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小企业融资困境及对策研究 学习资料.doc
摘要 近年来,我国中小企业发展迅速,并在增加就业、促进科技进步、社会分工、扩大出门以及维持社会经济稳定发展等方面,发挥着不可忽视的作用,业己成为国民经济发展的重要支柱。然而,中小企业在其发展过程中陷入了融资困境,融资难已成为制约中小企业发展壮大的重要因素,严重阻碍其长足发展。因此,分析中小企业面临的融资困境及其成因并探讨其解决方法便具有非常重要的理论和现实意义。本文首先介绍了论文的研究背景及意义,对国内外研究现状进行了回顾,并对相关概念进行了界定,其中包括中小企业的界定标准及企业融资的定义、方式和渠道。接着对中小企业融资困境进行了理论分析,论述了中小企业融资的国外现状,在此基础上分析了我国中小企业融资现状,发现其面临着多层面的融资困境,通过对融资困境的详细分析,得出我国中小企业融资困境主要由以下几个方面造成:一是中小企业自身障碍:二是现行的金融体制的障碍;三是资本市场的不完善;最后基于上述融资困境的原因分析,并结合一些案例提出了解决我国中小企业融资困境的有效对策。关键词:中小企业融资融资困境对策AbstractRecently years, our countrys small and medium-sized enterprise (SME) has obtained considerable development, small and medium-sized enterprise has played a noticeable role in increasing the employment, promoting the science and technology getting ahead, promoting the social division of labor, enlarging the exports, maintaining the stability of economic development and so on, the small and medium-sized enterprise has become important prop of national economy development. But small and medium-sized enterprise falls into financing difficulty in their development, the financing difficulty has become main factor to restrain the small and medium-sized enterprises development, which is strongly affect it grow up. So, analyzing financing difficulty and origin that small and medium-sized enterprises face, and probing into the effective way to alleviating the financing predicament, has a very important theoretic and realistic meaning.The article first introduce the background and purpose of this study, and review relevant domestic and foreign present research, and definite relevant concept, including the definition of enterprise financing, way and channel to enterprise financing. Then analyze the difficulty of small and medium-sized enterprise