欧洲投资银行贷款辽宁省西北地区生态林示范项目环境影响评价报告书.doc
-
资源ID:4184864
资源大小:18.56MB
全文页数:27页
- 资源格式: DOC
下载积分:8金币
友情提示
2、PDF文件下载后,可能会被浏览器默认打开,此种情况可以点击浏览器菜单,保存网页到桌面,就可以正常下载了。
3、本站不支持迅雷下载,请使用电脑自带的IE浏览器,或者360浏览器、谷歌浏览器下载即可。
4、本站资源下载后的文档和图纸-无水印,预览文档经过压缩,下载后原文更清晰。
5、试题试卷类文档,如果标题没有明确说明有答案则都视为没有答案,请知晓。
|
欧洲投资银行贷款辽宁省西北地区生态林示范项目环境影响评价报告书.doc
国环评证乙字第1510号 欧洲投资银行贷款辽宁省西北地区生态造林示范项目环境影响报告书(简本) 建设单位:辽宁省林业厅外资项目办公室编制单位:辽宁省水利水电勘测设计研究院2013年7月 沈阳1 工程概况1.1项目背景及建设地点1.1.1项目背景辽宁是重要的东北老工业基地,工业化和城市化水平较高,人口和经济快速增长对生态环境的压力较大。虽经多年治理和保护,生态恶化的趋势有所遏制,但由于历史欠帐较多、治理措施相对滞后、地区间生态差异较大等因素影响,生态建设形势依然十分严峻。特别是辽西北地区是辽宁省生态环境最脆弱的地区,地处科尔沁沙地的南缘,水土流失较为严重,生态安全隐患依然存在,风沙灾害频繁,干旱、风沙给农牧业生产造成很大损失,直接影响地区国民经济的发展,以及农民增产增收。大力营造生态林,改善生态环境仍然是该地区目前的中心工作之一。为多渠道筹集生态建设资金,决定申报周期长、利率低的欧洲投资银行贷款,利用欧洲投资银行贷款开展生态环境建设,大规模营造水土保持林、建设杨树大径材储备林和营造生态经济林。2007年12月,欧洲投资银行宣布向中国提供5亿欧元贷款,以支持中国应对气候变化的工作,根据中方和欧洲投资银行的有关协议,国内有关部门配合国家发改委开展了积极遴选,确定了欧洲投资银行林业专项框架贷款项目及计划安排,其中包括辽宁省西北地区生态造林示范项目。1.1.2 建设地点项目选择在辽宁省西北部地区,位于东经118°50122°55,北纬40°4042°55之间,属于科尔沁沙地南缘。项目区选择的原则:要求有充足的宜林地资源,尽量选择在生态环境恶劣的地区;要求参加项目的单位或个人有明确的意愿,并具有一定的技术力量和经营管理经验,按照欧洲投资银行贷款条件准备和实施项目。根据项目选择原则,经筛选,造林地块拟定为阜新、朝阳2个市的阜蒙县、彰武县、北票市、喀左县、建平县、朝阳县、凌源市、龙城区、双塔区9个县(市、区)的124个乡(镇)或林场。1.2 项目内容项目建设营林总面积23726hm2,其中:困难立地水土保持林面积13450hm2;地方杨树大径材储备林面积1556hm2;国家杨树大径材储备林4518hm2,经济林造林面积4202 hm2(包括大枣、梨、苹果造林面积600hm2,大扁杏、山杏造林面积3080hm2,文冠果造林面积522hm2)。1.2.1造林模型造林模型是在借鉴“国家造林项目”、“森林资源发展和保护项目”、“辽宁省造林项目”、“困难立地造林项目”造林模型的基础上,结合生产的实际需要建立的,本项目共设置建立了5个造林模型,其中:困难立地水土保持林造林模型1个,杨树大径材储备林模型1个,经济林造林模型3个。除困难立地水土保持林造林模型提倡营造混交林外,其他造林模型均为纯林模式。造林模型详见表1-1。1.2.2项目投资根据建设规模和投资单价,估算项目建设总投资为48000.00万元,其中殴洲投资银行贷款24000.00万元,折合欧元3000.00万元(按1欧元=8.0元人民币计算),占总投资的50%,国内配套24000.00万元,占总投资的50%。在国内配套资金中,省级配套15%,县级配套10%,造林实体配套(可用劳务折抵)25%。1.2.3实施计划项目建设期为5年,即2013-2017年。造林总任务量为23726hm2,其中:2013年2014年造林4746hm2;2014年2015年造林7122hm2;2015年2016年造林7119hm2;2016年2017年造林4739hm2。