物质的量在化学方程式计算中的应用练习题及答案.docx
-
资源ID:4158037
资源大小:1.17MB
全文页数:17页
- 资源格式: DOCX
下载积分:16金币
友情提示
2、PDF文件下载后,可能会被浏览器默认打开,此种情况可以点击浏览器菜单,保存网页到桌面,就可以正常下载了。
3、本站不支持迅雷下载,请使用电脑自带的IE浏览器,或者360浏览器、谷歌浏览器下载即可。
4、本站资源下载后的文档和图纸-无水印,预览文档经过压缩,下载后原文更清晰。
5、试题试卷类文档,如果标题没有明确说明有答案则都视为没有答案,请知晓。
|
物质的量在化学方程式计算中的应用练习题及答案.docx
物质的量在化学方程式计算中的应用练习题及答案【典型例题】类型一、反应物中有一种过量的计算:例1实验室将30 g含MnO2质量分数为76.6%的软锰矿石与90.0 mL 12 mol·L1浓盐酸共热,计算在标准状况下可生成Cl2多少升?【思路点拨】在做题时应该认识到二氧化锰与浓盐酸反应制氯气时浓盐酸是过量的,利用方程式进行计算时应选择二氧化锰的量作为标准。【答案】5.8L。【解析】 n(HCl)=0.09L×12mol·L1=1.08mol 举一反三:【高清课堂:物质的量在化学方程式计算中的应用ID:388491#例题1】【变式1】将6.5g Zn放入足量盐酸中,Zn完全反应。计算:(1)6.5 g Zn的物质的量; (2)参加反应的HCl的物质的量; (3)生成H2的体积(标准状况)。【答案】(1)6.5 g Zn的物质的量为0.1mol; (2)参加反应的HCl的物质的量0.2mol; (3)生成H2的体积(标准状况)为2.24L。【解析】 (1)6.5 g Zn的物质的量为; 由题意知HCl过量 类型二、两量差列比例解计算题例2 将5.29gNaCl和NaBr的混合物溶于水后通入足量的Cl2使之充分反应,再将反应后溶液加热蒸干、灼烧,得到残渣质量4.40g。计算原混合物中NaCl、NaBr的质量。【思路点拨】该题只给出了处理前后混合物的质量,且质量变化了,找出质量变化的原因,利用差量法解题。【答案】原混合物中NaCl的质量为3. 23g,原混合物中NaBr的质量为2.06g。【解析】由于NaCl不参与反应,故引起固体物质质量减少的原因是NaBr转化为NaCl 设原混合物中NaBr的质量为m(NaBr) 解得:m(NaBr)=2.06 g。原混合物中NaCl的质量为:5.292.06g=3. 23g。【总结升华】当某一反应有气体参加或有气体生成,且同一条件下反应方程式前后气体物质的化学计量数不相等时,反应前后的总体积存在差量;当反应物或生成物部分为固体、部分为气体时,反应体系中固体物质总质量在反应前后存在差量。即可用两量差列比例求解。 例3把一块表面已部分被氧化的钠0.77 g放入10 g水中,得到标准状况下氢气224 mL。求(1)若将金属钠表面的氧化物均视为氧化钠,试求该氧化钠的质量。(2)所得溶液中溶质的质量分数和该溶液的物质的量浓度(溶液的密度为d g·cm3)。【思路点拨】做问题(1)时弄清楚氢气是由钠和水反应生成的,根据氢气的量求金属钠的质量,进而求氧化钠的质量;做问题(2)还需利用氧化钠与水反应的方程式,理清谁是溶质、溶液的质量怎么变化。【答案】(1)0.31 g (2)11.16%,2.79d mol·L1【解析】(1)设金属钠质量为x,与水反应生成NaOH的质量为y。 列比例式后解得 x=0.46 g,y=0.8 g,由此可得m (Na2O)=0.77 g0.46 g=0.31 g。(2)设0.31 g Na2O与水反应生成NaOH的质量为z。 