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来到三一办公! | 帮助中心 三一办公31ppt.com(应用文档模板下载平台)
三一办公
全部分类
  • 办公文档>
  • PPT模板>
  • 建筑/施工/环境>
  • 毕业设计>
  • 工程图纸>
  • 教育教学>
  • 素材源码>
  • 生活休闲>
  • 临时分类>
  • ImageVerifierCode 换一换
    首页 三一办公 > 资源分类 > DOC文档下载  

    公允价值会计在银行中的应用.doc

    • 资源ID:4128608       资源大小:131.50KB        全文页数:19页
    • 资源格式: DOC        下载积分:8金币
    快捷下载 游客一键下载
    会员登录下载
    三方登录下载: 微信开放平台登录 QQ登录  
    下载资源需要8金币
    邮箱/手机:
    温馨提示:
    用户名和密码都是您填写的邮箱或者手机号,方便查询和重复下载(系统自动生成)
    支付方式: 支付宝    微信支付   
    验证码:   换一换

    加入VIP免费专享
     
    账号:
    密码:
    验证码:   换一换
      忘记密码?
        
    友情提示
    2、PDF文件下载后,可能会被浏览器默认打开,此种情况可以点击浏览器菜单,保存网页到桌面,就可以正常下载了。
    3、本站不支持迅雷下载,请使用电脑自带的IE浏览器,或者360浏览器、谷歌浏览器下载即可。
    4、本站资源下载后的文档和图纸-无水印,预览文档经过压缩,下载后原文更清晰。
    5、试题试卷类文档,如果标题没有明确说明有答案则都视为没有答案,请知晓。

    公允价值会计在银行中的应用.doc

    公允价值会计在银行中的应用一、 导论 20世纪70年代以来,经济活动的多样化、物价变动、信息使用者对信息需求的提高等,促使会计环境产生了变化。在新的会计环境下,伴随着金融工具的不断创新,国际金融市场也发生了深刻的变化,其中衍生金融工具的发展最为引人瞩目。衍生金融工具具有契约性质,它是一种特殊的经济合同,其交易的目的是降低转移资产价值波动所引起的价格风险,可用于避险或投机,同时具有杠杆性和高风险性。衍生金融工具不仅使金融领域发生深刻变革,也对传统会计理论与实务造成巨大冲击。在银行涉及衍生金融工具的越来越多的交易过程中,历史成本财务报告逐渐显示出对于防范和化解金融风险于事无补。于是,包括美国财务会计准则委员会(Financial Accounting Standards Board,简称FASB)、国际会计准则理事会(International Accounting Standards Board ,简称IASB)及我国在内的各国会计准则制定者都开始对金融工具会计进行了大量的研究,均制定出金融工具及其衍生工具的相关会计准则。FASB从20世纪80年代开始,便先后制定颁布了一系列有关金融工具和衍生金融工具的准则。IASB也从20世纪90年代开始,先后颁布了第40号征求意见稿(Exposure Draft NO.40, 简称ED40)金融工具会计、第48号征求意见稿(ED48)金融工具、第32号国际会计准则(IAS NO.32,简称IAS32)金融工具:披露和列报、第39号国际会计准则(IAS39)金融工具书:确认和计量等准则和重要文件。20世纪80年代以来,我国经济改革的深入和金融市场的开放,促使衍生金融工具开始陆续在我国出现。在我国境内公开交易的衍生金融工具包括可转换债券、认股权证、股票指数期货、国债期货、外币期货、外币远期以及外币互换等。