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来到三一办公! | 帮助中心 三一办公31ppt.com(应用文档模板下载平台)
三一办公
全部分类
  • 办公文档>
  • PPT模板>
  • 建筑/施工/环境>
  • 毕业设计>
  • 工程图纸>
  • 教育教学>
  • 素材源码>
  • 生活休闲>
  • 临时分类>
  • ImageVerifierCode 换一换
    首页 三一办公 > 资源分类 > DOC文档下载  

    个人消费信贷的风险和控制.doc

    • 资源ID:4179184       资源大小:56KB        全文页数:14页
    • 资源格式: DOC        下载积分:8金币
    快捷下载 游客一键下载
    会员登录下载
    三方登录下载: 微信开放平台登录 QQ登录  
    下载资源需要8金币
    邮箱/手机:
    温馨提示:
    用户名和密码都是您填写的邮箱或者手机号,方便查询和重复下载(系统自动生成)
    支付方式: 支付宝    微信支付   
    验证码:   换一换

    加入VIP免费专享
     
    账号:
    密码:
    验证码:   换一换
      忘记密码?
        
    友情提示
    2、PDF文件下载后,可能会被浏览器默认打开,此种情况可以点击浏览器菜单,保存网页到桌面,就可以正常下载了。
    3、本站不支持迅雷下载,请使用电脑自带的IE浏览器,或者360浏览器、谷歌浏览器下载即可。
    4、本站资源下载后的文档和图纸-无水印,预览文档经过压缩,下载后原文更清晰。
    5、试题试卷类文档,如果标题没有明确说明有答案则都视为没有答案,请知晓。

