滇池国际养生养老社区规划方案文本(可编辑) .doc
滇池国际养生养老社区规划方案文本 滇池国际养生养老社区规划文本P1封面P2过渡页:滇池国际养生养老社区概念规划The Conceptual Planning of Kunming Dianchi International Health-Preserve & Retiree Caring Community Project建设亚洲最大的健康养生养老之城 P3 目录PART 1 规划理念篇PART 2 区位分析篇PART 3 规划设计篇PART 4 重要节点分析篇PART 5 开发建设效益篇PART 6 和谐城乡建设篇PART 7 低碳环保篇P4 滇池,昆明最珍贵的礼物(配图) 滇池,高原明珠,昆明的象征,四季如春的气候守护神 滇池南岸,晋宁,古滇文明的发源地 得天独厚爱,承载一方水土,延续永存P5 滇中文明发源地,历史人文一脉相承 ? 一寺 一名人 一古城 滇池南岸,晋宁南城,滇中文明发源地,从春秋战国溯源,到秦时汉代昌盛,人文渊远,一脉相承。 石寨山见证历史深处中原文化和古滇文化相互碰撞、水乳交融,青铜铸器,迸发出绚烂的光芒,诉说古滇文明的璀璨荣华。 盘龙古寺,香烛袅袅,佛、儒、道三教文化并存,滇中名寺,教义和谐映照奇葩。 郑和明时的帆船记录了一个民族文明远播的印记,晋城古镇封存了元时风情、明时建筑,一方水土民情风俗蜿蜒曲径,流变至今P6 南城的十二大历史人文古迹 南城历史文化资源丰富,现状记录归档的文物古迹共12处,分别为:(配区位图标注说明)石寨山古墓群观音洞壁画北方天王石刻像金砂山古墓群盘龙寺古建筑群大盘龙庵大觉禅师宝云塔铭汉益州郡滇池县治故址碑张溟洲祠堂记碑唐家族墓地石刻南荔草堂象山书院诗并序碑国立艺专旧址P7 南城,四大历史人文(配图) 古滇文明发源地:两千多年前,楚国将军庄?率军入滇,定都晋宁,古滇国自战国时代延续到西汉时期。从此,中原文化和古滇文化相互碰撞、水乳交融,迸发出绚烂的光芒,孕育了璀璨的古滇文明。石寨山滇王金印、铜编钟等文物,不仅映射出了美轮美奂的青铜文明,更见证了一个强大少数民族政权的兴盛。 郑和故里:昆明是我国明初伟大航海家郑和故里。为了纪念郑和航海的历史事迹,在滇池南端昆阳镇的昆阳山上建了郑和公园,占地250余亩,苍松翠柏与果林交映。 晋城古镇:晋城古镇保留着的明清两代城建布局占地约60余万平方米。由老城的上西街、下西街、官井街等八条街道组成田字形附以数十条小巷的格局。街巷间保留着的民居院落,多为“干栏式”、“一颗印”结构,采用“三间四耳”及“两间两耳”四合院布局。抬梁穿斗式屋架,重檐歇山式组合,雕花格子门窗,刻龙饰凤,花木浮雕,精致而富于变化,很好地展示了滇中民俗建筑风情。 盘龙古寺:盘龙寺是云南三大佛教胜地之一,位于晋宁县晋城东5公里的盘龙山上,海拔2174米,始建于元至正七年公元1347年,为莲峰和尚所建,寺内佛、儒、道三教文化并存,是国内为数不多的三教合一寺院之一。是云南的三大名寺,香火旺盛。 滇中民俗:晋城自古以来还是滇中至滇南通衢要道,因此很早以前这里便形成繁盛的贸易集市,俗称“州街”(如今仍延续着月逢二、七赶集的古习)。是云南八大集镇之一。历史悠久的州街,产生了许多脍炙人口的土特名牌小吃,如火烧饼、油酥米花糖、冰糖沙糕、火巴肉粑粑丝、酥炖卷粉、菜豆花等等。P8晋宁南城,生态养生福地,养老宝地(配图) 山湖相交,背山面水,在梁王山脉与滇池相会这一深深臂弯之处,地势平坦,山水舒展,气候温润氤氲,四季春色留存,晋宁南城,一片高原宜居福地P9 湖滨生态,气候宜人(配图) 梁王山系自昆明东北绵延而来,在南岸的晋宁,与滇池交汇,南城就坐落梁王山脉与滇池相会时这一深深的臂弯之中,山湖相交之处,地势平坦,视野开阔,土壤肥沃,万物生荣。 