申能股份投资分析报告.doc
证券投资分析报告-申能股份注:P6,GDP与上证指数关系图;P8,电力行业现状;P15,公司分析;P16,财务分析申能股份投资分析报告摘要:申能股份是集电力、石油天然气、金融产业于一体的投资经营型公司。公司作为电力行业的大盘股之一,是上证180指数的成份股。同样,申能股份是上海地区电力行业的支柱企业之一,有着区域垄断的优势。在稳步发展电力生产并以天然气生产输送为未来增长点的经营策略下,公司未来有广阔的成长空间。申能股份传统的投资领域电力工业,是国民经济的重要基础能源产业,是世界各国经济发展的战略重点。目前,我国电力只能说是低层次上的总量平衡,结构上的不平衡十分明显。随着我国经济稳步高速发展,电力需求也会相应提高,如上海市目前电力年缺口在76亿千瓦时左右,该缺口还在逐渐扩大,在未来5年内电力需求年增长率平均将在 8%以上,这也决定了上海市电力工业还有比较大的发展空间。我国正在推行的 “厂网分开、竞价上网”的电力改革,目的在于打破电力行业的垄断 局面,改变传统的电价形成机制,提高行业的效率;但考虑到目前电价可下降的幅度不大,改革在短期内对整个电力行业不会产生太大影响。中国加入 WTO 以后,电力行业仍然受到保护,属于禁止外商投资的领域,这一状况短期内不会改变。天然气是高效环保的新能源,天然气行业发展得到政府的支持,也是上海能源结构调整 的主流方向,在西气东输的大背景下,整个行业未来的发展前景比较乐观。地域独占性和资本高效率是申能股份竞争优势的基础。在电力行业,申能股份的优势在于其机组规模、电价水平和运行效率;而在天然气行业,申能股份的优势在于自然垄断经营、市场化销售和政策扶持。成立十余年来,申能股份根据有关法律规章,逐步建立了较为完善的法人治理结构,股东大大会、董事会、监事会和经营层都严格按照有关程序规范运作。一、 我国宏观经济和证券市场发展态势分析 1我国宏观经济周期分析:所谓“经济周期波动” ,是指经济在适度增长区间内保持较长时间的平稳增长和轻微波动,使经济周期由过去那种起伏剧烈、峰谷落差极大的波动轨迹,转 变为起伏平缓、峰谷落差较小的波动轨迹。总的看,改革开放以来中国经济周期波动呈现出一种新态势:峰位降低、谷位上升、波幅缩小。2002 年,经济增长率回升到 8.3%,开始进入新一轮周期。2003年、2004 年、2005 年经济增长率均为 9.5%。这样,中国经济连续保持了三年 9.5%的适度高位平稳增长,这在新中国成立以来还是从未有过的。克服经济的大幅起落,实现经济周期波动在适度高位的平滑化,是人们一直所盼望的。经济周期一般可划分为收缩和扩张两个阶段,波峰和波谷是周期的转折点;或者划分为繁荣、衰退或危机、萧条、复苏 4个阶段。如果经济位于周期的繁荣阶段,说明当前经济形势很好,但要预防经济过热;如果经济位于周期的萧条阶段, 说明当前经济不景气,政府必须采取扩张性的宏观经济政策。 2、宏观经济指标分析: (1)宏观经济是影响证券市场的最主要因素,一般来说,股票价格随着国民生产总值升降而涨落。从 1998 至 2011 年,我国的国民生产总值不断提高,证券市 场也在不断发展,申能股份从 1993 年 4 月在上海证券交易所挂牌上市开始,总资产从 93年592,483.30 上涨至 2011年的352.5亿,净资产从3.6亿上涨到186.5亿元,每股收益从每股 0.184 上涨至 0.301. 截至 2011 年末,公司总资产为 352.5 亿元,是上市初的6倍;归属于上市公司股东的所有者权益为 186.5亿元, 是上市初的5倍。 (2)在 08 年的危机中,给我国带来了严重的通货膨胀,物价上涨,在申能 股份中,可以看出由于经济危机,使得总资产,净资产,净利润和每股收益急剧 下滑。 (3) 货币供应量:在对外开放条件下,流通中的货币量的多少还与国际收支状况有关,货币供应量的变化反映着中央银行的货币政策,对金融市场尤其是证券市场的运行和居民个人的投资行为有重大的影响。证券价格走势与货币供应量成正比。近几年我国国际贸易顺差,导致外汇储备大量增加,使得我国货币量增加,人们对股票的需求也会增加。(4)2001年初银行信贷的增长率曾不足 5%,但很快地信贷增长率又跃增到 15%以上的水平; 进入 2003 年之后,信贷的增长率便稳步上升,到 2003 年11月份, 银行信贷的增长率曾一度超过了 22%。