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民币适度升值 有利于我国经济可持续发展.doc
人民币适度升值有利于我国经济可持续发展 摘要 在现阶段我国市场机制还不完善条件下,人民币汇率变化主要取决于经济增长这一政策目标,但随着我国经济增长方式的转变,人民币汇率政策也应做相应调整,人民币适度升值有利于我国经济的可持续发展。 关键词 人民币汇率 市场机制 资源配置 升值 可持续发展 一、现阶段人民币汇率变化的主要决定因素 汇率是两国(或地区)之间货币的兑换比率,是一国(或地区)与世界其他国家(或地区)经济联系的纽带,各国家和地区之间经济的相互影响是通过汇率变动来实现的。汇率不仅在调节生产要素的国际流动,促进资源在国家间有效配置方面发挥杠杆作用,而且影响着一国经济的内外均衡。因此,自20世纪70年代初以来,主要发达国家均实行有管理的浮动汇率制度。随着改革开放的深入和对外贸易的迅速发展,我国于1994年对外汇体制进行改革,开始建立以市场供求为基础的、单一的、有管理的浮动汇率制度,其目的是要与我国建立市场经济体制相协调,使人民币汇率能够反映市场供求的变化,发挥价格在资源配置中的基础性作用。 但是,从我国人民币汇率水平的实际走势来看,外汇市场的供求关系在人民币汇率水平的决定中并没有发挥基础性作用。多年来,我国国际收支呈现出经常账户和资本金融帐户的“双顺差”,外汇储备不断增长,但对人民币汇率水平影响不大。例如,从1997年底2005年5月,我国外汇储备由1389.90亿美元迅速增加到6910.12亿美元,而同期人民币汇率一直维持在1美元兑换8.27元人民币的水平不变。根据一般的汇率理论,在如此巨大的外汇储备的压力下,人民币应该有很大的升值空间。但为什么外汇市场的供求关系没有对人民币汇率产生大的影响呢?这是因为我国外汇市场上的供求并不是真实的市场供求关系。我国现在仍然是一个实行外汇管制的国家,对外汇交易进行较严格的限制。与许多资金不足、外汇短缺的发展中国家一样,我国需要吸引外资发展经济,而充足的外汇储备既是吸引外资的有利条件,也是偿付外债、满足外资对利润追求的信心保证。为了保持充足的外汇储备,国家一方面千方百计增加外汇的供给和来源,如实行严格的结汇制;另一方面对外汇的需求进行众多限制,严格控制企业和居民对外汇的需求。在实行外汇管制条件下的我国外汇市场上,外汇的供给和需求并不是市场真实情况的反映,或者说,我国现有的巨额外汇储备是在严格的外汇管制措施下积累形成的。既然我国外汇市场上外汇的供给和需求不完全是由市场因素形成的,那么,目前的人民币汇率水平也就不可能反映市场上外汇市场供求的真实状况。因此,人民币汇率水平也无法主要由外汇市场的供求关系决定。这样,在我国外汇市场发育不完善,市场失灵,供求机制不能成为人民币汇率的主要决定因素的阶段,人民币汇率的变化就主要取决于我国经济宏观调控的政策目标。1997年东南亚金融危机发生以来,为了吸引更多的外资促进经济增长和就业,我国执行的是保持人民币汇率稳定的政策,人民币汇率的变化服从于充分就业与经济增长的目标。 二、人民币升值是我国经济可持续发展的需要 1.我国经济必须走可持续发展之路 可持续发展,就是要在发展经济的同时,充分考虑环境、资源和生态的承受能力,保持人与自然的和谐发展,实现自然资源的永续利用,实现社会的永续发展。按照可持续发展的要求,我国必须实现经济增长方式的转变,由“高投入、高能耗、高污染”的粗放型增长方式转变为“低消耗、低污染、高效率”的集约型增长方式。以前,我国经济的快速增长主要依靠高投入和扩大出口来推动。但这种增长方式是一种不可持续的经济发展之路。我国现在已经是一个贸易大国,继续依靠产品低价格竞争以扩大出口,拉动我国经济增长的出口导向型经济模式难以维持。