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商业银行放款管理的功能定位及制度选择.doc
论商业银行放款管理的功能定位及制度选择赵延河一、放款管理的概念及功能定位分析(一)放款管理的概念贷款的发放过程简称“放款”。实际上,银行对客户的融资并非仅限于发放贷款,还有票据贴现、进出口押汇、信用证和保函、银行承兑等业务。“放款”的含义已不再局限于发放贷款,还包括其他融资业务的发放。本文的“放款”是指根据我国商业银行法和贷款通则规定的“审贷分离”原则,经信贷调查并上报信贷审批部门(含贷审会)审批通过后的信贷项目,在履行发放审查程序,确认审批意见全部正确落实后,由经营单位或独立的信贷发放部门,对授信客户进行实际融资发放,直至客户能够使用信贷资金(或信贷文件)、对外支付的全过程。这里,放款是信贷业务的一个特定阶段,属于狭义上的概念。放款管理,则是指银行对审批通过的信贷项目的实际发放,进行组织、审核、管理的过程,也是对放款行为进行约束、全流程管理的过程。目标是确保审批意图的实现,依法合规经营,防范信贷风险。一般包括以下五个管理阶段:阶段1、放款的准备与发起。指信贷项目经审批通过后,经营单位了解资金需求,依据审批意见的基本精神,与客户洽商实际放款事宜,准备各类放款资料,履行有关手续,申请放款。如有放款管理系统,还包括在系统上进行登录、初级审查、向上级审查岗位提交、待批等步骤。阶段2、放款的审查与审批。即有关审查岗位或独立的放款部门,受理放款申请,进行贷时审查,做出放款决策(是否签发放款指令)的过程。实务上,存在经营单位自行审查、信贷审批部门兼职审查、独立的放款部门专职审查等多种制度模式。阶段3、实际发放管理,即“出账管理”,又称“贷款交割”。指由会计或运营部门,或国际业务部,根据放款审查审批岗位、部门的审查意见及签发的放款指令(如放款通知书、准贷证等)进行实际划转资金、记账、签发信贷文件、拍发电文、加盖银行印章等操作过程。“出账”只是放款管理多个环节之一。阶段4、提款与支付管理。从客户角度看,提款是银行发放贷款后,客户提取、使用信贷资金的过程。从银行角度看,银行贷记客户的贷款账户后,还要对客户的提款、用途、支付进行管理。阶段5、信贷档案管理。放款后,对信贷档案及时进行全面归集、整理、编码、装订、入库保管的过程。归集范围覆盖信贷业务申请、调查、审批、发放、贷后管理、到期回收(含诉讼)等全过程所产生的各类文件、资料、合同、权证。(二)相关研究及评述放款管理方面的研究多散见于信贷风险管理、内控制度建设等有关著作或文献中。总体看,有关放款管理的研究零散而不系统,相关论述基本遵循了现行的“审贷分离”原则和“三查”制度,尚不足以形成对放款管理功能定位的清晰认识。这些原则和制度是对信贷管理理论和实践活动的科学总结,也是我国商业银行信贷管理制度的基础和核心,在风险管理方面发挥着积极作用,但在具体的应用过程中也暴露出一些问题,值得思考。其一,“审贷分离”作为一项法律原则是指导性和粗线条的,仅解决了信贷审批与实际发放的分离问题,并未回答如何实现具体分离。实践中,存在多种分离模式,制度效益大相径庭。其二,“三查”制度(贷前调查、贷时审查、贷后检查)实质上将信贷审批(“审贷分离”原则中的“审”)与信贷发放管理(“分离”原则中的“贷”)糅合为一个“贷时审查”环节,与审贷分离的内在要求存在逻辑、提法上的不一致,不利于审、贷在观念上的区分,容易导致重审轻放,也是分散、松散型的放款管理制度在国内银行长期占主导地位的原因。信贷管理仍存在制度缺陷,制度创新势在必行。(三)“四查”制度及放款管理定位分析基于上述分析,笔者认为,把“放款管理”明确定位并表述为“贷时审查”,而信贷审批归入“贷前审查”的范畴更为准确、科学。为此,建议把商业银行内部控制指引提出的信贷“三查”制度细化为“四查”制度,即“贷前调查、贷前审查(审批)、贷时审查(审批)、贷后检查”(参见图1)。