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银行卡市场研究报告(上篇)银行卡业务研究月度专题(1月).doc
-
资源ID:4175710
资源大小:2.66MB
全文页数:65页
- 资源格式: DOC
下载积分:8金币
友情提示
2、PDF文件下载后,可能会被浏览器默认打开,此种情况可以点击浏览器菜单,保存网页到桌面,就可以正常下载了。
3、本站不支持迅雷下载,请使用电脑自带的IE浏览器,或者360浏览器、谷歌浏览器下载即可。
4、本站资源下载后的文档和图纸-无水印,预览文档经过压缩,下载后原文更清晰。
5、试题试卷类文档,如果标题没有明确说明有答案则都视为没有答案,请知晓。
|
中国银行卡市场研究报告(上篇)银行卡业务研究月度专题(1月).doc
2009年中国银行卡市场年度研究报告(上篇)北京银联信信息咨询中心发布² 中国银行卡市场经济环境分析² 中国银行卡市场政策法律环境分析² 中国银行卡市场社会环境分析² 2009年中国银行卡市场发展状况分析² 2009年A类发卡机构银行卡业务分析² 2009年B类发卡机构银行卡业务分析² 2009年C类发卡机构银行卡业务分析正文目录前言6第一部分 2009年中国银行卡市场发展环境分析7一、中国银行卡市场经济环境分析7(一)2009年经济形势受到严峻挑战7(二)中央经济政策全面转向保增长7(三)金融危机影响下,中国经济增长趋缓9(四)2009年中国宏观经济运行情况分析10(五)2009年中国消费信贷市场分析11二、中国银行卡市场政策法律环境分析12(一)中国政府力促消费拉动经济增长13(二)银行卡条例的出台已经具备现实基础和理论条件13(三)对外资银行银行卡业务逐步开放14(四)中国个人信用制度的政策分析15(五)对银行卡业务监管逐渐增强16三、中国银行卡市场社会环境分析17(一)个人消费信贷理念增强17(二)居民支付行为习惯发生变化17第二部分 2009年中国银行卡市场发展状况分析19一、2009年银行卡市场总体情况19(一)银行卡市场发卡总体情况19(二)各类发卡机构总体情况20(三)各类发卡机构每季度新卡发行情况21二、2009年银行卡产品总体情况22(一)按发卡机构分22(二)按照是否可以透支分25(三)按照是否联名分26(四)按照发行范围分28第三部分 2009年中国银行卡市场主要发卡机构新卡发行分析30一、2009年中国银行卡市场主要发卡机构的选择30(一)分析对象30(二)选择依据31二、2009年A类发卡机构银行卡业务分析31(一)中国工商银行31(二)中国农业银行36(三)中国银行39(四)中国建设银行42(五)交通银行46(六)招商银行48(七)中信银行51(八)浦发银行54三、2009年B类发卡机构银行卡业务分析56(一)兴业银行56(二)深圳发展银行57四、2009年C类发卡机构银行卡业务分析59(一)上海银行59(二)重庆农商行60(三)东亚银行61五、小结62图表目录图表 1:2008年第三季度末至2009年第三季度末全国银行卡累计发行数量20图表 2:2009年新卡发行市场各类发卡机构家数20图表 3:2009年第一季度各类发卡机构新卡发行统计21图表 4:2009年第二季度各类发卡机构新卡发行统计21图表 5:2009年第三季度各类发卡机构新卡发行统计22图表 6:2009年第四季度各类发卡机构新卡发行统计22图表 7:2009年各银行新卡发行款数统计表23图表 8:2009年各类发卡机构新卡发行款数统计图24图表 9:2009年各类发卡机构新卡发行份额24图表 10:2009年各季度信用卡和借记卡对比图25图表 11:2009年新发行信用卡和借记卡对比图26图表 12:2009年联名卡、主题卡和标准卡对比图26图表 13:2009年各季度联名卡、主题卡和标准卡款数对比图27图表 14:2009年各季度联名卡、主题卡和标准卡占比对比表28图表 15:2009年全国性和地方性银行卡对比图28图表 16:2009年各季度全国性和地方性银行卡对比图29图表 17:2009年各季度新卡发行范围对比表29图表 18:2009年新卡发行超过10款的银行列表30图表 19:2009年中国工商银行新卡发行明细表31图表 20:2009年中国工商银行1-12月份新卡发行款数33图表 21:2009年中国农业银行新卡发行明细表36图表 