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来到三一办公! | 帮助中心 三一办公31ppt.com(应用文档模板下载平台)
三一办公
全部分类
  • 办公文档>
  • PPT模板>
  • 建筑/施工/环境>
  • 毕业设计>
  • 工程图纸>
  • 教育教学>
  • 素材源码>
  • 生活休闲>
  • 临时分类>
  • ImageVerifierCode 换一换
    首页 三一办公 > 资源分类 > DOC文档下载  

    1756.信用卡的风险控制与管理毕业设计.doc

    • 资源ID:4175757       资源大小:83KB        全文页数:24页
    • 资源格式: DOC        下载积分:8金币
    快捷下载 游客一键下载
    会员登录下载
    三方登录下载: 微信开放平台登录 QQ登录  
    下载资源需要8金币
    邮箱/手机:
    温馨提示:
    用户名和密码都是您填写的邮箱或者手机号,方便查询和重复下载(系统自动生成)
    支付方式: 支付宝    微信支付   
    验证码:   换一换

    加入VIP免费专享
     
    账号:
    密码:
    验证码:   换一换
      忘记密码?
        
    友情提示
    2、PDF文件下载后,可能会被浏览器默认打开,此种情况可以点击浏览器菜单,保存网页到桌面,就可以正常下载了。
    3、本站不支持迅雷下载,请使用电脑自带的IE浏览器,或者360浏览器、谷歌浏览器下载即可。
    4、本站资源下载后的文档和图纸-无水印,预览文档经过压缩,下载后原文更清晰。
    5、试题试卷类文档,如果标题没有明确说明有答案则都视为没有答案,请知晓。

    1756.信用卡的风险控制与管理毕业设计.doc

    毕 业 设 计信用卡的风险控制与管理指导教师 教授学院名称经济管理学院 专业名称金融学论文提交日期2008年 4 月论文答辩日期2008年 5 月答辩委员会主席 _评 阅 人 _摘 要 信用卡以其方便、快捷、灵活的特点,适应了信息化社会的需要。1986年6月1日中国银行长城卡的问世,标准这我国首张信用卡的诞生,这不仅预示着我国传统的现金支付交易将发生重大的变革,而且标志着中国消费者从消费模式到消费心理都将发生重大改变。消费心理从“量入为出”、“赚多少,花多少”渐渐步入“信用消费的信用卡时代”。 据中国银联统计,截止到2005年,我国信用卡发卡量累计已达4000万张,国内信用卡透支余额将近150亿人民币.信用卡愈发成为银行的核心御侮和主要利润来源之一.当中国信用卡业务日渐腾飞之际,面对一系列即将兑现的开放承诺与外资银行的大规模涌入,中国银行卡业务如何在狼群中起舞,日渐引起人们的关注。目前,国际银行业都将个人零售业务作为重点业务进行发展,尤其是利润丰厚的信用卡业务.外资银行通过对国内银行参股等形式,合作发行信用卡,如汇丰银行先后与上海银行,交通银行合作发行信用卡,花旗银行与上海浦发银行合作发行信用卡等.尽管我国信用卡业务的发展速度快,发展潜力大,但与国外成熟的信用卡市场相比,还存在很大差距。随着信用卡业务的发展,其环节以涉足银行多个业务领域,信用卡风险存在于其流程的每个环节,发生的频率越来越高,造成的损失也越来越大.因此,对信用卡风险的防范与控制就显得尤为重要。本文从信用卡业务的发展现状分析入手,由一个案例引出信用卡风险管理的必要性,并通过对信用卡风险的特点,内容等方面进行描述,指出了我国在信用卡风险控制与管理上存在的漏洞,进一步探讨了信用卡风险的控制策略和管理手段,从而为减少信用卡风险提成宝贵的意见。关键词 信用卡 风险 控制 管理目 录1.我国银行信用卡业务的发展现状分析11.1历史起源和规模11.2 现状12. 通过一个典型的案例,分析信用卡风险管理的必要性22.1 案例分析22.2 信用卡风险控制的必要性23.信用卡风险的阐述33.1信用卡风险的特点33.2信用卡风险的内容44.信用卡风险控制与管理54.1信用卡风险控制与管理的关系54.2我国信用卡风险控制与管理存在的漏洞54.2.1现状54.2.2不足64.3信用卡风险的控制策略74.4信用卡风险管理的手段105.借鉴国外发达国家的先进方法,提出建议156结语18致 谢19参考文献20英文摘要211.