财政部于2006年2月15日正式颁布了企业会计准则第22号金融工具确认和计量、企业会计准则第23号金融资产转移、企业会计准则第24号套期保值、企业会计准则第37号金融工具列报四项会计准则,规定于2007年1月1日起在上市公司(包括银行)范围内施行,鼓励其他企业执行。这些准则详细规定了金融工具的确认、计量和披露问题,尽管各机构规定不尽相同,但基本上都一致规定要以公允价值作为计量基础。笔者基于以上金融工具和衍生金融工具相关准则的分析,对公允价值在金融工具会计中的运用情况进行了研究。本文分五个部分,其主要内容概括如下:第一部分作为本文的导论,介绍本文的研究背景和文章结构;第二部分对公允价值在FASB、IASB的有关准则中的应用情况进行综述;第三部分针对公允价值的提出在会计界和金融界产生的争议进行分析;第四部分对公允价值会计在我国的运用情况进行分析;第五部分对银行业全面采用公允价值进行计量可能产生的负面影响进行分析并提出应对措施;第六部分为结语部分。二、文献回顾当前,国际银行业使用的会计准则主要是金融工具会计准则。比较成熟的准则体系包括FASB与IASB两套体系。 (一)公允价值在FASB的有关准则中的应用美国最早的公允价值概念见于1970年会计原则委员会(Accounting Principle Board,简称APB)报告书4号(APB Statement No.4)APB Statement No. 4中公允价值概念为“在包含货币价格的交易中收到资产时所支付的货币金额, 或在不包括货币或货币要求权的转让中交换价格的近似值。”这个概念可能是可能是世界上最早的。80年代,金融工具确认和计量问题的研究,使公允价值再次成为争论的焦点。FASB一直是公允价值会计的坚定支持者,对公允价值的应用也处于领先地位。于永生(2005)研究指出:从1975年开始的30年来,FASB对公允价值计量体系的研究始终没有间断过,公允价值在美国会计准则中的运用也越来越广泛。截止2004年12月底,FASB共发布了153个财务会计准则,与公允价值有关的会计准则有60个,与金融工具有关的有16个。此后,FASB又陆续发布了一些新的准则。截止2007年,FASB发布的有关金融工具的主要会计准则详见表1:表1:FASB发布的有关金融工具的主要会计准则本表参阅了石本仁,洪泓.对FASB金融工具会计准则制定情况的总结及借鉴J. 财会月刊,2005,(14),64-65和财政部会计准则委员会译.美国财务会计准则M.北京:中国财政经济出版社,2002;笔者在其文字基础上编制了此表,只罗列了FASB所发布的有关金融工具的主要准则。颁布时间准则编号准则名称1990.3SFASNO.105具有表外风险的金融工具和信用风险集中的金融工具的信息披露1991.12SFASNO.107金融工具公允价值的披露1993.5SFASNO.115对某些债务性和权益性证券投资的会计处理1994.10SFASNO.119衍生金融工具及金融工具公允价值的披露1996.6SFASNO.125金融资产转让和服务以及债务解除的会计处理1996.12SFASNO.126对一些不公开招股实体的金融工具的特定披露要求的豁免(对第107号的修正)1998.6SFASNO.133衍生工具和套期活动的会计处理1999.6SFASNO.137衍生工具和套期活动的会计处理一一对第133号准则生效日期的推迟(对第133号的修正)2000.6SFASNO.138某些衍生金融工具和套期交易的会计处理(对第133号的修正)2000.9SFASNO.140金融资产转让和服务以及债务解除的会计处理(代替第125号准则)2003.4SFASNO.149衍生工具和套期活动的会计处理(对第133号的修正)2003.5SFASNO.150对拥有负债和权益两种特征金融工具的会计处理2006.2SFASNO.155特定混合工具的会计处理(对第133和140号的修正)2006.3SFASNO.156金融资产服务的会计处理对SFAS140的修正2007.2SFASNO.159金融资产和金融负债对公允价值的选择权包括对FASB115的修订根据上表,可以看出FASB制定金融工具会计准则经历了四个阶段:第一阶段,解决金融工具公允价值披露问题;第二阶段,主要考虑金融工具按公允价值进行确认与计量问题;第三阶段,关注与衍生金融工具及套期活动相关的会计问题;第四阶段,按公允价值计量所有金融工具。