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来到三一办公! | 帮助中心 三一办公31ppt.com(应用文档模板下载平台)
三一办公
全部分类
  • 办公文档>
  • PPT模板>
  • 建筑/施工/环境>
  • 毕业设计>
  • 工程图纸>
  • 教育教学>
  • 素材源码>
  • 生活休闲>
  • 临时分类>
  • ImageVerifierCode 换一换
    首页 三一办公 > 资源分类 > DOC文档下载  

    中国医疗器械市场预测与投资前景研究报告.doc

    • 资源ID:4159726       资源大小:2.31MB        全文页数:148页
    • 资源格式: DOC        下载积分:8金币
    快捷下载 游客一键下载
    会员登录下载
    三方登录下载: 微信开放平台登录 QQ登录  
    下载资源需要8金币
    邮箱/手机:
    温馨提示:
    用户名和密码都是您填写的邮箱或者手机号,方便查询和重复下载(系统自动生成)
    支付方式: 支付宝    微信支付   
    验证码:   换一换

    加入VIP免费专享
     
    账号:
    密码:
    验证码:   换一换
      忘记密码?
        
    友情提示
    2、PDF文件下载后,可能会被浏览器默认打开,此种情况可以点击浏览器菜单,保存网页到桌面,就可以正常下载了。
    3、本站不支持迅雷下载,请使用电脑自带的IE浏览器,或者360浏览器、谷歌浏览器下载即可。
    4、本站资源下载后的文档和图纸-无水印,预览文档经过压缩,下载后原文更清晰。
    5、试题试卷类文档,如果标题没有明确说明有答案则都视为没有答案,请知晓。

    中国医疗器械市场预测与投资前景研究报告.doc

    2008-2012年中国市场预测与投资前景分析预测报告中国医疗器械市场深度调研报告报告前言在整个工业产业中,医药只是一个小行业,而医疗器械则是这个小行业中更小的一个分支。但建国以来,尤其是改革开放以后,这个“小分支”取得的进步却不容忽视。建国初期,中国医疗器械企业数量只有70家,1985年发展到356家,2003年已经有9000余家;从业人员也由解放初期的1835人增加到现今的40万人以上;在工业产值方面,1949年的产值只有0.0192亿元,1985年为12.294亿元,2003年已达约600亿元;产品种类也从最初单一的常规器械发展到了目前的47个大门类,有6000多个品种,12000多种规格。截至2004年11月30日,全国31个省(市、区)中,26个省(市、区)与上年度同期相比生产企业数都有不同程度的增加,其中广东、江苏等省的企业增加数量分别达到245个和255个。全国医疗器械生产企业数由2003年的9009家增加到10447家,增长率达13.8%.增长较快的前10位省市有:新疆、福建、青海、湖南、广西、云南、广东、山西、内蒙古和北京。2004年,全国共注册境内一、二类医疗器械产品7088个,增长27%;三类医疗器械2137个,增长62%;港澳台医疗器械84个,增长110%;进口医疗器械2853个,增长51%.2001至2004年,中国共注册境内医疗器械产品29480个,其中一、二类23779个,三类5701个;港澳台医疗器械178个;进口医疗器械产品7595个。同时,2003和2004两年,共有382家企业退出医疗器械生产行业。主要是第一、二类医疗器械的生产企业,第三类医疗器械生产企业退出的比例较小。另一方面,中国医疗器械行业仍然呈现总体发展水平不高和区域发展不平衡的特点,市场仍有待规范。医疗器械行业产品品种繁多,制造技术涉及医药、机械、电子、塑料等多个技术交叉领域,企业生产规模大小不一。大型高端医疗器械产品对科技含量要求高、单个产品价值较高,适合小批量生产;中小型基础医疗器械产品对质量要求高、单个产品价值不高,适合大批量生产。医疗器械行业的上述特点给中国医疗器械产业发展留下巨大的空间,近年来随着中国精密制造和机电一体化设备的制造能力增强,中国医疗器械行业发展迅速。医疗器械行业是一个多学科交叉、知识密集、资金密集型的高技术产业,进入门槛较高。目前中国医疗机构的整体医疗装备水平还很低医疗器械产品的不少关键技术仍被跨国巨头们所垄断。