列比例式后解得 z=0.4 g,NaOH的质量分数为:,c (NaOH)×40 g·mol1=11.16%×1000d g·L1,c (NaOH)=2.79d mol·L1。【总结升华】一般思路:分析题目:已知条件是什么?求什么?将哪几种物质的物理量直接应用于化学方程式计算合理且最佳?然后将所求物质直接用物理量符号表示。解题格式和过程要规范,养成用物质的量来解题的习惯。 【高清课堂:物质的量在化学方程式计算中的应用ID:388491# 混合物计算图像题】举一反三:【变式1】现有一种Na2CO3和NaHCO3的混合物,某同学为测定其含量,取一定量的该样品溶于水,逐滴加入稀盐酸并不断振荡,首先发生反应:Na2CO3 + HCl = NaHCO3 + NaCl,然后才发生反应:NaHCO3+ HCl = NaCl + CO2+ H2O。已知:该温度下CO2密度为1.98g/L,实验测得产生的CO2体积的与加入稀盐酸的数据如下图。(1)当加入 g盐酸时,才开始产生CO2; 图中V= mL。 (2)请计算:所加入盐酸中HCl的质量分数为多少? 原样品中Na2CO3和NaHCO3的质量各是多少?(百分数精确到0.1%,质量精确到0.01g)【答案】(1)5,444;(2)所加入盐酸中HCl的质量分数为7.4%;原样品中Na2CO3的质量为1.06g,NaHCO3的质量为1.26g。【典型例题】类型一、反应物中有一种过量的计算例1 实验室将30 g含MnO2质量分数为76.6%的软锰矿石与90.0 mL 12 mol·L1浓盐酸共热,计算在标准状况下可生成Cl2多少升?【思路点拨】在做题时应该认识到二氧化锰与浓盐酸反应制氯气时浓盐酸是过量的,利用方程式进行计算时应选择二氧化锰的量作为标准。【答案】5.8L。【解析】 n(HCl)=0.09L×12mol·L1=1.08mol 举一反三:【变式1】1.15 g金属钠跟水反应,得到100 mL溶液,试计算:(1)生成的气体在标准状况下是多少升?(2)反应后所得溶液的物质的量浓度是多少? 【答案】(1)生成的气体在标准状况下是0.56L;(2)反应后所得溶液的物质的量浓度是0.5mol/L。【解析】设生成标准状况气体的体积为V,反应后所得溶液的物质的量浓度为c,根据化学方程式列比例求解: ,。【高清课堂:物质的量在化学方程式计算中的应用ID:388491#例题1】【变式2】将6.5g Zn放入足量盐酸中,Zn完全反应。计算:(1)6.5 g Zn的物质的量; (2)参加反应的HCl的物质的量; (3)生成H2的体积(标准状况)。【答案】(1)6.5 g Zn的物质的量为0.1mol; (2)参加反应的HCl的物质的量0.2mol; (3)生成H2的体积(标准状况)为2.24L。【解析】 (1)6.5 g Zn的物质的量为; 由题意知HCl过量 类型二、两量差列比例解计算题例2 将5.29gNaCl和NaBr的混合物溶于水后通入足量的Cl2使之充分反应,再将反应后溶液加热蒸干、灼烧,得到残渣质量4.40g。计算原混合物中NaCl、NaBr的质量。【思路点拨】该题只给出了处理前后混合物的质量,且质量变化了,找出质量变化的原因,利用差量法解题。【答案】原混合物中NaCl的质量为3.32g,原混合物中NaBr的质量为2.06g。【解析】由于NaCl不参与反应,故引起固体物质质量减少的原因是NaBr转化为NaCl 设原混合物中NaBr的质量为m(NaBr) 解得:m(NaBr)=2.06 g。原混合物中NaCl的质量为:5.292.06g=3.32g。【总结升华】当某一反应有气体参加或有气体生成,且同一条件下反应方程式前后气体物质的化学计量数不相等时,反应前后的总体积存在差量;当反应物或生成物部分为固体、部分为气体时,反应体系中固体物质总质量在反应前后存在差量。