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来到三一办公! | 帮助中心 三一办公31ppt.com(应用文档模板下载平台)
三一办公
全部分类
  • 办公文档>
  • PPT模板>
  • 建筑/施工/环境>
  • 毕业设计>
  • 工程图纸>
  • 教育教学>
  • 素材源码>
  • 生活休闲>
  • 临时分类>
  • ImageVerifierCode 换一换
    首页 三一办公 > 资源分类 > DOC文档下载  

    网络通讯对人类生活方式的影响.doc

    • 资源ID:4142217       资源大小:66.50KB        全文页数:16页
    • 资源格式: DOC        下载积分:8金币
    快捷下载 游客一键下载
    会员登录下载
    三方登录下载: 微信开放平台登录 QQ登录  
    下载资源需要8金币
    邮箱/手机:
    温馨提示:
    用户名和密码都是您填写的邮箱或者手机号,方便查询和重复下载(系统自动生成)
    支付方式: 支付宝    微信支付   
    验证码:   换一换

    加入VIP免费专享
     
    账号:
    密码:
    验证码:   换一换
      忘记密码?
        
    友情提示
    2、PDF文件下载后,可能会被浏览器默认打开,此种情况可以点击浏览器菜单,保存网页到桌面,就可以正常下载了。
    3、本站不支持迅雷下载,请使用电脑自带的IE浏览器,或者360浏览器、谷歌浏览器下载即可。
    4、本站资源下载后的文档和图纸-无水印,预览文档经过压缩,下载后原文更清晰。
    5、试题试卷类文档,如果标题没有明确说明有答案则都视为没有答案,请知晓。

    网络通讯对人类生活方式的影响.doc

    网络通讯对人类生活方式的影响 网络通讯对人类生活方式的影响1 开放与虚拟的世界:网络通讯对人类生活观念、思维方式与生存心态的影响人类的思维方式永远是随着社会文明的进步而发展的。科学技术作为生产力各要素中起第一位变革作用的要素,也是对人类思维方式影响最深刻的因素。尤其是具有划时代意义的科学技术的重大突破,更将引发思维方式的深刻变革。这正是马克思和恩格斯所说的:“思维过程本身是在一定的条件下生长起来的,它本身是一个自然的过程。”42“人的思维的最本质和最切近的基础,正是人所引起的自然界的变化……而人的智力是比例于人学会改变自然界的状况而发展的。”43网络通讯即是如此,它带动了一种新的思维方式的形成,开创了一个人类思维方式、生活观念与生存心态迥异的新时代。阿尔•戈尔于1991年在科学美国人杂志上发表了全球村的基础结构一文,文中提出了“国家信息基础结构”(NII)和“信息高速公路”等概念。上述概念后来进一步演化为“全球信息基础结构”(GII)。据称,GII一旦建成,世界便真正成了一个“地球村”,世界各地的人都成为地球村的村民,随时可以通过全球信息高速公路与地球上的任何一个地方建立直接的联系。在更早的时候,奈斯比特在大趋势——改变我们生活的十个新方向中就指出,随着全球性联系的加强,全球性的相互依赖也进一步增强。他说:“目前有着一个全球经济村在向你敞开大门。”8在奈斯比特看来,“地球村”的含义主要指经济方面。而荷兰阿姆斯特丹大学教授西斯•哈默林克则从全球文化差异的角度,反对“地球村”这一比喻,他认为“地球村”的比喻虽然简单易懂、很吸引人,但却是错误的。地球村的说法是对乡村生活无知的反映。如果从通信的本质来理解,戈尔等人的“地球村”概念还是挺有想象力的。现代信息网络缩短了人们之间的距离,冲破了时空的限制,使人与人之间的联络和交往,像同住一个村落的人口耳相传、一呼百应。从电报、电话直到Internet网络,不仅意味着世界在收缩,而且意味着人与人之间的交往在不断地扩大。在生存空间扩大的情况下,人类对赖以生存的世界必然重新认识,地球村理念便油然而生。受此影响,人类的社会性也得到充分的延伸和发展,时间与空间的观念也将得到改变,进而必然影响到人际关系的改变与重构,人类将从单一的现实生存发展成为现实生存与虚拟生存两者并存的态势;建构于农业社会甚至工业社会的诸多风俗习惯将被“移风易俗”的潮流所涤汰;旧的生存模式将逐渐消解,代之以新的开放、自由、平等、和谐、竞争、兼容、共享、流动等为特征生存模式;人的价值观念将彻底改变,审美的意识与情趣将趋于平民化、平面化、片段化、超媒体化及再创造化;人的“自我”将产生一次新的失落与重觅,与此同时,另类思想也将出现,并将进行自我确认。