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来到三一办公! | 帮助中心 三一办公31ppt.com(应用文档模板下载平台)
三一办公
全部分类
  • 办公文档>
  • PPT模板>
  • 建筑/施工/环境>
  • 毕业设计>
  • 工程图纸>
  • 教育教学>
  • 素材源码>
  • 生活休闲>
  • 临时分类>
  • ImageVerifierCode 换一换
    首页 三一办公 > 资源分类 > DOC文档下载  

    中国移动软交换设备IP化改造建设总体要求(修订稿).doc

    • 资源ID:4141265       资源大小:7.81MB        全文页数:59页
    • 资源格式: DOC        下载积分:8金币
    快捷下载 游客一键下载
    会员登录下载
    三方登录下载: 微信开放平台登录 QQ登录  
    下载资源需要8金币
    邮箱/手机:
    温馨提示:
    用户名和密码都是您填写的邮箱或者手机号,方便查询和重复下载(系统自动生成)
    支付方式: 支付宝    微信支付   
    验证码:   换一换

    加入VIP免费专享
     
    账号:
    密码:
    验证码:   换一换
      忘记密码?
        
    友情提示
    2、PDF文件下载后,可能会被浏览器默认打开,此种情况可以点击浏览器菜单,保存网页到桌面,就可以正常下载了。
    3、本站不支持迅雷下载,请使用电脑自带的IE浏览器,或者360浏览器、谷歌浏览器下载即可。
    4、本站资源下载后的文档和图纸-无水印,预览文档经过压缩,下载后原文更清晰。
    5、试题试卷类文档,如果标题没有明确说明有答案则都视为没有答案,请知晓。

    中国移动软交换设备IP化改造建设总体要求(修订稿).doc

    中国移动软交换设备IP化改造总体建设要求 (2009年修订稿) 二九年四月目 录1前言12总体原则13软交换设备IP化改造要求13.1 软交换设备的IP化改造技术要求13.1.1 设备技术要求13.1.2 接口协议要求13.1.3 业务要求13.1.4 编号13.2 软交换设备的IP化改造原则13.2.1 本地网软交换设备IP化改造原则13.2.2 长途网软交换设备IP化改造原则14软交换设备IP化网络及路由组织原则14.1 本地网网络IP化改造网络及路由组织14.1.1本地网内IP承载的软交换设备之间话务路由原则14.1.2本地网内IP承载的软交换设备与TDM端局之间话务路由原则14.2 长途网IP化改造原则14.2.1省内长途网网络的IP化改造原则14.2.2 省际长途网网络的IP化改造原则14.2.3国际长途网网络的IP化改造原则15.信令改造原则15.1 BSSAP信令15.2 BICC/ISUP信令15.3 MAP/CAP信令16.站点接入原则16.1 站点接入基本原则16.2 IP地址规划与分配原则16.2.1 VLAN划分原则16.2.2 IP地址使用原则16.2.3 TCP/IP端口号使用原则16.3 CE上行接口及链路配置原则16.3.1 配置总则16.3.2 实施总则16.4 站点可靠性原则17.计费18.网管19.同步19.1 时钟同步19.2 时间同步110.安全111附录:现网各厂家软交换设备IP化改造方案111.1 华为公司现有2G软交换设备IP化改造方案111.1.1 华为公司现有2G软交换端局、关口局IP化改造方案111.1.2 华为公司现有2G软交换端局、关口局IP化改造实施进度111.2 爱立信公司现有2G软交换设备IP化改造方案111.2.1 爱立信公司现有2G软交换端局、关口局IP化改造方案111.2.2 爱立信公司现有2G软交换端局、关口局IP化改造实施进度111.3 阿尔卡特公司现有2G软交换设备IP化改造方案111.3.1 阿尔卡特公司现有2G软交换端局、关口局IP化改造方案111.3.2 阿尔卡特公司现有2G软交换端局、关口局IP化改造实施进度111.4 摩托罗拉公司现有2G软交换设备IP化改造方案111.4.1摩托罗拉公司现有2G软交换端局、关口局IP化改造方案111.4.2 摩托罗拉公司现有2G软交换端局、关口局IP化改造实施进度111.5 诺基亚西门子公司现有2G软交换设备IP化改造方案111.5.1诺基亚西门子公司现有2G软交换端局、关口局IP化改造方案111.5.2 诺基亚西门子公司现有2G软交换端局、关口局IP化改造实施进度111.6 中兴公司现有2G软交换设备IP化改造方案111.6.1中兴公司现有2G软交换端局、关口局IP化改造方案111.6.2 中兴公司现有2G软交换端局、关口局IP化改造实施进度11前言中国移动核心网软交换设备IP化是促进中国移动核心网络演进、面向网络扁平化目标迈进的关键一步,有利于网络的低成本高效运营,是适应市场竞争的需要,整合网络资源、降低投资风险的有效手段。