在宏观紧缩政策银监会的风险监管以及行政干预下,银行信贷的增长率一路下泻。在银行信贷增长率持续下降的同时,自 2004 年初以来,居民储蓄存款增长率也在不断地下降。究其原因,无非是储蓄率没 有大的变化,居民的金融储蓄结构发生了变化,即对股票、基金、现金等资产的需 要增长了,这应当表现在这些资产的增长率提高上 (5)利率:货币市场利率的变动不仅可以反映金融机构流动性的变化,而且 也会对宏观经济的变动做出先行反应。当经济过热,通货膨胀上升时,便会提高 利率。在经济萧条的时候,利率会随着资金需求的减少而下降。利率影响着人们 的储蓄,投资和消费 (6) 汇率: 汇率的波动会影响一国的进出口和资本流动。 当汇率升高的时候, 本币贬值,会扩大国内总需求。当汇率下降的时候,本币升值,会照成国内总 需求减少。 3、 宏观经济政策特点分析:(1)货币政策:当经济持续高涨,通货膨胀压力较重的时候,国家往往采取适当紧缩的货币政策,此时,中央银行通过提高法定存款金率,提高中央银行 的再贴现率活在公开市场业务上卖出国债以减少货币供应量。近几年我国中央银行一直上调法定存款准备金率, 在减少货币供应量的时候, 证券市场的资金减少, 价格的回落又使人们对购买债券保值的欲望降低,从而使证券市场呈回落的状态。 利率的调整通过决定证券投资的机会成本和影响上市公司的业绩来影响证券 的价格。当利率提高,证券投资的成本也会提高,从而使证券价格下降。再次, 中央银行卖出证券,证券的供给增加,会引起证券价格下降。 (2)财政政策:1998 年以来,为治理经济紧缩,保持国民经济有一个较快 增长速度,我国实施了积极地财政政策,及通过财政分配活动增加和刺激社会的 总需求。 ,工业产品需求将会出现明显下降;而过度投资的情况在“过热”部门将 继续存在,但程度会有所减缓。4、证券市场发展现状态势分析:申能股份有限公司于 2011 年 8 月 11 日发布 申能股份有限公司关于公 司控股股东增持本公司股份的公告,该公司控股股东申能(集团)有限公司自 2011年8 月10日起通过上海证券交易所证券交易系统增持本公司股份,并拟在随后12个月内增持累计不超过公司总股本 2%的股份(含已增持股份在内). 申能于 2011年12 月14 日上海证券交易所收盘后接到申能集团的通知,申能集团按照后续增持计划,通过上海证券交易所证券交易系统累计增持本公司股份比例已达到本公司股份总数的 1%。增持进展情况:2011年8月10 日,申能集团通过上海证券交易所证券交易系统增持本公司股份 10,649,958 股;2011年8 月11日至 2011年 12 月 14 日,申能集团通过上海证券交易所证券交易系统累计增持本公司股份 40,382,123股。至此,自首次增持以来,申能集团已累计增持公司股份 51,032,081 股,占公司总股本的 1.08%。截至 2011年12月14日,申能集团共持有本公司股份 2,317,576,343 股,占本公司总股本的 49.01%。 根据1995-2010年GDP与上证指数数据绘制折线图(图1-1): 从图中可以看出,1995-2010年我国证券市场指数(一年指数为统计对象)趋势与GDP趋势基本一致,总体呈上涨趋势。但具体来看,在我国证券市场发展的部分年份里,股价指数与GDP走势也出现了多次背离的现象。在1995-2010年的16年中我国GDP年增长均在7%以上,宏观经济发展总体呈现增长趋势,但股指走势却是高低互现,波动运行。上证指数在16年间,有7年是下跌的,其中5年(2001年、2002年、2004年、2008年、2010年)的跌幅超过14.4%;有9年时上涨的,其中6年(1996年、1997年、2000年、2006年、2007年、2009年)的涨幅超过30%,尤其是2006年,上证指数涨幅超过100%。从图中可以清楚的看出,在2001-2005年的中国第十个五年计划期间,GDP出现快速增长,平均达到9.50%,而上证指数却从2001年6月14日的历史最高点2245.43点单边下跌至2005年6月3日的最低点998.23点。采用上证指数与GDP之间定量分析结果表明,两者之间的相关系数为-0.05238.很明显,这5年内,证券市场与GDP之间不存在相关性。