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来到三一办公! | 帮助中心 三一办公31ppt.com(应用文档模板下载平台)
三一办公
全部分类
  • 办公文档>
  • PPT模板>
  • 建筑/施工/环境>
  • 毕业设计>
  • 工程图纸>
  • 教育教学>
  • 素材源码>
  • 生活休闲>
  • 临时分类>
  • ImageVerifierCode 换一换
    首页 三一办公 > 资源分类 > DOC文档下载  

    浙教版科学八年级下册期末复习习题精选:实验探究题(含答案).doc

    • 资源ID:4178266       资源大小:1.02MB        全文页数:8页
    • 资源格式: DOC        下载积分:16金币
    快捷下载 游客一键下载
    会员登录下载
    三方登录下载: 微信开放平台登录 QQ登录  
    下载资源需要16金币
    邮箱/手机:
    温馨提示:
    用户名和密码都是您填写的邮箱或者手机号,方便查询和重复下载(系统自动生成)
    支付方式: 支付宝    微信支付   
    验证码:   换一换

    加入VIP免费专享
     
    账号:
    密码:
    验证码:   换一换
      忘记密码?
        
    友情提示
    2、PDF文件下载后,可能会被浏览器默认打开,此种情况可以点击浏览器菜单,保存网页到桌面,就可以正常下载了。
    3、本站不支持迅雷下载,请使用电脑自带的IE浏览器,或者360浏览器、谷歌浏览器下载即可。
    4、本站资源下载后的文档和图纸-无水印,预览文档经过压缩,下载后原文更清晰。
    5、试题试卷类文档,如果标题没有明确说明有答案则都视为没有答案,请知晓。