22:2009年中国农业银行1-12月份新卡发行款数37图表 23:2009年中国银行新卡发行明细表39图表 24:2009年中国银行1-12月份新卡发行款数40图表 25:2009年中国建设银行新卡发行明细表42图表 26:2009年中国建设银行1-12月份新卡发行款数43图表 27:2009年交通银行新卡发行明细表46图表 28:2009年交通银行1-12月份新卡发行款数46图表 29:2009年招商银行新卡发行明细表48图表 30:2009年招商银行1-12月份新卡发行款数49图表 31:2009年中信银行新卡发行明细表51图表 32:2009年中信银行1-12月份新卡发行款数52图表 33:2009年浦发银行新卡发行明细表54图表 34:2009年浦发银行1-12月份新卡发行款数54图表 35:2009年兴业银行新卡发行明细表56图表 36:2009年深圳发展银行新卡发行明细表57图表 37:2009年上海银行新卡发行明细表59图表 38:2009年重庆农商行新卡发行明细表60图表 39:2009年东亚银行新卡发行明细表62前言对处于快速发展的中国银行卡产业来说,2009年是极不寻常的一年。这一年,国际金融风暴的影响仍未消弭,我国的不少行业也受到了震动,特别是出口行业面临着巨大的挑战。不过,在2008年中后期以来,我国政府陆续推出各种经济刺激方案,到了2009年这些经济政策初步显示成效,使得我国经济依然保持了较快增长,中国银行卡产业主体机构持续加大发展力度,发卡规模再上新台阶,受理环境建设取得新突破,市场消费规模大幅攀升,对经济社会发展的促进作用日益显现;外资银行直接加入中国本土银行卡市场竞争,全国性商业银行、城市商业银行、农村金融机构和外资银行等金融机构加大资源投入,银行卡产品创新层出不穷,市场竞争异彩纷呈,推动了中国银行卡市场自身的发展壮大。随着银行卡业务的发展,伴随着也出现了一些问题,例如银行卡犯罪等,这使得发卡机构的银行卡业务的风险日益显露。针对这些情况,一方面,监管当局出台了一些政策措施来对银行卡行为加以规范,例如2009年4月底央行、银监会、公安部和国家工商总局四部委联合下发了关于加强银行卡安全管理预防和打击银行卡犯罪的通知,7月中旬,银监会下发了中国银监会关于进一步规范信用卡业务的通知,12月中旬,最高人民法院和最高人民检察院联合通过并实施了关于办理妨害信用卡管理刑事案件具体应用法律若干问题的解释。另一方面,各发卡机构也加强自身经营管理和风险管理。在监管层和金融机构以及其他各界的努力下,2009年我国的银行卡业务得到持续稳定发展。本期银行卡业务研究月度专题2009年中国银行卡市场年度研究报告(上篇),将从分析2009年中国银行卡市场发展的环境入手,包括对经济环境、政策法律环境和社会环境进行分析,进而对2009年中国银行卡市场的发展状况进行统计分析,最后,将根据银联信的研究方法,对我国的发卡机构进行分类,对每个类别的发卡机构有选择性的进行剖析。这些内容,可以作为商业银行银行卡业务部门、信用卡业务部门和个人业务部门的信息决策参考。关于2009年中国银行卡市场的其他内容,将在2010年2月份的月度专题中进行发布,敬请广大银行客户耐心等待。第一部分 2009年中国银行卡市场发展环境分析和其他任何业务一样,商业银行的银行卡业务的发展也要受到经济环境、政策环境以及社会环境的影响。有时候,某些环境的改变,能够给银行卡业务带来翻天覆地的变化。因而,本部分将从影响银行卡业务发展的各种环境入手进行解析。一、中国银行卡市场经济环境分析经济环境影响到社会生活的方方面面,经济状况直接制约着社会各行业的发展水平。对于经济环境的分析,将有助于我们把握我国银行卡市场的发展态势,理解各发卡机构的银行卡业务策略。(一)2009年经济形势受到严峻挑战从美国次贷危机引起的华尔街风暴,2008年之后已经演变为全球性的金融危机。这个过程发展之快,数量之大,影响之巨,可以说是人们始料不及的。大体上说,可以划成三个阶段:一是债务危机,借了住房贷款人,不能按时还本付息引起的问题。第二个阶段是流动性的危机。这些金融机构由于债务危机导致的一些有关金融机构不能够及时有一个足够的流动性对付债权人变现的要求。第三个阶段,信用危机。就是说,人们对建立在信用基础上的金融活动产生怀疑,造成这样的危机。随着经济的全球化,世界各国的经济互相依存的程度越来越高,所以金融危机对美国和欧洲产生的影响,也传导到了中国,对我国的经济产生了一些负面影响。