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来到三一办公! | 帮助中心 三一办公31ppt.com(应用文档模板下载平台)
三一办公
全部分类
  • 办公文档>
  • PPT模板>
  • 建筑/施工/环境>
  • 毕业设计>
  • 工程图纸>
  • 教育教学>
  • 素材源码>
  • 生活休闲>
  • 临时分类>
  • ImageVerifierCode 换一换
    首页 三一办公 > 资源分类 > DOC文档下载  

    恒流脉冲波的设计学士学位论文.doc

    • 资源ID:4143304       资源大小:1.40MB        全文页数:40页
    • 资源格式: DOC        下载积分:8金币
    快捷下载 游客一键下载
    会员登录下载
    三方登录下载: 微信开放平台登录 QQ登录  
    下载资源需要8金币
    邮箱/手机:
    温馨提示:
    用户名和密码都是您填写的邮箱或者手机号,方便查询和重复下载(系统自动生成)
    支付方式: 支付宝    微信支付   
    验证码:   换一换

    加入VIP免费专享
     
    账号:
    密码:
    验证码:   换一换
      忘记密码?
        
    友情提示
    2、PDF文件下载后,可能会被浏览器默认打开,此种情况可以点击浏览器菜单,保存网页到桌面,就可以正常下载了。
    3、本站不支持迅雷下载,请使用电脑自带的IE浏览器,或者360浏览器、谷歌浏览器下载即可。
    4、本站资源下载后的文档和图纸-无水印,预览文档经过压缩,下载后原文更清晰。
    5、试题试卷类文档,如果标题没有明确说明有答案则都视为没有答案,请知晓。

    恒流脉冲波的设计学士学位论文.doc

    摘摘 要要 随着电力电子技术的飞速发展,各种电子设备对于电源的性能、重量、体积、效率提出了更高的要求,目前开关电源的控制方式多釆用电压控制型技术。电压控制型存在响应速度慢等缺点。针对电压控制型电路的缺点,最近十几年发展起来了电流控制型技术,它具有很好的快速响应,因此,对其进行研究设计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本论文是在研究分析了开关电源的基本原理以及 UC3846 芯片与 TLP250 芯片的功能与特性的基础上,设计了一种基于 UC3846 的电流型全桥拓扑结构的恒流高频开关电源。主要进行了输入整流电容滤波、高频变压器的设计、驱动电路和控制电路等主要元器件和电路模块的选型与参数设计。论文所设计的开关电源的输入为市电220V 交流,输出电压为 24V,电流为 5A,开关频率为 90khz。最后基于原理分析与计算,搭建全桥拓扑实验平台。实验结果表明:输入整流滤波电压符合理论分析,控制电路的调试也基本符合要求。关键词关键词:PWM 控制 ;全桥电路 ;高频变压器 ;UC3846 Abstract With the rapid development of power electronics technology,various kinds of electronic equipment for the performance of the power,weight,volume and efficiency put forward higher request,the control mode of switch power supply more bright type with voltage control technology.Voltage control type shortcomings slow response speed and so on.For voltage control circuit fault type,type the current control technology developed in recent ten years,it has the very good quick response,therefore,to study design has the very vital significance.This paper is lie on the research and analysis of the full bridge topology of switch power supply principle,UC3846 and TLP250 chip on the basis of the function and