国外货币政策区域效应研究的新进展.doc
国外货币政策区域效应研究的新进展. 摘要:本文首先指出最优货币区理论作为货币政策区域效应研究基础存在不足,然后按照时间和流派简单回顾了国外学者关于货币政策区域影响问题的研究历史,最后重点介绍了目前处于研究前沿的新、后凯恩斯主义的观点,并对这一研究领域的国外成果进行了简单评价。 关键词:货币政策;区域效应;不对称近些年来随着欧洲货币一体化进程的加快,国外学者越来越关注货币政策对区域经济发展的作用,相关的研究层出不穷;国内学者自2004年以来也开始关注我国货币政策的区域影响,但是几乎所有的研究都建立在最优货币区理论框架上。笔者认为,无论从最优货币区理论本身来看,还是从我国货币经济水平的发展来看,运用最优货币区理论进行研究所得出的结论并不具有很强的说服力。一、最优货币区理论作为分析基础的不足一直以来,欧洲经济运行结果的分析基本上都是在最优货币区理论框架下进行的,所以对加入货币区后单一货币政策在各成员国经济发展中的不对称效应研究也采用了同样的理论基础。根据最优货币区理论,单一货币政策产生的不对称效应,在欧洲各国不再拥有独立的汇率制度的情况下,只能通过更大的经济弹性主要表现为工资物价的弹性和生产要素的流动来实现。于是,对欧盟各国是否具备这些所谓的“调整机制”下的条件进行证明就成为许多国外学者研究的焦点内容。然而,大量的相关研究却没有明确得到欧洲国家能够通过较大的经济弹性来避免单一货币政策造成的空间不对称效应的结论,甚至有相当多的研究证据表明欧盟还不是一个最优货币区。如何判断最优货币区是最优货币区理论的一个核心内容,1961年9月蒙代尔的开创性研究明确提出应该以生产要素的流动性作为划分最优货币区的标准,但是早有学者指出这种标准具有很大的局限性,就连蒙代尔本人也承认这一点。后来,麦金农、凯南、英格拉姆等一批经济学家在进一步研究的过程中提出了许多新的判断标准,但是这些评判标准不仅本身存在这样或那样的问题,而且某些标准之间还有相互替代、彼此矛盾或存在交叉和因果关系以及内生性的问题,因此需要进行整合与再发展。相关的评述在国内学者的文献中也屡见不鲜,所以笔者以为在最优货币区本身评判标准存在问题的情况下,仍以此作为货币政策区域效应差异问题的分析基础是不合适的。其次,国外学者在通过最优货币区理论不能直接寻求到消除单一货币政策在成员国经济中不对称影响的机制的情况下,决定先验证经济结构差异是否是单一货币政策产生区域效应差异的原因,然后再探索减少或消除这种差异的措施手段,像Carlino和Defina(1998)、Arnold(1999)和Guiso等(1999)都得出了同样的实证分析结果经济结构差异确实导致了单一货币政策的区域效应差异。国内学者的结论也不例外。笔者认为各地区在要素禀赋上具有的自然差异所导致的经济结构差异确实是货币政策产生不同区域影响的一个原因,但是正如后凯恩斯主义者指出的从地区经济结构差异角度挖掘导致货币政策区域不对称效应问题的原因是没有特殊研究价值的,因为任何其他的宏观经济政策也都会面临这个问题,所以如果不是货币本身而是经济结构差异的问题的话,那么货币政策根本无需做任何事情,这也就从根本上否定了我们研究的意义。最后,从现实情况看,随着我国市场经济的不断发展,金融与经济的结合程度越来越高,金融管制不断松动,创新成果日渐丰富,在这样的背景下,货币的形式越来越多样化,货币供给的内生性表现越来越突出,已经有不少国内学者或者在理论著述中系统研究了货币供给的内生机理,或者通过实证分析证明我国的货币供给具有一定的内生性。而最优货币区理论明显地是建立在货币非中性、货币供给外生性的古典二分法的前提条件下,于是以这样的理论为基础对货币政策区域效应的分析就被陷于“经济结构差异”中,而考察哪种地区经济结构能对货币量的变动做出及时、有效的反馈是没有意义的。所以笔者认为以最优货币区理论为基础的货币政策区域效应研究还存在现实性和前提性不足。二、国外货币政策区域效应研究的简单回顾严格来说,现代货币政策是在20世纪50年代才开始发挥作用的,尽管人们一直将研究热情放在了货币政策的数量、时间、政治等效应分析方面,但仍然有一些学者从一开始就注意到了区域效应。Scott(1955)通过图示比较了不同行政地区(district)和不同组别银行的自由储备的时间变动,结果表明公开市场操作在从中心市场向周边其他地区传导的过程中存在重要的时滞现象。