    个人消费信贷的风险和控制.doc

    本科生毕业论文(设计)个人消费信贷的风险和控制学生姓名 专业 经济管理 层次年级 专升本 学号 指导教师 职称 讲师 摘 要自20世纪90年代末以来,我国的个人消费信贷业务已进入市场高速成长期,随着我国经济改革的不断深化,城镇居民消费热情不断升温,个人消费信贷业务也逐渐成为商业银行贷款业务的主要组成部分,规模也不断扩大,但存在很大的风险和隐患。本文总结分析了我国个人消费信贷的发展现状,个人消费信贷的风险形成原因和对策和借鉴国外商业银行个人消费信贷风险管理的经验,通过分析发展现状和个人消费信贷的风险,风险成因有一是缺乏科学权威的个人资信评估标准和评价体系,从贷款申请者出具的收入证明文件和个人资产评估方面分析;二是缺乏科学完备的个人资信档案方案,从档案的有效数据、资料和个人信用档案信息共享机制方面分析;三是相关法律不健全,从贷款业务的保障和个人破产制度方面分析;四是缺乏消费信贷的二级市场,从建立二级市场和银行控制风险方面分析;五是风险补偿机制这五大方面进行阐述。针对出现的风险,通过结合国外的管理经验和我国的实际情况,提出了个人消费信贷风险防范对策:一是健全、完善银行内部信贷管理机制,二是建立科学的个人信用等级评价体系,三是健全消费信贷法律环境,完善个人破产制度,四是实现消费贷款证券化,分散消费信贷风险,五是进一步完善消费贷款的担保制度。个人消费信贷的风险是不可避免的,但是通过运用信贷风险管理体系对个人信贷借款人进行科学准确地评估,对个人消费信贷业务风险进行揭示、管理、控制和化解,在风险可控的前提下,积极扶持发展个人消费信贷业务。关键词: 个人消费信贷 风险控制 消费信贷的风险目 录前 言4一、个人消费信贷的发展现状5二、个人消费信贷的风险形成原因6(一)科学权威的个人资信评估标准和评价体系6(二)缺乏科学完备的个人资信档案管理方案6(三)与消费贷款相关的法律不健全7(四)缺乏消费信贷的二级市场8(五)利率尚未市场化,消费信贷缺乏相应的风险补偿机制8三、国外商业银行个人消费信贷风险管理的经验9(一)发达的个人信用中介服务机构9(二)完善的风险评估系统9(三)健全有效的个人信用法律体系10(四)良好的个人信用意识10(五)规范的金融市场环境10(六)完善的个人消费信贷担保制度11四、我国防范个人消费信贷风险的对策建11(一)健全、完善银行内部信贷管理机制11(二)建立科学的个人信用等级评价体系12(三)健全消费信贷法律环境,完善个人破产制度12(四)实现消费贷款证券化,分散消费信贷风险12(五)进一步完善消费贷款的担保制度13结 论13参考文献14致 谢14前 言个人消费信贷是指银行或其他金融机构采取信用、抵押、质押担保或保证方式,以商品型货币形式向个人消费者提供的信用。个人消费信贷是金融创新的产物,是商业银行近年陆续开办的用于自然人(非法人或组织)个人消费目的(非经营目的)的贷款。个人消费信贷的开办,是国有商业银行适应我国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的建立与完善、适应金融体制改革、适应金融国际化发展趋势的一系列全方位变革的重要措施之一,它打破了传统的个人与银行单向融资的局限性,开创了个人与银行相互融资的全新的债权债务关系。特别是个人短期信用贷款的开办,标志着国有商业银行转变经营观念,开拓业务新领域,对传统业务模式的突破;个人消费信贷的开办,顺应了国民日益增长的金融产品多元化需要,优化了商业银行的信贷资产结构,增加了商业银行的创利渠道,也有利于启动市场、扩大内需,增加消费品生产,形成生产消费生产的良性循环,促进国民经济持续、稳定、健康地发展;个人消费信贷的开办,对引导个人有计划消费、改善生活质量、提高生活品质也有着积极意义。但由于我国目前尚未建立完善的个人信用机制、个人经济行为尚不规范,加之个人消费信贷开办的时间不长,尚没有多少成功的经验可以借鉴,所以,要完善个人消费信贷,控制消费信贷风险。个人消费信贷具有以下特点:1、贷款投向的个人性。指该信贷以自然人为特定信用对向,而非一般的法人或组织。2、贷款用途的消费性。指该类信贷用途以消费性需求为目的,而非以经营营利为目的。3、贷款额度的小额性。指该类信贷一般只有较小信用额度,通常在1000元至50万元之间,不大量占用银行的信贷资金。4、贷款期限的灵活性。指该类信贷期限灵活,买方信贷一般在6个月至五年,卖方信贷期限相对较长,如个人住房贷款期限最长可达30年。