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来到三一办公! | 帮助中心 三一办公31ppt.com(应用文档模板下载平台)
三一办公
全部分类
  • 办公文档>
  • PPT模板>
  • 建筑/施工/环境>
  • 毕业设计>
  • 工程图纸>
  • 教育教学>
  • 素材源码>
  • 生活休闲>
  • 临时分类>
  • ImageVerifierCode 换一换
    首页 三一办公 > 资源分类 > DOC文档下载  

    TDSCDMA 系统网络性能统计优化方法总结.doc

    • 资源ID:4136325       资源大小:1.02MB        全文页数:47页
    • 资源格式: DOC        下载积分:8金币
    快捷下载 游客一键下载
    会员登录下载
    三方登录下载: 微信开放平台登录 QQ登录  
    下载资源需要8金币
    邮箱/手机:
    温馨提示:
    用户名和密码都是您填写的邮箱或者手机号,方便查询和重复下载(系统自动生成)
    支付方式: 支付宝    微信支付   
    验证码:   换一换

    加入VIP免费专享
     
    账号:
    密码:
    验证码:   换一换
      忘记密码?
        
    友情提示
    2、PDF文件下载后,可能会被浏览器默认打开,此种情况可以点击浏览器菜单,保存网页到桌面,就可以正常下载了。
    3、本站不支持迅雷下载,请使用电脑自带的IE浏览器,或者360浏览器、谷歌浏览器下载即可。
    4、本站资源下载后的文档和图纸-无水印,预览文档经过压缩,下载后原文更清晰。
    5、试题试卷类文档,如果标题没有明确说明有答案则都视为没有答案,请知晓。

    TDSCDMA 系统网络性能统计优化方法总结.doc

    TD-SCDMA 系统网络性能统计优化方法总结(仅供内部使用)For internal use only拟制:陈登云日期:2010-06-10审核:日期:审核:日期:批准:日期:修订记录日期修订版本描述作者2008-06-10V1.0陈登云目录1网络KPI监控31.1网络质量性能统计的意义31.2TD-SCDMA KPI统计方式41.3TD-SCDMA网络KPI分类51.4对TD-SCDMA RAN系统开发的影响101.5TD-SCDMA机房网络质量监控日常工作流程101.5.1日常维护101.5.2一周工作111.5.3中期工作121.5.4长期工作122网络KPI优化方法132.1TD-SCDMA机房网络质量监控日常工作流程132.1.1告警监测132.1.2高拥塞高负荷处理流程162.1.3高掉话处理流程242.1.4统计数据分析的TOP10法262.2TD-SCDMA数据统计的操作272.2.1测试任务的创建272.2.2统计项和性能报表的导入272.2.3计划管理的创建272.2.4性能阈值门限管理282.2.5报表的导出282.3TD-SCDMA网络性能恶化优化方法312.4TD-SCDMA网络报表分析案例373网络评估443.1网络评估的意义443.2网络现状描述453.3网络评估的内容451 网络KPI监控1.1 网络质量性能统计的意义 TD-SCDMA相比第二代移动通信的GSM/CDMA网络和第三代移动通信的WCDMA和CDMA2000通信系统来说在很多方面有自己的特点,例如频段、帧结构、双工方式、RRM策略及关键技术等。3G网络对如何评估网络质量和实施有效的网络管理提出了较高要求。广州TD-SCDMA试验网从4月1号放号以来,已经过去了一个来月的时间,网络由最初的工程期优化转入到运维期的优化。运维优化的工作内容主要针对全局性或者局部性的网络KPI问题,通过性能指标统计、测试评估网络性能,对问题进行分析定位,提出有针对性的解决方案实现KPI的优化。目前,由于3G网络还在建设过程中,很多网络建设经验还不成熟,而针对3G网络优化的经验更是少之又少,对于通过监控网络KPI来对网络进行优化的经验可以说几乎没有。希望通过此次网络KPI课题研究,为将来网络规模扩大,用户量激增后的,得到一些提升KPI指标的相关方法,积累一定的经验。为对后期的网络规划和优化工作也能够起到很好的指导作用。