我国银行信用卡业务的发展现状分析1.1历史起源和规模 我国信用卡的发行历史可以追溯到1985年,当时,中国银行珠海分行发行了首张中银卡,之后的几年间,中行长城卡、工行牡丹卡、农行金穗卡等相继问世,这些卡已经属于国家标准卡,但由于当时存在技术条件不完善,管理经验不足等问题,使得此次国内信用卡的发行以失败告终。直至1995年广东发展银行率先发行广发人民币VISA信用卡和广发美元VISA信用卡,使其成为公认的国内信用卡首发银行。发行之际,受当时国内经济大环境的制约,加上较高的年费和复杂的申请手续,使的发行状况并不理想,但信用卡业务已再次引起国捏银行也的关注。随着我国经济的快速发展,国内市场的逐步成熟,各家银行都开始根据自身条件,制定信用卡业务的发展战略,适时地发挥了银行对信用卡业务发展的引导作用。1.2 现状 步入21世纪,国内信用卡发行终于迎来了黄金时期。首先,截至2006年底,我国信用卡的发卡量近5000万张。一些主要的银行业金融机构相继设立独立运作的信用卡中心,加大营销力度。其次,我国已经形成了庞大的受理市场。截至2006年底,全国可以受理银行卡的特约商户62.1万家.POS机具81.8万台,年均增长30%,ATM布放10.2万台,年均增长20%,持卡消费习惯初步形成.就受理市场而言,2006年国内POS终端同比增长34%,而同期POS跨行交易量同比增长57.3%,交易额同比增长81.3%,明显高于同期POS机具的增长率,2007年国内ATM终端同比增长19%,同期ATM交易金额增长率为67%,远远高于机具数量的增。.单台终端交易量的大幅度增长,表明收单市场正在走向深度发展,中国的银行卡受理市场开始逐渐走向成熟。2. 通过一个典型的案例,分析信用卡风险管理的必要性2.1 案例分析 重庆一街道办事处工作人员在用信用卡透支消费后,过了两年多都不归还款项,法院将段某以信用卡诈骗罪判处拘役六个月,缓刑六个月,并处罚金两万元。 案情具体情况:    段某原系沙坪坝区某街道办事处工作人员,年月日和年月日,他在中国工商银行重庆市分行办理了两张信用卡,年月至月,他通过取现和消费的方式从两张信用卡上分别透支人民币元和元。之后,他借故外出,银行工作人员多次通过电话、短信、信函等方式与其本人、家人和单位联系进行催收,但段某仍拒不归还。今年月日,段某被警方抓获后,其家人将他透支的本息归还。  检察机关认为:段某以非法占有为目的,使用信用卡恶意透支超过规定期限,在发卡银行多次催收后仍不归还,其行为扰乱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秩序,涉嫌信用卡诈骗罪,遂依法向法院提起公诉,法院经审理后作出上述判决。(新华网) 屡屡发生的此类信用卡透支欺诈现象见诸报端新闻,一再说明了信用卡透支的高风险性。不仅使得社会财富严重流失,也严重扰乱了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秩序。2.2 信用卡风险控制的必要性随着信用卡业务的进一步发展,信用卡风险发生也越来越频繁。在信用卡的发行、使用、结算的诸多环节都可能存在风险。而且随着发卡行、特约商户和持卡人的增多,信用卡风险体现出涉及面广、风险种类多样、危害性大的特点。发卡行的利润逐渐减少,在大多数情况下,这些损失都是用银行的利润去弥补的,因此,对信用卡风险进行管理就显得尤为必要。体现在以下四点: (1). 加强信用卡风险管理,能有效地促进发卡行业务人员依法经营,防止违法违规现象的出现;提高发卡行从业人员的业务水平和维护发卡行权利的能力;能促使银行建立规范有效的信用卡风险防范机制,使整个发卡行的信用卡风险防范工作有条不紊地进行。(2)加强信用卡风险管理是维护银行自身经济利益的需要。风险的发生大大增加银行经营的成本,从而影响银行利润的增加。如果能对信用卡风险进行有效的管理,银行就能在科学分析风险管理的成本上找到最经济可行的管理方法避免或减少风险,从而将风险损失降到最低,以至实现发卡机构收益的稳定增长。(3)加强信用卡风险管理能维护银行自身形象,进而创造一个良好的用卡环境,达到最佳社会效益。风险发生率低的银行自然能在公众中留下好的印象,银行在扩大业务量的同时也为广大民众着实提供了不少方便。发卡行按章办事、特约商户不违规操作且数量不断增加以及现代科学技术的采用等等都能增强持卡人用卡的数量和安全感,整个社会的用卡环境也就会明显改善。(4)加强信用卡风险管理也是维护特约商户及持卡人利益的需要。信用卡风险发生的另一大原因是由于特约商户的违章操作、疏忽大意以及持卡人没有按规定使用信用卡等所造成的 。发卡机构在加强风险管理过程中重视对特约商户的培训工作,向广大民众宣传用卡常识,这对减少风险的发生以及维护特约商户和持卡人利益是有很大作用的。