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国上市公司财务造假案例研究.doc
Y 882111对外经济贸易大学 工商管理硕士 (MBA)学位论文论文题目:我国上市公司财务造假案例研究 主题词:财务造假信息披露公司治理研究生姓名:陈爽导师姓名: 佘恕莲教授 论文起止时间:2005. 12-2006. 04提要上市公司之所以通过其财务报告,屡屡操纵®利,粉饰财务状况,对投资人作不 实的报导,有着其自有的行为特征和深层次的原因。本文选出2005年被揭露出有造假行为的三家上市公司作为案例进行分析,这三 家公司为科龙电器、G银河、天津磁卡,文中分别对其背景作简短介绍,揭露其使用 的舞弊手法,并针对这些手法的特点作了剖析。三家公司在造假手法、行为特征上都 有相似之处,其造假最终反映在对外提供的财务报表上,也就是对利润的操纵;而且 三家公司的关联交易频繁,在一定程度上增加了其进行財务舞弊的可能性。三家公司 的造假情况在一程度上也反映出中国证券市场中上市公司造假行为的特色。在实证分析的基础上,本文提出中国上市公司一些贯用的造假手法,接着提出一 种有效的财务造假识别方法一分析性程序的应用。在这些分析的基础上,本文试图挖 掘中国证券市场中财务造假行为的深层次原因,涉及制度因素、信息披露和公司治理 问题。现今全球都存在財务造假的问题,但制度因素属于中国所特有。文章的最后尝 试提出一些参考性的财务造假治理建议。财务造假信息披露公司治理ABSTRACTIn recent years, the scandal of "Financial Fraud" has been reported frequently. It concerns a bunch of huge even famous listed companies who released fraudulent financial reports to cheat on their investors all around the world. As a result, the majority of investors lost their trust on these companies' financial reports and their faith in investment. In Chinese capital market, this phenomenon exists also, especially in resent years.The financial fraud activity of listed company in Chinese capital market has its own specialties and reasons. This article is an empirical study about the main methods of financial fraud as well how to discover the listed company's fraudulent financial report. The related problems about the activity in the listed company include the institutional factors, the information disclosure and corporate governance.This paper shows that the Chinese capital market needs more perfect system to prevent these financial frauds. At the end of this article, some advices are provided to help the investors how to use the accounting information.Key words: Financial fraud, Information disclosure, Corporate governance引言上市公司财务报表造假在当今全球证券市场上是一个普遍存在的现象21世纪 初期,发生了 “安然公司破产案”,严重损害了资本市场的信誉,动摇了投资人的信 心。