公司总部根据2008年中国移动软交换IP化改造工作进行情况,以及全网的设备建设规模以及各省的2009年工程进展情况,在切实降低核心网IP化推进成本,实现投资效益最大化,统筹规划,充分利用IP承载及现有传输资源的前提下,计划在2009年继续推进软交换IP化的改造与建设。中国移动软交换设备IP化改造总体建设要求(修订)规定了中国移动软交换设备IP化改造的实施建设要求,主要用于指导各省进行GSM网络软交换设备IP承载语音的改造工作以及IP承载语音后的网络规划和建设、网络维护和运营等提供技术依据。同时补充了部分在2008年软交换改造工作得出的经验和结论。本标准由中国移动通信集团公司计划部提出并归口。2总体原则1)保持现网稳定原则进行现有网络的IP化改造不能影响中国移动现有网络的运行,进行软交换设备的IP化改造需要制定严格的升级改造方案分步骤实施,并且对于每一步骤都应有相应的风险分析以及规避方案,并在改造不成功的情况下应有回退的方案。2)业务继承性原则IP化改造后的软交换设备必须继承现网各种业务,并且不能降低现网业务的用户体验,包括电信业务、承载业务、补充业务、智能业务、增值业务等。3)“就近入IP,就远出IP”原则完成IP化改造的软交换端局IP承载语音后,与传统的TDM端局之间的互通话务遵循“就近入IP,就远出IP”的原则,所有的话务就近进入IP网内,在IP网内话务端到端直达,传统的汇接网消失,网络呈扁平化组网。4)“站点接入”原则软交换均通过一对三层CE设备以口字形接入IP专用承载网,满足接入IP专用承载网的相关技术要求。3软交换设备IP化改造要求3.1 软交换设备的IP化改造技术要求3.1.1 设备技术要求1、MSC Server通过接入A接口的控制面实现对2G BSS的接入控制,通过Mc接口控制MGW,并提供呼叫控制和移动性管理功能。对于BICC承载建立方式,在不启用TrFO和启用TrFO的情况下都应按“前向延迟不通知方式”(delayed forward without notification)建立承载。为了保证软交换系统的正确接入,要求软交换机MSC Server/VLR支持SCTP多归属机制。2、MGWMGW支持在软交换机的控制下完成分组语音编解码之间的转换和互通,包括AMR编码语音与G.711编码语音之间的转换。为了保证软交换系统的正确接入,要求软交换机MSC Server/VLR支持SCTP多归属机制。3、MGW内置SG对于传输资源充足,TDM端局与MSC Server共机房且TDM端口充足的情况下,可采用ISUP直达方式,不必经过SG转接。对于新入网软交换设备,MGW内置SG应采用M3UA(代理或转接方式)转接BSSAP及互通ISUP信令。对于已采用M2UA代理方式的设备,应积极改造以支持M3UA。当BSC支持多目的信令点功能时,要求MGW内置SG优选M3UA转接点方式转接BSSAP信令。4、GMSC Server和GMGW即关口局软交换机和关口局媒体网关。主要负责疏通端局与他网的互连互通话务和本地网内IP承载的软交换端局和TDM端局间的互通话务。(当本地网内IP承载的软交换端局和TDM端局间不具备直达电路设置条件时,端局间的话务由IP关口局转接疏通)。GMGW具备内置信令网关SG,支持其它TDM网元与该GMGW所归属的GMSC Server互通时ISUP信令基于SIGTRAN方式的转接。5、CMN即呼叫协调节点,负责全网被叫号码分析及省际、省内软交换机之间信令链路的汇聚。CMN不需支持Mc接口、不需控制MGW。CMN节点的建设通过现有软交换汇接网TMSC SERVER升级完成,以省或大区为中心设置。CMN功能从逻辑上可以划分为省际CMN和省内CMN,分别用来汇接省际、省内的BICC信令,并完成被叫号码分析。注:具体设备技术要求参见:中国移动2G软交换MSS设备规范、中国移动2G软交换MGW设备规范、中国移动内置SG设备规范。3.1.2 接口协议要求1、Nc接口:MSC Server之间、GMSC Server与MSC Server之间、CMN与(G)MSC Server之间、以及CMN之间通过Nc接口连接。