环保试生产方案.doc
10万吨/年石脑油芳构化项目试生产方案 河南龙都石油化工有限公司二一四年六月一日项目名称:10万吨/年石脑油芳构化、12万吨/年MTBE(一期)建设单位: 河南龙都石油化工有限公司设计单位: 济南石油化工设计院安装单位: 河南中亿化工设备安装有限公司 监理单位:濮阳市中原石化工程监理公司 编制: 董学坤 陈锋 吴玉华 张强 审核:董学坤批准:刘冰 一、 建设项目完成情况1、项目概况河南龙都石油化工有限公司成立于2013年,是以生产销售高辛烷值汽油、柴油、燃料油、苯、甲苯、二甲苯为主的高新技术企业。公司位于濮阳工业园区许信路、铁路顺西路交叉口,占地103余亩,注册资金3000万元,现有员工126人,其中中高级技术人才22人。备案建设项目总投资4.2亿,一期规划10万吨/年石脑油芳构化装置一套,配套8万吨/年芳烃分离装置;二期12万吨/年MTBE生产装置一套。项目全部建成投产后可实现年销售收入50000万元、年创利税5800万元,并可安置社会劳动力260余人,具有较好的经济效益和社会效益。该建设项目选址在濮阳工业园区许信路、铁路顺西路交叉口,项目已经濮阳工业园区经济发展局审核备案,取得了濮阳市城建局颁发的建设工程规划许可证、建设用地规划许可证、村镇规划选址意见书。项目建设符合城镇规划要求。目前10万吨/年石脑油芳构化及芳烃分离生产装置和安全、环保设施按要求已建设完毕,全部生产技术人员已到岗并培训合格,具备试生产条件。2、安装施工单位概况 本项目工程安装由河南中亿化工设备安装工程公司承担。该公司具备压力管道GB2级和GC3级的安装资质,公司拥有化工工程师5人、机械设备工程师8人、中高级焊接工50人、高级钳工3人、铆工5人、管道工10人、吊装运输工2人、专业油漆工6人等专业工程技术人员和技术工人近100人。 该公司具备承包机械设备安装、压力管道、容器安装、钢结构制作安装防腐等工程资质,近几年主要承包的工程有:河南中远高速公路加油站项目、河南南阳石油公司储油库项目、山东南金兆集团钢铁高炉气回收项目、石家庄炼化公司3万吨/年硫磺回收配套系统项目、新疆独山子炼油储罐制作安装项目、鲁抗立科药物化学有限公司回收车间总包项目中油一建南京金浦锦湖8万吨/年环氧丙烷项目等,所承担的安装工程项目全部通过竣工验收,已投入正常生产。3、建设项目施工完成情况根据工程设计,该项目共分为公用工程、10万吨/年石脑油芳构化及芳烃分离装置区、储存罐区、装卸区、办公区等。目前已完成所有土建工程、设备管道及电气仪表安装、管道试压吹扫、防腐保温工作,并进行了单机和联动调试。该项目安全设施,已根据安全评价和安全设施“三同时”的要求,从工艺设备、建筑施工、电气仪表、危险化学品仓储、消防管网、消防道路等方面采取了相应的安全措施。环保设施按环评要求建设完成并通过竣工验收。项目建设竣工资料已齐全并通过竣工验收。二、 生产储存的危险化学品品种和设计能力该项目建成投产后使用的主要原料为石脑油等轻烃,辅助材料为水、催化剂、水处理剂、天然气等,原料和辅助材料来源广。该项目目标产品为苯、甲苯、二甲苯、高辛烷值汽油、轻柴油、车用液化气。项目所涉及的危险化学品类原料及产品名称及数量见下表。 表2-1 危险化学品类原料及产品的名称和数量序号名称年产量或用量(万t/a)危险化学品分类危规号储存方式备注1石脑油10第3.2类中闪点易燃液体32004储罐原料2苯0.69第3.2类中闪点易燃液体32050储罐产品3甲苯2.59第3.2类中闪点易燃液体32052储罐产品4二甲苯1.51第3.2类中闪点易燃液体33535储罐产品5高辛烷值汽油3.41第3.1类低闪点易燃液体31001储罐产品6轻质柴油0.35第3.3类高闪点易燃液体32999储罐产品7车用液化气1.2第2.1类易燃气体21053储罐产品三、试生产过程中可能出现的安全问题及对策试生产过程中可能出现的安全问题及采取的对策措施见下表。