311平方公里滇池烟波浩渺,偎依南城,明媚皓齿,空余碧水一汪,依山傍水,铸就南城温润的人居气候条件。 南城属低纬高原亚热带季风气候区,气候资源丰富、类型多样,有明显的“立体气候”特征。冬无严寒,夏无酷暑,真正的四季如春,干湿季分明。多年平均气温为14.8,年气温变化平稳。多年平均年降水量900毫米。年均日照时数为2291.2小时,阳光充沛。 滇池湖泊的温差调节,丰富和保护良好的植被资源,使得南城的温度和湿度都能够常年保持相对适宜。1900米的海拔高度,属于低纬度高原山地季风气候,根据研究,适度海拔高原的轻度缺氧对人体起到了一种“启动”生理功能的作用。适宜于发展高原养生养老,度假休闲产业。P10 开启一个养生养老产业发展的时代 社会的变迁,经济的发展,正在孕育一个品质生活,关爱生命的时代,养生养老需求由此而蓬勃发展。 以居住、娱乐、休闲、健康理疗、运动、餐饮、照护等方式,养老和养生,让生命得以关爱,健康得以照护。 养生养老产业是伴随着我国老龄化社会矛盾的日益凸显、社会经济的不断发展、收入结构的变化而应运而生的。 我国十二五的目标:全面建设小康社会,深化改革开放、加快转变经济发展方式。 养生养老产品顺应社会需求趋势,引领我国以养生养老为代表的健康产业的发展时代。 养生养老产业的发展,符合我国新时期“十二五”规划的要求。带动健康、休闲娱乐、养老模式的发展。P11 养生养老,引领旅游二次创业 昆明确定了一个主题,四个转变的今后旅游发展战略: ?一个主题:体验在昆明、休闲在昆明、养生在昆明、居住在昆明 ?四个转变:粗放型向集约型;观光型向观光、度假、康体、会展、娱乐、商务符合转变;投资多元化转变;竞争力提升。 云南旅游二次规划,力求通过实施一批有影响力的旅游重大项目,完善旅游产品体系,增加消费热点,进一步拉动以旅游产业为龙头的全省服务业发展。 云南省旅游二次创业,在于支持重大的旅游发展项目,推动旅游产品的转型和升级,为重大旅游发展项目的发展提供了难得的机遇。 云南及昆明旅游二次创业的发展规划,为社会资金进入大型旅游度假项目投资,发展养生养老、康体娱乐产业提供了政策支持。P12 南城,一座养生养老大城 得天独厚的天赋条件,社会经济的大背景,晋宁,一座养生养老大城正呼之欲出P13 滇池国际养生养老社区的五大功能构成(配意向图) 项目4个以CCRC为核心的养生养老组团构成,每个组团分别设置5大不同功能的建筑,满足人们养老、养生、健康、旅游度假等需求,以在这些过程中的商业、运动休闲的需要。 CCRC养老社区:活力生活区、记忆生活区、协助生活区、专业护理区、企业专属CCRC、CCRC服务区?五大专业养老生活区,每一个生命阶段的老人,都能在这里找到对于生命最细致的关怀 健康配套:健康体检中心、滇池国际综合医院、滇池老年病康复中心、中式膳饮养生中心、慢性病康复中心?齐全完善的健康配套,无论养老,还是养生,都能在这里找到最完善的健康呵护 养生度假:低碳城市实践区、酒店公寓、滨水养生主题酒店、水疗养SPA主题酒店、文化创意公寓、企业会所?同享南城一片清水,让低碳环保的理念,与对于生命的关怀并行不悖 酒店会议:五星级酒店、国际会议中心、博物馆等。?传承和分享生命的智慧,健康的理念 运动养生主题公园:中华园林主题公园、滨水热带主题公园、东方神韵养生主题公园、南山文化休憩公园、运动配套?让中式的文化理念,融入到对于健康生命的诉求中,文脉延续,传统文化发扬P14 PART 1 规划理念篇规划背景规划愿景理念阐述P15 1. 