即可用两量差列比例求解。 例3 把一块表面已部分被氧化的钠0.77 g放入10 g水中,得到标准状况下氢气224 mL。求(1)若将金属钠表面的氧化物均视为氧化钠,试求该氧化钠的质量。(2)所得溶液中溶质的质量分数和该溶液的物质的量浓度(溶液的密度为d g·cm3)。【思路点拨】做问题(1)时弄清楚氢气是由钠和水反应生成的,根据氢气的量求金属钠的质量,进而求氧化钠的质量;做问题(2)还需利用氧化钠与水反应的方程式,理清谁是溶质、溶液的质量怎么变化。【答案】(1)0.31 g (2)11.16%,2.79d mol·L1【解析】(1)设金属钠质量为x,与水反应生成NaOH的质量为y。 列比例式后解得 x=0.46 g,y=0.8 g,由此可得m (Na2O)=0.77 g0.46 g=0.31 g。(2)设0.31 g Na2O与水反应生成NaOH的质量为z。 列比例式后解得 z=0.4 g,NaOH的质量分数为:,c (NaOH)×40 g·mol1=11.16%×1000d g·L1,c (NaOH)=2.79d mol·L1。【总结升华】一般思路:分析题目:已知条件是什么?求什么?将哪几种物质的物理量直接应用于化学方程式计算合理且最佳?然后将所求物质直接用物理量符号表示。解题格式和过程要规范,养成用物质的量来解题的习惯。 【高清课堂:物质的量在化学方程式计算中的应用ID:388491# 混合物计算图像题】举一反三:【变式1】现有一种Na2CO3和NaHCO3的混合物,某同学为测定其含量,取一定量的该样品溶于水,逐滴加入稀盐酸并不断振荡,首先发生反应:Na2CO3 + HCl = NaHCO3 + NaCl,然后才发生反应:NaHCO3+ HCl = NaCl + CO2+ H2O。已知:该温度下CO2密度为1.98g/L,实验测得产生的CO2体积的与加入稀盐酸的数据如下图。(1)当加入 g盐酸时,才开始产生CO2; 图中V= mL。 (2)请计算:所加入盐酸中HCl的质量分数为多少? 原样品中Na2CO3和NaHCO3的质量各是多少?(百分数精确到0.1%,质量精确到0.01g)【答案】(1)5,444;(2)所加入盐酸中HCl的质量分数为7.4%;原样品中Na2CO3的质量为1.06g,NaHCO3的质量为1.26g。 【变式2】甲、乙两烧杯中分别盛有1L等物质的量浓度的Cu(NO3)2和AgNO3溶液,现往其中加入等质量的锌片,待反应完毕后,测得甲烧杯中固体质量减轻0.18 g,求原甲烧杯中Cu(NO3)2溶液物质的量浓度和乙烧杯中固体质量变化是多少克?(原子量Ag:108 Zn:65.4 Cu:63.6)【答案】甲烧杯原Cu(NO3)2溶液浓度为0.10mol·L1,乙烧杯中固体质量变化为7.53g。【解析】本题可利用两量差列比例求解 解得: x=7.53g【巩固练习】一、选择题1等质量的镁和铝分别与足量稀硫酸反应,在相同条件下产生氢气的体积比为( )。A12 B23C34 D89 2不同体积的相同物质的量浓度的KCl,CaCl2,FeCl3溶液分别用VmL 1 mol /L的AgNO3溶液与之反应,都可使Cl离子恰好完全沉淀,则上述三种溶液的体积比是( )。A123B321C632D236 3200mL 0.3 mol /L的硫酸和 100mL 0.6 mol /L的硫酸混合,所得溶液的H+的物质的量浓度是( )。A0.4 mol /L B0.8 mol /L C0.45 mol /L D0.9 mol /L 4完全中和24.6 g二元酸H2A,消耗烧碱24g,则H2A的相对分子质量是( )。