披露阶段中,SFAS107认为金融工具的公允价值代表市场对其未来净现金流量现值的评估,反映现在的利率与现金流量可能发生的风险,定期报告金融工具的公允价值有助于报表使用者预测实体未来现金流量的金额、时间分布和不确定性。因此,SFAS107要求不论是否己在资产负债表中予以确认,所有企业都应对金融工具的公允价值这里所说的公允价值,一般指金融工具在报告日的现行市价。如果无法获得现行市价,可按具有类似风险和特征的其他金融工具的市价作为公允价值,或根据其他计价方法,如未来现金流量的现值或期权定价模型、矩阵模型估计的价值作为公允价值。进行披露。如果不能对金融工具的公允价值进行切实可行的估计,需说明难以估计的理由,并披露有助于使用者对金融工具的公允价值进行判断的相关信息,如这些金融工具的账面价值、实际利率、到期日等。SFAS119对SFAS107做了修正,要求对于金融工具的公允价值,不仅要与非金融工具相分离,而且要同时披露与之相关的主要账面金额,并以附注或汇总表的方式说明这些账面金额是否代表了资产或负债。SFAS105,107和119要求披露表外信息的方式是以附注披露公允价值信息,因此,不影响报表上金融工具的计价和分类,也不影响报告净收益。确认阶段中,SFAS115用于那些易于确定公允价值的债券和权益性证券投资。该准则将这些证券分为三类:(1)持有至到期的证券;(2)交易型证券;(3)可销售型证券。其中第(1)类按摊余价值计价,后两类按公允价值计价。交易型证券计价形成的未实现利得和损失计入损益表,可销售型证券的未实现利得或损失计入股东权益中。这一规定的主要目的在于限制利得交易行为售出升值证券以确认收益,而那些贬值的证券作为长期投资仍以原成本入账。 SFAS125对金融资产转让和服务以及债务清偿所涉及的确认和计量作了规定,转让人在金融资产转让中承担或取得的负债及衍生金融工具,如果可行的话,应以公允价值进行初始计量,在后续计量中,应按服务性资产和负债变动后的公允价值计量。SFAS133修正了SFASl07,并取代了SFAS105及SFAS119。该准则最大的突破在于要求企业应将其所有衍生工具都作为资产或负债在资产负债表中确认,并按公允价值计量。SFAS133发布后,一些企业担心自身是否能够及时修改信息系统以适应新的准则的要求,以及是否能够及时培训管理人员以应用该准则。于是,经过讨论,FASB于1999年颁布了SFAS137,将SFAS133的生效日期推迟了一年。SFAS140虽然取代了SFAS125,但仍保持了SFAS125中要求的公允价值计量,如转让人在金融资产转让中承担负债及取得的衍生金融工具,应以公允价值进行计量,只要这种计量方法可行。石本仁(2005)认为,FASB所制定的有关金融工具会计准则的特点可以归纳如下:1、以规范信息披露为切入点,逐步将准则制定的重点转移到规范金融工具的会计处理上来。如SFAS105、SFAS107和SFAS119。2、在出台衍生工具会计处理准则之前,先颁布了一些针对特定金融工具的会计准则。如SFAS115和SFAS125。3、在衍生工具的计量上,公允价值计量是一个基本原则,而在所有金融工具的计量上,公允价值计量是FASB追求的一个长远目标。4、在衍生工具会计准则的制定过程中,套期会计既是一个重点,又是一个难点。所以在相当长的一段时间,套期会计将一直会是衍生工具会计的核心内容。