国内医疗器械生产企业的竞争能力始终令人担忧。从中国医疗器械产品上看,门类上中国似乎近于齐全,但品种上尚多有缺项,而且高端产品少。从进出口产品种类来看,进口的主要是技术含量较高的大型医疗设备,出口的虽然有部分高端医疗器械产品,但主要是技术含量较低常规性的医疗设备。造成这种状况的原因是:国内医疗器械生产企业规模小,R/D(研发/销售额)比率低,自有技术产品少。目前,中国医疗器械行业同发达国家相比虽然存在差距,但是中国医疗器械的发展速度令世界都为之侧目。中国最新研发的医疗器械产品也走在了国际医疗器械行业的尖端。未来5-7年内,中国将超过日本,成为全球第二大医疗设备市场。到2010年中国医疗器械总产值将达1000亿元,在世界医疗器械市场上的份额将占到5%,到2050年这一份额将达到25%。“十一五”是中国医疗器械大发展的良好机遇,可以预见,未来中国医疗器械行业的发展空间十分巨大。本报告详尽描述了中国医疗器械行业运行的环境,重点研究并预测了其下游行业发展以及对医疗器械需求变化的长期和短期趋势。针对当前行业发展面临的机遇与威胁,提出了我们对医疗器械行业发展的投资及战略建议。本报告以严谨的内容、翔实的数据、直观的图表帮助医疗器械企业准确把握行业发展动向、正确制定企业竞争战略和投资策略。我们的主要数据来源于国家统计局、国家信息中心、海关总署、中国医疗器械行业协会等业内权威专业研究机构以及我中心的实地调研。本报告整合了多家权威机构的数据资源和专家资源,从众多数据中提炼出了精当、真正有价值的情报,并结合了行业所处的环境,从理论到实践、宏观与微观等多个角度进行研究分析,其结论和观点力求达到前瞻性、实用性和可行性的统一。这是我中心经过市场调查和数据采集后,由专家小组历时一年时间精心制作而成。它是业内企业、相关投资公司及政府部门准确把握行业发展趋势,洞悉行业竞争格局、规避经营和投资风险、制定正确竞争和投资战略决策的重要决策依据之一,具有重要的参考价值!正文目录第一章 2007-2008年中国内医疗器械市场发展状况及环境分析3第一节 2007-2008年中国医疗器械行业发展宏观及政策环境分析3一、快速发展的经济3二、人民消费水平总体提高3第二节 中国医疗器械行业当前发展的总体思路3一、机遇与挑战3二、参与联合国采购3三、多种形式的合作3第三节 国家产业政策导向及其影响3一、政策导向:监管和发展两手都要抓3二、医改提速对中国医疗器械行业的影响3第四节 外资企业进入情况与投融资体制分析3一、外企进入情况3二、投融资体制分析3第二章 2007-2008年中国医疗器械行业总体发展状况分析3第一节 中国医疗器械行业发展回顾3第二节 中国医疗器械行业发展现状分析3一、企业数量及分布情况3二、行业市场规模及其增长速度分析3三、行业盈利能力及亏损状况分析3第三节 中国医疗器械行业发展中存在的问题3第三章 细分行业市场综合对比与分述3第一节 医疗诊断、监护及治疗设备制造业3一、医疗诊断、监护及治疗设备制造行业界定3二、医疗诊断、监护及治疗设备制造行业对国民经济中的影响3三、医疗诊断、监护及治疗设备制造行业地域分布3四、企业亏损面分析3五、医疗诊断、监护及治疗设备制造行业投资收益情况分析3六、医疗诊断、监护及治疗设备制造业领先企业分析3第二节 口腔科用设备及器具制造业3一、口腔科用设备及器具制造行业界定3二、口腔科用设备及器具制造行业对国民经济中的影响3三、口腔科用设备及器具制造行业地域分布3四、企业亏损面分析3五、口腔科用设备及器具制造行业投资收益情况分析3六、口腔科用设备及器具制造业领先企业分析3第三节 医疗、外科及兽医用器械制造3一、医疗、外科及兽医用器械制造行业界定3二、医疗、外科及兽医用器械制造行业对国民经济中的影响3三、医疗、外科及兽医用器械制造行业地域分布3四、企业亏损面分析3五、医疗、外科及兽医用器械制造行业投资收益情况分析3六、医疗、外科及兽医用器械制造业领先企业分析3第四节 机械治疗及病房护理设备制造3一、机械治疗及病房护理设备制造行业界定3二、机械治疗及病房护理设备制造行业对国民经济中的影响3三、机械治疗及病房护理设备制造行业地域分布3四、企业亏损面分析3五、机械治疗及病房护理设备制造行业投资收益情况分析3六、机械治疗及病房护理设备制造行业领先企业分析3第五节 