基金、信托、股票等多种金融产品。而对于整个经济体而方,意味着社会融资结构的巨大变化,贷款在社会融资总量中的占比下降,债券、票据、股票等在融资总量的比例上升。 这一社会融资结构的变迁也对银行业务和资产负债结构产生重大影响,表现为表外融资和非信贷表内资产的飞速增长。大量银行存款通过理财产品形式分流至同业存款,推动金融机构同业存款快速膨胀,进而推动同业资产及其他表外业务发展。其次,监管政策对同业业务相对宽松、同业创新对监管的灵活博弈,都为同业业务快速发展打开空间。相比于贷款业务,目前政府对同业业务的监管相对更松,比如对同业资产的风险资产权重系数为25%(意味着同业业务的资本金消耗更低),同业业务(即使资金的实质用途与贷款相同)不受存贷比约束,无需缴纳存款准备金,对同业资产也不必计提拨备等。此外,贷款的行业投向面临监管约束比如对房地产行业及融资平台贷款都受严格限制,而非信贷类融资则相对灵活,投向范围也更为广泛。正是在对同业需求和供给都有巨大空间的背景下,中国银行业同业资产和负债规模迅速膨胀。(为了便于报告分析对比及根据数据的可得性,本文选取银行同业规模的数据截至2012年年报)。自2011年以来,16家上市银行同业资产规模增长100%,年均复合增长41.5%,远远超过贷款规模的增速。其中,场外同业资产(以盈利性目的为主)的存放同业和买入返售金融资产分别增长159%、54%,年均复合增长分别为61%、24%。与此同时,银行同业负债规模增长72%,年均复合增长31%,亦超过存款增长。 二、上市银行同业市场的竞争格局与变迁 1、同业资产规模、结构与变迁一般而言,国有大行存贷比较低,资金比较充裕,是同业市场的资金净借出方,而股份制银行和其他中小型银行是同业市场的净借入方。 截至12年年报,上市银行中同业资产规模最大的是农业银行1.3万亿,股份制银行中兴业、民生、浦发同业资产规模排名靠前,兴业同业资产规模达1.17万亿。 从同业资产占总资产比例来看,兴业银行以36%的占比高居榜首,其同业资产规模已经基本等同于贷款规模。 可以看到,近两年国有商业银行(工农中建交)同业资产增长速度相对较快,股份制银行中,兴业、民生、平安的同业资产规模膨胀居前,城商行的同业资产增速较低。 从上市银行同业资产结构来看,2012年买入返售资产占同业资产比例达45%,且呈逐年上升趋势。其中,国有商业银行(除农行)同业资产结构中,存放同业占比较高,而股份制银行中买入返售资产占比较高。 2、同业资产的收益率比较随着同业资产规模膨胀,可以看到各家银行同业业务利息收入占全部利息收入的比重快速上升,同业资产配置结构决定了银行同业业务的盈利能力。从统计数据来看,兴业银行同业利息收入最大,占公司全部利息收入的比重达38%,已经接近贷款对利息收入的贡献,股份制银行同业利息收入占比普遍高于国有银行和城商行。 从同业资产配置结构看,股份制银行在买入返售资产上的配置比例要明显高于其他两类银行。单就买入返售而言,标的资产的构成对收益率高低影响巨大。很明显,买入返售以信托受益权和信贷为标的收益率最高。我们以最具同业业务优势的兴业银行为例,兴业银行买入返售资产占同业资产比例达68%,而公司买入返售标的资产中,信托受益权占比达50%,远高于同业,这也促进了兴业的同业资产收益率在上市银行中排名前列。 同业资产收益率的上升促进了银行整体息差提升。3、同业负债的规模与结构变迁由于同业负债规模大部分是通过同业资产拉动的,因此同业负债近几年也保持了非常快速增长。然而,我们可以看到,股份制银行同业负债的增速远远高于国有大行,主要原因是国有大行存贷比较低,完全可以通过自营存款支持同业资产的增长,而股份制银行存贷比相对较高,往往会采取加大同业负债的方式来扩张同业资产。