    浙教版科学八年级下册期末复习习题精选:实验探究题(含答案).doc

    浙教版科学八年级下册期末复习习题精选:实验探究题1 阅读短文,回答问题: 巨磁电阻效应1988年阿尔贝费尔和彼得格林贝格尔发现,在铁、铬相间的三层复合膜电阻中,微弱的磁场可以导致电阻大小的急剧变化,这种现象被命名为“巨磁电阻效应”更多的实验发现,并非任意两种不同种金属相间的三层膜都具有“巨磁电阻效应”组成三层膜的两种金属中,有一种是铁、钴、镍这三种容易被磁化的金属中的一种,另一种是不易被磁化的其他金属,才可能产生“巨磁电阻效应”进一步研究表明,“巨磁电阻效应”只发生在膜层的厚度为特定值时用R0表示未加磁场时的电阻,R表示加入磁场后的电阻,科学家测得铁、铬组成的复合膜R与R0之比与膜层厚度d(三层膜厚度均相同)的关系如图所示。1994年IBM公司根据“巨磁电阻效应”原理,研制出“新型读出磁头”,将磁场对复合膜阻值的影响转换成电流的变化来读取信息(1)以下两种金属组成的三层复合膜可能发生“巨磁电阻效应”的是 A铜、银B铁、铜C铜、铝D铁、镍(2)对铁、铬组成的复合膜,当膜层厚度是2.2nm时,这种复合膜电阻 (选填“具有”或“不具有”)“巨磁电阻效应”(3)“新型读出磁头”可将微弱的 信息转化为电信息(4)铁、铬组成的复合膜,发生 “巨磁电阻效应”时,其电阻R比未加磁场时的电阻R0_(选填“大”或“小”)得多。(5)如图是硬盘某区域磁记录的分布情况,其中1表示有磁区域,0表示无磁区域将“新型 读出磁头”组成如图所示电路,当磁头从左向右匀速经过该区域过程中,电流表读数变化情况应是下图中的_2 下图中的甲、乙两图为一昼夜中某作物植株对CO2的吸收和释放状况的示意图。甲图是在春季的某一晴天,乙图是在盛夏的某一晴天,请据图回答问题:甲图曲线中C点和E点(外界环境中CO2浓度变化为零)处,植株处于何种生理活动状态        。根据甲图推测该植物接受光照的时间是曲线中的      段,其中光合作用强度最高的是    点,植株积累有机物最多的是    点。3 为了探究二氧化碳的性质,某小组同学进行了下列实验。(1)装置A中溶液的颜色发生改变,请你用化学方程式解释其原因:_。(2)装置B中蜡烛自下而上依次熄灭,请你据此归纳出二氧化碳所具有的一条物理性质_。(3)小组同学进一步进行了装置C的实验,结果观察到与B装置截然不同的现象:蜡烛自上而下依次熄灭。请你对装置C中产生的现象作出解释。4 小丽同学欲通过实验证明“二氧化锰是过氧化氢分解的催化剂”这一命题。她设计并完成了下表所示的探究实验:实验操作实验现象实验结论或总结结论总结实验一取5mL5%的过氧化氢溶液于试管中,伸入带火星的木条有气泡产生,木条不复燃过氧化氢分解产生氧气,但是 。二氧化锰是过氧化氢分解的催化剂实验二向盛水的试管中加入二氧化锰,伸入带火星的木条没有明显现象水中加入二氧化锰,不产生氧气实验三 二氧化锰能加快过氧化氢的分解(1)请你帮小丽同学填写上表中未填完的空格。(2)在小丽的探究实验中,“实验一”和“实验二”起 作用(3)小英同学认为仅由上述实验还不能完全得出表内的“总结”,她补充设计了两个方面的探究实验,最终完成了对“命题”的实验证明。第一方面的实验操作中包含了两次称量,其目的是: ;第二方面的实验是利用“实验三”反应后试管内的剩余物继续实验。她需要证明的是: ;5 选择大小和生长情况相同的A、B两株豌豆幼苗,分别种植在相同的培养液中(即无土栽培),在相同的生长条件下测量各自一天内的吸水量(实验1)。然后再将它们分别放置于与实验1同样的培养液中,同时在B株的培养液中添加较多NaCl(盐)溶液,A株不变,一天后再测量它们各自的吸水量(实验2)。两个实验的结果如图所示,请回答下列问题:(1)实验1结果证明:在实验中,可选择A植株作为B植株的_。(2)植物吸收水分的器官是_,把水分运输到各处的是木质部内的_。(3)B株植物的根吸水量减少的主要原因是_。(4)图是水分在植物体内的运输途径,据图回答,当水分由细胞a流向细胞b时,细胞a的细胞液浓度_(填“大于”、“等于”或“小于”)细胞b的细胞液浓度。6 小峰和小刚阅读试剂标签后发现,市场销售的高锰酸钾晶体纯度高达99.5%,含水量可以忽略不计。为探究“试管放置方式对高锰酸钾制取氧气速度和体积的影响”,他俩设计了制取氧气的直立型装置(如图),并与斜卧型装置比较,在气密性良好的装置中分别加入5.0克高锰酸钾晶体,用同一酒精灯分别加热,用同一型号的集气瓶收集气体,每组实验进行五次,实验数据取平均值后记录如下表:装置类型直立型斜卧型收集1瓶氧气所需时间/秒5968收集2瓶氧气所需时间/秒95108收集氧气的总体积/毫升525476(1)收集2瓶氧气,所需时间较短的装置类型是 ;(2)等质量的高锰酸钾加热到不再产生气体,斜卧型装置收集到氧气的总体积比直立型少的原因是 ;(3)根据2KMnO4=K2MnO4+MnO2+O2,算出5.0克高锰酸钾生成的氧气体积为理论值。