假肢、人工器官及植(介)入器械制造3一、假肢、人工器官及植(介)入器械制造行业界定3二、假肢、人工器官及植(介)入器械制造行业对国民经济中的影响3三、假肢、人工器官及植(介)入器械制造行业地域分布3四、企业亏损面分析3五、假肢、人工器官及植(介)入器械制造行业投资收益情况分析3六、假肢、人工器官及植(介)入器械制造行业领先企业分析3七、(详细的人造器官在眼科,骨科,心脏科,妇产科,肿瘤科方面医疗器械相关行业的介绍)3第六节 其他医疗设备及器械制造3一、其他医疗设备及器械制造行业界定3二、其他医疗设备及器械制造行业对国民经济中的影响3三、其他医疗设备及器械制造行业地域分布3四、企业亏损面分析3五、其他医疗设备及器械制造行业投资收益情况分析3六、其他医疗设备及器械制造行业领先企业分析3第五章 中国领先企业分析3第一节 航卫通用电气医疗系统有限公司3一、企业基本情况3二、企业销售收入及盈利水平分析3三、企业资产及负债情况分析3四、企业成本费用情况3第二节 淄博山川医用器材有限公司3一、企业基本情况3二、企业销售收入及盈利水平分析3三、企业资产及负债情况分析3四、企业成本费用情况3第三节 欧姆龙(大连)有限公司3一、企业基本情况3二、企业销售收入及盈利水平分析3三、企业资产及负债情况分析3四、企业成本费用情况3第四节 深圳迈瑞生物医疗电子股份有限公司3一、企业基本情况3二、企业销售收入及盈利水平分析3三、企业资产及负债情况分析3四、企业成本费用情况3第五节 力斯顿听力技术(苏州)有限公司3一、企业基本情况3二、企业销售收入及盈利水平分析3三、企业资产及负债情况分析3四、企业成本费用情况3第六节 楼氏电子(苏州)有限公司3一、企业基本情况3二、企业销售收入及盈利水平分析3三、企业资产及负债情况分析3四、企业成本费用情况3第七节 双鸽集团有限公司3一、企业基本情况3二、企业销售收入及盈利水平分析3三、企业资产及负债情况分析3四、企业成本费用情况3第八节 上海西门子医疗器械有限公司3一、企业基本情况3二、企业销售收入及盈利水平分析3三、企业资产及负债情况分析3四、企业成本费用情况3第九节 泰尔茂医疗用品(杭州)有限公司3一、企业基本情况3二、企业销售收入及盈利水平分析3三、企业资产及负债情况分析3四、企业成本费用情况3第十节 江苏金鹿集团有限公司3一、企业基本情况3二、企业销售收入及盈利水平分析3三、企业资产及负债情况分析3四、企业成本费用情况3第十一节 瑞声达听力技术(中国)有限公司3一、企业基本信息3二、企业发展历程3三、企业财务分析3第十二节 优利康听力技术(苏州)有限公司3一、企业基本信息3二、企业发展历程3三、企业财务分析3第七章 全球主要供应商分析3第一节 SIEMENS3一、SIEMENS概况3二、SIEMENS在中国3第二节 GE3一、GE概况3二、GE在中国3三、GE医疗集团3第三节 飞利浦3第八章 中国医疗器械行业发展展望3第一节 中国医疗器械行业的全球国际化设想3第二节 医械技术未来走向分析3第三节 医疗器械行业发展前景展望3第九章 风险评价与投资建议篇3第一节 进入壁垒3第二节 技术壁垒3第三节 经济壁垒3一、行业平均值3二、中型企业壁垒3三、小型壁垒3第四节 政策壁垒3第十章 投资强度分析3第一节 区域投资强度3第二节 各省市投资强度3第三节 各细分行业投资强度3第十一章 财务风险与投资收益3第一节 资产管理效益分析3第二节 偿债能力分析3第三节 成本费用分析3第四节 盈利能力分析3第五节 投资与收益分析3第一章 2007-2008年中国内医疗器械市场发展状况及环境分析第一节 2007-2008年中国医疗器械行业发展宏观及政策环境分析一、快速发展的经济2003年以来,中国经济飞速发展,GDP总量增长速度均在10%或以上。2007年国内生产总值246619亿元,比上年增长11.4%。分产业看,第一产业增加值28910亿元,增长3.7%;第二产业增加值121381亿元,增长13.4%;第三产业增加值96328亿元,增长11.4%。第一产业增加值占国内生产总值的比重为11.7%,与上年持平;第二产业增加值比重为49.2%,上升0.3个百分点;第三产业增加值比重为39.1%,下降0.3个百分点。初步核算,2008年上半年国内生产总值130,619亿元,按可比价格计算,同比增长10.4%,比2007年同期回落1.8个百分点。图表 2003-2008年上半年中国GDP总量及增长情况 资料来源:国家统计局图表 2008年上半年中国工业增加值及增幅对比图 资料来源:国家统计局在此背景下,预计2008年全年中国消费仍将保持正常偏旺增长态势,固定资产投资增速将小幅回落,出口减速,贸易顺差增速明显下降。