创业警觉性、联想性思维与创业机会识别关系研究——基于吉林省中小企业实证研究.doc
-
资源ID:4181589
资源大小:191.50KB
全文页数:35页
- 资源格式: DOC
下载积分:8金币
友情提示
2、PDF文件下载后,可能会被浏览器默认打开,此种情况可以点击浏览器菜单,保存网页到桌面,就可以正常下载了。
3、本站不支持迅雷下载,请使用电脑自带的IE浏览器,或者360浏览器、谷歌浏览器下载即可。
4、本站资源下载后的文档和图纸-无水印,预览文档经过压缩,下载后原文更清晰。
5、试题试卷类文档,如果标题没有明确说明有答案则都视为没有答案,请知晓。
|
创业警觉性、联想性思维与创业机会识别关系研究——基于吉林省中小企业实证研究.doc
硕士学位论文开题报告书报告人姓名 年 级 硕士学位论文开题报告书2011年08月28日 填学生姓名论文题目(中英文)创业警觉性、联想性思维与创业机会识别关系研究 基于吉林省中小企业实证研究Study on the Relationship among Entrepreneurial Alertness, Bisociative Mode of Thinking and Entrepreneurial Opportunity IdentificationAn Empirical Study on SMEs of Jilin Province选题的根据:1、选题背景近年来,随着全球经济动荡性的不断加剧以及全球竞争日趋激烈化,创业越来越成为推动个体企业乃至国家经济高速增长、获得持续竞争优势的关键路径。学术理论界、企业界也越发对创业理论研究表现出浓厚的兴趣并达成一致的共识:创业企业在现代经济中发挥了越来越重要的作用,成为就业和经济增长的主要推动剂(ECSB Newsletter,1997)。美国自二十世纪七十年代以来,大力倡导创业型经济,这段时间涌现出大量的中小型的企业尤其是以新创企业居多,这类企业极大的推动了美国经济的快速增长并改善国家的就业结构(德鲁克,2002)。当今中国随着经济体制改革的不断推进,各项鼓励创业政策、法规的实施使得创业活动在中华大地蓬勃发展。来自全球创业观察中国报告(GEM)2010显示:中国的创业活动十分活跃,中国创业活动指数由2002年的12.3上升到2009年的18.8即每100位年龄在18一64岁的成年人中,有16.4人参与创业活动。近年来,在开放的国内市场环境影响下,中小企业蓬勃发展,许多成长型中小企业逐步成为市场的中坚力量。中小企业数量迅速增加,素质不断提高,活力明显增强,在繁荣经济、增加就业、推动创新等方面发挥着越来越重要的作用,由此可见创业在我国经济增长中举足轻重。那么创业活动是怎么发生的呢?近几十年以来,创业研究人员都在试图回答“到底什么是创业者的源动力?这个问题,试图寻找某些稳定的个体特征来区分创业者和普通人(Brockhaus,1980;Borland,1975;McClelland,1969)”,并在分析创业者特质诸如成就动机等内生因素的同时深入研究了创业者特质对创业行为的影响机理。然而一方面学者们从创业者特质角度出发的研究没有取得令人满意的成果,另一方面人们发现回答这个问题之前必须要先解决“创业者是怎么决策的?(Knight,1921;Hunt,1990)”,传统的创业者特质论逐渐由更为成熟完善的认知观取代。早期的认知理论学者阐述了认知特征在创业中的重要重要作用(Knight,1921;Schumpeter,1950;Kirzner,1979),随着认知心理学的发展和研究领域的扩展,西方学者从20世纪80年代开始将认知心理学和社会认知的理论观点引入创业研究,并在20世纪90年代以后获得空前发展。创业是一个过程化的概念,创业者的行动动因和方式是亟待研究的命题,而创业者的认知特征也就解开了创业过程的奥秘(Shane&Venkataraman,2000)。认知观解释了创业过程中最为基本的“why”的问题(Baron,2004;张玉利,2007)。在Shane等创业认知派学者的努力下,创业研究领域基本接受了以创业机会为核心的机会观研究框架。Shane和Venkatarman(2000)给创业研究下的定义是“所谓创业研究就是研究由谁来发现、评价和开发创业机会,进而创造新的商品或者服务”。那么机会又是怎么被识别的呢?