3.信用卡风险的阐述 广义上,信用卡业务风险是指在信用卡业务经营管理过程中,因各种不利因素而导致的发卡机构,持卡人,特约商户三方损失的可能性,狭义上,信用卡风险是指因信用卡无担保循环信贷的产品特性和贷款实际发生的非计划性,无固定场所,授贷个体多,单笔金额小等特点,导致发卡机构产生损失的可能性,信用卡业务是金融机构各项经营业务中的一种,因此也存在金融机构固有的各项金融风险.同时,由于信用卡业务自身的特点,信用卡风险较其他业务风险更为复杂和特殊,融信用风险,欺诈风险,操作风险,经营风险等多种风险于一体.可以说,信用卡的发展里程,在一定程度上就是有关风险问题的逐步暴露、风险控制能力逐步增强的过程.3.1信用卡风险的特点 (1)分散性 信用卡客户之间完全独立,分布于不同的地区,从事不同的职业,且出现风险的时间、地点和原因各不相同. (2)成因复杂 信用卡风险的成因复杂,这是由信用卡业务自身的特点所决定的。信用卡业务涉及发卡机构、持卡人、特约商户等多个主体。交易场所也多种多样,如储蓄网点、特约商户、网络、ATM等。信用卡业务既与发卡机构的管理水平有关(如发卡机构的审核、授信、监控及对特约商户的核验等方面),同时又与各个机构工作人员的职业素质相关,还与发卡机构的技术水平和持卡人的道德素养密不可分。信用卡风险的发生有时是由单一原因引起,有时是多个因素共同作用的结果,具有较高的复杂性。(3)户数多,金额小 信用卡是个人消费信贷产品中的一种,相对于其他个人消费信贷产品和企业贷款,信用卡的用户数量多、基数大,因此发生风险的用户也相对较多。同时,国家对个人消费信贷产品明确规定了无质押贷款的最高限额,因此,即使信用卡出现风险乃至损失,其单笔金额相对于其他消费信贷产品较小。3.2信用卡风险的内容 我国信用卡风险主要集中表现在以下几个方面:1)信用风险 信用风险是指持卡人在使用信用卡活动中, 违反法律法规、信用卡章程和协议所引发的风险。由于信用卡是将银行信用暂时让渡给持卡人使用, 即采取先消费、后还款的方式,因此有个别持卡人、担保人滥用银行信用, 不按规定足额归还款项,拖欠发卡银行的贷款,或故意逃避追索,或进行恶意透支,使发卡银行的透支追索工作陷入困境,给发卡银行带来风险损失。2). 欺诈风险信用卡欺诈是指以非法占有、骗取财物为目的,偷窃、骗领、冒用或使用伪造、变造、作废的信用卡,欺诈发卡行、受理行、特约商户等所造成的风险。这种风险形式多样、性质恶劣、所占比重较大,是信用卡业务中最直接、最难防范的风险。3)违规风险个别工作人员在业务处理过程中,不严格执行信用卡业务管理的规章制度,风险意识淡薄,有章不循,违规操作,为不法分子提供了可乘之机,给信用卡业务带来风险。4)其他风险,包括银行内部人员作案风险及计算机处理上存在问题等引起的风险与其他金融业务相同,发卡银行内部个别业务人员利用工作和职务之便作案,或与外部不法分子相互勾结,为他们提供作案条件和手段, 给发卡银行带来巨额损失。信用卡业务处理系统是一种既能实时处理,又能脱机处理部分业务的综合业务处理系统, 易发生风险的环节也比较多。4.信用卡风险控制与管理4.1信用卡风险控制与管理的关系信用卡的风险管理和风险控制是一个互动的过程,各发卡银行通过风险识别、风险估测、风险评价,并在此基础上优化组合各种风险管理技术,对风险实施有效的控制和妥善的过程。从宏观角度来讲,一个完善的信用卡风险管理策略包括明晰的审批策略、稳妥的市场策略、时实的监控策略、有效的催收策略等,在这些策略中,明晰的审批策略是基础。4.2我国信用卡风险控制与管理存在的漏洞4.2.1现状 目前,信用卡业务的资金结算是由中国人民银行同意管理,发放是有符合条件的商业银行自主决定,发卡行负责信用卡业务的全过程,从信用卡名称,章程,卡片及核算制度的制定到信用卡的宣传、制卡、印发对帐单、发展特约商户、受理授权、财务处理、信用控制和债务追索等.同时为了更好的利用资源,避免设备重复建设,统一技术规范,成立了中国银联。 中国银联是中国银联股份有限公司的简称,是经国务院同意,中国人民银行批准,由全国80多家金融机构共同发起,设立的一家股份制金融服务机构,于2002年3月26日挂牌,总部设于上海.其成立的目的在于依托科技进步和体制创新,科学规划银行卡跨行信息交换网络,全面推行统一的业务规范,技术标准和银联标识,加快联网通用的步伐,联合各家商业银行,建立我国银行卡市场资源共享,业务联合发展,公平有序竞争,服务质量提高的良性发展机制,推动我国银行卡的产业划发展,提高我国金融业服务水平,加速实现金融电子化,适应加入世贸组织后我国银行业的竞争需要. 现在,各行都相继发行了银联标志卡或银联标准卡.