性能指标(Performance Indicator)是网络实体、网络功能的性能方面的度量值,通过性能指标可以全面地反映网络质量,使运营商充分掌握网络的整体运行状况,为网络的进一步建设和优化提供参考。其中关键性能指标(Key Performance Indicator)是所有性能指标中最具有重要性、最能体现网络性能的关键参数。在整个无线网络的运作中,运营商内部涉及管理、市场、运维等不同的部门,他们对KPI有着不同的需求。从管理者角度,需要利用KPI来考核不同地区的运维部门所运维网络的质量,以此评估运维部门的业绩。从市场角度,需要利用KPI来进行覆盖能力、容量潜力的评估,以便新业务和开发和用户市场的推广。从运维者的角度,需要利用KPI以及相关PI网络的优化和调整。同时,设备制造商本身通过获取自身设备在实际网络中的性能指标,可以用于设备性能的改进和更好地为客户提供能符合网络业务特征的产品和服务,增强设备制造商在设备市场的竞争力。各方面处于目的的不同对KPI的要求有一定的差异。本文给出了评估TD-SCDMA无线网络的性能参数,除非特别说明,都统一称为KPI,目的是不仅满足网络运行质量考核的需求,同时满足网络调整、网络优化、网络维护的需求,使得:u 网络的调整(组网、网络调整前的预测、网络调整后的评估)依赖于指标体系u 网络维护过程中发现问题、判断问题依赖指标体系1.2 TD-SCDMA KPI统计方式如图1所示为3G网管的接口示意图,其中NE泛指3G设备,可以是单个设备,也可以是多个设备;EMS指网元管理系统,能够对3G设备进行集中管理;NMS指网络管理系统,能够对3G网络进行管理。NE和EMS之间的接口定义为IF1,EMS与NMS的接口定义为IF2。在某些情况下,NE也可以直接连到NMS,NE与NMS的接口定义为IF4。NMS与其他管理系统之间的接口定义为IF3。按照TD-SCDMA的产品架构形式和3G的网管需求,TD-SCDMA系统的RNC和Node B对应于图1中的NE,TD-SCDMA系统的OMCR和LMT-R对应于图1中的EMS,其中由OMCR提供北向接口(即图1中的IF2接口)与由运营商提供的NMS系统连接。运营商通过NMS对设备商提供的网元设备和网络子系统进行管理,并与运营商自身的后台运维系统相连,也即所谓的运营支撑系统(OSS)。3G网管接口物理位置示意图3G网络管理发展的趋势是运营商希望通过NMS系统来统一不同设备商制造的网络设备的统计性能指标,利用其OSS系统实现所有网络性能指标的自动监控、协调不同部门的工作流程,高效地实现3G业务的开发和投递、用户市场的拓展、网络的提供和扩容优化、业务质量保证的统一和协调,摒弃2G时代不同设备商的设备分别在各自的EMS端生成各自不同的性能统计报表的方式。因此,本文所提到的KPI都是在NMS中由运营商自己提供的软件进行统计生成的,在EMS中,设备商的OMCR设备需要将来自NE的各类性能统计计数器的数值根据OMCR北向接口标准,按照NMS指定的上报周期进行上报,而EMS和NE中具体如何实现则由设备商自行解决,运营商不作约束。由此可见,一旦由运营商主导在TD-SCDMA网络建设中提出统一的北向接口要求,必将会对TD-SCDMA系统中的OMCR和RNC的开发产生影响,及早在产品开发中考虑这些需求有利于产品在市场中的推广。1.3 TD-SCDMA网络KPI分类 完整的移动网络包括无线接入网部分和核心网部分,根据核心网域的划分和演进,核心网又可以分为核心网电路域、核心网分组域和核心网电路域(R4)部分,全面的移动通信网络KPI来自这4个部分分别收集到的性能统计参数,这些参数共同满足运营商的各种内部考核、运维、和网络优化调整需要,网络性能和质量往往需要综合考虑这些参数。此外,从端到端业务的角度,还需要一套反映业务质量的性能指标,这一端到端业务性能指标也正在制定当中。本文仅反映TD-SCDMA无线接入网UTRAN的性能指标参数。为了比较全面的反映UTRAN的网络性能,本文从以下几个方面来分析TD-SCDMA性能指标:u 网络的接入特性:通过呼叫建立特性类性能指标体现;u 网络的保持特性:通过呼叫保持特性类性能指标体现;u 网络的移动特性:通过移动性管理特性类性能指标体现;u 网络的传输和管理特性:通过系统资源管理类性能指标体现。TD-SCDMA系统的承载业务可以分为4类:会话类业务、流类业务、交互类业务、背景类业务。从业务质量指标方面考虑,也可从以下3个方面衡量:u 业务的接入特性:通过业务接入类性能指标体现;u 业务的保持特性:通过业务保持类性能指标体现;u 业务的使用特性:通过业务使用类性能指标体现。