characteristics.Designed a current mode based on UC3846 full bridge topology structure of high frequency switching power supply with constant current.It contains input rectifier capacitance filter,high-frequency transformer design,drive circuit,control circuit of the main components and circuit module selection and parameter design.The paper design of switch power supply input from the mains AC 220 V,output voltage is 24 V,current is 5 A,the switching frequency of 90 khz.The last it based on the principle analysis and calculation,build full bridge topology experiment platform.Experimental results show that the input rectifier filter voltage accord with theoretical analysis,the control circuit of the PWM pulse meet the requirements,has the good waveform features,various technical indicators can meet the power requirements of experimental platform.Key words:PWM control;full bridge topology;high frequency transformer;UC3846 目目 录录 1 绪论.2 1.1 课题研究背景.2 1.2 开关电源的基本原理.2 1.3 开关电源发展趋势.3 1.4 开关电源的分类.4 1.5 本文主要做的工作.4 1.6 本论文结构.5 1.7 本章小结.5 2 开关电源的控制模式介绍.5 2.1 PWM 电压控制模式.5 2.2 PWM 电流控制模式.6 2.2.1 电流控制模式简介.6 2.2.2 峰值电流控制模式.7 2.2.3 滞环电流控制模式.9 2.3 斜坡补偿电路的基本原理和设计.9 2.3.1 斜率补偿的基本原理.10 2.3.2 斜坡补偿电路的设计.12 2.4 本章小结.13 3 DC/DC 全桥变换电路参数设计.14 3.1 输入整流与滤波电路.14 3.2 全桥电路的设计.15 3.2.1 主电路结构的选择.15 3.2.2 MOSFET 的选择.15 3.3 高频变压器的设计.16 3.3.1 高频变压器的设计要求.16 3.3.2 高频变压器的设计方法.16 3.3.2.1 高频变压器的设计方法简介.16 3.4 输出与整流滤波.19 3.4.1 输出整流电路.19 3.4.2 输出滤波电路.20 3.5 本章小结.21 4 控制电路设计.21 4.1 UC3846 芯片简介.21 4.1.1 引脚说明.22 4.2 软启动保护电路设计.23 4.3 UC3846 振荡频率与死区时间.24 4.4 电流与电压反馈电路的设计.24 4.4.1 采用电流互感器检测的电流反馈电路.24 4.4.2 电压反馈电路设计.26 4.5 TLP250 驱动电路设计.26 4.6 斜率补偿电路的设计.27 4.7 本章小结.29 5 全桥拓扑仿真与实验分析.29 5.1 调试.29 5.2 本章小结.32 结 论.33 致 谢.34 附录.36 1 绪论绪论 1.1 课题研究背景课题研究背景 电源是各种电子设备的组成部分,其性能好坏直接关系到电子设备的技术指标及能否安全可靠地持续性工作。目前常用的是直流稳压电源和开关电源两大类。由于开关电源本身能耗较低,电源效率比普通线性稳压电源高很多,因此被大量用于电子计算机、通讯、家电等各个行业。由于开关电源的广泛应用,有必要对其原理进行掌握、对其发展趋势有所了解。开关电源(Switch Mode Power Supply,即 SMPS)被誉为高效节能型电源,它是稳压电源的发展方向,现已成稳压电源的主流产品。半个世纪以来,开关电源主要经历了四个发展阶段。早期的开关电源全部由分离元件构成,不仅开关频率低和效率低,而且电路复杂,不易调试。