这种情况将使得2008年中国经济增速呈现高位趋稳、小幅回落的态势,GDP增速将从2007年的增长11.4%回落到2008年10.8%,下降0.6个百分点左右。其中,第一产业增长4%,增幅与2007年持平;第二产业增长12.6%,增幅比2007年下降0.8个百分点;第三产业增长10.5%,增幅比2007年下降0.5个百分点。图表 2008年中国宏观经济主要指标预测指标2008预测绝对数(亿元)增长(%)GDP28231610.8一产310714.0二产14178812.6三产10917410.5规模以上工业增加值16.0重工业17.0轻工业13.6全社会固定资产投资17029023.5城镇固定资产投资14615724.0房地产投资2545525.0社会消费品零售额10255115.5出口(亿美元)1453019.0进口(亿美元)1120918.0外贸顺差(亿美元)3321居民消费价格指数3.5工业品出厂价格指数3.0原材料、燃料、动力购进价格4.3M03502813.0M118071819.0M247506616.5财政收入5972320.0财政支出5968817.8 资料来源:华经视点研究中心二、人民消费水平总体提高2007年,中国居民消费价格比上年上涨4.8%,其中食品价格上涨12.3%。商品零售价格上涨3.8%。固定资产投资价格上涨3.9%。工业品出厂价格上涨3.1%,其中生产资料价格上涨3.2%,生活资料价格上涨2.8%。原材料、燃料、动力购进价格上涨4.4%。农产品生产价格上涨18.5%。70个大中城市房屋销售价格上涨7.6%,其中新建商品住宅价格上涨8.2%,二手住宅价格上涨7.4%;房屋租赁价格上涨2.6%。2008年上半年,居民消费价格总水平上涨7.9%(6月份同比上涨7.1%,比上月回落0.6个百分点,环比下降0.2%),比1-5月份低0.2个百分点。其中,城市上涨7.6%,农村上涨8.6%。图表:2003-2008年上半年中国居民消费价格涨跌幅度 资料来源:国家统计局图表 2002-2008年上半年中国CPI指数变化情况(以上年同期为100) 资料来源:国家统计局第二节 中国医疗器械行业当前发展的总体思路一、机遇与挑战中国医药保健品进出口商会统计的数据显示:2006年是中国医疗器械出口增幅较大的一年,出口总额同比增长了28.58%,其中以口腔设备和材料增幅最大,同比增长了39.73%,其次是医院诊断与治疗产品,同比增长了37.48%。而出口的产品品类中,棉制手术用巾、按摩器具、药棉、纱布、绷带等是出口金额最大的产品。出口按金额计算,还是以一般性商品为主;小型医疗设备次之,2006年中国血压测量仪器及器具出口超过了3亿美元;大型医疗设备出口量还比较少。而且,一般性商品和小型医疗设备出口企业是以本土企业为主的,而大型医疗设备出口企业仍然是以合资、独资企业为主。由此可见,加强研发和技术创新能力,优化出口产品结构,提高出口效益是目前本土医疗器械企业面临的迫切任务。中国医药保健品进出口商会医疗器械分会副秘书长蒙志莹认为,从国际形势来分析,目前中国医疗器械走国际化道路有很多有利条件:首先,目前国内外的经济呈现快速增长的态势,加上全球人口老龄化趋势,以及大众卫生保健意识的增强,使得全球医疗器械市场需求持续增长;其次,当前世界各国普遍在卫生保健领域推行支出控制,因此导致满足基本需求的中、低价位医疗器械市场增长迅速,而在这个市场上中国的医疗器械有一定的竞争优势;第三,在中国政府鼓励创新的政策引导下,一些有实力的本土企业已经加快了“走出去”的步伐,开始参与全球市场的竞争。例如2006年9月,深圳迈瑞公司作为中国首家医疗设备公司已在纽约成功上市。2005年该公司的产品出口额占整个销售收入的40%以上,2006年已经超过了一半。第四,相对于国内医疗器械市场的不完善,国际成熟的医疗器械市场对一些有实力的本土企业吸引力巨大。国内市场虽然潜力巨大,但在现有规模上与国外成熟市场相比还有较大差距。正是受全球市场的诱惑,国内较有实力的医疗设备生产企业都纷纷把目光瞄向了海外。沈阳东软医疗系统有限司总裁郑全录说,东软自主研发的CT、磁共振等产品目前已出口美国、意大利巴西等20多个国家和地区。