项目造林进度详见表1-2。项目造林进度表表1-2 单位:hm2 年度造林类型合 计2013年2014年2014年2015年2015年2016年2016年2017年合计237264746712271194739困难立地型水保林134502692403640342688杨树大径材储备林60751215182418231212防护型经济林420283912621262839造林模型表1-1项目类型造林主栽树种及苗木类型初植密度(株/hm2)可混交的树种混交比例及方式整地方式及规格造林方式及季节施肥数量(kg/hm2)抚育除草灌水及补植修枝主栽树种苗木类型尿素复合肥年限次数困难立地水土保持林油松、侧柏、樟子松樟子松、油松4年、侧柏3年生以上容器杯苗833山杏、刺槐、五角枫、紫穗槐、柠条混交树种不低于20%,带状、块状、不规则穴状(60×60×60)沿等高线整地,保留原生植被大坑中心栽植、雨季1-1造林当年灌水、干旱时灌水,成活率低于85%补植,根据有害生物危害实际情况进行防治杨树大径材储备林地方杨树1、2年生裸根级苗667穴状(60×60×60)或全面整地大坑中心栽植、春季或秋季300(造林当年及第2年各150)1-1第3-5年1-1国家杨树1、2年生裸根级苗667穴状(60×60×60)或全面整地大坑中心栽植、春季或秋季300(造林当年及第2年各150)1-1第3-5年1-1经济林大枣、苹果、梨2年生以上嫁接苗500穴状(60×60×60)沿等高线整地,保留原生植被大坑中心栽植、春季300(造林当年及第2年各150)200(当年和第2年各100)1-1大扁杏、山杏2年生以上的裸根苗、嫁接苗833穴状(40×40×40)沿等高线整地,保留原生植被大坑中心栽植、春季或秋季300(造林当年及第2年各150)200(当年和第2年各100)1-1文冠果1年生以上的实生裸根苗833穴状(40×40×40)沿等高线整地,保留原生植被大坑中心栽植、春季300(造林当年及第2年各150)200(当年和第2年各100)1-1注:表中1-1表示造林当年抚育1次,次年抚育1次。1.3项目与相关规划协调性分析项目建设的目标是通过在辽西北生态区位重要、生态环境脆弱地区大规模营造水土保持林、用材林、经济林等技术手段,增加该地区森林总量,提高森林覆盖率,起到减少水土流失、保育土壤,涵养水源,改善地区生态环境的目的,同时提高木材产量及木材储备,提高林农经营收入。为高标准的生态林、用材林建设提供示范作用。1)项目建设与林业发展规划的符合性分析辽宁省林业发展“十二·五”规划中提出辽西北地区总体布局:以改善生态环境为宗旨,加大造林力度,重点实施荒山绿化工程和辽西北边界林体系扩宽工程,大幅度提高森林植被覆盖率。因此,本工程与辽宁省林业发展“十二五”规划是符合的。2)项目建设与林业生态建设发展规划的符合性分析辽宁省林业生态建设发展规划纲要中提出辽西北地区以恢复生态和林、牧、农综合开发为重点,实行封、飞、造结合,乔、灌、草合理配置,大力实施退耕还林(草)、防沙治沙、水土保持、小流域治理等工程,努力恢复植被,扩大绿化面积,提高森林植被覆盖率。因此,本工程与辽宁省林业生态建设发展规划纲要是符合的。3)项目建设与辽宁生态省建设规划的符合性分析辽宁生态省建设规划纲要中提出在辽西北沙地生态区,进一步强化“三北”防护林建设和科尔沁沙地治理,林草结合,完善林网,就地封沙,遏制沙丘南移。实行封山育林育草,大力营造灌木林和混交林,构建防风挡沙绿色屏障;在辽西丘陵生态区,实施山水林田路综合治理,加强“三北”防护林建设,实施退耕还林还草,加大封山育林育草力度,恢复植被。因此,本工程与辽宁省生态省建设规划纲要是符合的。2 项目区环境现状2.1 生态环境现状朝阳市植被为半干旱暖温带落叶阔叶林带,属华北植被区系向蒙古植被区系过度带,为森林草原植被。由于历代自然和人为因素破坏,原始植被所剩无几,目前除少数部分天然次生林和荆条丛林外,大部分为人工林。阜新地区属于华北植被区系、内蒙植被区系和长白植物区系交错地区,种类繁多。