虽然各行之前发行的VISA, MasterCard等信用卡依然流通使用,但中国已经有了自己的信用卡信息系统,且通过自身的努力与国家支持,世界上的主要国家都接受了银联卡在其境内的消费,提现等使用,同时银联卡的境外发卡量也呈现快速增长趋势,银联品牌的国际化有了良好的开端。4.2.2不足近两年来,我国的信用卡业务在发卡总量上,以及受理环境上都得到了迅速发展,同时这也意味着信用卡业务面临的风险在今后几年可能会有急剧增加的可能。目前国内信用卡风险管理中存在哪些问题呢?随着信用卡业务的快速发展,发卡行、收单行除了关注发卡量、特约商户的多少外,也将风险管理作为一项重要的工作来抓。各银行越来越意识到风险管理的重要性,各银行除了有商业信贷业务的风险管理部门,各信用卡业务部内也成立了信用卡业务风险管理部门,专门对信用卡业务进行风险管理。我们认为,当前信用卡风险管理中存在的主要问题有四个方面:  首先,识别、计量、预警和控制各类风险的方法、手段需要进一步加强。目前,国内绝大多数银行尚未建立以客户或以客户群为单位的风险评估和计量标准体系,风险管理的全面性、精细化程度有待提高,突出表现在风险限额管理机制不够完善;信用风险额和欺诈风险的预警时效性和侦测鉴别率不高;操作风险的量化统计和监测有待完善。 其次,缺乏科学的信用卡账户管理平台。目前,国内缺乏科学的信用卡账户管理平台和高效的风险作业生产平台,尚未建立信用卡账户风险等级评价体系,透支催收、信用额度调整的针对性和生产效率不高,前置风险控制环节的管理要求需要进一步得到落实强化。  再次,不尽科学的信用卡透支利息、滞纳金等息费的计算方式。现行的信用卡(包括贷记卡和国际信用卡)的透支利息与滞纳金、超限费核算方式的不科学,对信用卡风险和利息收入的计量造成了一定的偏差。同时,贷款五级分类,即正常、关注、次级、可疑和损失的分类标准有待进一步完善,不良贷款的划分范围要更明确。这样才能促使信用卡业务经营更加稳健、风险拨备更加充足、抵御风险的能力更加强健。  最后,缺乏一套信用卡透支利率市场化的应对机制。随着我国透支利率市场化进程的加快,需要加紧研究建立信用卡透支利率市场化的应对机制。如以客户为单位计量风险和贡献度,完善系统功能,对不同类别的客户设计不同利率、还款期限、风险定价的信用卡产品。 4.3信用卡风险的控制策略 信用卡业务特性鲜明,其风险的成因也较为复杂。发卡行必须保持高度警惕,从战略高度出发,采用过程化风险控制策略,有效防范、控制和降低信用卡风险。第一. 事前阶段风险控制策略(1).实施信用卡前台业务系统 “申请人资料录入 环节的改造, 自动对数据库资料进行扫描,切实避免“互为担保”、“循担保 和“一对多担保 等情况的发生,从申办环节上堵塞漏洞。(2).完善黑名单控制机制,建立跨行共享平台。 现有的记录卡号的黑名单不能从根本上杜绝“一人多卡 的恶意透支行为,应尽快改为记录身份证件信息。另外,国内银行业近年来的数据大集中为建立跨行信息交流与共享创造了良好条件,应积极发挥“银联 的作用,通过发卡行间的密切协作, 尽快架设区域性跨行黑名单共享平台,共同建设、多方受益。(3)认真做好客户调查和评价工作,做到合理授信 客户调查是客户评价和合理授信的必要前提和保证, 发卡行应利用各种资源和渠道获取有价值的客户信用资料,采用电话、传真、走访等方式认真核对客 户申报资料的准确性; 已经建立个人征信体系的地区, 还可以从社会征信机构获取客户历史信用情况。在客户评价上要设立科学、有效、动态的资信评价指标, 使客户评价做到客观、全面。授信工作宜“保守 ,等级上调要遵循“由低到高的原则。(4)完善内控机制,加强要害岗位管理 首先要提高对信用卡风险的认识,建立规范、科学的信用卡业务管理办法和操作规程。其次要建立分工明确, 互相制约的岗位设立机制,要关注重点岗位人员的政治素质和职业道德,把好选人关,对于要求设专人的岗位,绝不能搞兼职。在完善制度和相关岗位设置的基础上,加强日常业务监督检查,确保制度能得到认真贯彻落实。对于检查中发现的问题,要查找原因,及时解决,按章处罚,提高全员风险意识,最大限度地消除内部风险隐患。(5)借助保险,减少风险损失发卡行可向保险公司申请信用卡保险,作为降低和减少信用卡风险的一种补救预案和措施。第二事中阶段风险控制策略(1)从软件开发和自动对账方面着手,切实减少错账和提高对账效率。一方面要提高信用卡业务系统稳定性,降低出错概率。在信用卡业务系统开发环节,要特别注意前后台交易数据传输和确认的安全控制策略, 力求杜绝因网络不稳定或交易过程中设备突然故障而引发的业务处理不完整和前后台数据不一致的问题。另一方面要运用技术手段提高对账效率。