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来到三一办公! | 帮助中心 三一办公31ppt.com(应用文档模板下载平台)
三一办公
全部分类
  • 办公文档>
  • PPT模板>
  • 建筑/施工/环境>
  • 毕业设计>
  • 工程图纸>
  • 教育教学>
  • 素材源码>
  • 生活休闲>
  • 临时分类>
  • ImageVerifierCode 换一换
    首页 三一办公 > 资源分类 > DOC文档下载  

    利率市场化对我国商业银行的影响及完善对策毕业论文.doc

    • 资源ID:4181889       资源大小:61.50KB        全文页数:8页
    • 资源格式: DOC        下载积分:8金币
    快捷下载 游客一键下载
    会员登录下载
    三方登录下载: 微信开放平台登录 QQ登录  
    下载资源需要8金币
    邮箱/手机:
    温馨提示:
    用户名和密码都是您填写的邮箱或者手机号,方便查询和重复下载(系统自动生成)
    支付方式: 支付宝    微信支付   
    验证码:   换一换

    加入VIP免费专享
     
    账号:
    密码:
    验证码:   换一换
      忘记密码?
        
    友情提示
    2、PDF文件下载后,可能会被浏览器默认打开,此种情况可以点击浏览器菜单,保存网页到桌面,就可以正常下载了。
    3、本站不支持迅雷下载,请使用电脑自带的IE浏览器,或者360浏览器、谷歌浏览器下载即可。
    4、本站资源下载后的文档和图纸-无水印,预览文档经过压缩,下载后原文更清晰。
    5、试题试卷类文档,如果标题没有明确说明有答案则都视为没有答案,请知晓。