但是林地分布不均,疏幼林较多,林相欠佳,综合效益不明显。项目建设区为9个县(市、区),有林地面积777797hm2,无林地面积28770hm2,宜林地面积180997hm2,森林蓄积量26348218m3,森林覆盖率34.53%。项目区域人类活动剧烈,经实际调查,造林地块分布较分散,地块内无珍稀、濒危及国家、省级重点保护的野生植物。项目区地块动物群系绝大部分为村庄农田动物群,野生动物种类为人类伴生种,如蛙类、草蛇、小家鼠、褐鼠、麻雀和喜鹊等。地块内无珍稀、濒危及国家、省级重点保护的野生动物。2.2 水环境现状采用朝阳市及阜新市环保局2011年例行水质监测资料,对项目区主要河流:大凌河、小凌河、绕阳河、柳河、牤牛河、西河的水质现状进行评价。评价结果表明,项目区主要河流水质现状均为类劣类,现状水质较差。项目区涉及9个县(市、区),地下水计算总面积(总流域面积)为29991km2,其中:地下水类水面积为13586km2,占45.3%,类水面积为10329km2,占34.4%,类水面积6074km2,占20.3%。2.3 土壤环境现状朝阳市土壤主要分4个土类,即褐土、棕壤土、草甸土及风沙土。褐土是境内地带性土壤,占土壤总面积的73.16%;棕壤土占土壤总面积的19.73%;草甸土主要分布于河流沿岸及河漫滩一级阶地上,占土壤总面积的6.35%;风沙土主要分布在建平、北票西北部,仅有固定风沙土1个亚类,占土壤总面积的0.26%。阜新市土壤为8大土壤类型,具体为褐土、棕壤土、草甸土、盐土、碱土、水稻土、沼泽土、风沙土。其中以褐土、棕壤土、草甸土、风沙土4种类型为主。阜新地区土壤总的情况是:有机质含量较低,氮、磷、钾含量分别为50ppm、4ppm、80ppm。土壤pH值平均为7.5-7.7左右,砂性土壤占70%以上,土壤理化性质较差,土壤贫瘠,土地肥力差。2.4 水土流失现状朝阳市全市现有水土流失面积9100.4km2,占全市总面积的46.2%。其中,轻度侵蚀面积3048.21km2,占水土流失面积的33.5%;中度侵蚀面积4031.86km2,占水土流失面积的44.3%;强度侵蚀面积1736.63km2,占水土流失面积的19.1%;极强度及以上侵蚀面积283.73km2,占水土流失面积的3.1%。全市年土壤侵蚀量8670.0万t,土壤侵蚀模数3788.0t/a·km2,沟壑密度2.31km/km2。阜新市属于土石质低山丘陵沟壑区,水土流失严重,水土流失面积3838.99 km2,占流域总面积的36.75%;其中,轻度侵蚀2674.09 km2,占水土流失总面积的69.71%;中度侵蚀903.79 km2,占流失总面积的23.56%;强度侵蚀176.42 km2,占流失总面积的4.6%;极强度侵蚀为69.36 km2,占流失总面积的1.81%;剧烈侵蚀为13 km2,占流失总面积的0.34%。土壤侵蚀模数1846.65 t/a·km2,沟壑密度1.7km/km2。2.5 评价范围项目实施区域包括阜新、朝阳2个市的阜蒙县、彰武县、北票市、喀左县、建平县、朝阳县、凌源市、龙城区、双塔区9个县(市、区)。评价范围主要根据造林地与周边地区的生态完整性确定,以工程建设可能影响的生态系统为主: 1)山地、丘陵山地、丘陵区以造林地所处边坡(山脊和山脚)为垂直界限,向上游方向外扩200m,向下游方向外扩1.0km做为评价范围。2)平原平原区造林工程以造林地边界外扩200m300m做为评价范围。3 环境影响预测及评价3.1 环境保护目标根据工程施工及运行特点、项目区环境现状及环境功能,本工程保护目标为:1)地表水环境控制农药化肥施用种类及施用数量限量控制,减轻对地表水污染,不使现状水质恶化。2)土壤环境控制建设期间造成的水土流失;运行期间控制农药用量、尽量使用有机肥、绿肥,减轻由于有害物渗入土壤造成的土地生产力下降。3)地下水环境根据项目区地下水赋存条件和植被根系发育特点,因地制宜确定造林树种,减轻地下水环境因造林项目的实施而受到影响。4)生物多样性避免大面积种植单一树种,使因森林结构简单而导致生物多样性降低及遗传基因窄化,从而减轻病虫害发生的风险。