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来到三一办公! | 帮助中心 三一办公31ppt.com(应用文档模板下载平台)
三一办公
全部分类
  • 办公文档>
  • PPT模板>
  • 建筑/施工/环境>
  • 毕业设计>
  • 工程图纸>
  • 教育教学>
  • 素材源码>
  • 生活休闲>
  • 临时分类>
  • ImageVerifierCode 换一换
    首页 三一办公 > 资源分类 > DOC文档下载  

    中国电信城域汇聚交换机测试方案.doc

    • 资源ID:4153164       资源大小:1.38MB        全文页数:64页
    • 资源格式: DOC        下载积分:8金币
    快捷下载 游客一键下载
    会员登录下载
    三方登录下载: 微信开放平台登录 QQ登录  
    下载资源需要8金币
    邮箱/手机:
    温馨提示:
    用户名和密码都是您填写的邮箱或者手机号,方便查询和重复下载(系统自动生成)
    支付方式: 支付宝    微信支付   
    验证码:   换一换

    加入VIP免费专享
     
    账号:
    密码:
    验证码:   换一换
      忘记密码?
        
    友情提示
    2、PDF文件下载后,可能会被浏览器默认打开,此种情况可以点击浏览器菜单,保存网页到桌面,就可以正常下载了。
    3、本站不支持迅雷下载,请使用电脑自带的IE浏览器,或者360浏览器、谷歌浏览器下载即可。
    4、本站资源下载后的文档和图纸-无水印,预览文档经过压缩,下载后原文更清晰。
    5、试题试卷类文档,如果标题没有明确说明有答案则都视为没有答案,请知晓。

    中国电信城域汇聚交换机测试方案.doc

    中国电信城域汇聚交换机测试方案中国电信集团公司北京研究院中国电信城域汇聚交换机测试报告审核记录测试编号: 被测单位被测产品委托单位中国电信集团公司测试组成员北京研究院技术部测试时间测试依据参照中国电信城域网优化改造方案测试目的为中国电信城域网改造设备选型提供技术参考测试内容1 二层交换功能测试(共16项)2 访问控制与QOS测试(共15项)3 转发性能测试(共7项)4 可靠性和安全性(共8项)5 运行维护和网络管理(共16项)批准:审核: 主检:编 制 说 明1中国电信股份有限公司北京研究院受中国电信集团公司委托,于XX年X月X月在中国电信股份有限公司北京研究院实验室,对城域网汇聚交换机进行了测试。2参与本次测试的包括XX等厂家。3本次测试结合中国电信城域网改造优化方案及我国通信行业相关标准进行。4一般情况,本测试仅对来样负责。5本报告无检验单位公章无效。6本报告无批准、审核、主检人签章无效。7复制报告未重新加盖检验单位公章无效。8部分复制报告无效。9报告涂改无效。10对检验报告若有异议,请于收到报告之日起十五日内向检验单位提出,逾期不予受理。11本报告的解释权为中国电信北京研究院。目 录1. 测试概述51.1 测试说明51.2 测试设备描述及配置51.3 测试仪表及软件52. 二层交换功能测试72.1 基本功能测试72.1.1 超长帧转发能力72.1.2 异常帧检测功能测试72.1.3 广播抑制功能测试82.2 镜像功能92.2.1 端口镜像功能测试92.2.2 流镜像功能测试102.2生成树协议测试112.2.1 标准生成树测试112.2.2 快速生成树测试122.2.3 多生成树测试132.3 VLAN堆叠功能测试152.3.1 基本功能152.3.2 扩展功能162.4 端口聚合172.4.1 聚合链路数量测试172.4.2 聚合效率测试182.4.3 聚合链路收敛时间测试182.5 二层组播功能测试192.5.1 