financing on theory, discuss the situation of foreign small and medium-sized enterprises, then analyze the difficulty of small and medium-sized enterprise financing, we can find small and medium-sized enterprise confronted with multi-arrangement financing difficulty. At the same time, analyze the reason that financing difficulty, we can conclude three sides of reason: including barrier of small and medium-sized enterprise financing; our countrys present monetary system and imperfect capital market. At last, on the base of the analyze and study in the reason of small and medium-sized enterprises financing difficulty, then combine with come case to put forward effective countermeasures to the small and medium-sized enterprises financing difficulty.Keywords: small and medium-sized enterprises (SME); financing; financing difficulty; countermeasure目录摘要iAbstractii第一章绪论11.1研究背景及意义11.2 国内外的研究现状11.2.1 国内外研究现状21.2.2 国内研究现状31.3 研究方法及相关概念的界定31.3.1 研究方法31.3.2 中小企业界定标准41.3.3 企业融资的定义41.3.4 企业融资的方式与渠道41.4 论文的基本结构5第二章中小企业融资困境的理论分析72.1 信息不对称理论72.1.1 信息不对称引起逆向选择和道德风险72.1.2 信息不对称引起银行的“信贷配给”82.2 中小企业资本缺口理论8第三章 中小企业融资的国际比较与借鉴93.1 英美模式93.2 日德模式103.3 两大模式的比较113.4 启示与借鉴11第四章 我国中小企业融资的现状124.1我国中小企业发展现状124.2我国中小企业在国民经济中的重要作用124.2.1 中小企业是我国经济增长的重要源泉124.2.2 中小企业是缓解就业压力和保持社会稳定的基础力量124.2.3中小企业是技术创新的重要力最124.2.4中小企业是促进社会化专业分工的重要力量134.3 我国中小企业融资困境134.3.1内源资金比重偏低,自我累积意识差134.3.2间接融资单一,主要以银行贷款为主134.3.3 中小企业债权融资、股权融资以及民间融资等受到限制144.4我国中小企业融资困境的原因154.4.1中小企业融资的内部原因15第五章 解决我国中小企业融资困境的对策195.1加强中小企业自身建设195.1.1 规范企业治理结构,提高管理水平195.1.2 强化企业的信用等级,提高信用观念195.1.3加强财务管理,规范财务制度,增加财务信息的真实性195.1.4提高中小企业自我积累能力195.2商业银行加大对中小企业融资支持205.2.1科技型小企业成功获得银行贷款的案例分析205.2.2案例的启示215.3 建立中小金融机构225.3.1 建立专门的金融机构为中小企业融资提供服务225.3.2 建立符合我国中小企业发展的政策性银行225.3.3 进一步加大中小金融机构贷款利率的浮动幅度225.3.4 完善对中小金融机构风险控制和监管235.4 发展和完善中小企业信用担保体系235.5完善我国的风险投资体系245.5.1金蝶公司获取风险投资的案例245.5.2 案例启示255.6发展多层次的资本市场265.7创新中小企业的融资275.7.1 发展融资租赁275.7.2非正式金融27结论28参考文献28致谢30第一章 绪论1.1 研究背景及意义 无论在发达国家还是发展中国家,中小企业在国民经济发展中占有重要的地位,在促进经济增长、增加就业、促进科技进步、促进社会化专业分工、扩大出口等方面,发挥着不可忽视的作用。