山东新华医疗器械股份有限公司自2002年起,每年的出口额都翻一番,其医用消毒灭菌设备、钴60治疗机和模拟机等机电产品已出口到45个国家和地区,出口合同总额从2002年的不足200万元上升到2005年的近3000万元,货币回收量在3年间也增长了11.55倍。但是,在一些企业尝试走出去并且初尝甜头的同时,本土医疗器械企业对于国际化道路上的障碍也应该有充分准备。在进口准入方面,发达国家建立了严格的医疗器械准入机制,而大多发展中国家医疗器械的法规和标准体系还未完善。据介绍,目前国际上对医疗器械的管理主要包括两个层面:一是质量管理体系要求,如ISO13485、ISO9001,美国、欧盟、加拿大等要求产品认证前都必须通过产品质量体系认证;二是本地区的医疗管制法规,如美国FDA的510K,欧盟的AIMD90/385/EEC、MDD93/42/EEC、IVD98/79/EEC等。国际社会互相承认质量体系认证,但在法规方面却并非如此,各个国家和地区情况不同,其具体做法也相差很远。这种地区的差异性严重影响产品的国际贸易和企业的国际化发展,形成无形的贸易壁垒,即非关税贸易技术壁垒。对各国注册程序不熟悉和成本的不确定性可能是目前本土医疗器械企业走国际化道路最大的阻碍。此外,人民币升值对于加工贸易占比重大的医疗器械出口也会产生一些不利的影响。二、参与联合国采购对于尚欠缺国际市场竞争经验的中国本土医疗器械企业,在国际化的进程中有没有一些可以借鉴的好的经验呢?广东佛山市世博展览有限公司的段明认为,参与联合国采购可能是一条捷径。联合国采购这个市场近年来发展得很快,2005年采购总额是83亿美元,2006年已经达到了108亿美元。在其采购的产品中,除了食品和印刷品,药品和医疗器械排在第三位。中国的医疗器械企业如果能够参与到联合国采购中,可以帮助其顺利开辟国际市场,因为联合国的191个成员国的国内采购也会通过联合国的采购指定供应商目录来寻找货源,因此企业一旦进入该目录就意味着拥有非常多的商机,每年各国通过联合国的采购指定供应商目录发生的采购可以达到4000亿美元。此外,任何一家企业如果能够成为联合国的采购供应商,会被认为是一种荣誉,对提升企业的形象能有很大的帮助。而且,和联合国做生意不存在“倾销与反倾销”、“贸易壁垒”等困扰,非常适合还未走出国门的中国企业。参与联合国采购不存在拖欠货款问题,一旦产品质量被认可,联合国将在收到货物或发货单30天内保证付款。被联合国采购的物品还可以享受免进口关税的待遇。但是遗憾的是,目前本土企业这方面的意识还比较欠缺,在联合国每年的采购中,中国所占的份额仅为1%。究其原因,并不是中国本土的产品或价格有问题,而是企业大多缺乏和联合国相关部门的沟通,不熟悉联合国系统的采购规范和技巧,例如,联合国采购非常重视公开透明、平等廉价,而且从来不还价,这就让很多在报价上习惯“高开低走”的中国企业早早就被淘汰出局。虽然联合国直接从中国采购的物品不足其总金额的1%,但通过其他国家或地区转口采购的中国生产的产品数量却达到了其总金额的20%。这一数字也显示了中国企业不能进入联合国采购绝对不是产品或价格的原因,而是操作水平的问题。联合国采购有两个原则:发展中国家优先,中小企业优先。这就给中国本土企业提供了很多机会。企业应该与政府和其他有关部门紧密合作,例如,可以由政府有关部门挑选有条件的企业,成批地提出申请,同时各种协会商会也可以成为中国企业的代办人,将企业的基本情况汇编成名录,递交联合国采购司。三、多种形式的合作中国本土的医疗器械企业在国际化的道路上,除了要找准方向外,找到合适的途径也是至关重要的。本土企业应该有耐心,不一定一上来就要打自主品牌的成品,积极参与委托生产或贴牌生产,即OEM(贴牌生产)/ODM(委托设计)的生产经营模式也是非常重要的。中国相当一部分医疗器械生产企业有较强的加工能力,且劳动力成本低廉,中国企业可以利用国外先进技术、高水平的上游供应,以委托加工、贴牌生产等方式来发挥中国医疗器械制造的优势,加快国内企业与国外企业的合作进程。这一模式可以加速国内医疗器械企业引进国外技术,逐步发展自有品牌的进程,也可以为国内优秀的医疗器械产品及技术出口创造环境。从总体上来分析,中国医疗器械产品生产的基础设施已逐渐完善,制造框架基本成形,但医械行业技术水平整体偏低是其发展的最大瓶颈。许多企业已经逐渐认识到创新技术在经济增长中的重要地位,在这样的背景下,通过委托生产或贴牌生产的合作模式,将国际上的高科技技术引入到中国的医疗器械产业,促进其技术进步,帮助企业拓展国际市场,不失为一个好办法。