规划背景P16 社会发展催生的养生养老需求 按照老龄化社会标准,60岁以上老人占人口比重10%,或65岁以上老人占人口比重8%,就代表一个国家或地区进入了老龄化社会。 目前我国老龄人占比12.5%;年均增长0.5个百分点,年增长700万人左右,且增速在逐年加快;截止2009年底,我国60岁以上老人已经达到了1.67亿人的庞大规模。 预计2025年60岁以上人口占比达到19.34%。预计2040年达到27.8%,每3.5个人口中,就有1个老年人。 中国台湾地区人口有2000万,台湾的养老有3000亿新台币(约合650.7亿元)的公共需求。 虽然我国是老龄化人口最多的国家,然而却只有13%的老龄人口享受着养老保险,社会保障体系的不健全,使老龄问题成为社会严峻的压力。 由于社会家庭结构的转变,“421”家庭结构比例增大,中国传统的家庭养老模式难以为继。老年人缺乏医疗照护、心理安慰与社会的交往,给家庭、社会带来了巨大的负担。 中国大陆的养老服务创造的需求应该在3万亿元以上,未来至少有5000亿元以上与养老相关的公共设施建设。而全国老龄委提供的数据是,当前每年为老年人提供的产品与服务总价值不足1000亿元。养老产业需求及前景巨大。P17 时代背景下蓬勃的养生需求 社会经济快速发展为养生需求奠定良好基础。2009年中国人均GDP突破3800$,人均GDP处在3000?10000美元之间的阶段是物质需求爆发性膨胀的阶段,居民消费结构迅速转变的阶段,品质生活时代正式到来。 富裕阶层基数持续扩大,阶层数量呈加快发展的态势。2008年中国年收入25万以上富裕家庭160万,涵盖500万人口,其中50%富裕家庭为2004?2008年间形成,说明中国富裕家庭的形成是随着经济发展而快速形成,并增长迅猛。富裕家庭占比1%,相较欧美10%比例偏小,但基数增速快,年均增速16%,增长空间和增速蔚为可观。 中产阶层规模巨大,家庭经济实力较强,增长迅速。据社科院2010年报告,中国中产阶层的规模已占总人口的23%左右,年增速约1%。按照中国13.3亿人口规模计算,中产人口逾3亿。中产家庭视地区不同,家庭年收入在6?15万之间。 社会中产及富裕阶层随着财富层级的上升,阶层基数的激增,使人们在消费的过程中追求消费带来的生活体验、品质提升、健康关怀。带动休闲旅游产业、养生健康产业的快速发展。P18 CCRC,改变一个国家的养老产业 CCRC退休人员持续性照顾社区为退休老人提供终身的专业化养老服务,讲究对于老人老年生活的持续性照料,全方位满足老人养老居住、生活、交流、休闲娱乐、运动等各种需求。 CCRC社区的一般区域划分为活力生活区、协助生活区、专业护理区、记忆生活区。入住者根据年龄和身体的变化,居住经历往往是这样的:从生活完全自理的活力生活区居住到需要少量生活帮助的协助生活区居住,再到需要高度照理的记忆护理照护或专业护理区。P19 2座CCRC发展的成功案例案例一:美国太阳城 美国太阳城是美国发展最早和最成熟的CCRC社区太阳城中心始建于1961年,第一批入住退休人员仅数百人。但到2010年,整个GSC区域人口已经达到25000人。 由于发展的加速,太阳城中心不断扩大,建设和用地需求也在不断增加,2010年8月5日由太阳城中心所在地政府希尔斯伯勒郡批准的新规划中,太阳城社区范围扩大到大太阳城社区(GSC),占地范围由原来的56700亩扩大到12000英亩,约72900亩。 太阳城有10500套住房,完善的老人生活服务和配套,社区还建设了3家医院,8个教堂,3个购物广场,2个社区服务中心提供丰富的交流、休闲娱乐场所。 齐全的体育运动配套是太阳城的一大特色,拥有162洞8大高尔夫球场, 19个灯光网球场,2个室外游泳池,1个室内恒温游泳池,数十个其他运动场所。