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来到三一办公! | 帮助中心 三一办公31ppt.com(应用文档模板下载平台)
三一办公
全部分类
  • 办公文档>
  • PPT模板>
  • 建筑/施工/环境>
  • 毕业设计>
  • 工程图纸>
  • 教育教学>
  • 素材源码>
  • 生活休闲>
  • 临时分类>
  • ImageVerifierCode 换一换
    首页 三一办公 > 资源分类 > DOC文档下载  

    农村金融不完全竞争市场理论与国外经验借鉴.doc

    • 资源ID:4181750       资源大小:21.50KB        全文页数:5页
    • 资源格式: DOC        下载积分:8金币
    快捷下载 游客一键下载
    会员登录下载
    三方登录下载: 微信开放平台登录 QQ登录  
    下载资源需要8金币
    邮箱/手机:
    温馨提示:
    用户名和密码都是您填写的邮箱或者手机号,方便查询和重复下载(系统自动生成)
    支付方式: 支付宝    微信支付   
    验证码:   换一换

    加入VIP免费专享
     
    账号:
    密码:
    验证码:   换一换
      忘记密码?
        
    友情提示
    2、PDF文件下载后,可能会被浏览器默认打开,此种情况可以点击浏览器菜单,保存网页到桌面,就可以正常下载了。
    3、本站不支持迅雷下载,请使用电脑自带的IE浏览器,或者360浏览器、谷歌浏览器下载即可。
    4、本站资源下载后的文档和图纸-无水印,预览文档经过压缩,下载后原文更清晰。
    5、试题试卷类文档,如果标题没有明确说明有答案则都视为没有答案,请知晓。