这就使得2009年我国的经济形势趋于严峻,中国经济仍然面临两方面的问题。首先是进出口数据仍在负增长,说明外部需求恶化的情况仍在持续。其次,投资拉动了当前经济增长的近95%,且投资大多是政府行为,说明我国市场内生动力依然不足。(二)中央经济政策全面转向保增长在严峻的经济形势下,国家的经济工作的重心也发生了转移,2009年的经济工作全面转向到“保增长”上来。从2008年底到2009年,国家各部委先后出台了诸多政策措施,用以推动中国的经济发展。具体如下:1、2008年11月5日,国务院常务会议公布拉动内需十项措施和4万亿元投资计划,包括在全国全面实施增值税转型改革。2009年以来,中央进一步采取一系列重大经济措施,促进国民经济平稳较快发展。2、2009年1月7日,中国人民银行发布公告,取消在银行间债券市场交易流通的债券发行规模须超过5亿元才可交易流通的限制条件,为中小企业通过发债进行小额融资创造了较好的政策条件。3、2009年3月17日,国家外汇管理局发布关于2009年度金融机构短期外债指标核定情况的通知,适当上调金融机构短期外债指标,强调增量部分全部用于支持境内企业进出口贸易融资,促进对外贸易健康平稳发展。4、2009年3月27日,国家财政部公布,从4月1日起对3802则税号的商品提高出口退税率,涉及纺织品、服装、轻工、电子信息、钢铁、有色金属和石化等商品。5、2009年5月19日,国务院常务会议决定,采用财政补贴方式,鼓励汽车、家电“以旧换新”,今年中央财政将老旧汽车报废更新补贴资金从10亿元增加到50亿元,同时安排20亿元资金用于家电“以旧换新”补贴。6、国家财政部、国税总局宣布从2009年6月1日起,我国再次上调部分产品出口退税率。这是我国今年内第3次上调出口退税率,也是自2008年8月以来第7次上调,预计此次上调出口退税率将增加退税资金约252亿元。7、2009年6月29日,国家发改委发布公告,决定上调汽油、柴油价格。其中,成品油生产经营企业供应军队及新疆生产建设兵团、国家储备用汽、柴油,供应价格每吨均提高600元,调整后的汽、柴油供应价格分别为每吨6730元和5990元。8、2009年8月26日,国务院常务会议研究指出部分行业产能过剩和重复建设,需要引导产业健康发展。9、国家发改委宣布,自2009年11月20日起,全国非民用电价每度平均提高0.028元,暂不调整居民电价,未来居民用电将逐步推行阶梯式递增电价,用电越多,电价越高。水、燃气、粮油副食、蔬菜等民生必需品价格上升以及住房、医疗、教育等大项目支出增加使民众对通货膨胀的预期抬升。国民经济处于又一个转折关口。(三)金融危机影响下,中国经济增长趋缓受到金融危机的影响,在2008年和2009年中,世界经济处于发展的疲态。我国虽然在2008年和2009年已经将经济政策转到了保增长上,并且出台了一系列的政策措施,但是在2009年我国的经济仍然受到了很大的影响,经济增长趋缓,增速下滑非常明显。在经济增长问题中,除了关注金融危机对中国经济影响的大局以外,还需要关注中小企业的调整和发展问题。在任何国家,中小企业都是经济发展中的一支重要力量。中国的情况也不例外。近30年来,中国经济的高速增长就得益于中小企业的巨大贡献。仅以国有及规模以上非国有工业企业为例,2006年中小企业占全部企业数的99.1%,占就业人数的76.6%,占工业总产值的64.5%和主营业务收入的62.9%,占资产总计的60.9%,占利润总额的55.9%。如果加上全部小企业,上述比例会更高。中小企业也是外贸出口的主要力量,仅加工贸易出口就占全部出口的52.7%。正因为中小企业在经济发展中具有举足轻重的地位和作用,因此,中小企业发展出现困难,必然会对整个经济的稳定发展带来很大的影响。中国经济增长趋缓在很大程度上就是由于中小企业的困难所致。中小企业的困难具体表现在多个方面,其原因既有中小企业本身的问题,也有不适应客观外界条件的变化造成的困难。二者又密切相关,相互影响。一是生产经营出现困难。主要是成本上升,利润减少,亏损增加。成本上升的原因大致有三个方面,第一个方面是石油等国际大宗商品价格猛涨,原材料、燃料成本上升。第二个方面是由于劳动合同法的公布实施,过去人为压低劳动工资(如拖欠工资、不上劳动保险等)的办法行不通了,再加上工资提高,劳动成本上升。第三个方面是人民币汇率升值,出口成本增加。据测算,人民币每升值1%,企业出口1美元,就要损失近0.1元人民币的利润。二是融资出现困难。