电子制造服务行业全球排名第三的捷普科技公司全球业务单元副总裁托尼艾伦告诉记者,除了委托加工的模式,与跨国医疗器械元件提供企业合作开拓全球市场,对中国本土的医疗器械企业来说也应该是很好的选择。因为跨国企业拥有全球供应链,中国本土企业与他们合作,不仅在生产、运输等方面可以降低成本,还可以利用跨国企业的经验有效规避目标市场当地的一些技术壁垒,同时还可以为当地的终端客户提供更快捷、方便的售后服务,例如医疗器械的维护和保修等。与各国负责购买医疗产品与服务的部门建立联系也是中国本土医疗器械企业拓展国际市场的重要途径。英国驻华大使馆贸易投资主管官员赵熙告诉记者,英国国民医疗卫生体系每年都会花费巨大的资金购买医疗产品和服务,2007年这方面的预算约为300亿美元,具体是由采购供应署负责提供具体采购方面的信息。中国本土企业与其采购供应署建立联系将可能获得很多机会。美国医疗设备产值占全球该领域产值的40%,欧洲占30%,日本占10%,而中国仅占2%。根据中国医疗器械行业“十五”发展规划,到2010年中国医疗器械总产值将达到1000亿元,在世界医疗器械市场上的份额将占到5%,到2050年这一份额将达到25%。要实现上述目标,可谓任重道远,尚需本土医疗器械企业付出长期不懈的艰苦努力。第三节 国家产业政策导向及其影响一、政策导向:监管和发展两手都要抓全国医疗器械生产企业已经达到9009家,各类医疗器械产品注册证28043个,每年新批还有3000多个产品。面对以两位数激增的产业,监管问题倍受关注。中国对于医疗器械实行的是“闭环”式监管,首先在产销环节中通过许可证、生产资格审查、经营许可证等严格市场准入门槛,其后还要对产品的安全性继续跟踪。因为很多问题是在使用后,甚至是长期使用后才可能出现,如果出现不良反应,最后必须根据其发生的频率、患者伤害程度进行再评价。目前国家重点医疗器械检测机构的资格认可工作正有条不紊地进行。风险性较高的产品如心脏起搏器、心脏瓣膜、骨科植入等被实行重点监测。中国医疗器械监管人员在学历、年龄上比较具有优势,但是由于医疗器械本身的科技含量比较高、涉及面非常广,而中国高校几乎没有对口专业,目前监管人员多来自药学、化学、物理、临床等多个学科,专业素质有待提高。二、医改提速对中国医疗器械行业的影响1、医疗保障覆盖面扩大,农村医疗市场增加行业机会从新农村合作医疗的目标和取得的效果来看:2010年新农村合作医疗覆盖率目标为超过80%,然而2005年覆盖率仅为23.5%。可见农村医疗市场潜力非常大。医改将带来基本医疗保障的全面覆盖,随之而来的是农村医疗市场的巨大机会。进口医疗器械价格昂贵,在这个新增领域的竞争力明显不如国内产品。我们认为,在医改“低水平、广覆盖”的战略下,受益最大的将是国内医疗设备生产商。2、提高疾病预防控制能力,增加相关产品需求目前中国医疗资源缺乏,主要投入疾病治疗领域,对于疾病预防投入较少,社会对于疾病预防意识仍然淡薄。中央关于构建和谐社会若干重大问题的决定明确提出“加强公共卫生体系建设”、“提高重大疾病预防控制能力”。我们认为,医改将贯彻这一思想,重视疾病预防体系的建设和操作,以达到降低社会医疗成本、提高医疗效果的目的。这将带来预防性检查市场规模的大幅提升,提升相关产品需求。3、医改冲击现有医疗器械销售模式,优势产品赢得竞争中国大部分医疗器械企业生产的产品同质化,竞争集中在销售环节,商业贿赂现象严重,流通领域混乱。国家明确提出“整顿药品生产和流通秩序”,必然冲击医疗器械行业的原有销售模式。新的医疗器械销售将会处在一个更透明、更公平的环境中,因而相对具有技术优势和价格优势的产品将赢得竞争。第四节 外资企业进入情况与投融资体制分析一、外企进入情况发达国家的医疗器械产业与制药业的产值比为11.9,而中国的这个比率为15,这显示出中国医疗器械市场的巨大发展空间。2005年,中国已成为仅次于美国和日本的世界第三大医疗器械市场。到2007年,中国医疗器械市场销售额接近600亿元,平均每年保持13%-15%的发展速度,其中高端医疗器械销售额已达100亿元,平均每年保持20%左右的发展速度。根据医疗器械行业“十五”发展规划,到2010年,中国医疗器械总产值将达到1000亿元,在世界医疗器械市场上的份额将占到5%,届时将超过日本,成为世界第二大医疗器械市场。中国现有医疗服务机构17万余家,而“十一五”规划的医疗服务机构(包括社区医院)总共有31万家,其中80%以上是基层医疗机构。