在2001年11月,_光了安然公司的会计丑闻后又出现了世界通信、施乐等公司 的会计作假,使纽约股市大跌,造成了国际五大会计师事务所之一的安达信会计公司 的破产,又使美国股民甚至全球的投资人都因此缺乏投资的安全感。同样,中国证券 市场的上市公司财务报告舞弊也是屡闻不鲜,先是90年代初期的深圳原野、长城机 电、海南新华"三大虚假财务报告(验资)案件”,随后1997年到1998年又发生了 新“三大案件"琼民源、红光实业、东方锅炉。步入21世纪,随着监管力度的 加强,越来越多的财务报告舞弊事件浮出水面.2000年郑百文、黎明股份、猴王股 份案件的余震还未完全消失,2001年又曝出麦科特舞弊案,银广夏风暴更是将财务 报告舞弊推到了高潮。自“银广厦”、“蓝田”财务造假事件被揭露以来,中国证券市 场屡有财务丑闻曙光,这些财务造假事件引起中国的资本市场的巨大震动,并造成了 非常恶劣的影响,不仅给投资者造成巨大损失,而且对于资源的合理配置和证券市场 的发展具有很大的危害,己成为各国证券市场的公害。因此,识别和防范上市公司财 务造假成为证券市场理论和实践的重要议题。本文是在实证分析的基础上,提出中国证券市场中上市公司的主要造假手法及识 别,进而涉及深层次原因,并尝试提出财务造假治理的几点建议。第一章上市公司财务造假概述在这一部分,本文将首先阐述涉及到财务造假的一些重要概念及财务造假的特征 和危害。在此基础上,为了获得对于此领域相关研究的一个概貌,在第二小节中笔者 简单描述了有关财务造假的动因、手段、识别及防范的相关理论及研究,然后以案例 分析作为本文的切入点。第一节财务造假概念、特征及危害一、相关概念和基本特征与财务造假这一概念相关及相似的概念还有盈余管理、会计违规、欺诈性财务报 告等,为了使读者更好的理解本文所讨论的重点,把这些概念整理如下,并给出本文 中所使用的财务造假的解释,与其它概念的不同及其特点。1.相关概念_根据“全美反财务舞弊委员会的定义,财务造假就是“公司在对外财务报告的过 程中,由于故意的或轻率的行为,无论是虚报或漏列,结果导致重大的误导性财务报 告,对投资者的投资决策产生实质性的影响”。美国审计准则公告第16号明确划定,舞弊就是故意编制虚假的财务报表。 中国的独立审计具体准则第8号也指出,舞弊意指导致会计报表产生不实反映的 故意行为。盈余管理是指根据预定目标操纵利润的行为 这一目标可能是管理者设置的,也 可能是分析人员的预测或者与更为平滑更具有可持续性的利润流相一致的利润数量。 盈余管理是为了改变经营业绩给人们的印象而积极地对会计处理结果进行操纵。3如 果管理者能够从一系列会计政策(如公认会计准则)4中进行选择,那么可以很自然 地预见到他们将会选择使他们自己的效用最大和(或)公司市场价值最高的会计政策, 这就称为盈余管理。n999年期间我们将注意力集中在上市公司因滥用盈余管理而导傅浩,(中国上市公司財务造假问®研究,上海证券交易所研究中心第4页 中国上市公司財务报表舞弊及审计透视 www.cdbookshop.coni.cai 3 C. Mulfotd and E Comiskey,Financial mmiiiigs(New YorkiJohn Wiley & Sons,1996),p. 360. 公认会计准则(GAAP):编写IE用財务报表的一套公共标准和程序这或者由某个权戚会计管理机构,例如财 务会计标准委员会(FASB)制定,或者是由于长期的广泛使用而被普逾接受的准则。 =W. Scott,Financial Accounting Theo!y(Englewood aiffl,NJ:Prentice-Hall,1997),p. 295.致的报告问题上。滥用盈余管理涉及使用多种手法扭曲公司真实财务业绩以实现所需要的业绩。6会计违规指的是故意虚拫或遗漏金额或财务报表中的披露事项,以欺骗财务报表 的使用者。欺诈性财务报告是指在财务报表中故意虚报或遗漏財务事项或金额以欺骗财务 报表的使用者,由行政、民事或刑事诉讼确定为欺诈行为。盈余管理是指企业管理层在会计准则和会计制度允许的范围内,为实现自身效用 最大化或企业价值最大化而作出的会计选择;而财务造假是通过违法的手段弄虚作 假人为地造成利润的增加或减少;利润操纵则是企业管理层采取各种手段使企业利 润以对自身和企业有利的数字对外披露的行为,这些手段既有会计准则允许内的,也 包括违反会计准则的手段。