2007年中国GDP增长13%,年末上证指数收盘5261.56点,与2006年同期相比近乎翻了一番;而2008年中国GDP增长9%,年末上证指数收盘1820,81点,与2007年同期相比下跌了65.4%。也就是说,虽然在某种程度上中国证券市场2007年与2008年的走势对中国GDP的增长趋势以及全球金融风暴对中国经济的负面影响均有所反应,但是其涨跌的幅度远大于市场的正常的波动。2009年中国GDP增长8.7%,年末上证指数收盘3277.14点,与2008年同期相比上涨80%。这既是反映中国应对金融危机而采取的一系列经济刺激政策下GDP稳健增长态势,也是对上两个年度中国证券市场过度波动的一种修正。图1-1:1995-2010年GDP与上证指数关系图: 尽管21世纪前5年中国处在宏观经济向好的时期,但证券市场长期积累的问题成为制约市场发展的障碍,指数表现不尽如人意。这是因为股市建立初期制度设计上的局限和体制性的问题,资产市场存在一些深层次问题和结构性矛盾没有得到解决。证券市场新兴加转轨的特殊性与上市公司的二元股权结构,使得这一时期证券市场有时具有一定的“政策市”的特征。在这种背景环境下,股市指数与宏观经济走势之间的关联关系被不同程度的弱化,股市指数与国民经济增长速度经常呈现非正相关甚至负相关关系。当然,随着市场规模的不断扩大和股权分置的完成,股市流通市值占GDP的比重将会逐渐上升,证券市场与宏观经济关联度将会逐渐提高。二、行业分析申能股份主营业务范围为电力、能源项目的投资、建设、生产和经营,公司到目前为止 主营业务收入全部来源于电力能源行业。公司所属能源行业, 更准确的说是公司业务是以电力,天然气的生产和经营为主。从公司 2000 年末的长期投资分布来看,电力资产投资占 80.2 ,石油天然气方面占7.29,金融资产投资占 8.59。而天然气行业是申能股份后几年主要的增长点之一,这里分别对电力行业和天然气行业进行分析。(一)电力行业基本情况 电力工业是国民经济发展中最重要的基础能源产业,是国民经济的第一基础产业,是关系国计民生的基础产业,是世界各国经济发展战略中的优先发展重点。作为一种先进的生产力和基础产业,电力行业对促进国民经济的发展和社会进步起到了重要作用。电力行业就是把各种类型一次能源通过对应的各种发电设备转换成电能, 并且经由输电及配电网络吧电能由发电厂输送到最终用户处,向最终用户提供不同的电压等级和不同可靠性要求的电能以及其他电力辅助服务的基础性工业行业。 全球每年消费的一次能源中,约有四成左右被用来生产电力。与社会经济和社会发展有着十分密切的关系,它不仅是关系国家经济安全的战略大问题,而且与人们的日常生活、社会稳定密切相关。随着中国经济的发展,对电的需求量不断扩大,电力销售市场的扩大又刺激了整个电力生产的发展。2010年,我国用电量持续增长,电力规模继续增大,结构有所改善,质量和技术水平进一步提高,节能减排成效显著。2010年,全年全社会用电量41923亿千瓦时,基建新增装机容量9127万千瓦,发电装机容量达到9.6亿千瓦。2010年,全国电力工程建设完成投资7051亿元,比上年降低8.45%。2011年,我国全社会用电量平稳较快增长;发电装机容量继续增加,结构调整加快,装备技术水平进一步提高,节能减排取得新进展。全年全社会用电量46928亿千瓦时,新增装机容量9041万千瓦,年底发电装机容量达到10.56亿千瓦。2011年,一批国家重点电源、电网建设项目按期投产,对电力工业的合理布局、优化配置和转型发展起到了重要作用。在“十二五”新的发展阶段,电力需求仍将保持平稳较快增长,供需的结构性变化特征也将逐步显现。2015年,全国全社会用电量将达到5.99万亿-6.57万亿千瓦时,基准方案推荐6.27万亿千瓦时,比2010年增加2.08万亿千瓦时,是全社会用电量增加最多的五年。“十二五”末,我国人均发电装机容量可以达到主要西方国家完成工业阶段时期的人均装机1千瓦水平。