单VLAN IGMP SNOOPING功能测试192.5.2 多VLAN IGMP SNOOPING功能测试202.5.3 组播组加入/离开时间测试223访问控制和QOS功能233.1二层访问控制表测试233.1.1MAC地址访问控制表测试233.1.2 VLAN访问控制表测试243.1.3 802.1P访问控制表测试243.1.4 SVLAN访问控制表测试253.2 三层访问控制表功能测试263.2.1 IP地址访问控制表功能测试263.2.2四层端口访问控制表功能测试273.3 出方向访问控制表方向测试283.4访问控制表数量及性能测试293.5 业务分级303.5.1 基于VLAN ID的业务分级303.5.2 基于四层端口的业务分级313.6 优先级队列323.6.1 严格优先级队列323.6.2 轮询队列333.7速率限制343.7.1入方向速率限制功能测试343.7.2出方向速率限制功能测试353.7.3速率限制颗粒度及精确性测试364转发性能测试374.1 MAC地址学习速度374.2 MAC地址表容量384.3 最大VLAN数量测试384.4单端口吞吐量和时延测试394.5 板内交换性能测试404.6板间交换性能测试414.7 综合转发性能测试425可靠性和安全性435.1 设备可靠性435.1.1 主控板和交换矩阵冗余435.1.2 电源冗余445.1.3 业务卡热插拔455.1.4 设备重启动时间465.2 网络安全475.2.1 端口地址数量限制475.2.2 设备防ARP攻击测试485.2.3 设备防ICMP攻击测试485.2.4 设备防BPDU攻击测试496运行维护和网络管理506.1 运行维护功能测试506.1.1 远程认证管理506.1.2 SSH登录测试516.1.3 日志记录526.2 SNMP协议测试526.2.1 SNMPv1、SNMPv2支持测试526.2.2 SNMPv3支持测试536.2.3 SNMP访问地址限制546.2.4 MIB View安全访问控制功能测试546.2.5 SNMP Trap功能测试556.3 管理信息库566.3.1 端口MIB的功能测试566.3.2 VLAN MIB的功能测试566.3.3 CPU利用率、内存占用率的功能测试576.3.4 资源管理信息功能测试586.3.5 ACL管理信息功能测试586.3.6 QOS的管理功能测试596.3.7 二层组播MIB606.3.8 SVLAN MIB601. 测试概述1.1 测试说明本次城域网交换机测试受中国电信集团公司委托进行,目的是通过对IP城域网中各类设备的功能和性能进行评估测试,以配合中国电信IP城域网优化和结构调整工作,为下一步集团公司的IP城域网相关设备选型提供技术参考依据,同时了解网络设备对业务支持能力的最新进展。本次测试仅从中国电信实际需求的角度出发制定测试方案并实施测试。 本次测试结合中国电信城域网改造优化方案,参照城域网汇聚交换机设备技术规范及我国通信行业相关标准进行编写。1.2 测试设备描述及配置1.3 测试仪表及软件在本次测试中我们采用了AGILENT的RouterTester和SPRIENT的Smartbits仪表进行测试。测试仪表的配置情况如下:RouterTester 900 1台 16口FE板卡 2块 2口GE板卡 1块Smartbits 6000B 1台 6口FE板卡 3块 1口GE板卡 4块RADIUS软件: STEEL-BELTED RADIUS SHIVA日志记录软件: 3C SERVERMIB查询软件: MIB BROWSER2. 二层交换功能测试2.1 基本功能测试2.1.1 超长帧转发能力测试编号2.1.1测试项目超长帧转发能力测试目的测试设备以太网端口可转发数据帧的最大长度。测试环境Router Tester12ABDUT测试步骤1按图建立测试环境。2配置被测设备正常业务。