由于经济调整和宏观紧缩,经济增长趋缓,且集中体现在中小企业身上,有限的资金主要流向了大项目和大企业,因而中小企业特别是小企业,融资特别困难。除了宏观货币政策紧缩以外,中小企业本身的缺陷也是融资难的重要原因。首先是中小企业信用制度不健全,银行对中小企业采信审查监督和管理成本是大企业的5-8倍,再加上经营风险出现以后,中小企业往往采取各种手段隐瞒资产,逃废银行债务,因此,商业银行一般不愿给中小企业放贷。其次,中小企业多以夕阳产业和劳动密集型产业为主,生存难度大,经济绩效差,又处于为大企业协作配套的地位,制约着其从银行获得资金。此外,中小企业的融资担保存在很大问题,一方面担保机构少,担保能力弱,无法满足企业担保贷款的需求;另一方面,担保费用高(一般高达贷款额度的3%-5%),期限短,中小企业也不愿找担保机构。三是出口市场缩小。随着美国金融危机的不断发展,国际经济增长趋缓,美、日、欧三大经济体濒于衰退的边缘,再加上国内经济政策的调整,中国的出口增长明显减慢。表面来看,中小企业的经营和发展出现困难,进而影响到经济增长和社会稳定,似乎是一件坏事。其实,事物的发展并不是这么简单明白。从一定意义上来说,中小企业的困难不仅有其必然性,而且也是一件好事,或者说,它能够变成好事。在经济调整的情况下,中小企业的困难是必然的,大量中小企业的破产倒闭也是经济调整的题中应有之义。例如,正是由于纺织行业遇到困难,大量企业破产,增长趋缓,才有可能改善产业结构和出口产品结构,缓解内外经济失衡。否则,经济调整就不可能进行。设想一下,如果所有企业的生产经营都很顺利,市场不断扩大,融资也很方便,利润不断增长,既不可能进行经济调整,也无法实现转型升级。事实上,正是由于中小企业陷入困境,才逼得它们进行技术改造、产品升级、产业转型,从而把中国的经济发展提升到一个新的高度和新的水平。这对中小企业也是一个机遇。从一定意义上来说,中小企业出现的困难正是经济调整的成绩,也是中国经济转型升级的必由之路。2009年的经济增长趋缓,很大程度上是受到了中小企业陷入困境的影响。随着中小企业自身的结构调整和优化,这些企业将逐渐走出困境,这也将为中国经济的恢复贡献力量。(四)2009年中国宏观经济运行情况分析投资、消费、出口俗称经济增长“三驾马车”,2009年,高位增长的投资和消费,弥补了外需不足,成为拉动中国经济增长的双核动力。2009年以来,全国投资和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始终保持高位增长态势。前11个月,全国城镇固定资产投资同比增长32.1%,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同比增长15.3%。2009年的经济增长,主要得益于以下因素:首先国内消费市场拓展空间巨大。中国是13亿人口的发展中国家,与发达国家比较,居民生活水平比较低下,改善生存状态的要求比较普遍。在收入持续较快增长的支持下,汽车、住房等方面的需求持续扩大。与巨大的人口规模、巨大的城乡之间转移的人口规模相联系,中国未来消费市场拓展的空间十分广阔。其次,国内投资增长潜力巨大。就业压力和改善现状的迫切愿望,形成了高涨的投资热情;房地产、汽车工业发展带来的产业规模扩大、产业内部联系深化等变化,带来的工业化、城市化进程加快,为投资提供了广阔空间;巨大的国民总储蓄和国外投资,为投资提供了充足的资金支持。在这些因素支持下,国内投资增长潜力巨大。第三,有比较雄厚的物质技术基础,有支持经济发展的资金、技术、劳动力保障条件,金融体系的稳健性较高。第四,政府的宏观调控经验不断积累,宏观调控在稳定经济运行,防止大起大落方面发挥着越来越重要的作用。新一轮经济较快增长动力十分强劲,但并未出现经济全面过热,相反,出现了持续5年的较高增长。这表现了宏观调控稳定经济增长的作用更加突出。当前经济形势的变化,既有外部环境的影响,也是主动调控的结果。2009年,针对经济形势的变化,国家宏观调控政策及时作出反应,包括调整贷款额度,下调贷款利率和部分金融机构的存款准备金率;降低高新技术企业和微利小企业的所得税率,对中小企业提供贷款贴息和担保;调整证券交易印花税征收办法等。中央实行适度宽松的货币政策,增加投资等措施。这些对于扩大国内投资消费需求,抵补外部需求减弱的因素,发挥了有效作用。在这些政策的支持下,2009年中国经济呈现出前低后高的变化特点,全年经济增长率达到8.7%,价格涨幅保持较低水平,我国CPI2009年全年增长为负数,全年CPI比上年下降0.7%。