尽管当时Scott的文章本意并不是想研究货币政策的区域效应,但是他的分析却开创了这一领域的研究先河,是最早证明货币政策存在区域效应差异的文献。1970年代中期以后经济学者们开始直接关注国家货币政策的区域作用差异,研究的焦点放在国家货币政策的变化会给区域真实经济造成怎样的影响。不过从实质上看,这些文献都是依据货币主义或凯恩斯主义的货币理论,来反映两大学派关于货币政策传导机制的差异,因此这些文献中采用的分析方法都来自货币学派或新古典综合学派。其中,货币学派主要运用圣·路易斯方程的简约式模型进行研究,试图证明的是国家内部的各个地区和整个国家一样,其商业周期的波动也是由货币和货币政策直接导致的,最具代表性的文献就是Beare(1976)的文章;而新古典综合学派的研究内容和成果更为丰富,有基于大型区域宏观模型的研究,试图证实货币政策无论在国家层面还是区域层面上,都是间接影响经济的,并且不同的货币政策对区域的作用弹性存在差别,有关于区域利率差异的研究,着重分析引起区域利率差异的各种因素,还有关于区域信贷可得性的研究,将注意力集中在妨碍区域信贷市场正常运作的因素识别上。但是,这两个学派的研究理论本身存在的局限性和对现实解释能力的欠缺,以及它们采用的经验研究方法存在的诸多问题,最终使得1980年代以后它们都逐步为新的主流学派所代替。欧洲一体化进程的逐步加快,尤其是欧洲中央银行的诞生,使得加入欧元区的各个国家不得不面对单一的货币政策,于是学者们纷纷挖掘出早期的相关研究文献,并在最优货币区理论框架下展开新的研究,从而促使货币政策区域效应的理论发展和实证研究向前迈出了一大步。但是正如我们前面的论述,这样的研究在理论和现实中的说服力都在明显减弱,取而代之的正是新、后凯恩斯主义具有前沿性的研究,也是本文重点介绍的国外研究成果。三、货币政策区域效应研究的新进展新、后凯恩斯主义的观点西方国家在20世纪70年代出现的“滞胀”使凯恩斯主义失去了主流经济学的地位,结果经济自由主义和政府干预主义的争论再次趋于白热化,理论界学派林立,难以达成共识。在这种背景下,新凯恩斯主义者在批判、继承和发展凯恩斯主义理论的基础上,通过引入厂商利润最大化和家庭效用最大化假设以及理性预期假设对凯恩斯主义宏观经济理论奠定微观基础,建立了不完全竞争论、市场协调时令论、劳动力市场理论、信贷配给理论等一系列更贴近现实经济活动的理论分析范式,从而再次证明政府通过宏观经济政策干预经济的必要性,并且在强调货币政策重要性的同时,从不完全信息模型开始研究货币政策的区域不对称效应,其研究焦点是不对称和不完全的信息如何导致区域间资本移动率下降,进而造成金融资源错误分配和产生区域信贷配给。另一方面,以新剑桥学派为基础发展起来的后凯恩斯主义从凯恩斯早期的货币理论出发,在特别强调经济过程不可逆性和不确定性的基础上,指出经济过程是随着真实时间而不是逻辑时间演进的,制度环境以及其他经济条件的变化是不确定的,从而导致经济结构具有内在的不稳定性,因此在理论上不仅不存在经济运行会从不均衡状态返回到均衡状态的情况,而且实现预期均衡的说法也没有任何意义。基于这样的背景,后凯恩斯主义提出了自己的货币金融理论,并以此为基础分析了导致货币政策区域不对称效应的原因。1.新凯恩斯主义关于货币政策区域影响的金融结构差异论。新凯恩斯主义以信息不对称为前提条件,从理论和实证两方面证实了货币政策信用传导机制的作用,认为以银行为核心的信贷市场在决定经济资源的分配过程中发挥着非常重要的作用,所以对一个由多地区组成的国家来说必须要重视各地区的经济金融特征,因为当一个地区监督风险投机的成本高于其他地区时,国家的信贷市场就可能会沿着地区的行政区划而出现分割,从而促使地方银行成为当地借款人融资的主要来源,地方银行的经营健康状况并因此而直接关系到当地投资项目的融资能力。同时,银行考虑到逆向选择和道德风险效应的情况下,往往不再选择价格调整而是转向数量控制,最终形成的是配给均衡。在这种以信息不对称为基础的区域信贷配给观下,新凯恩斯主义者将货币政策区域效应差异的分析重点集中在金融结构方面,认为金融结构的地区差异才是导致货币政策在不同地区传导过程中的表现不同的根源。他们以不完全信息模型为分析前提,认为由于信贷市场存在区域分割性,地方银行拥有的财富一方面是其拓展贷款能力的决定因素,另一方面也可为区域信贷配给的形成提供了解释。