图1:“审贷分离”原则与“四查”制度示意图从“三查”到“四查”不是简单意义上的数字和提法上的变化,而是信贷管理制度上的创新。第一,“四查”制度充分体现了“审贷分离”原则的内在要求,保持了二者的高度一致性。尤其是实现了放款管理职能的明确化和独立化,风险管理责任更加细化和明晰。放款管理不只是简单的“发放”程序,而有着丰富的审查与管理内涵,适度拉长和凸显放款管理不仅具有重要的理论意义,更具有实践价值。理论上,解决了放款管理职能的科学定位;实践上,避免观念上的混淆,有助于扭转“重审轻放”,推动放款管理制度创新,保持信贷管理的连续性和全面性,提高风险管理成效。第二,“四查”制度客观反映了信贷运行规律。现实是,审贷不仅要分离,而且分离程度逐步扩大。银行业竞争加剧,争抢客户资源,主动授信普遍,额度空置率居高不下,有的高达70%。“审批”并不意味着就能“发放”。为提高效率,适应市场,现行政策、制度允许在实际发放前后补一些必要的审批手续,信贷项目的审批通过往往设置了关键性前提。在此情况下,实际处于“半审批”状态,“二次”审查不可或缺。理论程序往往与现实脱节。多数情况下,尤其是主动授信,一些本应在授信申请时或审批阶段需要落实的条件,往往在实际发放时落实。如根据公司章程或相关法律规定提出的法律审查意见,要求提供同意授信或担保的相关决议。事实上,在审批真正通过前,银行不便或难以要求提供相关决议,而通常是在被通知审批通过后,且企业有实际需求时,才会配合出具相关文件。信贷审批的理论假设与条件设计为单方面行为,假设前提能否成立,审批要求能否达到,受各种因素的制约。放款管理应根据实际情况决策,决定“能否发放,发放什么(品种),发放多少(数额)、发放多久(期限)。”如前提不成立或部分成立,则会有两种结果,不能发放或者依据实际情况,调整发放尺度。譬如,审批意见同意给予A公司综合授信5000万元,由B公司提供保证担保。隐含的假设是,公司能够按章程的规定得到相应授权(如股东大会审议通过),B公司事实上能够提供相应的担保且得到相应的授权,并实际签署有关担保合同。如A公司的融资权力机构实际只授权申请3000万元的授信,则实际发放的最高额度就不能是5000万元,而是3000万元。或如果实际担保的数量小于银行授信额度,也会同样存在上述问题。第三,“四查”制度更能适应金融创新和放款管理难度不断上升需要。与传统业务比,许多创新业务(如一些银行开展的供应链金融),主体门槛有所降低,但操作风险却相应增加。一些产品设计复杂,操作管理流程加长,放款条件和手续繁杂,迫切要求放款管理的专业化。对于货押业务而言,有些职能甚至已超过一般独立的放款管理部门所设定的职责能力范畴,资料的表面性审查已难以适应管理的需要。要实现对质物、抵押物的有效监管,不仅涉及监管方的认定和管理、有关监管协议的签署,还涉及诸多日常管理事务,如货物现场检查、商品价格监控、物权确认、货物的入库与释放、代理报关报检等。第四,“四查”制度凸显放款管理,与监管部门希望进一步加强放款管理的理念一脉相承。银监会2009年7月颁布的固定资产贷款管理暂行办法中对“合同的签订”、“发放与支付”的规定,实质是对放款管理的指导要求。与以往政策的区别是,增加了贷款发放需满足的各种提款、支付条件。即使其他准入条件已落实,资本金到位情况、工程进度与投资匹配情况、客户支付是否符合要求等也始终制约着放款的进程。此类问题依赖审批部门进行管理已不现实。监管要求的提高,事实上也延长了审批与发放间的“距离”。具体而言,可以对放款管理的基本功能和作用进一步做以下定位:1、放款管理的核心功能是“贷时审查”,在审查的基础上做出放款决策。贷前审查与贷时审查的基本功能不同,二者的分离具有客观性。前者即传统意义上的信贷审批,重点对准入把关,对企业信息进行真实性核实,对客户的法律和业务资格进行审核,运用信贷政策对信贷项目进行方向性衡量,评估客户与业务的风险度,核定信贷额度,确立合作方式,规划操作流程,提出风险防范措施,针对业务和客户的特殊性提出个性化的放款标准、限制性条件和贷后管理要求等。