在 20 世纪 70 年代研制出的脉宽调制器集成电路,对开关电源中的控制电路实现了集成化,有效减小体积。20 世纪 80 年代问世的单片开关稳压器。随着各种类型单片开关电源集成电路的问世,AC/DC 电源变换器的集成化变为现实。随着全球对能源问题的重视,电子产品的耗能问题将越发引人关注,如何降低其待机功耗,提高供电效率成为一个研究热点。传统的线性稳压电源虽然电路结构简单、工作可靠,但它存在着效率低、体积大、铜铁消耗量大,工作温度高及调整范围小等缺点。为了提高效率,人们研制出了开关式稳压电源,效率很高,稳压范围宽,而且还具有稳压精度高、不使用电源变压器等特性,是一种很理想的稳压电源产品。所以,开关式稳压电源已广泛应用于各种电子设备中,开关电源就是用通过电路控制开关管进行高速的导通与截止,将直流电转化为高频率的交流电提供给变压器进行变压,从而产生所需要的一组或多组电压的技术,而大多数开关电源都是基于电压控制模式,但由于其响应慢等缺点,本文根据电压控制模式的缺点设计了一种基于电流控制模式的开关电源。1.2 开关电源的基本原理开关电源的基本原理 开关电源就是通过控制开关管对电路进行高速的导通与截止,将直流电变流为高频率的交流电,再让高频变压器进行变压,从而产生所需要的一组或多组电压。它利用电容、电感的储能的特性,通过可控开关进行高频开关的动作,将输入的电能储存在电容(感)里,当开关断开时,储层的电能再供给给负载。其输出的功率或电压的大小与占空比有关。高频开关电源由以下几个部分组成:1、主电路 从交流电网输入、直流输出的全过程,包 括:(1)输入滤波:其作用是将电网存在的谐波滤除,同时也阻碍本机产生的谐波污染公用电网。(2)输入整流与滤波:将电网交流电源直接不控整流变为直流电,以供进一步变换。(3)逆变:将整流后的直流电转化为高频交流电,使得滤波器和高频变压器体积大大减小。(4)输出整流与滤波:提供稳定可靠的直流电。2、控制电路 从输出端取样(电压或者电流),经与给定值进行比较,然后去控制逆变器来改变控制频率或脉宽,达到使输出稳定,同时设置保护电路,使控制电路对整机进行各种保护措施。3、检测电路 除了提供保护电路中正在运行中各种参数外,还提供各种显示仪表资料。4、辅助电源 提供所有单一电路的相互隔离的供电电源。1.3 开关电源发展趋势开关电源发展趋势 开关电的效率比线性电源高很多。这样就节省了能源,因此它受到人们的青睐。但它也有缺点,就是电路复杂,维修困难,对电路的污染严重。电源噪声大,不适合用于某些低噪声电路。开关电源的发展趋势可以概括为以下四个方面:1、小型化、薄型化、轻量化、高频化。开关电源的体积、重量主要是由储能元件(磁性元件和电容)决定的,因此开关电源的小型化实质上就是尽可能减小其中储能元件的体积。因此高频化是开关电源的主要发展方向。2、高可靠性。开关电源比连续工作电源使用的元器件多数十倍,因此降低了可靠性。所以,要从设计方面着眼,尽可能使用较少的器件,提高集成度,采用模块化技术可满足分布式电源系统的需要,提高系统的可靠性。同时如今的开关电源还具有自我故障预测的 HMM 技术来检测电源故障,提高电源供电可靠性。3、低噪声。开关电源的缺点之一是噪声大,单纯地追求高频化,噪声也会随之增大。采用部分谐振转换回路技术,在原理上既可以提高频率又可以降低噪声,所以,尽可能降低噪声影响是开关电源的又一发展方向。4、采用计算机辅助设计和控制。采用 CAA 和 CDD 技术设计最新变换拓扑和最佳参数,使开关电源具有最简结构和最佳工况。在电路中引入微机检测和控制,可构成多功能监控系统,可以实时检测、记录并自动报警等。5、低输出电压技术。随着半导体制造技术的不断发展,微处理器和便携式电子设备的工作越来越低,这就要求未来的 DC-DC 变换器能够提供低输出电压以适应微处理器和便携式电子设备的供电要求。开关电源的发展从来都是与半导体器件及磁性元件等的发展休戚相关,高频化的实现,需要相应的高速半导体器件和性能优良的高频电磁元件。发展电力 M O S F E T、I G B T 等新型高速器件,开发高频用的低损磁性材料,改进磁元件的结构及设计方法,提高滤波电容的介电常数及降低其等效串联电阻等方面的工作,对于开关电源小型化始终产生着巨大的推动作用。总之,人们在开关电源技术领域里,边开发低损耗回路技术。1.4 开关电源的分类开关电源的分类 1、按驱动方式划分:(1)他激式幵关电源。其电源内部备有专门独立的振荡电路,与振荡器同步的控制信号驱动开关管。单端正激式开关电源电路就是其中一例,它使用专用的脉冲宽度控制器 PWM 芯片或分立电路。(2)自激式开关电源。其借助于变换器自身的正反馈控制信号,实现开关自动周期性开关。开关管起着振荡期间和功率开关的作用。如单管振铃扼流圈变换器,即称RCC 变换器、双管单变压器罗耶尔电路。2、按控制方式划分:(1)脉冲宽度调制开关电源(PWM)。