现代奥地利学派代表人物(Kirzner,1973)认为创业机会源于市场的不完善,在这种不完善的外部环境下,能够识别创业机会的人往往是具备某些突出认知特征诸如创业警觉性等。Ardichvili等(2003)也指出,创业机会之所以是被这些人发现而不是另外一些人,主要是源于个体对机会创造和价值传递敏感程度不同,无论这些机会属于没有被满足的市场需求还是没有被开发的资源,一些人对市场需求敏感度很高,能感知到开发新产品或新服务的可能性,另外一些人或许只能部分的识别没有开发的机会。随着机会开发的越来越充分,就会有越来越多的个体感知到这些机会的存在。以往其他学者也提出了创业警觉性是机会识别的重要机制,是影响创业者是否识别机会的关键因素(Kaish和Gilad,1991;Copper,1992;Busenitz,1996;Gaglio和Katz,2001;Hills、Lumpkin和Singh,1997;Hills和Shrader,1998;Baron和Markman,1999;Ko和Butler,2004;Li,2004;苗青,2006;徐凤增,2008)。然而,我们研究中西方学者关于警觉性与机会识别的文献发现:大多处于探求警觉性与机会识别的关系上即创业警觉性是否增加了机会识别的可能性,而很少有学者对创业警觉性影响机会识别的内在作用机理作出解释,这方面也一直是创业研究领域的难点。Stephen Ko和John E.Butler(2003)在整理相关文献的基础上(Kirzner,1979;Jabri,1991;SmithK.G & D.Di Gregorio,2002),提出创业警觉性通过创业者联想能力来识别创业机会,即将创业者联想能力作为创业警觉性与机会识别的中介变量,并实证检验了联想能力对创业警觉性与机会识别的部分中介作用;随后Stephen Ko(2004)在其博士论文中进一步验证了创业者联想能力在创业警觉性与机会识别之间起中介作用。国内学者研究警觉性与机会识别仍处于警觉性与机会识别的关系实证验证阶段(苗青,2006;徐凤增,2008),更鲜有学者研究联想性思维作为中介变量对创业警觉性与机会识别之间关系的影响作用。针对国内学者研究现状,本文选取吉林省地区中小企业作为样本,通过对吉林省中小企业的问卷调查,探寻联想性思维对创业警觉性与机会识别关系的影响,深入探讨创业警觉性与机会识别的作用机理。之所以选择吉林省中小企业作为样本原因有三:第一,根据GEM 2002、2004、2006调查数据显示:吉林省一直属于创业不活跃地区,创业活跃状态一直没有得到有效改观;第二,中小企业在吉林省经济中扮演重要的角色,据相关统计,截止到2010年底,吉林省民营经济主营业务收入达到1.39万亿元,上交税金412亿元,从业人员470万人,企业户数达到11.5万户,个体工商户达到122万户。民营经济增加值占全省地区生产总值的49.2,上交税金占全口径财政收入的34.1,就业人员占全省城镇职工总数的70。但是,同发达省份和全国平均水平比,吉林省中小企业暨民营经济发展还有较大差距。吉林省民营企业总量不大、规模偏小,企业素质不高,全民创业的氛围不浓;第三,中小企业的的中高层管理者主要为创业者,便于采集三个变量之间的数据。2、选题意义(1)理论意义近三十年来创业研究人员越来越关注机会识别对创业行为产生的机理,机会识别是创业行为产生的前因变量这是毋庸置疑的,众多西方学者从创业认知观角度研究机会识别的影响因素,创业者重要的认知特征创业警觉性增加机会识别的可能性已经基本形成定论,而研究创业警觉性文献发现,他们将大多数精力放在创业警觉性对机会识别关系的理论阐述和实证测量研究上,而忽视了创业警觉性对机会识别的内在的影响机理即通过什么方式对机会识别产生影响;反观国内研究现状,部分学者(徐凤增,2008;苗青,2006;魏喜武,2008)对创业警觉性与机会识别的关系进行了部分理论整理与实证研究。本文在借鉴国内外相关文献的基础上,以吉林省中小企业作为调查样本,一方面验证中国情境下的创业警觉性与机会识别的关系;另一方面尝试验证联想能力对创业警觉性与机会识别之间关系的影响机理。(2)实践意义当前从吉林省地方政府到国家层面不断出台各类法规政策来扶持中小企业的发展,在投资范围、经营领域、土地使用等方面放宽了限制,并在税收、融资、社会化服务等方面制订了一系列优惠政策,但是据相关数据显示同发达省份和全国平均水平比,吉林省中小企业暨民营经济发展还有较大差距。