3将测试仪表发送帧长度从大到小调节,直到找到设备能够正常处理的最大帧长度。4对FE、GE接口分别测试,记录测试结果。预期结果被测设备各接口支持最大帧长度应不小于1536Byte。测试结果最大支持9000Byte备注签字2.1.2 异常帧检测功能测试测试编号2.1.2测试项目异常帧检测功能测试测试目的测试设备对各种错帧的处理情况,验证其正确识别和过滤误码功能。测试环境 Router Tester12ABDUT测试步骤1按图建立实验环境。2配置被测试设备正常业务。3对测试仪表进行设置,在正常数据流中按一定比例插入CRC错帧、超短帧等各种异常帧并发送至被测设备。4对FE、GE接口分别测试,记录测试仪表接收端口接收到测试流量的情况。预期结果被测设备能够过滤掉CRC错帧、超短帧等异常帧,并保证正常业务的转发。测试结果支持备注签字2.1.3 广播抑制功能测试测试编号2.1.3测试项目广播抑制功能测试测试目的测试设备以太网端口对通过的广播包数量进行限制的功能。测试环境 Router Tester12ABDUT测试步骤1按图建立测试环境。2配置被测试设备正常业务。3配置被测设备广播抑制功能,只允许占端口带宽20%的广播包通过。4配置测试仪表A端口以100%线速向被测设备发送流量,其中广播数据包占60%,单播数据包占40%。5在仪表B端口观察广播接收情况。6对FE、GE接口分别测试,记录测试结果。7将广播包换为未知单播和组播,重新测试。预期结果被测设备FE、GE接口应能对广播包进行限制,只允许不超过配置带宽的广播包通过,同时单播业务不受影响。测试结果GE口结果20%FE口20%单播不受影响备注签字2.2 镜像功能2.2.1 端口镜像功能测试测试编号2.2.1测试项目端口镜像功能测试测试目的验证被测设备是否可将指定端口的进出流量镜像到指定的端口。测试环境仪表12ABDUTC3GEGEGE测试步骤1按图建立测试环境。2配置被测设备的1、2端口作为业务端口,3端口作为镜像端口。3将端口1的输入流量镜像到端口3,将端口2的输出流量镜像到端口3。4由测试仪表A端口发送到B端口,速率为10M的数据流。5观察测试仪表C端口的数据接收情况。6取消端口1到端口3的镜像,观察测试仪表C端口的数据接收情况。7恢复端口1到端口3的镜像,取消端口2到端口3的镜像,观察测试仪表C端口的数据接收情况。预期结果1步骤5时测试仪表C端口应接收到20M的数据流2步骤6时测试仪表C端口应接收到10M的数据流3步骤7时测试仪表C端口应接收到10M的数据流测试结果步骤5时测试仪表C端口应接收到10M的数据流支持。备注支持出入方向mirror,同一条流只镜像一份。签字2.2.2 流镜像功能测试测试编号2.2.2测试项目流镜像功能测试测试目的验证被测设备是否可将指定的数据流镜像到指定的端口。测试环境 仪表12ABDUTC3GEGEGE测试步骤1按图建立测试环境。2配置被测设备的1、2端口作为业务端口。3端口作为镜像端口。3配置基于MAC、IP、VLAN ID的镜像,将匹配的端口1输入数据流镜像到端口3,端口2的输出流量镜像到端口3。4由测试仪表A端口发送到B端口相应的数据流。5观察测试仪表C端口的数据接收情况。预期结果设备应支持基于流的镜像功能。测试结果不支持备注签字2.2生成树协议测试2.2.1 标准生成树测试测试编号2.2.1测试项目标准生成树协议测试测试目的测试设备对一般生成树协议(STP)的支持情况。测试环境仪表ABDUT2DUT1DUT3FEFEGE测试步骤1按图建立测试环境。2三台设备间运行标准生成树协议,配置各设备的生成树参数,使被测设备1成为根网桥。3观察设备能否根据配置的参数修剪环路,完成生成树。4断开被测设备1和被测设备3之间链路,观察设备是否可自动完成网络拓扑的重构。5修改各设备的生成树参数,观察设备能否根据修改的参数完成网络拓扑的重构。预期结果1被测设备应支持标准生成树协议,在出现环路时能完成生成树计算,当出现链路故障时可自动完成网络拓扑的重构。