这种控制电路的特点是,电路的工作频率不变,通过改变脉冲宽度(占空比)实现对输出电压和输出电流的调节和控制。目前大部分的开关电源都是采用这种控制方式对电路进行控制。(2)脉冲频率调制开关电源(PFM)。该电路的脉冲宽度(占空比)保持不变,通过改变电路的工作频率实现稳定输出电压和电流的目的,自激式开关电源 (3)混合型调制开关电源(PSM)。这种电路通过调节脉冲宽度和频率实现对输出电压和电流进行调节,采用这种控制电路进行设计的主要缺点是:需要同时考虑脉宽和频率的变化,电路设计比较复杂。3、按输入输出是否隔离划分:(1)隔离式开关变换器。他是高频变压器将变换器的一次侧与二次侧隔离。主要结构有单端正激式变换器、单端反激式变换器、推挽变换器、半桥式变换器、全桥式变换器 (2)非隔离式开关变换器。他在电气上输入与输出不隔离的,输入与输出共用一个公共端。主要有 BUCK 变换器、BOOST 变换器、GUK 变换器、ZETA 变换器、SEPIC变换器等。1.5 本文本文主要做的工作主要做的工作 本文所作的工作主要分为以下四个方面 1、分析电流控制型 PWM 全桥拓扑电路的工作原理。2、对主电路结构进行设计,研究主电路中各元件的选择主要包括:输入输出整流滤波电路、开关管选择、高频变压器设计等等。3、研究 UC3846 控制芯片的功能,对控制电路进行设计 4、进行理论分析和实验平台的搭建。1.6 本论文结构本论文结构 论文的主要结构如下:1、介绍了课题的研究背景和开关电源的原理与发展方向。2、对电压控制模式和电流控制模式的优缺点进行对比。3、介绍了主电路和高频变压器的参数进行设计。4、对控制电路进行具体的分析和设计。5、实验结果,主要介绍了对实验结果的分析,主要有输入整流滤波和控制电路输出的波形。1.7 本章小结本章小结 本章主要介绍了课题的研究背景,并介绍了开关电源的基本原理和开关电源的分类以及发展方向,接着介绍了本文的主要工作和主体结构。2 开关电源的控制模式介绍开关电源的控制模式介绍 2.1 PWM 电压控制模式电压控制模式 对于开关电源来说,开关频率通常为一设定的恒定值,通过控制电路来调节主电路脉冲宽度来改变占空比,实现稳定输出电压或电流的目的。控制采样信号主要有输出电压、输入电压、开关管峰值电流、输出电流以及输出电感电流等等。由这些信号可以组成单环或多环控制系统。这种闭环反馈控制模式称为脉冲宽度调制(PWM)。下面主要介绍常用的两种 PWM 控制模式,电压控制型和电流控制型,并详细分析了这两种电路的基本工作原理,各自的优缺点等等。电压模式控制是最早应用于开关电源中的一种模式。图 2.1 所示为 PWM 电压模式的原理图。电源输出电压 Uo 与参考电压 Uerf 经误差放大器 A 比较放大后,又经PWM比较器N 比较,由锁存器输出占空比随误差电压信号Ue 变化的一系列脉冲,再驱动控制用的开关晶体管 VT,使输出电压 Uo 稳定。图 2.1 PWM 电压控制模式 电压模式控制的主要优点有:1、单环控制,设计简单;2、较大的斜升坡幅度将提供良好噪声裕度;3、低输出阻抗有利于多输出。同时具有以下缺点:1、响应慢;2、补偿复杂 从反馈特点来看,在反馈回路中,只有输出电压信号被采样,并将其转化为 PWM 信号控制输出电压,因此该反馈模式被称为电压模式。2.2 PWM 电流控制模式电流控制模式 2.2.1 电流控制模式简介电流控制模式简介 以电流信号作为采样控制信号的控制电路称为电流模式控制 PWM 电流控制模式。图 2.2 是电流控制模式:图 2.2 电流控制模式 由图 2.2 可见,它是一个双环控制系统,既保留了电压型控制器的输出电压反馈控制部分,又增加了一个反馈环节,它的电路工作原理是:Uo 与 Uer f 经 A 比较放大后,得到Ue,由恒频时钟脉冲置位锁存器输出脉冲驱动VT 管导通,电源电路中因输出电感的作用使脉冲电流逐渐增大,当电流在采样电阻 Rs 上的电流信号电压 Us 幅度达到Ue 电平时,脉宽比较器的状态反转,锁存器复位,驱动撤除,功率管关断,电路逐个地检测和调节电流脉冲,控制电源输出。电流控制模式的主要优点有:1、具有良好的线性调整率和快速的输入输出动态响应。2、消除了输出滤波电感带来的极点和系统的二阶特性,使系统不存在有条件的环路稳定性问题,具有最佳的大信号特性。3、固有的逐个脉冲电流限制,简化了过载保护和短路保护,在推挽电路和全桥电路中具有自动磁通平衡功能。多电源单元并联易于实现自动均流。同时缺点如下:1、需要双环控制,增加了电路设计和分析的难度。2、因电流上升率不够大,在没有斜坡补偿时,当占空比大于 50%时,控制环变得不稳定,抗干扰性能差。3、因控制信号来自输出电流,功率级电路的谐振会给控制环带来噪声。