电力工业是支撑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的基础性产业和公用事业, 电力发展周 期与国民经济的发展周期趋于一致,改革开放以来,我国经济进入了快速发展时 期,特别是本世纪以来,工业化、城镇化、市场化的快速发展,拉动重工业和电 力工业高速增长,未来十年是我国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关键时期,从经济和电力 发展的周期来看,我国经济和电力发展从2010年开始将进入新一轮发展周期, 电力工业将由快速发展阶段过渡到稳定发展的新阶段。从电力行业景气指数来看,2009年,随着经济形势的回升向好,电力、热力的生 产和供应业景气指数在一季度触底后开始回升, 由106.2点回升到二季度的112.1点、 三季度的124点和四季度的132.7点, 已经高于金融危机前2008年三季度水平。(二)电力行业现状1.受金融危机影响,2009 年一季度发电量明显下滑;在经济回暖及夏季高温 用电需求带动下, 二季度发电量下滑速度趋缓, 三季度发电量增速实现由负转正; 受工业强劲复苏及 2008 年同期基数较低等因素影响,四季度发电量加速回升。 2009 年全年完成发电量 3656 亿千瓦时,同比增长 7.1%,增幅同比上升 1.9 个百 分比。2010 年,全国全口径发电量 42280 亿千瓦时,但增速自二季度但增速自 二季度起高位回落。水电发电量全年总体保持较好形势,但春季持续负增长;各月火电发电量增速自二季度起呈持续下降趋势,全年所占比重比上年下降 1.05 个百分点;核能发电保持稳定;风力发电持续保持高速增长。“十一五”期间,风电发电量所占比重从 2005 年的 0.07%上升到 2010 年的 1.18%,水电、核电和风电等清洁能源发电量比重明显提升。2011 年,110 月份,全国规模以上发电量 38181 亿千瓦时,比去年同期增长 12.3%。 2.全社会用电量回暖,电力消费回升 2009 年,我国全社会用电量 36430 亿千瓦时,同比增长 5.96%,增速同比提高 0.47 个百分点。其中,东、中部省份回升势头较好,西部省份在四季度回升幅度较大,东北地区回升相对缓慢,全国除山西意外,累计用电量全部实现正增长。2010 年,电力消费需求总体保持旺盛,全年全国全社会用电量 41923 亿千瓦时,“十一五”期间年均增长 11.09%。2011 年 110 月份,全国全社会用电 量 38951 亿千瓦时,同比增长 11.87%,10 月份,全国全社会用电量 3797 亿千瓦 时,同比增长 11.35%。 3.电力行业投资规模,投资结构将继续优化 2009 年,我国电力建设完成投资 7558 亿元,同比增长 19.93%。电网投资在 电力投资中的比重由 2005 年的 31.1%上升到 2009 年的 50.9%,电网投资长期以 来落后于电源投资的局面正在逐步改善。2010 年,全国电力工程建设累计完成投资 7051 亿元,其中电源、电网工程 建设分别完成投资 3641 亿元、 3410 亿元, 分别比上年降低 4.26%和 12.53%。 “十一五”期间全国电力工程建设累计完成投资 3.2 万亿元,电网工程建设年均投资 2949 亿元,五年累计完成投资所占比重上升到 46.05%。 2011 年全国电力建设投资完成额为 7500 亿元左右,其中,电源、电网建设 分别完成投资 4000 亿元、3500 亿元左右。2011 年电力建设较 2010 年投资增长 6%。 4.电力行业营业状况 受益于煤价平稳运行、发电量不断回升以及非居民用电价格上调,2009 年, 电力生产业和电力供应业的经营状况均有所好转,111 月分别完成销售收入 10363 亿元和18665亿元,分别同比增长11%和8.97%。 2010 年 111 月份,电力供应业企业产品销售收入 21959.94 亿元,同比增 长 20.84%,增长幅度比上年同期上升 11.87 个百分点;实现盈利 592.05 亿元, 同比增长 561.34%。电力生产企业 111 月共完成销售收入 11881 亿元,同比增 长 17.75%,增幅比上年同期上升 6.75 个百分点。行业预期 能源研究所 IPAC 模型研究组对中国电力部门未来发展的预测结果表明,到 2020 年中国的电力装机容量将达到 9.61 一千瓦,发电量达到 4.44 亿千瓦时, 届时中国人均用电水平为 3020 千瓦时。到 2030 年中国的电力装机容量将继续增加到 12.4 亿千瓦,发电量增加到 5.95 万亿千瓦时。 