信息工程系毕业论文调幅收音机的制作与调试.doc
山西信息职业技术学院毕业论文(设计) 调幅收音机的制作与调试 论文指导教师 所在系别 信息工程系 学生所在系部 信息工程系 专业名称 应用电子 论文提交日期 年 月日 论文答辩日期 年3月 日 2012年 3 月 日摘要随着科学技术的发展,调频收音机的应用十分广泛,尤其消费类占有相当的 市场 。从分离元件组成的收音机到由集成电路组成的收音机,调频收音机技术已 达到十分成熟的地步。从普通的调幅收音机到高级调频收音机,调频收音机以较 高的技术含量和较高的音质得到了广泛的欢迎。 本课题主要研究调频收音机的设计全过程,各部分电路的组成、作用、性能 指标和工作原理。设计方法主要采用了两块集成电路 TA7335P 和 FS2204,使电路 设计变的简单。主要的设计思路是:由天线、输入回路、高频放大电路、混频电 路、本机振荡电路、中频放大电路、鉴频电路、低频功率放大电路、扬声器组成。 本课题设计成果,基本上满足要求,性能指标符合。本电路缺点的是音质噪 声大,电路还有一点失真等等,还需改进。【关键词】调频收音机发展、调频收音机、调频收音机设计Abstract Along with the development of science and technology, FM radios are widely used, especially consumer accounts for a sizeable market. Separation of components from the radio component of the integrated circuit components from the radio, FM radio technology has reached a very mature stage. From the ordinary AM radios to senior FM radios, FM radio to a higher technological content and high sound quality has been widely welcomed. The main research topics FM radio entire process of design, the circuit of the composition, function, performance and principle. Design methods used two IC TA7335P and FS2204, the circuit design of a simple change. The main design ideas : from antenna input circuit, high-frequency amplifier, mixer circuit, the machine oscillation circuit, IF amplifier, Kam-frequency circuit, low-frequency power amplifier, loudspeakers component. Design results of this project, basically meet the requirements with performance indicators. The shortcomings of the circuit noise is the sound quality, there is little distortion circuit, and so on, need to improve.【Key Words】FM radio, FM radio, FM radio design目录前言1第一章 收音机的基本工作原理21.1 最简收音机原理21.2 超外差式收音机原理2第二章 调谐回路52.1. 