5、贷款资金的安全性。指该类信贷都有抵(质)押物担保或保证,信贷资金的安全性一般都能有保证。一、 个人消费信贷的发展现状个人消费信贷是指消费者在未来收入的基础上提前获取商品和服务,从而满足消费者当前消费需求的一种融资性活动,是联系生产制造业,商品零售业,银行保险业和证卷业的桥梁。消费需求是总需求的重要组成部分,七对国内生产总值的贡献率一般可达60%左右。一方面,通过大力发展个人消费信贷,将潜在购买力(潜在需求)变成现在现实的购买力(有效需求),能够促进企业生产、投资规模扩大,有效地刺激总需求。另一方面,住房、医疗、教育等消费需求具有一定的刚性,其长期以来的福利制度已开始想货币化转变,但市场价格较高,往往超出了普通居民的购买力。以这些领域为起点开展个人消费信贷,即能够提高居民生活水平,又符合国家目前经济发展的需求。目前,我国的消费信贷已进入市场高速成长期。其市场规模从1997年的172亿元发展到2002年的10,669亿元,平均每年以160%的速度增长,占GDP总量的10.46%,占银行贷款规模的7.6%。但市场竞争结构还未形成,进入壁垒较低,市场开发成本较小,各银行都在深度与广度上挖掘市场客户与消费信贷品种。在我国,消费信贷包括住房、汽车、教育、家庭耐用消费品和旅游等几十个品种,主要集中在人均收入较高的城镇,需求人群也以高收入者为主,有潜力的开发品种主要涉及住房、汽车、耐用消费品等领域,今后诸如教育、旅游、医疗等领域,今后诸如教育、旅游、医疗等领域都将有较为广阔的发展空间。同时,我国消费信贷的市场潜力还是基于巨大的人口消费群体资源。消费信贷发放的标准是个人未来收入的增加与稳定程度,而经济增长及其良好的预期是个人收入增长的基本前提。消费信贷的发展与经济周期具有高度一致性。从这个意义上说,我国商业银行发展消费信贷依赖于我国宏观经济形势的稳定和个人收入增长的预期,这将从宏观上降低商业银行的风险。与此同时,中等收入阶层的培育至关重要。这个群体有较高的消费倾向,有稳定的收入和职业,是商业银行最理想的客户群。我国正处于工业化进程中,中等收入阶层正逐步形成社会的主要群体,这意味着商业银行消费信贷的客户群限于城市较高收入阶层。让我们来粗略估算一下市场的潜力。根据国家统计局、国务院决定于2010年开展第六次全国人口普查。此次人口普查标准时点为11月1日零时,人口普查的对象是在中华人民共和国(不包括香港、澳门和台湾地区)境内居住的自然人。 2011年4月28日,国家统计局局长马建堂发布2010年第六次人口普查登记(已上报户口)的全国总人口为1339724852人,此次人口普查登记的全国总人口为1339724852人。比2000年第五次人口普查相比,10年增加7390万人,增长5.84%,年平均增长0.57%,普查登记的大陆31个省、自治区、直辖市和现役军人的人口共1339724852人,居住在城镇的人口为665575306人,占49.68%;居住在乡村的人口为674149546人,占50.32%。同2000年第五次全国人口普查相比,城镇人口增加207137093人,乡村人口减少133237289人,城镇人口比重上升13.46个百分点。如果在城市中抽取比例为20%的较高收入者建立信用档案,进行消费信贷业务,将是133115061人的市场。另外,值得一提的是,消费信贷是一种可以循环开发的资源。如果在城镇人口范围内按一定比例建立信用档案,完善消费信用记录,再进一步满足消费信贷需求,将会有一个商机无限的广阔市场。二、 个人消费信贷的风险形成原因(一) 科学权威的个人资信评估标准和评价体系1 贷款申请者出具的收入证明文件不真实贷款申请者向银行出具的收入证明文件普遍缺乏真实性且不易查评。尤其是在私营企业中,贷款申请者往往开立偏高的收入证明以获取贷款。信贷业务人员多是依赖申请者所在行业以及其行政级别,凭经验和常识初步判断其证明的可信程度,但是行业个体差异性的存在,以及实际收入中还包含着相当部分的非货币收入和“灰色收入”,收入证明并不能百分百地说明申请者的还款能力。居民收入的不透明也使得查评难度较大。日后若因借款者还款能力有限甚至丧失还款能力而使得银行出现坏账,死账,将加剧银行不良贷款问题,影响银行资金回笼,影响银行资金流的稳定。2 个人资产无专业评估个人资产无专业评估,个人资信无专业调查。目前我国大部分地区只有抵质押品专业评估机构,没有专业的个人资信状况评估和调查机构。个人或家庭的资产负债表、个人税前资产收益、个人有无其他行负债等个人资产资信评估的精确数据和材料处于缺乏状态。