网络社会中的思维具有整体性、目的性、网络化、创造性、动态性、科学性等特征。基于篇幅的限制,这里不可能对上述一切都展开进行讨论,这里通过对虚拟生存(网络人)的人性化特征及其心理变异之一角,借以了解其对人类生活观念、思维方式与生存心态的影响。所谓虚拟生存,指的是在未来社会中,许多事物都将通过计算机所模拟的虚拟现实来替代。例如教育、飞行模拟、驾驶训练、足球比赛或者军事演习等等。实际上,人们可以在电脑和网络中根据现实社会的模式虚拟出任何一个现实世界,诸如商店、医院、学校、邮局、会议厅、社区。国内的一些网站如stame和Game Non等也已经提供了此类网上的虚拟社区。人们最为熟知的现实虚拟就是电脑游戏。有人认为,虚拟技术将成为新世纪信息技术的代表,它的发展,不仅将从根本上改变人们的工作方式和生活方式,使劳与逸真正地结合起来,人们将在享受的环境中工作,在工作的过程中得到享受;而且虚拟技术与美术、音乐等文化艺术的结合,将诞生人类的第九艺术。值得注意的是,在英文中,“虚拟”一词为Virtual,其本义竟然是实质上的、实际上的、事实上的以及有效的,而非子虚乌有,确实耐人寻味。网络虚拟具有仿真性、互动性、逼真性、沉浸性及可还原性等五个特征。它可以使人们感受到一种特殊的存在,一种特殊的空间形态,这既不是实际存在的物理世界,也不是纯粹的意识或者幻觉,当然它也不是虚无或者虚假,只要进入网络系统,就会感受到它的存在。有人认为这是一种数字化空间与心理空间交相互动所产生的“第三空间”。它的存在,使物理世界与心理世界之间的界限变得模糊不清,从而对传统的物质与意识的二元论哲学观提出了挑战,因为单纯地用物质或意识都难以界定网络虚拟空间。值得人们关注的是,互连网所建构的巨大的虚拟空间,究竟将对处处受制于物质世界的、身心孤独而又疲惫的现代人带来什么样的另类生存状态,以及这种另类的生存状态对人的个体或社会产生怎样的影响。这里以虚拟社区为例稍加讨论。虚拟社区(Virtual Community)是虚拟生存最为常见的一种形态,是人们体验虚拟生存的空间与场所。其中的Community(共同体)通常有两种涵义:其一指共同拥有一个确定的物质空间或地理区域的群体(社区);其二指具有共同的特质与归属感,并且维持着社会联系和社会互动的群体。这两种界定实际上是基于地缘的与基于认同的区分。而虚拟社区中的“共同”涵义则是指一种心理群体。在网络虚拟社区出现以前,这种心理群体往往必须依附于地域或者社会群体而存在;而在虚拟社区中,心理群体有条件以虚拟的形式分化出来,相对独立地存在于虚拟社区中,它既是一种现实社会群体生活的反映,但又不是直接的、简单的反映,而与现实社会生活群体有着一定的距离和偏离。由于虚拟社区本质上是一种数字化空间,无法满足网民生存的物质需求,因而网民在虚拟的网络社区之外,在现实社会中必定具有自己的身份。或者说,任何网民都拥有双重生存空间和双重身份,所谓“纯粹”意义上的网民是不可能存在的。互连网的自由、平等、兼容和共享精神是虚拟社会赖以存在的准则,每个网民之间具有平等的关系,都可以自由地选择参与或者退出虚拟社区,并自行决定参与虚拟社区中的何种交往活动,以及参与活动的程度与时间长短。由于虚拟社区具有间接性(与现实社会相隔离)和实行匿名制,因而虚拟社区的人际交往具有更强的互动性、互塑性和建构性,网民可以自行决定以什么身份在虚拟社区中生存、呈现自己所选择的角色和所建构的自我。虚拟社区中所实行的是民主化管理,网民具有高度的言论自由、新闻自由和组建小众社会群体的自由,因而建构了不同于现实社区的伦理观念、道德意识和行为规范,网民们可以不顾及虚拟社区中他人的反映、评价及好恶,但也必须适应其他网民对自己的反映和评价。在网络生存中,可以消解物理世界的时空距离,可以超越现实社会对个体身份和角色的规定,还可以实现个体的真实自我和潜意识的需求。因而在某种意义上说,它不仅改善了人类的生存手段,拓宽了外在的生存空间,同时提供了一个更加具有人性化的生存空间,使人们平时在现实生活中被压抑于深层心理中的潜意识也能够得到宣泄和释放,从而减少甚至消解因在现实社会生活中受到限制、压抑和扭曲的人性产生变异,使其在网络生存中恢复正常,从人的异化到“人网和谐”。