A42 B82 C162 D84 5将钠、铁、镁、铝各取0.1mol,分别投入足量的稀H2SO4中,充分反应后,放出的气体( )。A钠最多B一样多C铁最多D铝最多 6能完全中和20 mL 1 mol /L NaOH溶液生成正盐的溶液是( )。A40 mL 0.1 mol /L盐酸B20 mL1 mol /L硫酸溶液C10 mL 1 mol /L硫酸溶液D5mL 1 mol /L磷酸溶液 7用铝箔包住0.1 mol金属钠,用针扎一些小孔,放入水中,完全反应后,用排水集气法收集产生的气体,则收集到的气体体积(标准状况)为( )。A2.24 L B1.12 L C大于1.12 L D小于1.12 L 8若1.8 g某金属跟足量盐酸充分反应,放出2.24 L(标准状况)氢气,则该金属是( )。 AAl BMg CFe DZn 9金属Ti(钛)是一种具有许多优良性能的较为昂贵的金属,钛和钛合金被认为是21世纪的重要金属材料。某化学兴趣小组在实验室中探究Ti、Mg、Cu的活动性顺序。他们在相同温度下,取大小相同的三种金属薄片,分别投入等体积、等浓度的足量稀盐酸中,观察现象如下:金属TiMgCu金属表面现象放出气泡 速率缓慢放出气泡 速率快无变化下列有关三种金属的说法正确的是( )。 A三种金属的活动性由强到弱的顺序是Ti、Mg、Cu B若钛粉中混有Mg,提纯Ti时可用稀盐酸除去Mg C用Ti从CuSO4溶液中置换出Cu是工业制取Cu的很好途径 DCu和MgCl2溶液不发生化学反应 10把足量的铁粉投入到溶解有硫酸和硫酸铜的溶液中,充分反应后,剩余金属粉末的质量与原加入铁粉的质量相等,则原溶液中H+与SO42的物质的量浓度之比为( )。 A14 B27 C12 D38 11物质在相互反应时( )。 A它们的质量一定相等 B它们的物质的量一定相等 C它们的质量比等于方程式中化学计量数之比 D它们的物质的量之比等于方程式中化学计量数之比 12钾(K)与钠(Na)在性质上具有很大的相似性,但K比Na的活泼性强,下面是根据Na的性质对K的性质的预测,其中正确的是( )。 AK的活泼性强,所以钾应该保存在煤油中 BK可被空气中的氧气氧化,且氧化产物在常温和加热条件下均为K2O CK与水能够反应,但不如Na与水的反应剧烈,但产物都有氢气 DK可以与水剧烈反应,生成氢气 二、填空题1在25,101kPa条件下,将15 L O2通入10 L CO和H2的混合气中,使其完全燃烧,干燥后,恢复至原来的温度和压强。(1)若剩余气体的体积是15L,则原CO和H2的混合气中V(CO) L, V(H2) L。(2)若剩余气体的体积为aL,则a的取值范围是 。(3)若剩余气体的体积为a L,则原CO和H2的混合气中V(CO)V(H2) 。 2物质A是由A元素组成的单质,将其在酒精灯火焰上灼烧,火焰为黄色,B、C、D是含有A元素的三种不同化合物,A、B、C、D按右图所示关系进行转化:(1)写出下列物质的化学式:A_;B_;C_;D_。(2)写出的离子方程式及的化学方程式:_,_,_,_。 3(1)分别取W g钠、镁、铝与足量的盐酸反应,在相同条件下产生氢气的体积比是_。 (2)分别取0.1 mol钠、镁、铝与足量的盐酸反应,在相同条件下产生氢气的体积比是_。 (3)若产生相同物质的量的氢气,所需钠、镁、铝的质量比为_。 (4)若产生相同体积(同温同压下)的氢气,所需钠、镁、铝的物质的量比为_。 (5)若将0.2 mol钠、镁、铝分别投入到10 mL 1 mol·L1的盐酸中,在标准状况下,产生氢气体积的大小顺序是_。 【参考答案与解析】一、选择题1C 2C 3B 4B 5D【解析】由钠、铁、镁、铝分别与稀H2SO4的反应的化学方程式可知,当金属的物质的量相同时,铝与稀硫酸反应放出的气体最多。 