2.2.2 峰值电流控制模式峰值电流控制模式 针对电压控制模式的缺点,人们设计出了峰值电流控制模式,随着控制芯片技术的成熟,峰值电流模式得到越来越广泛的应用。峰值电流模式是一种采用固定时钟开启、逐个峰值电流检测关断的方法。输出电压采样信号与参考电压在误差放大器中进行比较产生误差放大信号 Vea,然后误差信号 Vea 再与电感电流采样信号在 PWM 比较器中进行比较产生控制信号,由于电感电流直接反应了电路状态的变化,且不需要经过误差放大器,直接输入到系统的比较环,因此,峰值电流控制模式与电压控制模式相比,具有更快的响应速度,但是在占空比 D50%时,需要进行斜坡补偿。目前补偿方式有两种:1、将补偿信号叠加在电流采样信号上;2、将补偿信号从误差电压信号 Vea 中减去。峰值电流模式控制的优点有:1、暂态闭环响应比较快,对输入电压的变化和输出负载的变化瞬态响应也比较快。2、控制环易于设计 3、具有简单自动的磁平衡功能 4、具有瞬时峰值电流限流功能 峰值电流模式的缺点有:1、在占空比大于 50%的时候开环工作不稳定,难以校正平均电流和峰值电流的对应关系,需要加入斜坡补偿电路。2、由于存在两个反馈环路,电路调试复杂。3、容易产生次谐波振荡。图 2.3 峰值电流模式原理 2.2.3 滞环电流控制模式滞环电流控制模式 t+Ed-Ed0 tontoffi0iorior+hIor-hQ1,Q4Q2,Q3+-iorio 图 2.4 滞环电流控制 在这种情况下,当电流误差达到滞环的最低值时逆变器将会产生正的输出电压。相反,当电流误差达到滞环的最大值时逆变器将会产生负的输出电压。这种电流控制输出电压波形类似于双极脉宽调制。滞环电流模式控制的优点是:(1)稳定性好,不容易因噪声而发生不稳定振荡,(2)不需要斜坡补偿电路。滞环电流模式的缺点是:(1)变频控制容易产生变频噪声,(2)需要对电感电流进行全周期的检测和控制。2.3 斜坡补偿电路的基本原理和设计斜坡补偿电路的基本原理和设计 本文电路采用 TI公司的 UC3846 芯片,该芯片采用的峰值电流控制型技术,因而存在峰值电流控制模式的优点和缺点,其中一问题是当占空比大于 50%电路开环工作状态缺乏稳定性,而且易发生次谐波振荡,可以通过加入斜率补偿电路来改善。斜坡补偿即运用峰值电流控制方式时,通过斜率补偿电路将振荡电路产生的三角波信号的一部分加到控制电路信号上,来改善控制电路的控制性能,从而让电路处于稳定工作状态。2.3.1 斜率补偿的基本原理斜率补偿的基本原理 在不考虑外部电压环的情况下,当恒频电流型变换器的占空比 D50%时,就存在内部电流环不稳定的问题。图 2.5 是峰值电流控制的电感电流在扰动下的波形图,I0 为扰动信号,Vea 为电压放大器输出电流设定值,m1,m2 分别为电感电流上升沿和下降沿斜率。(a)占空比小于 50%(b)占空比大于 50%图 2.5 峰值电流控制的电感电流在扰动下的波形 由图可知,经过一个周期,由扰动电流I0 引起的误差为:)(121mmIIo (2-1)经过 n 个周期扰动电流引起的误差为 nonmmII)(12 (2-2)由公式 2-2 可知当电路占空比小于 50%时,m2m1 扰动电流引起的误差变大,电感电流信号振荡发散,系统工作不稳定,这时需要加入一定的斜坡补偿电路使开关电源稳定工作。如图 2.6 所示,在加入斜坡补偿电路之后,即使电路占空比小于或接近 50%,也能改善电路的性能。图 2.6 占空比大于 50%时斜率补偿 加入补偿后,经过一个周期,扰动电流引起的误差为:121mmmmIIo (2-3)经过 n 个周期扰动电流引起的误差为 nonmmmmII12 (2-4)系统实现稳定的条件是 112mmmm (2-5)对于占空比为 100%的情况,m1=0,代入到上式中得到 m-0.5m2,图 2.7 为-m=m2,时,电感电流波形。可以看出经过一个周期后,由扰动电流引起的误差已经被消除。在实际应用中通常选取 m 为 m2 的 0.7-0.8 倍。图 2.7 电感电流波形 2.3.2 斜坡补偿电路的设计斜坡补偿电路的设计 图 2.8 斜率补偿电路 图 2.8 中所示是斜率补偿电路,通过采样电阻 Rs 将电感电流的信号变成电压信号来反馈,R1 和 R2 值的比例决定了所加的斜坡补偿量的大小,电容 C2 与 R1 构成 RC 滤波电路可以防止电路的误动作.将斜率补偿电路再简化即可得到如下图 2.9 所示电路:图 2.9 简化的斜率补偿电路 斜率补偿电路的设计:电感电流下降的斜率 LV o u tdtdim/2 (2-6)初级绕组的电感电流的下降斜率 ktmm/2 2 (2-7)初级电流反馈电压 RsmVs 2 (2-8)频率振荡电路的斜率 TonVoscdVosc/)(2-9)由叠加原理可知补偿后的误差放大器的输入电压 211212RRVoscRRRVsRVr (2-10)斜坡的补偿值 212211RRRVMRRRVVsosccomp (2-11)M 是补偿系数,取 0.8。