5)饮用水源地、自然保护区项目区选择避开自然保护区和饮用水水源区。3.2 环境影响预测3.2.1 建设期环境影响预测造林主要选在春秋两季,在春季造林时,因项目的实施,用水量增加,将会对项目区周边农业生产造成轻微影响。秋季造林时,农业用水量较春季小,造林用水对农业生产影响轻微。造林地块分散,不在饮用水源保护区范围内,项目施工对水源地影响较小。施工废气主要为苗木运输过程中产生的废气、尾气等;施工扬尘主要来自造林过程中林道建设、土方开挖、临时堆土及车辆运输。主要污染物为TSP、SO2和NO2。废气和扬尘基本上都是间歇式排放,对局部区域环境将产生一定影响。建设期的噪声污染主要来自于苗木运输车辆噪声。车辆运输噪声具有流动性特点,噪声污染与经过的交通道路路况,以及经过地区的噪声背景值等密切相关,运输车辆噪声可能对沿途居民产生影响。林道建设、林地清理、整地,破坏了原有地表的稳定,开挖期间土方临时堆置,回填后表层松散,易产生水土流失。林道修建时,破坏原有植被,形成裸露的路面和边坡,造成水土流失、增大水体的浑浊度、污染水体。本项目造林地选择在宜林区域,且不与现有其他工程的造林地块重复,远离自然保护区,对区域的生物多样性和生态系统的自然性、完整性影响较小。项目造林以优良乡土树种为主,虽然困难立地水土保持林造林面积较大,但在造林模型设计时,都设计了山杏、刺槐、五角枫等树种混交,而杨树大径材储备林虽然树种单一,但造林面积较小,且造林地块分散,不会影响遗传基因窄化,对森林景观和生物多样性不会产生明显影响,但增加了病虫害发生的可能性。3.2.2 运行期环境影响预测1)水环境影响预测森林涵养水源的价值主要体现在增加有效水量,改善水质和调节径流。项目建成后涵养水源中的新增调节水量为7475.53万m3。本项目造林地块分散,并不直接影响各水源地,在水源地周边区域安全、合理使用农药化肥对水源地的影响较小。本项目所处区域降雨量在442mm620mm之间,属半湿润地区。在半湿润地区林带对地下水水位的影响较微弱,对紧邻造林地块的周边农作物会产生轻微影响,对日常饮用井水水位基本没有影响。2)环境空气影响预测项目建成后累计吸收空气中CO2,释放O2。并可减少沙尘天气,对净化空气、稳定大气中二氧化碳的含量有重要作用。在苗木采伐、运输和林果运输过程中会产生扬尘、增加汽车废气、尾气的排放等。3)声环境影响预测在苗木采伐、运输和林果运输过程中产生的噪声可能对野生动物造成惊扰,对周边居民生活产生一定影响。4)土壤环境影响预测项目建成后保育土壤中的固土量为114.48万t;保肥量为7.58万t;植被土壤固碳量为6.40万t,较大程度的改善土壤环境。在抚育和森林病虫害防治时,如农药施用不当,会污染土壤。如直接在地表撒施,将导致肥料流失,污染水源和土壤。林地长期施用化肥,会导致土壤的理化性质发生变化,使土壤板结,土质恶化。根据病虫害防治计划,本项目主要使用的农药有氧化乐果、辛硫磷乳油、氟氯氰菊酯、杀螟松等,均属较易降解农药。针对本项目区的土壤环境,农药使用后残留量可以较快速度降解至农残标准以下,影响时间短,对环境影响较小。5)生态环境影响预测项目的实施过程中会对生态环境产生一定的负面影响,但在运行期间对当地生态环境会起到积极的改善作用,经计算,项目建成后会使森林覆盖率增加0.9%;减少水土流失18.96万t,治理水土流失面积23726hm2,年增加蓄水量7475万m3;年释放O214.46万t,对净化空气、稳定大气中二氧化碳的含量有重要作用。采伐时伐木倒地时会危害或折断其他剩余立木或林下植被;采伐对野生动物的繁殖和筑巢造成干扰;作业强度过大对地面景观也会产生影响。采伐时将木材移出会破坏植被,容易造成土壤养分流失。采伐机械和运输工具产生的噪音对野生动物产生一定的惊扰。6)社会环境影响预测营造生态林,将增加项目区森林资源,提高项目区森林覆盖率,对土地沙化治理、保持水土、防风固沙等生态环境改善有积极的推动作用,同时对项目区农民增收,脱贫致富也起到促进作用。