根据国家发展与改革委员会(以下简称发改委)科技部的数据,截止2006年10月底,我国的中小企业数量已达到4200多万家,占全国企业总数的99.8%以上。中小企业创造的最终产品和服务价值已占到中国国内工业生产总值的58%,出口总额占到68.3%,利税则占到的50%左右,提供了75%以上的就业机会,而且我国专利技术的65%是由中小企业发明创造的,75%以上的技术创新是由中小企业完成的,80%的新产品是由中小企业开发的,中小企业己成为技术与机制创新的主体,在技术进步和机制创新中发挥着日益突出的作用。由此可见,中小企业已经成为促进我国国民经济持续、快速、健康发展的重要力量。2003年1月l日正式实施的中小企业促进法标志着我国对中小企业加强扶持、指导和服务进入了法制的轨道,同时也说明中小企业在我国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中的地位和作用越来越受到社会各界的广泛关注。然而与大企业比,中小企业在社会经济群体中仍然处于弱势地位,它们面临着更多的困难。根据亚太经合组织(简称APEC)的归纳,全世界的中小企业一般存在着五大困难:市场准入、资金融通、人才引进、信息共存以及科技应用。特别是融资困境己成为制约中小企业发展的首要问题。我国的中小企业不仅面临着权益资本融资缺口和债务资本融资缺口,而且由于金融体系不发达,商业银行缺乏评估信贷价值的经验和技术,政府的金融政策存在扭曲,中小企业信息不对称问题突出以及整个社会信用文化邀乏等一系列问题,使我国的中小企业在融资时面临着更多的困境,这在很大程度上影响了我国中小企业的健康发展。就权益性资本融资而言,正规的资本市场因过高的条件要求与中小企业几乎无缘,直接沟通投资者和筹资者的非正规资本市场又一直被政府划在非法金融的范畴内,从而很难顺利发展。虽然在2004年5月深圳证券交易所推出了中小企业板块即“二板市场”,但因种种原因进展缓慢。风险投资虽然可在一定程度上缓解中小企业的“权益资本缺口”,但仅仅是一个解决局部问题的对策。就债务性资本融资而言,尽管管理当局不断地呼吁甚至通过发布“指导意见”,来敦促商业银行更积极地向中小企业提供贷款。但是,己经走上商业化道路的商业银行在向企业提供贷款时,己经越来越多地关心贷款的安全,从而可能更多地对中小企业实行“信贷配给”。因此,客观地分析中小企业融资的困境,深入分析问题的成因,并提出切实有效的解决办法,不仅关系到中小企业的发展,而且对推进我国改革的平稳发展具有十分重要的现实意义。1.2 国内外的研究现状随着经济的不断发展,中小企业在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的地位和作用日益受到社会各界关注。与此同时,中小企业在经营中面临着各种各样的困难尤其是融资问题也逐渐成为人们讨论的热点。1.2.1 国内外研究现状国外关于中小企业融资的理论研究主要包括两部分的内容:一是资本结构理论;二是中小企业融资需求理论。第一、资本结构理论,包括早期的资本结构理论和现代资本结构理论。早期的资本结构理论是美国经济学家大卫·杜兰特提出的,包括净收益理论、净经营收益理论和传统理论,净收益理论认为企业利用债务资金总是有利的,当企业100%使用债务资金时,企业的市场价值最大。净营业收益理论认为企业的资本结构和企业成本与企业的价值无关,不存在最佳资本结构优化问题。传统理论则介于以上两种理论之间,认为每个企业都存在一个最佳的资本结构,企业可以通过财务杠杆的使用来降低加权平均的资本成本,并增加企业的总价值,但财务杠杆的利用伴随着财务风险,从而引起债务资本成本和权益资本成本的提高。