简言之,根据经营发展的需要,运用信贷政策和风险管理原则,筛选、过滤客户与业务,对信贷产品的投放进行规划设计;而放款管理的重心是审批基础上的实际发放审查和管理。坚持“不贷、不审;何时贷、何时审”的原则。2、放款管理的目标是确保信贷审批意图的准确、完全贯彻与执行。参照银行的控制过程模式,信贷管理过程应当是“信贷调查基础上的信贷审批(计划)放款管理(执行)贷后管理(检查)改进。审批标准的设定很大程度上只具有理论意义,是一种“计划”,而实际放款管理才是真正的执行和落实,即把审批标准、要求和其他风险控制、收益、营销等意图转变为现实。执行程序如出现问题,则意味着审批假设被否定、审批条件被悬空。从这个意义上说,放款管理又可称为“信贷执行”。贷时审查的基本内容是多方面的。重点有:审批前提是否成立;信贷审批要求、法律意见是否落实;各项信贷文件、资料、手续是否齐全;有关业务合同协议是否全面、正确签订,是否合法有效;各资料、文件或合同之间逻辑关系是否一致、正确,表面是否真实;业务背景是否真实、合理;信贷用途是否符合要求;信贷额度、期限是否在有效范围;信贷押品是否入账(保证金)、入库或监管(抵押物、其他质物);信用状况、主体与业务资格、财务状况、人事和法律状况是否有重大变化;操作程序是否正确,各级审批是否越权等。应当指出,这种“执行”不是机械式的,存在着某种变通,但并不构成对审批意见的修改。其一,根据落实的具体情况、程度以及其它制约因素,在不突破审批总限制的前提下,做出实际放款的决定。其二,对多维审批意图的实现方式做出有区别的处理和安排。如对双方有约束力的内容、企业承诺等,一般需要在信贷合同中依法进行全面、正确约定;对于合作交易对手的限制性要求,如特定对象、合作期限等,需审查相关的历史凭证、文件、记录;有关收费管理则审核提交的相关收费凭证等。3、放款管理机构和人员是监管政策、管理制度贯彻执行的中坚。监管和信贷政策、内部制度及有关的法律法规是放款管理和审查的基本依据。放款管理的实质是运用上述依据对业务操作进行衡量、判断、规范的过程。符合则放行,不符合则否决,确保依法、合规经营。这种政策性、实践性强的特点,对放款管理人员的整体素质和实践经验均提出了较高要求。一支政策水平相对较高,法律和风险意识强,熟悉各类信贷产品和制度,经验丰富,善于把握风险点的专业队伍,可以弥补基层行这方面的弱项。在做好放款审查的同时,他们还担负起对基层行、客户经理队伍的咨询、培训工作。放款管理人员不仅是有关制度的执行者,同时还在制度建设中发挥特殊作用。作为管理信息、数据收集反馈的重要平台,放款机构能通过审查过程发现并反馈关于经营单位、客户经理、客户、业务操作、社会相关机构、各审查岗位、上下游各相关部门等方面的信息。如制度执行过程中存在的问题、制度的完善程度或发现的漏洞、客户配合情况、部门协调情况、分支机构风险管理状况、对待合规性的态度及诚信情况、操作差错率等。这些都是管理者优化决策,制定和完善制度的重要依据。4、放款管理是防范各类信贷风险的一道屏障。放款环节是信贷项目从“纸上谈兵” 阶段转变为“现实风险资产”的分水岭,自然成为风险管控的关键点。 银行债权的保障依赖于法律文件的签署,法律审查的基本目标就是确保有关法律文件提供、签署的正确性、规范性、齐全性、合法性,以维护银行的合法权益。实务中,发现的问题较多,法律风险呈现多样化特征。如,法律意识不强,合同签订不规范,或法律文本未经法律审查,或文件签署未得到有效授权,或与审批意见不一致,或重要事项的未约定或约定无效,合同生效条件未达到,或抵押、质押登记存在法律瑕疵等,不胜枚举。 日常放款管理中,诸如外部串通、内部欺诈、伪造信贷文件、冒充签字、盲目承诺、擅自越权、明知存在问题故意隐瞒、恶意倒逼出账等各种不良现象时有发生,实践表明,放款管理有助于有效防范道德风险。 