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来到三一办公! | 帮助中心 三一办公31ppt.com(应用文档模板下载平台)
三一办公
全部分类
  • 办公文档>
  • PPT模板>
  • 建筑/施工/环境>
  • 毕业设计>
  • 工程图纸>
  • 教育教学>
  • 素材源码>
  • 生活休闲>
  • 临时分类>
  • ImageVerifierCode 换一换
    首页 三一办公 > 资源分类 > DOC文档下载  

    创业板上市公司股权结构与绩效关系的实证研究[毕业论文]0530.doc

    • 资源ID:4161238       资源大小:115KB        全文页数:24页
    • 资源格式: DOC        下载积分:8金币
    快捷下载 游客一键下载
    会员登录下载
    三方登录下载: 微信开放平台登录 QQ登录  
    下载资源需要8金币
    邮箱/手机:
    温馨提示:
    用户名和密码都是您填写的邮箱或者手机号,方便查询和重复下载(系统自动生成)
    支付方式: 支付宝    微信支付   
    验证码:   换一换

    加入VIP免费专享
     
    账号:
    密码:
    验证码:   换一换
      忘记密码?
        
    友情提示
    2、PDF文件下载后,可能会被浏览器默认打开,此种情况可以点击浏览器菜单,保存网页到桌面,就可以正常下载了。
    3、本站不支持迅雷下载,请使用电脑自带的IE浏览器,或者360浏览器、谷歌浏览器下载即可。
    4、本站资源下载后的文档和图纸-无水印,预览文档经过压缩,下载后原文更清晰。
    5、试题试卷类文档,如果标题没有明确说明有答案则都视为没有答案,请知晓。

    创业板上市公司股权结构与绩效关系的实证研究[毕业论文]0530.doc

    (2011届)本 科 毕 业 设 计(论 文)题 目 创业板上市公司股权结构与绩效关系的实证研究学 院 商 学 院 专 业 财 务 管 理 班 级 学 号 学生姓名 指导教师 诚信声明我声明,所呈交的论文(设计)是本人在老师指导下进行的研究工作及取得的研究成果。据我查证,除了文中特别加以标注和致谢的地方外,论文(设计)中不包含其他已经发表或撰写过的研究成果,也不包含为获得 或其他教育机构的学位或证书而使用过的材料。我承诺,论文(设计)中的所有内容均真实、可信。 论文(设计)作者签名: 签名日期: 年 月 日授权声明学校有权保留送交论文(设计)的原件,允许论文(设计)被查阅和借阅,学校可以公布论文(设计)的全部或部分内容,可以影印、缩印或其他复制手段保存论文(设计),学校必须严格按照授权对论文(设计)进行处理不得超越授权对论文(设计)进行任意处置。 论文(设计)作者签名: 签名日期: 年 月 日摘 要:股权结构是公司治理结构的重要组成部分,也是公司治理中所要解决的最基础性问题。股权结构不仅决定公司治理结构的基础,而且公司治理效率的高低还会影响公司经营绩效。本文是以此为背景,从理论出发,分析股权结构对公司治理机制各个方面产生的影响,从而在理论上阐述股权结构对公司经营绩效的作用机制。本文依据上市公司的年报数据,对我国创业板上市公司股权结构与经营绩效的关系进行实证研究,以求探寻优化我国创业板上市公司股权结构的目标模式,并就完善我国创业板上市公司股权结构设计提出合理化建议:现阶段加强股权集中力度,提高公司监控效率;提高法人股在公司的比例更有利于公司发展;上市公司应强化公司的股权激励制度;提高流通股比例,更有利于公司长远发展。