在银行对借款人的资信评分表的个人资产相关数据中,资信总分有时有10分的浮动空间,授信额度也就可能因其上浮而提高。(二) 缺乏科学完备的个人资信档案管理方案个人资信档案缺乏科学有效管理,不利于银行贷后信用风险监控。市场经济从某种意义上说就是信用经济。而在我国,金融系统尚缺乏科学完备的个人资信档案管理方案,银行承担的信用风险比较大。具体体现在:1 缺乏档案的有效数据和资料及时更新金融机构内部的个人资信档案缺乏有效数据,消费信贷个人资料缺乏及时更新。目前个人资信档案中包含身份证和户籍证明等大多信息,但这些信息并不具备经济担保能力。在中长期贷款较多的房贷中,户籍、联系方式等个人信息可能更换,加大了银行信用风险控制难度。2004年前三季度个人住房贷款增加2,914亿元,约占全部金融机构各项贷款的11%。从中可以看到银行承担着相当大的个人信贷风险,一旦信用风险转化成事故,银行将承担相当大的经济损失。2 缺乏个人信用档案信息共享机制2000年7月,上海市率先建立了“个人信用联合征信系统”,而至今也只有大连、广州等地区初步建立了个人信用制度,个人征信制度发展缓慢。大量可以开放的数据由于缺乏国家统一的有关征信体系的政策和法律法规而封闭在行业主管部门手中,征信数据缺乏并且得不到同业间的及时沟通和有效整合,也没有一部专门的法律和社会信用机制能较好地约束个人信用活动,贷款申请者多头开户,和恶意骗款便有空可钻。(三) 与消费贷款相关的法律不健全1 消费信贷业务缺乏法律保障“欠债还钱”这是天经地义的,然而在“同情弱者”的文化背景下,我国实践中常常发生“欠债有理”的现象。一些法律法规中似乎也有“维护债务人权益”的倾向。现行法律条款基本上都是针对人制定的,很少有针对消费者个人贷款的条款,对失信、违约的惩处办法不具体。这使得银行开办消费信贷业务缺乏法律保障,对出现问题往往无所适从。由于消费信贷业务的客户比较分散,均是消费者个人,并且贷款金额小,笔数多,保护银行债权的法规又不健全,特别是在个人贷款的担保方面缺乏法律规范,风险控制难以落实。如汽车消费贷款,国外通行的做法是以所购买车辆抵押担保。而在我国购买汽车的单据中,没有一项是出具给银行的,因此汽车抵押给银行后,银行却无法控制过户行为,造成不小的风险隐患。2 个人破产制度不完善发展消费信贷,个人信用制度的建立是重要基础,而我国个人信用制度、个人破产制度等尚未建立。在实际司法过程中,保护借款人或保证人正常生活,而忽视银行债权法律保护的现象时有发生,也给风险防范造成了一定的负面影响。如消费贷款一般额度较小,而小额债务法院一般不受理,受理了也要付出可观的诉讼费,是银行利益受损。因此,要从法律上对银行个人贷款经营给予必要的保护。(四) 缺乏消费信贷的二级市场1 未建立二级市场从理论上讲,消费信贷具有规模小、成本大的特点。对于我国的住房和汽车贷款而言,信用风险特别令人关注。因为在人均收入突破1000美元、经济对外开放加速的情况下,我国经济已经进入了大规模产业结构调整的特殊时期,居民收入的总量增长与个别行业员工收入的减少同时并存,一些行业与地区居民收入的波动性、不稳定性比较严重,客观上造成了住房贷款的违约风险上升。在一些发达国家,商业银行通常将消费贷款打包出售或者进行证劵化处理,将这些风险较高、流动性较差的资产在二级市场变现,较好地实现了资产负债、风险和收益的适当匹配。但是,迄今为止,中国尚未建立消费信贷二级市场。2 银行控制消费信贷风险有缺陷中国未建立消费信贷二级市场,银行只能通过抵押或第三方担保来控制消费信贷风险,这两种方式都有明显的缺陷。第一,抵押品变现能力比较差。实际上,由于种种原因,银行与借款人很难达成协议,而法院在判决时往往会优先考虑社会安定问题。我国目前关于消费信贷的法规较少,而且很不具体,比如借款人违约时,在怎样对抵押物、质押品进行处理,以抵偿贷款本息等具体问题上,缺乏具体规定和实施细则,银行没有法律的强制性保证,操作非常困难。即便银行取得了抵押物的处置权,在抵押品交易尚未市场化、规范化、制度化的情况下,收回的住房或其他抵押物很难变现,管理成本比较高。第二,第三方担保不能足额补偿消费信贷的风险损失。银行在发放住房、汽车抵押贷款时,通常要求保险公司提供一定的履约保险,但是保险公司不会在所有情况下都对借款人违约造成的损失提供补偿,而且很少提供全额补偿。特别是最近几年汽车保险中,由于投保人的道德风险较为严重,骗保现象频频发生,保险公司大都不愿意承保汽车贷款。