(五)2009年中国消费信贷市场分析消费信贷是商业企业、银行或其他金融机构对消费者个人提供的信贷,主要用于消费者购买耐用消费品(如家具、家电、汽车等)、房屋(房产抵押贷款例外)和各种劳务。中国的消费信贷始于20世纪80年代,以亚洲金融危机为分水岭,可以分为两个不同的阶段。1997年亚洲金融危机爆发前,中国消费信贷业务处于试点探索阶段,消费信贷业务发展较为缓慢,信贷规模小、品种少,仅限于住房、汽车、教育助学等有限的领域,消费信贷并没有引起商业银行的重视,在很大程度上是作为一项政策性贷款实施的。1997年亚洲金融危机爆发后,中国受到较大的外部冲击,出口规模锐减,消费和投资需求严重不足,就业压力增加,为此,中国政府制定了以扩大内需为目标的宏观经济政策,支持和鼓励商业银行开展消费信贷业务。自此,消费信贷业务摆上了各家商业银行的重要议事日程,驶入了规模扩张的快车道。目前,中国的消费信贷市场获得了巨大发展,消费信贷余额从有统计数据的1997年的172亿元,发展到2008年底的3.73万亿元,占当年GDP总量的12.4%。截止2009年上半年,我国银行业金融机构个人消费贷款余额达到4.4万亿元,上半年累计新增个人消费贷款6508亿元,比2008年同期增加3920亿元,走势凌厉。随着消费信贷市场的发展,各银行均将个人消费信贷作为重点业务发展,消费信贷和个人金融业务在银行信贷业务中的地位也日益突出。目前,我国消费信贷主要有住房、汽车、助学贷款、大件耐用消费品、个人信用卡透支和其他贷款等品种。个人消费信贷顺应了国民日益增长的金融产品多元化需要,优化了商业银行的信贷资产结构,增加了商业银行的创利渠道,有利于启动市场、扩大内需,增加消费品生产,形成生产消费生产的良性循环,促进国民经济健康发展。随着国民经济的增长、人民生活水平的提高,今后个人消费信贷投入将逐步成为各商业银行信贷业务新的利润增长点。各商业银行应注重信贷结构调整,不断创新和完善已有消费信贷产品的服务项目与功能,改善服务环节,进一步刺激个人信贷消费的需求,推动内需力量的释放,促进消费信贷回暖。中国消费信贷有很大的市场发展空间,蓬勃发展的趋势不容质疑。自2008年下半年以来,为抵御金融危机,国家出台了一系列的经济刺激政策,在这些刺激内需政策的带动下,2009年消费信贷市场获得了极大的发展。随着我国经济和金融环境的日益成熟,消费信贷市场也必将更加成熟。二、中国银行卡市场政策法律环境分析金融市场是一个监管比较严格的市场,因而,金融市场的运行,很大程度上会受到政策法律环境的影响。银行卡市场也是如此。(一)中国政府力促消费拉动经济增长在2007年爆发的金融危机的影响下,2008年以来我国的出口受到比较大的影响。作为驱动经济增长的三驾马车,出口对国民经济增长的贡献力量显得越来越弱,因而通过拉动消费来促进经济增长就显得尤为重要。2008年第四季度以来,为应对国际金融危机的影响,中央采取了一系列惠民生、促消费的政策措施,有效激发了城乡居民的消费潜力,促进了家电、汽车、住房、节能环保产品等行业的生产和结构调整,使人民群众特别是农民和城市低收入家庭得到实实在在的好处,对我国经济企稳回升发挥了重要作用。2009年底,中央继续研究完善促进消费的若干政策措施,从主体政策继续延续既有格局到部门领域得到微调,显示了鲜明的一手促消费,一手抓保障的政策基调,从而为消费的健康和可持续增长确立了保证。根据国务院常务会议的精神,包括家电下乡、汽车下乡、汽车购置税减征等一系列刺激居民消费的政策大多得以延续。此前,正是在这一系列政策的作用下,国内消费市场成为2009年率先突破危机困扰的主阵地。国家统计局的数据显示,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自从2009年2月份达到阶段性低点之后,二季度持续走稳,三季度逐月加快。10月份,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达11718亿元,同比增长16.2%,创下年内新高。在扣除价格因素后,社会消费的实际增速也已接近历史的高点。2009年全年消费的实际增速创历史新高。同样,在刺激消费政策的作用下,2009年农村市场消费增幅长期低于城市的现象开始改变,1-10月农村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增长15.8%,高于城市增速0.8个百分点。