关键词:创业板上市公司;股权结构;绩效Abstract: Equity structure is corporate governance structure is an important part of corporate governance, which should be solved in the most basic problems. Equity structure not only decided to corporate governance structure based, and corporate governance efficiency can also affect the company performance.This article is for this background, from theory, analyses the shareholding structure of corporate governance mechanism of the effects of various aspects, which in theory expounded the shareholding structure of the mechanism of action of business performance. Based on the listed companies in China, the annual data of ownership structure and gem companies operating performance is an empirical study of the relationship, in order to explore optimize Chinese gem companies equity structure, and the target model perfect our country gem companies equity structure design put forward rational Suggestions: first, current efforts to strengthen equity concentration and improve monitoring efficiency; second, improve the proportion of shares in the company more advantageous to the development of the company; third, the listed company shall strengthen the option incentive system; fourth, improve proportions, is more advantageous to the company shares a long-term development.Key words: GEM companies, equity structure, performance目 录一、创业板上市公司股权结构与绩效关系问题的提出1(一)研究背景1(二)研究意义2(三)论文框架2二、上市公司股权结构与绩效关系研究综述4(一)国外研究成果4(二)国内研究成果5三、创业板上市公司股权结构与绩效关系研究设计7四、创业板上市公司股权结构与绩效关系研究过程8(一)变量的设定8(二)样本总体的描述性分析9(三)控股股权分组的描述性分析10(四)研究结论13五、政策性建议13参考文献16致 谢18一、创业板上市公司股权结构与绩效关系问题的提出(一)研究背景股权结构是公司治理结构的重要组成部分,包括两方面的含义:一是公司的股份由哪些股东持有;二是各股东所持有的股份占公司总股份的比重大小。前者说明股份持有者的特性,后者说明股权集中或分散的程度。翻开首批创业板上市的28家公司的招股说明书,不难发现这28家创业板公司的股权结构极具创业色彩。在这28家公司中,有8家是“夫妻店”、5家是“兄弟连”、2家是“父子兵”,老同事、老同学共同创业的公司有7家。由夫妻、兄弟、父子控股的公司中,最高的持股比例达到70%以上。首批28家创业板公司中有22家的第一大股东持股比例超过30%.这些数据反映出创业板首批28家公司上市后呈现出的新“一股独大”问题,给企业带来了巨大的经营与决策风险。从这些数据中,可以发现创业板上市公司的股权结构方面存在着很大的问题:1.股权高度集中于创业者群体,无法形成权力制约与均衡。公司内的实际控制人一半以上是公司的创业者,管理层高度控制公司的主要风险。而小股东股权高度分散,在公司内无法对公司决策产生决定性影响。总的来说,创业板上市公司的权力掌握在一小部分甚至是个别人手里。2.公司经营管理权掌握在家族成员手中,管理层高度控制公司。我国国有控股上市公司由于“一股独大”的股权结构,导致了公司治理结构的不完善,产生了内部人控制及大股东侵害小股东权益等弊病。