4 环境影响减免措施4.1 建设期环境影响减免措施4.1.1 生态环境保护措施本项目造林地块避开自然保护区、饮用水源保护区等敏感区域,优先选择顺序为:困难立地水土保持林选择在荒山荒地的宜林地块,其次是重度、中度、轻度沙化的土地;大径材储备林选择在采伐迹地内;经济林选择在土层较厚的阳坡处。造林尽量远离野生动物栖息地,或者在造林活动时注意,造林整地时留出一定宽度野生动物活动与迁徙的通道。为保证生物多样性,避免大面积的人工纯林,储备林每个斑块面积不超过35hm2。将清理的杂草堆积在带间或种植穴间,让其自然腐烂分解。山顶、山腰、山脚、陡坡地、沟谷、河岸边的植被不清理。避免对植被和植物资源造成永久性或暂时性的干扰。减少对林内枯枝落叶的清理,地表的枯枝落叶层是许多小动物的栖息地,同时枯枝落叶分解后会提高土壤养分,改善林分立地条件。项目设计时确定按造林地坡度的大小选择整地方法。全垦只在坡度小于5°的林地上进行;坡度在525°之间的林地采用穴状或沿等高线带状整地;坡度大于25°的林地只允许采用穴状整地。山地带状整地沿等高线进行,带间保留不小于1m宽的生草带。造林地块边缘与农田之间保留l0m宽的植被保护带,长坡面上全垦整地,每隔100m保留一条3m宽的生草保护带。运送树苗采用人工手推车,减少对地表土壤的破坏,挖树坑采用人工,减少挖方土的压占面积,并且表层土壤单独堆放,对于表层土草皮部分尽量减少破碎,回填时表层土覆在上层,这样可以减少对土壤表层种子发芽环境的影响,同时表层土肥力好,有助于草本、灌木植物生长。在实施中,注意立地选择和树种科学配置,把树种、种源、基因类型和树龄等多样性相结合。选择优良乡土树种的优良种源和/或优良无性系,采用良种壮苗造林,增强抵抗病虫害的能力,降低林木受病虫害威胁的风险。在设计和布局时,充分利用野生动物走廊、保留乡土树种、利用河流保护走廊、采用不同树龄和不同轮伐期的组合、采用伴生乡土树种等方法模仿天然林景观格局,促进天然植物群落的保护、恢复和保留。项目造林以优良乡土树种为主,也包括部分已引种成功的外来树种杨树。由于杨树造林面积较大,如大面积种植单一树种人工林,森林结构简单,生物多样性及遗传基因窄化,会对森林景观和生物多样性产生一定影响,同时,大大削弱了控制病虫的机制,加剧了病虫害发生的风险。4.1.2噪声、大气环境保护措施苗木运输时段对易产生扬尘的敏感点,采取洒水措施减轻扬尘影响;休息时段不安排运输通过居民区;运输不能超载,并对苗木和材料保护,避免撒落。4.1.3水环境影响减免措施项目区地下水位一般在4m10m之间,有的地区甚至更浅,在需地下水浇灌的地块,应在适合区域修建蓄水池、方塘等储水设施,积蓄降水补充浇灌水,必要时可外运地表水灌溉,以减轻地下水用水压力。4.1.4 水土保持措施林地清理时采用手工或机械设备带状或块状清理造林地上的杂物,造林地坡度超过5°的,要严格按照等高线带状清理,保留好带间的原生植被,必要时增加拦护土埂。整地方式以穴状整地为主,对坡度小于5°的林地可采用机耕全垦整地,对坡度大于5°的林地种植穴要沿等高线按“品”字形排列,保留带间的原生植被。整地时要做到表土回填,在产生水土流失的区域增设土埂。在坡度大于5°以上,修筑等高水平梯田、反坡梯田的区域,增设拦挡和排水设施。在坡度大于15°以上且地形复杂的坡地,采用鱼鳞坑整地方法,整地时要尽量少破坏原生植被,山顶、山腰和山脚要留出植被隔离带。林道建设时采取适当的边坡、排水沟、挡土墙等工程措施,在边坡、路界范围内种植灌木、乔木和攀援植物,植草皮等生物措施,增加边坡的植被,以防止水土流失。项目完工后,尽快恢复林草植被,减少土地裸露时间。4.2 运行期环境影响的减免措施4.2.1抚育、采伐环境影响的减免措施幼林抚育采用局部松土除草,尽量保留地表植被,并将抚育下来的杂草保留原地。禁止采集林下枯枝落叶,以提高林地水源涵养能力和保持土壤肥力。采伐应采取间伐方式,保持林地生态功能,维持生态演替进程。采伐和集材应尽可能地保留地表植被,尽可能减少集材道的密度和数量。采伐后将采伐剩余物(枝、叶、树皮等)留在林地,以减少养分的流失和增加地表覆盖。4.2.2 农药和肥料施用环境影响的减免措施坚持使用无检疫对象的良种壮苗,选育抗病能力强的优良树种、品种和优良无性系造林,加强营林措施,提高森林自身的抗病能力,主要依靠预防和生物控制方法,尽量少用化学杀虫剂。