输入调谐回路的作用与要求52.2 输入调谐回路的组成与工作原理5第三章 变频回路63.1 变频电路的作用与要求63.2 变频电路的组成与变频原理6第四章 中频放大电路、检波和自动控制增益电路94.1 中频放电路94.2 检波和自动控制增益电路10第五章 低放级与功放级135.1 低放级电路135.2 功率放大电路14第六章 收音机的安装与焊接156.1 安装注意事项156.2 易发生的错误156.3 元件的焊接166.4.安装顺序16第七章 收音机调试流程187.1 检查电路187.2 收音机的调试187.3 出现的问题19总结21致谢22参考文献23附录24.总原理图24.元件清单25. 实物图27前言人类自从发现能利用电波传递信息以来,就不断研究出不同的方法来增加通信的可靠性、通信的距离、设备的微形化、省电化、轻巧化等。接收信息所用的接收机,俗称为收音机。目前的无线电接收机不单只能收音,且还有可以接收影像的电视机、数字信息的电报机等。随着广播技术的发展,收音机也在不断更新换代。自1920年开发了无线电广播的半个多世纪中,收音机经历了电子管收音机、晶体管收音机、集成电路收音机的三代变化,功能日趋增多,质量日益提高。20世纪80年代开始,收音机又朝着电路集成化、显示数字化、声音立体化、功能电脑化、结构小型化等方向发展。 广播电台播出节目是首先把声音通过话筒转换成音频电信号,经放大后被高频信号(载波)调制,这时高频载波信号的某一参量随着音频信号作相应的变化,使我们要传送的音频信号包含在高频载波信号之内,高频信号再经放大,然后高频电流流过天线时,形成无线电波向外发射,无线电波传播速度为3×108m/s,这种无线电波被收音机天线接收,然后经过放大、解调,还原为音频电信号,送入喇叭音圈中,引起纸盆相应的振动,就可以还原声音,即是声电转换传送电声转换的过程。第一章 收音机的基本工作原理1.1 最简收音机原理 图1-1中LC谐振回路是收音机输入回路,改变电容C使谐振回路固有频率 与无线电发射频率相同,从而引起电磁共振,谐振回路两端电压VAB最大,将该电波接收下来。经高频放大电路放大后,通过由二极管D和滤波电容C1构成的检波电路,将调幅信号包络解调下来,得到调制前的音频信号,再将音频信号进行低频放大,送到喇叭,就完全还原成可闻的声波信号。图11 最简单的收音机组成框图 这就是最简AM收音机(也称高放式收音机)的工作原理,它简单,但可行性、可使用性太差,不适合日常使用。由于高放式收音机中高频放大器只能适应较窄频率范围的放大,要想在整个中波频段535kHZ1605kHZ获得一致放大是很困难的。因此用超外差接收方式来代替高放式收音机。1.2 超外差式收音机原理 所谓超外差式,就是通过输入回路先将电台高频调制波接收下来,和本地振荡回路产生的本地信号一并送入混频器,再经中频回路进行频率选择,得到一固定的中频载波(如:调幅中频国际上统一为465KHz或455KHz)调制波。超外差的实质就是将调制波不同频率的载波,变成固定的且频率较低的中频载波。在广播、电视、通讯领域,超外差接收方式被广泛采用。如图1-2。图12 超外差原理 在超外差的设计中,本振频率高于输入频率。用同轴双联可变电容器,使输入回路电容C1-2和本振回路电容C1-1同步变化,从而使频率差值始终保持近似一致,其差值即为中频,即: 如接收信号频率是: 600kHz,则本振频率是1055kHz; 1000kHz,则本振频率是1455kHz; 1500kHz,则本振频率是1955kHz; 由于谐振回路谐振频率 ,f 与C不成线性变化,因此必须有补偿电容对其特性进行修正,以获得在收听范围内f与C近似成线性变化,保证f本振-f信号=f中频为一固定中频信号。超外差方式 使接收的调制信号变为统一的中频调制信号,在作高频放大时,就可以得到稳定且倍数较高的放大,从而大大提高收音机的品质。 