表3-1 安全问题及应对措施序号试生产中可能出现的安全问题采取的主要安全措施1导热油炉、压力容器爆炸1、锅炉、压力容器选用有国家规定的资质单位生产的合格产品。2、由符合资质的锅炉、压力容器安装单位安装。3、压全阀、压力表、液位计等安全附件齐全,并全部经检测、校验合格。4、设置温度、压力、液位等超限报警和自动调节、安全联锁装置。5、锅炉供水水质符合锅炉用水指标。6、锅炉、压力容器安装由质监部门全程监检,并出具监检报告。7、锅炉、压力容器操作工办理特种操作证,配发了劳动保护用品。8、厂内设有专用救护箱,配备有常用药品及器械。9、试生产期间厂内配备有专用值班救护车辆。2车间、储罐区发生火灾爆炸1、化工生产装置、储罐由有国家规定资质的单位设计、安装施工。2、化工设备由有资质的单位生产,安全阀、压力表、液位计等安全附件齐全,且已经过监督部门检测、校验。3、防炸危险区采用防爆电气、仪表设备,且有可靠的电气、防雷、防静电接地措施。4、按规范、标准配备消防栓(炮)、推车式灭火器、等消防器材。5、在生产场所、储罐区按规定设置有针对性的安全标志、安全警示牌等。6、制定有较齐全的安全生产责任制、安全生产管理制度、安全操作规程。7、为职工分别配发有工作服、手套、劳保鞋、防毒面具、防尘口罩、长管空气呼吸器、防护眼镜等劳动防护用品 。8、制定有事故应急救援预案,配备有事故救援器材,且已进行了事故应急救援演练。9、若发生火灾,迅速组织职工救火,当采取救火措施无效时,立即报119,请求救援。3发生化学灼伤、高温烫伤1、职工按要求配备并穿戴劳动防护用品。2、若遇化学灼伤:腐蚀性物质溅入眼中,立即用流动的清水冲洗;若溅至皮肤,立即用流动的清水清洗,若溅至衣服,立即脱去衣物,用大量水冲洗,然后将工伤人员送医院治疗。3、若发生高温烫伤,各岗位上设有水笼头并立即用厂内医疗救护箱内药品处理、包扎,然后就医。4发生高处坠落、机械伤害、电击伤等1、高空作业、机械操作按要求佩戴安全带、绝缘工具等用品;2、发生高处坠落、机械伤害、电击伤等,根据伤情,先进行简单就地处理,然后送医院救治。5发生中毒、窒息1、受限空间作业,按要求置换合格并佩戴劳保用品;有毒有害介质泄漏,按要求佩戴防护用品救援。2、发生中毒、窒息,将伤员先移离现场至空气新鲜处,保持空气流通,根据伤情,可先进行人工呼吸,然后就医。四、采用的安全措施1、总图布置 该项目总图执行石油化工企业设计防火规范GB50160-2008和建筑设计防火规范GB50016-2006。厂区内按规范要求有完善的消防、供水、供电系统。表4-1 建设项目总平面布置的防火间距设施名称方位防火距离(m)依据标准标准设计2×200m³液化烃卧罐 企业围墙西侧 3051.8GB50160-2008表 4.2.12 企业围墙北侧 3096GB50160-2008表 4.2.12 汽车装卸站东北侧 3552.8GB50160-2008表 4.2.12 罐区甲类泵房东侧 3033.4GB50160-2008表 4.2.12 10×500m³甲类产品储罐区(内浮顶)东南侧 1538GB50160-2008表 4.2.12 10万吨/年石脑油芳构化及芳烃分离装置(甲类)南侧 5096.1GB50160-2008表 4.2.12 10× 1000m³甲类原料石脑油储罐区(内浮顶) 10×500m³甲类产品储罐区(内浮顶)西侧 4.6221.8GB50016-2006表 6.2.8罐区甲类泵房西侧 1018.3GB50160-2008表 4.2.12 