对于POS交易来说:近年来,多数发卡行已经在大中型商业零售企业安装了收银POS一体化系统,这便为建立PoS交易对账系统创造了必要的前台数据条件。而ATM本身就有保留交易数据的功能。所以实现ATM 和POS交易对账自动化的条件已经具备, 运用计算机技术将前台(商户端MIS和ATM)数据与后台(发卡行POS和ATM前置机)数据逐笔核对,不仅可以大大提高信用卡账务核对和错账处理效率, 而且还能增加持卡人的满意度和信任度,降低会计人员工作压力。36 中国信用卡(2)尽快建立和完善信用卡客户评价系统,提升业务动态检测能力。 通过建立信用卡业务动态监控和跟踪机制, 定期将交易密集的持卡人及其交易数据筛选出来, 既可以防止限额下多次交易形成大额透支, 又能通过对持卡人用卡行为的判断和分析,实时了解其资信状况,以便使授信工作更加科学、合理。(3)加强对特约商户的管理。 首先,要认真做好特约商户的培训工作,避免发生因经办人员不懂操作要求带来的风险。 其次,要加强对特约商户受理过程的监督,堵塞漏洞。通过复核签购单等方式, 检查商户的交单质量和消费授权质量,发现问题应及时要求商户解决。(4)安装ATM 电视监控设备 A T M 电视监控设备不仅是保护ATM 设备安全的一种手段,最重要的是还可以为破获“伪造卡”、“变造卡” 案件提供重要线索。(5)发展电话银行挂失和网上挂失业务, 已经开通的要加大宣传力度,使持卡人真正了解电话挂失和网上挂失在非常情况下的重要性。另外,发卡行在进行电话银行和网上银行初始密码设置时要切忌统一设定为一个号码或密码过于简单。第三、事后阶段风险控制策略(1)加强信用卡透支管理,完善追讨手续 及时通知发卡行应在持卡人发生透支后立即发出透支通知书,或以电话等方式告知持卡人,要求其在一定期限内偿还。 透支催收对于透支时间较长或透支金额较大的持卡人, 应安排人员上门催收。对于催收无果或查找无下落的,不管是否到达规定的止付期限,应立即止付,防止形成新的风险。(2)通过保险索赔减少风险损失 一方面要分清风险损失责任,明确持卡人、特约商户、受理机构、发卡机构与保险公司之间各自应承担的风险损失责任。 另一方面,在区分责任的基础上,对保险责任及损失及时进行妥当处理。当被保险人发现财产遭受损失后, 应立即向保险公司发出损失通知, 提交有关证明损失的材料,按协议条款索取赔付款。(3)加大对恶意透支的打击力度 对于超过最长透支期限且数额较大, 并经发卡行多次催收无效的恶意透支行为, 除采取紧急止付措施外,还应尽快与担保方取得联系,要求其履行担保责任。采取以上措施仍不能解决的,发卡行要果断用法律手段主张债权,保全资产。(4)运用保全手段,减少资金损失 可以通过多种方式对抵押物和质押物进行变现操作,弥补损失。对于符合呆账核销条件的透支,要积极组织材料申报,以减轻经营压力。(5)引入数据仓库技术,发掘历史数据的价值 通过对历史数据的挖掘整理, 不仅可以揭示信用卡透支风险的内在机理和规律,还可以通过对持卡人交易行为的分析和研究,更科学地指导营销、服务和受理环境建设工作。另外,通过对往期透支额、存款额、收益值、存贷比等资料的分析,可以找到合理的信用卡经营风险与效益的数学关联模型,从而指导发卡行的经营管理,使发卡行在处理业务发展与风险控制的关系时更趋理性。4.4信用卡风险管理的手段1) 风险回避 风险回避是发卡机构因发现从事某种经营活动可能带来风险损失,有意识地采取回避措施,放弃或拒绝某项业务。也就是说,发卡机构在对从事该项业务可能因风险而引起的损失及冒这种风险可获得的利益进行分析的基础之上,认为利益小于损失,则设法避免。可以说这是最简单的风险处理方法。如在信用卡申领过程中,由于发卡机构难以对申请人的资信状况作全面的调查或不能确信申请人所提供的情况的真实性,为避免以后风险的发生而主动拒绝授予该申请人信用卡的行为就属于风险回避。风险回避的措施干净利落,发卡行对该项业务根本不需担心以后风险发生的可能性,也就是成本非常小甚至是零成本。但是我们应该看到,伴随零成本的就是零收益。因为放弃或拒绝某笔业务也就放弃了从事该笔业务可能带来的收益。商业银行是企业法人,要以“三性”为经营方针,尤其是盈利性,没有盈利,银行就没有生命力。而且,目前信用卡业务的盈利率比较高,国内各大银行都在竞相开展信用卡业务,如果经常采用回避风险的做法,这将对他的业务开展有很大的影响,这就很难与其他的银行竞争。所以回避风险尽管极为有效,但却是很不经济的,在将风险挡之门外的同时,也将收益拒之门外。因此,回避带有消极御防的性质,是一种权宜之计。银行不能因噎废食,不论风险大小一律采用回避的方法。