随着家族制上市公司的不断涌现,新“一股独大”问题开始逐渐显现出来。3.家长式管理模式,公司治理中面临的“亲情束缚”。 一方面家族信任和忠诚使企业的决策易于执行,节约交易成本,另一方面则存在家长式的管理方式的弊端,重大决策取决于经营者个人的能力,因此主观性和随意性较强,也使公司的经营者不愿建立权力和责任相匹配的公司治理机制,从而排斥市场及自律组织的外来监管。当企业规模越来越大,个人综合素质还不全面时,缺乏集体的决策机制,特别是干预一个人的错误决策乏力时,企业的决策风险极大。这为创业板上市公司的可持续发展埋下了重大隐患。这些现象伴随着创业板上市公司的发展,其负面作用会越来越显露无疑,并且在公司的融资决策、利益分配和经营管理等方面对创业板上市公司的绩效产生越来越严重的影响。(二)研究意义近年来上市公司业绩不佳已成为影响我国证券市场健康发展的重大障碍之一。上市公司的业绩亏损的原因是多方面的,但最重要的原因在于上市公司股权结构的不合理股权结构方面的缺陷导致了公司治理的低效率。因而,寻求合理的股权结构,改善公司治理结构,提高公司绩效已成为广泛关注的课题。本文旨在考察创业板上市公司的股权结构与绩效之间的关系,从公司股权结构的角度来分析公司绩效的原因。应当看到,影响公司绩效的原因是多方面的,既有公司内部经营管理方面的微观因素,又有宏观经济运行的宏观影响因素,同时又不能忽略行业等因素的影响。本文主要是从股权结构这个微观角度来分析的试图从股权结构对公司治理结构影响的角度来分析影响公司绩效的原因,并对优化创业板上市公司的股权结构提出一些政策性建议。(三)论文框架本文共分为五个部分,各章节的基本内容概述如下:第一章为引言。本章主要阐述了本文研究的背景及意义,回顾了上市公司股权结构与绩效关系的相关文献研究。第二章为相关理论基础。本章介绍了与本文写作有关股权结构,股权结构与公司绩效关系的理论基础,以便为后来的创业板上市公司的股权结构与绩效关系的实证研究提供理论基础。第三章是研究设计。介绍了样本的选取及数据来源以及样本的选取,对创业板上市公司的股权结构与绩效关系做好准备。第四章是实证研究。这章是本文的重点。首先对样本总体以及各行业进行描述性分析,再对样本中的各项指标的相关性进行分析,然后在不考虑行业因素影响的情况下,分别检验各绩效指标与股权的关系。第五章是相关建议。根据实证研究分析结论,提出一些建议并对创业板上市公司的前景作出展望。论文的整体框架如下图:创业板上市公司股权结构与绩效关系的实证研究引言研究方法基本内容文献回顾国外文献国内文献选取创业板上市公司样本公司简介数据分析存在问题相应对策研究结论政策性建议背景意义框架结构二、上市公司股权结构与绩效关系研究综述(一)国外研究成果关于上市公司股权结构与经营绩效的关系这一公司治理主题,相关研究也已十分丰富。传统的英、美公司治理倾向于把公司看作是私人合同的产物,股东资产价值最大化被认为是公司的经营目标。日本和德国的公司被看作是具有独立人格、追求全体相关利益者目标的行为主体,其经营和治理方式体现了公共责任和公共利益,因而大股东比较重视公司的控股比例。所以,日、德的公司治理被看作是内部人起主要作用、同时由银行债权人实行主要控制的治理模式。Joy Jia & Mike Adams & Mike Buckle(2010)通过相关报告得出,发展中国家经济体,公司的所有权结构会明显影响财务业绩通过影响报酬激励机制、系统的监测和控制和战略决策过程。最早研究股权结构的是Berle和Means,1932年他们发表了被广泛引用的研究成果现代公司和私有产权,详细地考察了美国公司的股权状况。得出了一个结论,他们认为股权分散化会降低公司的价值。但是,美国的公司在后来的30年的时间里不打没有呈现股权集中的趋势,反而进一步分散化了呢?正式研究股权结构在公司治理中作用应始于Jeasen和Meckling。后来,Shleifer,A1&Vishny,R1的研究指出,股权集中型公司较分散型公司具有更好的盈利能力及市场表现。Stulz研究表明,公司价值与内部股东持有的股权比例之存在着非线性关系,即公司价值随着经理人员持股比例增加而增加,然后随着经理人员持股比例增加而下降。