TD-SCDMA网络KPI计算公式:(1) 呼叫建立特性类KPI:接通率是反映WCDMA系统性能最重要的指标,也是运营商十分关注的指标。一个完整的呼叫接通率有多个层次:寻呼成功率、RRC连接建立成功率和RAB指配建立成功率。UE从接收到CN发来的寻呼消息,到RAB指派完成,完成一个完整呼叫流程,信令流程如下图(参见3gpp ts 25.331、3gpp ts 25.413):UECNRNCPaging Type 1Pagingrrc connection requestrrc connection setuprrc connection complete直传消息交互Radio bearer setuprab assignment request(establish)Radio bearer setup completrab assignment responsel RRC建立成功率:RRC连接建立成功率(业务相关)RRC连接建立次数(业务相关)/RR连接建立成功次数(业务相关)*100%l RAB建立成功率:CS域RAB建立成功率CS域RAB指派建立成功RAB数目/CS域RAB建立请求的RAB数目*100%PS域RAB建立成功率PS域RAB指派建立成功RAB数目/PS域RAB建立请求的RAB数目*100%RAB建立成功率(CS域RAB指派建立成功RAB数目+PS域RAB指派建立成功RAB数目)/(CS域RAB建立请求的RAB数目+PS域RAB建立请求的RAB数目)*100%(2) 呼叫保持特性类KPI:l 无线电路域掉话率:无线电路域掉话率=RNC发给CS域Iu Release Request次数/RAB指派成功次数(CS)公式表示: (R02_063+R04_014 + R04_015)/(R02_014+ R02_019)l 无线分组域掉话率:(以小区统计为例)无线分组域掉话率=RNC发给PS域Iu Release Request次数/RAB指派成功次数(PS)公式表示: (R02_066+R04_019+R04_020+R04_026+R04_032)/(R02_024+R02_029+ R02_044+R02_059)*100%总掉话率:(RNC发给CS域Iu Release Request次数RNC发给PS域Iu Release Request次数)/(RAB指派成功次数(CS)RAB指派成功次数(PS)(3) 移动性管理特性类KPI:TD-SCDMA采用接力切换技术,切换分为同频切换、异频切换和小区内切换。其中小区内切换也称为DCA,是TD-SCDMA特有的功能。切换是系统移动性管理的重要组成部分,切换成功率也是系统移动性管理性能的重要指标。切换成功率可以分为同频切换成功率、异频切换成功率和DCA成功率,以全面的反映系统的切换性能。l 切换成功率:同频切换成功率同频切换成功次数/同频切换尝试次数*100%;异频切换成功率异频切换成功次数/异频切换尝试次数*100%;RNC间切换成功率RNC间切换成功次数/RNC间切换尝试次数*100%;(4) 系统资源类KPI:流量统计指标反映了系统的负荷情况。系统的性能指标在不同的负荷情况下的会有不同,在一定负荷情况下系统的性能表现被认为是比较可信的。同时一定的系统负荷也可以检验系统的稳定性。流量分CS域业务流量,PS域业务流量两种,分为Iu、Iub接口的流量,并分别考虑上下行。l 流量Iu CS接口上行流量Iu CS接口ATM层发送的数据量Iu CS接口下行流量Iu CS接口ATM层接收的数据量Iu PS接口上行流量Iu PS接口ATM层发送的数据量Iu PS接口下行流量Iu PS接口ATM层接收的数据量Iub接口上行流量Iub接口ATM层接收的数据量Iub接口下行流量Iub接口ATM层发送的数据量单位为KBYTE。上行误块率(收到的上行传输块中出现错块的个数/收到的上行传输块的总数)*100%l 拥塞率寻呼拥塞率寻呼记录发送不成功次数/寻呼记录应该发送次数*100%其中,寻呼记录应该发送次数寻呼记录发送不成功次数寻呼记录发送成功次数。业务拥塞率为业务拥塞次数/RAB建立尝试次数 *100%。l 最坏小区比例所谓最坏小区,即由于网络自身的问题(如资源、无线环境、硬件质量等)导致的对用户影响最为明显的小区。