比较起来,超外差式收音机具有以下优点: (1) 接收高低端电台(不同载波频率)的灵敏度一致; (2) 灵敏度高; (3) 选择性好(不易串台)。由于直接放大式收音机的灵敏度比较低,只能接受本地区强信号的电台,接收远地电台的能力较弱,它的选择性差,接收相邻频率的电台信号时存在串台现象。所以为了提高灵敏度和选择性,就要采用超外差式收音机。超外差式收音机的特点是它不直接放大广播信号,而是通过一个叫变频级的电路将接收的任何一个频率的广播电台信号变成一个固定中频信号(我国规定中频频率是4 6 5 KHz),由中频放大器进行放大,然后进行检波,得到音频信号,最后推动扬声器工作。制作过程中,采用典型超外差式电路,具有安装调试方便、工作稳定、灵敏度高、选择性好等特点,功放级采用无输出变压器的功率放大器(OTL电路),有效率高、频率特性好、声音宏亮、耗电省等特色超外差式收音机是目前较普及的收音机,其方框图如图1-3所示:图 1-3它是由天线、输入回路、本机振荡器、变频器、中频放大器、检波器、低频电压放大器、功率放大器等部分组成。天线:接收许多广播电台的高频信号,天线线圈是绕在磁棒上(磁棒具有聚集电磁波磁场的能力)。输入回路:选出其中所需要的电台信号送入变频级的基极,同时,由本机振荡器产生高频等幅波信号。本机振荡器:提供本机振荡器信号。变频器:将天线回路的高频调幅信号变成频率固定的中频调幅信号。中频放大器:对中频信号进行放大。检波器:对信号进行幅度检波,从而还原出音频信号。低频电压放大器:对信号进行电压放大。第二章 调谐回路 调幅接收机电路是由调谐回路,变频回路,中频放大级,检波和自动控制增益电路(AGC),低放级和功率放大电路各个部分组成 本章主要讲的是超外差式接收机的第一部分-调谐回路。2.1. 输入调谐回路的作用与要求2.1.1 输入调谐回路的作用从天线到收音机第一级放大器之间的电路称为输入电路,它的作用是从天线感应到的各种信号中把需要的信号选择出来,并传送到下一级电路,同时把其他不需要的信号有效地加以抑制。2.1.2 对输入调谐回路的要求要具有良好的选择性;频率覆盖要足够宽;电压传输系数要大而且要稳定。2.2 输入调谐回路的组成与工作原理输入回路是由收音机内部的磁棒天线线圈与调台旋钮相连的可变电容构成的LC调谐电路。调节可变电容 C 可使 LC 的固有频率等于电台频率,产生谐振,以选择不同频率的电台信号。再由L2耦合到下一级变频级。其设计原理图如图2-1所示:图2-1 调谐回路原理图第三章 变频回路本章主要讲述超外差式接收机的第二部分-变频回路。变频回路是此设计的关键电路之一,它直接影响到接收机的接受效果。变频回路的结构、工作原理比较复杂,又由混频、本机振荡、选频三部分组成。3.1 变频电路的作用与要求3.1.1 变频电路的作用变频电路是超外差式接收机的重要组成部分,它的作用是将输入调谐回路选出的信号的载波频率变为固定的中频频率(465KHZ),同时保持中频信号的包络与高频载波信号的包络完全一致,使传送的低频信号不至产生失真。3.1.2 对变频电路的设计要求<1> 在变频过程中,中频信号的包络不能有任何失真,即中频信号的包络应与输入的高频信号的包络完全一致。<2> 在整个接收频段范围内,应始终保持本机振荡信号频率比输入的高频信号频率高465KHZ,即有良好的跟踪特性。<3> 变频电路的工作稳定性要好,噪声系数要小,增益要适当。3.2 变频电路的组成与变频原理3.2.1 变频电路的组成变频电路的结构框图及工作波形如图3-1所示:图3-1 变频电路结构框图及波形由结构框图可以看出变频电路由本机振荡器、混频器及中频选频回路(滤波器)三部分组成。其中混频器示意图如图3-2 图3-2 混频示意图在变频中,混频器的输入信号由高频调幅信号Us与本机振荡器产生的高频等幅振荡信号UL两部分组成,两部分信号在混频器中进行混频,并送入中频选频回路,经中频选频回路选出465KHZ的中频信号Ui,再把Ui送入中频放大电路进行放大。