该接口基于IP承载,接口协议栈为BICC/M3UA/SCTP/IP。对于BICC承载建立方式,在不启用TrFO和启用TrFO的情况下都应按“前向延迟不通知方式”(delayed forward without notification)建立承载。Nc接口支持SCTP多归属机制。2、Mc接口:MSC Server与MGW之间、GMSC Server与GMGW之间通过Mc接口连接。该接口基于IP承载和H.248协议。Mc接口支持SCTP多归属机制。3、Nb接口:Nb接口是MGW之间、MGW与GMGW之间的接口。该接口基于IP承载,语音编解码采用AMR2 12.2k,接口承载协议栈为RTP/UDP/IP。对于IP承载语音的软交换网,其承载层采用全网扁平化组网模式,任意两个MGW之间的媒体流直接通过IP专用承载网进行疏通,不再经过其它媒体网关进行中间转接。4、MAP协议接口:MSC Server/VLR与HLR/AuC之间通过C/D接口进行MAP信令的传递。GMSC Server与HLR/AuC之间通过C接口进行MAP信令的传递。MSCServer/VLR之间通过E/G接口实现MAP信令的传递。C/D接口MAP协议接口基于TDM承载,接口协议栈为MAP/TCAP/SCCP/MTP。5、CAP协议接口:MSC Server/VLR/SSP以及GMSC Server通过CAP协议接口与SCP连接。CAP协议接口基于TDM承载,接口协议栈为CAP/TCAP/SCCP/MTP。6、A接口A接口的用户面在MGW终结并由MGW完成媒体处理和交换。A接口的用户面基于TDM承载,其协议栈为PCM/TDM(E1)。A接口的控制面在MGW中经内置SG转接,MGW内置SG与软交换机之间采用IP承载,其协议栈为BSSAP/SCCP/M3UA/SCTP/IP,其中的SCTP协议应支持多归属机制。(对于MSC Server未集中设置的少数场景,如交换机端口条件和传输条件具备,也可有条件地采用BSCServer间的TDM电路疏通BSSAP信令作为过渡方案。过渡方案的实施应充分考虑面向目标方案演进的可能性,充分评估将来的二次改造量。)7、ISUP协议接口R4软交换机与TDM交换机(2G MSC/GMSC)互通的ISUP信令,由MGW内置的SG进行转接。TDM交换机与SG之间仍采用TDM方式承载,其协议栈为ISUP/MTP(E1);MGW内置SG与软交换机之间采用IP承载,其协议栈为ISUP/M3UA/SCTP/IP,其中的SCTP协议应支持多归属机制。(对于MSC Server未集中设置的少数场景,如交换机端口条件和传输条件具备,也可有条件地采用TDM电路疏通R4软交换机与TDM交换机间互通的ISUP信令作为过渡方案。过渡方案的实施应充分考虑面向目标方案演进的可能性,充分评估将来的二次改造量。)IP化改造后的软交换端局应支持以下接口和协议:l 接口支持能力n 需要支持的逻辑接口包括:Nc接口、Mc接口、Nb接口;n MSC Server需要支持的物理接口包括:FE接口、E1接口;n MGW需要支持的物理接口包括:FE接口、GE接口、E1接口、POS接口、ATM接口(考虑向3G演进)l 协议支持能力n MSC Server需要支持的协议包括:BICC、SCTP、H.248、M3UA、M2UAn MGW需要支持的协议包括:SCTP、H.248、M3UA、M2UA、RTP、RTCP、NbUP、UDPn MGW需要支持的编解码:AMR / AMR2、G.711、可选支持G.729、GSM FR、GSM HRIP化改造后的软交换关口局应应支持以下接口和协议:l 接口支持能力n 需要支持的逻辑接口包括:Nc接口、Mc接口、Nb接口;n GMSC Server需要支持的物理接口包括:FE接口、E1接口;n GMGW需要支持的物理接口包括:FE接口、GE接口、E1接口、POS接口l 协议支持能力n GMSC Server需要支持的协议包括:BICC、SCTP、H.248、M3UA、M2UAn GMGW需要支持的协议包括:SCTP、H.248、M3UA、M2UA、RTP、RTCP、NbUP、UDPn GMGW需要支持的编解码:AMR / AMR2、G.711、可选支持G.729、GSM FR、GSM HR3.1.3 业务要求2G软交换IP承载语音后,应支持中国移动2G交换网所有业务,具体参见900/1800MHz GSM数字移动通信网话路网技术体制。试点业务的语音质量应符合测试规范要求。