最坏小区比例是指在一定RAB指派建立成功的RAB数目上,掉话率大于a%或者RAB建立失败率(失败原因为No Resource Available或Tqueuing Expiry或Failure In The Radio Interface Procedure)大于b%的小区占可用小区总数的比例。其中,RAB建立失败率(No Resource Available导致的RAB指派建立失败的RAB数目Tqueuing Expiry导致的RAB指派建立失败的RAB数目无线接口原因导致的。最坏小区比例 = 最坏小区总数 / 可用小区总数 *100%。l 超忙小区吧比例超忙小区是指小区载频发射功率的利用率大于c%或小区码资源平均占用率大于d%的小区。超忙小区比例 = 超忙小区总数 / 可用小区总数 *100%l 超闲小区比例超闲小区是指下行平均发射功率小于e%的小区。超闲小区比例 = 超闲小区总数 / 可用小区总数 *100%。(5) 承载业务质量类KPI:l 会话业务接通率会话业务接通率会话业务RRC连接建立成功率*会话RAB建立成功率100%l 交互业务接通率交互业务接通率交互业务RRC连接建立成功率*交互RAB建立成功率*100%l 背景业务接通率后台类业务接通率后台类业务RRC连接建立成功率*后台类业务RAB建立成功率*100%l 会话业务掉话率会话业务掉话率 = 会话业务RAB异常掉线数目 / (会话业务RAB当前存在的数目会话业务RAB异常掉线数目)*100%l 交互业务掉线率交互式业务掉线率 = 交互业务RAB异常掉线数目 / (交互业务RAB当前存在的数目交互业务RAB异常掉线数目)*100%其中,交互业务RAB异常掉线数目RNC请求释放的PS域交互业务RAB数目+RNC请求释放的PS域Iu连接对应的交互业务RAB数目。l 背景业务掉话率背景式业务掉线率 = 背景业务RAB异常掉线数目 / (背景业务RAB当前存在的数目背景业务RAB异常掉线数目)*100%其中,背景业务RAB异常掉线数目RNC请求释放的PS域背景业务RAB数目+RNC请求释放的PS域Iu连接对应的背景业务RAB数目。l 会话业务话务量CS域C类12.2k/12.2k业务话务量CS域C类32/32业务话务量CS域C类64k/64k业务话务量l 交互业务上行流量l 背景业务上行流量l 背景业务下行流量1.4 对TD-SCDMA RAN系统开发的影响本节所描述的KPI,对RAN系统的影响是要在内部性能统计counter上给予支持,并在OMCR的北向接口上符合有关标准的要求。另外,我们的RAN设备为满足第三方网络优化的需求,也可能会直接在OMCR上提供一些KPI统计参数输出并要求RNC实现有关counter;同时,处于我们自己网络和设备优化的需要,也有可能直接在RNC内部实现一些KPI的统计。因此,这3种KPI参数统计的要求可能会有一定的重复,建议在后续工作中统一这3方面的性能统计需求,尽可能减少重复,保证RNC能以最小的实现代价满足各方面的需求。在后续工作中,需要针对每个KPI分析其意义、统计点标志信令和条件、Counter要求是否合理。1.5 TD-SCDMA机房网络质量监控日常工作流程1.5.1 日常维护1、断站处理断站是影响网络性能的重大因素,对网络的拥塞、掉话、切换等都有重大的影响,虽然对断站的处理主要由维护部门完成,但我们也应该密切跟踪断站的情况。2、每天对所负责区域的重大告警进行观察和处理,处理原则是配合维护部门,及时解决网上出现的重大问题;3、统计组每天取全网、RNC、性能统计如果全网或部分RNC性能出现明显恶化时要及时上报项目组相关负责人,并进行力所能及的分析;4、 每天观察基站性能对性能异常,如掉话、拥塞等突然上升,并有较大影响的基站要及时处理。规划优化人员在对问题进行深入分析的基础上,根据需要进行频率、邻区、覆盖、参数等的重新规划与调整,需要与其它部门合作的应通过合理的渠道及时进行沟通,协同解决问题;5、及时处理用户投诉针对所反应的问题,性能测试组首先对投诉进行分析和测试,对于需要深入分析的问题。对于用户投诉,应本着对用户负责的原则,在不影响全网性能的前提下,尽量解决或缓解用户所反应的问题。6、对所负责区域内的测试工作做好安排,要做到测试目的明确、测试工具和路线合理、及时分析测试结果,尽量做到每次测试都有一定的结果;7、根据新开站流程,规划优化人员应该对新开站的位置、所属MSC、RNC、开站条件等进行确认,拿到新站的详细资料,包括天线高度、周围环境、物业管理等信息,在此基础上进行频率和参数的规划,同时对临近基站的覆盖(天线、倾角)、邻区等进行必要的调整。