而地方银行与外部银行相比,对当地企业和其他借款人的情况更熟悉,能够以更低的成本实施资金监管,在当地的市场上也更具竞争力,因此有可能得到更多的关于当地投资机会的信息,进而使得地方投资者也会更加依赖当地的银行和金融机构。于是,不同地区的银行业发展状况对货币政策的传导过程、进而对当地经济发展的水平与结构都会产生显著的影响。2.货币内生前提下的后凯恩斯主义观点。后凯恩斯主义在理论上突破了过去各学派对货币政策区域效应的研究,认为传统文献对货币政策区域效应的研究要么关注经济结构,要么关注金融结构,却忽视了两者之间相互依存的关系,但实际上经济结构和金融结构之间具有密切的相关性,例如产业集中度往往会受到金融集中程度的促进,然而要强调这种关系,必须要打破传统经济系统的二元分析框架,即不能将经济再分割为货币和实体两部分,要承认货币是非中性的,进而建立货币供给内生前提。 后凯恩斯主义货币理论的一个基本假设就是我们生活的世界是不确定的,未来在很大程度上是不可知的,所有的事件都发生在不可逆转的历史时间中,所有的决策都需要随着未来变成现在和现在成为过去而不断地加以调整。在这样的背景下,货币是非常重要的,因为它是解决真实经济不确定性问题的一种制度设计,是连接现实和未来的桥梁,持有货币等于认可将来在资产上会有决定力量,经济主体在没有把握下做出的决策因而可以被推迟或解除,于是货币表现出显著的非中性特征,而且基于对货币供给全过程的考察,货币还具有较强的内生性,从而彻底否定了传统的二元论。另一方面,后凯恩斯主义者发展了流动偏好论,认为流动偏好能够解释不同资产收益率之间的差异,从而将其推广至资产定价的一般理论,并指出流动偏好不仅仅是一种货币需求理论,还可以被视为货币供给理论。他们认为,在现代货币经济中,银行在货币供给过程中处于核心地位,银行根据自身流动偏好的变化所进行的资产选择不仅会导致货币供应数量的变化,还会引起货币可得性与社会总需求之间的联系也发生改变,因此必须重视银行资产和负债双方面的的流动偏好变动。在上述理论基础上,后凯恩斯主义者指出区域信贷配给出现差异并不仅仅是新凯恩斯主义者指出的金融系统(主要是银行)存在地区差别这一个原因导致的结果,而应该被看作是由多方面原因造成的结果,其中包含了地区的所有部门,即当地的投资者、储蓄者和银行,这被后凯恩斯主义者称为“防御性融资行为”。沿着这一思路,对货币政策区域效应的正确分析就应该考虑银行发展阶段和流动偏好的地区空间差异以及货币政策可能对这些变量产生的影响,同时这两个变量的引入也意味着对货币政策区域效应的分析不能受制于所谓的“不对称冲击”上,而是应该密切注意货币政策对金融行为的影响。下图展示了后凯恩斯主义理论下的区域信贷供求产生机制。首先,无论是地区银行还是国家银行,也不管它们的存款基础有多少,银行发展阶段将决定其扩大信贷规模的能力,即货币供给的内生程度。银行的发展阶段越高,银行体系越发达,受到自身存款基础的约束就越小,信用扩张的能力则越强。因此,银行系统处于发展早期的地区将比其他地区更容易受到低储蓄或存款率的束缚。其次,流动偏好在任何银行结构下都会对区域信贷的供求双方同时产生作用,即不仅影响银行对区域内发放贷款的意愿,也会影响储蓄者与借款者的行为。从银行的角度看,当区域内可观测到的风险较高或评估较困难时,流动偏好就会影响银行的贷款意愿,而后凯恩斯主义者认为银行的流动性偏好可能由地区收入增长率、地区经济的不稳定性等方面的预期和中央银行所创造的货币环境的预期效应两个因素所影响。从储蓄者的角度看,较高的流动偏好将鼓励储蓄者在其资产组合中持有更多的流动性资产,并可能会产生金融资源外流,从而降低该地区的信用创造和资金的可得性。资金外流是否会影响区域信贷的可得性主要取决于两方面的因素:一是在不考虑银行区域存款基础时银行扩张其信贷的能力;二是这种区域资金外流对银行自身的流动性偏好的影响。不过,在资金外流的过程中值得注意的是这种效应的源头可能在其他部门而不是金融部门。从投资者的角度看,高流动性偏好意味着对区域经济发展的预期低迷,以至于投资者不愿借贷,从而在一定程度上降低了该地区信贷需求。这种信贷供给与需求之间的相互依赖、相互影响使我们很难识别清楚是否有区域信贷缺口存在。所以,银行发展阶段和流动偏好的区域差异可能使一些地区的信用创造能力具有更大的不稳定性。