随着我国宏观经济的回暖、就业前景和市场预期的乐观,消费意愿也在稳步回升,这从近四个月以来逐月上升的消费者信心指数可见一斑。可以说2009年各项刺激消费的政策已取得了丰硕的成果,保持政策的连续性成为进一步扩大居民消费的客观要求。(二)银行卡条例的出台已经具备现实基础和理论条件关于银行卡业务的监管方面,我国长期以来缺乏相应的法律法规来加以规范。目前,只有1999年3月由中国人民银行出台的银行卡业务管理办法来对银行卡业务经营发展进行调整。近年来,我国银行卡产业发展迅猛。截至2009年第三季度末,我国银行卡发卡总量约为20.7亿张,银行卡渗透率达到34.7%。信用卡发卡量达到1.75亿张,总授信额度达到12445亿元,期末应偿信贷总额约2184亿元,银行卡在社会经济生活中发挥了越来越重要的作用。目前,我国银行卡产业经过多年的发展,已经由一个从无到有的起步阶段,逐步过渡到一个急需做大做强的一个崭新发展阶段,原有的管理制度和监管规则,已经不能适应银行卡产业发展的需要,带来了银行卡市场参与主体责权利配置不均衡、各发卡机构竞争加剧、银行卡市场化程度低、区域发展不平衡、政策引导和扶持力度不够等一系列问题,严重阻碍了银行卡产业的健康发展。社会各界对加快相关立法进程、规范银行卡业务的呼声越来越高,尽快出台银行卡条例已迫在眉捷。我国银行卡产业的迅猛发展,银行卡产业链的逐步形成,使得银行卡市场规模逐步扩大。从银行卡产业发展情况来看,发卡量呈区域化、用卡用户呈行业化逐年递增,市场需求主体对市场的培育态势良好,同时发卡方与收单方对银行卡产品种类、服务方式的创新,都成为条例出台的现实条件。关于银行卡产业发展制度供给的理论探讨为新条例的出台提供了理论基础。实践的创新带来理论层次的深入探讨,伴随银行卡业务新现象、新问题的出现,理论界对银行卡博弈现象、银商转换成本、银行卡风险管理、银行卡产业分析等问题由微观到宏观进行了解析,凝结了对市场参与者责权利安排、定价机制建设、风险管理方法等结论,为指导实践活动与新条例的促成提供了理论支撑。(三)对外资银行银行卡业务逐步开放2006年底,我国颁布并实施了外资银行管理条例,正式对外资银行开放人民币业务。外商独资银行、中外合资银行以及外国银行在中国的分行,可以经营条例中所规定的各种人民币业务。特别的,对于本地注册的外资银行法人,成了我国政策鼓励的导向,根据条例第29条和第31条的规定,对于包括外商独资银行、中外合资银行在内的完成本地注册的外资银行,其业务范围中相比于外资银行分行多出了“银行卡业务”、“资信调查和咨询服务”这两大业务。在最关键的人民币零售业务方面,虽然本地法人银行和外资银行分行都享受吸收公众存款的职能,但法人银行方面没有任何限制,而外资银行分行则规定只可吸收100万元以上人民币存款。另外,外资银行也可以发行人民币信用卡。条例规定,外国银行转制为当地注册的银行法人以后,可以发行人民币的信用卡。目前,已经有不少外资银行在中国境内发行了各种借记卡产品,而东亚银行这几年来,更是推出了几款信用卡产品。对于外资银行的开放,外资银行在我国的银行卡业务的陆续开展,必然会引起我国银行卡业务环境的改变,加剧了国内银行卡业务的市场竞争。但是,竞争也会促使我国的银行去吸收外资银行成功运行银行卡业务的经验,推动我国银行卡业务的发展,从而也会给我国居民的金融生活带来便利。(四)中国个人信用制度的政策分析个人信用制度是指根据居民的家庭收入与资产、已发生的借贷与偿还、信用透支、发生不良信用时所受处罚与诉讼情况,对个人的信用等级进行评估并随时记录、存档,以便信用的供给方决定是否对其贷款和贷款多少的制度。个人信用制度要发挥作用有两个支点:完善的个人信用调查机制和规范的个人资信评估机制。个人信用调查是开展个人信用业务活动的基础。个人资信档案的资料来源于两个方面:一方面是借款人向银行申请贷款时提交的贷款申请表,包括贷款历史、居住状况、收入情况、婚姻状况等方面的信息;另一方面是信用管理的专门机构提供的与借款人信用有关的资料,包括未偿还债务记录、信用卡透支状况、在其它金融机构的贷款记录等。其中居民应用量最大的信用卡资料是极为重要和全面的。目前,我国的个人信用制度仍然处在起步阶段,仍然存在着一些问题,主要表现在:个人信用制度的相关法律建设滞后,个人信用中介机构运作不规范,联合征信缺乏制度保障,信用信息的采集不充分,对个人合法权益如隐私权和知情权等的保护有待加强;个人信用评估缺乏统一的标准。