8、天线调整人员根据规划和优化的需要,重新对天线型号、方位角、下倾角进行设计、调整,同时与规划优化人员一起对调整效果进行跟踪;日常维护工作是每个负有责任的工程师每天工作的最基本部分,是一切工作的基础,也是整个网络正常工作的前提。1.5.2 一周工作1、规划优化人员每周应对所负责区域的性能指标进行连续的观察,总结所发生和解决的问题,按时完成周报;对于每周的工作,每个区域、每个工作组到每个人都应有一定的计划和整体安排,确定本周需要解决的重点问题,对于上周遗留的问题进行跟踪和落实;2、优化例会上要对网上存在的问题进行整理和落实,对于重点问题应单独设制工作清单,确定需要完成的日期与要求;3、对负责区域内性能长期较差的基站(TOP10)要进行深入细致的分析,必要时结合测试,对每个问题要提出解决方案或建议,并参与或跟踪方案的实施,同时及时观察实施效果;4、对负责区域内问题集中地区进行小范围的区域优化如小区载波频率调整、小范围覆盖调整、DCA算法调整等,对部分区域从整体上进行优化;5、在一定范围内进行有目的的技术实验如新版本新功能实验、无线参数设置调整实验、新的算法应用实验等,要求实验前要做必要的理论分析;对实验的结果与可能出现的后果做充分的估计,做好异常情况下的应对策略;尽量选择有典型意义的站进行实验,以利于经验的推广;要写出实验报告,对于成功的经验应该介绍给其它工程师;6、日常测试测试人员应根据优化的需要,对重点站和特定区域进行测试,配合进行故障的定位、优化或实验结果的评估等;7、天线工程师可根据优化的要求,对小范围的基站进行区域性的天线调整(覆盖);8、天线工程师可进行新型号天线性能的实验,与优化和测试人员共同进行实验区域的选择和性能的评估,实验在技术组的协调下进行;9、对客户投诉范围广、影响大的问题与其它部门合作进行故障的查找,共同制订改善方案。1.5.3 中期工作1、优化人员应定期对所负责区域的设备配置、网络指标(话务量、拥塞率等)定期进行统计,对区域内近期的话务发展趋势、网络建设等做到心中有数;2、对维护区域内存在的普遍性问题应有深入的认识。3、对网上的数据(主要指无线数据)要做定期的核查,以保证网上数据和规划数据的一致性和完整性,以及现网数据的匹配;4、对网上存在的话务热点进行分析,对话务来源、话务密集度、局部网络能力进行细致的分析,提出需要增加或扩容的基站位置、容量等具体可行的实施方案;5、对可能出现的新的话务热点要有预见性,提前在工程建设、网络结构上做好准备;6、对于不合理的网络结构划分做小范围的调整,如MSC、RNC、位置区等边界的调整,使整个网络的负荷分担更为合理;7、规划人员根据需要对部分地区进行重新规划;8、测试人员定期对全网和各个区域的整体性能进行测试和评价,同时还应该进行不同运营商之间(如电信网和联通网)的网络性能进行比较,做到知己知彼,发现自己网络的不足,及时制定应对措施,同时对业务的发展与宣传策略进行相应的调整;9、对于成功的功能、参数、规划、天线等实验,由技术组协调制订推广的计划,包括推广的时间安排、范围等;10、对于统计数据、规划数据要做好保存、归档工作,加强对规划数据库、优化数据库的维护;11、对于每个月的工作,各部门、各小组都应进行总结,总结本月发生和解决的问题,确定下月的工作重点与整体安排;1.5.4 长期工作1、优化人员应对网络规模、建设、收益等的发展进行综合的预测,为决策部门提供决策依据;2、对网络结构的合理性做详细的分析,如MSC、RNC、位置区的划分,在必要时做全网性的调整;3、及时提出网上存在的焦点问题,以对一段时间内全局的工作重点提供参考;4、对新业务的开发、实验和开展提供必要的技术支持,提供网络负荷的第一手材料,以指导业务的发展及市场策略;5、对移动网研究和发展的新技术进行跟踪和分析,保持一定的技术储备,跟上发展的步伐;6、全网改频:每年进行12次全网范围内的规划调整,为保证网络的正常运行提供基础;7、对网络的发展进行长远的规划,从技术、业务、规模等方面提供建设性意见。2 网络KPI优化方法2.1 TD-SCDMA机房网络质量监控日常工作流程2.1.1 告警监测2.1.1.1 告警标识大唐移动TD-SCDMA 无线接入系统RAN 2.0(以后简称RAN 2.0)中的网元分为基站和RNC 两大类。系统中的告警源除了基站和RNC,OMC-R 系统自身也会产生告警,同时用户也可以根据需要通过性能管理定义自己的告警。每个告警都有一个在RAN 系统内唯一的编号,告警编号唯一标识了系统内的每一条告警。