可以看出,净收益理论重视财务杠杆效应而忽视了财务风险,净经营收益理论又过分夸大了财务风险,传统理论则略了负债比率同权益资本成本之间的关系,而且这3种理论都建立在经验推断的基础上,没有经过科学的数学推导和统计分析,是不成熟的理论。随着理论界放松对MM理论的限制,出现了以静态权衡理论(Static Trade of Model)、融资次序理论(Pecking Order Hypothesis)、代理理论(Agency Theoretic Framework)和信息不对称理论为代表现代资本结构理论。第二、中小企业融资需求理论.包括信贷缺口、信贷配给、关系型贷款等。20世纪30年代初,英国议员在向国会提供的关于中小企业问题的调查报中就指出,中小企业融资面临着“金融缺口”。 Macmillan发现,当企业需要的外源性资本的规模低于25万英镑(约合400万英镑现值)时,很难在资本市场上融到资金。中小企业融资面临信贷配给问题,Stiglitz与Weiss在关于信贷配给的经典文献中指出,信息不对称导致的逆向选择和道德风险是产生均衡信贷配给的基本原因。当面临对贷款的超额需求时,银行为了避免逆向选择,不会用提高利率的办法来出清市场,而是在一个低于竞争性均衡利率的水平上对贷款申请者实行配给。Whette的信贷配给模型拓展了Stiglitzti等人的理论,他指出,在借款人风险中性的条件下,银行的抵押品要求也可能成为信贷配给的内生机制。Bester进一步讨论了抵押品在信贷配给中的作用。他认为,抵押品可以和利率同时作为银行分离贷款项目风险类型的甄别机制,即银行可以通过企业对抵押品数量变动的反应的敏感程度来分离高风险和低风险的贷款项目。Williamson讨论了信贷配给过程中出现的监督成本问题,他也将银行期望收益与利率之间的非单调性变化归因于信息不对称。关系型贷款是解决中小企业融资问题的一种熏要手段、这类贷款的决策主要基于通过长期和多种渠道的接触所累积的关于借款企业及企业主的相关信息而做出。在关系型贷款下,银行的信息积累可以通过平时办理企业的存款、结算和咨询业务而附带取得,也可以从企业的利益相关者(股东、债权人、员工、供应商和顾客等)以及企业所在的社区获得。关系型贷款依据难以量化和传递的“软信息”,部分地弥补了中小企业因无力提供合格财务信息和抵押品所产生的信贷缺口,有助于改善其不利的信贷条件。实证研究表明,银行和企业长期合作关系的强化有利于降低中小企业贷款的利率,减少贷款的担保和抵押,降低对商业信用的依赖,缓和利率波动对中小企业贷款利率的影响。另外,Banerjee(1994)论述了中小金融机构在为中小企业提供金融服务方面拥有信息上的优势。他们提出了两个假说,一是长期互动假说,另一假说是共同监督假说。该理论给我们的启发是,发展中小金融机构,满足中小企业的融资需求是一个可行的选择。1.2.2 国内研究现状目前,国内的理论研究主要集中在中小企业资难的症结分析与融资渠道的选择上,就这些方面的研究理论界也说法不一。从信息和交易成本的角度分析中小企业的融资困境。林毅夫、李永军指出,由于信息不对称,中小企业存在着使用其信息优势在事先的谈判、合同签订的过程和事后资金使用过程中损害资金提供者的利益的激励因素,导致逆向选择和道德风险。徐洪水认为金融缺口从根本上说是我国存在的金融压抑造成的,实际利率没有反映真实的资金供求,导致资金的过度需求和有效供给不足并存,出现“金融缺口”,同时由于银行和企业信息不对称使得资金有效供给减少,加剧“金融缺口”。张捷通过对发达国家中小企业财务数据的跨国比较,探讨了中小企业外源融资的制约因素和“金融缺口”的产生原因;在借鉴国际经验和对我国中小企业融资约束因素的实证分析基础上,提出了发展民营中小企业金融机构,建立地方适度分权的金融管理体制和多元复合共生型金融体系的构想。从中小企业融资渠道的选择上分析中小企业融资困境。林毅夫、李永军从我国劳动力丰富、资本稀缺的要素禀赋出发,认为我国中小企业进行直接融资的成本较高,企业规模的限制决定了采取编制公开财务报表上市要承担巨大的信息成本;而从企业的技术类型看,中小企业以劳动密集型为主解决中小企业融资困难唯一的方法是大力发展中小金融机构。