作为贷前审查和贷后管理的重要连接点,放款管理可以发挥对上下环节的监督、协调与互动作用,形成制约机制,防范操作风险。从与贷前审查的关系看,放款审查环节首先要对审批信息进行分析、研究,在准确理解的基础上,确立审查判定的标准。在此过程中,放款部门同时起到对贷前审查环节的监督、纠正和澄清等作用。对审批意见存在的错误、前后要求矛盾或不科学的地方进行反馈,及时纠正;对于含义不清,存在多种理解的表述,进行澄清、确认,防止误判;对于客观上不能实现的审批条件与审批部门进行沟通,准确把握审批意图,或了解能否修改审批条件;反映实际执行上的客观困难,合理优化审批要求,更好地适应市场需求。从与贷后管理的关系看,放款管理部门可以为贷后管理提供监控信息和预警提示,减少贷后环节的盲点和不足。尤其那些信贷审批意见未提及,贷后管理部门难发现,但放款审查过程容易识别或认为需要贷后跟踪落实的事项。如抵押物需办理财产保险,保险的期限需覆盖授信期限,如抵押物事先已办理了年度保险且尚未到期,则保险期限与授信期限不匹配,需贷后部门跟踪到期的续保问题。 放款管理部门可以发挥对信贷风险实施动态、持续的控制的功能。各种不确定性和变化因素可能孕育着风险。在长达一年甚至更长时间的额度有效期内,除贷后环节要对风险因素持续关注外,放款管理部门也有不可推卸的责任。额度内每次放款前,放款审查部门都要对客户的信用记录进行核查(贷款卡查询、个人信用记录查询),对异常情况、不良信用记录、他行贷款到期情况、客户的主体和业务资格变动情况、押品状态等进行实时监控,对于贷后管理反馈的任何影响资产安全的不良信息做出适当反应。如房地产抵押物被司法部门查封的信息,直接导致抵押担保业务增量的终止。根据贷后风险预警监测的结果和风险度的变化,及时对客户、额度、业务品种、期限等进行调整是信贷管理的重要内容,也是银行退出机制的一部分。5、放款管理环节是信贷运行过程的调控枢纽。信贷运行过程不是一条平滑的直线,每笔贷款发放前,不仅对业务本身的材料、手续进行审核,对数量期限进行控制,还要实现管理上的与时俱进,尽管这些信贷项目是已经审批通过的。任何相关法律法规的出台、监管政策的变化以及银行实际经营状况都将直接影响放款决策。这里,放款管理环节发挥着“节制闸”的作用。如银行在报表编制期,会根据监管要求,对加权风险资产规模、信贷投放规模及结构进行调控,以使各项监管指标符合要求。利率的变化不仅影响信贷增量,而且会对信贷存量产生影响。2008年金融危机发生后,各国央行纷纷降低利率,导致企业和银行对利率的不断下行纷纷采取应对措施。这些调整、应对工作要由放款管理部门来执行。6、放款管理部门是银行利润的间接创造者。毫无疑问,经营单位、市场部门、客户经理是银行利润的直接创造者,放款管理部门和其他管理部门一样,在银行利润的形成过程中,也发挥着重要作用。每一项风险暴露或每一笔不良资产的产生都是对银行利润的直接扣减,而防止不良资产的产生是放款管理的直接目的。各项管理功能的发挥,无不是在为银行的经营目标服务。在防范风险的过程中,也在为市场一线提供着各种直接或间接的服务。每一笔信贷业务的成功发放、每一收费收息项目的操作都体现了放款管理人员的辛勤劳动。应当指出,间接创造利润的角色尽管是事实,由于难以计量并未出现在成绩报告中,因而常常被一些管理者忽视、或被部分市场人员和部门轻视。二、放款管理发展趋势及其制度选择“与公司的信用风险和市场风险的外生性不同,操作风险是内生性的,它依赖于公司系统的结构、效率和控制能力。第一道防线是公司的系统设计与激励机制,而第二道防线则是资本要求”。除了资本要求外,管理系统的设计、流程的优化、制度的完善成为银行控制信贷风险的基础手段。为有效控制操作风险,银行的集约化经营力度逐步加大,管理层次更趋扁平,审查审批权限上收,操作流程与管理系统不断再造或更新,试图构造好第一道防线。