    利率市场化对我国商业银行的影响及完善对策毕业论文.doc

    利率市场化对我国商业银行的影响及完善对策 内容提要:利率市场化是市场经济发展到一定时期的产物,是我国金融体制改革的必经之路。十六大报告对我国金融体制改革明确提出了要“稳步推进利率市场化改革,优化金融资源配置”,这充分显示了党和政府对推进利率市场化改革的重视和决心。最新的党的十八大报告提出,要深化金融体制改革,健全促进宏观经济稳定、支持实体经济发展的现代金融体系。利率市场化对我国商业银行带来了正反两方面的影响,机遇和挑战并存,我国的商业银行要对利率市场化做好深刻的认识并做好充分的准备。本文即围绕利率市场化对我国商业银行的影响及完善对策展开研究,具有一定的理论意义和现实意义。关键词:利率 利率市场化 商业银行 影响 完善对策引言目前,随着金融危机时代的来临,美国、欧洲乃至世界上各个经济独立体都在经历着这场金融危机带来的冲击,并都在为抵御这场金融危机所带来的经济问题和衰退而做着不懈的努力。中国在此次金融危机中受到的不利影响相对较小,但这并不能成为我们懈怠下来的理由,随着经济大国对日趋枯竭的人类资源的抢夺以及对中国大国崛起的恐慌,不断在国际金融市场上对中国进行打压。在如此复杂的国际经济形势的大背景下,中国要保持经济的平稳增长,一方面要在国际金融市场上坚定自己的立场,另一方面就是要调控好国内金融市场的平稳发展。考虑到国内外的经济形势及各方面的条件及影响因素,“利率市场化”的改革又再一次被提到了议程上。一、利率市场化的基本理论(一)关于利率1.利率的内涵利率,就表现形式来说,是指一定时期内利息额同借贷资本总额的比率。利率是单位货币在单位时间内的利息水平,表明利息的多少。经济学家一直在致力于寻找一套能够完全解释利率结构和变化的理论。利率通常由国家的中央银行控制,在美国由联邦储备委员会管理。至今,所有国家都把利率作为宏观经济调控的重要工具之一。当经济过热、通货膨胀上升时,便提高利率、收紧信贷;当过热的经济和通货膨胀得到控制时,便会把利率适当地调低。因此,利率是重要的基本经济因素之一。利率是经济学中一个重要的金融变量,几乎所有的金融现象、金融资产均与利率有着或多或少的联系。当前,世界各国频繁运用利率杠杆实施宏观调控,利率政策已成为各国中央银行调控货币供求,进而调控经济的主要手段,利率政策在中央银行货币政策中的地位越来越重要。合理的利率,对发挥社会信用和利率的经济杠杆作用有着重要的意义,而合理利率的计算方法是我们关心的问题。金融是现代经济的核心,而利率又是金融体系中最为重要的变量,在全球经济一体化、金融自由化的趋势下,利率市场化成为必然趋势。2.利率的理论依据在发达的市场经济中,利率是一个重要的经济杠杆,对宏观经济运行和微观经济运行都有着极为重要的调节作用。这种作用主要表现在以下几个方面:第一,积累资金的作用,利息率越高,存款人得到的利息收入就越多,社会积累资金的规模就可能会越大。所以,通过调整利率来积累资金,能够在中央银行不扩大货币供应的条件下,使全社会的资金总量增加,从而促进国家经济建设的发展;第二,调节宏观经济的作用,利率与税收、价格等其他经济杠杆一样,有着调节经济的功能。这种调节从总量方面上说,是抑制对资源的总需求。利率越高,则借款人的资金成本也相应增加,由此而产生的利益约束将迫使那些经济效益较差的借款人减少借款,从而使有限的资金流到收益高的行业、企业和产品上来,全社会的生产要素都会产生优化配置效应;第三,平衡国际收支的作用,当国际收支发生失衡时,可以通过利率杠杆来调节。当国际收支逆差比较严重时,则可以把本国的利率调到到与其他国家的程度,这一方面能防止本国的资金流到利率较高的外国,另一方面还可以吸收外国的短期资金流入本国。第四,约束和激励的作用,利率的提高会使企业的成本增大,迫使企业压缩资金需求,减少借款规模。企业不得不通过加速资金周转、提高资金使用效益能途径按期甚至提前归还借款。这就客观上起到对企业约束和激励的作用,促使他们努力提高经济效益和劳动生产率。(二)关于利率市场化1.利率市场化的内涵利率市场化是指金融机构在货币市场经营融资的利率水平。它是由市场供求来决定,包括利率决定、利率传导、利率结构和利率管理的市场化。实际上,它就是将利率的决策权交给金融机构,由金融机构自己根据资金状况和对金融市场动向的判断来自主调节利率水平,最终形成以中央银行基准利率为基础,以货币市场利率为中介,由市场供求决定金融机构存贷款利率的市场利率体系和利率形成机制。