3.1.4 编号为了保证“就近入IP、就远出IP”总体路由原则的实现,IP承载的软交换端局应使用单独的MSC ID号段,即1344号段,对于IP承载的软交换关口局,不需要启用单独的MSC ID号段。3.2 软交换设备的IP化改造原则3.2.1 本地网软交换设备IP化改造原则3.2.1.1 软交换端局IP化改造原则1)改造现有网络内软交换端局设备暂不改变现有行政区划关系,并且通过调整无线接入网的服务范围以便提高改造后的软交换端局承载的业务量比例和设备利用率。2)Nc/Nb接口承载应保持一致.不建议不同承载的MSS与MGW混合组网,不采用同一MSS下同时连接不同承载MGW的组网形式。3)新建IP承载软交换局不采用TDM电路备份机制;现网改造的软交换局,对于长途业务,在现有TMG、TMSS端口允许的情况下,可以暂时保留改造的软交换端局至TMG、TMSC的TDM电路作为冷备份电路,对于本地网内端局之间的互通,不考虑设置备份TDM电路。3.2.1.2 软交换关口局IP化改造原则1)优先考虑新建或扩容基于IP承载(网内)的软交换关口局,并结合互联互通工作逐步推动现网软交换(基于TDM承载)关口局的IP化改造进程。对于网络规模较小的本地网,在满足条件的情况下也可由新建IP软交换端局兼做IP关口局。2)新建关口局应选择大容量设备,实际配置应充分考虑今后发展需求,兼顾2G语音及新业务需求,并为今后网络发展预留资源。3)未建设独立关口局的本地网络如兼做关口局的端局为IP化改造的软交换端局,可仍保持由端局兼做关口局的方式,如兼做关口局的端局为TDM端局,可新建IP化的软交换关口局,并成对设置。4)只建设一个独立关口局的本地网,可考虑新建1套IP化的软交换关口局,与现有关口局配对设置;在已经建成了成对GMSC的本地网内,如原有关口局为IP化改造的软交换关口局,可根据网络规模容量需求决策是否需要新增关口局,新增IP化的软交换关口局不必成对设置。5)对于已建有独立关口局的本地网,IP化的软交换关口局的引入可考虑采用以下两种方式:方式一:引入的IP化软交换关口局与2G关口局实现负荷分担,完成与其它运营商网络的互通。但为了避免话务迂回,需要协调与其他运营商的互联互通,并需要改变现有关口局对外接口关系。方式二:新建移动软交换关口局作为2/3G综合关口局,替代原有2G GMSC,疏通2G和3G网络与其它运营商网络间的话务。 GMGW集中设置TC单元,实现TC共享,节省设备投资和传输成本。网内可启用TrFO功能。各省可根据本省实际建设进度情况选择方式,原则上方式一和方式二均可。3.2.1.3 互通网元IW-MSC的设置原则1)互通网元IW-MSC负责完成IP-TDM的转换,并负责BICC信令与ISUP信令消息的转换。2)对于本地网内话务的TDM-IP的转换,IP化的软交换端局如与现有TDM端局之间存在切换关系,则IP化软交换端局与TDM端局之间设置直达电路,由IP化的软交换端局兼做IW-MSC。如本地网内建设了IP化的软交换关口局,本地网内IP化端局与TDM端局之间的IW-MSC也可由IP化的软交换关口局兼做。3)对于长途话务TDM-IP的转换,如果本地网内已有完成IP化改造的软交换关口局,省际、省内TDM-IP之间的长途话务可由本地网内IP化改造的软交换关口局兼做,如果本地网络内没有完成IP化改造的软交换关口局,省际、省内TDM-IP之间的长途话务可由软交换汇接网TMSC SERVER/TMG兼做。3.2.2 长途网软交换设备IP化改造原则3.2.2.1省际CMN节点设置原则根据公司总部统一安排,在省际层面,全网软交换汇接局TMSC SERVER已完成CMN功能升级改造,设置了TMSC SERVER的省的CMN节点由升级后的本省TMSC SERVER兼做,未设置TMSC SERVER的省由大区中心CMN节点负责,归属关系与原有TMG和TMSC SERVER的归属关系相同。3.2.2.2省内CMN节点设置原则1)省内CMN节点设置方式在省内层面,应适时建设CMN满足省内IP端局/关口局间信令面汇接需求,省内层面CMN节点原则上由省际CMN节点兼做,不单独建设独立的省内CMN节点。2)省内CMN节点设置门限根据各省省内软交换端局数量,公司总部在(2008年)长途软交换网六期工程确定,除北京、天津、上海、重庆4个直辖市和海南、西藏、青海、宁夏4个省(区)外,其他23个省(区)均设置省内CMN(由省际CMN兼作),具体包括:河北、山西、内蒙古、辽宁、吉林、黑龙江、江苏、浙江、安徽、福建、江西、山东、河南、湖北、湖南、广东、广西、四川、贵州、云南、陕西、甘肃、新疆。