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国西部科技金融体系发展障碍及结构设计.doc
我国西部科技金融体系发展障碍及结构设计 摘要:文章分析了科技金融体系在我国东部地区的发展特点,并以重庆为例,揭示了科技金融体系在西部地区的发展障碍,提出了科技金融支持体系在西部地区的结构设计及政策性建议。 关键词:科技金融支持体系;发展障碍;结构设计 一、 前言 科技型中小企业已经成为技术创新的主要载体和经济增长的重要推动力量,在促进科技成果转化和产业化、以创新带动就业、建设创新型国家中发挥着重要作用。截止2010年1月,全国330家在中小板上市的企业中,248家位于我国东部,36家位于西部。42家在创业板上市的企业中,29家是东部企业,仅有5家企业位于我国西部。鉴于银监会对在中小板及创业板上市的公司要求统一,无地区性差异,因此,笔者认为造成中西部地区中小板及创业板上市公司数量差异较大的其中一个原因在于中小企业上市前各地区的支持体系存在不同,即科技金融体系的建设和发展存在差异。 二、 科技金融体系在东部地区的发展特点 1. 以政府为主导。在我国东部地区科技金融政策的推行中,政府参与作为一个主导要素,引导整个科技金融市场运作。无论是设立风险投资引导基金动员民间资本参与风险投资,与各大商业银行签订贷款合作协议为科技型中小企业提供信贷支持,还是向科技保险机构提供科技保险费补贴资金推动科技保险的实施和推广,各地政府作为一条枢纽将分散的资金,资源和信息集中到一起,成为建立和推进科技金融体系中不可或缺的主导力量。 2. 以风险投资为主体。在我国东部地区,民间资本发达,资金充裕,大多数都积极的参与到了风险投资当中。以江苏省为例,江苏省风险投资机构累计投资了近300家科技型企业, 其中有26个项目在实施期间成功上市,募集资金186亿元。风险投资业的繁荣发展加强了科技成果转化资金项目与风险投资的紧密结合,对当地产业结构升级和经济转型发挥了重要作用。 3. 以银行对中小企业信贷为辅助。一方面,政府与银行达成战略合作关系,建立科技部门与银行战略合作的机制,建设科技助贷平台,向银行推荐项目,并提供贷款风险准备金,引导银行加大对科技型企业贷款。同时,政府加大对科技型中小企业贷款贴息的工作力度,推进科技担保体系建设,号召银行为中小企业提供专业化的金融服务。 4. 以专门的科技型中小企业投融资服务机构为支持。为加强科技投融资工作的整体指导和协调,提高为科技型中小企业投融资的服务能力和水平,更好地推进科技型中小企业投融资贷款业务的开展,东部地区各省市成立有专门的科技型中小企业投融资服务机构为科技型中小企业提供投专业的建议和服务,促进科技投融资服务体系的建立和完善。例如广东省科技厅委托广东省生产力促进中心成立了广东省科技型中小企业投融资服务中心,加强科技投融资工作的整体指导,更好地推进了广东省科技型中小企业投融资贷款业务的开展,促进了科技投融资服务体系的建立和完善。 5. 积极探索科技资源和金融资源全面结合的新机制和新模式。在加快推进金融支持科技创新的工作中,政府、企业及金融机构紧密合作,在科技型中小企业集合信托计划、知识产权质押、科技型企业信用互助担保、风险分担和退出机制、科技资源与资本市场结合等方面多作尝试,积极探索科技资源和金融资源全面结合的新机制和新模式,促进了当地科技经济跨越式发展,为科技金融的发展提供了新鲜经验。 三、 科技金融体系在西部发展的障碍及原因分析 近年来,西部地区为解决中小企业融资困难,推动中小企业发展,加快经济方式转变陆续构建了区域科技金融体系。但由于一系列因素,在推进实施金融支持科技创新,提高科技金融合作水平的过程中遇到了一定的障碍。下面以重庆市为例来说明西部地区科技金融体系发展的障碍及原因。 1. 风险投资行业发展缓慢,风险投资项目表现不佳。重庆科技风险投资公司于1992年成立,是国内成立最早的风险投资公司之一,但经过十多年的发展,重庆市本土创业投资机构也仅有5家。截止2006年,全国有风险投资机构360多家,管理的风险基金达660亿元,重庆的资本金仅占全国规模的1.5%。上海115家创业投资机构管理资金规模90亿元;深圳90家创业投资机构,管理国内外基金达195亿元。由此可见,重庆风险投资业的发展与东部地区相距甚远。 另外,重庆市风险投资行业投资成效也与东部地区存在较大差距。根据江苏省同重庆市在风险投资机构投资企业成果的对比可以看出,截至2008年底,江苏省上市企业数量占总投资企业数量的8.7%,重庆市这一指标仅达到2.8%。相对于江苏省26家企业在中小板、创业板上市的规模,重庆市仅有莱美药业和华邦药业两家企业登上了创业板、中小板。