3.2.2. 变频电路的原理变频电路的设计原理图如图3-3所示:图3-3 变频原理图<一>变频级变频级是以晶体管 BG1 为中心,它兼有振荡、混频两种作用。它的主要作用是把输入的不同 频率的高频信号变换成固定的 465kHz 的中频信号。<二>本振回路由晶体管 BG1 、可变电容 Cb 、振荡变压器(简称中振或短振) B2 和电容 C3构成变压器反馈式振荡器。它能产生等幅高频振荡信号,振荡频率总是比输入的电台信号高 465kHz。本振条件:正反馈 (相位条件),幅度(反馈量要足够大)。<三>混频电路由调谐回路和本振电路组成天线所接收信号由L2 耦合到BG1 的基极,本机的振荡信号通过 C3 耦合到 BG1 的发射极。两种频率的信号在 BG1 中混频,混频后由集电极输出各种频率的信号。其中包含本机振荡频率和电台振荡频率的差额等于465kHz 的中频信号。<四>选频电路由B3的初级线圈和谐振电容C 组成并联谐振电路,它的谐振频率在465kHz,对 465kHz的中频信号产生最大的电压,并且通过次极线圈耦合到下一极去。其原理图如图3-4所示。图3-4 选频电路原理图第四章 中频放大电路、检波和自动控制增益电路4.1 中频放电路 中频放大电路是接收机的重要组成部分,是决定接收机灵敏度及选择性的关键电路,本节进行具体讲解。4.1.1 中频放大电路的任务中频放大电路的任务是把变频得到的中频信号加以放大,然后送到检波器检波。中频放大电路对超外差收音机的灵敏度、选择性和通频带等性能指标起着极其重要的作用。对中频放大电路主要有增益要高、选择性要好和同频带要合适三方面要求。4.1.2 中频放大电路的组成及原理图4-1(a)是LC单调谐中频放大电路,图4-1(b)为它的交流等效电路。图中B1、B2为中频变压器,它们分别与C1、C2组成输入和输出选频网络,同时还起阻抗变换的作用,因此,中频变压器是中放电路的关键元件。 中频变压器的初级线圈与电容组成LC并联谐振回路,它谐振于中频465kHz。由于并联谐振回路对诣振频率的信号阻抗很大,对非谐振频率的信号阻抗较小。所以中频信号在中频变压器的初级线圈上产生很大的压降,并且耦合到下一级放大,对非谐振频率信号压降很小,几乎被短路(通常说它只能通过中频信号),从而完成选频作用,提高了收音机的选择性。 图4-1中频放大电路4.1.3 中频放大器的设计应用一般收音机采用两级中放,有3个中频变压器(常称中周)。第一个中频变压器要求有较好的选择性,第二个中频变压器要求有适当的通频带和选择性,第三个中频变压器要求有足够的通频带和电压传输系数,由于各中频变压器的要求不同,匝数比不一样,通常磁帽用不同颜色标志,以示区别,所以不能互换使用。(a)电路 (b)等效电路 图4-2 LC并联回路部分接入法实际电路中常采用具有中间抽头的并联谐振回路,如图4-2(a)所示。(b)是它的等效电路,可以看出,它是由两个阻抗性质不同的支路组成。由于L1、L2都绕在同一磁芯上,实际上是一个自耦变压器。 利用变压器的阻抗变换关系,可求得等效谐振电路的谐振阻抗:ZOB0()2ZAB0()2ZAB0(式中NN1N2为电感线圈的总匝数)。 即具有抽头并联谐振电路的谐振阻抗ZOB0等于没有抽头的谐振阻抗ZAB0的倍。由于1,所以ZOB0ZAB0,适当选择变比可取得所需求的ZOB0,从而实现阻抗匹配。4.2 检波和自动控制增益电路4.2.1 检波电路的任务检波电路的任务是把要接收的广播电台音频信号从中频载波中“取下来”,并将解调出的音频信号送入音频放大电路。对检波电路有效率要高,失真要小,滤波性能良好等要求。4.2.2 自动增益电路(AGC)的作用与要求其作用是根据接收到的信号的强弱,控制放大管V2的静态工作电流,从而控制增益;这样即可避免接收弱信号时音量过小(或接收不到),也可避免接收强信号时音量过大(或由于输入信号过大而使低频放大电路阻塞失真)。保证中频信号不随电台信号强弱而变化,趋于稳定。