采用科学合理的配方施肥。提倡使用有机肥、绿肥和进行林间套种固氮植物;施用无机肥料应严格按照造林设计的要求进行,采用穴施或条施,施后立即覆土,严禁地表撒施。保护林地内枯枝落叶和地被植物,不允许在林地内收集枯枝落叶和草皮灰,采伐时的伐区剩余物归还林地,保持土壤肥力。禁止在水体内清洗农药容器。4.2.3木材、林果运输环境影响的减免措施木材、林果运输时段对易产生扬尘的敏感点,采取洒水措施减轻扬尘影响;休息时段不安排运输通过居民区;运输不能超载,并对木材和林果保护,避免撒落。4.2.4杨树生长期间对环境影响的减免措施由于杨树生长期间,有可能对周边农作物产生轻微影响,要求杨树栽植与周边农作物间留有20m宽的安全距离,在春季,利用方塘、蓄水池储水浇灌或外运地表水浇灌,减轻对周边农作物的影响。5 环境风险5.1 环境风险分析本项目的自然风险主要包括火灾、冻害、风灾和病虫害等;生态风险是大规模发展单一品种的杨树,对景观多样性和遗传多样性产生一定的负面影响。杨树无性系的大面积使用,常常会导致林分的稳定性和抗逆性降低。项目区降雨偏少,遇到高温干旱天气发生高热自燃。但这类性质的森林火灾是少数的。而最普遍、最大量的森林火灾,是由人为引起的。持续长时间的灾害性低温冰雪天气会给森林资源造成严重的的灾害损失,林木被压弯、折断或断头,连续的低温和雨雪冰冻会降低越冬害虫的存活基数,减少当年的种群数量,减少虫害发生的可能。但大面积林木的折干断枝,极易造成大量伤口并导致林木生长势的急剧下降。众多伤口是多种病菌的侵染点,树势急剧下降又可引发一些腐朽菌的侵入,引发病害。林地由于不可预测因素大规模发生病虫害时,需要大量使用杀虫剂、杀菌剂等化学农药时将对环境产生影响。5.2 风险防范措施建立健全护林防火机构,加强森林防火队伍建设,有效地护林防火、保护森林。 严格病虫害预测预报体系,认真贯彻“预防为主,综合防治”的方针。进一步完善森林病虫害监测预警体系,森林植物检疫御灾体系和病虫害防治减灾体系建设。冻害、风灾的预防,主要通过采用抗寒、抗风力强的品种或优良无性系造林来造林。避免采用单一种源、家系或无性系造林,提倡引进树种与乡土树种混交,以防止基因的窄化和单一化。加强良种选育和培育工作,大力推广使用良种壮苗。加强与有关科研院所合作开展生态监测,并定期向环境主管部门上报监测数据。当林地发生大规模病虫害,不可避免的需要增加农药的使用,需要合理正确的使用农药,掌握适宜的浓度和防治时期,并选择适宜的施药方法。当林地施用农药不慎影响到周边其他农作物,会使受影响作物产生药害时,需要及时采取清水或略碱性水淋洗、追施速效肥、喷洒缓解药害的药物等相应的应急措施。6 公众参与6.1 公众参与的目的与方法6.1.1 公众参与的目的本次公众参与的目的旨在加强拟建项目各方与公众之间的双向交流,使公众比较全面了解欧洲投资银行贷款辽宁省西北地区生态造林示范项目,减轻公众对项目影响的担忧,取得公众对拟建项目的理解和支持,了解公众尤其是本项目周围公众对本项目建设及周围环境的意见和建议,吸收公众参与建设项目的环境决策,有利于提高环境影响评价的质量,保证评价和决策的透明度和可信度。使得项目的规划设计和运行管理更加完善、合理,社会、经济和环境效益得以兼顾。6.1.2 公众参与的范围本次调查对象以项目涉及的乡镇居民为主,重点为参与项目的县(市)林业局及重点乡(镇、林场)的农户,还包括工程沿线地区人民政府、社会团体、企业等,包括干部、工人、农民 、学生等。6.1.3 公众参与的方法根据欧洲投资银行项目评估政策和中华人民共和国环境影响评价法的要求,按照环境影响评价公众参与暂行办法有关规定,为了更好的反映项目区公众对项目的意见,本次公众参与调查采取在项目区张贴项目宣传材料、广播电视等方式进行了项目信息的公开,并通过召开村民会议、集体访谈、座谈会、发放调查表等方式进行公众意见的收集。6.1.3.1 信息公开2012年8月15日,省外资办召开了项目准备工作会议,会议要求各项目区要加强对项目的宣传,形式可以多种多样,如采取电视传播、登报、张贴项目信息等方式,主要是宣传拟上项目宗旨、建设目标、建设内容、建设规模,项目条件,项目建设可能对环境产生的负面影响,对项目的建议等,要求各项目县(市)根据各自的建设内容进行宣传。