贺力平认为,妨碍我国银行机构扩大对中小企业信贷支持的主要因素是银行机构缺乏企业客户风险方面的足够信息,从而不能做出适用的风险评级并提供相应的信贷服务,指出可以通过发展非国有金融机构和转变国有金融机构的经营方式来解决贷款者与中小企业借款者之间的信息不对称问题。张杰认为,民营经济的金融困境源于国有金融体制对国有企业的金融支持和国有企业对这种支持的刚性依赖,以及由形成的信贷资本化。他认为,解除民营经济金融困境的根本出路在于营造内生性金触制度成长的外部环境。李志赞就中小企业融资问题建立了一个一般性的分析框架。他认为中小企业的非匀质性贷款抵押和交易成本是影响中小企业从银行获得信贷的三个主要因素;缓和信息不对称程度、增加贷款抵押、降低交易成本,都将使中小企业得到的信贷增加。在一定的前提假设下,将中小金融机构引入模型,发现引入中小金融机构将使中小企业得到的信贷增加,并增加社会的总体福利;并且在中小盒融机构的信息优势、数量和中小企业的融资总额之间存在着一向关系。故认为我国应该建立起以中小金融机构为主体的金融体系。陈晓红教授则认为中小企业融资难的根源在于中小企业信用不足,在我国目前信用体系建设还比较落后的时期,如何做好中小企业信用管理,信用评级是刻不容缓,亟待解决的现实问题。因此,解决中小企业“融资难”问题在于如何在现有条件下提升中小企业的信用,建立和健全社会信用体系。1.3 研究方法及相关概念的界定1.3.1 研究方法在研究方法上,本文结合企业融资的相关理论,对我国中小企业融资问题进行研究,将实证分析和规范分析相结合,宏观分析和微观分析相结合,提出解决我国中小企业融资困的对策。1.3.2 中小企业界定标准一般而言,世界各国对中小企业有定量和定性两种界定方法。从各国的实际情况来看,中小企业界定一般都是以定量标准即选用雇员人数、营业额、资产总额和资本总额中的一项或几项指标来确认中小企业。2003年2月19日,国家经济贸易委员会、国家发展计划委员会、财政部、国家统计局根据中小企业促进法,从实际出发,针对不同行业特点,以职工人数、销售额、资产总额三个指标为依据,重新确定了中小企业的划分标准。如表1.1行业名称 指标名称 计算单位中型企业小型企业工业企业 从业人员数 人 销售额 万元 资产总额 万元300-2000以下3000-30000以下4000-40000以下300以下3000以下4000以下建筑业企业 从业人员数 人 销售额 万元 资产总额 万元600-3000以下3000-30000以下4000-40000以下600以下3000以下4000以下批发业企业 从业人员数 人 销售额 万元100-200以下3000-30000以下100以下3000以下零售企业 从业人员数 人 销售额 万元100-500以下1000-15000以下100以下、1000以下交通运输 从业人员数 人企业 销售额 万元500-3000以下3000-30000以下500以下3000以下邮政业企业 从业人员数 人 销售额 万元400-1000以下3000-30000以下400以下3000以下酒店餐饮业 从业人员数 人企业 销售额 万元400-800以下3000-15000以下400以下3000以下表1.1 国家统计部门中小型企业划分标准1.3.3 企业融资的定义融资就是资金融通,从广义上讲融资是指资金在不同所有者之间的流动,是一种双向的互动过程,不仅包括资金的融入还包括资金的触出:狭义的融资则主要是指资金的融入,即通过各种方式或途径获得资金的过程。对于任何企业而言,都不可能完全利用自由资金满足企业生产和发展的需要,为了保证企业正常运行和扩大再生产,必须不断地从外界获取必要的资金,进行融资活动。本文所提及的融资是狭义的融资。中小企业融资就是指以中小企业为资金融入者(即中小企业是资金融入主体)的融资活动,它是指中小企业从自身生产经营现状及资金运用情况出发,根据企业未来经营与发展策略的要求,通过一定的渠道和方式,利用内部积累或向企业的投资者及债权人,筹集生产经营所需资金的,一种经济活动。1.3.4 企业融资的方式与渠道融资方式是指资金山资金盈余部门向资金短缺部门转化(即储蓄转化为投资)的方式、手段、途径和渠道。企业融资方式也就是企业获取资余的方式、手段、途径和渠道。企业融资方式由于存在不同的分类标准,因而也存在不同的类型。