要求有:AGC控制的范围要大,工作的稳定性要高。4.2.3 检波、自动控制增益电路的工作原理中频放大器的中频信号经中频变压器T5二次绕组送入检波管VT4,利用PN结点单向导电特性,把中频信号变成中频脉动信号。这个脉动信号中包含直流成份,残余的中频信号及音频包络三部分。利用C8、C9、R9构成型滤波电路(如图4-3),滤除残余的中频信号,检波后的音频信号电压降落在音量电位器R9上,经电容器C10耦合选入低频放大电路。放大后的中频信号作为自动增益控制的AGC电压,被送到受控的第一级中放管VT2的基级。图4-3 型滤波电路图自动增益控制电路的作用是利用强信号来自动降低中放级的增益(如图4-4)。信号越强,反馈回VT2的直流成份越大, VT2的增益越小。这就达到了自动增益控制的目的。自动增益控制电路由AGC电压滤波电路及AGC受控电路三部分组成图4-4 自动增益控制电路收音机在接收强弱不同的电台信号的时候,音量往往相差很大。电台信号过强,甚至引起失真。装上自动增益控制后,就能避免出现这些现象。自动增益控制电路由R3、C4组成。检波后,音频信号的一部分,通过R3送回到第一中放管Q2的基极。由于C4的滤波作用,滤去了音频信号中的交流成分,保留了直流成分。实际上送回到Q2基极的是音频信号中的直流成分。当检波输出的音频信号增大的时候,Q3的IC3增大,Q3的集电极电位就降低,通过R3,就会使Q2的基极电位降低,Q2的集电极电流减小,Q2的放大倍数就会下降,从而保持检波输出的音频信号大小基本不变,这样就达到了自动增益控制的目的。第五章 低放级与功放级5.1 低放级电路5.1.1 低放级电路的任务主要任务是把音频信号进行放大,使功放级得到更大的音频信号电压,使收音机有足够的音量。由于是音频电压的放大,所以要求是它的增益设置得较高。5.1.2 低放级电路的组成及原理低放级电路(如图5-1)由前置放大管VT5,第二级前置放大管VT6,耦合电容器C10,C13,基级偏置电阻器,输入变压器T6组成,音频电位器RP组成。工作原理:从音量电位器的滑动端与地之间取出的音频电压信号,经C10耦合,加在VT5的发射结两端。音频信号被VT5放大后从集电极输出,经C13耦合送入VT6的基级,不饿VT6放大后从集电极输出。由于VT6集电极的负载是输入变压器T6的一次绕组,是一个电感器件,当音频信号电流流过时,将在一次绕组两端产生感生的音频信号电压。通过T6一次绕组与二次绕组的电感耦合,即可将音频信号电压送入功率放大器。图5-1 低放级电路5.2 功率放大电路5.2.1 功率放大电路的作用以放大信号功率为目的的电路,就叫做功率放大电路。功率放大电路是接收机的最后一级放大电路,其作用是把低放级送来的音频信号进行功率放大,以输出足够的的功率推动扬声器发出声音。5.2.2 功放电路的设计原理图功率放大电路有多种形式的结构,本次设计采用的是比较简单的变压推挽功率放大电路,其结构如下图所示。图5-2 功率放大电路原理图在功率放大电路的输入端,利用变压器T6,将输入信号分为两个幅度相等,相位相反的信号,分别控制两只功放管,使两只功放管轮流导通,分别放大输入信号的正负半周。在功率方大器的输入端,利用变压器T7,将两个功放管输出的半周信号,在二次绕组中不难过合成为一个完整的信号波形。第六章 收音机的安装与焊接在焊接元器件之前,必须先检查元器件的引脚是否有氧化现象,如果有,就必须把氧化层去掉,然后上锡;用万用表将各元件测量一下,做到心中有数;对三极管、中周必须测量其是否完好;对印刷电路板也要检查,看看有无断裂,或铜铂没腐蚀干净造成两条线路连接,必须把有问题的印刷电路板处理后才能插件、焊接,避免装配焊接后不必要的故障。6.1 安装注意事项安装动手焊接前先装低矮或耐热的元件(如电阻),然后再装大一点的元件(如中周、变压器),最后装怕热的元件(如三极管)。(1) 电阻的安装:将电阻的阻值选择好后根据两孔的距离弯曲电阻脚可采用卧式紧贴电路板安装,也可以采用立式安装,高度要统一。