各商业银行和个人资信评级机构的评估标准自成体系,信用评估指标体系的设计不尽合理、完备,相互间可比性不强,不同评估机构做出的评估结果有时大相径庭,难以准确、客观地反映出个人信用的真实情况,不利于个人信用体系在全国范围推广,更难以同国际通行的标准接轨。不过,自从中国人民银行开始建立征信系统之后,我国的个人信用制度就逐步得到建立。但是,我国的征信体系也仍然不够完整,需要在以后的实践中不断的改进。2009年10月,国务院法制办公布了征信管理条例(征求意见稿)(下称条例),条例不仅对征信市场的准入资质、行为规范进行了规定,更重要的是首次提及了“负面记录保留期”问题:征信机构不得披露、使用自不良信用行为或事件终止之日起已超过5年的个人不良信用记录,以及自刑罚执行完毕之日起超过年的个人犯罪记录。目前我国现行的法律体系中还没有一项法律法规为征信业务活动提供直接依据,致使征集信用信息的机构在信用信息的采集和披露等环节上无法可依,直接影响了我国征信服务业的发展和信用体系制度的建立,此条例的出台将填补这一法律空白。同时,个人可以到中国人民银行征信管理处查询自己的信用情况,如果发现已经有不良记录,在最近的24个月内保持良好的个人信用状态,就可以有效提升个人信用。(五)对银行卡业务监管逐渐增强此前,我国金融监管当局对于银行卡业务的监管相对比较薄弱,只有1999年中国人民银行颁布的银行卡业务管理办法进行规范。这些年来,虽然银行卡业务的发展,对金融监管提出了更高的要求。于是,我国的金融监管当局,逐渐根据我国银行卡业务的现状,发布了一些部门规章,用以弥补法律上监管的缺失。特别是2009年以来,我国对银行卡业务在金融监管方面的力度更大。2009年4月底,为预防和打击银行卡犯罪,规范银行卡市场秩序,维护持卡人权益和社会公众对银行卡支付的信心,更好地发挥银行卡促进经济增长的作用,中国人民银行、中国银行业监督管理委员会、公安部和国家工商总局就加强银行卡安全管理、预防和打击银行卡犯罪有关问题发布了通知,从银行发卡、银行卡交易监测、受理市场的风险控管、受理终端管理等多方面对银行卡的安全管理进行了规范。2009年7月中旬,为进一步规范银行业金融机构信用卡业务经营行为,防范相关业务风险,银监会下发了关于进一步规范信用卡业务的通知,对发卡营销、特约商户管理、催收外包和客户投诉处理等方面进行了规范,以保持我国的信用卡业务健康发展。2009年12月,最高人民法院和最高人民检察院联合颁布实施了关于办理妨害信用卡管理刑事案件具体应用法律若干问题的解释,从司法层面上对信用卡犯罪进行了规范,对我国多年来关于信用卡恶意透支、信用卡套现等犯罪行为的司法空白进行了弥补,使我国今后在处理关于信用卡犯罪的时候可以有法可依。以上诸多举动表明,我国银行卡相关管理监督机构,对于银行卡业务的监督管理正在日益增强。三、中国银行卡市场社会环境分析银行卡是一种现代金融工具,是多种金融业务的载体。同时,银行卡业务也非常重视金融创新。对于普通消费者来说,了解熟悉并且接受银行卡特别是信用卡,需要经历一个过程。从1985年中国银行珠海分行推出中国第一张银行卡以来,银行卡的功能日益完善,其便利性、安全性也逐渐得到老百姓的认可。因而,银行卡的使用范围也正在逐渐扩大,越来越多的居民和商家都已经开始接受银行卡甚至已经对使用银行卡产生了依赖。(一)个人消费信贷理念增强随着对内改革和对外开放,在经济不断发展的前提下,居民消费观念在外来文化的影响下发生巨变。自给自足、万事不求人等传统消费观念渐渐退出了社会的舞台,代之以量入为出、节约时间、注重效益、注重精神消费等前卫的消费观念。理性消费、品牌消费、绿色消费等已经成为现代消费者追求的消费。消费观念属于意识形态方面的内容,因而其发展与经济、政治、文化发展息息相关。经济的发展是其改变的根本原因,政治、文化也在这过程中对其产生着潜移默化的影响。这些年来,我国经济连续保持了较快的增长,居民的收入得到了提高,经济生活环境的变化,使我国居民的消费心理也发生了变化。虽然,我国目前的居民储蓄仍然居高不下,但是消费信贷的观念已经日益深入老百姓的心中。在银行的信贷业务中,汽车贷款、家庭消费贷款、装修贷款、旅游贷款和助学贷款等业务如火如荼,也从很大程度上说明了老百姓消费信贷理念的增强。另外,商业银行的信用卡业务在这几年中也一直处于快速扩张的趋势中。