盈余管理属有目的而为,利润操纵没有明确的目标.而滥 用盈佘管理和利润操纵包括在财务造假中。本文所研究的财务造假行为等同于“财务 舞弊”、"財务操纵"、“财务欺诈"等术语,是指公司管理层突破现有会计规范,蓄意 提供虚假会计信息,对投资者或信息使用者的投资决策造成重大、实质性影响的行为, 包括财务报表舞弊及其它一些舞弊行为。2.财务造假的几个特征(1) 通常是以管理层为主体的集体舞弊尽管公司财务舞弊可能出现在各个层面,伍造假的主体是上市公司的管理层。如 果是普通员工舞弊,除非串通或经管理层授意,否则内部控制制度均能有效预防或事 后核査;而管理层舞弊通常经过精心设计并且事后极力隐瞒,注册会计师难以有效识 别。上市公司財务造假属集体舞弊,往往动用组织的资源和力量,有计划、有步骤地 实施造假,但由于其“战线”过长,破续相应地也较多,隐蔽性不及个人舞弊和小集 团舞弊。(2) 以会计数据作为造假的客体财务造假活动不论其目的和形式如何,最终都要反映到会计凭证、会计账簿、会 计报表和资产实物等会计信息载体之中。造假的方式主要有伪造、变造公司的会计凭 证,应用不恰当的会计方法和频繁(恶意变更会计政策等,但最终还是要在对外财务 报告的会计数据上做文章。造假不能改变企业的真实盈利状况财务造假是虚构或者慕改真实的财务数据,因此造假不会也不能改变企业的真实 盈利状况,相反,造假带来的虚假信息反面会干扰、破坏正常的经营决策,恶化企业 的盈利情况。疏忽行为同属逍假行为'勤勉尽责是代理人法律上应该承担的信托责任,因此导致重大的误导性財务报告 的管理当局的疏忽行为同样应视为造假,在法律上属于虚假陈述的范畴,需要承担相 应的法律责任。(5)连续的行为財务造假通常具有在几个年度内连续的造假行为,既然造假行为是有系统、有步 骤、有计划的行为,就很难只在一个年度内出现,必然会涉及到几个会计期间。比如 上个会计期间对坏帐大量计提,在下个会计期间转回来提商利润。二、财务造假的恶劣影响财务造假最终要表现为财务报告的造假,即向投资者出具不真实的财务报告,提 供虚假的会计信息。财务报告造假不仅会导致整个社会的会计信息失真,危害社会经 济的健康发展,而且对相关的机构和人员也会造成严重的经济后果。1. 削弱市场的资源配置功能市场资源配置功能的发挥,是以真实与公允的信息为前提的,而造假的会计报表 必然会误导市场,导致资源的逆向配置。2. 误导投资者投资者是根据失实的財务信息往往会做出错误的判断和决策,遭投资损失。例如 安然公司和世界通讯公司财务事件被揭露后,市值分别损失320亿美元和1200亿美 元,给投资者造成巨大损失。而且,证券市场的良好发展是建立在投资者的信心基础 之上,投资者信心的丧失必然会危害证券市场的发展。3. 相关机构受害上市公司造假曝光后常常要面临重大罚款,甚至破产,无法正常生产经营,因此 同上市公司有业务往来的机构必然深受以其害.这些机构包括:为上市公司提供借款 的银行和其他金融机构,为上市公司提供商业信用的供货商,同造假公司签订合同的 客户,根据造假上市公司虚报的资产而签订了合约的收购方。'转引自鹿小柚,傅浩,中国上市公司财务造假问题研究,上海证券交易所研究中I .4.相关中介机构受损失相关中介机构,如会计师事务所等,是对上市公司财务报告出具审计意见的会计 师事务所往往会成为民事诉讼案件中的被告.承担连带赔偿责任。5. 相关人员受重大打击上市公司造假曝光后,会被证券监管机构处以巨额罚款,还会成为民事诉讼中的 被告,经济上和声誉上遭受重大损失,对于公司的影响将是灾难性的对于公司的高 管人员来说,不仅会被监管机构裁定为证券市场者,而且要承担相应的民事和刑事责 任。对公司普通员工来说,凡参加养老基金、员工福利计划的员工或者其他持有本公 司股份的员工在经济上将遭受重大打击。而且,诚实的雇员和诚实的高级管理人员也 会受牵连而影响其职业生涯。6. 造成诚信缺失及投资者对上市公司的不信任上市公司在大家的监督之下都造假,更不要说那瘦非上市公司了,投资者逐渐对 上市公司提供的会计信息失去了信任,对上市公司的质量失去了信心,如果长此以往, 我们的证券市场、资本市场将日渐萧条,真正想做企业的公司将难以融资,对社会造 成的危害将是巨大的。