2) 风险预防 预防策略是指信用卡风险尚未发生时,发卡机构事先采取的一定的防备性措施以减少或降低信用卡风险发生的可能性。预防策略与回避策略的最大不同在于它是一种主动、积极的策略,由银行主动通过采取措施减少风险发生的次数和损失规模。当前风险防范的手段大体有对持卡人风险防范、特约商户风险防范、发卡机构内部风险防范以及对利用信用卡诈骗的风险防范等。 与信用卡风险的其他策略手段相比,预防具有安全可靠、成本低廉、社会效果良好等优点。尤其值得肯定的是它能有效地防患于未然,真正实现“防治结合、预防为主”的目的。预防措施做得好,信用卡违法行为发生的机会就大大减少,就能从源头上消除风险的发生,减少风险发生的概率。当然,我们也应注意如何正确面对风险。因为风险并不等于损失,有些风险未必会真正会发生。我们要权衡风险与可能带来的收益比例,如果确定收益会大于风险造成的损失就应该大胆去做。 在实践中,银行可采取的预防措施很多,如加强对特约商户的培训工作、对持卡人用卡知识的指导、加强对透支和挂失止付工作的管理等等。这里仅对透支和挂失止付管理进行具体分析。(1)透支风险管理“信用卡透支实质上是发卡行发放的一种贷款,但是与其他贷款不同,它一般是在支付结算与授权过程中形成和发现的。”信用卡透支可分为善意透支与恶意透支。善意透支是正常透支,一般不会有太大的风险。恶意透支是指持卡人以非法占有为目的,超过规定限额或规定期限,并经发卡行催收无效的透支行为。恶意透支造成的损失直接构成信用卡业务成本。特别是我国电子化手段发展滞后,止付名单传递速度慢,自动授权设备不完善,加上业务管理部门管理的漏洞、特约商户审单不严等原因,恶意透支发生的频率越来越高,造成的损失也越来越大。但是能不能因为恶意透支会造成大的损失就对透支业务产生害怕心理呢?我们来分析一下。银行卡业务管理办法第二十三条规定:贷记卡透支按月记收复利,准贷记卡透支按月计收单利,透支利率为日利率万分之五,并根据中国人民银行的此项利率调整而调整。可见信用卡透支利息率非常高。信用卡业务收益来源中主要有持卡人年费、信息交换收入、利息收入及其他手续费和所得等 ,其中占最大比例的就是利息收入(国外很多银行的透支利息收入占到了全部信用卡业务收入的80)。通过比较,很容易发现透支业务的开展是有利于发卡行的,纵然透支风险确实存在。所以我们不能轻易取消客户信用卡的透支功能,关键是要正确区分合理透支与恶意透支。要尽量增加合理透支的笔数,压缩甚至杜绝恶意透支的笔数。实践中我们要树立正确的风险观念(从某种意义上说风险大收益也大),将风险管理作为利润最大化的途径,加强对信用卡透支的管理,按照央行关于信用卡业务的有关规定,不搞协议透支,尽量减少信用卡交易资金结算环节,提高结算速度,从而及时核算信用卡透支,保障银行的正常收益。(2)挂失止付的风险管理。信用卡止付是在信用卡业务中因持卡人信用卡遗失、被盗、恶意透支以及违反信用卡章程等,由发卡行实施的,为保护持卡人及发卡行自身利益的行为。止付可以提高发卡行和持卡人的资金安全,有效降低信用卡风险。实践中容易出现纠纷的是挂失时间的确定以及挂失止付后的风险责任承担问题。挂失止付时间的确定对风险责任的承担具有重要意义。银行卡业务管理办法第五十二条第五款规定:发卡银行应当向持卡人提供银行卡挂失服务,应当设立24小时挂失服务电话,提供电话和书面两种挂失方式,书面挂失为正式挂失方式。并在章程或有关协议中明确发卡银行与持卡人之间的挂失责任。由于没有统一的规定,各发卡机构都有自己的挂失止付时间及责任承担规定。对于挂失止付前的损失,各发卡行章程都规定损失由持卡人承担。但对于挂失后的风险,规定不一。根据国内银行颁布的信用卡章程(参见王正中主编信用卡业务经营管理通论,人民出版社1996年版),主要有以挂失当时、挂失后24小时、挂失的次日24小时、挂失后36小时等为时间点确定风险责任的承担。那么,银行规定挂失后一段时间内风险责任由持卡人承担是否就一定有利于银行呢?诚然,发卡行这样规定能减少由此带来的风险损失,降低运营成本。但是,从经济学角度来说,这是不符合效益最大化的目的的。根据法律的实证性经济分析,“是要把损失分配给能以最低成本承担这种损失风险的一方。”也即先要判断双方各自预测和防范这一风险的成本的高低,然后决定由花费较少的一方承担这一风险及责任。从持卡人与发卡行两者来看,无疑发卡行最容易预测和防范这种风险。发卡行在开办此项业务时就应该预见到信用卡容易丢失以及容易被冒用的风险,而且也只有发卡行才能有效地预防信用卡被冒用。再者,即使损失真的发生了,发卡行也可通过向保险公司投保等措施来转移风险,从而有效地避免由此带来的损失,而这持卡人是很难做到的。