从融资主体角度,可对融资方式作如下层次的划分,第一层次为外源融资和内源融资,第二层次将外源融资划分为直接融资和间接融资。从资金的来源渠道不同,可以把企业融资分为股权融资和债权融资。1.3.4.1 内源融资与外源融资在市场经济中,企业一般是通过两种方式来获取资金:内源融资和外源融资。内源融资是指企业创办过程中以原始资本为起点的积累和发展过程中剩余价值的资本化。即财务上的自有资本及权益。在现行财务体制下,企业的内源融资由初始投资形成的股本、折旧基金以及留存收益(包括各种形式的公积金和未分配利润等)等项构成。内源融资具有自主性、有限性、低成本性、抗风险性的特点。外源融资是企业通过一定方式向企业之外的其它经济主体筹集资金。外源融资吸收外部资金盈余者的资金,转化为自己的投资。包括上述企业自留资金以外国家财政资金、银行借贷资金、非银行金融机构资金、其他企业资金、居民个人资金等。与内源融资相比,外源融资的特点表现为高效性、有偿性、高风险性、灵活性。外源融资还可以细分为直接融资和间接融资。外源融资在一定条件下可以转化为内源融资,如通过股权融资使企业股本增加,下一轮融资时,企业增加的股本,则是内源融资的基础。1.3.4.2 直接融资与间接融资 按照融资者融资过程获得资金是否经过金融中介,可分为直接融资与间接融资。这种划分的核心是,在储蓄向投资转化的过程中,资金是否经过金融中介机构,资金的所有权或经营权是否发生二次转移为标志。直接融资是指资金由供应者(储蓄者)直接转移到资金需求者(融资企业)手中,不需要中介者(机构)的协调与帮助或者有经纪人(或机构)的协调与帮助来实现资金在供需双方之间的转移。在资金转移过程中,经纪人(或机构)不涉及资金经营权问题。比如企业自己或通过证券公司出售股票和债券而使资金流向企业。在此过程中,证券公司作为中介,不涉及此项资金的经营权问题。直接融资借助于一定的金融工具(股票、债券)直接沟通最终出资者和最终融资者的资金联系,资金供给者与资金需求者直接融通,双方都清楚对方是谁,不需要通过诸如银行这样的金融中介机构。直接融资具有直接性、长期性、流通性的特点。 间接融资是指由金融中介机构(如银行)充当媒介,实现资金由资金盈余者(储蓄者)向资金需求者(融资企业)转移的融资渠道。在资金的转移过程中,中介机构(如银行)对资金拥有经营权,通过银行(包括各种信用社)中介职能,把分散的储蓄集中起来,然后供应给筹资者,筹资者通过银行间接获取储蓄者的资金。间接融资是金融机构信用的体现。与直接融资相比,间接融资的特点有间接性、可逆性、短期性。1.3.4.3 股权融资与债权融资按照资金的来源渠道不同,可以把企业融资分为股权融资和债权融资。股权融资是指企业根据资金需求的不同出让部分和全部股权以换取资金的融资方式。股权融资常常会在企业创办或增资扩股时采用。股权融资获得的资金形成企业的股本,由于它代表着对企业的所有权,故称所有权资金,它构成企业权益资金或权益资本的主要部分。 债权融资则是利用发行债券、银行信贷方式向企业的债权人筹集资金,它可以发生于企业生命周期的任何时期。债权融资要求债务人在契约约定的期限内,向债权人还本付息,发行债券属于直接融资,借贷融资属于间接融资。债务融资与股权融资相比较,承担的风险较大,但相对而言,付出的资金成本较低。1.4 论文的基本结构本文共分为六个部分。其中第一部分是绪论,简要说明本文研究背景及意义,对国内外的研究现状进行了回顾,并对相关基本概念进行界定、包括中小企业的界定、融资的概念及企业融资的方式与渠道。第二部分则对我国中小企业困境进行了理论分析,第三部分论述了中小企业融资国外现状,并对英美模式和日德模式进行了比较和借鉴。第四部分我国中小企业融资的现状进行了详细的论述,并对融资困境进行原因分析,主要包括中小企业融资的内部原因及中小企业融资困境的外部原因等。第五部分则是在第四部分原因分析的基础上结合案例对我国中小企业融资困境提出了一系列解决的对策,主要包括加强中小企业自身建设;建立中小金融机构;完善中小企业的信用担保体系;发展和完善我的多层次的资本市场等,以解决我国中小企业融资困境。最后是结论部分。第二章 中小企业融资困境的理论分析中小企业在融资过程中碰到的最大问题是中小企业和金融市场之间、金融机构之间存在着信息收集、分析和传播方面的障碍,这种信息方面的障碍,是导致中小企业融资困难的直接原因。