2.4 本章小结本章小结 本章主要对电压控制与电流控制的优缺点进行比较进,对峰值电流这种电流控制型方式进行了介绍。接着对峰值电流型控制电路中存在的斜率补偿问题进行了分析和研究,并给出了补偿电路设计过程。3 DC/DC 全桥变换电路参数设计全桥变换电路参数设计 3.1 输入整流与滤波电路输入整流与滤波电路 图 3.1 主电路 本文所设计的电流控制型全桥主电路拓扑结构如图 3.1 所示,其主要包括输入输出整流滤波电路、全桥拓扑、高频变压器和吸收电路等。接下来将对主电路的各部分的工作原理及关键元器件的参数设计和选取作详细的介绍。开关电源输出电压为 24V,最大额定输出电流 5A,电源的效率为 80%.1、整流桥的参数选择:反向重复峰值电压:输入电压为 220V 时,经过整流后的最小直流电压为(考虑到电源电压的波动)m a x225.1uURRM =V63215.1311225.1 (3-1)输入电流有效值:min0cos uPIrms=A2.185.05.03118.0524 (3-2)7.05.0cos 整流桥额定的有效值电流:AIIRMSBR4.22.122 (3-3)综上考虑选择的整流桥为 KBPC2510,其主要参数为:最大反向电压经常峰值 1000V 电压最大 RMS 700V 阻断电压最大 DC 1000V 最大正向平均电流 25A 峰值正向浪涌电流单一正弦半波 300A 2、输入滤波电容的选择:电源的输入功率:1508.052400IUPiW (3-4)输入电压为 220V 时,经过整流后的最小直流电压为(考虑到电源电压的%15波动)VVin26585.02220min (3-5)Vpp 为输入电容上要得到的电压纹波峰峰值,其大小为输入电压峰值的 5%-10%,这里取 5%,则输入滤波电容的大小为:ffVVPCppiniin28305.0311902651507.07.0min (3-6)式中 f 等于纹波频率,0.7 为全桥整流电流占空因数的补偿系数。另外根据经验也可得知,一般输出 1W 的功率对应输入滤波电容可取 1uF。考虑到电容裕量,本文选用 2 个470uF/450V 的电解电容并联使用。3.2 全桥电路的设计全桥电路的设计 3.2.1 主电路结构的选择主电路结构的选择 全桥拓扑电路(图 3.2)由四个 MOSFET 组成,它的主要优点是高频变压器只需要一个初级绕组,通过交流电压得到正反向磁通,次级输出采用带中心抽头式的输出,输出整流电路采用全波整流电路。全桥拓扑电路的效率和功率密度较高。全桥拓扑电路的主要缺点是由于 MOSFET 管的交替导通,很容易造成上下管的直通炸管现象,因此需要采用一定的电路来避免上下开关管的直通现象。图 3.2 主电路功率开关及整流输出滤波电路 3.2.2 MOSFET 的选择的选择 由于采用全桥电路拓扑,主电路开关管在关断时间内所承受的电压为主电路直流母线电压。为此在设计的过程中,为了确保在电网电压输入波动时,电源能够可靠的工作,MOS 管的正向耐压值应该在 358V 以上(即 Vinmax=358V,考虑电网电压波动范围是15%。所以直流母线上的最大电流为 AVPiax56.0265150Iminm (3-7)由于随着 MOS 管的管温的升高,MOS 管承受的最大工作电流将减小,与此同时考虑到裕量,应该选取连续漏极工作电流在 2A 以上的 MOS 管,其漏极-源极的击穿电压应大于400V,所以本文选取得是IR公司生产的具有低栅荷的场效应管IRF830,其漏极-源极的击穿电压为 500V,连续漏极工作电流在 4.5A 以上。同时每个 MOS 管都并联了 R、C(R=100,C=1000pf)电路用于吸收电压尖峰,以免 MOS 管被击穿。3.3 高频变压器的设高频变压器的设计计 3.3.1 高频变压器的设计要求高频变压器的设计要求 高频变压器在开关电源中起着重要的作用,它的主要目的是传输功率,实现输入侧与输出侧的电气隔离同时,可通过调整初次级的匝数比来改变输出电压,也可增加匝数不同的次级绕组,以达到获得多路输出电压的目的对功率变压器的要求主要有以下几个方面:1、漏感要小:功率开关管关断时电压尖峰的大小与集电极电路配置,电路关断条件以及变压器漏感大小等因素有关,因此对变压器而言,减小漏感是十分重要的。2、避免瞬态饱和:对于高频变压器而言如果工作磁通密度选择较大,在通电瞬间就会发生磁饱和,由于变压器和功率开关管直接相连并加有较高电压,高频变压器的饱和即使是很短的几个周期,也会导致功率开关管的损坏,因此有必要合理设计变压器工作的磁通范围,避免瞬态饱和。3、考虑温度影响:开关电源的工作频率较高,要求磁芯材料在较高工作频率下的功率损耗尽可能小,随着工作温度的升高,饱和磁通密度的降低应尽量特性从结构上看,要保证变压器的漏磁小,减小绕组的漏感便于绕制,引出线及变压器安装要方便,便于散热。