6C【解析】根据化学反应方程式,物质的量之比应该满足化学方程式计量系数之比。 7C 【解析】Na与H2O反应生成NaOH和H2,Al与NaOH溶液反应也产生H2。 8A 【解析】解决本题的难点在于该金属的价态不明确,若知道该金属的价态,由H2的物质的量便可得该金属的物质的量,从而得摩尔质量,最终得该金属的相对原子质量,便可解决问题,由此我们假设金属为R,化合价分别为+1价、+2价、+3价,当化合价为+1价,M (R)=9 g·mol1;当化合价为+2价时,M (R)=18 g·mol1;当化合价为+3价时,M (R)=27 g·mol1,综合考虑,只有当化合价为+3价,R为Al时合适,故选A。 9D 【解析】活动性顺序为:MgTiCu;Mg、Ti与盐酸均可反应,Ti比Cu贵重。 10A 【解析】设原溶液中H2SO4和CuSO4物质的量分别为a和b。Fe+H2SO4FeSO4+H2,Fe+CuSO4FeSO4+ Cu由题意:56(a+b)=64b,。 11D 【解析】物质在相互反应时,它们的物质的量之比等于化学计量数之比。 12D 【解析】A中不仅要考虑钾的活泼性,还应考虑单质钾的密度;B中常温下产生氧化钾,加热时产生过氧化钾,甚至超氧化钾;C中由于钾的活泼性强于钠,所以金属钾与水的反应较金属钠与水的反应剧烈。 二、填空题1(1)5 5 (2)10a20 (3)(a10)(20a) 2(1)Na NaOH Na2CO3 NaCl(2)2Na+2H2O2Na+2OH+H2 2OH+CO2CO32+H2OCO32+2H+CO2+H2O 2Na+Cl22NaCl 3(1) (2)123 (3)32129 (4)632 (5)NaAlMg【解析】本题主要考查金属与水和酸的反应。根据钠、镁、铝与酸反应的化学方程式:2Na+2HCl2NaCl+H2,Mg+2HClMgCl2+H2,2Al+6HCl2AlCl3+3H2以及2Na+2H2O2NaOH+H2,按照各小题的要求,从量上分析即可得出答案。【巩固练习】一、选择题1将钠、铁、镁、铝各取0.1mol,分别投入足量的稀H2SO4中,充分反应后,放出的气体( )。A钠最多B一样多C铁最多D铝最多 2能完全中和20 mL 1 mol /L NaOH溶液生成正盐的溶液是( )。A40 mL 0.1 mol /L盐酸B20 mL1 mol /L硫酸溶液C10 mL 1 mol /L硫酸溶液D5mL 1 mol /L磷酸溶液 3用铝箔包住0.1 mol金属钠,用针扎一些小孔,放入水中,完全反应后,用排水集气法收集产生的气体,则收集到的气体体积(标准状况)为( )。A2.24 L B1.12 L C大于1.12 L D小于1.12 L 4若1.8 g某金属跟足量盐酸充分反应,放出2.24 L(标准状况)氢气,则该金属是( )。 AAl BMg CFe DZn 5金属Ti(钛)是一种具有许多优良性能的较为昂贵的金属,钛和钛合金被认为是21世纪的重要金属材料。某化学兴趣小组在实验室中探究Ti、Mg、Cu的活动性顺序。他们在相同温度下,取大小相同的三种金属薄片,分别投入等体积、等浓度的足量稀盐酸中,观察现象如下:金属TiMgCu金属表面现象放出气泡 速率缓慢放出气泡 速率快无变化下列有关三种金属的说法正确的是( )。 A三种金属的活动性由强到弱的顺序是Ti、Mg、Cu B若钛粉中混有Mg,提纯Ti时可用稀盐酸除去Mg C用Ti从CuSO4溶液中置换出Cu是工业制取Cu的很好途径 DCu和MgCl2溶液不发生化学反应 6把足量的铁粉投入到溶解有硫酸和硫酸铜的溶液中,充分反应后,剩余金属粉末的质量与原加入铁粉的质量相等,则原溶液中H+与SO42的物质的量浓度之比为( )。 