目前,在基层医疗机构拥有的医疗设备中,有15%左右是20世纪70年代前后的产品,有60%是上世纪80年代中期以前的产品。这些医疗器械更新换代的过程会释放出巨大的需求,将保证未来10年甚至更长一段时间内中国医疗器械市场的快速增长。为了进一步拓展中国市场,充分利用中国的资源优势,跨国医疗器械公司纷纷在中国投资设立生产基地和研发机构,以期实现研发、生产、销售的本土一体化运作,同时利用中国的政策优势和成本优势,提高其在全球市场的竞争力。较早进入中国的西门子已经在其投资建立的中国基地中研发和生产CT、磁共振等产品,并与北京师范大学成立了联合实验室;飞利浦也与东软合作成立了东软飞利浦医疗设备系统有限公司,并加大了向中国中、低端医疗器械市场的投入;东芝也以成立新公司、直接经营、扩大投资额度的方式加大对中国市场的投资力度,积极致力于中国医疗设备市场的发展。二、投融资体制分析中国医疗器械行业协会将与国家开发银行、国家建设银行、多家海内外著名医药产业风险投资公司建立起合作关系,以中介平台的形式帮助医疗器械企业找到最合适的投融资机构。目前该项工作正在积极筹备当中,具体的风险投资公司名称目前尚不方便向外界透露。不过,上述风投都是主动与协会联系的,对优质医疗器械投资项目的需求十分迫切。风投都有自己专注的投资领域,医疗器械投融资平台的建立是否会引导更多的风投转投医疗器械还不一定。但是风投一旦进入,带来的将不仅仅是资本,还有行业资源和产业资源,这将有助于国内医疗器械领域整体竞争力的提高。 在医疗器械领域开展融资活动时,由于引资方对业内信息不甚了解,真正关注中小创新型企业、创新产品的不多,而这些创新型企业和创新产品正是对资金需求最为迫切的。协会介入投融资活动,将有助于缩短融资所需的时间。战略投资者可以单独与上述企业、协会组成联合体或公司,针对不同的目标医院进行投资。而投资形式包括医疗机构的产权交易、并购重组、改制与上市融资、医院技术改造和管理咨询、人才培训等。第二章 2007-2008年中国医疗器械行业总体发展状况分析第一节 中国医疗器械行业发展回顾在整个工业产业中,医药只是一个小行业,而医疗器械则是这个小行业中更小的一个分支。但建国以来,尤其是改革开放以后,这个“小分支”取得的进步却不容忽视。建国初期,中国医疗器械企业数量只有70家,1985年发展到356家,2003年已经有9000余家;从业人员也由解放初期的1835人增加到现今的40万人以上;在工业产值方面,1949年的产值只有0.0192亿元,1985年为12.294亿元,2003年已达约600亿元;产品种类也从最初单一的常规器械发展到了目前的47个大门类,有6000多个品种,12000多种规格。截至2004年11月30日,全国31个省(市、区)中,26个省(市、区)与上年度同期相比生产企业数都有不同程度的增加,其中广东、江苏等省的企业增加数量分别达到245个和255个。全国医疗器械生产企业数由2003年的9009家增加到10447家,增长率达13.8%.增长较快的前10位省市有:新疆、福建、青海、湖南、广西、云南、广东、山西、内蒙古和北京。2004年,全国共注册境内一、二类医疗器械产品7088个,增长27%;三类医疗器械2137个,增长62%;港澳台医疗器械84个,增长110%;进口医疗器械2853个,增长51%.2001至2004年,中国共注册境内医疗器械产品29480个,其中一、二类23779个,三类5701个;港澳台医疗器械178个;进口医疗器械产品7595个。同时,2003和2004两年,共有382家企业退出医疗器械生产行业。主要是第一、二类医疗器械的生产企业,第三类医疗器械生产企业退出的比例较小。另一方面,中国医疗器械行业仍然呈现总体发展水平不高和区域发展不平衡的特点,市场仍有待规范。医疗器械与药品一样,是医生诊断和治疗疾病不可或缺的“法宝”,近几十年来,中国医疗器械发展的速度非常快。以CT机为例,从最初的第一代产品到如今的第五代64排CT,其扫描速度愈来愈快,图像也愈来愈清晰,并且可以通过一系列图像处理软件,非常真实地重现人体脏器三维图像,为医生临床诊断提供可靠依据。再例如胃镜,管腔直径愈来愈细,使病人接受检查时的痛苦减少很多,同时医生操作也更加方便。总的来说,医疗器械行业的发展给医生和患者带来的利益是:安全、快捷、高效、方便和价格的日趋合理。医疗器械行业产品品种繁多,制造技术涉及医药、机械、电子、塑料等多个技术交叉领域,企业生产规模大小不一。