同时,按表中所示募集资金额度,江苏省单个上市企业平均募集额度为7.15亿,重庆市仅有1.1亿。 2. 高新技术产业增长加快,但产业结构不合理日渐凸现。重庆市2008年高新技术产值虽然仅为712.47亿元,但比上年增长22.9%,赶超江苏省2008年高新技术产值25.27%的增长率,增长势头强劲。但由于历史的原因和客观条件的制约,重庆市的高新技术产品生产主要集中在交通运输设备、医药、化学原料及化学制品、电子及通讯设备制造业等几个传统生产行业中,以上四个行业的高新技术产品产值合计达到1 703亿元,占全市高新技术产值的71%,仅“两车”(汽车摩托车)的高新产品产值就占到重庆市全市高新产品产值近一半。而信息工程、生物工程、环保工程、新能源、新材料、现代农业、消费品高新化等一大批前景广阔、潜力巨大的领域几乎尚未涉足。从整个高新技术产业的结构合理性分析,过分依赖于一两个行业不利于地区高新技术产业的稳步健康发展。任何地区的某一个行业优势,在一定时期必将受制于外部和内部许多因素的变化。“高新技术”的定义是有地域范围限定的,其“高新”身份待遇也不会是必然和永恒的。 3. 金融体系不发达,限制融资渠道建设。重庆市金融体系不发达对金融支持科技创新的制约主要表现在三个方面。首先,目前重庆市金融体系的特点仍是以信贷融资为主,股权融资尚处于发育成长阶段。2008年重庆市本外币贷款余额和人民币贷款余额为江苏省的24.5%和24.2%,保险业务指标方面,重庆市保险机构保费收入是江苏省的25.8%,赔款及给付也仅占江苏省赔款及给付总额的17%。这种金融体系未能充分发挥金融在推动经济发展中的潜能,难以提供知识经济和科技创新所需的动力。 其次,重庆市绝大部分社会资金都聚集在几个国有军工企业和汽车、摩托车大生产商周围,小企业均是依附这些大型企业生存,中小规模的民营企业较少,民间资本不活跃,由于制度和观念等因素民间和社会资金所占创业投资的份额很少,基本上不存在天使投资者。2008年,重庆市城乡居民本外币存款余额仅占浙江省的一半。民间资本的缺乏缩减了风险投资资金的来源渠道,制约了得重庆市风险投资的发展。 4. 风险投资管理人才短缺,制约风险投资的发展。风险投资是特殊行业,其管理人员需要跨专业的复合型专业人才。目前,重庆市尚无培养风险投资人才的专业机构。风险投资从业人员多是“半路出家”,来自大型企业高管或咨询公司人员等。从业人员的使用是非市场化选择,有的只懂专业知识而缺乏投资意识,有的只有一般企业经营管理背景,却缺乏风险投资的实践,严重影响了风险投资基金的管理水平,在一定程度上曾加了投资的风险性。 四、 西部地区科技金融支持体系结构设计 综上所述,西部地区要突破目前面临的发展障碍,首先要发挥政府的支持和引导作用,构建全方位支持科技金融发展的支撑体系。按照包含政府、企业、资本市场的科技金融体系组成结构,西部地区科技金融体系支持架构如图1所示。 1. 股权投资。股权投资是科技金融体系建设的核心。一方面,政府利用国有资金直接投资于中小企业;另一方面,通过组建引导基金,吸引与国内外业绩突出、经验丰富的创投机构投资于中小企业,带动社会资本、管理人才、产业资源向西部地区聚集。 2. 信贷支持。信贷支持即“保+贷”债权融资辅助体系。通过政府出资设立科技担保公司分担银行信贷风险,充分聚集广泛的信贷资源,在担保公司的担保和风险可控的前提下,放贷银行可在国家规定范围内确定一定担保放大倍数,实现科技型中小企业融资的引导和放大效应。 3. 财政补贴。财政补贴是科技金融体系的导向支撑,主要通过设立科技投融资补助专项资金实现。补助专项资金将提供投资风险补助、投资保障补助、科技贷款补助、科技贷款担保补助以及投融资服务补助。这些补助将积极引导开展创业投资相关业务的投资管理公司、创业投资机构、银行金融机构、担保机构、投融资服务中介机构和科技企业,提高科技金融体系各环节参与主体的积极性。 4. 中介机构。中介服务机构是对科技金融体系的培育和扶持。西部地区政府应联合会计事务所、律师事务所、税务师事务所、管理咨询机构、科技研发顾问以及孵化器等专业中介服务团队,为科技型中小企业提供高效、优质、全面和系统的整合式服务,促进高新技术产业和创投行业的健康发展。 五、 西部地区建立科技金融体系的政策取向 1. 明确落实政府层面的科技金融体系管理职责。制定、落实好相应的政策法规,吸引境内外初期的风险资本以及天使资本进入;加大政府统筹协调财政、银行、证券、保险、创业投资的力度,统筹现有的金融机构资源,建立金融机构之间的合作平台;用科技部门的力量和资源,推动资本要素向高新技术产业集中,建立并完善适合科技型中小企业发展的科技金融服务体系,将科技型中小企业的高新技术产业化,形成收益,成为推动西部地区产业结构升级和经济方式转型的主导力量。 