2 开放与超越的时空:网络通讯对人类生存环境的影响网络世界除了通过虚拟生存影响到上述的生存观念的变化外,在现实生活中,它还对人类的生存环境产生一些可以感知的实实在在的影响:第一,消解了物理世界的时空距离。网络时代创造了一个广阔的、无国界的巨大虚拟空间。在这个另类生存的空间中,传统的物理时空观被彻底消解,时间和空间都被“压缩”到近乎零的地步;时空再次实现同步对称关系,空间的物理属性也被完全消解。物理时空距离和属性的彻底消解,意味着物理世界中现实社区的许多难以逾越的界限也在这个虚拟社区中消失了。诸如国家的界限(上互联网会一位国外网友不必护照和签证)、真实身份的限制(在虚拟社区可以自由地选择和虚拟身份)等等。这就使人们在虚拟世界中的生存和交流获得了空前的自由。生存在虚拟社区几乎完全不受物理时空规定性的限制,这是一个超越了传统时空观和物理时空规定性的另类生存空间。从文化的角度来考察虚拟社区的时空形态,则呈现出向农业文化“回归”的有趣特征。在农业文明中,人们的时空形态是纯自然的,即物理时空观。进入工业文明社会后,时空形态由于大工业的需要发生变异;在空间上,家和工作场所被明确区别开来;在时间上,农忙—农闲的大周期消失了,取而代之的是一周七天的“Weekdays—Weekend”的小周期,每天根据上班—下班的时间表来安排生活和工作。进入真正的网络文化社会之后,人们的时空形式有可能再次发生变化,具体地讲,就是利用互联网在家上班的“SOHO”一族的生存方式;在空间上,家与工作场所再次合而为一,人们重新回到人性化的工作场所,不必为了谋生而离家出走;在时间上,一周七天的小周期模式也消失了,人们可以根据工作的需要自由地安排生活的节奏,基本上可以是一种“忙—闲”的大周期。从形式上看,网络文化是对农业文化的回归,但实质上仍然是对自然时空观的消解;与工业文化对农业文化的消解不同,这次消解是人性化的。从农业时代到工业时代再到网络时代,人们经历了“居家—离家出走—回家”的生存历程;而从农业文化到工业文化再到网络文化,人们则体验了“自然人性—人性异化—回归人性”的心灵历程。第二,超越现实社会对个体身份和角色的规定。在现实社会中,每个人可以有多种个体身份,但每一种身份都应该是明确和独一无二的,当一个人的身份确定之时,也就是一个人在现实中所应扮演和所能扮演的角色大体被确定之际。当然,身份与角色并非同一个东西。身份(identity)是个体社会属性的标志,它与角色(role)关系密切相关,但并不等同。一般来说,身份是社会赋予个体的,比如年龄、性别、国籍、职业、财富行为的期望系统,在社会化过程中将社会期望内化为对自身的期望系统而获得和形成的外在行为模式。在现实社区中,每一个个体都可能拥有多个身份。无论在何种文化的社会里,这种社会构架对维持社会结构和人际交流的正常运转都是必要的。一个没有个人身份的人对社会来说是一种不安定的因素,对自己来说则是漂浮于世界的一个幽灵;一个角色不明确的人对他人来说是一种具有潜在威胁性的或难以交流的人,对自己来说则是缺乏归属感的人。因此,无论是在农业文化还是在工业文化的现实社区中,社区管理者和个体都力图保证每一个个体的身份和角色的明确。互联网的虚拟社区使人们终于有机会超越现实社会对个体身份和角色的规定。网络虚拟社区的虚拟性、间接性和实行匿名制的机制,使得网民拥有自由选择和决定自己身份、角色的绝对权利。这就给网民体验丰富多彩的生存状态提供了空前广阔的可能性。这是因为,首先,人们的生存状态很大程度上是受到其生存环境规定或制约的。当一个人的身份和角色改变之后,就意味着其生存状态可能发生变化。不同的身份和角色能够给同一生存主体带来不同的生存体验,这种体验要比神话或艺术所带来的想象性体验要来得更为真实和持久。网民在虚拟社区中与他人发生着真实的、实时的和交互的交流。在对方虚拟的身份和角色的后面,存在着一个有血有肉的、有情有感的、活生生的真实个体。通过这样的交流活动所获得的生存体验,自然与想象空间中的体验不可同日而语。其次,虚拟社区中没有组织、团委、妇联、工会、计生委、居委会、派出所,当然也不存在辅导员、主任、处长之类的角色。网民在进入虚拟社区时,尽可以选择一个自己喜欢扮演的角色,还可以为自己设计一个生存背景,没有人会去查问或追究该角色或背景是否与现实社区存在着对应性。