David L. Kang和Aage B.Sorensen(1999)从财产权、代理理论、阶级分析这两个视角回顾了有关公司结构与公司绩效之间关系的理论和经验研究,得出了以下两个重要的结论:大股东在降低上市公司的代理成本方面有潜在的重要作用;特定类型的股东在公司治理结构中发挥的作极大,与其持股份额不成比例。 Holderness,C1&Sheehan,他的研究发现拥有绝对控股股东的上市公司与股权分散的上市公司的业绩并无显著差异。 McConnel1,J1&Servaes,H1则认为公司价值是公司股权结构的函数。JensenandMeck2ling ,他们认为公司的价值取决于内部股东所占有的股份比例,这一比例越大,公司的价值越高。 Demsetz认为与决定利润水平的其他相关因素相比,所有权的集中其实与利润的增加并无关联,尤其是没有正相关关系。他认为,当经理人员只拥有公司少量股权时,市场约束仍然可以迫使经理人员趋于价值最大化目标,因此在股权结构和盈利性之间不存在相关关系。Stigler 和Friedland也发现管理者控制的公司与所有者控制的公司在获利能力上没有什么差别。Demsetz 和Lehn通过对511 个大公司的前5 大股东、前10 大股东持股比例以及代表股权集中度的赫芬达尔指数与会计利润率之间的实证分析,也没有发现显著的相关关系。由以上大量的资料显示,国外对于股权结构与公司绩效关系的研究相对于国内是较早期而且全面的。而我国由于证券市场的发展迟缓并且存在的诸多问题影响了我国对于股权结构与公司绩效的关系的比较成熟的研究,因此,我国国内认识到这一问题的重要性和开始对这个方面的研究是在比较后来的一段时间内。下面就国内学者的研究成果加以整理总结。(二)国内研究成果我国上市公司股权设置公私并存、内外有别,形成一种国有股、法人股、外资股并存,股权多元化的格局。股票种类繁多,主要包括国家股、法人股、内部职工股、转配股、流通A股、B股和H股七种类型。这就从实质上增加了我国股权结构的复杂性。由于在经济转轨过程中的一些制度性因素,我国上市公司的出现不是古典企业制度发展的自然结果,主要是经济转轨的过程中对国有企业进行改革,为了公有制的主导地位,在股权结构安排上引入国有股、法人股和公众流通股,其中国有股处于绝对控股地位。在这种特殊的股权结构下,公司治理的核心不但包括管理层和股东之间的利益冲突,更多的是控股大股东和广大中小股东之间的利益冲突。国内学者已从多个层面对上述问题进行了研究。晏艳阳,刘振坤(2007)认为存在控股股东的上市公司由于其股权高度集中,而其他股东因股份份额小因此缺乏监控动力和能力,难以形成对第一大股东的约束和制衡,从而形成第一大股东利用其控股地位完全支配董事会和监事会的局面,容易在公司治理中形成“超强控制”。在股权相对分散的上市公司中,通常存在少数几个大股东,他们都没有取得控股地位,但各大股东都持有一定数量的股份,都有监控动力和能力,因而各大股东之间很容易形成相互约束制衡。但是,控股型上市公司则由于第一大股东的性质不一样,其业绩表现也不一样。对于国有控股的公司,由于国有股并没有真正人格化,国有股的股权代表主要由国有资产经营公司下派代表,或者直接授权给原国有企业的厂长、经理,他们在公司中并不能完全代表国家的利益。在企业的股东目标和行政目标之间,他们更多关注的是行政目标,从而损害中小股东利益。并且由于这中间所形成的多级委托代理关系更容易产生“内部人控制”,对经理人员的约束和制衡机制难以建立。而在法人控股的公司,法人股代表的资本不仅包括国家资本,更多的是民营资本和集体资本。直接的经济利益关系能使他们对经理形成较好的约束。此外,由于法人股不能上市流通,持有者不能通过市场转让取得差价,而是作为长期投资取得红利回报,因而他们更加关注公司的中长期发展。可见,法人股更具有“经济人”的人格化特征,更具有动力和能力去参与公司治理。王克敏(2004)等认为,股权结构对公司绩效作用的强弱受到投资者保护程度的影响。当投资者保护增强时,大股东对管理者的监督力度降低;当投资者保护减弱时,情况则相反。李斌、孙月静(2007)对我国民营制造企业作为样本进行实证分析显示:成长阶段公司的股权集中度与公司绩效正相关;成熟阶段公司的股权集中度与公司绩效负相关,与股权制衡度不相关。徐丽萍、辛宇和陈工孟(2006)发现股权集中和经营绩效之间有着显著的正相关关系,而且这种关系在不同性质的控股股东中都存在;同时,过高的股权制衡程度对公司经营绩效有负面影响。李汉军和张俊喜(2006)的研究结果表明,股权集中度以及控股股东的持股比例与上市公司技术效率水平的提高显著正相关;股权制衡与上市公司技术效率显著负相关,而与技术效率水平提高的相关性却并不显著。