2.1.1.2 告警类型l 告警类型有五类:通信告警、服务质量告警、处理错误告警、设备告警和环境告警。l 通信告警类型:此类告警主要与要求在两地之间传送信息的程序或过程有关,包括:信号丢失、帧丢失、成帧错误、近端节点传输错误、远端节点传输错误、通话建立错误、降质的信号、通信子系统故障、通信协议错误、LAN 错误、DTE-DCE 接口错误等。l 服务质量告警类型:此类告警主要与服务质量下降有关,包括:响应时间过长、队列长度过长、带宽减少、重传速率过高、超过阈值、性能降低、拥塞、资源不足等。l 处理错误告警类型:此类告警主要与软件或处理故障有关,包括:存储容量不足、版本不匹配、错误的数据、超过CPU 周期极限、软件错误、软件程序错误、软件程序异常中止、文件错误、内存不足、无法获得底层资源、应用子系统故障、配置或用户化错误等。l 设备告警类型:此类告警主要与设备故障有关,包括:电源故障、定时故障、处理机故障、数据设备或调制解调器错误、多路转接器故障、接收机故障、发射机故障、接收故障、发送故障、输出设备错误、输入设备错误、I/O 设备错误、设备故障、适配器错误等。l 环境告警类型:此类告警主要与设备外壳周围环境的条件有关,包括:温度异常、湿度异常、加热、通风、冷却系统故障、检测出火情、检测出水情、检测出毒气泄漏、检测出泄漏、压力异常、振动过大、物资补给不足、泵故障、机箱门打开等。2.1.1.3 告警类型告警级别用于标识一条告警的严重程度,分为五级:严重告警、主要告警、次要告警、警告告警和清除告警。l 严重告警:此类级别的故障影响到系统提供的服务,需要立即采取相应动作。如某设备或资源完全不可用,需进行恢复,即使该故障在非工作时间内发生,也需立即采取措施。l 主要告警:此类级别的故障影响到服务质量,需要采取紧急动作。如某设备或资源服务质量下降,需对其进行还原,恢复全部能力,需在工作时间内立即采取措施。l 次要告警:此类级别的故障还未影响到服务质量,但为了避免更严重的故障,需要在适当时候进行处理或进一步观察。l 警告告警:此类级别的故障指示可能有潜在的错误影响到提供的服务,相应的措施根据不同的错误进行处理。l 清除告警:此类级别主要是表示原来出现的故障告警已被清除。2.1.1.4 告警系统组成及原理RAN 2.0 告警系统组成如图1-1 所示对告警系统收集上报的告警进行处理是对设备进行维护的重要组成部分,也是维护设备的重要手段。RAN 2.0 系统具有完善的告警系统。该告警系统监控RAN 2.0 的运行,对产生的告警进行收集,处理,生成详细的告警信息,及时发送至告警台和告警箱,进行集中声光告警,并提供建议的分析和处理方法。2.1.1.5 告警处理流程每天对所负责区域的RNC单元、基站的重大告警进行监测,了解其对网络性能的影响程度。CCSS是相对容易出现问题的单元,而且一旦有CCSS单元故障,将会造成大面积的启呼失败,产生极其严重的后果。发现告警及时处理,不能及时修复且影响较大的严重告警要及时上报。告警监测任务流程:图1-2 告警监测2.1.2 高拥塞高负荷处理流程2.1.2.1 拥塞控制和负荷控制的意义移动通信系统中,如果出现过多的负载将导致网络性能无法满足通信质量的要求,所以必须要将系统负载(特别是空中接口的负载)保持在预定义的阈值以下,否则会产生网络达不到覆盖要求、容量下降、通信质量恶化等情况,而且过多的空中接口负载还可能使网络产生不稳定状态。负荷拥塞控制是移动通信系统必须具备的功能,它是无线资源管理(RRM)的重要组成部分。负荷拥塞控制的实现可以使系统保持正常的负荷状态,从而提高系统无线资源利用率,因此它是优化网络质量的重要手段,其运用的好坏将直接影响系统的性能。2.1.2.2 负荷拥塞计算和检测时隙负荷计算和检测是针对小区内(每个载频下)的所有上行(UL)时隙和下行(DL)时隙。时隙负荷检测方法有2种:l 基于时隙的BRU资源使用情况一般情况是小区的BRU资源发生变化时,如:小区内有用户或者业务的释放、建立等,触发对小区内时隙的已用BRU和载波已用BRU进行统计。n 时隙拥塞:某激活时隙其可用BRU个数等于0,且限码数不等于0。n 时隙恢复正常:某激活时隙其可用BRU个数大于0。说明:时隙可用BRU数 时隙限码数 时隙已用BRU数n 载波拥塞:载波所有UL(时隙)/DL(时隙)已用BRU数 (不等于0) >= 载波上行拥塞门限UlCarrierCongTh/载波下行拥塞门限DlCarrierCongTh。