吉林省民营企业总量不大、规模偏小,企业素质不高,全民创业的氛围不浓。吉林省创业指数大大低于全国平均水平,吉林省每万人拥有民营企业数量42个,而江苏118个、浙江96个、辽宁65个、山东53个。因此,如何通过加强创业者联想能力,提高创业警觉性,从而提高创业者的机会识别,对创业者而言意义非比寻常。同时,在振兴东北老工业基地的政策指引下,中小企业对于增强吉林省经济活力,推进吉林省经济可持续发展,解决吉林省地区就业问题,推动吉林省产业发展和结构调整,也有着现实意义。3、 论文研究方法与技术路线本研究主要采用理论规范分析和实证分析相结合、定量分析和定性分析相结合的方法,提出理论研究框架及假设,并利用样本数据使用SPSS18.0和结构分析软件AMOS6.0对假设进行验证,分析吉林省创业警觉性、创业者联想能力与机会识别之间的关系。定性研究主要表现在广泛搜集国内外相关文献,对相关理论进行概括归纳总结,包括对创业警觉性、创业者联想能力、机会识别、创业警觉性与机会识别、创业警觉性与创业者联想能力、创业者联想能力与机会识别、创业警觉性创业者联想能力与机会识别之间关系的理论梳理和总结。定量分析则是通过对本文涉及的创业警觉性、创业者联想能力和机会识别的数据信息进行收集和归类整理。主要采用实证研究的方法,对本文涉及的问题进行统计调查,在所收集数据的基础上,对吉林省地区的创业者警觉性、联想能力与机会识别之间关系的实证检验。本文的技术路线如下图所示:论文基本结构与内容第1章 绪论51.1 研究背景和问题的提出51.1.1选题背景51.1.2选题意义71.2 研究方法和技术路线71.3 论文的结构8第2章 文献综述92.1 创业理论研究回顾92.1.1创业的概念92.1.2创业理论的历史演进:特质观、行为观与认知观102.1.3创业过程102.2创业警觉性研究回顾112.3机会识别研究回顾122.3.1创业机会的定义122.3.2创业机会来源132.3.4创业机会识别界定132.3.5创业机会识别的理论流派142.4联想能力研究回顾162.5有关创业警觉性、联想能力与机会识别关系研究182.5.1创业警觉性与机会识别关系研究182.5.2警觉性、联想能力与机会识别关系研究19第3章 理论模型和研究假设213.1创业警觉性、联想能力与机会识别维度的研究213.1.1创业警觉性的维度研究213.1.2机会识别的维度研究223.1.3联想能力的维度研究233.2理论框架和假设243.2.1创业警觉性与机会识别243.2.2创业警觉性与创业者联想能力253.2.3联想能力与机会识别253.2.4联想能力对创业警觉性和机会识别的中介作用26第4章 研究方法274.1 调查方法274.1.1 定性研究274.1.2 定量调研274.2 数据分析方法274.3 问卷试计28第5章 研究结果分析与讨论28第6章 研究结论与未来的研究方向28参考文献28附录(调查问卷)28致谢28论文写作计划:31第1章 绪论1.1 研究背景和问题的提出1.1.1选题背景近年来,随着全球经济动荡性的不断加剧以及全球竞争日趋激烈化,创业越来越成为推动个体企业乃至国家经济高速增长、获得持续竞争优势的关键路径。学术理论界、企业界也越发对创业理论研究表现出浓厚的兴趣并达成一致的共识:创业企业在现代经济中发挥了越来越重要的作用,成为就业和经济增长的主要推动剂(ECSB Newsletter,1997)。美国自二十世纪七十年代以来,大力倡导创业型经济,这段时间涌现出大量的中小型的企业尤其是以新创企业居多,这类企业极大的推动了美国经济的快速增长并改善国家的就业结构(德鲁克,2002)。当今中国随着经济体制改革的不断推进,各项鼓励创业政策、法规的实施使得创业活动在中华大地蓬勃发展。来自全球创业观察中国报告(GEM)2010显示:中国的创业活动十分活跃,中国创业活动指数由2002年的12.3上升到2009年的18.8即每100位年龄在18一64岁的成年人中,有16.4人参与创业活动。近年来,在开放的国内市场环境影响下,中小企业蓬勃发展,许多成长型中小企业逐步成为市场的中坚力量。中小企业数量迅速增加,素质不断提高,活力明显增强,在繁荣经济、增加就业、推动创新等方面发挥着越来越重要的作用,由此可见创业在我国经济增长中举足轻重。那么创业活动是怎么发生的呢?近几十年以来,创业研究人员都在试图回答“到底什么是创业者的源动力?