胡芸(2009)经过实证研究认为由于国有股东在公司治理中的低效率和消极态度,国有股持有比例与公司绩效无显著关系。流通股比例与公司绩效存在负相关关系,这或许是由于流通股股东在公司治理中存在明显的“搭便车”现象。法人股持股比例与公司绩效之间存在显著的倒U 关系。股权高度集中,使得控股大股东为所欲为,形成“一言堂”的局面;股权高度分散,又会导致“内部人控制”。实证分析也表明了,适度的股权集中度最有利于公司治理,即股权集中度与公司绩效之间也存在倒U 型曲线关系。怀娜,马建(2009)将股权集中度划分为三个层次,即分散、适度、集中。实证得出的结论就是股权过度分散和过度集中都不利于公司的治理绩效,两者呈负相关关系,只有当股权集中度在一个适的范围内,才可以促进公司绩效的提升。马海涛,徐玉楠(2009)认为目前我国股权的高度集中是造成我国上市公司治理低下,公司绩效低的重要原因之一,只有大力推进股权分置改革,实现股权的全流通,才能真正分散股权结构,并且非流通股股东和流通股股东才可能形成共同的利益基础,掌握公司控制权的非流通股股东才可能真正关心公司的治理和公司的业绩。蓝文永,韦明升(2009)觉得由于我国证券市场的外部监督、法律法规完善,缺少对投资者的保护,而股权集中可以形成控股股东,能有效地监督代理人的行为,降低代理成本。保持一定的股权集中度,有利于公司经营绩效的提高。总的来说,我国于2005 年拉开了股权分置改革的大幕。到目前为止,绝大多数上市公司已经完成了股改。然而,股权分置是过去若干年支撑我国资本市场运行的制度平台,当这个制度平台被一个“全流通”的市场所取代,股改到底能给企业带来什么? 它对股权结构的优化是否能起到促进作用,进而为上市公司绩效带来怎样的影响?股改后上市公司如何发展等一系列问题成为我们要解决的重要课题。三、创业板上市公司股权结构与绩效关系研究设计本文选取了在深交易所上市交易的公司中的42家公司作为研究对象。本文选取的创业板上市公司年度财务报告中财务指标与股权数据来源于同花顺,经过对原始数据进行计算得到所需数据。按照创业板上市的要求,行业要求为“两高五新”,即高科技与高增长、新经济、新服务、新能源、新材料和新农业。选取的创业板上市公司分行业统计结果如下表:行业分类公司数(家)百分比(%)机械设备1330.95信息技术1023.81医药生物511.90石化塑胶49.52社会服务37.14批发零售24.76电子24.76其他(运输、传播等)37.16合计42100.00四、创业板上市公司股权结构与绩效关系研究过程(一)变量的设定本文的研究变量主要包括因变量、自变量、控制变量三大类。其中的因变量用公司的绩效指标来表现,自变量包括法人股比例、国有股比例、流通股比例及其他一些指标,用资产负债率和公司规模来作为控制变量。具体如下: (1)因变量。因变量以公司绩效来表现,主要采取主营业务资产收益率来衡量公司绩效,同时结合净资产收益率进行对比分析。之所以选择这两个指标不仅仅是因为它们能够很好的反映出公司的盈利能力和绩效水平,也因为它们的真实性相对较好。 (2)自变量。在本文中的股权结构包括股权属性和股权集中度。股权属性分为国有股比例、法人股比例和流通股比例。股权集中度以一些大股东的数值比例作为衡量指标。(3)控制变量。为了控制公司的其他特征可能对公司绩效造成的影响,选取了资产负债率、公司规模作为控制变量,其中资产负债率反映了公司的财务状况,公司规模对公司绩效也有不小的影响。各变量的解释见下表变量的解释主营业务资产收益率公司主营业务利润与总资产的比值净资产收益率净利润与净资产的比值国有股比例国有股在总股本中的比例法人股比例法人股在总股本中的比例流通股比例流通股在总股本中的比例第一大股东持股比例第一大股东所持股份在总股本中的比例第五大股东持股比例第五大股东所持股份在总股本中的比例第二大至第五大股东持股比例第二大股东至第五大股东持股之和占总股本的比例第一大股东持股比例与第二大至第五大股东持股比例的比值第一大股东所持股份在总股本中的比例与第二大股东至第五大股东持股和占总股本比例的比值赫芬德尔指数前五大股东的持股比例平方之和资产负债率总资产和总资产之比公司规模总资产(二)样本总体的描述性分析下表是样本公司各变量的最大值、最小值、均值及标准差的统计。