案例二:美国鹿场主教退休社区 区位:项目位于美国风景优美的北卡罗琳娜山边,距离繁华的Asheville市中心仅十分钟车程。 占地面积:50.7公顷 项目背景:社区的前身是1955年由交会捐助者投资建立的老人院,经过半世纪的经营发展,现在的退休社区已经变成美国著名的老年社区,规模也由原来的21公顷扩展到现在的约51公顷。 模仿老社区的建筑肌理,使历史文脉得以延续。 景观上结合周边的地形布置建筑,在局部营造一些微地形,使建筑与周边山体自然地融合。提供传统又先进的配套设施以吸引年轻的退休者入住。小别墅都坡屋顶形式,内部具有良好的笔录和现代设施;大规模的公寓拥有较高的层高,方便居民放置大型的家具。 同游相当专业的医疗保健机构,提供细致入微的护理服务。P20 CCRC落地中国 CCRC作为一种先进的自我储备养老模式,在我国老龄化形势日益严重,而养老产品和服务供需失衡的背景下,具有巨大的社会意义。P21 CCRC来到中国,一种中式人文的演绎 中国的CCRC是美国CCRC的升级,要符合中国传统文化,才能生根、发芽。我们将结合中国人的实情和传统理念,让CCRC更符合中国的养老观念。 项目将引入传统的理疗、养生、运动方式和元素到项目的健康配套、公共园林配套、建筑元素、运动配套中,更好地传扬传统的文化理念。 和国外的老人更讲究独立不同,中国讲究亲情与孝道,注重家族纽带的延伸。即使是居住分离,老人也希望在精神纽带上与后代紧密相连,从根本上有彼此常拜访和关照的需求。 酒店公寓、养生公园、社区中心、商业服务配套等,不仅解决了一般养生、休闲度假人群的需求,还为为老人与子孙后代营造的共处空间和平台,让满足一家三代拥有共同的休闲、娱乐、交流的空间。P22 2 规划愿景 P23 打造一座亚洲最大的养生养老之城(配图)近期:中国养生养老产业示范基地中期:全国性养生养老旅游小镇远期:世界知名的健康养生养老之城P24养生和养老两大发展核心?养生是对生命的憩养,无论饮食、运动、居住、理疗、休闲、?养老是对生命的敬养,从饮食住行,医疗健康,到社交需求,运动休闲,每个生命都理应在这一段特殊的生命旅程中得到尊重、关怀、尊崇、满足、?养生、养老,在南城淅澈的山水下,为了一个共有的品质生活的理念,同享一样的配套及资源,共生发展,和谐相融、P25 三大产业组合 基于养生和养老发展上的共性,在要素、资源、配套上都可以实现共享。与此同时,这些资源和配套也可以满足企业、中短期客户的旅游度假会议商务等需求,从而搭配起项目发展的养老、养生、旅游三大产业功能。P26 3.理念阐释P27 养生养老共生发展 养生即为保养生命。中华养生文化主张凝练内在的生命深度,充分调动自身潜在的生命力。西方的养生概念,最流行的莫过于“SPA”,属于治疗性的养生方式。 现代养生产业具有客群全年龄化的特点,并赋予了养生更多的新的主要形式,如度假休闲、SPA、健身、运动,同时涵盖了传统的饮食、治疗性的养生方式。 养老只是人类生命中期的后半部分,只有结合养生,让人们从一出生就建立良好的健康意识,培养健康的体魄和心理,才能够幸福美好的度过一生。 现代养生已经逐渐发展成了以下五大形式: 度假性休闲养生运动性休闲养生娱乐性休闲养生治疗性休闲养生餐饮性休闲养生 养生养老都出于对生活品质的追求,在理念和形式上都存在许多共同的地方,两个产业共生发展,相互支持,资源共享。P28 产品定位 项目的养老、养生客户以较为固定的中长期居住形式,或短期的度假居住形式来到项目进行消费。 在养生养老的过程中衍生出居住、医疗、理疗、康复、休闲、娱乐、运动、购物等相关需求。 养生客户中将有相当数量客户是商务休闲养生客户,他们由企业员工、客户、商务、会务交流人士等构成,衍生出商务、会展等相关需求。 