网民在自我呈现时可以选择或设计自己的身份,并据此身份重新建构个人的期望系统,发展出一套全新的行为规范。这样的虚拟身份一方面可以避免个人真实身份的流露而受到意外的伤害,另一方面也可以体验其他角色的行为逻辑、情感交流方式和从他人的反馈信息中获得新的乃至另类的体验。网民在虚拟社区中与他人的交往和交流,的确是一种很奇特的情景。一方面,你可以呆在现实社区中一个极为私人性的场所,如家里的书房,这样的场所能够给你以充分的安全感。另一方面,你却仿佛进入一个超地域乃至超国界的公共场所,可以自由地平等地跟你所乐意交流的网友聊天、争论或探讨某个感兴趣的问题,可以自由地表达自己的观点和感受。第三,实现个体的真实自我和潜意识需求。如果互联网上的虚拟社区仅仅超越了物理时空,仅仅超越了现实社区个体规定性,那么它还不值得我们为之欢呼,因为这还是局限于凭借科学技术革命改变人类的外在生存环境。人类的每一次科学技术革命,都带来不同程度的物质财富的增殖和生存环境的改变。但是人类的发展表明,这种物质财富的增殖、外在生存环境的手段的进步,需要人类付出的代价是惨重的。如汽车、空调是科技的进步,但人们在享用它们所带来的舒适和便利的同时,也在使自己与大自然日益疏远和对立起来。而且它们带来的对生态环境的破坏,还将贻害到后几代人的生存质量。另外,高科技也带来了高度严密的社会管理制度、物化的价值标准等,伴随而来的是人与人之间的日益冷漠,物质财富异化为压抑、扭曲和摧残人性的异己力量。可以说,现代科技所创造的生存空间是反人性的,至少与人性是疏离的。从文化的层面考察,互联网对人类生存的意义主要的并不在于物质财富的增殖和生存环境的改变,重要的是,它必须是一个比现实社区更加人性化的空间。互联网的虚拟生存空间对人类的意义在于它不仅改善了人类的生存手段和拓宽了外在生存空间,而且它同时是一个更加人性化的生存空间。这种人性化的一个重要的方面或维度就体现在个体在虚拟社区中能够实现真实的自我和满足其潜意识需求。在现实社区里,人们由于各种各样的顾虑,总是无法真实地呈现自我,总是自觉不自觉地按照社会的各种规范和习惯、按照现实生活中的利害关系来呈现、塑造甚至压制、扭曲内心深处的真实自我。对于各种潜意识心理需求,更是自觉地按照既有的伦理道德规范加以压制,弗洛伊德的本我、自我和超我理论就解释了现代文明社会中的这种生存状态。从本体论的层次讲,这种限制、压抑和扭曲人的真实自我是反人性的,因为它剥夺了人实现自身的权利。然而现实社会又无力承受由于实现真实自我和满足潜意识需求所带来的负面冲击,如人的深层心理中的兽性的释放,意味着杀戮、嗜血、性攻击等。因此,在农业文化和工业文化形态中,宗教和艺术承担了实现自我和释放潜意识的职责。但是宗教和艺术是以象征的形式来满足人们的,是一种纯心理空间的满足。进入网络时代后,人们终于可以在既有的物理空间和心理空间之外,寻找到一个另类的生存空间—这就是互联网的虚拟空间或虚拟社区。虚拟空间是介于心理空间和物理空间之间的第三生存空间,它打通了两个界限分明的空间,并使人的生存可以在三个空间之间延续和转换。在现实生活中,如果谁混淆了心理空间和现实空间,比如说,把心理空间的可能性等同于现实空间的现实性,就会被视为发疯或变态。因为只有精神分裂症患者,才会主观地认为自己是共和国总理,就在现实生活中以共和国总理的身份行事;而对那些渴望体验异性生存状态的人来说,如果他或她公然以异性的装扮和姿态出现在公众场所,就难免会被视为变态。然而,渴望体验共和国总理或异性的生存状态,却是人之为人的一种合理得不能再合理、正当得不能再正当的心理需求(不知有多少孩童还渴望体验孙悟空或超人的生存状态呢!)。问题是,人们生存的这个现实空间无力为每个渴望体验总理生存状态的人都提供总理的身份和职位,因此这类渴望注定要被压抑到潜意识之中,只能偶尔在艺术的想象空间或梦境中浮现出来。当然,现实空间也许可以为此类心理需求提供某种程度上的满足,比如贺岁片甲方乙方里“梦想成真”公司经营的就是这种业务。但即使现实生活中真有此类公司,实现梦想的经济成本之高,也远不是一般平民百姓可以承受的。现在,互联网打通了心理空间和虚拟空间之间的界限,人们可以在虚拟社区中自由地、真实地呈现本真的自我,可以选择和设计自己希望扮演的身份和角色,并在与网友的交互性交流过程中,真切地体验到各类在现实生活中无法体验到的生存状态。当人们可以无所顾忌地呈现真实的自我时,人们平日在现实生活中被压抑到深层心理中的潜意识也得到了释放和宣泄。