样本公司各变量基本情况统计变量名称最大值最小值均值标准差主营业务资产收益率CROA(%)15.764.096.772.09净资产收益率ROE(%)16.644.717.742.08国有股比例(%)48.0228.9235.498.86法人股比例(%)57.1527.8240.0811.48流通股比例(%)52.77924.849.59第一大股东持股比例CR1(%)57.15928.6811.43第五大股东持股比例CR5(%)150.124.082.58第二大至第五大股东持股比例LAST4(%)59.0313.231.5610.23赫芬德尔指数HERF5(%)33.992.4713.267.36第二大股东至第五大股东持股比例和第一大股东持股比例与第二大股东至第五大股东持股比例的比值Z(倍)7.75-97-2.1221.29资产负债率LEFT(%)42.682.5413.598.62公司规模SIZE(%)2379038039303656692.6876005628.7413763606.41.公司绩效统计及描述性分析 由上述表格显示,主营业务资产收益率的最大值达到15.76%,最小值为4.09%,而净资产收益率的最大值为16.64%,最小值仅为4.71%,说明上市公司中,不同行业甚至是相同行业的公司绩效差别很大。2.股权属性统计及描述性分析 由表显示,样本上市公司国有股比例的最大值为48.02%,均值为35.49%;而从法人股比例来看,其最大值为57.15%,均值为40.08%,其值均高于国有股比例;从流通股比例的统计来看,其最大值为52.77%,均值为24.84%。从统计结果可以看到,法人股比例的均值是最大的,国有股比例的均值其次,流通股比例的均值最小。因此样本公司的数据分析反映了上市公司股权结构中,法人股的几项值均占绝对优势。3.股权集中度统计及描述性分析 由表显示,样本上市公司第一大股东持股比例的最大值为57.15%,均值为28.68%;从前五大股东持股比例的统计看,最大值为15%,均值为4.08%,远小于第一大股东的持股比例;而第二大股东至第五大股东持股比例的最大值为59.03%,均值为31.56%;由前五大股东的持股比例平方和的统计可知,其最大值为33.99%,均值为13.26%;第一大股东持股比例与第二大股东至第五大股东持股比例的比值的最大值为7.75,均值为-2.12。从股权集中度指标来看,上市公司的股权集中度程度较高,同时也表明上市公司的股权结构存在着第一大股东持股比例过高的现象。(三)控股股权分组的描述性分析 我们根据第一大股东的持股性质将存在控股股东的公司进一步划分为国有股控股公司、法人股控股公司和流通股控股公司。根据这一标准,将样本按控股股权分组,得到国有股控股公司3家,占7.14%;法人股控股公司9家,占21.43%;流通股控股公司为30家,占71.43%。控股股权各变量描述统计指标CROA(%)ROE(%)GYG(%)FRG(%)LTG(%)CR1(%)CR5(%)HERF4(%)LAST4(%)Z(倍)国有股控股3家最大值15.7516.6548.0236.5137.8248.0287.9425.0859.032最小值4.414.7228.9213.8215.2928.9247.039.3817.480.49均值9.6310.5435.4924.7729.935.4969.0017.2433.501.39法人股控股9家最大值8.329.512.5057.1552.1857.1575.0010.1337.273.20最小值5.145.95027.8220.3527.8262.371.3316.960.68均值6.748.050.8340.0836.0839.2068.254.3729.041.61流通股控股30家最大值11.3711.965.4039.6452.7752.7775.0028.5745.043.45最小值4.124.962.5109940.002.1613.200.35均值6.507.500.359.3024.8424.8456.9510.3032.110.921.公司绩效统计及描述性分析由上表显示,国有股控股公司中,主营业务资产收益率的均值为9.63%,净资产收益率均值为10.54%,主营业务资产收益率均值的最大值处于国有股控股公司;法人股控股公司中,主营业务资产收益率均值为6.74%,净资产收益率均值为8.05%;流通股控股公司中,主营业务资产收益率的均值最小,为6.50%,净资产收益率也最小,为7.50%。