(二)公允价值在IASB的有关准则中的应用对所有衍生金融工具都采用公允价值进行计量,是IASB的目标。IASC IASC国际会计准则委员会(The International Accounting Standards Committee,简称IASC),后来被IASB取代。于1995年发布的IAS32金融工具:披露和列报对金融工具定义如下:金融工具,指形成一个企业的金融资产并形成另一个企业的金融负债或权益工具的合同。IASC发布的IAS39金融工具:确认和计量(1998.12)对衍生金融工具作了如下定义:衍生工具,指具有如下特征的金融工具:(1)其价值随着特定利率、证券价格、商品价格、外汇汇率、价格或利率指数、信用等级和信用指数或类似变量(有时称作“标的”)的变动而变动;(2)不要求初始净投资,或相对于市场条件具有类似反映的其他类型的合同相比,要求很少的净投资;(3)在未来某一日期结算。IASC对公允价值在金融工具上的应用体现了循序渐进的原则,即先要求对一些金融工具的公允价值进行表外披露,逐渐要求确认一些金融工具的公允价值,并且确认范围逐渐扩大,以便最终完成对所有金融工具均采用公允价值计量的目的。IAS32对金融工具公允价值的披露作了如下的规定:(1)对于每一类已确认的金融资产和金融负债,企业应当披露其公允价值信息。如果受及时性或成本的限制,当足够可靠地确定金融资产或金融负债的公允价值不可行,这一事实应连同关于与其公允价值有关的标的金融工具的主要特征一起披露。(2)当企业的一项或多项金融资产以超过其公允价值的金额列报时,企业应披露:单项资产或个别资产的适当类别的账面金额的公允价值;不减少账面金额的原因,包括提供给管理层使其确信账面金额能够收回的证据。IAS39对初始确认所定的标准是:只有当企业成为金融工具合约条款的一方时,企业才应当在其资产负债表中确认金融资产或金融负债。终止确认的标准是:只有当对构成金融资产或金融负债的一部分合约权利失去控制时,企业才能终止确认该项金融资产(或该资产的一部分)或金融负债(或该负债的一部分)。对于金融资产和金融负债的初始计量,IAS39规定,当金融资产或金融负债初始计量时,应以成本进行计量,即为获得该金融资产或金融负债而付出对价的公允价值(就金融资产而言)或收到对价的公允价值(就金融负债而言)。IAS39虽然用了“成本”一词,但此处的成本是符合公允价值定义的。对于金融资产的后续计量,IAS39将金融资产划分为四类:(1)企业源生但不是为了交易而持有的贷款和应收款项;(2)持有至到期日的投资;(3)可供出售的金融资产;(4)为交易而持有的金融资产。对不同类别的资产,IAS39作了不同处理规定:初始确认后,除第(1)和第(2)类,应视其是否有确定期限采用摊余成本或成本计量和公允价值不能可靠计量的金融资产以历史成本计量外,企业应以公允价值计量金融资产。但如果由于持有意图或能力发生改变,使得不能恰当的以摊余成本或历史成本记录某项持有至到期的投资,则企业应当以公允价值对其重新进行计量;或者,如果以前不能以公允价值可靠计量的金融资产,现在可以可靠地计量,则应以公允价值予以计量。如果由于持有意图和能力发生改变,或出现公允价值不再能可靠计量的情况,则在情况发生变化的当日,该金融资产以公允价值确定的账面金额作为其新的摊余成本。对于金融负债的后续计量,初始确认后,企业一般应以摊余成本计量各种金融负债。为交易而持有的负债以及属于负债的衍生工具在初始确认后应以公允价值计量。IASC基于金融工具的分类处理,对金融工具公允价值变动产生的损益也分类处理。IAS39规定:(1)将所有因金融资产或金融负债公允价值变化形成时产生的利得或损失,都计入当期的净损益。衍生金融工具除用于保值外,应认为是为交易而持有。(2)只将那些与交易而持有的金融资产或负债相关的公允价值变动计入当期净损益,直到该金融资产出售,才将己实现损益计入损益。