n 载波UL预警:载波所有UL(时隙)已用BRU数(不等于0) >= 载波上行预警门限UlCarrierlWarningTh,且载波所有UL(时隙)已用BRU数 < 载波上行拥塞门限UlCarrierCongTh。n 载波DL预警:载波所有DL(时隙)已用BRU数(不等于0) >= 载波下行预警门限DlCarrierlWarningTh,且载波所有DL(时隙)已用BRU数 < 载波下行预警门限DlCarrierCongTh。n 载波预警:载波UL或DL状态为预警态,或上下行状态均为预警态。n 载波恢复正常:载波所有UL(时隙)且所有DL(时隙)已用BRU数均小于相应的预警门限,或者载波上行和下行已用BRU数都为0。n 小区拥塞:小区所有载波都同时拥塞且没有全部恢复正常,或者小区不可用载波(载波未激活,或者主载波上行时隙的限码数总和为公共信道占用的BRU个数)个数+ 小区拥塞载波个数 = 小区载波个数。n 小区恢复正常:小区所有载波都正常,且小区拥塞恢复处理措施都完成。即:(前一次触发小区状态判断时小区状态是拥塞的)完成所有的小区拥塞恢复处理措施后,而且目前的小区状态由拥塞变为正常,恢复到正常态的标准是:小区所有载波都正常。n 小区正常:小区至少有一个载波不拥塞(预警或正常)。即:小区未拥塞过,或者小区早就恢复正常了,即:前一次触发进行小区状态判断的时候小区是正常态。小区正常的标准是:小区至少有一个载波不拥塞(预警或正常)。l 基于NodeB公共测量报告结果小区建立后,启动NodeB的公共测量,对:UL时隙的ISCP,或者,UL时隙的接收宽带总功率Received total wide band power DL时隙的发射载波功率Transmitted carrier power进行周期测量上报。RRM根据NodeB对每个时隙周期上报的测量结果,进行时隙状态判决、载频状态判决、小区状态判决。下面对不同的状态进行了定义:n 时隙拥塞:l 某UL激活时隙的ISCP测量值 >= 相应的拥塞门限UlTsCongTh。l 某UL激活时隙的接收宽带总功率的测量值>= 相应的拥塞门限UlTsCongTh。l 某DL激活时隙的发射载波功率的测量值 >= 相应的拥塞门限DlTsCongTh。注:因为UL采用ISCP还是接收宽带总功率,只能二选一,所以他们可以使用一个门限参数UlTsCongTh,只是根据ISCP或接收宽带总功率的选取不同,参数UlTsCongTh意义和取值不同而已。n 时隙恢复正常:l 某UL激活时隙的ISCP测量值 < 相应的拥塞恢复门限UlTsRecCongTh,或者等于0。l 某UL激活时隙的接收宽带总功率的测量值 < 相应的拥塞恢复门限UlTsRecCongTh,或者等于0。l 某DL激活时隙的发射载波功率的测量值 < 相应的拥塞恢复门限DlTsRecCongTh,或者等于0。n 载波拥塞:该载波所有上行激活时隙或所有下行激活时隙都拥塞,并且上下行激活时隙的个数和拥塞时隙的个数都大于0。n 载波恢复正常:载波中的上行和下行时隙,至少分别有一个时隙正常。n 小区拥塞:小区所有载波都同时拥塞且没有全部恢复正常,或者小区不可用载波(载波未激活,或者主载波上行时隙的限码数总和为公共信道占用的BRU个数)个数+ 小区拥塞载波个数 = 小区载波个数。n 小区恢复正常:小区所有载波都正常,且小区拥塞恢复处理措施都完成。即:(前一次触发小区状态判断时小区状态是拥塞的)完成所有的小区拥塞恢复处理措施后,而且目前的小区状态由拥塞变为正常,恢复到正常态的标准是:小区所有载波都正常。n 小区正常:小区至少有一个载波不拥塞(预警或正常)。即:小区未拥塞过,或者小区早就恢复正常了,即:前一次触发进行小区状态判断的时候小区是正常态。小区正常的标准是:小区至少有一个载波不拥塞(预警或正常)。2.1.2.3 负荷拥塞处理l 时隙拥塞处理n 时隙状态:正常 => 拥塞n 阻止新呼叫用户和切换用户在本时隙接入,即通知SDCA不要将这个拥塞时隙排列到时隙优先级队列中。l 时隙拥塞恢复处理n 时隙状态:拥塞 => 正常n 与时隙拥塞处理过程相反,即允许新呼叫用户和切换用户在本时隙接入,通知SDCA将此时隙重新排列到时隙优先级队列中。l 载波预警处理n 基于BRU检测情况下才有载波预警的概念。n 载波状态:正常 => 预警n 通知CAC不允许新呼叫用户接入(只允许切换用户接入)到这个预警的载波上。l 载波预警恢复处理n 基于BRU检测情况下才有载波预警的概念。