3)省内CMN节点网络组织1、关于省内多对CMN的网络组织省内多对CMN原则上采用各CMN负荷分担的方式,若采用多对CMN分片区设置的方式,多对CMN之间应采用网状网组织。2、关于软交换机间的BICC直达链路省内设置CMN时,不同BICC汇接区如存在话务相关性特别大的软交换机,此软交换机间可采用BICC直连链路。3.2.2.3大本地网内CMN节点设置原则1)本地CMN节点设置方式考虑到部分大型本地网内软交换设备数量较多,为了便于各省IP化改造的实施和今后的维护管理,在本地网层面,可适时引入本地CMN满足本地网内不同IP端局/关口局间BICC信令汇接需求。为了简化网络组织,本地CMN节点应由现有网元兼作,不允许单独设置,具体有以下两种方式:方式一:由长途软交换网内TMSC SERVER兼作,即省际、省内、本地CMN综合设置。方式二:由本地网内IP化的GMSC SERVER兼作。综合考虑建设成本、实施进度等多方面因素,本地CMN的设置原则上应采用方式一。2)本地CMN节点设置门限在三年规划期内,如果本地网内软交换局(主要指负责该本地网的MSC SERVER,而不是设置在该本地网的MSC SERVER)数量达到或超过25台,可根据本地实际情况选择是否设置本地CMN;若数量小于25台,原则上本地IP端局/关口局间的BICC信令应采用网状网组网,不允许设置本地CMN。3)本地CMN的汇接原则对于设置本地CMN的本地网,应根据实际情况,将本地网划分为若干区域,同一区域内IP端局/关口局之间的BICC信令采用直达方式,不同区域间的BICC信令通过本地CMN转接。各本地网内设置的区域数量不应超过本地网内IP端局/关口局所在局址数量。3.2.2.3 TMG的改造原则根据公司总部统一安排已完成TMG升级改造,改造后的TMG能够满足转接IPTDM长途话务的需求。并且根据TMSS/CMN的控制,能够根据出局交换机类型正确地选择IP或TDM出局。若出局交换机为TDM端局,话务控制面通过TMSS转接,用户面通过TMG转接;若出局交换机为IP端局,话务控制面通过CMN转接,用户面旁路本侧TMG由IP专网直接疏通。4软交换设备IP化网络及路由组织原则4.1 本地网网络IP化改造网络及路由组织4.1.1本地网内IP承载的软交换设备之间话务路由原则本地网内IP化的软交换设备(含端局和关口局)之间话路平面组网,信令直达。4.1.2本地网内IP承载的软交换设备与TDM端局之间话务路由原则本地网IP化的软交换端局和TDM端局间话务,根据局间是否存在切换关系,可以采用不同的疏通策略:如果存在切换关系,由IP化的软交换端局兼做互通IW-MSC,话路直达,ISUP信令可采用通过MGW内置的信令网关疏通或通过TDM电路直接疏通的方式;如果无切换关系,若本地网内设有IP化的软交换关口局,则通过IP承载疏通至IP化软交换关口局,由IP化的软交换关口局兼做IW-MSC,完成IP与TDM间的转换;也可遵循现有本地网内网络组织原则,采用TDM方式。4.2 长途网IP化改造原则4.2.1省内长途网网络的IP化改造原则1)对于IP化软交换端局所发起、TDM落地长途话务,如落地端本地网内建设了IP化的软交换关口局,则主叫端局将呼叫送至落地端本地网内设置的GMSC SERVER/GMGW,由落地端本地网内GMSC SERVER/GMGW完成IP-TDM的转换;如落地端本地网内为建设IP化的软交换关口局,则主叫端局将呼叫送至本省TMSC SERVER/TMG,由本省TMSC SERVER/TMG完成IP-TDM的转换。对于未设置省内CMN节点的省,主叫端局根据漫游号码或被叫ISDN号码判断被叫所在本地网是否有IP化软交换关口局;对于设置了省内CMN节点的省,主叫端局将全部呼叫送至由省内CMN节点,由省内CMN节点负责判断。若被叫所在本地网设有IP化软交换关口局,由IP化软交换端局经IP专用承载网直接将话务送至被叫所在本地网内IP化软交换关口局,由IP化软交换关口局疏通至目的局;否则将呼叫经IP承载送至本省TMSC SERVER和TMG,由TMSC SERVER、TMG负责IP-TDM的转换,采用TDM电路疏通至至目的局。2)对于TDM端局发起、IP化软交换端局及关口局落地长途话务,对于设置了IP化软交换关口局的本地网,主叫端局将至IP化软交换端局及外网的话务全部送至本地网内IP化软交换关口局,由本地网内IP化关口局完成TDM-IP的转换;对于未设置IP化软交换关口局的本地网,由本省TMSC SERVER/TMG完成TDM-IP的转换。