总之,虚拟社区能够提供一个突破和超越现实社会种种局限和束缚的人性化生存空间,人们在其中可以更加开放地进行自我呈现,并且在自我呈现的过程中建构和塑造自我。环境其实就是一种特定的人类生存的社会语境。虚拟生存条件下必定产生特殊的网络语言;或者说,语言进入网络虚拟世界后必定产生新的变异。这也是互联网的一道奇特景观。网络语言的变异同样与互联网的技术层面密切相关。电脑和网络以数字媒介作为信息的载体,虽然载体不是语言文字,但载体技术的革命突破了传统信息载体传播的时空限度,决定了语言文字的传播速度和范围必然也得到空前的拓展,这既为语言文字的变革提供了技术层面的支持,也对不能适应新技术要求的语言文字构成了变革的逼迫。譬如,互联网几乎集成了所有传统传播媒体和传播手段,使得以语言文字为载体的各类信息传播和交流,可以在瞬间内在全球内乃至地球与星际之间得到实现。这一方面极大地提高了人们的工作效率和交流范围,另一方面也要求人们在使用语言文字时适应这种高速度的挑战。如每个人在使自己成为网络时代的合格公民时,必须具备的基本技能就是打字。在使用汉语的国家和地区中,在进入电脑和网络时代之后,首先花大力气解决的问题就是开发汉字输入法,汉字存在的简繁体和注音方式的差异,在传统媒体时代,不同体系之间的矛盾还不太突出,但进入网络时代后,就迫切地必须统一汉字编码体系的问题。因为,信息传播和交流的对时空限度的突破,要求消解不同语言和同一语言之间存在的转换瓶颈,如汉语与英语之间的双向转换、汉语不同编码体系之间的转换。目前在互联网上使用的汉字编码体系主要有三种,即中国大陆使用GB码,港台地区主要使用BIG5码,而新加坡等海外华语地区使用HZ码。同一语言文字在交流中却存在如此巨大的瓶颈,这绝对是无法适应网络时代的要求的。据报道,上述三种汉语编码体系有望在不久后得到统一。显然,汉语的这个巨大的变异,就是网络技术革命催化的一场变革。当然,语言文字自身的发展变革是由社会的、政治的、经济的、文化的等各方面综合因素决定的,互联网在改变人们的生存观念、生存状态和生存方式的同时,也必然要引起语言文字自身的变异。就汉语而言,不同时代、不同社会形态,语言都无法摆脱文化形态和意识形态的影响,这种影响主要是从语言文字的内容,即词汇的变化中反映出来。据报载,近几年汉语词汇已经发生了很大的变化,新词语、外来词和旧词新义大量出现在媒体传播和人们的日常交流活动中,一些适应改革开放的词语,如“特区”、“按揭”、“减负”、“信用卡”、“多媒体”、“市场经济”、“生态农业”、“程控电话”、“电子商务”、“可持续发展”等使用频率很高;一些来自方言和外国的词语,如“大款”、“托儿”、“买单”、“写真”、“料理”、“发烧友”、“侃大山”、“炒鱿鱼”、“因特网”、“迪斯科”、“爱滋病”等生活用语逐渐流行全国;英文字母加上汉字语素或音节的混合词语,如“BP机”、“IP卡”、“AA制”、“卡拉OK”等也被大量使用;一些被词典作为专科术语收录的词语,如“克隆”、“上网”、“触电”、“硬件”、“软件”、“磨合”、“反馈”、“力度”等,如今的涵义也更加广泛了。还有许多词语或词素出现了新的意义,如“吧”字,近年来增加了“休闲的场所”这一新的义项,如“氧吧”、“网吧”、“书吧”、“茶吧”等。汉语的这种变异不可避免地要引起一些人的担忧,但是,与互联网对汉语文字的冲击相比,上述变异只是小儿科而已。互联网作为新的革命性技术的出现,肯定要带来新的概念和新的词语,如“伊妹”、“超文本”、“网虫”、“mp3”、“ICQ”、“黑客”等,这类新词语如今已是飞入寻常百姓家,是媒体上出现频率极高的词语。但互联网对语言的冲击不仅仅是词汇的变异,它还包括对既有语言文字的编码解码规则和书写规范的解构或颠覆,这也许可以视为互联网文化解构性在语言领域的表现。引起一些语言学家和社会学家忧虑甚至恐慌的,其实正是这种对既有语言规范的解构性。要真切地感受互联网上的另类语言和另类表达,可以概括一下主要的另类网络语言类型,也许就可以领会到它对既有语言文字规范的冲击力和颠覆性,也就是虚拟生存下网络通讯对传统语言的变异。语言的解构与变异是语境解构与变异的表征,它从另一个角度体现了网络通讯条件下人类生存环境以及生活方式的改变。3 劳动的解放:网络通讯对人类工作方式的影响在每天的时间构成中,人们除了满足睡眠等基本生理需要的时间支出外,余下的时间可以分为工作时间和业余时间两大部分。