(2) 瓷片电容和三极管的选择:脚剪的长度要适中,不要剪的太短,也不要留得太长,它们不要超过中周的高度。电解电容紧贴线路板立式安装焊接,太高会影响后盖的安装。(3) 磁棒线圈(系采用进口的自焊线生产的,可以不用刀子刮或砂纸砂线头):四根引线头可以直接用电烙铁配合松香焊锡丝来回摩擦几次即可自动上锡,四个线头对应的焊在线路板的铜泊面。(4) 双联拔盘:由于调谐用的双联拨盘安装时离电路板很近,所以在它的圆周内的高出部分在焊接 前先用斜口钳剪去,以免安装或调谐时有障碍,影响拨盘调谐的元件有T2和T4的引脚及接地焊片、双连的三个引出脚、电位器的开关脚和一个引脚。(5) 耳机插座的安装:先将插座的靠尾部下面一个焊片往下从根部弯曲90度插在电路板上,然后再用剪下来的一个引脚一端插在靠尾部上端的孔内,另一端插在电路板对应的J孔内,焊接时速度要快一点以免烫坏插座的塑料部分。(6) 喇叭:喇叭安放挪位后再用电烙铁将周围的三个塑料桩子靠近喇叭边缘烫下去把喇叭压紧,以免喇叭松动。6.2 易发生的错误(1) 将电解电容器和发光二极管等有极性的元件焊反。电解电容器长脚为正极,短脚为负极,其外壳圆周上也标有“-”号,说明靠近“-”号的那根引线是负极。发光二极管的长 脚为正极,短脚为负极,将管体透过光线来看,电极小那根引线是正极,另一个引线是负极。(2) 中周、振荡线圈弄混。振荡线圈T2的磁帽是红色,T3是第一中周磁帽是白色,T4是第二中周磁帽是黑色,它们之间千万不要弄混。(3) 输入变压器T5装反。T5的塑料骨架上有凸点的一边为初级,印刷板上也有圆点作为标记,将它们一一对应即可。(4) 磁性线圈的线头未上锡就焊接。6.3 元件的焊接6.3.1 .工具及消耗品烙铁、镊子、楔口钳、尖嘴钳,螺丝刀、焊锡等。6.3.2. 焊接注意事项(1) 注意安全a 烙铁电源线是否存在漏电隐患!b 烙铁在焊接中温度较高,严禁烫伤他人和自己。也不要碰到其他任何可燃物,特别是导线!c 烙铁放置:烙铁头向外,导线向自己。(2) 注意各中周及振荡线圈的位置不能互换!(3) 电解电容、二极管极性以及三极管e、b、c不能出错!(4) 各元器件高度应适当,所有元器件高度均不能超过中周的高度。否则收音机外壳将无法合拢。6.4.安装顺序1.原则:方便焊接(1)从左右 从上下 (2)从小大(3)本次制作由于所有元器件高度均不应该超过中周,组装顺序可按下执行: 双连;振荡线圈、中周;输入变压器、输出变压器;电位器;电阻、电容、二极管、三极管;天线线圈;耳机;喇叭导线、电源线及其他导线。2. 过程及方法(1) 在焊接前,烙铁应充分加热,达到焊接的要求。(2) 用内含松香助焊剂的焊锡进行焊接,焊接时锡量应适中。(3) 手各持烙铁、焊锡,从两侧先后依次各以45度角接近所焊元器件管脚与焊盘铜箔交点处。待融化的焊锡均匀覆盖焊盘和元件管脚后,撤出焊锡并将烙铁头沿管脚向上撤出。待焊点冷却凝固后,剪掉多余的管脚引线。(4) 每次焊接时间在保证焊接质量的基础上应尽量短(5秒左右)。时间太长,容易使焊盘铜箔脱落,时间太短,容易造成虚焊。(5) 如果一次焊接不成功,应等冷却后再进行下一次焊接,以免烫坏印刷电路板造成铜铂脱皮。焊完后应反复检查有无虚、假、漏、错焊,有无拖锡短路造成的故障。第七章 收音机调试流程7.1 检查电路 检查电路,将安装好的收音机和电路原理图对照检查下列内容。(1) 检查各级晶体管的型号,安装位置和管脚是否正确。(2) 检查各级中周的安装顺序,初次级的引出线是否正确。(3) 检查电解电容的引线正、负接法是否正确。(4) 分段绕制的磁性天线线圈的初次级安装位置是否正确。(5) 用指针式万用表R×100档测量整机电阻,用红表笔接电源负极线,黑表笔接电源正极引线,测得整机电阻值应大于500欧。 以上检查无误后,方能接通4.5伏电源。