2013年7月20日起全面放开金融机构贷款利率管制。2.利率市场化的理论依据利率市场化的依据是“金融自由化”理论。金融自由化是美国经济学家罗纳德·麦金农(R.J.Mckinnon)和爱德华·肖(E.S.Show)在70年代,针对当时发展中国家普遍存在的金融市场不完全、资本市场严重扭曲和患有政府对金融的“干预综合症”,影响经济发展的状况首次提出的。他们严密地论证了金融深化与储蓄、就业与经济增长的正向关系,深刻地指出“金融压抑”(financial repression)的危害,认为发展中国家经济欠发达是因为存在着金融压抑现象,因此主张发展中国家以金融自由化的方式实现金融深化(finacial deepening),促进经济增长。金融自由化就是针对金融抑制这种现象,减少政府干预,确立市场机制的基础作用。 长期以来,利率自由化被认为是金融自由化的主要内容。3.利率市场化的必要性利率市场化是一个国家金融深化质的标志,是提高金融市场化程度的重要一环,它不仅是利率定价机制的深刻转变,而且是金融深化的前提条件和核心内容。利率市场化是建立社会主义市场经济制度的必然要求,是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组成部分。利率市场化是适应加入世贸组织竞争的需要。利率市场化有利于防范贷款风险。利率市场化有利于防止管制利率出现利率过低,是那些实际成本过高的低效率企业也能得以生存,浪费稀缺资源情况。利率市场化是放开利率管制和资本项目可兑换的前提。 二、我国利率市场化的实践总的来看,我国利率市场化具有“循序渐进”的推进特征。由于多年来,我国的金融体制一直使处于政府严格管制下的政府主导型的金融体制。在这种情况下,忽然放开利率管制势必会对整个国民经济产生重大的冲击。通过渐进式的改革进程,逐渐扩大市场定价的金融产品的数量和范围来提高市场化的程度,逐步调整和理顺各种利益关系,健全和完善市场经济体制,逐渐建立和健全以中央银行利率为基础、以货币市场利率为中介有市场供求决定金融机构存贷款利率水平市场利率体系及其形成机制。(一)我国利率市场化改革的历史回顾在1978-2003年间,我国的利率改革大致可以分为四个阶段:第一阶段:1978-1989年,这一阶段是利率水平的调整阶段,其主要成果是改变了长期以来的利率低水平状况;第二阶段:1990-1992年,这一阶段是利率结构的调整阶段,其主要成果是简化了利率结构,初步理顺了利率关系;第三阶段:1993-1998年,这一阶段是利率机制的改革阶段,目的在于形成合理的利率体系,使利率成为资源配置和宏观调控的重要工具;第四阶段:1999-至今,利率市场化按照“先外币、后本币;先贷款、后存款;先长期、大额,后短期、小额”的顺序进行。基本也可划分为三个阶段:第一阶段,全国金融机构之间利率机制的形成。1993年,中共十四届三中全会提出了利率市场化的基本设想。1996年,全国银行间同业拆借市场联网运行,由此统一的银行间同业拆借市场利率形成。1998年9月,放开了政策性金融债券的发行利率。第二阶段,金融机构贷款的利率市场化。19981999年,人行两次扩大贷款利率浮动幅度;2000年9月,放开了外汇贷款利率;2002年上半年,将金融机构企业贷款利率上浮幅度提升至30%;2003年,再将金融机构对所有企业的贷款利率浮动幅度扩大到50%;2004年初,扩大贷款利率上浮上限至70%,同年10月28日,央行完全取消商业银行贷款利率上浮的限制,商业银行可自主根据企业和具体业务风险状况进行定价。至此,人民币贷款利率过渡到上限放开、实行下限治理的阶段。第三阶段,逐步推进贷款利率放开及存款利率市场化。贷款方面,2005年1月,央行决定房贷利率可在基准利率基础上下浮10%;2008年10月,将商业性个人住房贷款利率下限扩大到基准利率的0.7倍;2013年7月20日,全面放开金融机构贷款利率管制,取消金融机构贷款利率0.7倍的下限。(二)我国利率市场化改革的现状分析近几年来,随着我国金融业的蓬勃发展,进一步推行利率市场化进程也进入了白热化阶段。在“十二五”规划中也明确要求“逐步推进利率市场化改革”。2011年8月4日,中国人民银行调查统计司课题组发布的报告我国利率市场化的历史现状与政策思考中提出在恰当时机下逐渐扩大利率浮动区间,因此,这个过程不是一蹴而就的;要保证满足标准条件的金融机构在市场机制下定价,控制不符合标准的金融机构的定价权。