3)IP化软交换端局之间省内长途路由长途段必须利用IP传输。未设置省内CMN节点的省,省内IP化软交换端局之间话路直达,信令直达;设置了省内CMN节点的省,省内IP化软交换端局之间话路直达,信令通过省内CMN转接。4.2.2 省际长途网网络的IP化改造原则1)IP化软交换端局发起、TDM终结的省际长途路由与省内长途类似:对于IP化软交换端局所发起、TDM落地长途话务,由被叫所在省TMSC SERVER/CMN节点判断被叫所在本地网内是否由IP化软交换关口局,如果被叫所在本地网内设有IP化关口局,由主叫端局MGW直接将呼叫经IP承载送至被叫所在本地网内IP化关口局GMGW,由被叫所在本地网内IP换关口局完成IP-TDM的转换。如果被叫所在本地网内没有IP化关口局,则主叫端局MGW将呼叫送至被叫省TMSC SERVER/TMG,由TMG完成IP-TDM的转换。 2)IP化软交换端局终结、TDM发起的省际长途路由也与省内长途类似:对于TDM端局发起、IP化软交换端局及关口局落地长途话务,对于设置了IP化软交换关口局的本地网,主叫端局将至IP化软交换端局及外网的话务全部送至本地网内IP化软交换关口局,由本地网内IP化关口局完成TDM-IP的转换;对于未设置IP化软交换关口局的本地网,由本省TMSC SERVER/TMG完成TDM-IP的转换。3)软交换IP端局 MGW之间IP话路直达,呼叫控制信令可通过CMN汇接,现网TMSC Server升级兼作CMN。4.2.3国际长途网网络的IP化改造原则对于国外用户呼叫中国移动用户的国际来话呼叫,由国际局送至京沪穗三地的TMSC,由TMSC发起MAP查询,获得被叫MSRN号码之后由TMSC经TDM长途汇接网接续至被叫所在省TDM长途汇接网TMSC,被叫归属于TDM端局时,直接由TMSC经TDM长途汇接网疏通,被叫归属于IP化软交换端局,由被叫所在省TMSC通过过桥电路将全部呼叫送至TMG,由TMG完成TDM至IP的转换,TMG采用IP方式将呼叫送至被叫归属软交换端局。对于国外用户漫游至IP化软交换端局下,国际局接收到被叫MSRN号码为1344,也由国际局送至京沪穗三地的TMSC经TDM长途汇接网接续至被叫所在省TDM长途汇接网TMSC,被叫所在省TMSC通过过桥电路将全部呼叫送至TMG,由TMG完成TDM至IP的转换,TMG采用IP方式将呼叫送至被叫归属软交换端局。对于IP化软交换端局用户的国际去话,由IP化的软交换端局将呼叫经IP承载送至京沪穗三地的TMG,由TMG完成IP-TDM的转换,按“就远出IP网”的原则转经由现网国际局进行疏通。5.信令改造原则5.1 BSSAP信令对于BSSAP信令的转接,根据省内MSC SERVER、MGW的不同设置方式,可采用两种方式:方式一:MSC Server通过MGW内置的SG功能将BSSAP/TDM转换为BSSAP/IP,完成与BSC进行BSSAP信令互通。对于现网已完成建设的软交换端局,如MGW/SG目前通过M2UA协议转接BSSAP信令,待BSC支持多目的信令点后,统一改造为M3UA转接方式;对于所有新建设的软交换端局,MGW/SG通过M3UA代理方式转BSSAP信令,以方便后续统一改造为M3UA转接方式。对于采用MSC SERVER集中设置、MGW分散设置的省,建议采用此种方式以节省MSC SERVER的TDM端口以及省内长途传输电路。BSCMSCServerMSCServerBSSAP/TDMBSCMGW/SGBSSAP/TDMMGW/SGBSSAP/M2UA/SCTP/IPBSSAP/M3UA/SCTP/IP无需配置信令点编号配置和MSS相同的信令点编号已入网局点新建设局点方式二:MSC SERVER配置TDM端口,采用直连或通过MGW半永久电路连接的方式与BSC实现BSSAP信令的互通。对于采用MSC SERVER、MGW均分散设置的省可暂采用此种方式,待今后实施信令IP化改造时统一进行改造。对于BSSAP信令的改造可根据本省实际情况采用IP承载或保持现有TDM方式。5.2 BICC/ISUP信令IP承载的软交换之间通过BICC信令互通,长途通过CMN转接。对于TDM交换机和IP软交换之间的BICC/ISUP互通,采用以下原则:本地网内部:通过ISUP信令互通,可启用MGW内置SG功能,通过M3UA转接方式将ISUP/TDM转换成ISUP/IP,也可由MSC SERVER采用TDM端口连接至本省STP。