汽车装卸站西北侧 1261.9GB50160-2008表 4.2.12 污水处理池北侧 1565.3GB50160-2008表 4.2.12 企业围墙东侧 2020.7GB50160-2008表 4.2.12 10万吨/年石脑油芳构化及芳烃分离装置(甲类)南侧 2529.5GB50160-2008表 4.2.12 10×500m³甲类产品储罐区(内浮顶)10×1000m³甲类原料石脑油储罐区(内浮顶)东侧 4.6221.8GB50016-2006表 6.2.8罐区甲类泵房北侧 1014.6GB50160-2008表 4.2.12 2×200m³液化烃卧罐西北侧 1538GB50160-2008表 4.2.12 企业围墙西侧 20104.5GB50160-2008表 4.2.12 10万吨/年石脑油芳构化及芳烃分离装置(甲类)南侧 2529GB50160-2008表 4.2.12 10万吨/年石脑油芳构化及芳烃分离装置(甲类)企业围墙西侧 2525GB50160-2008表 4.2.12 2×200m³液化烃卧罐北侧 5096.1GB50160-2008表 4.2.12 10×500m³甲类产品储罐区(内浮顶)北侧 2529.5GB50160-2008表 4.2.12 10×1000m³甲类原料石脑油储罐区(内浮顶)北侧 2529.8GB50160-2008表 4.2.12 企业围墙东侧 2525.9GB50160-2008表 4.2.12 办公楼(全厂一类重要设施)南侧 4041.7GB50160-2008表 4.2.12 仓库南侧 3041.7GB50160-2008表 4.2.12 消防泵房及值班室(全厂二类重要设施)南侧 3535.3GB50160-2008表 4.2.12 循环水场冷却塔(全厂二类重要设施)南侧 3535.3GB50160-2008表 4.2.12 污水处理池(隔油池)汽车装卸站西侧 2050.5GB50160-2008表 4.2.12 10×1000m³甲类原料石脑油储罐区(内浮顶)南侧 1573.3GB50160-2008表 4.2.12 企业围墙东侧 1530.4GB50160-2008表 4.2.12 企业围墙北侧 1521.1GB50160-2008表 4.2.12 2、主要生产装置建筑物的安全设施和措施 按照建筑设计防火规范(GB50016-2006),本项目生产装置属甲类火灾危险场所,在建筑物、构筑物设计时采取了以下措施。生产装置占地面积3911.79m2,主生产装置为石脑油芳构化及芳烃分离生产装置,采用敞开式多层钢结构框架。辅助生产装置锅炉房用砖混结构。其他辅助厂房、车间配电室、控制室、办公生活用房采用砖混结构。对一般建、构筑物及设备基础,采用三七灰土垫层处理地基。泵及小型设备基础采用现浇混凝土基础;其它构筑物及设备基础采用现浇钢筋混凝土基础;配电室及泵房采用现浇钢筋混凝土条型基础。设备构架采用钢混结构。装置厂房采用框架结构,耐火等级为二级,层数为三层。钢结构防火采用涂刷防火隔热涂料做法,耐火极限不小于1.5小时。按石油化工企业建筑抗震设防等级分类标准,建筑及生产装置属于丙类抗震设防,抗震设防烈度为7度。每层设2个疏散通道,疏散出口距离不大于50米。表四 项目主要建(构)筑物一览表序号建筑物名称采用耐火等级建筑面积()占地面积()层数结构型式1装置框架二级3501603钢构2锅炉房二级2703201砖混彩钢顶3总配电室二级781301砖混砼浇筑顶4制氮机房二级781001砖混彩钢顶5循环水池 -600m3800m21钢筋混凝土3、主要工艺生产装置设计安全设施与措施 10万t/a石脑油芳构化项目采用NKC-5非临氢改质工艺技术。