这个问题,试图寻找某些稳定的个体特征来区分创业者和普通人(Brockhaus,1980;Borland,1975;McClelland,1969)”,并在分析创业者特质诸如成就动机等内生因素的同时深入研究了创业者特质对创业行为的影响机理。然而一方面学者们从创业者特质角度出发的研究没有取得令人满意的成果,另一方面人们发现回答这个问题之前必须要先解决“创业者是怎么决策的?(Knight,1921;Hunt,1990)”,传统的创业者特质论逐渐由更为成熟完善的认知观取代。早期的认知理论学者阐述了认知特征在创业中的重要重要作用(Knight,1921;Schumpeter,1950;Kirzner,1979),随着认知心理学的发展和研究领域的扩展,西方学者从20世纪80年代开始将认知心理学和社会认知的理论观点引入创业研究,并在20世纪90年代以后获得空前发展。创业是一个过程化的概念,创业者的行动动因和方式是亟待研究的命题,而创业者的认知特征也就解开了创业过程的奥秘(Shane&Venkataraman,2000)。认知观解释了创业过程中最为基本的“why”的问题(Baron,2004;张玉利,2007)。在Shane等创业认知派学者的努力下,创业研究领域基本接受了以创业机会为核心的机会观研究框架。Shane和Venkatarman(2000)给创业研究下的定义是“所谓创业研究就是研究由谁来发现、评价和开发创业机会,进而创造新的商品或者服务”。那么机会又是怎么被识别的呢?现代奥地利学派代表人物(Kirzner,1973)认为创业机会源于市场的不完善,在这种不完善的外部环境下,能够识别创业机会的人往往是具备某些突出认知特征诸如创业警觉性等。Ardichvili等(2003)也指出,创业机会之所以是被这些人发现而不是另外一些人,主要是源于个体对机会创造和价值传递敏感程度不同,无论这些机会属于没有被满足的市场需求还是没有被开发的资源,一些人对市场需求敏感度很高,能感知到开发新产品或新服务的可能性,另外一些人或许只能部分的识别没有开发的机会。随着机会开发的越来越充分,就会有越来越多的个体感知到这些机会的存在。以往其他学者也提出了创业警觉性是机会识别的重要机制,是影响创业者是否识别机会的关键因素(Kaish和Gilad,1991;Copper,1992;Busenitz,1996;Gaglio和Katz,2001;Hills、Lumpkin和Singh,1997;Hills和Shrader,1998;Baron和Markman,1999;Ko和Butler,2004;Li,2004;苗青,2006;徐凤增,2008)。然而,我们研究中西方学者关于警觉性与机会识别的文献发现:大多处于探求警觉性与机会识别的关系上即创业警觉性是否增加了机会识别的可能性,而很少有学者对创业警觉性影响机会识别的内在作用机理作出解释,这方面也一直是创业研究领域的难点。Stephen Ko和John E.Butler(2003)在整理相关文献的基础上(Kirzner,1979;Jabri,1991;SmithK.G & D.Di Gregorio,2002),提出创业警觉性通过创业者联想能力来识别创业机会,即将创业者联想能力作为创业警觉性与机会识别的中介变量,并实证检验了联想能力对创业警觉性与机会识别的部分中介作用;随后Stephen Ko(2004)在其博士论文中进一步验证了创业者联想能力在创业警觉性与机会识别之间起中介作用。国内学者研究警觉性与机会识别仍处于警觉性与机会识别的关系实证验证阶段(苗青,2006;徐凤增,2008),更鲜有学者研究创业者联想能力作为中介变量对创业警觉性与机会识别之间关系的影响作用。针对国内学者研究现状,本文选取吉林省地区中小企业作为样本,通过对吉林省中小企业的问卷调查,探寻创业者联想能力对创业警觉性与机会识别关系的影响,深入探讨创业警觉性与机会识别的作用机理。之所以选择吉林省中小企业作为样本原因有三:第一,根据GEM 2002、2004、2006调查数据显示:吉林省一直属于创业不活跃地区,创业活跃状态一直没有得到有效改观;第二,中小企业在吉林省经济中扮演重要的角色,据相关统计,截止到2010年底,吉林省民营经济主营业务收入达到1.39万亿元,上交税金412亿元,从业人员470万人,企业户数达到11.5万户,个体工商户达到122万户。