(三)运用公允价值计量所有的金融工具仍有一定难度笔者认为,IASB(含其前身IASC)和FASB在制定金融工具会计准则的过程中,都确立了以公允价值计量所有金融工具的目标。从他们制定的一系列金融会计准则来看,FASB着重以金融工具会计实务为基础来制定准则;IASB一直试图能够将金融工具的披露与计量和确认分开,能够将所有金融工具包括衍生金融工具合为一个综合准则,并力求与FASB保持一致,但将所有金融工具均按公允价值进行计量仍有一定难度。三、关于公允价值会计的争议(一)银行界反对公允价值会计的原因公允价值的产生起源于大量金融衍生工具的出现,而银行又是涉及到金融衍生工具交易最多的机构,因此,“公允价值”一被提出,便引起了银行业人士的关注,国际上以巴塞尔委员会为代表的各银行机构对银行业应用公允价值会计均持谨慎乃至反对态度。 银行界反对的理由大致从以下几个方面来分析:1、银行职能的发挥问题传统的会计计量模式是一种以历史成本为基础的混合计量模式,是修正的历史成本模式,由于对不同资产、负债采用不同的计量模式,因而具有很大的不规则性,而公允价值会计模式由于要求所有资产和负债均采用公允价值进行初始和后续计量,故可以减少这种不规则性。但银行界人士认为,修正历史成本会计模式可以更好地反映银行业绩。因为银行的职能之一是作为长期资金的提供者,这就要求对收益的计量不能只看资产一时的价格波动,还要看其长期的获利能力。而公允价值会计要求对资产和负债在期末采用公允价值计量,并将因此导致的收益变动计入当期损益,没有反映出银行在长期资金提供上可能带来的收益。银行长期贷款业务的利润是建立在对借款人的信誉以及客户关系的培养上的,是在整个交易期间逐渐获得的,不取决于短期的变化。而采用公允价值计量时,银行的放款决策将不再根据借款人的信誉或出于对客户关系的考虑来做出,而更多考虑的是短期因素对银行利润的影响。由于长期内不确定因素太多,在这种情况下,进行长期贷款显然是不明智的,这将有损银行作为长期资金提供者职能的发挥。2、信息的可靠性问题许多银行业人士认为,公允价值会计之所以被认为是必要的,是因为传统的混合计量会计模式本身所固有的不同计量项目在计量属性选择上的主观性,以及与之相连的在衍生金融工具上按两种不同基础进行计量所带来的问题。但是,事实上,当缺少相应市场信息时,对银行业务的公允价值计量包含了过多的主观估计,包括对流动性、信用状况、抵押和客户行为的估计。这些主观估计损害了公允价值的客观性,使其相对于传统会计模式的优越性无法得以体现。许多银行业人士认为,公允价值仅仅是在概念上比较优越,运用公允价值进行计量并不能保证其信息的可靠性。3、盈余管理问题如前所述由于公允价值会计的应用涉及大量的主观判断,极有可能导致重大的企业盈余管理问题。公允价值会计模式下,只要对估价程序作些许改动就可能对计量结果产生重大影响,因此,与历史成本模式相比,利用公允价值会计来进行盈余管理控制变得更容易,不能真实的反映出银行盈余管理情况。4、银行形象问题银行的经营活动很大程度上建立在人们对其经营业绩的信心的基础上。这就要求银行的业绩应当相对稳定,不要大起大落。而采用公允价值进行计量,并将由此产生的收益变动计入当期损益,会导致银行收益波动,不利于稳定经营,有损其财务形象,加大经营风险。5、资本充足率问题根据巴塞尔委员会的要求,银行的资本充足率为8%,但该比率的确定是建立在传统会计模式之上的。实行公允价值会计,意味着许多银行传统的资产负债比例将有很大变化,8%的资本充足率是否还合适,如何应对由此可能带来的资本不足问题,至今还没有令人满意的答案,这也是许多银行业人士对实行公允价值持谨慎态度的一个很重要的原因。除了以上的分析以外,还有很多持反对及谨慎态度的言论 转自刘刚,杨俊梅.国外银行业对在银行业中应用公允价值会计的态度综述J. 财务与会计, 2004,(11).