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来到三一办公! | 帮助中心 三一办公31ppt.com(应用文档模板下载平台)
三一办公
全部分类
  • 办公文档>
  • PPT模板>
  • 建筑/施工/环境>
  • 毕业设计>
  • 工程图纸>
  • 教育教学>
  • 素材源码>
  • 生活休闲>
  • 临时分类>
  • ImageVerifierCode 换一换
    首页 三一办公 > 资源分类 > DOC文档下载  

    浅谈中国互联网的内容监管体制.doc

    • 资源ID:4185227       资源大小:35.50KB        全文页数:7页
    • 资源格式: DOC        下载积分:8金币
    快捷下载 游客一键下载
    会员登录下载
    三方登录下载: 微信开放平台登录 QQ登录  
    下载资源需要8金币
    邮箱/手机:
    温馨提示:
    用户名和密码都是您填写的邮箱或者手机号,方便查询和重复下载(系统自动生成)
    支付方式: 支付宝    微信支付   
    验证码:   换一换

    加入VIP免费专享
     
    账号:
    密码:
    验证码:   换一换
      忘记密码?
        
    友情提示
    2、PDF文件下载后,可能会被浏览器默认打开,此种情况可以点击浏览器菜单,保存网页到桌面,就可以正常下载了。
    3、本站不支持迅雷下载,请使用电脑自带的IE浏览器,或者360浏览器、谷歌浏览器下载即可。
    4、本站资源下载后的文档和图纸-无水印,预览文档经过压缩,下载后原文更清晰。
    5、试题试卷类文档,如果标题没有明确说明有答案则都视为没有答案,请知晓。