第二节财务造假的相关理论及研究由于财务报告舞弊对于证券市场的影响巨大,国内外对于舞弊性财务报告的研究 都比较多,其中国外的实证研究比较成熟,国内有一些对国外案例的实证研究,但对 国内案例的系统性研究比较少,这趣研究主要集中在舞弊的原因与动机、影响因素、 舞弊的技术手段以及如何才能发现舞弊等方面展开。一、动因理论尽管舞弊的原因和动机不能作为公司一定发生舞弊的证据,但是研究动机有利于 发现警示舞弊的相关指标。1.财务舞弊三角理论该理论由美国会计学会会长Albercht提出。他认为,企业造假是因为存在产生 舞弊的压力、机会和借口三要素,缺少上述任何一项要素都不能形成企业舞弊。因而, 仅仅依靠建立内部控制系统消除舞弊的机会并不能防止企业舞弊的发生,还要消除压 力和借口这两种要素才能真正抑制企业的造假。2. CONE理论此理论认为,舞弊由有 G(greed)、0(opportunity)、N(need)、E(exposure)四 个因子组成,它们相互作用,密不可分,共同决定企业造假的风险程度。上述四个英 语单词表达了造假产生的四个条件,即造假者有贪婪之心,且又十分需要钱财时, 只要存在机会并认为事后不能被发现时,他就一定会造假。3. 企业舞弊风险因子理论风险因子论由现任美国注册舞弊审核会长(Pologna)提出。他认为企业舞弊由个 别风险因素(包括道德品质和动机)和一般风险因素(包括舞弊机会、发现的可能性、 舞弊后受处拥的性质和程度)两大类因素共同构成。此理论建立在前两理论的基础之 上,是迄今为止最为完善有关舞弊成因的理论。4. 其它动因理论Beiidsh(1999)发现高级管理人员追求自身经济利益最大化是其財务报告舞弊的 动机之一黑利(Pau丨MHealy,1995)认为管理人员进行利润指骨节的原因主要是为了 尽可能的获得更多的资金以最大化自己的利益,其结论获得了实证支持。迪安哥罗 (Deangek>,1994)、巴哥泰勒和迪切夫(BuistahlerandDichev)等的研究认为处于困境的 公司更倾向于操纵应计利润以保全管理人员的职位,减少公司董事会和监管部门的监 督和干预。Pankaj Saksena从公司内外环境的角度进行对财务报告舞弊的公司进行了 分析,结果发现财务报告舞弊与环境因素有着直接的关系。Beasley(19%)从公司治理 结构,主要是董事会和审计委员构成以及CEO和董事长是否为同一人进行了分折。 McMullen(1996)研究了审计委员构成及其活动情况对公司财务报告舞弊的影响。 COSO(1999)从公司治理结构、舞弊技术等多个方面研究了财务报告舞弊 8二、舞弊手段的研究在財務報告的舞弊技術手段方面,Besaley等(1999)發現典型的財務報告舞弊技術 涉及高估资産和收人,有一增以上的舞弊涉及通過提前或虚假確認來高估收入,并發 現這些收入舞弊中許多發生在重要期間(季報或年報)。Worthy(1984)將操縱利潤的大 部分技衍分爲三類:改變會計方法、某改管理成本和將應該包括在損益中的费用或收舞弊性財务报告识别的实证研究”,美中经济评论),人在不同期間進行轉移。COSO報告認爲,從舞弊的技術手段來看,通常是通過高估 收人來虚報利潤,不恰當的披露財樹言息同樣也是舞弊較爲常用的手段。候海燕(1999) 對我國的一些典型舞弊案件的統計發現舞弊技術手段與COSO的研究結果基本相同。三、识别理论1. 对造假公司特征的研究1998年,COSO公布了跟踪研究舞弊财务报告:美国公司的分析。此项研究考 查了由SEC发布的会计和审计法规实施公报所列的1987年到1的7年共11年间 的财务报告舞弊案例。样本有机选取了有财务报表舞弊行为的200家公司,涉及近 300例造假案件。该报告对公司和管理人员的舞弊特征进行了辨别,在某种程度上可 为审计人员提供预警信号。2. Beneish的造假识别模型美国印地安那大学的Beneish在利润操纵的识别论文中,提出利用会计数据 差别识别上市公司是否存在造假的思想。该研究以1987年到1的3年间受美国证监会 处罚的74家公司为样本,以全部上市公司为对照级,选用八个在识别造假公司中有 重要作用财务指标,以这八个指标在造假发生当年同前一年的对比指数叙谈变量,利 用Probit差别方法,建立了造假的识别模型。