A14 B27 C12 D38 7物质在相互反应时( )。 A它们的质量一定相等 B它们的物质的量一定相等 C它们的质量比等于方程式中化学计量数之比 D它们的物质的量之比等于方程式中化学计量数之比 8钾(K)与钠(Na)在性质上具有很大的相似性,但K比Na的活泼性强,下面是根据Na的性质对K的性质的预测,其中正确的是( )。 AK的活泼性强,所以钾应该保存在煤油中 BK可被空气中的氧气氧化,且氧化产物在常温和加热条件下均为K2O CK与水能够反应,但不如Na与水的反应剧烈,但产物都有氢气 DK可以与水剧烈反应,生成氢气 9将a mol钠和a mol铝一同投入m g足量水中,所得溶液为d g·mL1,该溶液中溶质的质量分数为( )。A B C D 10完全中和5.1 g二元酸H2A生成正盐,用去12 g NaOH,则关于二元酸的说法正确的是( )。 A该酸的摩尔质量是17g·mol1 B该酸中A的相对原子质量是34 g·mol1 C10.2 g该酸的物质的量是0.3 mol D该酸一定是强酸 11等体积、等物质的量浓度的硫酸、氢氧化钠溶液分别放在甲、乙两烧杯中,各加入等质量的铝,生成氢气的体积比为56,则甲、乙两烧杯中的反应情况可能分别是( )。 A甲、乙中都是铝过量 B甲中铝过量:乙中碱过量 C甲中酸过量、乙中铝过量 D甲中酸过量、乙中碱过量 12将5.4 g A1投入到200.0 mL 2.0 mol·L1的某溶液中有氢气产生,充分反应后有金属剩余。该溶液可能为( )。 AHNO3溶液 BBa(OH)2溶液 CH2SO4溶液 DHCl溶液 二、填空题1(1)分别取W g钠、镁、铝与足量的盐酸反应,在相同条件下产生氢气的体积比是_。 (2)分别取0.1 mol钠、镁、铝与足量的盐酸反应,在相同条件下产生氢气的体积比是_。 (3)若产生相同物质的量的氢气,所需钠、镁、铝的质量比为_。 (4)若产生相同体积(同温同压下)的氢气,所需钠、镁、铝的物质的量比为_。 (5)若将0.2 mol钠、镁、铝分别投入到10 mL 1 mol·L1的盐酸中,在标准状况下,产生氢气体积的大小顺序是_。 2Fe和Al是两种常见的金属,将它们按一定的质量比组成混合物。 (1)取一定质量的该混合物,向其中加入足量的NaOH溶液。生成气体的体积在标准状况下为a L,则反应的离子方程式为_;混合物中的Al的物质的量为_(用含字母的表达式表示)。 (2)另取相同质量的该混合物,向其中加入足量的稀硫酸,固体全部溶解,生成气体的体积在标准状况下b L,则反应中转移电子的物质的量为_;混合物中Fe的质量为_(用含字母的表达式表示)。 3在标准状况下进行甲、乙、丙三组实验。三组实验各取同浓度的盐酸30 mL,加入同一种镁铝合金粉末,产生气体,有关数据列表如下(气体体积在标准状况下测定):实验序号甲乙丙合金质量mg255385459气体体积mL280336336 (1)乙组实验中,盐酸_(填“过量”“适量”或“不足量”),理由是_。 (2)要计算盐酸的物质的量浓度,题中可作计算依据的数据是_。(3)要计算合金中Mg、Al的物质的量之比,题中可作计算依据的数据是_,Mg、Al的物质的量之比是_。 【参考答案与解析】一、选择题1D【解析】由钠、铁、镁、铝分别与稀H2SO4的反应的化学方程式可知,当金属的物质的量相同时,铝与稀硫酸反应放出的气体最多。 2C【解析】根据化学反应方程式,物质的量之比应该满足化学方程式计量系数之比。 3C 【解析】Na与H2O反应生成NaOH和H2,Al与NaOH溶液反应也产生H2。 