就目前状况而言,我国的经济条件已经满足了进一步推行利率市场化所需的条件,伴随着国有和私有大型商业银行股份制改革以及他们的成功上市,金融机构的软约束以及金融机构之间的不公平竞争问题也在逐步解决,进一步推进利率市场化改革已经进入了成熟阶段。利率市场化是指金融机构在货币市场经营融资的利率水平,由金融市场的供求来决定,主要包括利率决定、利率传导、利率结构和利率管理等多个方面的市场化。实际操作中,推行利率市场化就是转移利率的决策权,即交给金融机构根据自身状况、市场情况和相关政策自主决定利率。利率市场化是我国进一步市场化改革的关键步骤,其不仅关系到人民币国际化的进程,更关系到资本能否根据市场需求合理配置到能够产生最大效益的部门当中去,以及金融机构能否健康有序的发展,这对我国经济产业结构调整有着很深远的意义。(三)我国利率市场化改革的未来走向我国未来利率市场化改革应主要在以下三个方面深入推进。 第一,建立银行制订存贷款利率基础的基准利率,货币中间目标由数量转向价格。成熟的利率市场化形成机制是:基于同业拆借利率的央行基准利率影响货币市场利率,货币市场利率影响银行存贷款利率。目前,上海地区银行间同业拆放利率(Shibor)与美国的联邦基金利率比较接近,在制度和机制不断完善后,有望成为中国的基准利率。基准利率形成之后,在利率完全市场化运行下,央行只公布基准利率目标,通过公开市场操作等手段使银行间同业拆借利率维持在基准利率附近,从而影响商业银行的资金成本,进而影响商业银行的存贷款利率。基准利率发挥作用可能会遇到两个困难:一是银行间市场规模不够大,二是在信贷规模受控制情况下,传导机制是反向的。 第二,贷款利率进一步市场化。目前,中国商业银行贷款利率已经可以围绕基准利率上下浮动,基本实现了市场化。银行贷款利率向上浮动范围已不受限制(城乡信用社除外),但贷款利率下浮幅度仍有最大边界。当前,可下浮幅度最大的是住房按揭贷款,可达30%。未来利率市场化改革的方向应是取消贷款利率下限。但从国际利率市场化改革的实践来看,银行贷款利率下浮受资金成本、运营成本和风险成本等因素制约。另外,债券利率作为资金的机会成本对贷款利率的下浮也形成了制约。因此,贷款利率下浮范围的放开对银行的影响相对有限。 第三,存款利率逐步实现市场化。目前,中国的外币存款、保险公司和邮政储蓄银行的人民币大额及长期存款(协议存款)、国库现金存款招标都已经实现了市场化,但对非金融机构和个人的存款利率仍遵照中央银行发布的基准利率执行,可以下浮,不能上浮。根据利率市场化的国际经验,中国未来存款利率上限取消的步骤将是先中长期、大额存款,后短期、小额存款,可能要经历较长的过渡期。实际上,目前商业银行大量发行的理财产品提供高于存款基准利率的收益,就是一种对定期存款利率限制的规避。未来中国利率市场化改革只要保留对活期存款利率的限制,存款利率市场化改革对银行的冲击将相对有限。 三、 我国利率市场化给商业银行带来的影响 利率是资金的价格,处于社会资源市场化配置的关键地位,一旦完全市场化之后,有利于优化资金资源配置也有利于经济向更高的层次发展。利率市场化是一把双刃剑,给我国商业银行带来的影响是多方面的,一方面利率市场化有利于商业银行建立现代金融企业制度、促进金融机构之间的公平竞争;另一方面利率市场化使利率完全由市场决定,加大了利率的波动幅度和频率,又会对我国商业银行的生存环境和经营管理产生很大的影响,对商业银行的利率风险管理水平提出了更高的要求。利率市场化对我国商业银行的影响主要体现在以下几个方面:(一)利率市场化给商业银行带来的积极影响1.利率市场化使商业银行的竞争能力得到提高 在利率管制的情况下,利率的制定权和调整权掌握在政府手中,商业银行的存贷款利率是由中国人民银行严格控制的,商业银行只是利率的被动接受者,是不允许为其金融产品定价的,其自身不存在利率定价问题。利率市场化之后,商业银行拥有了利率的制定权可以自主定价,这样可以根据资金供求状况、业务风险程度、经营管理策略等,综合考虑经营成本、目标收益、同业竞争等因素,灵活确定利率水平,实行差别化价格策略;同时,商业银行的竞争方式将由非价格竞争转向价格竞争,资金价格将更多地参与市场竞争,成为市场竞争的重要手段,商业银行的竞争能力得到提高。 2.利率市场化有利于优化客户结构利率市场化之后,商业银行以往单一的存贷利差收入不能满足其经营的需求,因此商业银行需要调整经营战略和业务结构。