民营经济增加值占全省地区生产总值的49.2,上交税金占全口径财政收入的34.1,就业人员占全省城镇职工总数的70。但是,同发达省份和全国平均水平比,吉林省中小企业暨民营经济发展还有较大差距。吉林省民营企业总量不大、规模偏小,企业素质不高,全民创业的氛围不浓;第三,中小企业的的中高层管理者主要为创业者,便于采集三个变量之间的数据。1.1.2选题意义(1)理论意义近三十年来创业研究人员越来越关注机会识别对创业行为产生的机理,机会识别是创业行为产生的前因变量这是毋庸置疑的,众多西方学者从创业认知观角度研究机会识别的影响因素,创业者重要的认知特征创业警觉性增加机会识别的可能性已经基本形成定论,而研究创业警觉性文献发现,他们将大多数精力放在创业警觉性对机会识别关系的理论阐述和实证测量研究上,而忽视了创业警觉性对机会识别的内在的影响机理即通过什么方式对机会识别产生影响;反观国内研究现状,部分学者(徐峰增,2008;苗青,2006;魏喜武,2008)对创业警觉性与机会识别的关系进行了部分理论整理与实证研究。本文在借鉴国内外相关文献的基础上,以吉林省中小企业作为调查样本,一方面验证中国情境下的创业警觉性与机会识别的关系;另一方面尝试验证联想能力对创业警觉性与机会识别之间关系的影响机理。(2)实践意义当前从吉林省地方政府到国家层面不断出台各类法规政策来扶持中小企业的发展,在投资范围、经营领域、土地使用等方面放宽了限制,并在税收、融资、社会化服务等方面制订了一系列优惠政策,但是据相关数据显示同发达省份和全国平均水平比,吉林省中小企业暨民营经济发展还有较大差距。吉林省民营企业总量不大、规模偏小,企业素质不高,全民创业的氛围不浓。吉林省创业指数大大低于全国平均水平,吉林省每万人拥有民营企业数量42个,而江苏118个、浙江96个、辽宁65个、山东53个。因此,如何通过加强创业者联想能力,提高创业警觉性,从而提高创业者的机会识别,对创业者而言意义非比寻常。同时,在振兴东北老工业基地的政策指引下,中小企业对于增强吉林省经济活力,推进吉林省经济可持续发展,解决吉林省地区就业问题,推动吉林省产业发展和结构调整,也有着现实意义。1.2 研究方法和技术路线本研究主要采用理论规范分析和实证分析相结合、定量分析和定性分析相结合的方法,提出理论研究框架及假设,并利用样本数据使用SPSS18.0和结构分析软件AMOS6.0对假设进行验证,分析吉林省创业者警觉性、创业者联想能力与机会识别之间的关系。定性研究主要表现在广泛搜集国内外相关文献,对相关理论进行概括归纳总结,包括对创业警觉性、创业者联想能力、机会识别、创业警觉性与机会识别、创业警觉性与创业者联想能力、创业者联想能力与机会识别、创业警觉性创业者联想能力与机会识别之间关系的理论梳理和总结。定量分析则是通过对本文涉及的创业警觉性、创业者联想能力和机会识别的数据信息进行收集和归类整理。主要采用实证研究的方法,对本文涉及的问题进行统计调查,在所收集数据的基础上,对吉林省地区创业者警觉性、联想能力与机会识别之间关系的实证检验。本文的技术路线如下图所示:1.3 论文的结构全文共分6章,各章主要内容如下:第1章:绪论。本章介绍本文的研究背景,提出研究问题、研究的理论意义与现实意义,并设计论文的框架结构。第2章:文献综述。本章针对研究问题,通过回顾创业基本理论,创业警觉性、创业者联想能力、机会识别及其关系的相关文献,了解相关学者的研究现状,梳理出了研究脉络,进一步明确研究的方向。第3章:理论框架与假设。陈述了创业警觉性、联想能力、机会识别的维度划分的理论依据,通过对创业警觉性、创业者联想能力、机会识别三者之间关系的文献回顾,提出研究假设。第4章:研究方法。通过已有学者的成熟量表设计调查问卷,说明研究主体,问卷收集方法和数据分析方法。其中分析方法根据本文的研究假设进行确定,主要包括描述性统计分析、信度和效度检验、相关分析以及回归分析。第5章:分析与讨论。本章通过对所得数据进行分析,讨论文章的假设验证情况并对结果进行讨论。第6章:研究结论与未来的研究方向。本章是对整个研究的一个总结,包括主要研究结论、研究局限及未来研究方向。第2章 文献综述2.1 创业理论研究回顾2.1.1创业的概念 创业由法国经济学家Richard Cantillon1775年首次提出,认为创业即创业者在经济中承担风险的行为。Gartner(1985)认为,创业是新组织的创建过程。