中国将尽量降低煤电的比例,力争到 2030 年把煤电的比例控制在 50%左右,增加的机组也将主要以大量的超临界(效率 47%50%),和整体煤气化联合循环机组(效率 45%47%)为主希望到 2030 年中国发电平均效率达到 41% 一般来说,电力的发展应超前于国民经济的增长速度,而且其增长速度与国民经济的增长速度有很强的正相关关系。国民经济规模是决定电力行业规模大小的主要因素之一,各地发电量与其经济发展也有很强的相关性。我国电力行业的产量稳步增长,势头很好。2003 年,电力体制改革为城乡电网建设步伐加快和城乡同网同价范围的进一步拓宽提供强大动力,同时,世界经济加快复苏和中国 经济政治环境不断趋好、经济强劲增长,将引致外国直接投资和贸易出口加快,从而有力地推动电力需求的稳定增长。2002年用于基础设施的 1500 亿元国债,也将对电力需求产生一定的带动作用。不过,随着中国节能降耗力度的加强和经济增长方式从粗放向集约的转变,高耗电行业用电将趋缓。另外,受进口产品增多的影响和内需仍显不足的制约,一些外贸依存度较高的地区用电增长将减缓。由于当前中国宏观经济形势总体良好、基础设施投资增长较快,因此,中国电力需求将持续高速增长,2003 年,中国GDP增长将不低于 8%。预计 2003 年中国全社会用电增速在 8%左右,用电量将达到17300亿千瓦时左右; 发电量增速为 8.5%上下,全年发电量达17600亿千瓦时;新增装机容量在 1000 万千瓦以上。行业内部发展的不平衡电力上市公司行业总体上有三大板块构成:分别是火电板块、水电板块和热电板块(图2-2),三大板块影响因素和发展情况各不相同。 具体供给分析在供给方面,中国的电力行业有以下特点: 1.规模效应明显,特别是在水电上,小厂家在成本上处于劣势,难以生存。2.进入壁垒高,电力行业作为国家基础产业,受到保护,进入相当困难。3.新厂建立要大量的固定资产投入,投资周期长,巨大的沉淀成本使小投资者望而却步。4.电网是电力行业供给的基础,这就决定了电力行业的产品竞争有区域性:厂商要想向一定区域供电必须得到入网的资格及达到一定标准的固定设备。 由于电力行业的以上特点,结合这里要分析的申能股份,对上海的电力供给状况进行分析。截止到目前为止,申能股份在电力产业投资的已投产机组总装机容量大约为 203 万千瓦,占 1987 年以来上海市新增的装机容量的 40%以上,与同地区同行业厂商相比有较大优势,处于相对垄断地位。从未来几年电力生产的投资量来看,申能在上海地区也是处于领先地位的。价格形成及趋势早在 1997 年,国家计委在调整电价时就曾提出:居民生活电价偏低、工业电价偏高;工业用电价格中基本电价偏低、电度电价偏高,这个问题至今没有解决。同时,目前中国有几百种电价,而这些电价都是由国家计委审批出来的审批价,也就是在申报成本的基础上加一个人为确定的平均利润,由这种独特的还本付息定价机制确定的电价在各地差异较大,短期内不太可能统一,因而电价有高有低的现象会继续存在一段时间。2002年4月12日政府有关部门向社会公布了电力体制改革方案,其核心是: “厂网分开、竞价上网”,建立科学合理的电价形成机制和成立一个国家级的电力监督委员会。 本次电价改革的基本思路是,将电价划分为上网电价、输电电价、配电电价和终端销售电价。其中发电、售电电价将由市场竞争形成,输、配电价由政府制定。政府按效率原则、激励机制和吸引投资的要求,并考虑社会承受能力,对各个环节的价格进行调控和监管。其中吸引投资的言外之意,指的是在中国电力工业仍处于较高速度的发展阶段,政府制定市场规则时需要在一定程度上保证电力企业正常经营的利润水平,以吸引投资,促进发展。换言之,本次电力改革的首要目标是吸引电力投资,建设充足的发电容量,推进电力基础设施扩建和升级,确保系统的安全性和可靠性,而降低电价,提高效率和为客户提供更多的选择是次要目标。 图2-3:中国电网分布图图2-2:2004年全国分地区发电量: 2002年底,两大电网、五大发电集团、四大辅业集团同时挂牌成立。