可见,发卡行在预防挂失后的风险成本明显要低。 而且,实践中当发生争议诉诸于法院时能否得到法院的支持还有疑问,况且国内信用卡业务正蓬勃发展,如果发卡行果断地承担挂失后造成的损失风险,能有效地吸引客户和发展特约商户,这对树立良好的银行形象有重要意义。深圳发展银行的做法无疑是具有前瞻性的。3)风险的分散转移 分散转移方法是信用卡风险管理经常采用的一种方法。这种方法是指发卡行通过某些合法的交易方式或业务手段将自己所面临的信用卡风险分散转移给其他经济主体承担的一种策略。风险转移的对象一般是保证人、持卡人和保险公司等。但是我们应该清楚地看出这种策略的一个重要特征是风险的分散转移必须要以有人承担为条件。正是基于这个原因,分散转移应该是正当合法的。 风险转移要具体情况具体分析,成本不同,收益也不同。只有在科学分析的基础上,才能正确运用它们。(1)向担保人转移 在实际的操作过程中,发卡机构会要求申领人提供担保人或单位,并在签订协议的基础上明确彼此的权利义务关系。当持卡人不能履行债务时,由担保人承担责任,从而把风险转移给担保人。但是担保人承担责任的时间、数额及担保的范围经常发生争议,特别是在持卡人恶意透支的情况下更是如此。有些发卡行规定从担保确定之日起担保人须承担透支的全部数额,这是值得商榷的。虽然担保人与发卡机构签订了合同,愿意承担持卡人的付款责任,但这并不意味着担保人愿意承担恶意透支的全部损失,尤其是信用卡挂失止付后被冒用后的损失,因为这个数额是难以确定的。正因为如此,国内有学者提出担保人承担的是最高额担保责任。也有学者认为应该根据银行在技术上是否能预防和制止恶意透支来分配责任。我们估且不去讨论发卡机构的做法是否符合合同法的规定以及在实践中是否会受法院判决的支持,至少这样规定会损害担保人的积极性,甚至发卡机构的社会形象,这对担保业务的开展无疑是一个负面影响。 因此,银行发卡行应注意的是应该怎样来设计担保人担保责任的时间、数额及担保的范围才是最经济的,花费的成本较小,收益较大。(2)向持卡人转移 如在申请信用卡的过程中,要求申请人用存单、有价证券等以抵押、质押等方式向银行申领信用卡并要求申请人交纳一定的保证金。此外,还有常用的方法是通过透支帐户的管理以及挂失止付方式把风险尽可能向持卡人转移。(3)向保险机构转移 这是指发卡机构通过向保险公司投保,在发生风险损失时,由保险公司补偿,从而避免或减少实际损失的一种形式。保险作为一种风险管理策略,在金融风险管理中已有很久的历史,早在上个世纪30年代经济大萧条过后,美国就开始了存款保险制度。如今在信用卡风险管理中运用也越来越多,是分散风险、补偿损失的一种重要手段。发卡机构可以把开展信用卡业务的一些难以预料的意外损失,通过少量的保险费的支出而获得及时、满意的补偿,从而降低或减少风险,这对发卡行来说是非常经济的。这里要注意的是风险损失的划分、保险的期限、保费以及保险公司的保险责任等。4)风险的补偿所谓信用卡风险补偿是指发卡行通过一定的途径,对业已发生或将要发生的金融风险损失寻求部分或全部的补偿,以减少或避免信用卡风险损失的一种管理方式。常用的方法是建立风险准备金制度,也就是在信用卡业务开展过程中,发止机构主动将信用卡风险纳入日常的管理工作中,定期从信用卡业务所获的利润中提取一定比例建立风险准备,对准备金进行专户管理,以弥补风险损失或坏帐,结余部分冲转利润。 在实际中,总有一部分损失不能避免,要由发卡行承担这部分责任。建立风险准备金制度就能有效处理这种风险损失。而且这种手段花费的成本不大,尤其是它可以与前述预防、分散转移等措施共同使用。在信用卡透支纳入贷款管理后,在其他风险管理手段无效时,可以核销冲减。5.借鉴国外发达国家的先进方法,提出建议与发达国家和地区相比,国内银行的信用卡风险管理能力较弱,控制手段相对贫乏,从而在业务开展中忽视甚至放弃信用卡的信用中介功能,直接影响到信用卡业务的盈利水平。通过借鉴国外先进管理水平,并结合我国信用卡业务的发展状况,我们认为,应从以下几点着手解决信用卡的风险问题:.制定适宜的风险管理政策 信用卡作为与现代科技发展密切相关的高风险新兴业务,与传统银行业务存在较大差别。其业务环节涉及资产、负债和中间等多个业务领域。一笔交易往往需要通过发卡机构、收单机构、商户、持卡人以及银联或国际信用卡组织等。交易场所和过程大部分是在银行以外的特约商户完成,而且对交易的时效性要求特别高。因此,在制定风险管理政策时,要充分考虑信用卡业务风险环节较多和分散,风险监控的技术要求较高,当事人法律关系较复杂等有别于传统银行业务的特点。对信用卡风险资产的管理也要适应信用卡业务的特点和有利于业务的发展,使风险管理政策和措施能够在满足预期的资产质量要求和利润指标的前提下,实现信用卡业务操作的高效率。.