项目产品定位基于以上需求,以CCRC为核心,涵盖养老、养生、健康医疗、旅游度假、商业服务多种产业功能,是一个规模型的综合养生养老、健康产业、旅游度假、会务交流的生命之城。P29四大规划理念 项目的发展继承了西方先进的养老理念,同时结合中华文化,以及养生与养老的共性,两个产业共生发展。 项目的发展根植于中国传统文化,站在对于生命尊崇的高度,站在文脉传承的维度,站在智慧传播的角度,站在自然礼赞的深度,颐养生命,传承文化,分享智慧,歌颂淳美。 1.颐养?对生命主体的尊重 养生和养老的核心都是“养”,项目将最大限度挖掘养生养老的主要元素。 2.传承?对养生文化的发扬 养生文化始于商周,源远流长。同时,项目亦将吸纳西方的养生养老方式,不是简单照搬,而是结合我国的传统和现实需要做相应的改进。 3. 分享?对生命智慧的传播 传播和推广养生的理念、文化、方式。参与、开放、广为交流和传播都是我们的理念,让更多的人认识养生,加入养生。 4. 歌颂?对生命美好的礼赞 敬畏自然的力量,尊崇机理缘合,相憩与共,赞颂生命的美好,称许中国人特有的美德。 P30 PART 2 区位分析篇P31 一湖四片重点建设区 根据现代新昆明发展规划,昆明围绕滇池实施“一湖四片”发展战略,围绕滇池,重点建设昆明主城、晋宁、南城、海口四个区域,把昆明建设成集湖光山色、滇池景观、春城新姿,融人文景色和自然风光于一体的森林型、环保型、园林化、可持续发展的高原湖滨特色城市。 晋宁南城作为“一湖四片,建设现代新昆明”的重要一环,是一湖四片中最后一片城市化进程尚未开始的地方。随着昆明城市南延发展,晋宁南城凭借开阔的地域,交通便利的城市近郊地缘优势,正在凸显出巨大的发展潜力和机遇。P32晋宁南城,现代滨湖山水生态新城 新昆明南城发展规划(2006-2020年) 总用地面积约197平方公里,规划建设用地80平方公里,总人口75万人。 发展以高新技术产业和旅游度假为主,集生产、生活、休闲为一体的新型山水旅游城市。 昆明晋宁南城片区规划(2010?2030) 南城发展目标为“青山环抱、绿水绕城、人文景色和自然风光于一体,现代文明和历史文化交相辉映”,具有高原湖滨特色的国际一流的旅游度假养生城。 作为滇中经济区的重要节点,工业化和城市化相互融合,独具历史文化特色以发展旅游度假、休闲养生为主集文化创意、新兴产业、高端居住为一体,具有高原湖滨特色风貌、国际一流的旅游度假城区。P33 建设高原湖滨生态旅游目的地 本项目刚好位于南城六大功能片区的上蒜旅游养生度假岛片区内,紧临新街创意文化休闲岛,应顺应并借助南城的规划建设,挖掘滇池的地理历史文化内涵,与特色旅游行成有机结合,以转变旅游产业发展方式为核心,全面提升“南城”旅游发展能力、创新能力、综合实力和市场竞争力,努力把本项目建设成为南城生态环境优良、休闲度假舒适、接待设施完善、服务质量优良、旅游形象鲜明、中外游客向往,世界知名、中国一流的高原湖滨型养生康体休闲度假旅游目的地。P34 用地范围与现状 项目位于昆明市滇池东南岸的南城内,距晋宁县城19公里,距昆明39公里。北临南城片区规划人工湖泊、西至环湖南路、南临大河东侧主干道、东至金沙山北侧主干道。控制区范围约7.44k?。 本次规划区域位于山湖之间的平坦地带,地势总体上为盆地,西面敞开面向滇池环湖湿地,自然形成“依山傍水”的格局。 区域周边水资源丰富,主要有柴河、淤泥河、白鱼河等入滇河道,规划区湖岸线长约2.73公里,滨湖景观优美。 规划区北临南城中央水系,与滇池连通,形成南城最优质的滨水资源条件。P35 PART 3 规划设计篇1. 基地分析2. 