7.2 收音机的调试新装的收音机,必须通过调整才能满足性能指标的要求,其调整内容主要有一下四项:(1) 三极管的工作点调整工作点也就是调整集电极电流。本机各级集电极电流分别是:IA=0.4毫安、IB=1.3毫安、IC=3.9毫安、ID=0.8毫安 整机电流在15毫安左右。调整集电极电流的时候,电流表串入电路中的位置,见电原理图中的×的地方。调整的元件是各级的偏流电阻。值得提一下的是,只要晶体管和其他元件符合要求,而且焊接正确,集电极电流,一般不用调整也能满足要求。调整工作点时,一般要从功放开始,由后级往前级调试。各级工作点调整完毕后,调节双连电容器一般都能收到广播。(2) 调整中频频率,一般叫做调中周调中周的目的是把几个中周的谐振频率都调整到固定的中频频率465千赫上。调中周的工具应该使用塑料螺丝刀,可以用其它塑料自制。使用金属螺丝刀调整,会引起感应,不容易调整准确。 调中周的时候,先接收一个低端电台的广播,然后先调L4,再调L3,逐个调节中周的磁帽,使扬声器发出的声音达到最响为止。磁帽调节到某一个位置的时候,声音最响,这个位置就叫做调谐点,再往里旋或者往外旋,声音都会减小。如果磁帽完全旋入或者旋出都没有找到调谐点,一般是谐振电容的容量不合适,可以换一个电容再重新调整。有的时候线圈短路、谐振电容击穿等也会造成没有调谐点。用本地电台调中周以后,最好选择一个外地电台再仔细调调。这是因为人的耳朵对声音大小的变化在声音微弱的时候,比声音很响的时候敏感得很多。中周调整完毕后,要用石蜡把各个中周的磁帽封牢,使磁帽的位置不会由于振动而发生变化。(3) 调整频率范围调整频率范围也叫做调覆盖或者叫做对刻度。它的目的是使双连电容全部旋入到全部旋出,所接收的频率范围恰好是整个中波(5351600千赫)。它是通过调整本机振荡线圈L2的磁帽和振荡回路的补偿电容Cbt达到的。调整的时候,首先接收一个低端电台的广播,例如河南电台旅游广播999千赫(或河南电台音乐广播900千赫,只要在当地能接收到当地低端的广播电台即可)的节目。如果指针的位置比900千赫低,说明振荡线圈L2的电感量小了,可以把振荡线圈的磁帽旋进一些,直到指针在900千赫的位置接收到900千赫的电台广播为止;如果指针的位置比900千赫高,说明振荡线圈L2的电感量大了,可把振荡线圈的磁帽旋出一些,直到在900千赫的位置接收到900千赫的电台为止。 然后,再接收一个高端电台的广播,例如在河南可接收河南人民经济广播1032千赫的节目(在其他地区也一样,只要能收到当地的高的广播电台都可以作为调试信号用)。如果指针的位置不在1032千赫处,就要调整补偿电容Cbt,直到指针正好在1032千赫的位置收到1032千赫的电台节目为止。这样高低端反复调整两三次就可以调准了(4) 统调,也叫调整灵敏度统调的目的是使本机振荡频率始终比输入回路的谐振频率高出一个固定的中频465千赫。因为只有465千赫的中频信号才能进入中放级放大,如果能做到统调,整机灵敏度就会大大提高,所以统调也叫做调整灵敏度。理想的统调是很困难的,实际上实行的是低、中、高三点统调。统调的具体方法是这样的: 先在低端接收一个电台广播,移动磁性天线线圈L1在磁棒上的位置,使声音最响为止。这样低端统调就初步完成了。再在高端接收一个电台的广播,调节输入回路中的微调电容器Cat,使声音最响为止。这样高端统调也初步调好了。高、低端也要反复调几次。在1000千赫左右接收一个电台广播,调换垫振电容C3,使声音最响。其实,只要C3容量正确,一般是不必进行1000千赫统调的。C3的容量要求比较严格,只能在300微微法和270微微法两个数量值上选取,而且要使用损耗小的高频瓷介电容器7.3 出现的问题在焊接完成之后,当装上电池检验的时候,出现了第一个问题发光二级管不亮。用万用表测量二极管两端电压,观察结果接近3V,说明电路没有问题,据此推断应该是二极管接反了。在重新安装后,而机关能正常发光。在开始调台的时候,遇到了第二个问题没有声音。在用手机拨号,用手机信号干扰收音机时,可听到有干扰声,说明喇叭没有问题。