n 载波状态:预警 =>正常n 与载波预警处理的过程刚好相反。通知CAC可以让所有用户接入到这个载波上。l 载波拥塞处理n 载波状态:预警 => 拥塞,或者,正常 => 拥塞n 小区正常情况下有效。n 通知CAC这个载波不允许接入任何用户。n 某个载波拥塞,如果此时小区(前提如上,是小区正常情况下)还有正常的其他载波,那么可以将拥塞载波上的用户调至正常载波,即触发FDCA的载频调整。这个过程是否触发由O&M设置的开关决定。载波被调出用户的选取原则:1)所调出的用户必须支持N频点;2)可以被抢占、且优先级低的用户。调出多少(用BRU来衡量)才能缓解拥塞,通过O&M设置的参数(CarrierAdjustBruNum)来确定。例如:当CarrierAdjustBruNum4,发现某个拥有12.2k语音业务的UE(占用2个BRU)可以被抢占,且优先级最低(在此载频中),则将此UE调出该载频;因为还不满足调出的BRU个数=4的条件,所以还需要再选择下一个“可以被抢占、且优先级低的用户”,UE2满足条件,如果UE2占用的BRU个数>=42,则调出此用户,且结束;否则继续选择下一个UE。注:BRU计算,如果UL和DL载波状态都不正常,则以DL为准;否则就以某个拥塞方向(UL 或 DL)为准。总结:当载波拥塞而小区未拥塞(即小区正常)时,可能会触发FDCA,条件是:1)载波状态发生改变且变为拥塞;2)而且小区内存在正常的载波;3)而且O&M设置的开关(TiggerTag的第7个bit)打开(=1)。另外,如果载波发生拥塞,则不允许在此载波接入用户。l 载波拥塞恢复处理n 载波状态:拥塞 => 正常n 通知CAC可以在这个载波上接入用户。l 小区拥塞处理n 小区状态:正常 => 拥塞n 可以进行如下几个处理。l 降低本小区的切换门限Cell Individual Offset和Q_Offset,记做ProcessA。<1>是否可以修改它们通过O&M配置参数决定;<2>它们分别降低的步长也可以通过O&M配置参数(ModValue)设定。<3>修改Cell Individual Offset通过测量控制消息和系统信息更新(SIB11/12)分别通知CELL_DCH状态和IDLE状态的用户;<4>修改Q_Offset通过系统信息更新(修改SIB3/4/11/12,如果SIB11/12中没有配置本小区Q_Offset则修改SIB3/4,否则修改SIB11/12)消息(与前面修改Cell Individual Offset的系统更新信息消息合并为同一条)通知IDLE状态的用户。l 修改SIB3/4以阻止不同AC等级的用户接入,记做ProcessB。例如:阻止AC0AC9的普通用户接入。阻止什么AC等级的用户可以通过O&M配置参数(ModValue)决定。l 降低低优先级的业务速率,记做ProcessC。对小区内所有非正常载波都需要进行此动作。(注:如果载波中有非实时业务,那么需要执行非实时业务的降速率处理,不进行AMRC处理;如果载波中没有非实时业务,那么只会触发AMRC过程)非实时业务降速率UE选取原则:有非实时业务,且此业务可以被抢占、优先级低。降低多少(用速率来衡量)才能缓解拥塞,通过O&M设置的参数(ModValue)来确定。例如:当ModValue64(表示64kbps),发现某个拥有32k非实时业务的UE可以被抢占,且优先级最低(在此载频中),则将UE的该业务速率降至最低(最低速率就是RNC支持此业务

    注意事项

    本文(TDSCDMA 系统网络性能统计优化方法总结.doc)为本站会员(仙人指路1688)主动上传,三一办公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上载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 若此文所含内容侵犯了您的版权或隐私,请立即通知三一办公(点击联系客服),我们立即给予删除!

    温馨提示:如果因为网速或其他原因下载失败请重新下载,重复下载不扣分。




    备案号:宁ICP备20000045号-2

    经营许可证:宁B2-20210002

    宁公网安备 64010402000987号

    三一办公
    收起
    展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