规划设计P36 1. 基地分析P37 规划范围 项目位于昆明市滇池东南岸的南城内,距晋宁县城19公里,距昆明39公里。北临南城片区规划人工湖泊、西至环湖南路、南临大河东侧主干道、东至金沙山北侧主干道。控制区范围约7.44k?。 本次规划区域位于山湖之间的平坦地带,地势总体上为盆地,西面敞开面向滇池环湖湿地,自然形成“依山傍水”的格局。 区域周边水资源丰富,主要有柴河、淤泥河、白鱼河等入滇河道,规划区湖岸线长约2.73公里,滨湖景观优美。 规划区北临南城中央水系,与滇池连通,形成南城最优质的滨水资源条件。P38 建筑现状分析 地块内现有建筑主要为村民住宅、村内道路,地块西侧环湖南路,与地块中部南北走向南城片区干道目前正处于中期建设阶段。本次规划区域主要位于新街乡行政区划范围内,用地内现状村庄有:自然村村名人口(人团山村1852三槐村1746孙家坝、熊家村389左卫685福安村1564合计6236P39 景观现状分析 地块地势平坦,视野开阔,往西可以看见滇池对岸山脉起伏连绵,往东梁王山系南北纵贯。往北丘陵缓和抬高地势,往南梁王山系在远方逐渐往南延伸。 整个地块场景通透,视线辽远,给人以舒展和胸襟开阔的感觉。P40 规划范围周边水体分析 周边有四条水系界面成“井”字型包围地块,其中南北向为滇池水体界面与南城中央水体界面;东西向有柴河水系界面和大河水系界面。其中东西向中央水体界面穿越地块,将规划用地一分为二,形成两个相对独立的地块。P41 生态适宜性分析 规划地块为冲积形成的平坦地貌,地质较好,平坦的地势为开发建设创造了良好的建设条件。 地块西部与环城南路相接,距离滇池水岸距离500米以上,环湖南路与滇池水面之间为白鱼河生态湿地公园,公园总面积约800亩,在项目和滇池之间建立起了一道生态屏障,项目建设对滇池影响较小。 地块南缘和北侧分别为白鱼河和柴河,现在河堤已用混凝土石块做了堤岸。P42 2.规划设计P43 项目总体布局构思 充分利用南城的自然资源,区位交通条件,打造具有特色的超大规模国际一流养生养老社区。充分利用养生养老产业的资源共性,两个产业整合发展。以养生养老、休闲度假、商业会展等复合性的需求为基础,以种类齐全、层级丰富的综合性养生养老示范项目,带动新城开发,做新城的产业引导型项目。 项目发展由4个大规模的以CCRC为核心的养生养老组团组成。 各期具有相对完整性。各期中作为功能核心的CCRC由活力、记忆、协助、专业护理四大片区和企业专属CCRC、低碳城市实践区构成,并建设CCRC社区中心,设立社区服务后勤中心以及会议室、各类俱乐部等CCRC社区中的交流、活动、服务支持。 养生和养老在两个产业发展要素和资源共性的基础上,整合在一起发展,共享健康医疗、园林景观、运动、商业等相关配套。养生的功能不再单独分区设立,而是融入到各建设分期中的企业专属CCRC、低碳住宅实践区、酒店公寓、养生度假酒店等功能组团中。 各期中除了CCRC社区外,同时规划建设相应的健康医疗功能,酒店会议(养生度假)功能,商业服务功能、园林景观和运动配套。每一期建设出来都是一个功能齐全,配套完善的以CCRC为核心的养生养老组团!在开发建设过程中,建成一期,即可投入使用一期。 各期中除了核心的CCRC社区的主要建设内容保持一致性外,其他相应功能组团的具体功能设置和建设侧重点上各有不同,以保障各分期之间各具特色、彼此呼应,协调连贯,在项目整体建设完成后,从整体上成为一个规模宏大,产业及配套齐全,规模性、产业集群化、完整性和整体协调性相得益彰CCRC示范项目! 项目的各个分期之间的建设充分考虑到:项目全部建成后的完整性,保证整个项目建设过程和全部建设完成后的连贯性、一致性、整体性、规模性、产业化。