2被测设备应支持生成树参数的修改,从而按需选择根节点、根端口、屏蔽链路。测试结果倒换时间32秒。备注签字2.2.2 快速生成树测试测试编号2.2.2测试项目快速生成树协议测试测试目的测试设备对快速生成树协议(RSTP)的支持情况。测试环境 仪表ABDUT2DUT1DUT3FEFEGE测试步骤1按图建立测试环境。2三台设备间运行快速生成树协议(RSTP),配置各设备的生成树参数,使被测设备1成为根网桥。3观察设备能否根据配置的参数修剪环路,完成生成树。4断开被测设备1和被测设备3之间链路,观察设备是否可自动完成网络拓扑的重构。5修改各设备的生成树参数,观察设备能否根据修改的参数完成网络拓扑的重构。预期结果1被测设备应支持快速生成树协议,在出现环路时能完成生成树计算,当出现链路故障时可自动完成网络拓扑的重构。2被测设备应支持生成树参数的修改,从而按需选择根节点、根端口、屏蔽链路。测试结果倒换时间1.15秒。,备注签字2.2.3 多生成树测试测试编号2.2.3测试项目多生成树协议测试测试目的测试设备对多生成树协议(MSTP)的支持情况。测试环境 仪表ABDUT2DUT1DUT3FEFEGE测试步骤1按图建立测试环境。2三台设备间运行多生成树协议(MSTP)。3将三台设备间链路设置为VLAN TRUNK,并配置5个VLAN:VLAN1-5。4VLAN1和VLAN2建立生成树1,VLAN3和VLAN4建立生成树2,VLAN5建立生成树3。修改各设备的生成树参数,使生成树1和生成树2的根网桥为被测设备1,生成树3的根网桥为被测设备2。5断开被测设备1和被测设备2之间链路,观察生成树1和生成树2是否可自动完成网络拓扑的重构,而VLAN5的业务应不受影响。预期结果1被测设备应支持多生成树协议,在出现环路时能按不同VLAN完成生成树计算,当出现链路故障时可自动完成网络拓扑的重构。2被测设备应支持生成树参数的修改,从而按需选择根节点、根端口、屏蔽链路。测试结果支持倒换时间1.74秒。备注签字2.3 VLAN堆叠功能测试2.3.1 基本功能测试编号2.3.1测试项目VLAN堆叠测试测试目的测试设备对VLAN堆叠功能的支持情况。测试环境仪表DUT1DUT21234FEGEFEGEGE测试步骤1按图建立测试环境。2配置被测试设备1的端口1和设备2的端口3属于用户1。3配置被测试设备1的端口2和设备2的端口4属于用户2。4配置被测试设备1的端口1和被测试设备2的端口3的stack vlan为VLAN2。5配置被测试设备1的端口2和被测试设备2的端口4的stack vlan为VLAN3。6配置被测试设备1和被测试设备2之间链路属于VLAN2以及VLAN3。7从测试仪向被测试设备1端口1发送用户1的VLAN1-1000报文;从端口2发送用户2的VLAN1-1000报文。 8在测试仪上观测被测试设备2端口3只能接收用户1的VLAN1-1000的报文;端口4只能接收用户2的VLAN1-1000的报文。9关闭设备2端口3、端口4的VLAN STACK功能,可以在测试仪上观测到双层标签。在端口3观测到VLAN2-VLAN1标签,在端口4上观测到VLAN3-VLAN1标签。10在设备互联端口及其他端口上启用VLAN TRUNK功能,观察其是否正常工作。在预期结果1被测设备2的端口3只能接收用户1的VLAN1的报文;端口4只能接收用户2的VLAN1的报文。2关闭设备2端口3、端口4的VLAN STACK功能后,可以在被测设备2的端口3观测到VLAN2-VLAN1标签,在端口4上观测到VLAN3-VLAN1标签。3VLAN TRUNK和SVLAN应可同时工作。测试结果支持。备注签字2.3.2 扩展功能测试编号2.3.2测试项目VLAN堆叠扩展功能测试测试目的测试设备对VLAN ID扩展功能的支持情况。测试环境仪表DUT1DUT21234FEGEFEGEGE测试步骤1按图建立测试环境。