该模型的准确预测率达到75%并在 实际中得到了一定程度的运用。3. 其它识别理论研究Beasley研究了董事会特征与会计信息的关系,发现非舞弊公司比舞弊公司有更 多的外部董事会成员(Beasley, 1996).Eining等进行了一个实验来检验利用专家系 统以提髙审计人员的工作绩效Green和Choi (1997)提出了一个利用内生财务数据的 祌经网络舞弊分类模型。Sumners和Sweeney(19)在研究内部人交易与舞弊之间的 关系的基础上,动用分层Logistic回归技术建立了舞弊财务报告的模型。 Beneish(1999)研究发现经理人员在盈利髙估时倾向于销售他们所拥有的股份或执行 期权。证据显示监控经理人员的交易行为可能有助于发现髙估盈利的相关信息。 Chralambos T. Spathis(200¾利用单变量和多变量统计技术建立了包含z计分值和 不包括Z计分值的模型识别舞弊性财务报告的可能性。"舞弊性财务报告识别的实证研究",<美中经济评论,2005年1月总第五卷,方军雄(2003)建立了舞弊财务报告的线性概率模型(LMP)和(Logistic)模 型并发现后者的识别效果比较好。陈亮、王弦(2003)动用单因素方差分析模型建立 了针对营业利润操纵的识别模型。娄权用二元Logistic回归的方法建立了舞弊财务 报告的识别模型。四、防范理论企业反舞弊制度论由美国Treadway委员会的著名"1987报告“中提出。该报告 全面阐述了企业反舞弊的防范体系,认为从全社会的角度来看,防范企业财务报告造 假应该从四个层次入手,它们依次是:公司层面、会计师事务所层面、监管和执法层 面以及教育层面。而任何组织实体,也可以通过建立下列四道防线来防止企业舞弊 它们包括:公司管理层的管理理念、内部控制系统、内部审计和外部独立审计。第二章财务造假实例分析近些年来,我国对于上市公司财务舞弊的研究及治理逐渐加强 2005年11月上 海国家会计学院财务舞弊研究中心成立,不久与第一财经日报合作,发布了三大 榜单,其中就有十大财务舞弊公司排行榜。本文从中选出三个比较有代表性的公司进 行分析,试图挖掘我国上市公司财务行为的各方面特点希望对普通投资者及相关当 局有所借鉴和警示。第一节科龙电器05年科龙的兴衰与顾雏军的名字是分不开的科龙有太多的故事,从顾雏军当 初颇具些技术含量的财务运作到最终赤棵裸的数字造假,以及其身陷囹圄这条不 归路看似偶然,却也有必然的成分那么科龙公司如何成为顾雏军手中玩弄资本的 一颗棋子呢?一、案例简介"1.基本情況科龙电器全称为广东科龙电器股份有限公司,股票代码000921,于1992年12引自上海会计学院財务样弊中心公布的十大财务舞弊排行榜 案例简介中的公司情况来源于新浪財经网,月16円在中华人民共和国注册成立。1996年7月23日,公司的459, 589, 808股境 外公众股在香港联合交易所有限公司上市交易;1998年度,公司获准发行 110,000, 000股人民币普通股,1999年7月13日在深圳证券交易所上市交易。2. 经营范围开发、制造电冰箱等家用电器,产品内、外销售和提供售后服务,运输自营产品。3. 公司有关高管刘从梦为现任代理董事长兼总裁,原董事长为顾雏军。顾雏军同时有一家全资所 有的顺德市格林柯尔企业发展有限公司,并且是扬州亚星客车股份有限公司及合肥美 菱股份有限公司的董事长。4. 公司的股权转变历程2001年10月底,科龙电器同时在深港两地公告,广东科龙(容声)集团有限公司 将所持有的20447. 5755万股法人股份转让给顾雏军全资所有的顺德市格林柯尔企业 发展有限公司,转让价为5. 6亿元人民币,2002年4月,格林柯尔公司占科龙股份 数为20.64%,到2004年10月增至26.4%。2001年11月2日,公告显示,科龙电器 现有董事会将有变动。同时,顾雏军提早入主科龙董事会。2002年4月18日,股权 转让完成。5. 审计机构德勤华永会计师事务所负责科龙2002、2003, 2004年度报表的审计,2002、2004 年出具了保留意见审计报告,其出具的保留意见均与科龙现金流无关,2003年出具 了无保留意见审计报告,M05年11月出具了保留意见审计报告后辞去了审计师职务。 科龙现任审计机构为深圳大华天诚会计师事务所、德豪嘉信会计师事务所。