其中业余时间主要包括家务劳动和消遣娱乐、学习、从事个人爱好和创造性活动等等的闲暇时间。随着社会经济的发展和生活条件的改善,人们每天花在家务劳动上的时间支出将明显地减少,因此在社会性活动中,工作与休闲将是人们未来一天生活中相互关联的两大基本组成部分。这里先讨论网络通讯对人类工作方式的影响。首先,这种影响最明显的特征就是工作时间结构的变化。在人们的整个时间结构中,工作时间是指人们从事各种职业劳动的时间,这是人类为了生存和发展所必须花费的创造物质与精神财富的时间。从人类的发展史看,人类在自己能够支配的时间中究竟要花费多少时间来从事劳动以维持自身的生存、生产和再生产,主要取决于社会生产力的发展水平。在生产力十分低下的条件下,人类只能在付出巨大的体力劳动之后才能进入休闲生活领域。在这种情况下,不可能占有较多的休闲时间。例如,据研究,原始人类平均寿命只有18岁,除去幼年生长期和老年的衰退期,一生中用于劳动的时间达6年之久。在农业社会,人类的平均寿命只有35年,其中用于劳动的时间为10年。进入工业社会,随着大机器生产力的发展,人类的劳动时间已经大为减少。从工业化早期到20世纪70 年代后期,工人的周劳动时间已经从平均约7890小时巨减到3539小时甚至更少。此外,一些国家的工人每年还有5周的带薪假期。到1986年,法国工人的年工作时数只有1600小时左右,周平均工作时间实际上只有32.15小时,人们拥有的休闲时间已经超过了工作时间。人们将这种时间数量的变化称之为“历史性倒转”。在发达国家,这种“历史性倒转”从20世纪70 年代就已经开始了。从世界范围来看,自20世纪80年代以来,由于以网络通讯为主要工具载体的信息技术逐渐广泛地应用到生产和生活领域,从而大大地提高了劳动生产率,人们的工作时间进一步减少。预计到21世纪初,欧洲一些国家将普遍实行周30小时工作制44。美国未来学家托夫勒更预言,进入“第三次浪潮”社会后,人们的周工作时间将缩短到25小时9。工作时间结构的变化必然要影响到工作价值的改变。这种改变主要体现在工作价值取向的变化上。在网络社会中,工作与劳动不再具有惟一的重要意义。在发达国家,人们在价值取向上已经由“工作最重要”的劳动价值本位观念转变为“工作和休闲同等重要”的观念上来了。这种趋势在中国也已经萌芽。这些均表明,相对于工作而言,休闲的价值已经在人们的心目中大大地提升了。但是,在未来社会,决不能因为休闲价值的提升而否定工作的价值。因为在未来社会,即使工作的时间大大减少,但其重要性并未降低,仍然是人们主要的活动,只是工作活动的质量更为提高了。建立在不工作之上的休闲是根本不可能存在的。对此,西方未来学家们的这一观点无疑是正确的:“后工业社会尽管在实际上确实会使正式工作时间减少,但闲暇活动的组织仍将主要取决于工作所创造的社会化条件,这就是无职业的妇女为什么无闲暇的原因。简而言之,闲暇仅仅作为工作的对立面而存在,因而……只有在工作,……被确定为占主导地位的价值标准的社会里,闲暇才能获得完全的重要性和意义。”12对此,中国的社会学家王雅林指出:“在我们的实际生活中也确实能感受到这一点,一个人的工作越充实,通过工作获得的报酬越多,那么他的闲暇活动也就更丰富。对于未来的社会来说,令我们担心的情况倒是,失业的危险将随着信息技术的推进而加剧,而失去工作的人也将失去闲暇的重要性。”45未来人们生活工作时间结构的变化还表现在对时间的利用更加富有弹性和更加灵活。因为随着生产过程的信息化、自动化,在传统制造业中工作的人数将大大减少,原来由工人直接操作生产产品转向以管理信息为主。利用信息技术进行工作的白领阶层和知识工人的人数将大大增加,脑体工作成分的比例将完全置换。由于通过信息网络进行工作不受时间和空间的限制,这就大大增加的工作时间的柔性和弹性。目前在发达国家,工作制已经出现了多样化的趋势,弹性工作制已经开始流行,传统的周一至周五工作、周末休息两天的时间格局已经被打破;自愿在夜间上班 的人也越来越多,周末上班以及节假日加班也变得更加普遍。在西欧各国,目前已经有1/3的工薪者实行弹性工作制,在英国,这一比例已经达到51.8%。此外,“半工制”也逐渐增加。例如,在欧盟15国中,“半工”已经达到了2100万人,占全部职位的15%;北欧的发展更快,如荷兰,“半工”已占全部就业人口的34.8%,丹麦占24.1%。从性别上看,“半工”以妇女所占的比例为高。