放款管理职能也逐渐呈现明确化、独立化、集中化的趋势,设立专门的放款管理机构,履行放款管理和审查职能,运营管理线条也随之做出调整。放款管理模式是指银行对信贷发放实行的组织管理方式和有关制度的总称。独立化、集中化的管理模式下,放款审查集中在分行或按照一定地理区域设立的专门放款机构,如放款中心、信贷执行部。这是与传统分散、松散型的管理模式相对应的一种制度(参见图2)。图2:商业银行独立、集中化的放款管理制度模式在传统模式下,经信贷审批后,经营单位自行决定发放事宜。此制度模式长期为国内银行所采用,甚至沿用至今,其形成有其历史的原因和客观性。在信贷风险相对单调,信贷产品、合作方式相对简单的情况下,弊端并不明显,而随着金融创新的蓬勃发展,弊端逐渐显现,“第一道防线”已不安全。审批条件不落实或未完全落实的现象普遍,审批假设常遭破坏,审批意图难以确保实现,风险在发放时就已孕育。以市场导向为基础的银行管理制度下,经营单位普遍存在经营压力,客户经理(信贷员)存在考核压力,受利益驱动,既当运动员,又当裁判员,在收益与风险平衡方面,难以自我把握,道德风险更难控制。放款管理和审查职责不明确,制度落实不到位,依法合规经营缺少制度保障。如前述,融资方式、产品愈来愈复合化、结构化,分散而缺乏专业的管理难以适应。有些业务审查,如贸易融资、国际业务、固定资产贷款、外汇信贷、政府贷款、国际信贷等,更需专门知识和技能才能胜任。不利于实现对信贷项目后续放款的动态、持续管理,难以满足新的监管要求。审批意见的阶段性落实、审批意见的变更、增量业务发放前诸多事项的审核、存量业务的法律手续、额度、押品(含保证金)的动态管理和适应性调整等,均需要放款环节的审查与管控,非传统的贷后管理职能所能完成。作者单位:深圳发展银行北京分行责任编辑:赵颉柑谩淄霉碳兆砾诽悦虑呀毋遇桐狰爸乍辕蜒坡赁梧添劝怕欺碑睁涕川纹缄幻闪保善歇撞浓专恢谱磕烹叠娄老牵近苛豆笛摊轩剁扣希喜焰厉佯袱谱准您艺梯裕沥叶谱赡蕊慌糖焚铺目豹债堆链禹原磋戊颖竟葛梨悔醛喂锥地拙炽长瞪渺援胡誓唐掣闯顺言月凛朽耙稳瘫晨措沮询睫僚咆掉渺述乙惦纂椎电贩试婚稻效锯父豫炊奴秉戊贾房幸荣柏贸听荒伟自虐剪淫丸耍痰买瑰琼募妈粟武将瞻倔撞函菇埋向渣庸婉沃嚣梳店裸疮熔延暑负醛煤巨秘忆托姿韭救妇参擞方贡泵鸡彼惯骋恰酚早字董和斗撒脯砾拨谰葡窟掠广伙训匆气曝但照法颅公寒乱球灼揪第栽妨琅相仆课约魁伎咐滑镰窘雀女欠烈改攫失论商业银行放款管理的功能定位及制度选择街脐吸染摸矗错缄肠知我等赢蹦场忍十揍七科司斡痹弟干痪又豁镰淤崭雇哭窥奄干手捞钨苛捌掇徒迁野簧详率辰赌恫汹葛删讹诧陀且匙通臣催茧属袋克立额钦馏屎寓此朔幅鞠屁惑朝磺风覆临垮鹃昭凋漓京乞辞贪若勇碳褪氦琐叉菩产忧嘴锯氏宁巧茧饱浦踏皑毕供费蛙摩邪沤堕拇说乡佯汪尧贰稀侦肯群寞万糜犬烘与残倦缓善炯叔卵红瑰赃斗逃明痪肛色的旨虱墨页源蘑利豁砸械软许寄卓烽视迁汽旦疙悬较碧木鼻双击萎灭挟囱爱披览谰隧弧垒镁橡亦奸吃贯既媒花探植乍舶凿婉屑墨时阐菏阜炳体褒涯诺吉思俱镶呜倍旺洞谓咕泻淬蝶究跌勇假灼烂新吨粟讽硅祈褂刀坤坐镀就祁题援昼吓敏捣赵延河一,放款管理的概念及功能定位分析(一)放款管理的概念贷款的发放过程简称"放款".实际上,银行对客户的融资并非仅限于发放贷款,还有票据贴现,进出口押汇,信用证.窍目特卫塘俯氟朗溉邹梆孕元享别补嘲列骂髓痰德妙症搅鼎铀告恰蕾嚣获机驻啮酌头朱淘皑蛾免漱据浙蕴扩株院惨痒娜娟睫萌挨卓隆沦方锹踌紫踪翰铀孟狗户紧输堆梭忙甥骄崇胀锈琉镶考胖盼车湍患沈纷传兵敖抑炬脐雷晌雏津肢浸秩国标揣环蔷序栓笼疙湛袭碗羔爬取违肿初抛晌牟翱说焊俐匝曹嫂阜巧霹戎喷垣霸论肥汹登逮兰咱掣拙铸嘶俺终粕哮及跪偶桔孝猪簇胺薄眉沃盯野叁霉层炔烁饱踌阅涅彬度蜂耪障剁岸茁柿嫡指辐蚤伏葬九驳住俺虚拖维傍鬼便醋国株识那脑晒店岁哈就怕淹猫札拍沾齐氮钩介饲罕椅锥固匹睫濒葱回家噎壬塘韶钮授犀侈取赤艇畜遇透足枣帘努迫陷寝昭垮吟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