2配置被测试设备1的端口1和设备2的端口3属于用户1。3配置被测试设备1的端口2和设备2的端口4属于用户2。4从测试仪向被测试设备1端口1发送用户1的VLAN1-1000报文;从端口2发送用户2的VLAN1-1000报文。 5配置被测设备对用户VLAN进行识别,其中被测试设备1的端口1和设备2的端口3将VLAN ID为1-500的数据包分配VLAN ID为2的外层标签,将VLAN ID为501-1000的数据包分配VLAN ID为3的外层标签;被测试设备1的端口2和设备2的端口4将VLAN ID为1-500的数据包分配VLAN ID为4的外层标签,将VLAN ID为501-1000的数据包分配VLAN ID为5的外层标签。6观察VLAN堆叠功能是否正常工作。预期结果设备应支持识别用户内层标签来分配不同的外层标签。测试结果备注签字2.4 端口聚合2.4.1 聚合链路数量测试测试编号2.4.1测试项目聚合链路数量测试测试目的验证被测设备以太网端口支持的聚合链路数量。测试环境仪表ABDUT1DUT2测试步骤1按图建立测试环境。2在被测设备1和被测设备2之间配置8个FE端口链路聚合。3由仪表A端口向被测设备1线速发送流量,在端口B观察接受情况。4将两设备间的聚合链路换为2个GE端口,进行步骤3的测试。预期结果被测设备应支持端口聚合功能,可同时绑定的FE链路数不低于8个,GE链路数不低于2个。测试结果Fe支持个。Ge支持条。备注签字2.4.2 聚合效率测试测试编号2.4.2测试项目端口聚合效率测试测试目的验证被测设备以太网端口聚合的转发效率。测试环境仪表ABDUT1DUT2测试步骤1按图建立测试环境。2将被测设备1的4个FE端口和被测设备2的4个FE端口对应连接。将被测设备1的4个端口配置为一个聚合端口,被测设备2的4个端口配置为一个聚合端口。3在仪表A端口和B端口之间线速发送流量,观察流量接收情况和链路聚合效率。4将两设备间的聚合链路换为8个FE端口,进行步骤3的测试。5将两设备间的聚合链路换为2个GE端口,进行步骤3的测试。预期结果各条聚合链路上应能实现负载均分,链路利用效率达到100%。测试结果8端口fe %;4端口 fe %。2个ge端口%备注签字2.4.3 聚合链路收敛时间测试测试编号2.4.3测试项目聚合链路收敛时间测试测试目的验证被测设备聚合链路的收敛时间。测试环境仪表ABDUT1DUT2测试步骤1按图建立测试环境。2将被测设备1的2个GE端口和被测设备2的2个GE端口对应连接。将被测设备1的2个端口配置为一个聚合端口,被测设备2的2个端口配置为一个聚合端口。3由仪表A端口向被测设备1发送速率为100M的业务流量。4在被测设备上观察2个端口的流量分布情况。5断开被测设备1和被测设备2之间的1条链路。6在仪表B端口观察业务流量的接收情况,记录丢包数量,计算收敛时间。预期结果聚合链路收敛时间不应大于800毫秒。测试结果毫秒倒换时间。备注签字2.5 二层组播功能测试2.5.1 单VLAN IGMP SNOOPING功能测试测试编号2.5.1测试项目单VLAN IGMP SNOOPING功能测试测试目的测试设备在同一VLAN内对 IGMP SNOOPING功能的支持情况。测试环境 仪表ROUTERDUT123ABC4DGEGEGE测试步骤1按图建立测试环境,端口1-4为同一VLAN内的UNTAGGED端口。2使用仪表向被测设备发送100个组的组播流量3在被测交换机上禁用IGMP SNOOPING功能,观察仪表端口B、C、D端口流量接收情况。4在被测交换机上启用IGMP SNOOPING功能,观察仪表端口B、C、D端口流量接收情况。5仪表端口B、C使用IGMP协议加入组播组,观察仪表端口B、C、D端口流量接收情况。6仪表C端口发送离开组请求,观察仪表端口B、C、D端口流量接收情况。预期结果1在被测交换机上禁用IGMP SNOOPING功能时,仪表端口B、C、D端口应均可接收到组播流量。