二、舞弊手法透视M05年4月底,科龙电器被_巨亏6416万,引发了 5月11日证监会对科龙电 器的立案调査。9月,科龙公布重大事项公告,佛山市公安局经佛山市人民检察批准 后,己于2005年9月2日对科龙前董事长顾维军、执行董事严友松、张宏及原管理 人员姜源、晏果如、刘科、刘义忠执行逮捕。科龙于是面临着重组或破产两种选择。 科龙电器从1998年在深交所上市以来,控股股东两易其主,业绩也是有亏损有盈利, 股价更是随之起起落落,一度被戴上ST的帽子,曾数次停牌*掀起股市巨波的科龙电器所用舞弊手法主要涉及侵占、挪用、诈骗上市公司及其子公司财产,编造虚假事 项,虚增利润,现金流异常,重大事项未披露等(详见附件一)。 1.侵占、挪用及诈骗上市公司及其子公司财产的手法分析。(1) 利用科龙电器完成对天津格林柯尔的出资,使之符合公司法的出资规定。 公司法规定除对采用高新技术成果国家有特别规定者外,发起人以工业产权、非专利技术作价出资的金额不得超过股份有限公司注册资本的20%。顾利用科龙电器及 其格林柯尔系作为资金运作的平台,仅用3亿元现金就成立了注册资金为12亿的顺 德格林柯尔,又利用顺德格林柯尔控制科龙电器,及以后的美菱等公司,当然也就有 了更大的平台和资源。顾没有直接让其控制的格林柯尔系公司出面,中间又经过别的 公司转手,在没有履约能力的情况下屡次骗取科龙资金,科龙在这种情况下怎能不被 掏空顾可谓有心良苦,据证监会的调查结果,顾累计共占用科龙34. 85亿元巨资, 这样大额的占用上市公司资金,而且时间上也是连续几年笔者不禁要提出疑问,顾 难道可以不受一点制约吗,国家的那么多有关法规制度对他来说怎么形同虚设?上市 公司如此遭遇,小股民们又会碰到怎样的损失呢?困2-1科龙关联交过程图-根据证监会调查结果资料整理得到(2) 利用关联交易诈骗上市公司子公司财产。其关联交易过程如图所示:图2-2科龙关联交赛过程图二数据来源:根据证监会调查结果资料整理得到显然,格林柯尔公司利用了关联交易诈骗科龙公司的財产,而经过中间公司的转 手,使这种行为有了很大的隐蔽性。(3)顾利用了多种手段来侵占甚至诈骗上市公司财产,不仅表现在上述提及的两 项,而且还混滑格林柯尔一科龙概念,骗取、侵占本应由江西科龙获取的廉价土地使 用权相关的利益,以及非法开设账户用来转移科龙资金,又以广告费名义挪用科龙电 器资金。如此拘空上市公司资金,而科龙电器在及2003年对外提供的报表中还 能得到相当好的业绩,让人不得不怀疑其真实性。 2.财务报表上虚增利润的手段分析(1)顾通过其全资子公司顺德柯林格尔收购科龙,并实际控制了科龙。广东科龙 电器股份有限公司被收购前是中国规模最大的白色家电制造商和中国家电业十强企 业之一,拥有优秀的制冷技术团队及一系列专利技术及营销网络。继2000年首次报 亏之后,2001中期报表显示,科龙销售收入和利润继续下跌。与2000年同期相比销 售收入下跌9.8%,纯利急降85%,每股盈利0.02元。中报发布当日,该公司在香港 股价下跌12%。但科龙不论在生产能力还是品牌影响力方面是拥有雄厚实力的,只要 加以时日,打造好科龙的核心竞争力及生产运营能力,就可以扭亏为盈。但这样做 是需要时间的,顾入主科龙后需要证明自己的能力,需要科龙尽快的交出一份漂亮的 财务报表,那么他是怎么做的呢?引自郎咸平的在表格彳-1科龙利润情况分析单位:万元2000 年2001 年2002 年2003 年2004 年净利润 较上年差异-67,841. 88-155, 557.3110 127. 7020, 218.02-6,416. 02(132,200. 31)-87, 715. 43165,685.0110,090. 33-26,634. 05主营业务收入 较上年差异441,088. 00472,046.64487,825.70616,811.0012, 745. 78(121,076.43)30. 958.6415, 779.06128, 985.29(604,065.21)营业费用 管理费用 财务费用 合计较上年差异91, 819. 57120, 594. 3379,149.79100,239.10120,645. 4347, 393. 0491,160. 705,989.9336,489.7152,286. 037, 303.088.668. 797,553. 6210,039. 