在中国,随着社会经济的发展和信息技术的普及,这种工作制、工时制多样化的趋势也将很快出现46。网络社会条件下,人们的职务本质和工作方式也将产生巨大变化,人们将主要通过信息网络进行工作,因而不一定都要集中在一个工作场地或办公室,呈现分散化的趋势。这种变化将使按固定时间、也就是按在工作或劳动场所逗留的时间进行付酬的传统的管理方式失去效用。在信息化的条件下,工作报酬的支付,将主要根据一个人所提供技能的有用性,而不是其工时数量的多寡。在信息技术不断发展并广泛运用于生产的条件下,人退出了机器的操作过程,足以从事知识和信息生产,社会生产力的最重要财富与资源是知识与信息。因此,一个人工作质量的好坏,与是否有能力并且经常通过信息网络吸取新的知识与信息有关。由于人们的工作时间已经被压缩到最低程度,增长和吸取新知识、信息,往往通过直到目前仍然被视为闲暇时间的那些活动种类来获得,例如阅读报纸、杂志、书籍,通过电子邮件查阅有关资料,等等,因而从事闲暇活动的“生活”时间客观上也就成为了创造社会财富的“生产”时间,是个人“生产”社会资源(建立广泛的社会联系)和文化资源(掌握立足于社会所必须的知识和信息)的时间,社会资源和文化资源也可通过这一形式转化为经济资源和经济效益。网络技术以知识为媒介把人们联系在一起,人们在利用信息高速公路与外界联系时,不仅在消费和享受信息,而且也在生产和输入信息,以闲暇之心从事这种活动时,难以说其中不具备生产性的功能,因而闲暇活动与生产或工作活动也难以严格区分,正是如此,工作的消遣性与娱乐性得到了高度的统一,原来泾渭分明的传统工作与闲暇得到了有机的调适与置换,工作与闲暇的界限将会越来越模糊和重叠。比尔•盖茨在未来之路一书中谈到有人将网络计算机通讯技术比做“信息高速公路”时指出,“高速公路”这个比喻并不十分准确,因为它使人联想起两点之间的距离,而信息技术最引人注目的特点,是它会消除距离,不管你是近在咫尺或远隔天涯,距离的本身已经并不重要了。任何人都可以在任何地点、任何时间与任何想与之联系的人保持密切的联系。不但我们的工作方式会改变,而且我们的工作场所与任何别的场所之间的差别也将随之改变,使人们的工作时间没有了工作场所的限制。这样,“远离办公室的办公”和“家庭公司”将大量出现在网络社会中,这种方式人们称之为“远程工作(telecommuting)”47。4 教学的革命:网络通讯对人类教育与学习方式的影响在信息网络社会中,教育将产生根本性的革命,这主要体现在教育模式的解构与重建、教材与教育技术的消解与重建、教育的国际化与师生关系的全球化、学习就是生活、学习的与时俱长及终身化、学习的成本与效益(受教育的全民化)、寓教育于玩乐中、电子图书馆与无纸化的出版业、知识财富的共享等方面。在信息社会中,知识的更新是日新月异的,传统的教育与学习方法往往跟不上或者无法适应社会的发展与需求,这就需要不断地学习和更新自己的知识,活到老,学到老。美国哈佛大学商业管理研究生院教授约翰•科特1995年在美国未来学家杂志上发表了一篇终身教育——教育的新当务之急的文章,文中指出,在21世纪初的世界,将是一个出于需要必须在整个工作生命期间继续学习的世界。美国未来学家托夫勒也认为,在21世纪,知识将取代昔日金钱至高无上的地位成为权力的主要象征。知识的本质就是经常发生迅速的变化。在传统的农业社会,这种变化更新极为缓慢。进入工业社会便逐渐加快了步骤。而在信息社会中,人类社会知识更新的速度很快。据研究,今天大约710年,知识的总量就要翻一番,而在未来社会,知识的更新速度将更快。据推算,目前人们所利用的知识量,仅仅占2050年知识总量的1%。当地一些发达国家,许多技术技能的使用半衰期平均只有5年,而一个工程师知识的半衰期在某些领域只有短短的三年。在未来不到十年中,美国技术人员所拥有的知识、技术,将有90%被计算机代替,即使是一种最为先进的技能也会很快成为明日黄花48。此外,在全球的经济中,竞争水平的增长制造出越来越多的变化,人们试图运用过去学到的东西,在全球严峻的劳务市场竞争,处境将日益困难,经济力量将使得“不增长就死亡”成为格言,“学习就是生活”的新的教育与生存理念将得以形成,学习的终身化及与时俱长将成为人们的一种基本生活方式。交互式的多媒体、计算机模拟、虚拟现实以及其他信息技术所提供的全新的教育工具,也为人们能够随时接受教育创造了有利条件,使得终身教育成为可能。与此同时,传统的教材也被新技术所提供的知识载体所替代。