利率市场化使商业银行必须密切关注贷款市场的动态,根据客户对风险的承受能力以及经营特点,并结合商业银行自身提供贷款所需要的资金成本、违约风险、手续费、管理费等因素来综合确定各自不同的贷款利率水平,促进商业银行客户结构的优化。在商业银行的负债业务中,实行利率市场化,取消利率管制,各商业银行可以充分利用资金价格差异来吸收公众存款。资产业务方面,在吸引重点优质客户的同时对风险较大的客户以更高的利率水平作为风险补偿,推动商业银行客户结构的优化。3.利率市场化使商业银行的创新成为可能西方一些国家的金融机构在利率放松管制后的近20年内推出的金融工具高达上百余种,为金融业创新了经营方式,使融资和筹资更加灵活方便。金融衍生产品的主要用途是规避利率风险,在利率市场化的条件下,利率风险成为商业银行面临的主要风险,因此为我国商业银行进行金融衍生产品的创新提供了条件。存贷款业务在我国商业银行的业务结构中占有很大比例,存贷利差收入在银行的营业收入中所占的比例高达百分之八十多,而非利差收入所占的比例极低,甚至是百分之二。存贷款业务与利率密切相关,利率市场化后,各商业银行之间的激烈竞争将导致银行的存贷利差不断减少。因此,商业银行必须将注意力更多地转移到非利差收入业务,进行金融产品和服务的创新,寻找新的利润来源。 4.利率市场化有利于商业银行进行公开、公平、公正竞争 商业银行之间适度的竞争,可以带来社会福利的普遍提高。但过度的竞争或许恶性无序的竞争,最终会导致银行成本大幅度提高,极端情况下还会引发金融机构破产。我国利率市场化改革采取的是渐进式的改革方案,商业银行之间即使竞争者又是合作者,因此可以遵循“等价交换、平等互利、利益共享、风险共担”的原则,公正、公平、公开的竞争,利率市场化要求商业银行要严格自律、同业约束、加强监管,是各家商业银行在合法合规的条件下,积极、灵活、公平的开展业务竞争。(二)利率市场化给商业银行带来的消极影响1.利率市场化使商业银行的利差收入逐步缩小长期以来,商业银行存贷款利率由中国人民银行决定,贷款利率与存款利率之间的利差较高且稳定,通常在3%左右,利息收入因此成为商业银行最主要的收入来源。在这种资金价格决定机制下,商业银行单靠吸收存款、发放贷款就可以获得高额利润。数据显示,2011年前三季度,工农中建交五大国有商业银行利差收入占营业收入的75.7%,其他股份制银行利差收入占营业务收入的比例更是超过90%。一旦放宽存贷款利率限制后,激烈的市场竞争将导致商业银行存贷款利差缩小,其原因在于:一方面,存款资源数量有限并且银行存款以外的资金投资渠道越来越丰富,商业银行为招揽存款势必会竞相抬高存款利率水平;另一方面,随着资本市场的快速发展,企业的筹资渠道也越来越宽泛,优质企业在银行信贷中的议价能力较强,导致贷款利率难以明显提升。这样,随着我国利率市场化的不断深入,存贷利差也将会与国际接轨,在美国、日本、加拿大、英国、欧元区及香港等已经实现利率市场化的地区,一年期存贷款利差只有2%左右。长期来看,我国商业银行重点依靠利差收入的盈利模式将难以为继。2.利率市场化使商业银行面临的利率风险加大利率风险是指由于利率的波动给商业银行造成损失的可能性。长期受到管制的利率一旦放开,在短期内会有一个上升的过程,之后会随市场行情不规则地波动。根据世界各国利率市场化的情况来看,利率市场化后利率上升几乎是一个必然趋势。我国在2000年9月1日,大额外汇贷款利率放开后,该利率就小幅上涨了10%。因此,利率的上升和利率的波动是利率市场化的主要风险。随着利率市场化改革的不断推进,利率波动的频率和幅度将增大,利率波动的增大,将会使银行资产和负债的重新定价风险加大;会使收益曲线发生变化,使收益曲线风险加大;使存款利率和贷款利率的基准风险加大;使银行业务中隐含期权的价值更高,增加了客户提前支取存款或者提前归还贷款的可能,使选择权风险加大。 3.利率市场化加大了商业银行的经营风险伴随利率市场化的不断推进,商业银行面临的经营风险也在不断加大,利率的市场化将会导致金融市场风险加剧,信用风险随之恶化。金融市场风险围绕着利率风险展开,利率变动导致商业银行经营风险加剧。利率市场化背景下,利率作为商业银行资金货币的价格,受到资金供求关系影响,它将遵循市场需求状况对自身价格的水平进行不断调整,这就给商业银行日常的稳定经营带来挑战。利率市场化不仅影响着银行的盈利能力,也对其资产、负债、其它金融产生影响,在一定程度上加大了商业银行的经营风险。 4.