从分组的绩效指标的均值来看,国有股控股公司的主营业资产收益率、净资产收益率最高,这可能与我国的政治体制有关,我国的国有企业很多是处于垄断地位也是有一定关联;法人股控股公司的绩效指标较好,在法人股股东控股的公司中,大多数法人股东缺乏积极参与治理、改善公司绩效的积极性与能力,影响了公司绩效;流通股控股公司的各项指标均是较低的,这可能与这些公司的股东股权较分散,无法对公司进行有效地治理有关,因此这些公司的绩效排在末尾。2.股权属性统计及描述性分析由表显示,国有股控股公司中国有股比例较集中,均值为35.49%,法人股比例均值最小,为24.77%,流通股比例均值较小,为29.9%;法人股控股公司中,法人股比例较集中,均值为40.08%,较接近股权比例的一半,国有股比例均值很小,才0.83%,流通股比例均值也是蛮大,达到36.08%;流通股控股公司中,流通股比例较集中,均值为24.84%,法人股比例均值较小,为9.30%,国有股比例最小,只有0.35%,与其他两种股比例相差较大。控股公司中,国有股控股公司中国有股较集中,法人股控股公司中法人股较集中,流通股控股公司中流通股较集中,说明在控股公司中,控股股份较高,这也说明了第一大股东所占的比例较高。3.股权集中度统计及描述性分析由表显示,第一大股东所持比例最大的是法人股控股公司,其值达到了57.15%,流通股控股公司为52.77%,国有股控股公司较小,为48.02%;前五大股东持股比例最大的是国有股控股公司,其值达到了87.94%,其余法人股控股公司与流通股控股公司均为75.00%,前五大股东的持股比例均超过了50%;前五大股东持股比例的平方和最大的是流通股控股公司,为28.57%,其次是国有股控股公司为25.08%,相差不是很大,最小的是法人股控股公司,为10.13%;第一大股东与第二大股东至第五大股东持股比例的比值最大的是流通股控股公司,为3.45,法人股控股公司其次,为3.20,最小的是国有股控股公司,为2。从第一大股东持股比例看到,法人股控股公司第一大股东持股比例要高于其他公司。国有股控股公司虽然在比例上较低一点,但是仍然掌握着公司权,因为它的比例超过50%。通过其他指标可以看到,在非国有控股的公司中的股权较为分散,而在国有控股公司中,第一大股东对公司有绝对的控股权限,相对于法人股控股受限小得多。从各项数值综合来看,在国有控股的公司中,股权集中度要更高一些,甚至达到了高度集中。(四)研究结论从以上数值综合来看,股权集中度对公司绩效的影响,主要是正向影响。国有股股东有着区别于国家利益的相对独立的利益,这些机构又是以国家所有者的全权代表的身份出现的,因此这些机构的领导者就有可能利用他们的权力来谋求自身的或小集团的利益。当国有股存在较为严重的代理问题,所有者权能弱化,而政府的一些行政干预又使得在上市公司的治理过程中行政干预的痕迹过重,政企难以有效分离,则各方的制衡就会失去平衡。由于国有股代理链条过长、所有权能弱化等原因,给公司的绩效造成了负面影响。但是一些国有股持股比例大的创业板上市公司,政府可能对其发展有一定的政策支持,从而对公司绩效产生正面作用。法人持股的比例,处于相对控股或大股东的地位,此时由于并不具备完全掌控公司经营的权利,更关注的是公司的市场表现,即公司的市场价值,具有一定的投机性质。而当其比例达到较高程度时,更倾向于对公司财务业绩的关注,更有能力通过改善公司的经营和财务状况而取得长期效益。流通股比例与公司绩效有着显著的负相关关系。由于他们很难获得创业板上市公司足够的表决权从而监督其经营管理,他们所能获得的最多也只是公司的分红、送股。但在目前的股市,创业板上市公司又很吝啬,极少有分红等回报。这样,机构投资者和散户更加倾向于采用投机策略,他们主要关心买卖股票的差价,而不会花太多力气去监督和管理经营以获得红利收入。因此,创业板上市公司的流通股比例与公司绩效负相关。五、政策性建议通过以上一系列的实证研究和分析总结,针对我国创业板上市公司存在的一些关于股权结构方面的问题提出一点建议,以期能够更好地促进公司持续有效发展,具体对策如下:1. 在目前阶段, 上市公司的股权不能太分散, 一定程度的股权集中可以提高股东对公司管理层的监控效率。限制大股东掠夺的可行办法是努力设计成代表不同利益主体的若干法人或自然人股东共同形成相对的股权制衡局面, 通过法人或自然人股东的积极参与促进公司治理结构的完善。