后来询问同学才想起原来是忘了把印制电路板上的A、B、C、D四个点焊接起来。将四个点焊接起来后,又遇到了问题,接受不到信号。通过基本调试发现电路没有问题,发光二极管也能正常发光,最后问题集中在磁感线圈上。经过认真检查,原来是a、b、c、d四个接头,b和c接反了。正却的顺序是大线圈上的是a、b接头,小线圈上的是c、d接头,由于bc两个线头连在一起,没有很认真的区分是看不出来的,导致了这个错误。总结经过长期的努力,我很荣幸的做出了毕业设计,能够将大学三年所学到的知识运用到毕业设计中,这是多么让人感到高兴啊。此次毕业设计,我更深刻的理解了高频电子线路的知识,把调制,解调,以及本振电路,检波电路,自动增益控制的组成及原理全面的掌握了并为实际所用。自己这方面的知识有了新的补充,对以前的有关这方面的知识也有了新的认识,也更理性化。我还意识到了学习本专业课程的重要性,为以后的学习起到了很好的引导和督促作用。学会了怎样按步骤完成老师布置的任务,学会了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如何把理论知识用到实际中去,提高了独立思考问题和同学讨论解决问题的能力。虽然刚开始遇到了比较棘手的问题,但是凭借 自己的努力,最终问题被彻底的解决了。 对于一个即将走出校园迈向社会的一名大学生,更应努力的学习。 大学三年,我的收获许许多多的知识,我坚信自己能够找到一份好的工作。致谢首先, 我要感谢我的老师们,他们严谨细致、一丝不苟的作风一直是我工作、学习中的榜样;他们循循善诱的教导和不拘一格的思路给予我无尽的启迪。 在他的悉心指导下, 我完成了毕业设计。 我还要感谢学校,是学校培养了我。我还要感谢从事调频收音机编写工作的老师,他们编写的书是推动中国科技进步的典范。我有幸参考了他们的书,我在这里向他们表示感谢。感谢我的爸爸妈妈,焉得谖草,言树之背,养育之恩,无以回报,你们永远健康快乐是我最大的心愿。在论文即将完成之际,我的心情无法平静,从开始进入课题到论文的顺利完成,有多少可敬的师长、同学、朋友给了我无言的帮助,在这里请接受我诚挚的谢意! 最后,作为即将毕业的大学生,我想对母校说一句,谢谢!参考文献1 高频电子线路 张肃文,路兆雄 高等教育出版社2 半导体收音机的设计与制作 于闻 北京人民邮电出社3 无线电收音机及无线电路的设计与制作 王庆,刘涓涓 科学出版社4 电子线路 谢嘉贵,宣月清 北京高等出版社5 非线性电子线路实验指导书 陆宗逸 北京理工大学出版社6 通信原理 王慕坤,刘文贵 哈尔滨工业大学出版社7 短波单边带收发信机原理与调制 李欧儒 北京人民邮电出版社8 收音机原理与故障分析 王军伟 北京高等教育出版社附录.总原理图.元件清单序号名称型号规格位号数量1三极管9018FVT1、VT22支2三极管9018HVT31支3三极管9014DVT41支4三极管9013HVT5、VT62支5发光二极管3红LED1支6磁棒线圈5×13×55mmT11套7中周红、白、黑T2、T3、T43个8输入变压器E型六个引出脚T51个9扬声器58mmBL1个10电阻器100R6、R8、R103支11电阻器120R7、R92支12电阻器330、1.8KR11、R2各1支13电阻器30K、100KR4、R5各1支14电阻器120K、200KR3、R1各1支15电位器5K(带开关插脚)RP1支16电解电容0.47F(小)10FC6、C3各1支17电解电容100FC8、C92支18瓷片电容682、103C2、C1各1支19瓷片电容223C4、C5、C73支20双联电容CBM-223PCA1支21收音机前盖 1个22收音机后盖 1个23刻度尺、音窗 各1块24双联拔盘 1个25电位器拔盘 1个26磁棒支架 1个27印刷电路板 1块28电池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