4A 【解析】解决本题的难点在于该金属的价态不明确,若知道该金属的价态,由H2的物质的量便可得该金属的物质的量,从而得摩尔质量,最终得该金属的相对原子质量,便可解决问题,由此我们假设金属为R,化合价分别为+1价、+2价、+3价,当化合价为+1价,M (R)=9 g·mol1;当化合价为+2价时,M (R)=18 g·mol1;当化合价为+3价时,M (R)=27 g·mol1,综合考虑,只有当化合价为+3价,R为Al时合适,故选A。 5D 【解析】活动性顺序为:MgTiCu;Mg、Ti与盐酸均可反应,Ti比Cu贵重。 6A 【解析】设原溶液中H2SO4和CuSO4物质的量分别为a和b。Fe+H2SO4FeSO4+H2,Fe+CuSO4FeSO4+ Cu由题意:56(a+b)=64b,。 7D 【解析】物质在相互反应时,它们的物质的量之比等于化学计量数之比。 8D 【解析】A中不仅要考虑钾的活泼性,还应考虑单质钾的密度;B中常温下产生氧化钾,加热时产生过氧化钾,甚至超氧化钾;C中由于钾的活泼性强于钠,所以金属钾与水的反应较金属钠与水的反应剧烈。 9C 【解析】 即a mol钠与水反应生成的NaOH恰好被a mol Al消耗掉,所得溶液为NaAlO2溶液。则 。 10C 【解析】根据化学方程式:H2A + 2NaOHNa2A+2H2O1 mol 80 g x 12 gx=0.15 mol,H2A的摩尔质量为:,所以H2A的相对分子质量是34;A的相对原子质量是342×1=32,故A,B错误。10.2 g H2A的物质的量为,C正确。能与NaOH中和不一定是强酸,D错误。 11B 【解析】有关化学方程式为:2Al+3H2SO4Al2(SO4)3+3H2,2Al+2NaOH+2H2O2NaAlO2+3H2。若两种情况下都是Al不足,则生成H2的体积比应为11,若两种情况下Al都过量,则生成H2的体积比应为23。因H2的体积比为56,只能是一种溶液中Al不足,另一种溶液中Al过量,因等物质的量NaOH比H2SO4耗Al多,因此,只能是碱中Al不足,酸中Al过量。 12D 【解析】Al与HNO3反应无H2产生,据2Al+6H+2Al3+3H2,2Al+2OH+2H2O2AlO2+3H2,确定只有D中有金属剩余。 二、填空题1(1) (2)123 (3)23129 (4)632 (5)NaAlMg【解析】本题主要考查金属与水和酸的反应。根据钠、镁、铝与酸反应的化学方程式:2Na+2HCl2NaCl+H2,Mg+2HClMgCl2+H2,2Al+6HCl2AlCl3+3H2以及2Na+2H2O2NaOH+H2,按照各小题的要求,从量上分析即可得出答案。2(1)2Al+2OH+2H2O2AlO2+3H2 a / 33.6 mol (2)b / 11.2 mol 5(ba) / 2 g【解析】(1)标准状况下的a L H2是Al与NaOH溶液反应生成的。由2Al+2OH+2H2O2AlO2+3H2可知:。(2)在反应中金属失去的电子与H+得到的电子是相等的;,则反应中转移电子的物质的量为。等质量的Al与酸反应生成的H2和与碱反应生成的H2是相等的,即铝与酸反应生成的H2,标准状况下也为a L。Fe与硫酸反应生成标准状况下的H2为,混合物中Fe的质量为 。3(1)不足量 ,金属未完全反应 (2)336 mL (3)255 mg、280 mL 11【解析】盐酸的物质的量不发生变化,甲乙随着合金质量增加生成气体体积增加,则甲中合金不足量,盐酸过量,若乙中盐酸足量,385 mg合金应放出423 mL(标准状况下)的气体,则乙中盐酸不足量。若计算合金中Mg、Al的物质的量之比,则应用甲组数据。由题意可知:则n (Mg)n (Al)=1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