7312,745. 78146,515. 68220 423. 8292,693. 34146, 768. 53185,677.2424,905.1073,908.1378-127, 730.481154, 075.192238,908.71资料来源:根据科龙各年报表整理得到从表中可以看出,2000年和2001年均亏损,正如前所述,顾在2001年底入主 科龙,以较低的价格购得科龙股份。顾接手科龙后,在2002年,也就是顾接手科龙 的第二年,年报中就扭亏为盈,净利润为1亿多,较2001年增长了 1.6个多亿。此 后,2003年利润继续增加,2004年亏损6416万元,正是由于这个原因,证监会于次盛莛中狂欢的格林柯尔。年4月份幵始对科龙立案调查。除2000年和2004年主营业务收入变化较大外,在 2001至2003年间,收入虽然也有变化,但较净利润的变化可以说收入变化比较平稳, 既然如此,净利润的变化又是如何造成的呢?三项费用合计在2001年有大幅增加, 增加了 7亿多,而在2002年又有巨幅减少,减少了 12亿多。在这些费用变化中,营 业费用及管理费用起了决定作用,其中2001年增加数中,营业费用占38.93%,管理 费用占59. 22%, 2002年减少数中,营业费用32.4涨,管理费用66.68%。仔细阅读科 龙2002年的财务报表,可以发现,在2002年,科龙公司坏账准备转回约0.5亿元, 存货减值准备转回约2.12亿元,冲回广告费7900万元,维修费拨备相对2001年度 减少计提约5000万元;合计约3. 9亿。恐怕正是由于这瘦原因,科龙才得以在2002 年转亏为盈。利润还原情况图2-3科龙净利润还原田资料来源:弓I自郎咸平在“国退民进”盛筵中狂欢的格林柯尔可以看出,如果没有2001年的计提,2002年的转回,科龙在2003年并没有盈利。3.顾在2001到2004年中进行了大规模的收购活动,先后收购科龙、美菱等多 家公司,这些收购活动需要大量的资金,除通过侵占上市公司资金等手段外,顾还通 过虚假出资和抽逃注册资金来达到进行资本运作的目的。一个谎言需要更多的慌言来 自圆其说,顾为掩盖挪用、侵占科龙资金的目的,使用编制虚假银行票证等低劣手段 来掩饰。当然这些造假行为会使现金流异常。 四、其它情况简析 1.对管理层的简析在"国退民进”的大潮中,顾维军从2001年幵始先后收购了科龙电器、美菱电 器、亚星客车、襄阳轴承几家公司,由此显露一时,并荣获2003年经济年度人物, 被誉为“用十亿元的资本杜杆樓动上百亿的企业”。"但顾在资本界的动作一直颇受争 议,一年多后,科龙就被证监会立案调查,查出多项财务造假项目。事实证明,顾所 取得的表面成绩,并非全是其杰出的才能所致,其背后隐藏着更多的不E当手段。2.对审计机构的简析就是这样的情况下,作为科龙电器的审计机构,同时也是著名的“四大”之一的 德勤会计师事务所居然在2003年出具了无保留意见审计书。如果说开始的顾雏军玩 弄资本还动过一番脑筋,比较隐蔽的话,以后的利用编制虚假银行收付款凭证、银行 存款账簿记录、银行对账单等低劣的手段,隐瞒每笔资金的转入转出,同时伪造公司 印章,虚构科龙的销售收入,并且通过少提坏账准备,少计诉讼赔偿编制虚假报表等 如果严格按照审计程序,这些行为应该不难审计出来,至少对于虚构的销售事项,简 单的函证就可以发现真相。可是德勤却让大家失望了,同时也丧失了多年的信誉。第二节G银河G银河于2006年1月完成股权置改革方案,紧接着就被揭露其财务造假行为, 于是成为股改后第一个被挖出造假事件的上市公司。一、案例简介1. 基本情况G银河全称为北海银河髙科技产业股份有限公司,股票代码为000806,系1993 年4月经广西壮族自治区经济体制改革委员会批准、以定向募集方式设立的股份有限 公司。经中国证券监督管理委员会批准,公司于1998年2月18曰向社会公幵募集 公众股2100万股,并于1998年4月16日获准在深圳证券交易所挂牌上市;根据 2000年1月27日召开的2000年第一次临时股东大会决议,公司将原名称"北海银 河股份有限公司”更名为“北海银河高科技产业股份有限公司”,股票简称由“北海 银河”改为“银河科技”。公司注册资本为348,951, 454.00元。06年1月9日股权 分置改革方案完成。2. 