改革初期,由于新建的几个电力集团都将花费巨大的组建成本及与各方关系协调的磨合成本,以及在“两改一同价”中因对城乡电网改造需要投入巨额资金,每年要向银行分年还贷并支付利息,同时农村低压电网线损和乡村两级电工的费用转移进来后,电网企业成本增加,需要在电价中消化,所以,本次电力体制改革后短期内部分地区,特别是电价较低的西部地区极有可能出现电价上升的趋势。近期全国范围内的电价下降空间不大。从理论上看,电价核定应该遵循如下基本原则:一是成本补偿原则,即电价能够补偿合理的成本支出;二是合理报酬原则,即电价能够让股东有合理回报;三是公平负担原则,即用户负担的电价应是成本加利润,取消交叉补贴。2002年发电量为15900 亿千瓦小时左右,利润总额为 518 亿元左右,即使每度电降价1分钱,全国电力行业每年的销售收入就要减少将近160亿元,假设销售费用、财务费用和管理费用等不变,电力行业每年的利润总额将减少160 亿元;如果每度电降价超过 3 分钱,全国电力行业每年的销售收入就要减少将近 500 亿元,电力行业将面临亏损。由此看来,近期全国范围内的电价下降空间不大。本次电力体制改革引入竞争机制,通过“竞价上网”,打破市场壁垒,长期而言,必将促进电力企业提高效率、降低成本、改善服务,优化资源配置,压缩利润空间,促使电价走低。加入 WTO 后对我国电力行业的影响:我国虽然已加入WTO,但由于目前我国与国外的电力交换数量较少,因此相对于其它领域,电力行业受入世影响程度相对较小,我国电力行业可以有足够的时间深化改革和加快发展。从长期看,尽管总体上加入WTO利大于弊,但是也给国内电力企业带来了不小的压力,只有发挥优势,消除劣势,抓住机遇,积极应对挑战,才能提高我国电力行业的整体国际竞争力。 由于发电厂的政策、资金、时间等的进入壁垒,决定了我国发电企业受入世影响较小。其所获机遇主要表现在以下方面:有利于引进国外先进的技术设备,提高发电效率,降低发电成本,增强竞争力;有利于加强和国外大的电力投资商和电力运营商的交流,引进先进的管理经验;有利于和国外厂商合作,引进我国电力建设所急需的资金。有利于我国部分电力产品的出口;有利于我国电力企业向外拓展的国际化进程;刺激国内经济的发展,电力需求增加。入世对国内发电企业的冲击则表现在:国外电力企业进军国内市场,将对国内企业产 生较大的挑战;由于加入 WTO 后会对我国其它如冶金、化工、汽车、有色金属等行业造成 较大冲击,因此对工业用电量会相应产生较大影响。对于发电类上市公司,总体来看,利大于弊。入世后,它们可以引进更加先进的关键设备,降低发电成本,提高发电效率,并引进国外先进的管理经验。不过,由于入世后, 电力市场的垄断将会打破,发电市场的竞争将会加剧,电价也会出现一定的下调,对电力 企业的整体盈利状况会有一定的影响,并直接导致两极分化,逐步淘汰机组规模小、发电效率低的小型电力企业,因此,拥有小机组的发电上市公司要么转型退出发电领域,要么及早进行技术改造,扩大装机规模(如粤电力、汕电力等) ,而规模较大的上市公司,通过不断的兼并做大主业,将保持更加强劲的竞争力,前景较为看好,如国电电力、桂冠电力、申能股份等。行业竞争:以上分析了电力行业的供需以及价格形成的特点,加上电力产品的高度同质性(差异化竞争无效),共同决定了电力行业的竞争特点。 在“厂网分开,竞价上网”的政策背景下,提高效率、改进技术、降低成本从而降低 价格是取得竞争优势的重要手段;但是考虑到电力行业有自然垄断的特征,竞争形成价格下降的压力的能力有限,而且上面也提到目前电价可下降的幅度非常小。大部分电力消费者都只能是价格的接受者,电能作为生活和生产的必需品,弹性非常小。用电需求的高速增长以及电力生产投资相对不足,以及电力生产投资本身具有的周期长,时滞性,造成了目前的卖方市场。价格竞争并不是电力行业竞争的特点(至少目前不是),目前实行的按时段、按使用类型对用电进行差异化定价只不过是调节用电峰期,鼓励行业发展的一种手段而已。厂商的生产扩大能力,也就是持续投资的能力是获得竞争优势的关键。为了避免恶性竞争、重复投资而浪费社会资源,我国政府对重大的电力投资有较为严格的审批制度,由于有稳定的需求增长作保证,获得项目批准就等于赢得了市场。一个电力企业的可用资金规模,扩大再生产的能力,甚至是与地方政府的关系,都成为决定竞争优势的主要因素。从长期来看,企业技术水平,管理能力以及所处电网的大小成为制约电力企业发展的重要因素。在三大电种中,水电有明显的成本优势,而且水电作一种清洁的能源,在政策上得到优待。