    浅谈中国互联网的内容监管体制.doc

    浅谈中国互联网的内容监管体制 【摘要】2010年3月23日,谷歌宣布停止对谷歌中国搜索服务的“过滤审查”,并将搜索服务由中国内地转至香港。这一举动引发了媒体和专家对中国互联网内容审查制度的讨论,谷歌在中国是否要自我审查?因此,本文将以谷歌退出中国内地事件作为引子,浅谈中国互联网的内容审查监管的现状,通过对其监管的手段和方法进行分析,探寻体制中的利与弊,并为其发展提供可供参考的意见。关键词:互联网、审查、内容监管 北京时间2010年3月23日凌晨,谷歌公司高级副总裁大卫·德拉蒙德公开发表声明,宣布停止对谷歌中国搜索服务的“过滤审查”,并将搜索服务由中国内地转至香港。同日,国务院新闻办公室网络局负责人发表声明,指出外国公司在中国经营就必须遵守中国法律,按照相关要求对其搜索服务进行必要的过滤。谷歌退出中国的举动无疑引起媒体及相关学者的关注和质疑,究竟谷歌在中国是否要遵循中国的互联网法律法规呢?早在2009年,中国互联网主管部门曾对“谷歌中国”网站进行处罚,暂停其境外网页搜索业务和联想词搜索业务,并责令其立即整改,采取措施对相关内容进行过滤。原因是网站大量传播淫秽色情和低俗信息,严重违反了中国有关法律法规。 王奇华.谷歌中国被处暂停部分搜索服务.2009年6月19日, 2010年6月6日个人认为这可以看作是谷歌与中国互联网内容审查制度的首次正面交锋,谷歌最后还是妥协并接受中国主管部门的处罚。时隔一年,谷歌在“退出风波”中没有作出任何让步,其行为被认为在挑战中国互联网的内容监管体制。既然不能保障“信息自由”、“信息安全”,惟有“忍痛”放弃中国大陆市场。谷歌与中国互联网内容审查制度间的碰撞,越来越让更多的人开始讨论中国目前的互联网内容管理体制的相关问题。究竟这一制度的存在是否会妨碍互联网的发展?是否会再次引发外国网站的退出事件呢?(還有什麼大型外國網站在內地?谷歌與其他網站的功作和運作也不盡相同) 自1994年中国开通国际专线,实现与全球互联网的联接以来,中国的互联网一直都保持快速发展的势头。根据中国互联网络信息中心的数据显示,截至2009年12月31日,我国网民的数量已达到3.84亿,网站数量是323万个。 中国互联网络信息中心.互联网研究, 2010年6月6日中国互联网在迅速发展的同时,毫无例外也会存在一些问题,如通过互联网发布未经证实的假新闻、假信息的情况十分普遍;以垃圾邮件为代表的垃圾信息日益泛滥;色情、赌博等不良信息内容也广泛流传于网络。这些问题的存在不仅会扰乱信息服务的正常秩序,也影响了互联网健康发展。所以,就不得不或必须对互联网络的信息内容采取监管治理的措施。同时,中国互联网络信息中心(CNNIC)将网民定义为半年内使用过互联网的6周岁及以上的中国公民。中国年轻的网民容易沉迷于即时信息、网络游戏和虚拟社交。正是这种网民结构的复杂性,网民年龄结构的年轻化,要求政府更要加强对互联网内容的管制。2000年,被认为是中国互联网管理的“关键年”。从这年起,国内互联网的监管力度开始升级,最显著的迹象就是频繁立法,而最重要的内容监管法规也在一两年间集中出台,如互联网信息服务管理办法、互联网等信息网络传播视听节目管理办法等。在密集出台的互联网法规中,大多数都直接规范互联网网站、BBS提供商、网吧和网民的行为,但其中心又特别地落脚在内容监管上,例如互联网信息服务管理办法的第十五条就明确地规定了互联网信息服务提供者的责任及禁止提供服务信息的内容。 互联网信息服务管理办法第十五条互联网信息服务提供者不得制作、复制、发布、传播含有下列内容的信息:(一)反对宪法所确定的基本原则的;(二)危害国家安全,泄露国家秘密,颠覆国家政权,破坏国家统一的;(三)损害国家荣誉和利益的;(四)煽动民族仇恨、民族歧视,破坏民族团结的;(五)破坏国家宗教政策,宣扬邪教和封建迷信的;(六)散布谣言,扰乱社会秩序,破坏社会稳定的;(七)散布淫秽、色情、赌博、暴力、凶杀、恐怖或者教唆犯罪的;(八)侮辱或者诽谤他人,侵害他人合法权益的;(九)含有法律、行政法规禁止的其他内容的。来源:在这一阶段,政府逐渐开始主导互联网内容的建设行动。2004年9月,中共十六届四中全会在其加强党执政能力建设的决定的文件将互联网内容监管的思路清晰表述为“法律规范、行政监管、行业自律、技术保障相结合”,并强调应“高度重视互联网等新兴传媒对社会舆论的影响”。李永刚.中国互联网内容监管的变迁轨迹.南京工业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07年02期,第45页政府越来越重视对互联网内容的管理。而自2004年后,中国互联网内容监管跨入新阶段,政府越来越熟练地运用各项传统的管理技能,形成了多管齐下的监管体系。根据中国现行的互联网管理法规,可以把互联网管理划分为互联网网络犯罪管理领域、互联网保密管理领域、网络安全管理领域、互联网内容监管领域等领域。从各领域相应的管理法规看,互联网内容始终是中国互联网管理的重点。韦柳融、王融.中国的互联网管理体制分析.中国新通信.2007年18期,第33页由此可见,政府将互联网内容监管放在了互联网管理体系的首位,任何事情都无法捍卫政府对于互联网内容审查的决心。2009年末开始,中国再次加大了网络内容的监管力度。无论是商业网站还是新兴的个人网站,都胆战心惊。个人网站在最近的整顿中损失惨重,一些较大的网站,如博客大巴、饭否网等,也因个别网民发布不良信息而受到有关部门屏蔽的处罚(到底所謂不良信息是什麼?數量是否足以用屏蔽作為處罰?)。据不完全统计,到目前为止,已有十几万个个人网站退出了互联网舞台。 林天爱、吴晓宇.