P44 四季养生理念的引入 无论养生、养老,都重在一个“养”字,养生养老的理念,在我国源远流长。中国古代讲究节令养生,即根据四季气候变化、万物生长衰荣、人体机能的变化,做相应的饮食起居、运动、活动方面的调整。 我们根据中华传统的“四季养生”理念,把“春、夏、秋、冬”对应到四大片区中。 1期?春葆:万物复苏,生机焕发,葆养生命的好时光 2期?夏养:欣欣向荣,万物荣发,养护生命的活力 3期?秋纳:丰收季节,硕果累累,吸纳万物的精华养生 4期?冬蕴:休养生息,藏精纳气,蕴藏来年的生命力量 P45总体鸟瞰图P46总平面图P47规划结构分析图P48组团分析图P49景观分析及策略P50交通分析图P51公共服务区分析图P52旅游景点分析图P53公共设施分析图P54 建设分期P55 PART 4 重要节点分析篇P56 CCRC养生养老组团P57各主要建设区意向图(一)P58各主要建设区意向图(二)P59 健康配套组团P60各主要建设区意向图(三)P61各主要建设区意向图(四)P62 酒店会议组团P63各主要建设区意向图(五)P64各主要建设区意向图(六)P65 主题公园组团P66各主要建设区意向图(七)P67各主要建设区意向图(八)P68 运动配套P69各主要建设区意向图(九)P70各主要建设区意向图(十)P71 PART5 开发建设效益篇P72 开发周期 开发建设启动一个CCRC组团部分,首先形成示范效应,后续多个组团陆续建设,每个组团都具有相应完善的居住和配套服务功能。在开发建设过程中,建成一个,即可投入使用一个。 在示范期建设开始,集中的健康功能配套、商业中心区、养生旅游商务、公园配套等配套与各期开发同期推进,项目整体逐渐落成,最终形成一个完整的规模体系,项目的产业效应和规模化持续经营能力在这一过程中逐渐实现,项目开发目标全面达成。启动与示范建设期中期建设期规模渐成期落成完善期全面运营期P73 预计建设总投资 项目开发建设总投资预计为人民币161亿元CCRC社区25亿元/个,4个CCRC社区共计投入约102.7亿元健康医疗配套建设投资约13.2亿元酒店会展区投资建设约18亿元商业服务设施总投资约19.3亿元公园及运动配套投入建设约6.6亿元教育、培训学校等其他配套投入约1.2亿元序号项目估算单价建筑面积万方)金额(亿)1CCRC组团1900570.4102.72健康组团220060.013.23酒店会议组团250090.018.04公园组团120017.62.15运动配套组团170026.34.56商业220087.819.37其他配套20006.21.28合计?858.2161.0P74开发建设效益之一:土地价值提升 项目的开发将实现一二级联动,通过一级土地整理,完善基础设施,公共服务配套建设,迅速使南城土地具备二级开发条件。 在土地一级整理的过程中,二级开发建设同期快速进行,通过项目示范性养生养老社区的的建设,带动投资开发热度,引领区域土地价值提高 项目作为一个涵盖养生养老、健康医疗、旅游度假、养生养老知识交流、生态运动多种产业功能的综合性社区,通过项目的持续经营和规模化效应,项目的发展在南城引起产业示范效应,吸引多项目、产业在南城聚集,产业发展和区域城市化带动地方经济发展,土地单位GDP贡献值提升,进而在整体上提高了南城的土地综合价值。P75开发建设效益之二:区域价值提升 在项目发展的近期,通过土地一级整理,完善区域基础设施,引入实力资金平台,凭借良好的资金实力使得项目一二级开发迅速实施,快速启动南城开发进程。 在项目发展的中期,项目发展契合产业机遇,集合养生、养老、旅游三大产业为一体,规模化开发,实力投资组合,高层级的产业组合,通过快速开发,高效实施,短期内投入运营,迅速促成南城产业发展名片,以项目发展实效为呈现,带动区域价值提升。 