从同业负债的结构来看,大型银行和股份制银行的同业存放占同业负债的比例最高,普遍在70%至90%;城商行的同业负债中,同业存放和卖出回购金融资产的占比整体较为均衡。在全部上市银行中,拆入资金作为流动性管理的需要,占同业负债的比例最低,基本在20%以下。 三、如何看待央行收紧流动性对同业业务的影响? 近期同业市场利率飚升及银行业的“钱荒”引致资本市场极度恐慌,周一银行股大跌,部分股份制银行跌停。 如何看待此次同业市场资金紧张:首先,应该分析此次同业资金紧张和同业利率上升是短期现象还是会长期持续?我们可以看到市场上各种原因分析:季末冲存款、资金外流、存款准备金补缴、理财产品到期等,大部分因素都是短期的;即使补缴财政存款、银行分红等因素在7月份对银行超额准备金仍会有负面影响,但也都是属于短期影响。第二,之前过快的同业扩张和央行流动性管理趋严导致此次银行对同业资金紧张显得措手不及。此次较以往最大的不同是央行对待银行资金紧张表现出的态度很明显,就是要让商业银行自己处理好流动性,而不轻易对公开市场投放资金。第三,央行对流动性管理控制的目的是为了有效整顿影子银行,可以说是政府今年以来针对地方债务与房地产调控政策的延续,是通过正本清源的方式从资金源头防止影子银行快速扩张。是用短痛,去长虑,目的是保证银行未来能够平稳的经营。 因此,可以从价格和数量两个角度测算此次同业市场震荡对未来业务的影响。从价格角度看,同业利率上升虽然会影响到银行同业负债成本,但同时也会提高同业资产的收益,因此关键还是看同业业务的利差是否受到明显压缩?部分同业资产与负债期限结构错配较大的银行,由于长久期的同业资产端收益率调整缓慢,短期负债成本上升会挤压利差,但随着同业利率的下行,这一影响将明显减弱。从规模角度看,央行收紧流动性的政策将使同业资产增长放缓,特别是久期较长的买入返售资产。但正常的场内同业资产业务不会受到太大影响。我们从悲观与中性角度对同业业务受到的冲击进行测算:悲观假设:此次央行收紧流动性对13年银行同业利差负面影响达20%,对同业资产规模增长的负面影响达20%(比如某银行13年同业资产增速从30%下降至10%),则对上市银行2013年净利润负面影响约4.2%。 中性假设:此次同业利率上升对13年银行同业利差负面影响达10%,对同业资产规模增长的负面影响达10%,则对上市银行2013年净利润负面影响2.1 %。 四、如何看未来可能的监管政策对同业业务的影响? 自从13年3月底银监会对理财产品投资“非标”规范的8号文出台后,对于同业资金投资“非标”资产的监管政策如同未落地的靴子牵动市场神经。在此,我们可以先预估一下未来如果从严的同业监管出台对银行资本充足率和利润增长的影响。假设银监会针对同业资金通过信托受益权等方式变向投放信贷的行为参照贷款进行监管,则对于类信贷的同业资产将需要补提资本金和拨备,则2013年上市银行资本充足率和拨备、利润的影响测算如下: 通过这一测算可以得出,即使是信贷类同业资产占比最高的兴业银行,其资本充足率受到的负面影响也仅是1.38%,在扣除之后,兴业资本充足率仍可满足监管要求,更不必提未来银行优先股和次级资本工具的发行还可迅速弥补资本金缺口,因此,监管政策即使出台也不会使银行资本金遭受毁灭式打击,况且银监会8号文之后,市场对此已有充分的预期。投资建议:无论是经济下行和政策挤泡沫导致的资产质量压力、还是同业市场收紧对银行扩张的负面影响,可以说都基本反映在股价上面了。目前外资研究机构和媒体对银行短期困难已经过度渲染,银行股价对应13年PE4.8 倍,PB0.86倍,个别银行(浦发银行、交通银行)的PB已经下降至0.68倍,明显悲观过度,耐心等待情绪宣泄完毕与市场合理的修复。 免责声明本报告由招商证券股份有限公司(以下简称“本公司”)编制。