中国互联网进入严管时代.IT时代周刊.2010年06期,第45页政府的这一举措给网站的管理人员敲响了警钟,如果为了流量引入不合乎法律规定的内容,并疏于管理,导致不良信息广泛流传,势必会受到政府相关部门的监察与屏蔽。(有沒有具體例子?)互联网内容的监管实则是一个庞大而复杂的过程,这其中既要依靠技术手段,又要政府与互联网参与者的共同合作,才能取得很好的效果。在中国整个内容监管体制中,政府的行政监管始终占据着主导地位,这表现为频繁的出台相关法律和行政法规,强制网站进行自我过滤和审查,以达到监管的目的。据统计,目前我国政府参与互联网的管理部门已达到15个之多,如中宣部、广电总局、工信部、国家安全部、教育部、文化部等。各部门针对各自的领域管理互联网的信息内容。除了政府内部相关人员关注并随时监管互联网的信息流传外,2006年起,中国互联网网络设立了“虚拟网警”制度。互联网内容审查就是主要依靠这些网络警察在管理。他们通过关键字过滤、网关IP封锁等技术手段对论坛、网志、聊天时和Web页面等互联网资讯进行审查,以确保互联网的健康发展。目前,中国互联网的内容审查主要分为两个阶段,一是信息发布前的审查,这一阶段,主要是通过技术手段,如过滤软件,自动过滤一些带有敏感政治倾向或反党倾向、暴力倾向、不健康色彩等话题的词语,阻止信息在互联网发布;二是信息发布后的审查,有些信息为了防止在发布前就被删除,特地寻找替代词,以蒙骗过关,发布会若被发现,就会删除该信息,或者屏蔽相关网站,以断绝信息在网络的广泛传播。可见,政府在网络内容监管方面,始终抱着严谨和严厉的态度,“宁可错杀也不愿放过”。所以,在强悍的内容监管体制下,各类网站都不敢轻举妄动,惟有中规中矩,方能确保网站安全顺利运行。很多时候,中国互联网内容的监管体制被认为是严厉而毫无自由的网络管理体制。事实上,在对待互联网不良信息上,外国互联网络的规管也相当严格,如新加坡、韩国、美国等国家,(把它們放在一起,並不恰當,新加坡和美國的差別很大,再者,你沒有提及一個問題,為什麼Google最後要撤到香港?如果香港規管不嚴,是否存在很多問題)只是各国的规管理念、手段和方法存在差异而已。但是无可否认中国的监管体制在带来好处的同时,也存在不足之处。一方面,严格的监管体制可以帮助网民事先过滤网络暴力、色情等不良信息,节省了网民筛选信息的时间。这不但促进了互联网络的健康发展,维护社会稳定和网络秩序,也让互联网切实地发挥了其最大作用,令网民真正地从互联网获益,网民不需要烦恼收到垃圾邮件,也不需要抱怨在查阅资料时搜索太多的垃圾信息,真正享受到网络所带来的好处。.另一方面,在互联网监管体制中,政府行政手段的过多介入会导致互联网的衰弱,妨碍互联网的发展,也会抑制互联网供应商的积极性,限制网民的言论自由。一些互联网商家因为害怕政府的处罚而暂停或彻底关闭网站服务,这不仅不利于中国互联网的发展,也间接地损害了国家的经济利益。其次,就是体制中的政府部门的“无头管理”,正如雅虎中国前总裁、互联网专家谢文说到,“对网络业的管理,从来就是群龙治水,天下大旱”。多个部门的重复审查和监管直接地危害到互联网服务供应商的利益,也让整个监管体制显得冗余,会对中国整个互联网的发展不利。结语中国严厉的互联网内容监管体制让一个外国网站自动放弃大陆市场,我们不否认中国的内容审查制度存在漏洞和不足之处。但是我们也要换个角度想想,若中国没有制度的管理,那中国的互联网将会是什么样子。再者,若外国网站想要进入中国市场,那就应该遵守相关的法律法规,保障中国网民的的利益不受损害。不过,当前政府若想要中国互联网走得更好、更远、更强大,其内容监管体制需做出适当的改变,如在管理手段上要创新,不妨参考国外经验,设立内容分级制度;进一步明确各个管理部门的互联网内容管理的权限,避免“无头苍蝇到处乱撞”的情况发生;加强与世界各国的合作,协议和共同维护互联网信息安全等。因此,只有不断地完善内容监管体制,中国的互联网发展前景才会更好。但是短期内,政府对于互联网内容审查是不会松懈的,在未来的一段时间内,监管会更加严格。【参考文献】1 林天爱、吴晓宇.中国互联网进入严管时代.IT时代周刊.2010年06期2 林明凤.我国网络监控的现状及反思.法制与社会.2009年01期3 毕子甲.新时代背景下的中国互联网内容监管.青年记者.2006年13期4 李永刚.中国互联网内容监管的预期与效果.江苏行政学院报.2008年02期5 胡春玲.互联网内容安全及监管体制.信息网路安全.2004年01期6 马乱、张彬.从海外内容控制软件看我国网络监管.通信世界.2008年12期7 李永刚.中国互联网内容监管的变迁轨迹.南京工业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07年02期

    注意事项

    本文(浅谈中国互联网的内容监管体制.doc)为本站会员(仙人指路1688)主动上传,三一办公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上载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 若此文所含内容侵犯了您的版权或隐私,请立即通知三一办公(点击联系客服),我们立即给予删除!

    温馨提示:如果因为网速或其他原因下载失败请重新下载,重复下载不扣分。




    备案号:宁ICP备20000045号-2

    经营许可证:宁B2-20210002

    宁公网安备 64010402000987号

    三一办公
    收起
    展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