利率市场化使商业银行的信贷风险增加 由于金融市场信息不对称的存在,当利率上升之后,会导致信贷市场的逆向选择效应和逆向激励效应。逆向选择效应是指当利率上升后,在信息不对称的情况下,商业银行倾向于把贷款投放到愿意支付高利率的借款人,这样,那些具有高风险、高收益偏好的借款者愿意支付高的利率而获得银行资金。而那些具有偿还能力且风险较低的借款者没能力或不愿意支付高利率而退出信贷市场,优质贷款人被劣质贷款人逐出信贷市场。逆向激励效应是指获得贷款的借款人为了支付高额贷款成本倾向于选择一些高风险高收益的投资项目和经营活动,借款人为了获得高利润只能将资金投向投机性很强的高风险行业。逆向选择和逆向激励效应导致了银行的信贷风险增加。逆向选择和逆向激励效应又会导致投资和总体经济活动水平下降,如果持续发展下去,就有可能引发金融危机。 四 、利率市场化下我国商业银行的完善对策(一)转变经营理念,全面实施以效益为核心的集约化经营战略利率市场化改变了商业银行单纯依靠存贷利差和存贷规模扩张获取利润的条件。为此,商业银行必须从根本上确立和实施以效益为中心的集约化经营战略。对于我国商业银行来说,要在利率市场化的条件下实施集约化经营战略需要解决好四个方面的问题:(1)确立以效益为核心的经营管理目标和评价体系,着眼于银行价值的最大化和资本收益率、资产收益率等效益指标的提高,银行要全面强化对自身业务发展的区域、行业、机构网点、产品种类、客户对象进行科学的效益核算和评价。(2)要按照效益原则进行资源配置,将银行的人力、财力和资金配置到效益较高的地区、行业、机构网点、产品种类和客户对象中去。(3)实施全面的成本管理策略,以整体的财务成本控制为着力点,科学确定核算单位和指标体系,实行分类成本核算,强化每个部门、机构和人员的成本控制意识,创立全员和全过程的成本管理模式,有效控制成本,不断提高效益。(4)按照扁平化、矩阵式的管理原则,推行集约化管理模式,强化总行对业务的集中处理和对风险的集中控制,突出分支行的市场营销功能。(二)调整业务结构,积极推进经营与收益的多元化战略从西方发达国家商业银行的发展进程来看,随着利率市场化机制的建立,都把目光盯在新兴业务上。通过借鉴国际银行业经验,我国商业银行必须正确分析和把握利率市场化对传统业务结构和赢利模式的影响,积极调整业务结构,加快金融创新,以实现经营和收益来源的多元化,具体可考虑四个方面的策略措施:(1)大力拓展中间业务,增加中间业务收益,降低对单一存贷业务收益的依赖。(2)我国商业银行有必要将零售业务作为一项战略性业务来发展。(3)通过加大以市场和效益为导向的金融创新,实现银行产品结构的升级,提高传统存贷款业务的赢利水平。(4)在合理确定客户定位和优化客户结构的基础上实施全能化、综合化服务策略。(三)积极推进利率风险管理体系建设 我国商业银行在利率风险管理中要做好以下几个方面的工作:(1)制定科学的利率研究与决策机制,实行以利率风险管理为中心的资产负债管理。国内商业银行在利率市场化改革中,应注重加强对利率走势、风险判断的研究,以便充分发挥出资产管理委员会的管理职能。(2)建立起利率风险管理的基本流程。我国商业银行应通过识别系统、计量系统、处理系统、评价系统的分析工具和分析模型的建立,使银行达到将可能的利率风险限制在事先设定的范围之内的利率风险管理目标。(3)积极推行利率风险管理工具的开发和运用。(四)建立健全科学高效的金融产品定价体系 我国商业银行要适应利率市场化要求客观上需要解决四个方面的问题:(1)加快建设按产品、按客户、按部门进行细分和成本核算的财务管理机制,从而为金融产品的合理定价提供依据和标准。(2)加快建立能够敏感反映市场价格的内部资金价格转移体系,充分借鉴国际商业银行的做法。通过与市场资金价格相联系的内部资金转移价格来调节总分行间、资金来源与运用部门之间的利益并影响业务部门的决策。(3)按照新巴塞尔协议关于信贷风险评估的要求,尽快开发科学有效的信贷风险评级系统,能够正确地评估贷款的违约率和违约损失率。(4)建立分级授权的金融产品价格决策与管理机制。(五)注重人才的培养 我国的商业银行长期处于利率管制的保护伞之下,银行缺乏利率风险意识,更加缺少利率风险控制的专业知识和技能。这就要求,我国商业银行在利率市场化的进程中,注重相关人才的培养,而且要做到专业化、高素质化,以此来应对未来激烈的竞争和风险,最终与国际接轨。参考文献:1刘兴亚.建立行之有效的金融监管体系的思考J.中国金融,2000,(10).2郝琳.西方金融监管的发展趋势与我国的金融监管J.