截至2009年第三季度末,信用卡累积发卡量已经达到1.75亿张,总授信额度达到12445亿元,期末应偿信贷总额约2184亿元,以上数据一直处于上升的趋势中,这说明用户越来越喜欢使用信用卡的消费信贷功能,借贷消费的理念已经逐渐的深入人心。(二)居民支付行为习惯发生变化当今,随着银行卡业务的发展,发卡机构逐渐增多,在社会各界的努力下,银行卡受理环境得到了日益改善,能够受理银行卡的商户范围也逐渐扩大,特约商户数量也逐渐增多。同时,银行还会和不少商家不定期联合推出各种刷卡优惠措施,而不少发卡机构和各类商家联合发行的各类联名卡,也会为用户提供各种不同程度的优惠和便利。在这样的环境下,居民的刷卡消费习惯逐渐养成。根据中国人民银行2009年11月30日发布的2009年第三季度支付体系运行总体情况,目前银行卡的渗透率已经达到34.7%,刷卡消费的金额正在持续攀升,而且这种状况正在持续。第二部分 2009年中国银行卡市场发展状况分析这些年来,我国的经济得到持续快速发展,金融环境、政策法律环境和社会环境日益改善,促进了银行金融业务的发展,银行卡业务也得到各发卡机构的重视,在这几年间从发卡量、支付环境等方面都得到了质的飞跃。但是,在2008年之前的几年中,各家商业银行的银行卡业务太过于粗放式经营,由此也带来了诸多的风险隐患。因此,2008年以后,特别是进入2009年以来,不少银行纷纷调整了业务发展策略,将银行卡业务的重点转到维护现有客户,充分开发现有客户的潜力,提高利润率水平上。于是,这导致了2009年银行卡发卡量增速的下降。一、2009年银行卡市场总体情况我国的银行卡市场经历了20多年的发展,在2007年以前,各家商业银行银行卡发卡市场上的竞争极为激烈,银行非常重视自身发卡量的增长,这使得银行卡的发卡量达到了很大的规模。从2008年以后,商业银行逐渐调整了发卡策略,降低了发卡增速,但是因为发卡策略的调整仍然会有滞后的效应,因而,2008年的银行卡发卡量仍然达到了较高的水平。进入2009年以来,各商业银行发卡机构继续维持精耕细作的银行卡业务策略,使得2009年银行卡业务的发展显得更为平稳。(一)银行卡市场发卡总体情况根据中国人民银行2009年11月30日发布的2009年第三季度支付体系运行总体情况报告,截至2009年第三季度末,我国加入银联网络的成员机构达到252家,较第二季度末增加5家。其中,境内成员机构210家,境外成员机构42家。截至第三季度末,全国累计发行银行卡207715.70万张,较第二季度末增加9782.08万张,增长4.9%,同比增长20.1%。其中借记卡发卡量为190190.57万张,较第二季度末增长4.7%,同比增长19.1%,增速较上年同期加快3.3个百分点,占银行卡发卡量的91.6%;信用卡发卡量为17525.13万张,较第二季度末增长7.8%,同比增长33.3%,增速较上年同期回落39.6个百分点。我国银行卡人均持卡量为1.56张,与第二季度相比小幅增长。经济发达地区银行卡人均持卡量明显高于全国平均水平。北京、上海、天津、广东和浙江位居前五位,人均持卡量分别为6.51张、5.23张、4.93张、3.19张和2.6张,远高于全国1.56张的平均水平。图表 1:2008年第三季度末至2009年第三季度末全国银行卡累计发行数量单位:万张时间银行卡环比增长信用卡环比增长借记卡环比增长2008年第三季度172889.69N/A13145.67N/A159744.02N/A2008年第四季度180038.924.14%14232.98.27%165806.023.79%2009年第一季度188837.414.89%15047.315.72%173790.14.82%2009年第二季度197933.624.82%16261.518.07%181672.114.54%2009年第三季度207715.74.94%17525.137.77%190190.574.69%资料来源:中国人民银行 银联信整理(数据截至2009年第三季度末)从图表中可以看到,从2008年第三季度以来,我国银行卡的发行,仍然保持着相对平稳的增长趋势。其中,信用卡的季度环比增长率要相对高一些,而借记卡的基数已经比较高,其季度环比增长率相对比较低一些。从人民银行发布的各个季度的支付体系运行情况的报告中,借记卡在银行卡中的比重在不断降低,也很好的印证了这一点。(二)各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