(五) 利率尚未市场化,消费信贷缺乏相应的风险补偿机制消费贷款的一个显著特点是客户分散且数量大、客户风险状况存在显著差异。因此,对不同客户群应采取不同的利率定价,以实现贷款风险收益的最大化。但由于目前我国利率尚处于管制阶段,商业银行无法通过差别定价的贷款策略,增加对高风险客户贷款的风险贴水,从而不能有效地降低消费贷款的平均损失。三、 国外商业银行个人消费信贷风险管理的经验(一) 发达的个人信用中介服务机构1 美国的信用机构美国的信用机构是现代信息技术应用得最充分的金融类机构。在信用网络中,每个人都拥有一个特定编码,它类似于我们的身份证号码,而且非常稳定。个人的许多信息包括收入、纳税、借款、还款等情况都记录在案。尤其是个人的不良记录也会被记录下来,以备银行查询。银行根据个人以前的信用记录,就可以判断把钱贷给他是否有风险,风险有多大。虽然也会有人用现金交易来规避监管,但如果被发现,惩罚将会十分严厉。这不仅影响今后的工作,而且影响他退休后的保障。这种高度信息化管理为建立个人消费信用档案提供了信息网络反映出来,银行和资信机构可以通过互联网获得这些资料。而个人信用登记制度的建立是有消费者信用报告机构来完成的。20世纪50年代以来,美国消费者信用报告机构获得了长足的发展。现在一次信用查询的在线答复在几秒钟内就可完成,速度快,效率高。2 美国的消费信贷数据系统美国的消费信贷数据系统包括信用数据征信系统和完整的支付系统两个方面。美国有3家全国性的信用局,专门收集个人信用的历史资料。凡有关个人信用的数据,包括借贷历史、偿还及拖欠记录、搬迁历史、诉讼记录以及个人信贷参数,包括贷款总额、最高贷款额、贷款项目等,全部记录在案,3家公司的业务互有重复,互相竞争。他们的数据直接来自于个贷款机构,每个月个贷款机构将当月的顾客数据提供给这3家公司,尤其汇总到个人的历史档案中。此外,美国还有一些公司如Poll-Acxiom,专门收集个人社会经济背景数据,包括家庭收入、家庭成员、教育程度、生活习惯、特殊爱好等。这些数据的存在,为美国商业银行提供了个人信用历史和社会经济背景资料的重要依据。(二) 完善的风险评估系统美国的自动风险评估系统对有效识别个人信用风险,判断是否给予消费者贷款作用突出。美国的个人资信材料主要包括两个部分:一是信用管理局提供的数据,与借款人信用历史有关,包括未偿还的债务情况、信用卡透支情况、在其他金融机构的贷款记录等,权重为75%。二是借款人向银行申请借款时所填的贷款申请表数据,包括住房情况、婚姻状况、工作状况等方面的信息,权重为25%。具体比重,各商业银行可以依据现实情况进行调整和变化。对个人信用资料进行评估由金融机构的一套专门机制负责,即在信用报告的基础上对借款人的还款意愿和能力进行风险评估,根据整个信用状况、由有利材料和不利记录共同决定的,包括职务、工资、住房、居住时间、信用卡、银行开户情况、债务收入比例、信用档案年限、信用额度利用率、毁誉记录等情况,并根据个人不同时期的表现,实行动态管理。美国的自动风险评估系统可以判断借款人信用情况,通过得分进行信贷决策,一般分数大于800,发生坏账的可能性非常小,而分数低于600的时候,发生坏账的可能性非常高。因此,商业银行可以通过消费者信用分数在很短时间内答复贷款申请人的申请,一些住房抵押贷款公司甚至能够在1小时内作出答复。(三) 健全有效的个人信用法律体系美国规范的个人信用相关法律体系是以公平信用信息披露法为核心的一系列法律法规,包括信贷机会公平法、消费信用保护法、诚实信贷法、正当收债行为法、公平信用结账法、统一消费信用法典、信用卡发行法和公平信用和贷记卡公开法等,这构成了美国国家信用管理体系正常运转的法律环境,而且几乎每一项法律都随着经济发展状况的变化进行了若干次修改完善。(四) 良好的个人信用意识美国信用交易十分发达,个人消费信贷几乎伴随着每个人的一生。美国人十分重视信用记录,因为一旦有不良的信用记录,那么对自己生活中的各个方面都会产生消极影响。无论是申请信用卡、保险、教育贷款、汽车贷款、住房贷款甚至是找工作,都会遇到困难。这使每个美国人都有良好的信用意识,他们都会定期向有关信用中介服务机构的信息数据库中留下不良记录。(五) 规范的金融市场环境美国有很多专门的融资公司为消费者提供分期付款信贷,具体运作过程是他们与购买者和商家共同签订合同,提供贷款,购买者分期偿还。以房地产信贷为例,美国有三家大型经营住房按揭贷款证券化业务的公司,他们按事先确定的标准定期收购商业银行和其他贷款公司的住房按揭贷款,通过发行住房按揭贷款债券来实现其流动。