Stevenson,Roberts和Grousbeck(1989)认为,创业是组织内外追踪和捕获机会的过程。Timmons(1999)认为,创业是一种思考、推理和行动的方法,它不仅要受机会的困扰,还要求创业者有完整缜密的实施方法和讲求高度平衡技巧的领导艺术。Shane和Venkataraman(2000)认为,创业应该包括如何(how)、谁(who)以及什么(waht)因素影响机会的发现评估和利用。巴隆,谢恩(2005)认为创业的本质是创造或认识到新事物的商业用途,这种用途必须能够提供某种商业价值。李志能 (2006)认为,创业是一个发现和捕获机会并由此创造出新颖的产品、服务或实现其潜在价值的过程。陈震红 (2006)认为,创业是个体在动态的时间与环境中通过一定的组织形式,发掘并利用潜在机会来创造价值的过程。刘常永、谢如梅(2006)认为,创业就是在风险及不确定情况下,进行创业与创造活动,经由发掘、评估、利用机会,建立新的经济型组织,并未创业者带来利润。综合以上定义,我们认为:创业是一个具有风险性的商业活动,机会识别是创业的核心要素之一,通过对现有资源、顾客、市场进行重新组合以此创造出新颖的产品、服务或实现其潜在价值来实现创业理想或获取相应收益的行为。2.1.2创业理论的历史演进:特质观、行为观与认知观“什么是创业者的源动力?”始终是创业研究中充满魅力的一个命题,从个体角度考察新企业的起源与演进又是十分重要的,因为创业行为首先开始于个体的行为(Shane和Venkatarman,2000)。创业理论研究人员最初从特质论出发,试图通过对创业者人格、态度与人口统计学特征来考察创业者与非创业者特这差异,但由于很难找到一些稳定的个人特质对创业活动作出普遍意义上的解释。自1961至1990年,有关创业者特质的研究影响甚微。研究者从特质角度出发的研究没有取得令人满意的成果,而进一步从行为角度出发的研究也受到一部分学者的质疑,部分学者认为创业者的决策行为本属于一个黑箱(Knight,1921;Hunt,1990),鉴于此搜集有关创业者特质的可靠性数据比较困难(Baumol,1993)。早期的创业理论对认知因素如感知、解析等的研究也有所研究,证实了认知因素是区分创业者与非创业者以及创业者之间差异的重要因素。Knight(1921)在风险、不确定性和利润一书中,探讨了与创业精神有关的机会的“不确定性”、“风险”、“机会概念”;Schumpeter(1950)提出创业者是一些具有高估自己成功概率倾向的个体;Kirzner(1979)认为创业是一个发现过程,创业者往往对机会保持高度的警觉性,而机会和决策在其中扮演了重要角色。随着认知心理学的进一步发展和研究领域的扩展,西方学者从20世纪80年代开始将认知心理学和社会认知的理论引入创业研究,并将创业研究推进到创业者能力、动机、认知、行为研究领域,将传统的创业者特质观研究进一步深化。创业领域主流研究期刊“Journal of Business Venturing”分别在2002年、2004年、2007年围绕创业认知研究进行了专门的专题讨论,Mitchell、Busenitz(2002)将创业认知定义为人们用来对机会、创业及发展进行评估、判断和决策的知识机构。创业是一个过程化的理论,创业者的行动理由和行为方式是亟待解决的命题。洞察创业者的认知也就解开了创业过程的奥秘(Shane和Venkatarman,2000)。认知观解释了创业过程最为关键的方面,它回答了创业与领导研究中最基本的Why的问题(Baron,2004;张玉利,2007)。2.1.3创业过程创业过程研究开始于对创业过程概念的界定。早起的研究者诸如Cantillon、Say、Marshall等大多是从宏观层面来对创业进行分析,研究诸如“什么是创业”、“谁是创业者”之类的问题。Stevenson(1983)提出创业管理的研究内容已经从 “谁是创业者”、“什么是创业”的时代进入到分析如何创业”的时代。Bygrave(1994)认为创业过程总是表现为一个机会识别、机会评价、决定开始并以资源获取结束的连续过程。Shane,Venkataraman(2000)则认为,创业过程是围绕着机会的识别、开发、利用的一系列过程。Singh(1999)从区别创业主意与创业机会出发,分析了创业机会的感知与评价过程。Ardichvili(2003)从创业机会识别与利用的影响因素的角度考察了创业机会的开发、利用过程。