工艺过程为:在中压、非临氢催化反应条件下以石脑油为原料,在专业分子筛催化剂催化作用下,石脑油发生选择性裂解、异构化、齐聚、环化和脱氢芳构化等一系列化学反应,生产出几乎不含烯烃的高辛烷值汽油调和组份。组成车用汽油的化合物主要是含5-11个碳原子的正构烷烃、异构烷烃、环烷烃、芳香烃和烯烃,各类烃的辛烷值有较大差别。从总的概念来说,芳香烃和多支链异构烷烃的辛烷值最高,正构烷烃最低,环烷烃和烯烃居中。通过改质的方法可以使石脑油中的烯烃发生叠合、环化脱氢反应,生成高辛烷值组份。 装置的主要设备火灾危险性为甲类,装置区火灾危险性分类为甲类。依据爆炸和火灾危险环境电力装置设计规范GB50058-92,本项目装置为露天装置,地坪以下坑、沟划为爆炸危险1区,以机泵的机械密封、管道阀门、法兰为二级释放源、15米为半径范围内为爆炸危险2 区。通过对生产过程的危险有害因素分析,该项目生产装置生产过程中存在的最主要危险有害因素为火灾爆炸,主要生产设备分层布置敞开式框架结构内,有利于通风,泄爆面积可满足要求,可降低火灾、爆炸危险性。采用的安全措施和操作要求如下表。表五 生产装置区安全措施和操作要求序号项目 说 明1工艺操作过程工艺操作过程严格按照公司规定的安全操作规程执行2主要危险、有害因素1、主要原料和产品石脑油、苯、甲苯等属易燃液体。储量为4000吨,火灾危险性为甲类,遇高温、明火、有氧条件可发生火灾爆炸事故。2、反应器、生产部分设备属压力容器、特种设备,若设备本身存在缺陷,操作失误等可发生压力容器爆炸。化工容器的爆炸往往会引发更为严重的火灾及爆炸。3、生产装置中有易燃液体中间罐及管线,若生产场所电气不防爆或防爆失效,物料输送过程中产生静电,均可引发火灾爆炸。3预防事故措施1、选择有相应资质的单位进行化工容器、特种设备、化工管道、阀门的设计、制造、安装,并配齐安全附件。2、在生产装置合适位置安装有流量计、液面计、压力表等控制仪表,并定期校验,保证完好,安全使用。3、在各压力容器、反应器上安装压力表、温度计等安全附件,在可能超压的容器上安装安全阀、紧急泄压排放管,且安装位置及高度符合要求。4、高温设备、管线等有隔热保温措施。4控制事故措施1、泄压和止逆设施:在所有塔上均装设有防止塔超压的安全阀,塔的进料管线上均安装了现场温度计,控制进料的温度防止塔超温,所有泵出口管道上均装设止逆阀,防止液体倒流。2、紧急处理设施:塔底设紧急排污阀。5减少与消除事故影响设施1、防止火灾蔓延设施。2、灭火设施:装置内按规范标准配备有足够数量的MF/ABC手提式干粉灭火器,推车式灭火器,室外消防水管网的给水系统。3、紧急个体处置设施:在装置设三个疏散出口,在装置周围(15m半径内)设有冲洗用水龙头。4、应急救援设施:配置防化服2套,自给正压式空气呼吸器8套。5、避难设施:疏散出口方向可直达安全地带。6安全可靠性分析安全关键的点是控制进料的温度,同时液位、压力是操作的重要参数,原料泄漏是重要的控制,通过预防事故措施、减少事故影响设施的设置,可以有效地防止事故发生,减少事故发生机率。4、危险化学品储运安全措施 本项目危险化学品的储存方案为:主要危险化学品、其他化学品分别储存于专用液体储罐内。 表六 危险化学品安全储存措施序号危险化学品的储存安全措施1储罐区设置有非燃烧材料的防火堤,防火堤的设置符合GB50016-2006建筑设计防火规范第4.2.5条的规定。2储罐设有液位控制显示、呼吸阀、阻火器等安全装置。 储罐区及装卸车处设有消除静电的专用接地线。3储罐与建筑物之间的防火距离符合GB50016-2006建筑设计防火规范表4.2.1的规定。4储罐区内-储罐相互之间及与围堤间的防火间距符合建筑设计防火规范表4.2.2的规定。专用泵设在围堤外。