各项目涉及县(市)现阶段主要采取张贴项目信息(图6-1)、发放项目简况等形式进行项目宣传,使村民对本项目的建设有了一定的了解。 图6-1 张贴公示2013 年6月24日,评价单位完成报告初稿后,在项目涉及市的林业局官方网站上公布了项目信息、环境影响主要内容、公众意见的征求内容、建设单位和评价单位联系方式,进行了信息公示(图6-2)。在公示期间未接到公众反馈意见。图6-2 网上公示6.1.3.2 公众座谈针对9个重点县(市)林业局,124个重点乡(镇、林场)的部分农户,建设单位在项目区进行了座谈(图6-3),座谈的内容主要有下几个方面:项目是否有必要建设;项目建设是否有必要贷款;是否愿意参加项目建设;项目建设内容是否合理;项目区设置是否合理;项目建设可能存在的环境问题;对环境影响采取的措施;其它建设性意见等。图6-3 公众座谈6.1.3.3 公众参与调查表2012年10月16日,建设单位在朝阳县林业局举办了公众参与与环境社会影响评价培训班,参加培训班的有各市、县、区林业部门的相关工作人员,村民代表、林场代表及环境影响评价单位、社会影响评价单位等。辽宁省林业厅外资项目办公室委托辽宁省社会科学院进行欧洲投资银行贷款辽宁省西北地区生态造林示范项目社会评价调查,环境影响公众参与内容与社会评价调查一同开展,同时下发了欧洲投资银行贷款辽宁省西北地区生态造林示范项目公众参与调查表。公众参与调查表将项目简介附于表格上方,向公众初步介绍项目建设内容、项目组成、项目可能带来的环境影响和拟采取的主要环保措施;同时采取问卷调查的方式广泛征求了公众的意见。公众参与调查表见表6-1。表6-1 欧洲投资银行贷款辽宁省西北地区生态造林示范项目公众参与表姓 名性 别男 女年 龄民 族汉族满族其它文化程度大专以上中专初、高中小学及其他职业干部工人农民学生其他家庭住址工作单位工程概况及主要环境影响工程概况:项目计划在阜新市的阜新县、彰武县2个县和朝阳市的北票市、喀左县、建平县、朝阳县、凌源市、龙城区、双塔区等7个县造林23726hm2,其中:困难立地水土保持林面积13450hm2;杨树大径材储备林面积6074hm2;经济林造林面积4202 hm2。项目总投资4.8亿元。主要有利影响:营造生态林,将增加项目区森林资源,提高项目区森林覆盖率,对土地沙化治理、遏制科尔沁沙地南移、保持水土、防风固沙等生态环境改善有积极的推动作用,同时对项目区农民增收,脱贫致富也有促进作用。主要不利影响:主要是建设期间施工扰动可能产生噪声、扬尘、水土流失,施肥期及农药使用可能影响水质、树种选择不当对局部地区的生物多样性造成损害等。在春季造林时,因项目的实施,用水量增加,将会对项目区周边农业生产造成轻微影响。在树木生长期,吸收周边的土壤水分,有可能对地下水产生影响。1、下列问卷调查项目中,请您在选择项目前的方框内打“”(1)您对欧洲投资银行贷款辽宁省西北地区生态造林示范项目了解么?很了解 了解 不了解(2)您通过何种途径了解该建设项目?广播 电视 报刊 会议 其他(3)您认为项目区内生态环境状况如何?很好 一般 不好(4)您认为工程兴建对区域环境有何影响?对环境是有益的 影响不大对环境是有害的(5)您认为工程施工对施工区及周边地区环境影响如何?影响很大 影响一般 没有影响(6)您对本工程兴建持何种态度?赞成 不赞成 无所谓2、您认为工程兴建后将带来哪些环境问题?您最关心的环境问题是什么?3、您对欧洲投资银行贷款辽宁省西北地区生态造林示范项目有什么期望?4、您对欧洲投资银行贷款辽宁省西北地区生态造林示范项目有何意见和建议?您对本工程实施还有哪些顾虑或担忧?本人签名:6.2 公众参与结果分析6.2.1 调查结果分析本次发放公众参与调查表共161份,收回161份,公众调查名单见附表,采用发放和实地走访相结合的方式。被调查人员组成见表6-2。被调查人群中,被调查人年龄以2545岁为主,占51.6%;文化程度以初、高中为主,占58.4%;以农民为主,占65.2%;以男性为主,占93.2%;以汉族为主,占93.8%。