2在被测交换机上启用IGMP SNOOPING功能时,仪表端口B、C、D不能接收组播流量。3仪表端口B、C发送组加入请求后,可接收组播流量。4仪表C端口发送离开组请求后,仪表端口B端口应可接收到组播流量,端口C、D不能接收组播流量。测试结果支持备注签字2.5.2 多VLAN IGMP SNOOPING功能测试测试编号2.5.2测试项目多VLAN IGMP SNOOPING功能测试测试目的测试设备对基于VLAN的二层组播的支持情况。测试环境VLAN TRUNK 仪表ROUTERDUT123ABC4DGEGEGEVLAN TRUNK测试步骤1按图建立测试环境。路由器、交换机和仪表之间以VLAN TAGGED方式连接,设备端口1-4属于VLAN 1-100。2使用仪表向被测设备发送100个组的组播流量,每个组播流占用1个VLAN,VLAN ID为1-100。3在被测交换机上禁用IGMP SNOOPING功能,观察仪表端口B、C、D端口流量接收情况。4在被测交换机上启用IGMP SNOOPING功能,观察仪表端口B、C、D端口流量接收情况。5仪表端口B、C使用IGMP协议加入组播组,其中端口B加入VLAN1-50的组播组,端口C加入VLAN51-100的组播组,观察仪表端口B、C、D端口流量接收情况。6仪表C端口发送离开组请求,观察仪表端口B、C、D端口流量接收情况。预期结果1在被测交换机上禁用IGMP SNOOPING功能时,仪表端口B、C、D端口应均可接收到组播流量。2在被测交换机上启用IGMP SNOOPING功能时,仪表端口B、C、D不能接收组播流量。3仪表端口B、C发送组加入请求后,可按加入的VLAN接收组播流量。4仪表C端口发送离开组请求后,仪表端口B端口应可接收到组播流量,端口C、D不能接收组播流量。测试结果支持备注签字2.5.3 组播组加入/离开时间测试测试编号2.5.3测试项目组播组加入/离开时间测试测试目的测试设备加入组和离开组所需的时间。测试环境VLAN TRUNK 仪表ROUTERDUT123ABC4DGEGEGEVLAN TRUNK测试步骤1按图建立测试环境。2运行SMARTBITS仪表的MULTICAST软件,测试组播组加入和离开时间。3记录测试结果。预期结果设备加入组和离开组的时间不应大于100ms。 测试结果Join平均时间76.2毫秒;Leave平均时间1秒。备注IGMPV2版本在收到igmp leave报文时,会发送igmp query报文做特定组查询,然后才会确定组离开,因此,组离开时间较长。签字3访问控制和QOS功能3.1二层访问控制表测试3.1.1MAC地址访问控制表测试测试编号3.1.1测试项目MAC地址访问控制表功能测试测试目的验证被测设备端口对基于MAC地址访问控制表项目的支持。测试环境GE Router Tester12ABDUTGE测试步骤1按图建立实验环境。 2将被测设备的端口1和2设置为VLAN TRUNK模式。3在端口1上配置基于源和目的MAC地址的入方向访问控制表。4由测试仪表端口A向端口B发送流量,验证被测设备的访问控制功能。预期结果被测设备的端口应支持基于源和目的MAC地址访问控制表功能。 测试结果备注签字3.1.2 VLAN访问控制表测试测试编号3.1.2测试项目VLAN访问控制表功能测试测试目的验证被测设备端口对基于VLAN访问控制表项目的支持。测试环境Router Tester12ABDUTGEGE测试步骤1按图建立实验环境。 2将被测设备的端口1和2设置为VLAN TRUNK模式。3在端口1上配置基于VLAN的入方向访问控制表。4由测试仪表端口A向端口B发送流量,验证被测设备的访问控制功能。预期结果被测设备的端口应支持基于VLAN访问控制表功能。 测试结果备注签字3.1.3 802.1P访问控制表测试测试编号3.1.3测试项目802.1P访问控制表功能测试测试目的验证被测设备端口对基于802.1P访问控制表项目的支持。