形成集约化、专业化的经营管理体制 为改变目前国内银行普遍存在的发卡管理机构分散于各分行甚至支行,信用政策不统一、授信分散,风险管理水平和能力参差、效率低下的状况,避免过去那种村村点火,处处冒烟的情况发生。应逐步将信用卡向独立的公司化运作体系过渡,使信用卡业务的经营机构成为独立的市场竞争主体,这样不仅有利于形成有效的激励和约束机制,也有利于理顺和建立有别于传统银行的风险管理组织体系,并根据信用卡业务的流程和风险特点进行具体职能的细分。主要应包括:(1)整体授信政策和管理原则的统一制定;(2)信用额度确定与调整的集中,审批准则的规范和统一;(3)授权集中,为持卡人提供24小时的信用卡交易授权,确保交易环节的安全;(4)统一的客户服务中心,为客户提供服务的同时,通过对逾期客户的催收提醒、退信处理等及时发现各种风险苗头,防止风险蔓延;(5)加快风险资产的管理与处置,对信用卡业务的呆坏账进行统一核销处理,并通过法律途径保证债权的实现。.建立和完善个人征信体系 个人征信体系是一个复杂而庞大的系统工程,涉及的范围广、部门多,宜由政府出面统筹规划,借助行政手段保证征信数据的及时性、完整性。由于个人征信信息大部分源于银行,所以建议由政府和人民银行牵头,共同建立个人征信系统,实现跨行业、跨系统的风险信息共享,从而降低信用卡业务的风险控制成本,提高风险管理的效率。.建立完善的风险预防、监控和处理体系(1)风险预防应涵盖发卡、商户审批和银行内部管理等环节加强对申请人资料的完整性、合法性、真实性和有效性审查 在目前我国社会征信体系尚未完善的情况下,要根据申请资料来源渠道的具体情况,采取有针对性的方法进行资料核实,这是信用卡风险控制的第一道关口。采用客观科学的方法评估申请者的资信状况 我国个人资信信息的来源较贫乏,信息可靠性较难把握,则应将客观评分法和经验判断法结合起来,定性分析和定量分析结合进来,并在业务实践中不断调整和完善,以得出准确的评估结果。严格把好商户的进入关 对商户的合法性和有关经营资料的真实性、有效性进行认真审核和调查,根据其性质、经营范围、规模和流动性分析其经营管理水平、风险程度和市场潜力,进而设置相应的风险控制参数。另外,还要加强对特约商户的培训,强化其风险意识,避免因人为操作失误带来风险。建立严格的分级审核制度和相应的监督制约机制 建立完善的回馈制度,定期检查每一个业务环节并使其不断完善。(2)大部分信用卡交易发生在特约商户,而且时效性要求较高,传统的风险预防措施不一定能完全避免风险的发生,而且风险防范与服务效率之间往往存在矛盾。因此,在落实一般风险预防措施的同时,要借助一定的技术手段,加强信用卡业务的风险监控和检查。对特约商户(特别是高风险类商户)的异常交易及时进行监控和分析,对可疑或非法的信用卡交易及时进行处理;对于进行非法交易的商户,要究其责任,以保障有关当事人的利益。对信用卡客户的异常交易或变化情况进行动态监控。根据单位时间内交易金额、笔数、交易地点和交易类型的变化,分析判断其风险程度。对于一些异常交易可通过手机短信和电子邮件等及时通知和提醒客户,以提高客户的参与感和安全感,还可以更快发现风险。信用卡风险交易的动态监控需要通过现代化的科学手段来实现,应积极借鉴国际同业的成熟经验,引进各种先进的技术和系统。例如,国外发卡银行常用的信用卡侦测软件,就是一套类神经防欺诈系统。它能够根据客户和商户的历史交易信息,建立客户相应的消费交易模式和特约商户出现欺诈交易的特征及预警参数,并能在交易过程中产生具有预测能力的风险分数值,作为进一步监测或调查的依据。这些监控系统对及时发现风险、预防

    注意事项

    本文(1756.信用卡的风险控制与管理毕业设计.doc)为本站会员(文库蛋蛋多)主动上传,三一办公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上载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 若此文所含内容侵犯了您的版权或隐私,请立即通知三一办公(点击联系客服),我们立即给予删除!

    温馨提示:如果因为网速或其他原因下载失败请重新下载,重复下载不扣分。




    备案号:宁ICP备20000045号-2

    经营许可证:宁B2-20210002

    宁公网安备 64010402000987号

    三一办公
    收起
    展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