农村合作金融机构内部审计质量控制策略探讨及实践 ——以广西农村信用社为例.doc
-
资源ID:4181370
资源大小:32.50KB
全文页数:9页
- 资源格式: DOC
下载积分:8金币
友情提示
2、PDF文件下载后,可能会被浏览器默认打开,此种情况可以点击浏览器菜单,保存网页到桌面,就可以正常下载了。
3、本站不支持迅雷下载,请使用电脑自带的IE浏览器,或者360浏览器、谷歌浏览器下载即可。
4、本站资源下载后的文档和图纸-无水印,预览文档经过压缩,下载后原文更清晰。
5、试题试卷类文档,如果标题没有明确说明有答案则都视为没有答案,请知晓。
|
农村合作金融机构内部审计质量控制策略探讨及实践 ——以广西农村信用社为例.doc
农村合作金融机构内部审计质量控制策略探讨及实践 以广西农村信用社为例(上) 摘要:内部审计质量控制是保障农村合作金融机构业务稳健发展的需要,是内部审计工作水平的反映和体现。本文分析了目前我国农村合作金融机构内部审计质量控制面临的不利因素,就加强农村合作金融机构内部审计质量控制的策略进行了探讨,并以广西农合机构内部审计工作实践为例,介绍了其开展内审质量控制的做法和成效。 关键词:农村合作金融机构,内部审计,质量控制 一、内部审计质量控制的涵义和意义 (一)内部审计的定义和质量控制涵义我国内部审计协会发布的内部审计准则中指出:“内部审计是指组织内部的一种独立客观的监督和评价活动,它通过审查和评价经营活动及内部控制的适当性、合法性和有效性来促进组织目标的实现。农村合作金融机构(以下简称农合机构)内部审计是一种独立、客观的确认和咨询活动,旨在增加价值和改善组织的运营。它通过应用系统的、规范的方法,评价并改善风险管理、控制及治理过程的效果,帮助农合机构实现其目标。中国内部审计协会2005年发布的内部审计具体准则第19号内部审计质量控制规定:内部审计质量控制,是指内部审计机构为确保其审计质量符合内部审计准则的要求而制定和执行的政策和程序。农合机构内部审计质量控制是对影响内部审计工作质量的各种内外因素进行自我约束和全面监控的各项活动,借以提高内部审计工作水平、提高内部审计工作的效益和效率,以实现内部审计为农合机构增加价值,改进经营管理,保障各项业务持续稳健发展的最终目标。(二)内部审计质量控制的意义农合机构实施内部审计质量控制具有以下重要意义。一是实施内部审计质量控制有利于提高内审部门的整体声誉。内部审计质量是内审结果的客观反映,是内审管理工作质量和内审检查工作质量的综合表现。内部审计质量集中反映了内部审计部门整体的业务素质水平和内部审计工作的能力、技巧以及技术水平,因此实施内部审计质量控制直接影响内部审计部门的整体声誉。二是实施内部审计质量控制有利于完善内审体系建设。内部审计质量控制是内审体系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建立、健全内部审计质量控制标准和组织体系,一定意义上完善了内审体系建设。三是实施内部审计质量控制有利于农合机构管理目标的实现。内部审计是农合机构内部管理体系的重要组成部分,内部审计进行内部监督本身就是在为组织提供服务,它的最终目的,是通过提供有价值的信息来帮助农合机构增加价值,提高运行效率,促进农合机构的自我完善和发展。二、影响农合机构内部审计质量控制的不利因素 (一)机制控制乏力,激励和约束作用不足激励方面没有切实加强审计工作考评,将考核结果和审计人员的职务晋升和薪酬绩效挂钩,存在一定程度的平均主义,难以有效地调动审计人员的积极性和履职性,影响了内部审计工作质量。约束方面问责机制软化,约束职能难以充分发挥。譬如一些农合机构审计责任追究制度没有建立或流于表面,造成责任主体不明确,责任划分不清楚,使审计责任追究无法实施,影响了审计工作的质量。(二)制度控制基础不够牢固具体表现为:一是独立的内部审计体系尚未建立。从银行同业看,各大银行都采取了董事会领导下的集权化的内部审计组织模式,建立了独立的内部审计体系。根据银监部门的通报,当前我国各省区农合机构的内部审计体系独立性不强,风险控制和管理水平不高,内部审计对农合机构内控体系还不能实现高效的监督、评价和治理,内部审计质量控制的基础仍不够扎实。