实验中发现,斜卧型发生装置收集到的氧气体积明显大于理论值,他们对其原因进行了探究:【提出假设】小峰假设:反应生成的二氧化锰在较高温度下受热分解放出氧气;你的假设: 。【设计实验】要验证小峰的假设能否成立,请设计简明的实验方案 。7 小柯利用右图装置来探究“感应电流的大小跟哪些因素有关?”的实验,并提出下列猜想:猜想一:可能与导线切割磁感线的速度有关猜想二:可能与磁体的磁性强弱有关猜想三:可能与切割磁感线的线圈匝数有关实验过程中将条形磁体向下插入线圈,观察灵敏电流表的指针变化来判断感应电流的大小。(1)为了验证以上猜想,小柯先后用图甲和图乙两个装置进行实验。他要验证的是猜想_。(2)若要利用图甲的装置来验证猜测一,他在进行对照实验时应该如何操作? 。8 实验室开放日,某化学兴趣小组的同学在老师的指导下,设计了进行气体制取和性质的探究实验,请回答有关问题:(1)实验室用氯酸钾和二氧化锰制取氧气时,应选用的发生装置是 (填装置的字母代号),请写出该反应的化学方程式 ,二氧化锰是催化剂(2)细心的小姚发现课本上用石灰石和稀盐酸制备二氧化碳时选择的发生装置是 ,小姚想控制气体发生的速度,请提出一个改进意见 (3)如图D所示,向试管中通入二氧化碳,紫色的石蕊试剂变红,说明了二氧化碳能使紫色石蕊试剂变红,小胡认为这说法不对,请你帮他说明理由 9 实验室可以选用下图所示的装置,制取二氧化碳气体(混有氯化氢、水蒸气)进行有关实验,回答下列问题: (1)如果要证明制得的气体中混有氯化氢气体,应把A装置与E装置连接,E装置中观察到的现象是出现白色沉淀,写出有关反应的化学方程式_;(2)如果要验证制得的气体是二氧化碳,除A装置外,还应选用上述装置中的_(填装置序号,下同)。(3)如果要收集一瓶纯净、干燥的二氧化碳气体,请从上述各装置中选择适当的装置进行连接,连接顺序是_.10 笑波小组在探究“通电螺线管的外部磁场”实验中,设计了如图甲所示电路。实验时,乙(1)可通过观察_判断通电螺线管的磁极。(2)如图乙所示是通电螺线管周围的有机玻璃板上的细铁屑分布状态,观察可知通电螺线管的外部磁场与_的磁场相似。(3)笑波猜想通电螺线管磁场强弱可能与线圈匝数和电流大小都有关。实验中,他将开关S从1换到2上时,调节变阻器的滑片P,再次观察电流表示数及吸引的回形针数目,此时调节滑动变阻器是为了_,研究_的关系。11探究活动:“沉入水底的叶圆片为什么会浮上水面?”。阅读如下操作步骤,并回答相应问题:(1)用打孔器在新鲜叶片上打下叶圆片若干,置于盛清水的烧杯中。(2)拔出针筒栓,用左手食指盖住针筒口,将叶圆片连水一起倒入针筒内。(3)将针筒栓插入针筒,同时将筒口向上,放开食指,调节针筒栓,排出针筒内的全部空气。(4)用食指按住针筒口,用右手往外拉针筒栓,如图所示。 (5)重复3、4两步,使使叶圆片能全部沉入水底。(6)在A、B两个玻璃杯中分别加入清水和适量碳酸氢钠溶液,然后将叶圆片分别转移到A、B两个烧杯中,并将它们同时放在温暖有光处。(7)不久你就可以看到叶圆片边缘露出一个个气泡,气泡逐渐增大,于是叶圆片浮上水面,如右图,但浮上水面的叶圆片又会沉入水底。请你解释上述现象。 。(8)用停表观测在A、B两个杯子中的叶圆片从沉入水底到浮上水面的时间。请你预测一下,哪一杯中的时间更短?理由是什么? 。12某生物兴趣小组的同学做了“探究玉米种子萌发的环境条件”实验:在甲、乙、丙、丁四个烧杯中分别放等量的棉花,再将相同数量的玉米种子放在上面,在不同条件下进行培养。数日后记录发芽情况如下:装置种子所处的环境实验结果甲干燥的棉花,置于25 的橱柜中种子不萌发乙潮湿的棉花,置于25 的橱柜中种子萌发丙潮湿的棉花,置于冰箱冷藏室(4 )种子不萌发丁棉花和种子完全浸没在水中,置于25 的橱柜中种子不萌发(1)通过本实验可以看出: 是影响种子萌发的环境条件;乙装置在该实验中起 作用;要想证明“温度是影响种子萌发的环境条件”,可选用 装置。(2)若想探究“光照对玉米种子萌发的影响”,你认为该如何设计实验? 。(3)玉米幼苗移栽时,需要带土坨,这样做的目的是什么? 。为了保证成活率,常在阴天或傍晚移栽,这样做又是为什么? 。(4)“玉米大王”的李登海,培育的“紧凑型杂交玉米”系列获得了高产。这种合理密植的种植方法保证了玉米的叶片 ,从而提高了玉米产量。13如图所示是电解水中水分子分解过程示意图。从水分解的过程示意图你能得出什么样的规律或结论?_;_;_;_。14学生在实验室中选用如图所示装置制取气体,请你根据所学的知识回答下列问题.(1)写出图中标号的仪器名称: .(2)若用A装置制取氧气,其试管口须略向下倾斜的原因是 .(3)写出用石灰石和稀盐酸制取二氧化碳的化学方程式: .