2.1 信息不对称理论信息不对称,即交易的一方对交易的另一方不充分了解,因而影响其做出准确决策。在金融市场上,信息不对称导致了“逆向选择”和“道德风险”。2.1.1 信息不对称引起逆向选择和道德风险逆向选择是由事前的非对称信息,即交易之前买者不知道而卖者知道的信息所引起的。在许多融资的企业中,其经营风险的高低是有差别的。按照风险收益对称的原则,风险高的融资者还款的可能性较低,投资者在满足其融资需求时应收取较高的利率或者回报率以弥补风险损失;风险较低的筹资者,投资者可以收取较低的利率或回报率。但是由于投资者处于信息劣势地位,不可能对企业的信息知道得非常透彻,为了保证自己的盈利,投资者会将利率提高到能足以补偿贷款平均违约风险的程度,但这样会使低风险筹资者放弃筹资,即优质企业退出。道德风险是由事后的信息不对称,即交易发生以后的信息不对称引起的二投资者投资以后,企业由于使用的是投资者的资金,有可能不按照合同的约定来经营,而从事一种风险比较大的经营活动,其收益会很高,但是亏损的可能性也很大,这是投资者不愿意看到的。如果企业经营失败,投资者要承担投资失败的损失,而企业经营成功,投资者只能得到事先约定的收益。这样,企业的风险活动给投资者带来损失的可能性远远超出可能给投资者带来的收益,但是由于投资者无法对企业活动进行监督,因而无法避免道德风险的发生,所以投资者宁可做出不投资的决策。按照现代金融理论,在银行和借款人之间永远存在着“信息不对称”问题。资金的使用者在企业经营方面比资金的提供者掌握更多的信息。因此,他们就有可能利用这种信息优势在事先谈判、合同签订或事后资金的使用过程中损害资金提供者的利益,使资金的提供者承担过多的风险。因此,商业银行为了保证贷款的安全,必须尽力了解客户的有关信息,加大审查的力度。可见,信息是有成本的,要取得真实信息,其成本也许更高。如果银行没有掌握借款人的真实信息,那么最简单的办法就是要求客户提供抵押担保。一般情况下银行必然倾向于向那些能够提供足够抵押担保、或者具有较高信用评级的企业发放贷款。山于中小企业财务信息呈现内部化、缺乏透明度,使得银行为了避免不利选择,往往不愿向中小企业提供贷款。财务状况不透明度是中小企业融资困境的一个重要的原因,因为大企业特别是上市公司的经营状况、财务信息以及其他信息的公开化程度远高于中小企业,而且信息的真实程度也要高于中小企业。在此情况下,银行自然愿意向大企业贷款而不愿向中小企业提供贷款.同时信用的缺失、担保体系的不健全也是造成我国中小企业融资困境的原因。市场经济实质上是信用经济、契约经济。市场交易的顺利实现要依赖于交易双方实现所承诺的信用,即对己达成合同条款的全面履行。在我国,社会信用体系刚刚出现,处于起步阶段,企业信用制度没有建立,个人信用更为落后,商业信用遭到破坏信用危机,影响经济运行效率,导致银行对中小企业失去信任,银行对中小造成全社会的企业的贷款条件也越来越严格,手续越来越繁琐,人为增大交易成本。在信用缺失的情况下,为了减少银行的坏账率,银行通常对信息透明度高且现金流量稳定的大企业较容易提供贷款,而对信息不透明的中小企业来说就很难得到银行的信贷支持。2.1.2 信息不对称引起银行的“信贷配给”在市场经济条件下,银行为了解决信息不对称所引起的逆向选择和道德风险问题,会选择多种技术手段和资金战略来处理对中小企业的贷款,使得银行倾向于对中小企业实行信贷配给。所谓信贷配给,是指在一般利率条件下对贷款的需求超过了供给,可以将其分为两类:一是在对借款人信用评级基础上,一部分申请人可以得到贷款而另一部分则被拒绝。即使是后者愿意支付更高的利率也得不到贷款;一是借款申请人的借款要求只能得到部分的满足。这种现象在中小企业特别是民营中小企业融资过程中是常见的,即使是中小企业愿意以高于市场平均利率的水平获得贷款,银行也不会完全满足他们的信贷需求。信贷配给虽然能部分的解决信息不对称问题,但并没有从根本上触及信息不对称、道德风险、逆向选择等问题的根源。2.2 中小企业资本缺口理论中小企业资本缺口,指金融体系愿意或能够提供的融资服务低于中小企业对资本和债务的需求的差额。