近年来,发达国家贸易保护主义抬头,与我国的贸易摩擦日益严重,使贸易环境趋向恶化。因此,我国原有的贸易模式应该改变。国际贸易最好的模式应该是出口高技术或者高附加值产品,进口原材料和劳动密集型、高耗能产品。因为现代社会和经济发展远远离不开对能源和原材料的消耗,而这些东西往往是不可再生的。初级产品没有经过深度加工是卖不了高价的。一个经典的例子就发生在我国和日本之间,日本从我国进口大量的卫生筷,待用完之后回收进行再加工,制造成新闻纸后高价返销中国。我们仅仅获得的是卖卫生筷那一点可怜的收益,而这还远远抵不上对环境造成的破坏。日本人只是利用了一下技术加工就赚取了大量的利润,它实际上是什么也没有付出,而我们却把子孙活命的资本提前败光了。这样的例子在我国多的不胜枚举。西方发达国家牢牢地掌握着核心技术,知识产权和专利就是他们制定的游戏规则。我国出口的多是科技含量较低的初中级产品,极耗资源污染又重。出口越多,国家就越穷。 随着经济的发展和人类物质需求的不断增长,用来满足人类需求的资源却不断减少,资源的供求矛盾越来越紧张。我国人口众多,人均可供利用的资源很低,资源短缺的问题更加突出。据日本丸红经济研究所统计,1995年2002年,世界粗钢、铝、石油、煤炭和天然橡胶等产品的产量大幅增加,而中国对上述产品的需求分别占世界上述产品产量增加部分的60%、50%、20%、30%强和50%。我国对这些产品的进口需求状况反映出我国经济发展所需资源的严重不足。如果我们不改变以前的粗放式经济增长模式,按照我们现有的资源消耗水平,不仅我国,而且地球上的资源将很快消耗殆尽,我们的经济将无法持续增长下去。 2.人民币升值有利于我国经济的可持续发展 前面已经分析得出,现阶段人民币汇率的变化是取决于我国经济增长目标的。但由于经济增长具有不同的方式,因此,人民币汇率的变化也应该服从于我国经济增长方式转变的需要。我国经济要实现由“高投入、高能耗、高污染”的粗放型增长方式向“低消耗、低污染、高效率”的集约型增长方式的转变,走可持续发展道路,应主要遵循“以市场导向为主,政府调节为辅”的原则来刺激和引导经济主体的行动。随着我国市场经济的发展,在依靠市场优化配置国内和国外资源的过程中,人民币汇率应该发挥基础性作用。因此,在目前我国经常帐户和资本金融帐户呈现“双顺差”,外汇储备过万亿美元的情况下,让人民币升值,是一种合理的选择,有利于我国经济的可持续发展。从我国自身的利益看,人民币升值有许多好处: 第一,虽然外贸出口可能减少,但是每一元人民币换回的外汇增加了,所以总收入未必减少。中国近几年发展很快,过去是低质廉价,现在质量已经逐步上来,但是中国商品在国外的价格依然低得不合理,一台电视机只有不到100美元,涨价20,销售量也未必会减少。人们说中国正在成为“世界工厂”,这不一定是好事,因为生产是要消耗材料的,中国生产的越多,原材料消耗也越多,对环境的破坏也多。象美国这样的发达国家,正在把制造业转移出去,国内工业以“设计业”为主,他们出口的“产品”是设计专利,药物的配方等等,其“产品”的特点是“低消耗、低污染、高附加价值”。中国也应该走这条路。 第二,人民币升值可以提高人民币的购买力,增加我国消费者剩余。人民币升值给国内消费者带来的最明显的变化,就是手中的人民币“更值钱”了。如果出国留学或旅游,将会花比以前更少的钱;如果购买进口商品,你会发现,它们的价格变得更“便宜”了。这样,消费者花费等量货币消费而获得的消费效用更大,或者说,消费者获得同样水平的消费效用所耗费的资源比以前少。 第三,人民币升值有利于降低进口能源和原料的成本,缓和通货膨胀的压力,保持经济持续、稳定地增长。随着我国经济规模的日益扩大,我国很多企业生产所需要的能源、原料、半成品依赖从国际市场进口,在近几年国际能源和原料价格不断上涨的情况下,国内企业承受着越来越重的成本负担。