美国联邦住宅信贷银行为会员储蓄贷款协会提供贷款,政府全国抵押协会为住宅抵押债券的二级市场买卖提供资金支付。储蓄贷款协会可以发行房地产定期存单,由商业房地产公司购买并由保险公司承担一定额度的保险。因此,消费贷款可以组合起来出售,从而降低了成本,也使美国的消费者比其他国家的消费者对消费品的购买力更强,购买的速度更快,同时增强了银行个人消费贷款的流动性。正因为如此,美国不少商业银行在发放消费贷款时都十分重视这3家公司确定的收购标准,有的直接就用这些标准作为发放消费贷款的条件。(六) 完善的个人消费信贷担保制度美国在银行个人消费信贷业务中,经保险公司提供的个人信贷担保业务占个人消费信贷的80%,另有15%左右是以国债为担保。这种以保险公司为个人提供信贷担保发放的贷款的好处就是由银行一家承担风险变为两家金融机构承担风险,并且在贷款的发放中,银行省去了对私人进行资信评估和偿还能力的考察过程,而是由保险公司来完成。对于业务众多的保险公司来说,开展个人消费信贷保险业务,不仅开辟保险业务,而且增加了一项长久的保险费收入来源。在美、英、法等发达国家,银行个人消费信贷与其相应的保险业务甚至直接写进了有关的金融条项中去,消费者申请此项贷款,保险公司具有否决权,这对减少相应的信贷风险都具有非常重要的意义。也正是银行与保险公司的共同作用,才使得发达国家个人消费信贷业务稳定地开展下去。目前我国保险业尚未开展这项业务,这是制约个人消费信贷业务开展的重要因素之一。四、 我国防范个人消费信贷风险的对策建议(一) 健全、完善银行内部信贷管理机制一是严把信贷准入关。根据国家宏观经济发展状况,有规划的发展个人消费信贷业务。严格规范各环节操作流程,防止各种操作风险的产生。二是加强贷后管理。根据个人消费贷款的特性,分析相关风险点,有针对性地制定简洁有效的管理办法,办法必须具有可操作性。配置好相应的客户经理与风险经理,按规定进行贷后检查。三是必须严肃信贷纪律,按规定对有关责任人进行责任追究,责任追究必须到位。对存在问题积极整改,“举一反三”,采取必要措施,避免同类问题再次出现。四是实行分类管理、分类授权。针对各分支机构管理水平与风险控制能力,实行不同的授权管理和程序运作,并实行精细化管理,择优发展。无视可以成立专门的个人消费贷款审查审批中心,对个人信贷业务进行流程再造,提高从业人员的专业化水平,实行集约化经营。(二) 建立科学的个人信用等级评价体系为了降低个人消费信贷风险,银行需要掌握个人的经济收入状况,必须尽快建立个人信用等级评价体系和个人消费信用快速认定系统。建立的方法如下:一是个人信用信息收集。在银行内部以信用卡个人信息资料为基础,将其他各专业部门保存的个人客户信息资料集中起来,建立全行性个人客户信用数据库,使每个客户都有相对完整的信用记录,并以此为基础建立个人信用总账户。然后由中央银行牵头建立一个股份制个人征信公司,联合金融机构、政法部门、劳动力管理部门、企事业单位等,收集整理个人收入、信用、犯罪等记录,评估个人信用,为发放消费信贷的金融机构提供消费者的资信情况。二是划分个人信用等级。根据不同的指标体系,对个人信用赋予不同的分值,进行量化处理,从而对借款申请人的资信状况、还贷能力作出综合评价,根据前述分析结果决定是否予以贷款及额度大小,建立个人消费信用快速认定系统。目前,仅有上海等少部分城市建立了“个人信用联合征信体系”,对居民的个人信用进行评级打分。如果有一套完整的全国联网的个人信用等级评价体系和个人消费信用快速认定系统,对于促进个人消费信贷将居功甚伟。(三) 健全消费信贷法律环境,完善个人破产制度尽快制定全国统一的个人征信体系法律法规,在明确信息披露规则的同时保护商业秘密和消费者个人隐私,促进个人征信体系发展;保护债权人金融资产权益,明确信贷消费者应承担的法律责任,将消费者信贷中的违约行为与其他项日常交易行为挂钩,在社会范围内强化信贷消费者的责任意识。亚洲金融风波之后,国际金融组织评价亚洲各国金融状况时,一条重要的参考标准就是破产法的完整程度。个人破产指有民事行为能力的自然人不能清偿到期债务时,按照破产程序,在保留他和他所供养人的生活必须费用和必要的生活用品情况下,将其财产拍卖,按一定比例分配给债权人的一项法律制度。个人破产制度的建立对于完善个人信用制度,以致在全社会建立一个规范健全的信用体系,使破产起诉成为制约借款人的最终底线。(四) 实现消费贷款证券化,分散消费信贷风险消费信贷一般期限较长,造成商业银行短资长贷,加大了流动性风险。