3.3.2 高频变压器的设计方法高频变压器的设计方法 3.3.2.1 高频变压器的设计方法简介高频变压器的设计方法简介 最常用的的有两种高频变压器的设计方法,第一种是先求出磁芯窗口面积 Aw 与磁芯有效面积 Ae 的乘积 AP,根据 AP 值,查找出所需磁性材料的编号;第二种方法是先求出几何参数,查找出磁芯编号,再进行设计,前者称为 AP 法,后者称为 Kg法。1、本文采用的是 AP 法。AP 法的公式推导:原边 NP 匝、副边 NS 匝的变压器,在原边以电压 V1 开关工作时,根据法拉第定律:ewpsfABNfKV 1 (3-8)式中 fs 为开关工作频率;Bw 为工作磁通密度;Ae 为磁芯有效面积;Kf 为波形系数,方波时为 1。整理得:ewsfPABfKVN1 (3-9)磁芯窗口面积 Aw,乘上使用系数 K0 为有效面积,该面积为原边绕组 Np 占据的窗口面积 NpAp 与副边绕组 Ns 占据的窗口面积 NsAs 之和,即 ssppwANANAK0 (3-10)每匝所占用面积与流过该匝的电流有效值 I 和电流密度 j 有关,如下式所示 jIAp1 jIAs2 (3-11)pA为原边绕组每匝所占用面积,sA为副边每匝绕组所占用面积整理以上有 AP=jBfKKIVIVAAwsfew02211 (3-12)Kj 为电流密比例系数;X 为常数,由所用磁芯确定,Pt 为视在功率。而电源效率 iPP/0 (3-13)2、窗口使用系数 K0 的确定 窗口使用系数 K0 是表征变压器或电感器窗口面积中铜线实际占有的面积量。它由导线截面积、匝数、层数、绝缘漆厚度及线圈纹距等决定。一般典型取值为 K0=0.4,因此最终得到 AP 法选择磁芯的基本公式是:600104)1(fjBKKPAAAPwfew (3-14)3.3.3.2 高频变压器的参数计算高频变压器的参数计算 选取电路的开关频率为 90khz,选取变压器的最大工作磁通密度 Bw=1000Gs。由此可计算出功率容量乘积 Ap 为 600104)1(fjBKKPAAAPwfew=63101090100034.018.04120)8.01(0.625(3-15)表一 变压器磁芯参数 TYPE MATERIAL Dimensions(mm)Ap Ae Aw EE30 PC40 30*13.15*10.7 0.7995 109.00 73.35 EE37 PC40 30.1*15*7.05 0.7455 59.70 124.87 EE3528 PC40 34.6*14.3*9.3 1.3398 84.80 158.00 EE40 PC40 40*17*10.7 2.2000 127.00 173.23 EE4133 PC40 41.5*17*12.7 2.8260 157.00 180.00 EE42/21 PC40 42*21.2*20 4.9484 178.00 278.00 EE47/39 PC40 47.12*19.63*15.62 4.7529 235.00 275.00 EE50 PC40 50*21.3*14.6 5.7343 242.00 253.73 EE55 PC40 55.15*27.5*20.7 13.6764 226.00 389.34 通过表一可以确定选择厚型 EE40磁芯,它的有效中心截面积为 Ae=127mm2,窗口面积为 Aq=173mm2。.则 EE40 磁芯的理论功率容量乘积为:2.273.127.1qepAAA (3-16)可见采用采用厚型 EE40 磁芯,其功率容量足够大,完全能够满足要求。初级绕组匝数可以通过下式计算:7927.110001090410358438maxeminpAfBVN (3-17)考虑到输入电网电压的波动,与此同时为了有效减小磁化电流,本文在计算的基础上初级绕组增加 2 匝,所以调整后的初级的绕组匝数为 81 匝。变压器初级绕组和次级绕组的匝数比为 opinspVVNNmin (3-18)式中 Vop 为整流滤波输出电压的脉冲幅度,它可以由下式计算得出 25.318.01248.0doopVVV (3-19)其中 Vd 为肖特基二极管的导通压降,选取 1V;0.8 为整流器输出占空比。因此初级绕组和次级绕组的匝数比 kt 为:48.825.31265maxopinsptVVNNk (3-20)取整按照 9:1 来计算初级绕组和次级绕组的匝数比,并取整得到次级绕组的匝数为 99818psNN (3-21)绕线线径的计算过程如下:变压器的绕组在通过高频电流时会产生趋肤效应,趋肤效应会使导体的有效电阻增加。频率越高,趋肤效应越显著。