本公司具有中国证监会许可的证券投资咨询业务资格。本报告基于合法取得的信息,但本公司对这些信息的准确性和完整性不作任何保证。本报告所包含的分析基于各种假设,不同假设可能导致分析结果出现重大不同。报告中的内容和意见仅供参考,并不构成对所述证券买卖的出价,在任何情况下,本报告中的信息或所表述的意见并不构成对任何人的投资建议。除法律或规则规定必须承担的责任外,本公司及其雇员不对使用本报告及其内容所引发的任何直接或间接损失负任何责任。本公司或关联机构可能会持有报告中所提到的公司所发行的证券头寸并进行交易,还可能为这些公司提供或争取提供投资银行业务服务。客户应当考虑到本公司可能存在可能影响本报告客观性的利益冲突。本报告版权归本公司所有。本公司保留所有权利。未经本公司事先书面许可,任何机构和个人均不得以任何形式翻版、复制、引用或转载,否则,本公司将保留随时追究其法律责任的权利。条线改革进入收官期 兴业银行重塑资金、同业业务竞争力21世纪经济报道 2013年5月29日 摘录:条线化改革后,兴业银行最大的变化是风控机制形成两层风控机制,一是条线内嵌的风控机制,二是在总行和分行还有统一的风控部门,大部分业务都可以由条线内部审核,一定金额以上的业务由分行或总行统一审核。“判断一个银行经营好坏的根本标准是ROE(加权平均净资产收益率)。”兴业银行行长李仁杰去年底接受记者采访时称。事实上从2006年,兴业银行ROE始终保持在25%左右,2012年达到26.64%高位。显然,在年初进行定增后,维持ROE高位必须赚更多的钱。2012年报显示,兴业银行资产总额劲增34.96%,以3.25万亿元跃至股份行第二位,表现抢眼,但业务压力只增不减。2013年,兴业银行推动的三大条线改革已进入人员调整和最后的磨合期,强调矩阵化管理的趋势,更有利于混业经营下资产配置,有效利用信托、租赁、投行、自营、同业业务资源。然而,兴业银行较为领先的同业业务正面临平安、浦发等多家股份行的直追猛赶,某些核心资产指标与同行距离也在不断缩小,二次创新压力颇大。同时,随着8号文的出台,兴业银行理财业务也被动进入调整期。如何在这种内外环境的综合作用之下,维持兴业的高速增长值得关注。条线化改革阵痛兴业银行条线改革酝酿已久。2012年,兴业银行宣布在总分行层面完成企业金融条线、零售银行条线、金融市场条线三大条线的业务架构调整。“其实很早就按条线化的模式进行管理了,不过具体改革进展还需要持续推进,这是一个长期的过程。”兴业银行零售部相关人士向本报记者称,“各条线、分行进度都不一样,零售部和靠近总行的南方地区分行推进更快一些,总行要求最晚明年(2014年)年底100%完成条线化改革。”为了深化零售业务改革,兴业银行条线化改革最早在零售银行条线启动,2011年、2012年分别开始启动企业金融条线和金融市场条线改革。“过去各家银行大多以分行为经营主体,而兴业这次改革强化了条线,把分行层面的块跟业务线层面的条组合成矩阵式的管理体系。”兴业银行行长李仁杰2012年年底接受本报记者专访时表示。据本报记者了解,兴业银行条线化改革以来,仅从业绩指标上来看,“效果还不错”,但准事业部制的改革也带来了阵痛,“现在还处于磨合阶段”。2012年,兴业银行各项存款余额为1.81万亿,同比增长34.79%,高于全行业14%的增速;2013年1季度,该行存款余额较年初增长11%,高于7%的全行业增速。中原证券分析师陈曦认为,存款以及中间业务收入的快速增长,体现了兴业银行去年大力推进的业务条线专业化改革的成效。据本报记者了解,条线化改革中,兴业银行在三个条线分别设立一个类似“资产负债部”的部门,负责考核该条线业绩。“企业金融条线中,每个分行设立投资银行部、贸易金融部、中小企业金融部、大客户部、业务管理部五个一级部门,以前这些都是在公司业务部下的二级部门。”