被调查人群组成结构上比较合理,具有代表性。公众意见调查结果统计表见表6-3,调查结果统计表明:95.0%的公众认为工程兴建对区域环境是有益的;80.8%的公众认为工程施工对周边环境没有影响或影响一般;99.4%的公众对工程建设表示赞成,0.6%的公众表示无所谓,没有人表示反对。主要关心的问题有:防风固沙、改善生态环境、治理水土流失的效果。表6-2 公众意见被调查人员组成表调查项目统计情况调查人数161人有效问卷161份年龄2525454660602837061.2%51.6%43.5%3.7%文化程度大专及以上中专初、高中小学及其他451494828.0%8.7%58.4%5.0%职业干部工人农民学生及其他2523105815.5%14.3%65.2%5.0%性别男女1501193.2%6.8%民族汉其他1511093.8%6.2%表6-3 公众意见调查结果统计表问题意 见回答人数占总人数比例(%)1、您对本项目的了解程度很了解2314.3%了解13684.5%不了解21.2%2、您通过何种途径了解该建设项目媒体(广播、电视、报刊)2012.4%会议8653.4%其它5534.2%3、您认为项目区内生态环境状况如何很好4729.2%一般5836.0%不好5634.8%4、您认为工程兴建对区域环境有何影响对环境是有益的15395.0%影响不大85.0%对环境是有害的5、您认为工程施工对施工区及周边环境影响如何影响很大3119.3%影响一般3119.3%没有影响9961.5%6、您对本项目持何种态度赞成16099.4%不赞成无所谓10.6%7、您认为工程兴建后将带来哪些环境问题?您最关心的环境问题是什么?防风固沙、改善生态环境4729.2%治理水土流失63.7%施工噪音污染10.6%8、您对欧洲投资银行辽宁省西北地区生态造林项目有什么期望?尽早实施、尽快落实2113.0%增加投资、加大力度138.1%改善环境、提高生态效益148.7%6、您对该项目有何意见和建议?您对项目实施还有哪些顾虑或担忧?长期坚持、规模发展74.3%合理规划、增加生态林建设53.1%加大投资、专款专用2817.4%6.2.2 公众意见和建议通过公众调查,公众对环境影响的主要意见和建议有:1)公众普遍关注工程建成后对防风固沙、治理水土流失的作用,希望工程对当地生态环境起到改善作用。2)公众普遍对项目表示赞成并积极参加,希望在合理规划的基础上加大投资力度,提高项目的生态效益。3)公众对工程实施比较迫切,希望项目尽快落实,并能够长期坚持、规模发展。6.3 公众参与结论欧洲投资银行贷款辽宁省西北地区生态造林示范项目公众参与严格按照国家环保部的有关规定进行,采取了发放调查表,公众座谈等形式,选择的调查人群具有典型的代表性,比较合理。调查表统计结果表明:95.0%的公众认为工程兴建对区域环境是有益的;80.8%的公众认为工程施工对周边环境没有影响或影响一般;99.4%的公众对工程建设表示赞成,0.6%的公众表示无所谓,没有人表示反对。民意调查的结果表明欧洲投资银行贷款辽宁省西北地区生态造林示范项目涉及的群众均充分意识到工程的重要性和公益性,工程的建设有普遍的民意支持。7 环境管理、监理和监测7.1 环境管理工程建设期间,各市、县(区)项目办负责环境管理,参与对实施农户的培训,以达到相应的环境保护要求。工程运行期由各市、县(区)的项目办负责环境保护措施的实施,并在业务上接受环境保护和水行政主管部门的指导。项目办设置工程环境管理办公室,包括专职人员2人,对建设期的环境保护工作进行统一领导和组织。工程建成后,各市、县(区)项目办应设立环境管理办公室,设专职人员2人,具体负责和落实工程运行后的环境保护管理工作。7.2 环境监理环境监理机构拟在项目涉及县(区)各设1名监理人员,共计9名。监理人员随项目的实施实时跟进,进行全面的监理工作,直至项目竣工验收。监理期为5年。7.3 环境监测计划7.3.1 实施前的监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