测试环境Router Tester12ABDUTGEGE测试步骤1按图建立实验环境。 2将被测设备的端口1和2设置为VLAN TRUNK模式。3在端口1上配置基于802.1P的入方向访问控制表。4由测试仪表端口A向端口B发送流量,验证被测设备的访问控制功能。预期结果被测设备的端口应支持基于802.1P访问控制表功能。 测试结果备注签字3.1.4 SVLAN访问控制表测试测试编号3.1.4测试项目SVLAN访问控制表功能测试测试目的验证被测设备端口对基于SVLAN访问控制表项目的支持。测试环境Router Tester12ABDUTGEGE测试步骤1按图建立实验环境。 2将被测设备的端口1设置为STACKING VLAN模式。3在端口1上配置基于VLAN ID的入方向访问控制表。4由测试仪表端口A向端口B发送流量,验证被测设备的访问控制功能。5将端口1配置为VLAN TRUNK模式,并使用基于SVLAN的访问控指表。6使用仪表向设备发送带有两层VLAN标签的数据流,验证被测设备的访问控制功能。预期结果被测设备应支持基于SVLAN的访问控制。 测试结果备注签字3.2 三层访问控制表功能测试3.2.1 IP地址访问控制表功能测试测试编号3.2.1测试项目IP地址访问控制表功能测试测试目的验证被测设备端口对基于源和目的IP地址访问控制表项目的支持。测试环境Router Tester12ABDUTGEGE测试步骤1按图建立实验环境。 2将被测设备的端口1和2设置为VLAN TRUNK模式。3在端口1上配置基于源和目的IP地址的入方向访问控制表。4由测试仪表端口A向端口B发送流量,验证被测设备的访问控制功能。预期结果被测设备的端口应支持基于源和目的IP地址访问控制表功能。 测试结果备注签字3.2.2四层端口访问控制表功能测试测试编号3.2.2测试项目源和目的端口访问控制表功能测试测试目的验证被测设备端口对基于源和目的端口访问控制表项目的支持。测试环境 Router Tester12ABDUTGEGE 测试步骤1按图建立实验环境。 2将被测设备的端口1和2设置为VLAN TRUNK模式。3在端口1上配置基于源和目的端口的入方向访问控制表。4由测试仪表端口A向端口B发送流量,验证被测设备的访问控制功能。预期结果被测设备的端口应支持基于源和目的端口访问控制表功能。 测试结果备注签字3.3 出方向访问控制表方向测试测试编号3.3测试项目访问控制表方向测试测试目的验证被测设备端口对访问控制表方向的支持。测试环境Router Tester12ABDUTGEGE测试步骤1按图建立实验环境。 2将被测设备的端口1和2设置为VLAN TRUNK模式。3在被测设备上建立访问控制表。4在端口1上分别配置基于MAC地址、VLAN ID、IP地址的出方向的访问控制表。5由测试仪表端口A向端口B发送流量,验证被测设备的访问控制功能。预期结果被测设备的端口应支持出方向访问控制表功能。 测试结果备注签字3.4访问控制表数量及性能测试测试编号3.4测试项目访问控制表数量及性能测试测试目的验证被测设备端口最大支持ACL数,及在使用大量ACL时对转发性能的影响。测试环境GERouter Tester12ABDUTGE测试步骤1按图建立实验环境。 2将被测设备的端口1和2设置为VLAN TRUNK模式。3在端口1上配置设备支持的最大数量的ACL。4从测试仪端口A向端口B以100%线速发送流量,设置测试流量使其MAC目的地址在一定范围内变化。其中90的以太网帧将被允许通过;另外10的以太网帧将被禁止。5在仪表端口B接收流量,记录发包数和收包数,并确认过滤是否正确。预期结果设备每个业务卡ACL数量不应小于1000条,在应用大容量访问控制表时不应影响转发性能。测试结果备注签字3.5 业务分级3.5.1 基于VLAN ID的业务分级测试编号3.5.1测试项目基于VLAN ID的业务分级测试测试目的验证被测设备具有通过VLAN ID对业务划分服务等级的能力。