(二)产业结构:近年来,社会经济发展推动了电力产业结构的调整, 单一发展模式有所改变。 但由于资源、能力和体制的制约,产业延伸的规模仍然偏小,煤炭自给率仍然偏低。发电行业在发展中仍然存在着不平衡、不协调、不可持续,发电没有形成能够相互支撑的产业链条,抵御市场风险能力不足等问题。所幸的是清洁发电、绿色发展始终是发电行业不懈追求的目标,当前面临着更加有利的发展形势我国发电行业要适应绿色发展的全球化趋势,坚持绿色发展方向,抓住绿色发展机遇,大力推进结构调整。也惟其如此,才能在世界能源发展中占据主动,才能更好地 服务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三)产业增长趋势:中国电力市场呈现由区域垄断走向广域竞争的态势,这种变革使得无论是经营理念、管理模式、赢利模式都将发生巨大的变化。随着电力体制改革的不断深入,电力体制正在从计划经济逐步走向市场经济,发电成本已经成为发电企业增强核心竞争力的关键因素。另外,发展低碳经济已经成为社会经济发展的必然要求,我国新能源发展政策及十二五发展规划,提出积极调整火电结构,促进节能减排,大力发展核电建设,同时加快风电、太阳能发电和热电联产等清洁高效能源的建设。这样的发展格局会增进电力行业的良性竞争,促使电力行业更好更健康的发展。三、公司分析(一)公司介绍:申能股份有限公司于1992 年成立,1993 年 4 月在上海证券交易所上市,所属电力生产业,主营业务为投资、经营和管理电力、能源、节能、资源综合利用及相关项目;兼营与电力能源相关的其他经营。公司主业为电力、石油天然气的投资建设和经营管理。公司以“锐意开拓、稳健运作”为经营理念,经过十几年的发展,公司产业规模不断壮大,盈利能力稳步增长。截止2011年末,公司总资产为352.5亿元,净资产为186.5亿元。2011年度实现净利润13.6亿元,每股收益0.301元。公司目前拥有的权益发电机组装机容量为700万千瓦,可控权益发电机组装机容量为624.7万千瓦,约占上海发电机组装机总容量的1/3。2011年公司完成全口径发电量695亿千瓦时,权益发电量312亿千瓦时,公司系统实际全口径利用小时高出上海电网公用燃煤电厂平均水平125小时。在电力业务方面,公司目前已投资建成电力项目18个,广泛分布于火电、气电、水电、核电等领域。公司投资的基本上都是60万千瓦以上的机组,其中外高桥二发电、外高桥三发电机组性能在同类型机组中处于国际国内领先水平。公司煤耗水平逐年下降,高参数、大容量、低煤耗的核心竞争优势得到充分体现。公司立足长远发展,积极开发新项目,目前崇明电厂、安徽电源基地、中天合创煤矿等项目正在准备与筹划之中。在油气业务方面,公司控股上海石油天然气有限公司和上海天然气管网有限公司。上海石油天然气公司负责东海平湖油气田项目的开发与建设,目前年供气2-3亿立方米,年生产原油8-9万吨左右。上海天然气管网有限公司负责建设上海市天然气高压输气管网项目,该项目已于2004年初向上海市商业供气,至2020年设计运输能力将达90亿立方米。此外,公司还积极开展煤炭、运输等产业链项目的可行性研究,加大科技创新的力度,相继组建了申能燃料公司、嘉禾航运公司、申能能源科技公司,通过各种有效途径控制企业成本。未来,公司将坚持“电气并举,产融结合”的总体战略,力争在“十二五”末实现总资产500-600亿、净资产250-300亿、年均净利润15亿元左右的经营目标;实现电力权益装机规模1000万千瓦、年权益发电量300-350亿千瓦时的产业目标;成为在同类上市公司中经济效益优异、核心优势明显,有较强竞争力的电气兼营的综合性能源企业。(二)申能股份目前所处的经营环境政治法律环境: 政治环境非常稳定,相关法律不断完善;国家鼓励水电、天然气 等环保能源的发展; “厂网分开,竞价上网”;税收优惠、地方政府支持。技术环境: 大规模可控硅输电机制研制成功、 大功率超临界火力发电机组在建、 国内超大规模水电站在建设中、大规模机组成为主流、多元化、一定的技术依赖。经济环境: 加入 WTO、西部大开发、经济 稳定增长、电力行业分拆重组、 “西电东输” “西气东输”、行业规模优势、区域垄断。社会环境:总体稳定、电力需求稳步增长、天然气需求处于起步阶段、蓝筹股形 象好。