省内/省际长途:通过互通网元(IP关口局或TMSS)将ISUP/TDM转换成BICC/IP后和IP软交换互通对于ISUP信令的改造可根据本省实际情况采用IP承载或保持现有TDM方式。5.3 MAP/CAP信令对于IP化端局之间的切换MAP信令,原则上基于TDM承载,在局间信令链路组织和路由配置存在困难的情况下,可以考虑基于IP承载,IP承载相关要求与BICC/ISUP保持一致。对于IP化端局及IP化关口局与HLR之间的MAP信令,仍采用现有TDM承载方式。维持现有MAP/CAP信令方式,继续采用TDM信令,暂不考虑MAP/CAP信令的SIGTRAN演进。本地网网元之间MAP/CAP信令直连,本地网之间通过H/LSTP疏通MAP/CAP信令。6.站点接入原则6.1 站点接入基本原则所有软交换设备统一通过一对三层CE设备以口字形汇聚后接入IP承载网。可以屏蔽软交换和IP承载网之间异厂家的差异、分清维护界面、有利于整网的维护,同时也可避免软交换直连AR导致AR接入端口不足问题。 统一站点接入方案CE设备原则上按照局址成对设置, 同局址多设备可以共用,如同局址设置1对CE设备受限,受限因素包括CE设备能力受限(槽位数量达到扩容极限值、单板端口数量达到扩容极限值、系统转发能力超过85%、所有单板处理能力超过85%)或网络组织受限(包括传输电路调度、以太网传输距离受限、机房条件受限)时,可考虑设置第二对CE设备。CE设备与软交换设备接口、组网、协议、故障保护机制等方面的技术要求应符合中国移动IP承载网业务系统接入管理办法及相关技术规范。6.2 IP地址规划与分配原则通过IP地址的最佳分配使用,以利于实现IP路由汇聚,最大限度保证IP承载网传输效率,同时兼顾便于IP地址的统一管理、统一维护。各省在软交换系统IP地址规划中,必须遵循集团公司关于IP专用承载网和相关业务接入系统的地址分配及管理办法(网通 2006568号)的要求,严格按照本省的业务系统地址范围进行分配使用。原则上先从本省的业务系统地址范围内规划独立B类地址分别给软交换业务系统(包括GSM网软交换设备和TD-SCDMA软交换设备、TD视频业务系统)使用,再根据各地市的业务需求以C类地址段为最小单位进行连续规划,最后按照站点(一对CE及与其连接的所有软交换设备)以1/2个C类地址段为单位进行连续分配使用。6.2.1 VLAN划分原则软交换IP接入站点部分的VLAN可以有信令VLAN,媒体流VLAN、网管O&M VLAN和计费VLAN等,在软交换语音IP承载初期,只有信令VLAN和媒体流VLAN,其他的网管和计费仍然由独立的CE利用现有网管网/DCN网疏通。6.2.2 IP地址使用原则一、各省软交换设备IP地址规划在省级层面,需要将软交换系统IP地址分成信令段和媒体段两部分,原则上各启用独立的B类地址段,信令段从最小的B类地址开始划分,媒体段从最大的B类地址开始划分,其它B类地址留作备用。为保证后续扩容地址的统一和连续性(要求满足今后5年内业务发展需求),原则建议如下:l 对于业务系统地址为1个至4个B类地址的省可以划分两个B类地址给软交换业务系统使用,信令段和媒体段各划分1个B类地址;l 对于业务系统地址为5个或6个B类地址的省可以划分四个B类地址给软交换业务系统使用,信令段和媒体段各划分2个B类地址;l 对于业务系统地址大于或等于7个B类地址的省可以划分六个B类地址给软交换业务系统使用,信令段和媒体段各划分3个B类地址。网管的IP地址分配从各自独立的DCN维护网络分配,不使用媒体/信令的业务地址。以北京为例,集团公司分配的IP地址段为10.109.X.X10.112.X.X,4个B类地址,规划后:省内软交换信令IP地址段为:10.109.x.x(10.110.x.x预留),省内软交换媒体IP地址段为:10.112.x.x(10.111.x.x预留)。以辽宁为例,集团公司分配的IP地址段为10.60.X.X10.66.X.X,7个B类地址,规划后:省内软交换信令IP地址段为:10.60.x.x、10.61.x.x,10.62.x.x。省内软交换媒体IP地址段为:10.66.x.x、10.65.x.x,10.64.x.x。二、省内本地网软交换设备IP地址规划省内各本地网以C类地址为单位连续规划。遵循如下原则:1、按需分配原则:各地市信令流和媒体流的IP地址分配,从以上规划的信令地址段和媒体地址段中根据各地市业务量需求按需分配。2、长期发展原则:考虑将来的业务发展,需预留合理的地址空间。根据软交换MSC SERVER集中设置、MGW按需分散设置的原则,省会和中心城市还要考虑为集中设置的MSC SERVER预留足够的地址空间。