相邻的储罐间设置有密封的隔堤,以防止泄露后漫延发生大面积火灾事故。5液化气罐设消防蒸汽和消防喷淋水。5、消防安全措施根据石油化工企业设计防火规范(GB50160-2008),按同一时间内火灾次数一次计,室内外消防一次最大消防用水量为124.5 m3/h,消防水罐总容积2000m3,可满足消防需求。厂区生产用水与消防、循环冷却水分别使用管网。生产、生活一次最大用水量4m3/ h,供水压力0.4MPa,生产用水主要采用循环水,循环水用量400500m3/h。装置区内消防检修道路边敷设有消防水管道,主管网管径为DN300,管道上设置27套SS100/65-1.0地上式消火栓,满足装置的消防要求。成品罐区消防冷却水系统采用固定式消防水冷却系统。生产区内设置消防环形管网,消防水泵设置在消防泵房内,消防水泵共设三台(Q=160m3/h H =70m),两用一备。另配有一台100KW柴油发电机组,可作为应急电源,能满足二级负荷要求。 生产装置区、储罐区,按照GB50140-2005建筑灭火器配置设计规范要求,结合本厂实际配置相应规格数量的手推车式及手提式干粉灭火器;配电室、化验分析室配置有CO2气体灭火器,用以扑救小型初起火灾。6、其他安全措施电器、仪表安全措施:该生产装置为规模连续化生产设备,生产工艺过程较复杂,因此主要工艺操作参数温度、压力、液位检测仪表多选用常规仪表,现场显示,人工调节控制和自控调节相结合。在化学品仓储区及生产装置区设多探头可燃气体报警仪,现场电气及仪表选用本安防爆或隔爆型。防雷、防静电、保护接地等安全措施:本工程除-为二类防雷外,其它建筑物均为三类防雷。接闪器:二类防雷建筑物的接闪器采取在屋顶设不大于10m×10m或12m×8m的网格避雷带,三类防雷建筑物的接闪器采取在屋顶设不大于20m×20m或24m×16m的网格避雷带,避雷带材质采用直径12热镀锌圆钢。接闪器通过引下线与接地装置可靠联结,设有全厂公用电气、防雷、防静电接地网,接地电阻4。职业安全卫生安全措施:本设计遵照GB5083-1999生产设备安全卫生设计总则的要求,本着尽量将有害因素消除在生产过程中的原则,采取多种安全措施,达到国家有关标准的要求。五、危险化学品事故应急救援预案1、应急组织与应急人员配备本项目的应急救援组织设置与应急人员的配备按基本要求配备。根据事故预防及应急救援预案,设置有应急救援组织,由公司总经理,安全主管及公司有关岗位人员组成,公司总经理任总指挥,主要负责组织指挥公司应急救援工作, 救援队伍:生产现场人员:根据工艺规程、操作规程的技术要求,采取紧急关、停车等处理措施;通讯人员:确保厂区内部及企业与外部救援力量的通讯畅通;消防人员:对火灾、泄漏事故,利用专业器材完成灭火、堵漏等任务,并对其它具有泄漏、火灾、爆炸等潜在危险点进行监控和保护,有效实施应急救援、处理措施,防止事故扩大,造成二次事故;治安队:维持厂区治安,按事故的发展态势有计划地疏散人员,控制事故区域人员、车辆的进出;医疗救护队:对受害人员实施医疗救护、转移等活动。根据目前建设项目危险有害因素分析及可能发生的事故分析, 应急救援队伍共设20人,按要求定期进行应急救援演练。厂内设有值班室,值班室有值班人员24小时值守。2、依托的消防力量 该企业距井下消防队约2.5km,若发生火灾事故时火势难以控制则报119请求井下消防队消防救援。本企业的消防安全措施设计已通过园区消防部门的审查,按设计要求配置有消防设施和器材,并不定期请消防部门进行消防知识和技能培训。当有火灾发生时,按事故应急预案及时报警,按预案进行火灾事故处理。3、应急救援措施在事故应急救援方面做好以下主要工作:1)建立应急工作组织,制订应急援救的岗位职责。