二是农合机构内部审计质量控制规章制度建设比较薄弱。一套完善的内部审计质量控制规章制度体系应该包含内部审计计划制度、审计项目质量控制制度、审计质量评价制度、内部审计责任管理制度、内部审计后续检查制度等。而当前我国各省区农合机构内部审计质量控制制度不够健全,有待完善。(三)农合机构内部审计质量全过程控制工作欠缺具体表现为“三重三轻”:即审前阶段“重审计实施、轻审计准备”。没有切实引入风险导向审计理念,没有以风险为导向做好审前计划,包括审计项目的可行性和可操作性研究,被审单位的风险评估等工作,影响了审计质量;审中阶段“重审计问题、轻审计规范”,审计取证不齐全,工作底稿不规范,审计定性不准确;审后阶段“重审计报告、轻整改落实”,责任追究不到位,形成软约束,使审计的效能大打折扣。(四)农合机构内部审计队伍素质有待提高一是内部审计人员知识结构不合理。随着内部审计由财务审计向管理审计、风险审计方向发展,对内部审计人员的素质要求也越来越高。而内部审计人员多数擅长业务比较单一,知识结构、思想观念比较陈旧,不符合日益增长的内部审计对复合型人才需求的趋势,从而导致在面对复杂的审计问题时会遇到许多困难。二是内部审计人员安排随意性较大。在安排内部审计人员工作时,一些农合机构经常忽略人员工作能力与知识结构,甚至把一些“闲置”人员安排在内部审计岗位上,内部审计部门仿佛成为“养老院”。而工作能力强,业务知识过硬的人员则被安排在其他“重要岗位”上。三是内部审计人员责任意识、风险意识淡薄。一些内部审计人员受人情世俗因素和利益关系的影响,缺乏责任意识,审计中避重就轻,甚至包庇问题;一些内部审计人员片面追求查处大案要案而忽视了全面审计的质量控制,使审计监督范围缩小,留下风险隐患。三、农合机构内部审计质量控制策略探讨 结合上述对影响农合机构内部审计质量控制的不利因素分析,本文认为加强农合机构内部审计质量控制可以从以下策略入手:(一)审计机制控制机制控制就是建立内部审计的激励约束机制,对内部审计人员的工作质量考核与晋升、薪酬等紧密挂钩,形成激励有力、约束有效的内在机制。在建立科学的审计质量考核体系的基础上,对内部审计人员的工作质量进行考核,将资源配置、岗位职务晋升和薪酬分配与内部审计人员实现的经济增加值(挽回的经济损失等方面)、风险责任及所承担工作的难易、复杂程度直接挂钩,形成激励有力、约束有效的内在机制,从制度上保证内部审计人员的切身利益,激发内部审计人员的工作热情,促进内部审计人员以高度的事业心和责任感投入到工作中去。(二)审计制度控制制度控制是指建立和完善内部审计体系,使内部审计机构和人员在审计过程中有章可循,照章行事。审计质量的制度控制是一项全面控制,是对影响和制约审计质量的各个因素建立全面的控制标准,它包括审计工作计划、组织实施、总结考评;审计项目的确定、组织、实施、追踪、考核;审计技术、方法手段的运用和创新;审计信息的传导沟通及交流反馈;审计队伍的组织管理;审计体系建设和基础管理等各个方面。农合机构目前正处在深化改革阶段,法人治理结构不断完善,在这过程当中也包括完善内部审计体系,农合机构应结合自身实际,理顺内部审计管理体系,增强内部审计的相对独立性及权威性,从体制上制度上夯实内部审计质量控制的基础,保障农合机构各项业务的发展。(三)审计过程控制内部审计质量控制必须贯穿整个内部审计工作以及农合机构经营活动的全过程,而审计项目质量控制是内部审计质量控制的核心内容,是提高内部审计工作质量的保证。农合机构应对内部审计工作中的计划、组织、考核、追踪等各个环节实施全过程的跟踪控制,充分实现动态控制,提高控制的连续性和有效性,确保审计目标的实现和审计监督作用的发挥。1.审前的立项、调查和编制方案科学立项是提高审计项目质量的灵魂。农合机构内部审计工作要体现质量与价值,对审计项目来说,审计立项是一个方向性的问题。审计项目的选择应以及时发现、有效遏制银行业金融机构业务经营管理中的风险隐患为目的,紧密结合经营管理中的热点、重点、难点问题。在进行审计项目立项时,要对相关业务的开展情况进行系统的风险分析,以准确衡量审计项目开展的可行性及有效性,力求以准确、到位的审计立项,形成高价值的审计“产品”,提高审计项目质量。