对建设TD-SCDMA试验网的本地网,要求以连续C类地址为TD-SCDMA设备分配预留,并为TD-SCDMA试验网设置两个独立的信令流与媒体流VPN。3、地址连续原则:分配给同一地市的C类地址段尽量连续,同一个C类地址段原则上不允许跨地市分配。此外,省公司应合理考虑各地市地址预留空间,同一地市所分配的连续C类地址应符合IP地址VLSM(变长子网掩码)原则,即该地市的信令、媒体地址段可分别汇聚成一个IP地址段,建议每地市信令、媒体IP地址段以4个C类地址为最小单位连续分配,并确保每个地市分配的C类地址个数为2的N次幂。三、站点内部软交换设备IP地址规划1、同一站点(一对CE及与其连接的所有软交换设备)内部,每台CE的规划地址各使用以1/2个C类地址段为最小单位的连续的地址段。(使用VRRP的情况请参见第4条)2、连接到CE1上的所有设备IP地址从CE1的规划地址段内分配,每个软交换设备采用独立的地址段;连接到CE2上的所有设备IP地址从CE2的规划地址段内分配,每个软交换设备采用独立的地址段。地址段的大小应根据软交换设备的数量以及每个软交换设备所需要的IP地址数量,并考虑一定的预留。(使用VRRP的情况请参见第4条)3、业务地址采用从小到大的顺序分配。4、如果CE1与CE2之间启用VRRP,则网关的地址使用该网段的第一个可用地址,物理接口使用该网段的第二、第三个地址,业务地址从第四个地址开始使用。对于以CE1为主用的业务,此VRRP组的IP地址段建议从CE1的规划地址段内分配,对于以CE2为主用的业务,此VRRP组的IP地址段建议从CE2的规划地址段内分配。除VRRP组的地址外,业务地址的分配应该遵照第2条的规定。如果CE1与CE2之间不启用VRRP,则网关的地址使用该网段的第一个可用地址,业务地址从第二个地址开始使用。同一站点内部的信令接口掩码建议28位,媒体接口掩码建议30位。5、配对CE设备之间的互联地址使用该业务VPN网段的最大地址,掩码30位。 6、CE与AR之间的互联地址由IP承载网维护人员进行统一分配。6.2.3 TCP/IP端口号使用原则1、软交换信令平面的SCTP端口号各厂家自行定义制定,如华为系统的2200-2526,爱立信系统的2905,中兴系统的4201/4301等。2、软交换媒体流平面的UDP端口号范围为1024-65534中自动动态分配使用,也可以指定使用。6.3 CE上行接口及链路配置原则6.3.1 配置总则1)新建CE容量应满足未来三年软交换业务量需要。2)上行链路带宽需求应按照本CE所接入软交换的峰值流量除以链路利用率(70%)估算。3)根据带宽需求及投资、运维成本,CE上行接口可使用GE、10GE接口,也可使用155M、622M、2.5G、10G POS接口。对于GE或10GE接口,可采用信令面与用户面接口共享方式,并通过VLAN子接口进行隔离;对于POS接口,应通过不同物理接口分别传送信令及用户面流量。4)同局址上行链路必须使用裸光纤传输,对于不同局址链路建议如下:GE、10GE接口应优选裸光纤传输,也可使用MSTP传输,考虑到MSTP存在故障后断链检测时间较长的缺陷,建议慎用,并应保证链路带宽满足要求;对于POS接口,可根据省内传输条件使用SDH、WDM或裸光纤传输。5)关于同方向多条低速率链路捆绑技术,建议如下:思科AR现网版本不支持端口捆绑,站点CE若与思科AR互联,只能选择高速率单端口。采用手工方式进行多端口捆绑,并采用基于IP五元组的按流负载分担。建议CE-AR间GE捆绑设置最小活动链路数为捆绑端口数-1,以保证捆绑组总带宽小于

    注意事项

    本文(中国移动软交换设备IP化改造建设总体要求(修订稿).doc)为本站会员(仙人指路1688)主动上传,三一办公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上载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 若此文所含内容侵犯了您的版权或隐私,请立即通知三一办公(点击联系客服),我们立即给予删除!

    温馨提示:如果因为网速或其他原因下载失败请重新下载,重复下载不扣分。




    备案号:宁ICP备20000045号-2

    经营许可证:宁B2-20210002

    宁公网安备 64010402000987号

    三一办公
    收起
    展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