该概念最初由英国议员Macmillan在1 931年在其向国会提供关于中小企业融资问题调查报告中提出,Macmillan发现,当企业需要的外源性资本的规模低于25万英镑(约合400万英镑现值)时,很难在资本市场上融到资。中小企业存在的资本缺口主要来自于两个方面。一是规模不经济。无论是正式资本市场,还是非正式市场、柜台交易市场和第三市场,都存在着关于企业规模和经营年限等限制,公司股票上市其股本总额不得低于5000万元,公司生产经营必须符合国家产业政策。这为中小企业在资本市场上融资带来困难。此外,中小企业对于风险投资而言,也有着规范不经济的一面。由于风险投资属于股权投资,其回报往往是不可预测的,因此风险投资公司或基金管理人倾向于对其投资的中小企业进行近距离控制和监督,而风险投资的固定成本也成为许多中小企业获得风险投资的障碍。另一方面,由于风险投资者往往将注意力集中在投资回报率更高的电子信息、房地产等行业上,这种对行业的偏好对于许多中小企业而言是不利的,尤其是劳动密集型中小企业。第三章 中小企业融资的国际比较与借鉴资金缺乏是世界各国中小企业发展所面临的突出问题之一,为此,许多发达国家采取各种金融支持政策和手段来帮助中小企业解决资金来源问题,并收到了良好的效果。由于各国国情和发展基础不同,国际上存在不同的中小企业融资模式:一种以美国和英国模式为代表,简称英美模式;另外一种以日本和德国为代表,简称德日模式。3.1 英美模式以美国为代表的欧美经济发达国家,其经济政策的根本目标就是创造一个自由竞争的市场经济环境。在融资方面,美国政府对中小企业的扶持主要通过中小企业管理局制定宏观经济政策,引导民间资本流向中小企业。由于资本市场比较完善,美国的中小企业可以借助其发达的资本市场进行直接融资。主要融资方式如下:(1)自有资金美国人乐于个人投资兴办实业,加上民间资本较多,因此自有资金在中小企业融资方面占了很大的比重。(2)商业银行贷款由于中小企业的经营风险较大,资信比大企业低,商业银行一般不愿为中小企业提供贷款。为解决这一问题,美国专门成立了小企业管理局。它通过向中小企业提供担保使中小企业获得金融机构的贷款。当然,贷款利率会因为风险较大而比大企业贷款要高出2一个百分点。在1980年至1998年间小企业管理局共提供28万笔担保贷款,总额达410亿美元。(3)风险投资公司和中小企业投资公司风险投资公司属民间机构,它们对勇于创新投资的中小企业进行资金投入,为那些难以得到贷款的中小企业提供贷款,以促进中小企业的科技开发和创新。据统计1997年美国有675家风险投资公司,在美国东部的波士顿地区投入了8.7亿美元,在西部的硅谷地区投入了37亿美元。大量的风险投资极大推动了当地高科技行业的发展。中小企业投资公司是为中小企业提供融资服务的创业投资公司。1958年,美国在通过小企业法案后,由政府成立了小企业管理局并规定由小企业管理局审查和许可成立“中小企业投资公司”。它可从联邦政府获得很优惠的贷款支持,一般能得到不超过 9000万美元的优惠融资。具体的融资形式可以是低息贷款,也可以是购买和担保购买该公司的证券。但获得许可和融资支持的中小企业投资公司,只能投资于合格的中小企业,不能直接或间接地长期控制所投资的企业。投资方向主要是中小企业发展和技术改造。(4)政府贷款在美国,政府还提供直接的政府资助,主要包括三种类型:W由中小企业管理局向那些有较强技术创新能力、发展前景看好的中小企业发放直接贷款,但其领度非常有限。这是美国唯一的政府直接资助而且利率低于市场利率的优惠政策。(2)中小企业管理局向中小企业提供的自然灾害贷款。这种特殊的帮助,其目的在于使那些经营状况良好的受灾企业得以重建。(3)中小企业的创新研究资助。为了促进美国中小企业的科研开发,根据中小企业创新发展法,美国国会于1982年制定了中小企业创新研究计划,该计划规定,所有划拨研究与开发费用超过1亿美元的,政府有关部门必须按一定的比例向中小企业创新计划提供资金,用于资助中小企业开展科技开发和技术成果转化。(5)证券融资对于有了一定规模的中型企业,还可以考虑通过向外发行股票和债券融资。美国的资本市场相当发达,拥有多层次、全方位的证券市场和债券评级机制.除了证券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