林嵩、姜彦福、张帏(2004)认为创业资源是高科技企业创立以及成长过程中所需要的各种生产要素和支撑条件。池仁勇(2006)从创业研究领域的界定概括得知:创业过程由机会发现、机会评价、机会开发以及创业结果组成;在创业过程中,个体创业家是核心要素;创业过程受到社会或环境因素的影响;创业可以在新创企业中发生,也可以在已创建的企业中发生。由上述国内外学者的理论可知,在如何创业的问题上学者们普遍赞同创业机会是创业过程的核心组成部分,对创业机会的识别是创业过程的核心重点与难点。如何真正揭露创业活动的前因变量创业机会的识别才是创业者研究的重点,探讨创业机会识别的影响因素是创业研究的重中之重。2.2创业警觉性研究回顾纵观国内外文献,创业者的认知特征是影响机会识别的关键因素,而认知特征包含创业警觉性、以往知识、认知风格三个角度,在这其中创业警觉性是最为关键性的因素之一。Kirzner(1973)最早提出创业警觉性的概念,认为警觉性是一种不进行搜寻就注意到此前一直被忽略的机会的能力,是一个关注但不搜寻的过程。Kirzner(1985)对初始定义做出修正,认为创业警觉性同时也是创业者积极构思未来的一种倾向。为创业机会识别的研究奠定了基础。Stevenson(1985)在创业过程研究的基础上指出,创业活动主要受创业者对机会感知力的影响。Cooper(1988)通过对创业者的系统研究发现,创业者能通过对市场的“感知”非正式地或者本能地感知机会。Kaish和Gilad(1991)认为警觉性实质是将自己置身于信息流中,从而扩大遇见机会的概率,整个过程是不需要经历搜索某个特定机会的。Ray和Cardozo(1996)认为对信息的高度警觉性应该先于任何机会的发现,他把这一状态(警觉性)称为创业意识(entrepreneurial awareness),并把创业意识定义为“在一定时间和环境内关注和警觉有关时间信息的倾向,即对厂商和消费者所存在的问题、为满足的需要以及新的资源组合的特别感召力”。Kaish和Gilad(1991)认为警觉性的实质是“把自己置身于信息流(information flow )中”,以提高遇到创业机会的概率,但并不必然可以搜寻某个特定机会。Gaglio(2001)从心理学视角出发,把创业警觉性视为发现机会的心理基础,指出创业警觉性也可以用心理图式来解释,创业者必须对心理图式的关键特征特别敏感,才能够在模糊的情境中快速激活心理图式,从而发现机会。如果习惯性的快速激活心理图式,把心理图式作为一个自动的心理过程,那么创业者就不必刻意保持自己的注意力和强行控制自己的行为。在此基础上Galio和Katz给出了完整性的创业警觉性概念,包括正确感知市场环境、识别关键驱动因素和推动各因素间的动态关系三个要素。参照Kaish和Gilad(1991)和Gaglio(2001)的定义,我们认为创业警觉性是创业者识别机会关键要素之一,是创业者自身处于信息流中能够感知变化的市场环境、识别关键驱动因素、并推动各因素间动态关系最终识别创业机会的一种创业者认知特征。2.3机会识别研究回顾2.3.1创业机会的定义Schumpeter(1934)认为机会就像生产的功能,有了这种功能就等同于生产选择、原材料来源、生产方法、组织方法和对市场的选择。Kirzner(1973)认为,机会代表着一种通过资源整合、满足市场需求以实现市场价值的可能性。Bhave(1994)认为创业机会是商业化的创意。Hulber(1997)认为机会实际上是一种亟待满足的市场需求,这种潜在的市场需求如此旺盛,因而对于创业者来说,实现该需求的商业活动相当有利可图。Timmons(1999)认为机会存在于产品和服务中的具有吸引性、持久性和及时性的品质,能为顾客或顾客用户创造或增加价值。Shane和Venkataramen(2000)对创业机会做了进一步的界定,指出创业机会实际上是新产品、新服务、新材料、甚至是一种新的组织形式,能够被引入生产并且以高于成本的方式实现销售。Ardichvili(2003)认为从获得潜在消费者的角度来看,机会事实上意味着创业者探寻到潜在的价值。Eckhardt和Shane(2003)认为创业机会是一种意境,其中新产品或服务、原材料、市场组织方法能够以创新的方法来重新组合。