根据海关统计,2006年上半年,我国进口的资源性商品价格持续上涨,与上年同期相比,原油均价上涨了33.1,氧化铝上涨了29.8,未锻轧精炼铜上涨了65.6,铁矿石上涨了19%。进口能源和原料价格上涨,不仅会抬高整个基础生产资料的价格,引发成本推动型通货膨胀,而且会吞噬产业链中下游企业的利润,使其盈利能力下降甚至亏损。而人民币升值可以减轻我国进口能源和原料的成本负担,从而使国内企业降低成本,增强竞争力。 第四,人民币升值有助于中国购买外国的先进技术,尤其是先进的节能、环保技术。近几年,中国的经济规模同发达国家迅速拉近,但是同发达国家在科技方面的差距依然如故。改变这种状况的方式之一就是直接购买外国科技,包括购买外国的专利、技术资料、图纸、技术秘诀和技术设备等。 第五,人民币升值有利于我国产业结构优化,改善我国在国际分工中的地位。长期以来,我国依靠廉价的劳动密集型产品的数量扩张实行出口导向战略,使商品出口结构一直得不到优化,我国在国际分工中一直扮演“世界打工仔”的角色。廉价竞争使得中国走上内需持续降低,外需持续扩大,经济增长越来越依赖出口的恶性循环之中,社会资源越来越集中到资源消耗大、附加价值低的劳动密集型产业。人民币升值会对以低附加值产品为主的出口贸易,特别是对纺织品的出口有较大的影响。例如浙江纺织行业,根据研究,人民币每升值1%,纺织行业销售利润率下降2%6%;如果人民币升值5%10%,行业利润率下降10%60%,特别是出口依存度较高的服装行业受损较大,纺织企业表现出很大的担忧。他们表示,这样的境况下,企业必须调整进出口商品结构,不做低档产品,适当减少出口比例,扩大内需市场。因此,从企业的长远发展来看,必须提高商品的附加值,走技术发展的道路。而人民币适当升值,将有利于推动企业提高技术水平和劳动生产率,改进产品档次,优化产业结构,从而改善我国在国际分工中的地位。 三、人民币升值必须适度 在我国经济增长模式转变过程中,人民币升值对我国经济的可持续发展是有利的,但人民币升值的速度和幅度必须适度。汇率虽然是货币之间的比价,但归根到底是由国家之间的综合经济实力所决定的。因此,人民币升值幅度应该与我国的综合经济实力提升速度保持一致。在我国劳动生产率和产品的技术含量水平提高较慢的情况下,人民币突然大幅度升值并不可取,对各方面冲击太大。最佳的方式应该是缓慢、稳定地升值。缓慢升值的货币就象一只稳定上升的股票,对人们最有吸引力。对外资而言,晚投资不如早投资,因此外资还会进一步增加。关于人民币升值幅度大小问题,2006年12月17日,在武汉大学召开的中国经济学年会上,与会学者们认为,在未来十五至二十年内,人民币应缓慢升值,保持在百分之三至百分之五的速度较为合理。同时,人民币升值还要把握好时机,目前,中国经济上升,外贸顺差,除美元外,其他许多货币都在上涨。美联储连续13次升息后,中美利差进一步拉大,缩小了更多短期资金流入的机率,人民币小幅升值的时机较好。在这种情况下,人民币逐步走高顺乎自然,符合经济规律。从国际上看,也有利于中国的国际形象。 其他参考文献:1.赵慧芝.加强高校科研经费管理的几点思考J.现代经济信息,2010(12). 2.付林,李冬叶.高校科研经费的使用监管机制J.黑龙江高教研究,2009(11). 3.江轶.高校科研经费管理若干问题探析J.福建财会管理干部学院学报,2010(4). 4.李红宇.高校科研经费管理有效性探究J.财会通讯·综合(中),2009(1). 5.石勉.对高校科研经费管理和审计的探讨J.经济师,2010(10). 6.林大静.构建高校科研经费内部审计机制的思考J.审计月刊,2009(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