为此,后凯恩斯主义的学者也进行了许多实证研究,例如该学派的代表人物之一Sheila ADow从上世纪80年代开始撰写文章和出版书籍,在理论和实证两方面阐述货币政策区域效应不对称的问题。她和该学派的其他经济学者的研究证实货币政策的区域效应明确存在,而且各地区信用的不稳定性不仅是金融结构和经济结构共同作用的结果,而且受到地区经济主体的金融行为因货币政策改变而发生变化的影响。这进一步支持了后凯恩斯主义的观点。四、简单评价总体来看,国外有关货币政策区域不对称效应的研究在规范和经验研究两方面都在不断发展过程中,尽管不同的学派采用了不同的理论基础和分析方法,但是所有的研究都表明货币政策具有比较明显的区域不对称效应,而且对其中的原因分析都集中在货币政策传导机制方面:货币主义者证明货币传导是主渠道,货币供应量对区域收入产生影响,进而通过各地区产品需求的收入弹性表现出政策的区域影响差异;新古典凯恩斯学派突出强调利率传导渠道,证明利率存在地区差异,从而带来货币政策在不同地区的效果不同,货币政策间接影响经济;最优货币区理论针对欧盟货币区同时对传统货币传导渠道和信用传导渠道在各成员国中的表现进行研究,并且在传导机制国别差异的研究之外增加了经济周期差异和经济冲击的不对称研究,但结果更支持货币传导渠道;新凯恩斯主义以信息不对称为前提通过信贷配给理论下的信用传导渠道差异分析货币政策的区域影响,并认为法律制度体系差异所造成的金融结构差异是其中的主要原因;后凯恩斯主义的研究虽然也注重的是信用传导机制,但无论从分析的基础前提看,还是从分析的内容和方法上,都与其他学派有很大的不同,得出的结论是银行发展阶段和流动性偏好在不同地区的表现差异是真正原因。所以,国内学者沿袭从货币政策传导机制的差异表现来研究区域效应的分析角度是正确的,但是从研究前沿看,不能再仅仅局限于最优货币区理论框架下的研究,而应该结合我国现实情况,转向金融结构差异的研究角度,特别是导致银行信贷资金配给的区域性特征研究上,重视货币政策对银行、企业的金融行为的影响。这也是新、后凯恩斯主义两个学派同时强调的核心问题。但是,两派理论在许多方面都存在重大差别,在借鉴时要注意每个学派所持观点的前提和存在的局限性,要取其精华,不可照搬照抄。参考文献:1丁文丽.转轨时期中国货币政策效力的区域差异研究M.北京: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20052贾卓鹏,贺向明.最优货币区理论与我国区域货币政策选择J.上海金融学院学报,2004,(3):12-153宋旺,钟正生.我国货币政策区域效应的存在性及原因J.经济研究,2006,(3):46-584吴易风.当代西方经济学流派与思潮M.北京:首都经济贸易大学出版社,20055祝丹涛.最优货币区批判性评析J.世界经济,2005,(1):17-346Arnold,I.J.M.,1999,“The regional effects of monetary policy in Europe”M.University of Nyenrode,The Netherlands7Beare,J.B.,1976,“A monetarist modeI of regional business cycles”JJournal of Regional Science,16(1):57-638Carlino,G.A.and Defina,R H.,1998,“The Differential Regional Effects of Monetary Policy”J.The Review of Economics and Statistics,Vol.80,No.4:572-587其他参考文献:1.赵慧芝.加强高校科研经费管理的几点思考J.现代经济信息,2010(12). 2.付林,李冬叶.高校科研经费的使用监管机制J.黑龙江高教研究,2009(11). 3.江轶.高校科研经费管理若干问题探析J.福建财会管理干部学院学报,2010(4). 4.李红宇.高校科研经费管理有效性探究J.财会通讯·综合(中),2009(1). 5.石勉.对高校科研经费管理和审计的探讨J.经济师,2010(10). 6.林大静.构建高校科研经费内部审计机制的思考J.审计月刊,2009(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