综合国外的文献定义,与Kirzner(1973)、Shane和Venkatarman(2003)的观点保持一致的是,我们认为创业机会是对现有资源进行组合的具备新的、可行性、市场性、合法性(Ozgen,2003;Baron,2003)的特点,并且能为顾客创造价值而且有利可图的可能性。2.3.2创业机会来源Shane和Venkataraman(2000) 继承了Kirzner(1979)中指出的关于机会存在性的观点,认为创业机会存在的原因是市场参与者之间对资源价值有不同的理解,这时资源会以不等于边际生产成本的价格在市场上交易,从而导致资源的重新配置以及创业行为的出现,因此创业研究的重点应该是识别这种机会。Shane(2003)进一步解释道,机会的发现不是通过搜寻而是通过对偶然得到的信息进行的识别。本文采取与Shane和Venkataraman(2000)Kirzner(1979)一致的观点,认为创业机会是客观存在的。那么创业机会的来源是什么呢?综合以往文献,创业机会的来源有多种,现有的创业研究一般将创业机会的来源分为三种,即外部变化来源、信息变化来源和创业者个人因素来源。Schumpeter(1934)认为,真正有价值的创业机会来源于外部变化,这些变化可以使人们做以前没有做过的事,或使人们以更有价值的方式做事。Timmons(1999)认为法规的改变、技术的快速发展、价值链或分销渠道的重组、技术的创新、现有管理或投资者的不良管理、具备创业精神的领导、市场领导者受限于客户需求而忽视下一波需求都是机会的来源。Shane(2003)指出商业机会来源于以技术变革、政治制度和法律法规的变化、社会心理学或人口统计学方面的变化等为代表的变化。奥地利经济学派最早提出信息的异质性差异带来创业机会来源的差异。在早期研究中,Kirzner(1973)质疑了市场均衡理论,他认为如果市场本身是均衡的,那么市场参与者在拥有相同市场信息的情况下就不会出现创业机会的差异,在此基础上他提出创业警觉性一种重要的创业者认知特征的差异能有效的解释创业机会识别的个体差异性。随后的学者进一步阐述和证实了在市场竞争状态下,创业机会的存在归根结底是因为市场处于不均衡状态,在这个不均衡状态下创业者的知识存量与环境信息存在差异性(D.Aveni,1994;Grimm和Smith,1997)。还有一些研究人员认为个性的差异会造成对市场需求、边际利润、技术竞争的机会估计价值不同,也是产生机会的来源(Shane和Venkataraman,2000)。2.3.4创业机会识别界定综合国外关于机会识别文献,发现以往研究对机会识别的构思有多种分类方法,学者们从不同角度进行了分类。创业机会识别是创业过程一个关键阶段(Ventakaraman,1997;Galio,1997;Hills,1995);Corbett(2007)认为机会识别是创业过程的中心;Ardichvili(2003)从创业者的角度界定了机会识别的重要性,认为识别和选取正确的创业机会是成功创业者最重要的能力;Bygrave和Hofer(1991)认为创业机会识别是对机会的感知并通过新创组织来实现的;Churchill和Muzyka(1994)认为机会识别就是开发一种机会并且将其转化为产品或服务;Kourilsky(1995)认为机会识别是对开发有利可图新业务的可能性的感知;Hill和Lumpkin(1997)认为机会识别是指创建新企业的可能性以及创业者通过他们的心动取得成功的可能性;Kirzner(1973;1979)认为机会识别是对必须要做的事情的发现,并认为是创业的一个基本功能;Shane和Venkataraman(2000)认为创业机会来源于信息不对称和先前经验知识的不均衡,由此机会识别被描述为对新创企业或具有潜在利润的现有业务大幅改善可能性的感知。(具体表述如图2.3.4所示): 表2.3.4 资料来源:根据以往学者研究整理而来2.3.5创业机会识别的理论流派 (1)奥地利经济学派:市场不均衡、信息异质性及其知觉从经济学角度看机会识别,其潜在的假设是机会来源于经济经济环境的变化。这种环境变化可以使人口统计学的变化、社会政治的趋势变化、统治政党的变化、也可以是微观情景中消费者偏好的变化等等。一旦变化发生产生经济的不均衡。简言之,在产品和服务的攻击和需求发生失衡时,机会就会出现了。顺着该视角,可以推断创业者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