2. 加大科技投入,加快产业升级。科学技术是第一生产力。构建完善的科技金融体系,促进科技与金融相结合,首先必须保障资本对科技的投入,在科技创新有坚实的发展基础,良好的发展势态之下,金融支持科技创新才能够达到应有的目的。西部地区政府、企业应该加强科研投入的力度,与高校研发实验室结合,努力开发新技术、新产品,并实现产业化。同时要快速发展高新技术产业,逐步淘汰落后产能,使西部地区由传统的制造业、农业等劳动密集型为主的支柱产业转化为高科技含量、高附加值等技术密集型产业。 3. 积极引导境外资本,加快发展风险投资行业。在西部地区经济相对欠发达,民间资本不活跃,同时东部发达地区流动资本过剩的情况下,要强化政府基金的引导作用,加快吸引境外流动资本向西部地区聚集,给予境外资本及风险投资机构相应的优惠政策和适当宽松的管理办法,全面落实国家各项鼓励风险投资事业发展的相关政策,进一步优化投资环境,激发出资本的活跃性,促进西部地区风险投资业的快速发展。 4. 建立多层次资本市场。国内外成熟市场的发展经验表明,建立多层次资本市场,发展专门服务于高成长性中小企业和创业型企业的资本市场结构,是解决中小企业融资难行之有效的途径和重要举措。目前,西部地区金融体系中股权融资处于成长阶段,多层次资本市场建设尚不完善。在西部地区建立多层次资本市场,有利于更大程度上满足多样化的市场主体对资本市场的供给和需求,提升资本市场服务于经济发展的功能。因此,政府应围绕科技型中小企业股权融资积极创造有利的政策环境,加快多层次资本市场建设。 5. 重视创业投资人才的引进和培养。创业投资机构的人力资源的不足和人力资源结构的不合理,是制约社会资本转化为风险投资的重要原因之一,也是制约创业投资发展的重要因素。西部地区应加快创业投资人才的培养步伐,寻求加快创业投资人才培养的新思路和新途径。在大力培养人才的同时,要注意建立一个完善的用人机制,注重“以人为本”的管理思想,尽一切办法吸引和留住优秀的软件人才。同时,要重视培养和引进科技人才。一方面,利用高校资源促进师生进行项目研究、科技创新;另一方面,要加快高新技术企业人才的培养,注重产学研结合,将科学转化为技术,技术转化为效益。给人才以倾斜的政策和待遇,体现出人才的价值,达到以人才推动整个西部地区经济快速发展的目的。 6. 构建一个市场化运作的中介机构体系。西部地区金融中介机构不发达直接导致了投资机构和科技型中小企业间信息的不对称问题不能得到很好的解决,以及科技型中小企业不能像发达地区企业一样得到专业的中介咨询机构在管理、经营方面的专业意见,限制了西部地区科技型中小企业的发展。除此之外,由于缺乏市场化运作的灵活性以及处于政府控制下信息的非对称性和非营利性,这些中介机构难以真正的发挥其应有的作用,促进科技与资本相结合。因此,构建一个强大的市场化运作中介机构体系,着力解决科技型中小企业融资难、信息渠道不畅、信息不对称问题是科技金融体系建设中重要部分。 参考文献: 1. Levine R. Financial Development and Economic Growth: Views and Agenda. Journal of Economic L iterature,1997,(35):688-726. 2. 黄国平,孔欣欣.金融促进科技创新政策和制度分析.中国软科学,2009,(2):28-37. 3. 吴义国.建设中国中小企业政策性金融支持体系.管理世界,2004,(12):129-130. 4. 徐义国.以创业投资机制为主导构建科技金融服务体系.中国科技投资,2008,(5):6466. 5. 李子彬.中小企业直接融资比重需要加强.上海证券报,2008-11-22. 6. 王凤荣.中小高新技术企业成长的金融支持制度研究.北京:中国经济出版社,2006. 基金项目:重庆市科技投融资体系建设政策和体制研究(CSTC,2009CE9093)。 其他参考文献:1.赵慧芝.加强高校科研经费管理的几点思考J.现代经济信息,2010(12). 2.付林,李冬叶.高校科研经费的使用监管机制J.黑龙江高教研究,2009(11). 3.江轶.高校科研经费管理若干问题探析J.福建财会管理干部学院学报,2010(4). 4.李红宇.高校科研经费管理有效性探究J.财会通讯·综合(中),2009(1). 5.石勉.对高校科研经费管理和审计的探讨J.经济师,2010(10). 6.林大静.构建高校科研经费内部审计机制的思考J.审计月刊,2009(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