股权变更情况2002年10月29日公告称公司第一大股东东北海通台经济发展有限公司(持有公 司股份26,872,560股占总股份的8.86%),实际控制人变更为广西银河集团有限公 司。通台公司为银河集团的成员企业之一,银河集团现持有通台公司52. 17%的股权。 之后千2004年1月以3.92元/股协议受让部分股东持有的38, 050, 645股,2005年 10月,以3. 7元/股的价格受让北海市高昂建设有限责任公司持有本公司5, 922, 960 股的非流通股,三次受让后,银河集团共持有公司境内法人股95,516,982股,占总 股本的22. 81%,3. 公司相关髙管原董事长为潘綺,2006年1月怨日,潘琦向董事会提出了辞去公司董事长职务 的申请,董事会同意了潘琉的申请并选举顾勇彪为公司新任董事长,同时也是长征电 器的原任董事长。公司副总裁林庆农因“个人原因”辞职,財务总监黄巨芳则因“工 作变动原因”辞职。4. 公司经营范围电子元器件生产与销售,电力系统自动化软件及髙低压开关设备、变压器设备的 幵发、生产、销售,计算机软件开发、技术咨询及技术服务,科技产品开发:企业自 产机电产品、成套设备及相关技术的出口、本企业生产、科研所需的原辅材料、机械 设备、仪器仪表、备品备件、零配件及技术的进出口(国家实行核定公司经营的商品 除外),开展本企业中外合资经营、合作生产及“三来一补”业务。5. 审计机构05年前为华寅会计师事务所,财政部2005年对华寅会计师事务所有限责任公司 给予了警告的行政处罚,之后银河科技公司改聘深圳南方民和会计师事务所。6. 募资情况1998年2月14日新股发行,募集资金11818. 2万元,2002年3月21日增发募 集资金58500万元。2002年3月,公司实施公募增发5000万股A股,发行日为2002 年3月6日,上市日为2002年3月22日。二、舞弊手法G银河的现今第一大股东银河集团于02年10月份登上了此次资本运作的舞台。 2006年1月10日,上海证券报独家报道了 G银河03年的财务造假。其实,早在 2004年8到10月间,财政部广西专员就对公司的财务会计信息质量进行了专项检査。 北海银河高科技产业股份有限公司涉嫌的舞弊有-1.虚增收入和利润2002、2003年公司大股东广西银河集团有限公司以现金出资为公司包装了经营 业绩,公司通过将与大股东及其关联企业的资金往来确认为收入的方法,虚增销售收 入2. 63亿元(不含税收入2. 25亿元)、虚增净利润4300万元2. 大股东占用资金及银行贷款余额帐实不符2003年,银河集团经营规模迅速扩张,资金需求较大。考虑到大股东长期以来 对公司的支持,公司在不影响正常经营的情况下与大股东发生了资金往来。2003年, 大股东占用公司资金累计3.¾亿元,其中包括未披露的银行贷款2. 7亿元,另1.23 亿元记入其他应收款科目。3. 虚假披露与隐瞒“我们有理由怀疑银河系下属两个上市公司是否还存在更多的虚假披露与隐瞒 问题。” 据银河科技2004年报显示,该上市公司合并报表的子公司有12家,四川 永星电子有限公司是其中一家不大的子公司。经过华寅会计师事务所审计的年报数据 显示,该公司2004年的净利润为2002.18;元人民币。但是,严义明通过调查获得 了盖有四川永星电子有限公司公章的财务报表显示,四川永星电子有限公司2004年 度的净利润应为751. 1696万元人民币。两个数据相比,仅这一家公司的虚增利润额 就高达1250. 484万元。4. 现金流异常上海国家会计学院财务舞弊研究中心则发现,银河科技近年来现金流存在异动。 随后发现该公司2004年突然出现了 2. 5个多亿的其他与经营活动有关的现金支出, 比上一年增加了近2个亿,在这个大额支出之后,当年的经营现金净流量是负7000 多万。到了 2005年,问题在继续,截至第三季度其他与经营活动有关的现金支出已 髙达2.47亿。由于这个项目在会计报表上相当隐蔽,所以到底是什么重大支出不得 而知三、财务造假情况简析G银河的财务造假公布后不久,掌门人潘瑰辞去了董事长一职,同时公司副总裁 林庆农“因个人原因辞职,财务总监黄巨芳”因工作变动原因“辞职。財政部2005 年对华寅会计师事务所有限责任公司给予了警告的行政处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