西方国家的对策是实现消费贷款证券化,赋予其转让、流通职能,从而达到分散消费信贷风险、缩短放款机构持有时间的目的。我国商业银行也应以此为鉴,加快实现资产证券化进程。在证券化过程中,商业银行将其持有的消费信贷资产,按照不同地域、利率、期限等方式形成证券组合,出售给政府成立的专门机构或信托公司,由其将购买的贷款组合经担保和信用增级后,以抵押担保证券的形成出售给投资者。由于消费贷款具有利率、借款人违约、提前偿还等多种风险,通过信托公司对证券组合采取担保、保险、评级等信用手段可保护投资人的利益,同时也降低了发行人的融资成本。同时,抵押担保证券以消费贷款的未来现金流量为基础,期限较长,相对收益风险比值较高,为金融市场中的长期机构投资者提供了较理想的投资工具。(五) 进一步完善消费贷款的担保制度消费信贷与其他贷款不同,借款人是一个个消费者,贷款购买的是超过其当期收入限度并较长时间才能归还贷款的财产或耐用消费品。因此,在发放消费贷款时,用抵押、担保做还款保证显得十分重要。我国要尽快健全抵押担保制度,具体应注意几方面:首先应完善担保法,增加有关个人消费信贷的详细条款:其次,应培育规范的抵押品二级市场,使各种贷款抵押物能够迅速变现;第三,可考虑由政府出面组建消费信贷担保公司,为长期消费信贷提供担保,这也是一些西方国家发展消费信贷的成功经验。如美国有四家政府性质的按揭担保机构,主要为符合规定条件的个人提供住房贷款担保,并向银行收购部分个人住房贷款,发行住房按揭担保债券,从而在很大程度上解决了部分居民难以提供担保和银行的资金流动性问题,促进了个人住房贷款的发展;第四,国家硬规定一定金额以上的贷款都要设定担保,银行可视各个贷款品种的规定及申请人资信状况,要求全部提供合适的担保方式,并对担保程序进行严格审查。结 论有了健全、完善银行内部信贷管理机制,提高从业人员的专业化水平,实行集约化经营;有了建立科学的个人信用等级评价体系,更好的保障了银行的利益;有了健全消费信贷法律环境,完善个人破产制度,它促进个人征信体系发展,保护债权人金融资产权益,明确信贷消费者应承担的法律责任,强化信贷消费者的责任意识;有了消费贷款证券化,可以分散消费信贷风险,为金融市场中的长期机构投资者提供了较理想的投资工具;有了进一步完善消费贷款的担保制度,很大程度上解决了部分居民难以提供担保和银行的资金流动性问题,促进了个人住房贷款的发展等等。通过加强个人消费信贷管理和防范,不仅提高了个人消费贷款的安全性,贷款风险的高低直接影响到贷款的安全,贷款的风险越高,安全性就越低,反之,贷款的风险越低,安全性越高;而且降低了个人消费信贷的风险,保障信贷资金按期流回银行,以满足客户及时提取存款和发放必要贷款的需要。通过积极的认识风险,将消费贷款风险降到最低程度,能更有效的防范和化解个人消费信贷风险。参考文献1 涂志云、汪涛:国外个人消费信贷风险管理的经验及借鉴 华北金融2006年第5期2 吴亚、刘成起:我国个人消费信贷的风险分析与对策研究 未来与发展2006年第7期3 赵鹏:商业银行个人消费信贷的风险分析与对策研究 消费导刊2008年第8期4 5 6 何远年:对发展消费信贷的几点思考 消费经济1999年第5期7 刘晓星:个人消费信用评级贷款决策研究消费经济2003年6期致 谢本文要感谢我的论文指导老师关老师,他为我完成这篇论文提供了巨大的帮助,从开始进入课题到论文的顺利完成,有多少可敬的师长、同学、朋友给了我无言的帮助,在这里请接受我诚挚的谢意!

    注意事项

    本文(个人消费信贷的风险和控制.doc)为本站会员(laozhun)主动上传,三一办公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上载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 若此文所含内容侵犯了您的版权或隐私,请立即通知三一办公(点击联系客服),我们立即给予删除!

    温馨提示:如果因为网速或其他原因下载失败请重新下载,重复下载不扣分。




    备案号:宁ICP备20000045号-2

    经营许可证:宁B2-20210002

    宁公网安备 64010402000987号

    三一办公
    收起
    展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