如下:1999年,英国金融服务管理局的David Swanney撰文到:“在考虑问题的答案之前我们需要清楚地知道问题的所在。我们采用公允价值会计还是历史成本会计的目的何在,是为了计量银行的利润或损失还是为了在资产负债表上报告银行的价值?伴随着公允价值会计的应用,大量的问题应运而生。我们是否在计量经济收益?如果是,那将意味着对会计的巨大变革,将要求对报表使用者使用会计信息的方法做巨大变革。投资者和债权人是否意识到了这一点?他们理解这一点吗?公允价值对交易账簿和银行账簿而言是否同样有意义?我们能辨别出经济收益吗?经济收益和现金流量的关系是怎样的?在公允价值基础上,如何计算资本充足率?”David Swanney的这段话,充满了对实施公允价值会计可能引发的一系列问题的忧虑。2000年4月,巴塞尔委员会在其就国际会计准则问题向七国财长和央行行长的报告中表示:“实施公允价值会计可能带来的收益还不是很确定,而且缺少计量公允价值的指南,所以,本委员会不认为,对所有的金融资产和负债实施完全的公允价值会计的时机已经到来。”该报告,虽没有完全否定公允价值会计,但显然巴塞尔委员会对公允价值会计在当时的应用持谨慎态度。2000年5月,美国联邦储备委员会主席Laurence H Meyer在给美国财务会计准则委员会的一封信中谈到:当资产负债表中的大量项目采用公允价值计量时,那就意味着有意或无意的偏见将会产生。在这种情况下,报告公允价值将有可能导致管理部门的自我吹捧。其结果是企业只需通过对估价程序进行表面看来很小的更改就可以实现对利润和资本的操纵。作为金融机构的监管者,多年来,我们对金融机构的风险管理进行评价的经验表明,公允价值会计模式要求大量的假设,而这些假设很细微的改变都会对结果产生巨大的影响。出于上述考虑,我们不认为在当前使用公允价值会计模式编制主要的财务报表在本质上比历史成本更优越。由此可见,美联储对公允价值会计并不持支持态度。类似的言论还有很多,在对银行尚未实际运用公允价值进行计量之前,凭着银行界及相关金融机构对公允价值的理论研究及预测,银行界及其监管部门普遍认为在对金融工具核算时引入公允价值将会对银行各方面产生不利的影响。(二)FASB和IASB支持公允价值会计FASB和IASB认为,在银行中运用公允价值将带来许多好处,其一,用公允价值计量衍生金融工具将使其能在表内得到反映,这使财务报告使用者能更好地理解企业的真实财务状况,也容易评价企业通过使用衍生金融工具进行风险管理的有效性;其二,削弱了提前确认利得(cherry-picking)的动机,根据传统会计计量模式,金融工具价值的变动仅在实际发生时予以确认,这样,银行可能仅仅为了增加会计利润而进行某项交易,从而掩盖核心业务的不良业绩;其三,公允价值的应用可以使银行所采用的多种金融工具计价模式相一致,可以实现对金融工具在相同的时点、根据相同的原则进行计量。IASB还认为推广使用公允价值能够改进银行的信息披露状况,银行信息披露直接关系存款人、股东和其他相关者的利益,关系到金融稳定和安全。随着金融工具的不断创新和普遍使用,以历史成本为计量基础的会计信息已不能准确反映银行经营的真实状况,所以实施公允价值计量应该成为国际银行界改进信息披露的重要工作目标。具体与历史成本相比,公允价值具有如下两个方面的优越性:1、相关性优于历史成本。公允价值反映的是在特定时点和特定的经济状态下,市场对资产或负债的定价。公允价值的变化,也反映市场对资产或负债的价值所认可的变化。公允价值可以说是会计环境变化的产物。也就是说,公允价值是反映传统经济情况对资产或负债的影响在市场上的评价的,它是随着经济情况的变化而变化的。而历史成本反映的是在资产获得时或负债形成时市场对其价值的评价,市场对其定价所发生的变化只有在资产转让清算或负债偿还时才被反映出来。2、公允价值为管理者决策提供更好的基础,不仅反映了管理层取得或销售资产和发生或清偿负债的决策,而且反映了其继续持有资产和承担负债的决策的影响。