    农村金融不完全竞争市场理论与国外经验借鉴.doc

    农村金融不完全竞争市场理论与国外经验借鉴 论文关键词:农村金融不完全竞争金融机构借款人组织化 论文摘要:农村金融不完全竞争市场理论表明,发展中国家完全依靠市场机制可能无法培育出一个社会所需要的金融市场,诸如政府适当介入金融市场以及借款人的组织化等非市场要素有助于解决发展中国家农村金融存在的不完全竞争问题。改革和加强农村金融机构以及借款人的组织化是两种有效的途径。本文针对美国在建设金融机构和孟加拉国在借款人组织化方面的成功经验加以借鉴,并结合中国实际情况进行对比分析以及提出相关建议。 一、农村金融的不完全竞争市场理论 农村金融理论发展过程中,经历了由农业信贷补贴论到农村金融市场论,再到不完全竞争市场论的演进。不完全竞争市场论主要内容是:发展中国家的金融市场不是一个完全竞争的市场,尤其是贷款一方对借款人的情况根本无法充分掌握,如果完全依靠市场机制就可能无法培育出一个社会所需要的金融市场。为了补救市场的失效部分,有必要采用诸如政府适当介入金融市场以及借款人的组织化等非市场要素。对不完全竞争市场和信息不对称问题的研究成果,构成了农村金融不完全竞争市场理论的基础,为政府介入农村金融市场提供了理论基础。 对于不完全竞争市场理论分析可知,非市场要素介入发展中国家的农村金融市场时,主要有两点要做:首先要做的是排除阻碍农村金融市场有效运行的障碍,即改革和加强农村金融机构,而不是发放信贷补贴。其次,该理论还强调借款人的组织化对解决农村金融问题的重要性,认为通过小组成员间的相互监督可以解决道德风险问题,从而消除信息不对称和高交易成本问题,为新型小额信贷业务的发展提供了理论依据。农村金融机构的建设和借款人组织化这两方面,美国和孟加拉两国分别有着各自的成功之处,下文将分别针对两国的成功经验并结合中国实际情况的差别进行探讨。 二、美国经验借鉴与中国现状分析 (一)政策行的引导作用与非政策行的政策性业务剥离 美国政策性农村金融机构,是由美国联邦政府主导创建的,专门针对本国农业发展和农村发展提供融资的政策性机构。其主要功能是为农业生产和与农业生产有关的活动提供信贷资金和服务并且通过信贷活动旧的在于调节农业生产规模和发展方向,协助实施农村金融政策。可见,美国的政策性农村金融机构运作模式是通过信贷来引导农业发展方向,引导作用才是其本意。 相比较中国的农村政策性银行农业发展银行业主要业务为粮棉油收购封闭运行资金管理一项业务比较单一,这样就不能通过资金的投放侧重点的不同而起到引导农业发展方向和规模的作用。扩大业务范围,真正发挥出政策性引导作用,应是农业发展银行的重点发展方向。对于农业银行,应按其商业银行的性质,剥离农业银行政策性业务,将农业银行承担的扶贫贷款、农业综合开发贷款粮棉油附营业务贷款等政策性贷款剥离出来,避免商业性业务和政策性业务的混营,以消除农业银行的道德风险。中国目前农业发展银行与农业银行两者的业务混淆,分工不明导致了内部运行的无效率。让农业发展银行发挥引导作用,让农业银行成为真正意义上的商业银行,这样才能各司其职,确保各自有效运行并更好的为农村金融服务。 (二)农村合作金融系资金问题解决合并农村信用社与邮政储蓄 美国农村合作金融体系是由美国政府主导设立农贷专业银行及其基层机构从而组成信贷系统。最初的农村金融合作组织都是在政府领导并出资支持建立起来的,随着国家资金的逐步退出,现在的农村合作金融已成为由农场主所拥有的合作金融机构。可见其最初解决资金的办法是先由政府出资,最终到股权私有多元化。这样,一方面保证了资金来源的持续性,另一方面,也形成了有效的激励机制。 对应的我国农村合作金融机构问题是:我国农村信用社自身由于产权不明晰、法人治理结构不完善、历史包袱重、资产质量差、服务手段落后等因素制约,对农村的金融服务缺乏动力,发挥不出应有作用。而农村金融的另外一支力量邮政储蓄,在农村虽有很在存款上的竞争力,但它没有贷款功能,吸收农村资金并没有用于农业方面,而是走了别的上存渠道,只存不贷,更加剧了农村资金的外流。两者一个资本来源不足,一个缺乏有效的发放渠道,把两者进行有机的结合,形成互补效应,一方面,可以将邮政储蓄从农村吸收的资金留在农村,切断农村资金通过邮政储蓄外流的渠道;另一方面,又缓解了信用社资金来源不足的问题。信用社资本充足率的提高,将提高其抗风险能力和竞争能力,克服其以往由于资产原因而难以有效服务农村金融的问题。 (三)农业保险的准公共品属性 早期美国农业保险是由私营保险公司提供的,但由于农业保险的风险巨大,其经营的农作物保险均以失败而告终。为了帮助农民对付农业生产面临的风险,美国政府积极参与了农作物保险计划。现行的美国农业保险完全由商业保险公司经营和代理,当然商业保险公司经营时,会受到政府提供的经营管理费和保险费补贴等有力支持。可见对于农业保险的准公共品属性来讲,政府的参与与主导是必不可少的。 由于我国农业“粗放型”的经营方式和长期以来对农村金融发展的抑制,导致农村缺乏应有的风险保障体制,保险公司不敢涉足农业市场。但是农业保险不可能完全按照纯商业化模式运作,农业保险服务具有准公共品属性。我国应把政府主导下的、政府与商业保险公司“混合经营”的模式作为我国农业保险的主导形式,建立政府主导下的政策性农业保险制度,在政府引导下引进保险公司对农业市场的参与。 三、贷款组织化的孟加拉国经验借鉴与中国现状分析 由于农村多数贷款是小额贷款,存在着信息不对称和交易成本高的问题。不完全竞争市场理论认为借款人的组织化对解决此项问题有重要作用,孟加拉在这方面成功经验值得我们借鉴。孟加拉国乡村银行因经营小额扶贫贷款而成功获得2006年度诺贝尔和平奖。