加强审前调查是提高审计项目质量的前提。审前调查是确定审计工作重点内容、审计范围、选择审计方法和步骤、制定审计实施方案的必备环节,是不可替代的审计程序。审计前应首先调查被审计单位的基本状况,了解审计项目的开展情况,摸清被审计单位有关的内控制度及其执行情况,对相关的会计、信贷以及综合业务等系统进行认真细致的分析,确定具体的审计目标、内容和方法,做到有的放矢,确保每一个审计项目都能在促进加强经营管理和防范经营风险方面取得明显成效。重视实施方案编制是提高审计项目质量的基础。在审计项目实施前,审计实施方案的编制显得尤为重要。首先,实施方案是审计项目质量控制的“龙头”。它是在审前调查的基础上形成的第一个综合性文档,通过统筹计划和安排,明确具体审计目标和细化审计内容,从根本上规定了审计工作开展的方向;其次,实施方案是执行审计和质量检查的标准。依照实施方案,审计监督人员以及管理者可以判断审计人员审了什么、怎么审、结果怎样,从而最大限度地减少审计人员的随意性;再次,审计实施方案是审计报告的基础。审计报告要求内部审计部门必须对所涉及的审计领域发表审计评价意见。因此,好的审计实施方案是审计项目质量控制的标尺,是指导审计人员现场作业的“路线图”,对实施审计起着全面控制的作用。2.审中的审计实施和报告加强审计过程控制是提高审计项目质量的核心。审计过程中不可避免地存在各式各样的审计风险,如审计人员因自身能力限制以及被审计单位(人员)的配合程度,也许导致对某些问题作出错误的判断。因此,为确保审计质量,降低审计风险,必须强化审计实施过程的控制。首先,审计人员在审计过程中必须严格执行审计程序,按照审计准则的要求,获取充分、有效、富有证明力的审计证据,发现高风险或严重违规的问题,要一审到底,不受时间、范围限制。其次,在实施审计时,要充分注重计算机辅助审计手段等的应用,加大分析性复核技术的运用。最后,审计项目组组长要对审计工作质量复核负全责,切实把好审计工作底稿及事实确认书这两个重要环节。优化审计报告编制是提高审计项目质量的关键。审计报告是审计活动的“产品”,是审计风险的最终载体。在审计报告形成阶段,审计项目组组长应再次核对实施方案、工作底稿、事实确认书、审计报告者之间的一致性,以避免重大问题的漏查,及时采取补救措施,规避审计风险。审计报告应以事实确认书及审计工作底稿为基础,以审计证据为依据,对审计查出的问题要认真进行分析研究和加工提炼。既要用绝对数说明事实,又要用相对数表明问题的性质和严重程度;既要原汁原味地反映审计事实,又要有理性的分析和有价值的审计建议。3.审后的质量控制加强责任考核是提高审计项目质量的保证。在健全审计计划、方案的基础上,关键是要控制审计实施人的行为。可建立审计项目组长负责制、审计人员考核制、审计复核制、责任追究制、审计机构考核制、定期通报制等,形成责任考核的长效机制,进一步强化责任意识,规范审计行为,减少差错,使审计工作质量得以保证。加强审计成果转化运用是提高审计项目质量的根本,是审计工作的落脚点,也是审计工作发挥作用有效程度的最终体现。因此,要切实加强对领导批示意见、审计决定以及审计查明问题的整改跟踪,审计意见也要移交业务主管部门跟踪督办,把它作为巩固审计成果、扩大审计效果的一项具体措施,以切实促进有关部门、单位建立健全规章制度,提高经营管理水平。(四)人力资源控制内部审计质量取决于内部审计人员的参与和操作,无论是审计质量标准的划定还是审计制度的建立,都与内部审计人员的业务素质与综合素质有很大关系。农合机构改革的深化的和业务的快速发展,都对内部审计人员的综合素质和业务素质提出新的要求。因此,人力资源控制是农合机构内部审计质量控制的一项重要内容,是不断保持高质量审计的保证。人力资源控制首先要划定审计人员素质和能力的要求标准,根据划定的标准选拔人员;其次要建立审计专业技术岗位职务序列,为内部审计人员的晋升提供广阔的发展空间;再次,加强对内部审计人员的培训,不断提高并保持内部审计人员技术和能力的先进性、综合性;最后要建立严格的责任认定和追究制度,增强其责任意识和风险意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