上海金融,2001,(3).3陈琼.论我国金融监管体系创新J.保险职业学院学报,2002,(4).4李玫.加强金融监管 防范金融风险J.北京工业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03,(1)5王兵,胡炳志.论有效金融监管J.经济评论,2003,(4).6王志军.欧盟金融监管的新发展J.国际金融研究,2004,(2).待添加的隐藏文字内容37宋贤荣.国内外金融监管体制分析及对我国的启示J.开放导报,2006,(5).8于彦.国际金融监管的趋势与我国金融监管体系的完善J.中共济南市委党校学报,2007,(4).9李早航.现代金融监管M.北京:中国金融出版社,1999,112-135.10邢毓静,巴曙松.经济全球化与中国金融运行M.北京:中国金融出版社,2000.11唐旭.金融理论前沿课题M.北京:中国金融出版社,2000.12李扬 王国刚 等.中国金融理论前沿M.北京:社会科学文献出版社,2001.13李德.经济全球化中的银行监管研究M.北京:中国金融出版社,2002.14白钦先,朱孟楠.金融监管的国际协调与合作M.北京:中国金融出版社,2003.15祁敬宇.金融监管学M.西安:西安交通大学出版社,2007. China's financial regulatory system of the existing problems and improve the responsexingmingAbstract: With the economic and financial globalization, the status of the financial sector in the national economy more important, the financial markets is both opportunities and challenges. Related to financial supervision and financial stability of a country. In recent years, the outbreak of a series of financial crisis, its impact is so broad, the speed of spread beyond our imagination. All these remind us that we must strengthen and improve financial supervision, to maintain healthy and rapid economic development. Based on the current practice of financial supervision and analysis of existing problems and put forward to improve the financial regulatory system in our country some of its recommendations.Keywords:financial regulation;separation of the regulatory model;financial crisis;basel accord

    注意事项

    本文(利率市场化对我国商业银行的影响及完善对策毕业论文.doc)为本站会员(文库蛋蛋多)主动上传,三一办公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上载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 若此文所含内容侵犯了您的版权或隐私,请立即通知三一办公(点击联系客服),我们立即给予删除!

    温馨提示:如果因为网速或其他原因下载失败请重新下载,重复下载不扣分。




    备案号:宁ICP备20000045号-2

    经营许可证:宁B2-20210002

    宁公网安备 64010402000987号

    三一办公
    收起
    展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