兴业银行某支行行长表示,其中业务管理部专门负责业绩考核与日常管理。记者获悉,2013年兴业企业金融条线采用“客户经理、业务助理、产品经理、风险经理”四位一体运作模式,业务政策是“授信铺底,投行突破、贸易跟进”。从2012年加速推进专业化矩阵管理模式后,据悉2013年 1季度末兴业企金专业化业务团队达到93个,业务部数量超过1200个,同比增速44%,仍处于大幅调整期。“以前完全是按总行-分行-支行的结构考核的,现在更重视条线内部的考核,大家只看好自己的一亩三分地,条线之间的壁垒更高了。”上述兴业银行零售部人士称,“比如说,以前零售部的客户经理拿到企业代发工资或公司贵金属代理等公司业务是可以拿到奖金的,但现在分条线考核后,奖金就取消了,条线之间的合作积极性一下降低了。”上述零售部人士还表示,“条线化改革在分支行层面还处于过渡期,很多管理人员还没有到位,人事调整较大。人员调整与条线内的磨合是目前条线化改革的两大关键问题。”“每件事都有利有弊,条线间的协同效应削弱也很正常。”兴业银行南方某分行副行长向本报记者称,“每个人的精力都是有限的,条线化改革最重要的目标就是专业化,减少跨条线业务,就是强调专注一个条线。”上述副行长还表示,兴业银行在业务上提倡自下而上的创新,条线化改革后,将在“条”与“块”的结合中,加强总行对分支行的业务指导和推动能力。“原来总行只承担管理和资源调配的服务角色,现在强调在条线化中加强总行与分行的互动。一些客户经理搞不定的大客户,会在条线内部形成团队营销,如果有需要,总行的相关负责人可以提供专业支持,亲自拜访客户。这些以前是没有的。”条线化改革后,兴业银行最大的变化是风控机制。“以前一个风控人员要审核三个业务条线的风险,现在强调风险内嵌,每个条线都有专门的风控人员。”兴业银行某支行行长称,“中台也配合前台三个业务条线进行改革,形成两层风控机制,一是条线内嵌的风控机制,二是在总行和分行还有统一的风控部门,大部分业务都可以由条线内部审核,一定金额以上的业务由分行或总行统一审核。”“以前前台的业务部门是纯产品部门,只负责吆喝。条线化改革后,要形成产品-销售-风控的全链条作业。”上述支行行长还表示。同业、资金业务竞争加剧在监管部门出台8号文、传闻摸底同业业务风险敞口后,兴业银行备受关注 。据本报记者了解,此前兴业已专门成立了资产管理部来统筹管理理财业务,同时,兴业支付结算部将专门进行产品核算。这一调整符合理财产品监管趋势。此后,据记者获悉,目前交通银行也成立了资产管理部,主要做代客理财;同时,光大银行正酝酿将二级部门财富管理中心升级为资产管理部,专门做理财产品的开发设计、管理。不过,兴业银行理财产品较监管要求仍存在距离。据兴业银行披露,该行截至2012年末,兴业银行理财产品余额约4424亿元,其中投资于非标债权资产比例约50%。如此,记者粗略计算,兴业非标资产理财占总资产8.4%左右,比例排在大中型银行前几位,且已超标。据了解,8号文出台后,兴业一方面面临理财产品整改压力,但同时管理层也庆幸,银监会8号文明确非标资产范围,为非标业务正名,此类业务开展已合规,而兴业理财、同业、投资类资产中,非标资产规模庞大。据记者获悉,兴业内部思路是,战略上重视,不再把理财作为通道业务或调剂渠道,以规范为主,同时如果有需要再进行额度限制。“对于存量产品,我们提出的是平滑过渡,平稳管理。”兴业银行一金融市场条线人士称。具体操作上,据了解,大多数存量理财产品兴业将会保证持有到期自然结束。“对于超标产品的处理思路,首先尝试通过资产证券化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