(三)财务分析:根据对其2012年3月底(第一季度)的财务报表分析,公司的基本数据如下:(单位:万元)总资产3673179所有者权益2531880总负债1141299主营业务收入670304利润总额77494净利润64969流动资产886532流动负债6104251.流动性指标及行业排名:流动比率=流动资产/流动负债=1.45现金流动负债比率=经营现金净流量/年末流动负债×100%=15%比较对象 资产负债率(%) 流动比率(%) 速动比率(%) 1 ST黑化 85.99 43.65 27.34 2 山西焦化 85.13 66.03 57.68 3 *ST联谊 81.83 79.28 21.61 4 ST太化 78.35 68.44 50.33 5 东华能源 76.49 99.75 71.67 45 申能股份 31.07 145.23 134.14 截止日期:2012/6/14;数据来源:银河证券上述数据反映出申能公司 2012年上半年流动比率小于2,现金流动负债比率业仅为 15%,说明公司能够用来变现的能力不强,短期偿债能力一般。但是公司经营状况良好,拥有886532的流动资产,外部融资能力也较强,可以用来冲抵现金流动负债比率低带来的影响。总的来说,公司具有好的的承受突发事件不利影响的能力。2.盈利性指标级行业排名:销售净利率=净利润/销售收入*100%=11.56% 总资产报酬率=净利润/(期初资产和+期末资产和)/2*100%=1.77% 净资产收益率=净利润/ (期初所有者权益和+期末所有者权益和)/2*100%=2.19%排名 比较对象 净资产收益率(%) 总资产利润率(%) 营业利润率(%) 成本费用利润率(%) 1 *ST联谊 28.04 4.57 0.59 2.27 2 齐鲁石化 24.04 17.70 13.66 15.63 3 辽河油田 17.23 15.55 64.79 183.05 4 露天煤业 9.72 5.80 33.52 50.60 5 大有能源 7.72 3.69 20.03 25.05 30 申能股份 2.19 1.77 11.56 12.66 截止日期:2012/6/14;数据来源:银河证券数据通过对销售净利率、总资产报酬率和净资产收益率的计算分析,发现销售收入的收益水平、企业资产报酬率及公司所有者权益的投资报酬率都不是很高。虽然公司在盈利,但是在资产的利用方面有限,没有能很好的处理资金使用和收入增加的关系。(四)股票分析:最近机构评级汇总最近一季度各主要专业研究机构对个股的评级数据,并对个股以往季度历史评级数据进行了对比: 12-06-1512-05-3112-04-3012-03-3112-02-29买入00110增持00010中性00000减持00000卖出00000评级家数00120和瑞综评0.000.005.004.500.00个股行业评级帮助用户观察该只个股所在行业的整体评级情况,以及相对于行业内其他个股所处的行业地位,纵轴数值代表评级家数,横轴数值代表股宝综评结果,根据评级家数了解个股受机构关注程度:图3-1:申能股份月K线图和讯网点评:受到市场关注,走势强于指数;从交易情况来看,上涨几率大。近2日上涨势头逐渐增强;该股近期的主力成本为5.27元,价格已在成本以下,目前弱势反弹,操作上注意仓位控制;股价本周如在4.62元之下,中线暂时持币观望为宜;本股票大方向依然乐观。由于近几年电力投资特别是火电投资快速下滑,导致装机增速持续低于用电需求,全国已进入电力紧缺的新一轮周期.预计未来几年,电力供需将逐渐偏紧,现在虽然600642的k线来看比较平缓,然后形态上也比较平缓。但是从国家的政策还有各方面利好的分析后市600642是一只很好的股票值得持有。四、结论:通过此次学习,加深了我们对证券投资分析的了解认识,在学习中,也遇到了很多困难,如对申能股份进行市场分析时,对当前经济周期的分析不是很到位,能源行业了解的不是很深刻,所以在写时会有不是很恰当的描述,在对股票进行技术分析时,对这种理论的应用及指标不是很熟悉,再做分析时不熟练。因为所查找的资料全来自与网上,资料具有一定的片面性,会影响到分析的结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