组装一套发生与收集二氧化碳的装置,应选用上图中的 和 (填字母).15右图是探究绿色植物光合作用速率的实验示意图,装置中的碳酸氢钠溶液可维持瓶内的二氧化碳浓度不变。该装置放在20的恒温环境中。实验开始时,针筒的读数是0.2mL,毛细管内的水滴在位置X。30分钟后,针筒的容量需要调至0.6mL的读数,才能使水滴仍维持在X的位置。据此实验回答下列问题:(1)该实验以 释放量来代表光合作用速率。(2)用这一方法测量光合作用速率,比实际的光合速率要 (填“高”或“低”)(3)利用上述实验装置与材料,设计“证明温度降为10时,绿色植物光合作用速率下降”的实验。(写出简要的实验思路) 。参考答案一、实验探究题1 (1) B (2) 不 (3) 磁 (4) 小 (5) C 2 (1) 光合作用吸收CO2的量 与呼吸作用释放CO2的量相等(或光合作用与呼吸作用的速率相同) (2) BF D E 3 (1)CO2+H2O=H2CO3;(2)密度比空气大;(3)因为用烧杯盖住,生成的二氧化碳气体的温度较高,密度比空气小,二氧化碳在火焰上方越聚越多(1 分),二氧化碳不能燃烧,也不能支持燃烧,当二氧化碳与火焰充分接触时火焰熄灭(1 分)。4 (1)向盛5mL5%的过氧化氢溶液的试管中加入二氧化锰,伸入带火星的木条有大量气泡产生,木条复燃 反应很缓慢(2)对照(3)证明反应前后二氧化锰的质量不变 证明二氧化锰化学性质不变。5 (1)对照 (2)根 导管 (3)培养液浓度与细胞液的浓度差减小,导致植物吸水量降低 (4)小于6 (1)直立型 (2)斜卧型装置中的固体被气流带到试管口(或棉花团)附近更多,未完全反应的更多所以收集到的氧气较少(3)反应生成的锰酸钾在较高温度下受热分解放出氧气(或反应生成的二氧化锰和锰酸钾在较高温度下受热分解放出氧气) 取一定量的二氧化锰于试管中,加热一段时间,若冷却后测得二氧化锰的质量不变,证明小峰的假设不成立,否则假设成立(或取一定量的二氧化锰于试管中,加热一段时间,若不能使带火星的木条复燃,证明小峰的假设不成立,否则假设成立)7 (1)3(2)将条形磁体以不同的速度向下插入线圈,观察灵敏电流表的指针偏转幅度8 (1)B;2KClO32KCl+3O2;(2)A;将长颈漏斗改为分液漏斗或注射器;(3)CO2与水反应生成了碳酸,碳酸使石蕊变红9 (1)AgNO3+HCl=AgCl+HNO3(2)E、C(3)A、E、B、D10(1) 小磁针N极指向 (2) 条形磁铁 (3) 保持电路中的电流不变 磁场强弱与线圈匝数 11(7)因为在光的照射下,叶圆片吸收溶解在水中的二氧化碳,进行光合作用,并释放氧气附着在叶圆片的边缘,当叶圆片和气泡受到的浮力大于重力时上浮,浮上水面的叶圆片释放气泡后,所受浮力减小,又沉入水底(2分)。(8)B(1分),因为B杯中碳酸氢钠分解可增加溶液中的二氧化碳,所以B杯中二氧化碳多于A杯,B杯中叶圆片的光合作用强,产生的氧气多,叶圆片浮上来的时间短(1分)。合理即可。 12(1)适宜的温度、一定的水分和充足的空气 对照 乙和丙 (2)取1号和2号烧杯分别放等量的潮湿棉花,再将相同数量的玉米种子放在棉花上面,将它们置于25的橱柜中,1号烧杯见光,2号烧杯用黑布罩住 ,数日后观察它们的发芽情况(其他方案合理也可) (3)防止根毛受损 减少蒸腾作用(减少水分的散失) (4)充分接受光照,提高光合作用的效率13化学反应中原子重新组合生成新分子 化学反应中原子的种类、数量没有改变 两个氧(氢)原子结合成一个氧(氢)分子 水分子由氧原子和氢原子构成 14(1)铁架台(2)防止冷凝水回流到热的试管底部,炸裂试管 (3)2HClCaCO3CaCl2H2OCO2 B D15(1)氧气 (2) 低 (3) 将该装置放在10的恒温环境中。实验开始时,针筒的读数是0.2mL,毛细管内的水滴在位置X。30分钟后,调节针筒的容量,使水滴仍维持在X的位置,若读数<0.6mL,则说明绿色植物光合作用速率下降。

    注意事项

    本文(浙教版科学八年级下册期末复习习题精选:实验探究题(含答案).doc)为本站会员(小飞机)主动上传,三一办公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上载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 若此文所含内容侵犯了您的版权或隐私,请立即通知三一办公(点击联系客服),我们立即给予删除!

    温馨提示:如果因为网速或其他原因下载失败请重新下载,重复下载不扣分。




    备案号:宁ICP备20000045号-2

    经营许可证:宁B2-20210002

    宁公网安备 64010402000987号

    三一办公
    收起
    展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