大型高端医疗器械产品对科技含量要求高、单个产品价值较高,适合小批量生产;中小型基础医疗器械产品对质量要求高、单个产品价值不高,适合大批量生产。医疗器械行业的上述特点给中国医疗器械产业发展留下巨大的空间,近年来随着中国精密制造和机电一体化设备的制造能力增强,中国医疗器械行业发展迅速。2000年-2006年每年平均递增20%以上,2006年实现销售收入427亿元。2006年,中国市场规模已达600亿元,是1978年72倍、1998年的3.8倍,市场规模位居全球第四。中国的医疗器械产业只占世界的3%,不仅远远不能满足中国卫生健康事业的需求,与中国经济总量占世界7%的水平也不相称。目前,国内市场上高端医疗器械产品被国外或跨国公司占领的局面并没有改变。高技术医疗设备产业是当今世界发展最快的产业之一,仅大型医疗设备每年的市场规模就达100多亿元,但国际高技术医疗设备市场,主要被美国、日本、德国等少数国家的几个跨国公司垄断。由于中国医疗器械市场竞争能力不足,中国的医疗器械研发力量远远不能满足医疗器械产业发展的需求。目前,中国医疗器械产品只占国内医疗器械市场年容量的50%-60%,进口产品大量占据国内市场。相关调查报告显示,目前中国药品与器械人均消费比例仅为10:1,而目前发达国家人均医药卫生消费药品和器械的比例已达到1:1。中国医疗器械行业存在的问题,主要是研发能力不足、创新能力薄弱、研究设备和基础条件差、研发投入不足、科技成果转化能力薄弱。第二节 中国医疗器械行业发展现状分析一、企业数量及分布情况截止2008年8月中国医疗器械行业共有规模895家企业,其中主要分布在上海市、江苏省和广东省,这三个省市地区的企业数量分别为112、150和121家;其次有北京市99家,浙江省92家山东省66家、辽宁省31家等,其他各省市情况如下图表。图表 2008年8月中国医疗器械行业企业数量及其分布省、市企业数量省、市企业数量全国895福建省13北京市99江西省22天津市23山东省66河北省10河南省19山西省2湖北省21辽宁省31湖南省13吉林省18广东省121黑龙江4广西14上海市112重庆市7江苏省150四川省34浙江省92陕西省9安徽省13甘肃省2资料来源:国家统计局二、行业市场规模及其增长速度分析2006年中国医疗器械行业共有739家企业,2007您11月共有806家企业,2008年8月共有895家企业,增长速度变快。图表 2006-2008年8月中国医疗器械行业企业数量变化资料来源:国家统计局2005年中国医疗器械行业销售收入为34815827千元,2006年销售收入为42771244千元,同比增长22.85%;2007年1-11月为49318024千元,同比增长22.17%;2008年1-8月份销售收入为42934376千元,同比增长。图表 2005-2008年8月中国医疗器械行业销售收入及其变化资料来源:国家统计局三、行业盈利能力及亏损状况分析2005年中国医疗器械行业销售利润率为9.47%,2006年销售利润率为9.75%,2007年1-11约为10.67%,2008年1-8月为10.27%,总体上盈利能力呈上升趋势。图表 2005-2008年8月中国医疗器械行业销售利润率分析资料来源:华经视点研究中心2006年中国医疗器械行业亏损企业数量为142家,亏损总额为261037千元;2007年1-11月亏损企业为141家,亏损总额为279031千元;2008年1-8月亏损企业数量为200家,亏损总额为356111千元,同比增长了41.42%

    注意事项

    本文(中国医疗器械市场预测与投资前景研究报告.doc)为本站会员(文库蛋蛋多)主动上传,三一办公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上载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 若此文所含内容侵犯了您的版权或隐私,请立即通知三一办公(点击联系客服),我们立即给予删除!

    温馨提示:如果因为网速或其他原因下载失败请重新下载,重复下载不扣分。




    备案号:宁ICP备20000045号-2

    经营许可证:宁B2-20210002

    宁公网安备 64010402000987号

    三一办公
    收起
    展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