但是在证券市场成熟的条件下,多元化的分散性股权结构更能体现出一种相互制衡的优势,能有效约束控股股东行为,避免出现大股东违规行为而损害其他股东利益的行为。2.由于法人股比例对公司业绩有显著正影响, 社会公众股比例与公司业绩缺乏相关性, 因此从现阶段来看, 自然人股减持的方式似乎应该是配售给法人股东, 但不是配售给高风险的创投公司, 因为增加法人股东持股比例具有高效监控公司管理层的功效。在制定具体的自然人股减持措施时, 还应该考虑国家的产业导向以及行业的市场竞争环境等因素。另外, 要解决私人资金的合理投资问题,大股东能够履行股东权责, 确保代理人到位。3.鉴于董事会持股、监事会持股、经理层持股与公司绩效显著正相关、高管薪酬激励对于上市公司绩效具有显著正向意义 ,中国上市公司应强化公司的股权激励制度 ,鼓励董事会、监事会及经理层持股 ,设计良好的公司激励机制 ,使公司高管利益与公司发展高度保持一致 ,充分调动公司各方积极性 ,各司其职,以提高公司绩效。4. 提高流通股比例。目前中国上市公司流通股比例过低, 导致作为外部公司治理机制的控制权市场、经理人才市场都无法发挥作用, 控股股东不怕因股价下跌而被收购和兼并, 因此从长远来看, 提高流通股比例是必然趋势。但目前流通股分散在众多小股东手中, 广大小股东既没有动力也没有能力实施对公司经理层的监督, 这种情况下增加流通股比例可能是一把双刃剑, 一方面使外部公司治理机制得以发挥并在一定程度上制约了公司经理层的行为; 另一方面, 过于分散的小股东根本无法对公司实施实际监督, 上市公司可能完全被内部人所控制。大力发展机构投资者是解决这一问题的有效途径, 目前我国机构投资者由于持股规模小, 因而在上市公司治理中扮演消极角色, 当机构投资者持股达到一定规模后, 退出成本将超过参与治理的成本,此时机构投资者将在上市公司治理中发挥积极作用。提高流通股比例与大力发展机构投资者有机结合, 使机构投资者代替中小股东成为监督公司经理层的重要力量, 同时也能对其他大股东形成股权制衡, 这似乎是未来中国上市公司股权结构的发展方向。参考文献 1 胡玲燕.我国上市公司股权结构与公司业绩关系的实证研究.硕士论文,2006:P2-3.2 杨永利,杨万顺.上市公司股权集中程度与公司治理绩效关系的实证研究.运筹与管理,2008(4):P107.3 严若森.论上市公司股权结构与经营绩效的关系.财经问题研究,2009(6):P81.4 王艳丽.中国上市公司股权结构与公司业绩关系的实证研究.金融资本,2009(6):P90.5 晏艳阳,刘振坤.股权结构对公司业绩的影响:假定与实证.财经理论与实践,2007(2):P40-41.6 顾水彬.资本结构、资产结构、股权结构与公司绩效关系的实证研究.财会通讯,2009(7):P115-116.7 龙莹,张世银.股权结构与公司绩效关系的实证研究.统计教育,2009(5):P38.8 王克敏、陈井勇1股权结构、投资者保护与公司绩效 J 1管理世界, 2004, 7112721339 李斌、孙月静,企业成长阶段性对于我国上市公司股权结构与公司绩效的影响分析 J 1财贸经济, 2007, 613924410 徐丽萍,辛宇,陈工孟.股权集中度和股权制衡及其对公司经营绩效的影响.经济研究,2006(1):P90-100.11 李汉军,张俊喜.上市企

    注意事项

    本文(创业板上市公司股权结构与绩效关系的实证研究[毕业论文]0530.doc)为本站会员(laozhun)主动上传,三一办公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上载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 若此文所含内容侵犯了您的版权或隐私,请立即通知三一办公(点击联系客服),我们立即给予删除!

    温馨提示:如果因为网速或其他原因下载失败请重新下载,重复下载不扣分。




    备案号:宁ICP备20000045号-2

    经营许可证:宁B2-20210002

    宁公网安备 64010402000987号

    三一办公
    收起
    展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