自孟加拉国乡村银行于1974年创立以来,小额信贷受到了当地穷人的热烈欢迎,近60的借款人和他们的家庭己经脱离了贫穷线。孟加拉国乡村银行模式是一种非政府组织从事小额信贷的模式。孟加拉国乡村银行以小组为基础的农户组织要求同一社区内社会经济地位相近的贫困人口在自愿的基础上组成贷款小组,相互帮助选择项目,相互监督项目实施,相互承担还贷责任。银行根据借款人的需求发放无抵押的、短期的小额信贷,但要求农户每星期分期还款。孟加拉国乡村银行在放贷的同时要求客户开设储蓄账户,存款金额达到一定程度的时候必须购买孟加拉国乡村银行的股份,从而成为银行的股东。这个模式确保了小额贷款的高还款率被迅速推广到亚洲、非洲和拉丁美洲的许多发展中国家,成为一种非常有效的扶贫方式。对于我国的实际情况而言,与孟加拉存在以下不同之处。 (一)经营小额扶贫贷款业务的专门机构 中国没有像孟加拉国乡村银行那样的金融机构专门经营小额扶贫贷款业务,而现有的金融机构不愿经营这种业务。因为农村小额扶贫贷款风险大规模小、质量差、成本高、收益低,银行成本与收益不匹配。孟加拉经营小额贷款的机构都是在政府扶持下发展起来的,在经营中都给予一定的补贴。中国缺乏这样的机构,导致贷款人的缺位。要想实现借款人组织化,先得建立类似的机构,同时,起初政府对其应该给予必要的支持,再经营中逐步实现股权结构的多元化发展。最终,让借款人参与进来成为其股东,形成一系列的约束激励机制。 (二)贷款对象 孟加拉国乡村银行要求农民以小组为基础,形成同一社区内社会经济地位相近的贫困人口在自愿的基础上组成的贷款小组,从而形成“利益均沾、风险共担”的机制。中国没有以农村社区为单位把贫困农民组织起来形成贷款小组。这样就无法解决因借贷双方的信息不对称而引起的监督信息费用太高的问题。我们可借鉴孟加拉国的经验,对于我国以乡村为单位的行政划分进行有效组织,构成类似的贷款小组。由于同一乡村内部彼此更加了解,并能很好的互相监督,这样就减少了信息的不对称及道德风险问题。 (三)选择项目 孟加拉国的农民贷款,组相互帮助选择项目相互监督项目实施,相互承担还贷责任。贷款d-,组的成员如果想获得贷款,必须先选好项目;如果没有项目,则申请不到贷款。中国的小额扶贫贷款一般都不要求农民先有项目。在这种情况下,贫困农民在得到贷款后很可能会用于非生产方面,如看病、为小孩交学费或家庭其他支出等,这样还贷就没有保障,难以保障专款专用。可见,贷款的目的并不只是简单选择对象发放款项就行,而应该在贷款之前,就考虑贷款质量的问题。让贷款成为获取利润的资本,而不是救济款只能解一时之急。 (四)贷款抵押 中国的额扶贫贷款一般都要求农民有抵押品,但贫困农民连维持生计都比较困难,没有财产给银行抵押,他们自然难以获得小额扶贫贷款。孟加拉国乡村银行根据借款人的需求发放无抵押的、短期的小额信贷,但要求农户每星期分期还款。在放贷的同时要求客户开设储蓄账户,存款金额达到一定程度的时候必须购买孟加拉国乡村银行的股份,从而成为银行的股东。确保贷款人与借款人利益一致,促进还款积极性。所以,应该把重点放到还款上而不是贷款上,确保贷款的良性循环是关键,单一的抵押只能压缩贷款,帮助不了切实需要贷款的农民。 综上所述,一方面,我国应把重点放在农村金融机构的建设上来,通过金融机构这个中介来支持农村的发展。国家直接参与并不利于从根本上解决农村金融问题,只是一时的扶助。只有机构自身能够保持良好运行之后,才能和农村发展形成互动作用,良性循环。另一方面,应尝试贷款组织化,支持协助建立相关机构,并把重点放到引导贷款应用于好的项目,变为能够盈利的资本,这样才有助于贷款的健康运转与归还,也确保了贷款组织化的持续性经营。 参考文献: 1朱文,王芳农村金融理论的政策主张评述及对我国的指导作用乡镇经济,2005,(10)。 2肖雪农村金融发展模式研究综述合作经济与科技,2007,(O1)。 3姚耀军农村金融理论的演变及其在我国的实践金融教学与研究,2005。(05)。 4康菲菲,王芳孟加拉国乡村银行对我国农村金融体系改革的启示J西南金融,2007,(02)。其他参考文献:1.赵慧芝.加强高校科研经费管理的几点思考J.现代经济信息,2010(12). 2.付林,李冬叶.高校科研经费的使用监管机制J.黑龙江高教研究,2009(11). 3.江轶.高校科研经费管理若干问题探析J.福建财会管理干部学院学报,2010(4). 4.李红宇.高校科研经费管理有效性探究J.财会通讯·综合(中),2009(1). 5.石勉.对高校科研经费管理和审计的探讨J.经济师,2010(10). 6.林大静.构建高校科研经费内部审计机制的思考J.审计月刊,2009(6).

    注意事项

    本文(农村金融不完全竞争市场理论与国外经验借鉴.doc)为本站会员(laozhun)主动上传,三一办公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上载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 若此文所含内容侵犯了您的版权或隐私,请立即通知三一办公(点击联系客服),我们立即给予删除!

    温馨提示:如果因为网速或其他原因下载失败请重新下载,重复下载不扣分。




    备案号:宁ICP备20000045号-2

    经营许可证:宁B2-20210002

    宁公网安备 64010402000987号

    三一办公
    收起
    展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