众所周知,中国造纸术与活字印刷术的发明有力地推进了世界文明的进程,通过纸张文本载体的阅读是传统获得知识的主要方式。但在未来的教学中,传统的知识载体将由文本、图形显示、声音、动画、全移动、录像及其他多种形式所取代,“有线”大学(国际联网的电子计算机教育)将在世界各国相继出现,人们形象地将其称之为“没有围墙的学校”,从而形成教育的国际化与师生关系全球化的格局。例如,联网的计算机使每个人——学生、家庭、教师和行政官员——重新思考学校的“性质”。它不要他们考虑“学校”的形式与性质,学习已经不仅仅局限在传统的学校内。如同计算机给商务人员以新的自由度,使工作与有形的工作场所相分离;同样,教育管理当局也可以为学生这么做。虚拟课堂如同虚拟工作场所,不一定是有形的场所。孩子们可以在家中,在小别墅中,或在和家长一起旅行途中学习,所有这些时候仍与同学和老师保持着接触。在这样的学习环境中,人们怎样学和何时学有了更大的灵活性;学校和班级的规模可以缩小,这种教材、教育技术与教育模式的更新,必然带来一场全新的知识革命,对人类的学习方式产生更为深远的影响。美国有两个著名的网络大学,即成立了20余年的阿波罗集团股份公司和成立了10年的美国琼斯国际大学。这两所学校从学生申请入学、选修课程、教师进行授课和指导、开办学术讨论会到学校颁发毕业证书和授予学位,都“百分之百”的建立在互联网上,就是这类实实在在的没有围墙的“虚拟大学”49。在信息网络时代,教育与生存理念将得到彻底的改变,教育信息网络的触角将深入到社会的每一个角落,受教育的面将呈现全民化,这些都将降低学习的成本并提高其效益。其中最能够体现受教育生存方式改变的是寓教育与玩乐中。孩子们有着不同的习性和兴趣,并有不同的学习速度。教师不可能以任何有意义的方式进行适合各人需要的个别化的教学。期望教师始终了解其照管的每个孩子的需要、要求和进度也是不合理的。计算机可帮助教师集中力量于个别的孩子,时刻知道他们在学习什么,以及他们进步得怎样?多媒体计算机将成为主要的教具。学生不再看着老师用地图描述麦哲伦如何作为第一个西方人环绕地球航行,他们将看到展示地点和历史性事件的航程的重演。麦哲伦航海可以成为跨越各个年级的整个历史课程的一部分。但课程不必呆板地组织。学生可以根据自己兴趣浏览不同的历史事件。计算机可以追踪他们看过和没有看过的内容,甚至可以测试他们,以检查他们对教材的理解和记忆。它可以引导他们学习尚未学过的章节。一套交互式的教学程序可以针对不同的课目:数学、自然、物理、语言等。计算机不仅可以指导他们,而且可以确定他们的进度,并监督和评估他们的进步。它将使教育适合个别孩子的特殊需要和能力。计算机可以比幻想展示和说教做得更多。它可以帮助教师集中精力于他们工作的重要部分—教学。学生一旦看了展示,计算机可以测试每个人,记录成绩,并把成绩提供给教师。计算机可以监视每个孩子在一个学年中的进步,然后追踪测试成绩。一些网络大学创造了称为“班级笔记”的电子通告系统。它让家长和学生取得家庭作业,并给教师留下电子信息。设计此系统旨在减轻管理负担,改善教师、学生和家长之间的联系,并改善学生的行为。电子图书馆与无纸化的出版业替代了传统的出版业,书籍形式转向新的电子媒体形式。例如,纸质的媒体价格昂贵、笨重和使用不便限制了储存的内容和用户的使用,而所有这些限制在数字化的世界中就不存在了。一整套百科全书的内容可储存在一张或几张 CD-ROM盘片上。传统的百科全书代价高昂,其高成本与印

    注意事项

    本文(网络通讯对人类生活方式的影响.doc)为本站会员(仙人指路1688)主动上传,三一办公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上载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 若此文所含内容侵犯了您的版权或隐私,请立即通知三一办公(点击联系客服),我们立即给予删除!

    温馨提示:如果因为网速或其他原因下载失败请重新下载,重复下载不扣分。




    备案号:宁ICP备20000045号-2

    经营许可证:宁B2-20210002

    宁公网安备 64010402000987号

    三一办公
    收起
    展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