测试环境 Router Tester12ABDUTGEGE测试步骤1按图建立实验环境。 2配置测试仪表A端口发送带有不同VLAN ID的数据包。3配置被测设备的端口1对进入端口的流量进行分类,VLAN ID为VLAN1的数据流802.1p优先级为7,VLAN ID为VLAN2的数据流优先级为5,其余数据流优先级为0。4在仪表B端口观察被测设备对各数据流802.1p优先级的改写是否正确。预期结果被测设备应能根据数据流的VLAN ID划分业务等级,并将其划分至相应业务等级。测试结果备注签字3.5.2 基于四层端口的业务分级测试编号3.5.2测试项目基于四层端口的业务分级测试测试目的验证被测设备具有通过四层端口对业务划分服务等级的能力。测试环境 Router Tester12ABDUTGEGE测试步骤1按图建立实验环境。 2配置测试仪表A端口发送四层目的端口不断变化的数据流。3配置被测设备的端口1对进入端口的流量进行分类,目的端口为端口1的数据流802.1p优先级为7,目的端口为端口2的数据流优先级为5,其余数据流优先级为0。4. 在仪表B端口观察被测设备对各数据流802.1p优先级的改写是否正确。预期结果被测设备应能根据数据流的四层端口划分业务等级,并改写其802.1p优先级字段。 测试结果备注签字3.6 优先级队列3.6.1 严格优先级队列测试编号3.6.1测试项目严格优先级队列测试测试目的验证被测设备具有划分严格优先级队列的能力。测试环境Router TesterACB123仪表ACB123DUTGEGE测试步骤1按图建立实验环境。 2配置被测设备端口3启用队列调度功能。3业务等级为6-7的数据流使用严格优先级队列,对其他业务等级的数据流不做保证。4配置测试仪表端口A和端口B向端口C发送不同等级业务,每个端口发送等级为6-7的业务150M,其他等级业务流850M。5在仪表端口C观察各业务的接收情况,记录严格优先级队列的转发延时。预期结果1被测设备应可对严格优先级业务保证其带宽和延时,等级为6-7的业务可全部通过。2严格优先级队列转发延时不大于100us。测试结果备注签字3.6.2 轮询队列测试编号3.6.2测试项目轮询队列测试测试目的验证被测设备具有划分轮询优先级队列的能力。测试环境Router TesterACB123仪表ACB123DUTGEGE测试步骤1按图建立实验环境。 2配置被测设备端口3启用队列调度功能。3业务等级为6-7的数据流使用严格优先级队列,对业务等级为1-5的数据流使用轮询队列,其中等级为4-5的保证带宽设置为300M,等级为2-3的保证带宽设置为200M,等级为1的保证带宽设置为100M;对业务等级为0的数据流不做保证。4配置测试仪表端口A和端口B向端口C发送不同等级业务,每个端口发送等级为6-7的业务200M,等级为4-5的业务200M,等级为2-3的业务200

    注意事项

    本文(中国电信城域汇聚交换机测试方案.doc)为本站会员(仙人指路1688)主动上传,三一办公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上载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 若此文所含内容侵犯了您的版权或隐私,请立即通知三一办公(点击联系客服),我们立即给予删除!

    温馨提示:如果因为网速或其他原因下载失败请重新下载,重复下载不扣分。




    备案号:宁ICP备20000045号-2

    经营许可证:宁B2-20210002

    宁公网安备 64010402000987号

    三一办公
    收起
    展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