2)依据可依托的内部和外部应急援救力量,制定切实可行的应急援救程序。3)根据危险物质的危险因素和危险物质的危险信息及其识别,采取切实可行的应急措施。4)由应急援救工作组织和小组制定应急危险状态时的应急行动程序。如应急撤离逃生路线图:沿厂区安全消防通道或专用通道安全紧急撤离现场等。5)制定相关人员的应急培训程序和计划:对新入厂人员进行入厂安全培训和应急预案的应急培训或应急演习等;对已有员工进行定期的安全培训和定期的应急预案的学习、培训和演习等。(1)建立以企业主要负责人为第一责任人和组织者,技术、设备、消防安全、保卫、医务、生产调度等部门负责人参加的应急救援指挥中心,分工负责,明确职责。(2)建立工艺、安全、设备、消防、卫生(职业防治)专业人员组成的专家组,对化学事故加以分析预测,为救援决策提供依据和处理方案。(3)建立应急救援网络体系,调用企业内日常建立的毒物资料库,迅速确定毒物发生源及处理方案,及时了解有关信息。(4)建立各类事故抢险救援队,并配备相应的器材:a、工程抢救队:处理泄漏设备,尽快堵泄漏源,并备有各类备件和隔离式携氧呼吸器及防酸碱工作服。b、消防抢险队:负责泄漏毒物的消除及灭火,协助救护人员。c、侦险队:检测化学物质种类,测定事故危险区域及危害程度,配备各种快速检测分析仪器。d、医疗救护队:备有救护车,对伤员进行现场救护后,及时运送医院,指导其他专业抢险队自我保护,以及备有携带式氧气钢瓶,急救药品,急救器材。e、配备变携式通讯器材,防爆照明器材。(5)设立常年风向标,明确事故信号,协助人员疏散。(6)向上级主管部门汇报和向友邻单位、周围群众通报情况,必要时向公安、消防、卫生等有关部门发出救援请示。定期进行事故应急救援预案演练,做好演练记录,并不断修改完善。除了立即根据已制定的应急预案实施紧急救和抢险抢修,尽快联系消防、医院、供电等相关单位,隔离事故区域、迅速抢救伤员外,还必须马上向市县政府报告,尽快消除事故影响、稳定职工情绪、恢复生产。(7)发生火灾,若缓冲罐处在火场中,则消防人员必须佩戴过滤式防毒面具或隔离式呼吸器、穿全身防火防毒服,切断气源,在上风口向喷水冷却容器,可能的话将容器从火场移至空旷处。常用的灭火剂包括泡沫、干粉、二氧化碳、砂土。(8)对已经发生或者有可能发生爆炸、爆裂、喷溅等特别危险且抢救无效需紧急撤退的情况,按照统一的撤退信号和撤退方法及时撤退。(9)事故现场指挥应密切注意各种危险征兆,遇有火势熄灭后未能恢复稳定或受到辐射的容器安全阀火焰变亮耀眼、尖叫、晃动等爆裂征兆时,指挥员必须适时作出准确判断,及时下达撤退命令。现场人员看到或听到事先规定的撤退信号后,应迅速撤退至安全地带。(10)泄漏应急措施:迅速将泄漏污染区人员撤离至安全区,严格限制出入;建议应急处理人员戴自给正压式呼吸器,穿防化服;尽可能堵塞可能存在的围堰裂缝泄漏,防止流入下水道、雨水沟;小量泄漏时,用砂土、干燥石灰或苏打灰混合;大量泄漏在围堰内时,通过污水管网收集至事故应急池,回收用于生产,避免造成该区域水体污染。六、试车组织机构人员组 长:刘冰副组长:董学坤技术人员:陈锋 张强 吴玉华 张伟 贾向洲维修工:庄广帅 李岐荣 李建民 李国龙七、试生产起止日期 该项目安装工程结束后,经过吹扫试压、单机试车,经过工艺术、物资资料及人员准备。 计划于2014年7月10日正式投料试生产; 于2014年10月10日完成试生产,在试生产过程中,进一步完善工艺、设备,各项安全设施及安全对策措施,确保长周期安全稳定生产。附:1、 工艺流程图2、 工艺操作规程3、 厂区平面布置图4、 设计单位资质5、 安装单位资质6、 监理单位资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