所以为了避免趋肤效应对高频变压器的影响,在计算漆包线线径时要把穿透深度考虑在内,通过计算可以得出在 90khz,的开关频率下,导线的穿透深度的表达式如下:foo2 (3-22)式中,w 角频率,sf2,为电阻率,在 20 度下61001724.0/m 对于铜,mHo/1047因此穿透深度为:mmffoo23.0)1001724.0/(10410902226732 (3-23)因此漆包线应选取线径小于 2+0.06=0.52mm,其中 0.06mm 是漆包线绝缘层的厚度,通过计算选取漆包线的直径为 0.52mm。因此该漆包线的截面积为 S=222212.026.014.3mmr (3-24)初级绕组电流 Ip:AUPIinop566.08.0265120min (3-25)初级绕组的导线截面积(其中 j 为电流密度,取 j=3)132.037.0566.07.0jIApcup (3-26)则初级绕组所需并绕漆包线数为 1212.0132.0SAcup (3-27)次级绕组所需截面积:16.137.057.0jIAocus (3-28)则次级绕组所需并绕漆包线数为 5.5212.016.1SAcus(取整 6)(3-29)通过理论计算和实际经验,初级绕组选择 1 根漆包线绞合,次级绕组选择 6 根漆包线绞合绕制。3.4 输出与整流滤波输出与整流滤波 3.4.1 输出整流输出整流电路电路 开关电源的输出整流电路主要分为以下几种:桥式整流、全波整流、倍流整流、同步整流等。其中同步整流效率较高,成本也髙,主要用于低电压,大电流的开关电源电路中。本文主要采用全波整流电路,电路的结构简单,整流效果好。整流二极管的选取如下:由于变压器的次级采用中心抽头输出,整流管所承受的最高断态电压为:VVNpNsVinr74.399358xmamax (3-30)考虑到漏感电压尖峰的影响,并留有一定的余量,选择耐压在 100V 以上的整流管。由于本文的整流电路是全波整流电路,因此流过整流管的平均电流为:2/ldII (3-31)式中,Il 是输出滤波电感电流的平均值,在稳态条件下,电感电流的平均值等于负载电流,因此整流管的电流平均值也等于负载电流的一半,所以整流管的平均电流为:AIIld5.22/52/(3-32)考虑余量,选择额定电流在 5A 以上的整流管,综合以上考虑,整流管选用两个肖特基二极管 MUR3020,其反向击穿电压为 200V 额定工作电流 30A。3.4.2 输出滤波电路输出滤波电路 输出滤波电路是用于滤除次级整流输出电路中的脉动直流电中的交流部分,从而得到比较平滑的直流电,输出滤波电感中的电流频率是开关频率的两倍。通过输出电压、开关频率和输出电流等可以计算出输出滤波电感的大小,同时要选定电感电流的最大波值,为了限定纹波电流的大小,要求电感电流的峰峰值小于额定电流的 50%,本文选取纹波系数为额定电流的 20%。滤波电感的大小为 HIfkULstin11152.010909435843max (3-33)式中,L 为输出滤波电感值,Uinmax 为电源直流母线电压最大值,为电感电流最大纹波值,fs 为电源的开关频率,kt=9 为变压器初次级匝数比。根据计算值和实际经验设计输出滤波电感的值为 200uH。输出滤波电容的设计:本文设计输出电压纹波的最大值为 10mv 通过下式可以确定输出滤波电容的大小 )/1()2(8max2DtnosofVkViVfVLVC (3-34)1719/35824101.0180200824fCuf (3-35)在实际选择滤波电容时,由于开关电源输出功率较大,为保证输出滤波效果,滤波电容的容量应较大,通常采用多个高频电解电容并联,可以降低等效串联电感和电阻。故选用 4 只 50V/100uf 的电解电容并联。3.5 本章小结本章小结 本章主要分析了全桥拓扑结构的特点,按照 24V/5A 的输出参数,对高频变压器进行了具体的设计,并给出了计算步骤和绕制方法。完成了输入和输出

    注意事项

    本文(恒流脉冲波的设计学士学位论文.doc)为本站会员(laozhun)主动上传,三一办公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上载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 若此文所含内容侵犯了您的版权或隐私,请立即通知三一办公(点击联系客服),我们立即给予删除!

    温馨提示:如果因为网速或其他原因下载失败请重新下载,重复下载不扣分。




    备案号:宁ICP备20000045号-2

    经营许可证:宁B2-20210002

    宁公网安备 64010402000987号

    三一办公
    收起
    展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