在项目发展的远期。项目的规模化、产业化持续运营将从整体上带动南城发展,项目的成功发展吸引更多企业和项目投入到南城开发的进程中来,多项目聚集,区域组团式集群开发,协同效应达成,南城开发进入全速发展阶段,新城产业体系达成,从而逐步承担起南城重要的产业支撑型项目的角色。P76开发建设效益之三:经济效益 本项目的建设投资巨大,开发周期较长,对整个区域的带动作用是毋庸质疑的;开发过程中,可给当地政府带来高额的物业建设税、销售税;项目建成后的各项商业经营活动,也能为当地政府带来稳定、长期的经营税;来此参观体验的游客、社区居民的日常生活,还可带来可观的消费税。 项目发展带来的雁领效应,项目的成功发展吸引更多企业和项目投入到南城开发的进程中来,多项目聚集,区域组团式集群开发,协同效应达成,南城开发进入全速发展阶段,新城产业体系达成,城市长效发展生力形成,地方经济的快速发展带来综合型的社会经济效益。 根据初步测算,项目在开发建设过程中将产生营业税近9亿元。一旦项目建设完成,正常运营,年营业收益预计在41亿元左右,直接带动就业人口6.89万,年直接就业人口收入25.78亿元,按照旅游业每1个直接岗位将产生3个间接岗位计算,项目将产生总就业人数近21万人,年均为地方贡献直接营业税收2.26亿元。 在以上测算中,还未包含将来预计可能产生的增值税等收益,以及项目运营对地方带来的经济上、产业上的乘数效应,按照旅游业的产业效益乘数为4.3计算,项目运营成熟后每年对地方的总间接经济贡献将在160亿元以上。P77开发建设效益之四:社会效益P78 PART 6低碳环保篇P79 环境保护体系P80 污水零排放(一)P81 污水零排放(二)P82 垃圾无害化(一)P83 垃圾无害化(二)P84 低碳技术全面应用(一)P85低碳技术全面应用(二)P86低碳技术全面应用(三)P87低碳技术全面应用(四)P88低碳技术全面应用(五)P89碳技术全面应用(六)P90 ART 7和谐城乡篇P91和谐城乡内涵 响应国务院缩小城乡差距的号召,遵从以城市为中心、小城镇为纽带、乡村为基础,城乡依托、互利互惠、相互促进、协调发展、共同繁荣的新型城乡关系的城乡一体化发展原则。 把新农村建设也纳入到城乡一体化的体系中来,形成一种全新的建设开发理念?新农村建设一体化。在大昆明城市规划的背景下,项目除了遵从所在区域晋城南部的规划要求和产业布局。还应遵从区域历史现实和发展要求,在区域城市化发展进程中,主动承担起区域新农村建设一体化的相应责任。P92和谐城乡操作1. 项目原住村民安置原则平等协商,利益共赢拆村并点,集中安置长远出发,村民利益长期保障2.操作步骤拆迁访谈和村民意愿摸底在平等协商的基础上确定搬迁安置方案分户测量,入户沟通,达成意向签订搬迁安置协议,发放相应补偿费用安置建设启动及完工村民搬迁入住,村庄原址拆除拆村并点,集中安置3.项目原住村民住所安置尊重已形成的地缘生活习惯,就近建设安置小区。完善社区基础设施建设,提升村民居住品质。4. 村民就业途径参与经营。在安置区设计商业街,划分特定区域让村民自行经营。劳动就业。为村民设定固定岗位就业计划,培训后到项目就业。5. 村民长期利益保证 村民以参与经营和劳动就业的方式,持续分享养生养老小镇发展带来的收益。6. 养老医疗保险制度 失地农民应纳入养老、医疗保险体系,按月领取保险金、医疗保险等基本社保项目,享受城镇职工同等待遇,消除被征地农民的后顾之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