历史成本计量忽略持有资产或承担负债决策的影响,因为它只是当售出资产或解除负债时,才反映公允价值变化的影响,而不是在持有资产或承担负债的期间反映。总之,与历史成本相比,公允价值具有信息及时、充分、因面向市场而客观可比、全面反映管理层决策水平等特性。通过上面的分析,可以看出,在公平的市场环境下,企业对资产或负债按公允价值进行计量,可以及时、真实地反映企业资产或负债的价值变化,有利于正确决策。总之,尽可能地反映企业真实的情况是财务会计的基本职能,也是会计信息决策有用观的基本要求。当然在实务中,由于市场的缺乏和非完全有效以及各种估价技术的不成熟,财务会计无论采取任何属性,都只能近似地取得交易或事项的公允价值。在FASB发布了SFAS107(1991)要求企业按照公允价值报告金融工具的价值后,便对商业银行产生了较大的影响,Barth(1994)以银行为样本选取了1971年至1990年的数据,研究发现证券投资的公允价值具有很强的解释能力,而历史成本相对于公允价值不具备增量的解释能力。Nelson(1996)根据资产规模选取了一百多家最大的银行,结果表明,只有证券投资相对于账面值具有增量的价值相关性,并无可靠的证据表明贷款、存款、长期债券和表外金融工具的公允价值具有增量的价值相关性。Barth、Beaver、Landsman(1996)选择了美国136家银行1992年和1993年的数据,考查了证券投资、贷款、长期债务、存款和表外项目的公允价值的相关性,发现前三者的公允价值在历史成本的基础上均具有增量的解释能力。Gray(2003)的研究表明,商业银行以公允价值计量资产、摊余成本计量负债,在利率变动期间会严重歪曲银行的业绩,而且在金融工具中应用全面的公允价值会计是可行的。(三)推行公允价值会计是一种必然趋势笔者认为,尽管各国银行业人士对公允价值的应用还心存疑虑,且运用公允价值进行计量确实会带来一些影响,但是包括FASB和IASB等在内的国际上最具影响力的几个会计准则制定机构都已经明确表示了对公允价值会计的支持,且一些对于银行的实证研究证实了应用公允价值的可行性。因此,采用公允价值计量模式已经成为一种趋势,而对金融资产和负债采用公允价值计量可以说是为全面实施公允价值会计积累经验的一个步骤。四、 公允价值会计在我国银行中的应用财政部要求上市和拟上市银行在2007年1月1日实施近期出台的四项金融工具会计准则,以加速我国商业银行在会计信息披露上与国际会计准则接轨。其中,金融工具确认和计量第51条规定:存在活跃市场的金融资产或金融负债,活跃市场中的报价应当用于确定其公允价值;第52条规定:金融工具不存在活跃市场价格的,应当采用估值技术确定其公允价值,采用估值技术得出的结果,应当反映估值日在公平交易中可能采用的交易价格。实务中,目前我国只有少数商业银行有能力运用估值技术,并且运用估值技术确定公允价值会增加商业银行的操作成本。同时,由于运用估值技术需要可靠的估值计量模型,而模型的确定需要考虑金融工具的利率、汇率等风险,还需要以一个相当长的时间序列数据为基础,模型的确定是依靠现金流量折现法还是期权定价模型都需要商业银行管理人员的会计判断,不同的商业银行采用的估值模型的不统一必然弱化银行间会计信息的可比性,估值模型各种参数的确定同样避免不了人为主观因素的影响。新准则中对公允价值变动形成的利得或者损失有两种做法:损益递延或者直接计入当期损益。由于我国税法不允许确认任何不确定性收入和费用,造成了会计利润与应税利润的不同,因此新准则对预计损益的确认会引起应纳税所得额的调整。比如金融工具确认和计量第38条规定:(1)以公允价值计量且其变动计入当期损益的金融资产或者金融负债,公允价值发生变动形成的利得或者损失应当计入当期损益;(2)可供出售的金融资产公允价值发生变动形成的利得或者损失,除减值损失和外币货币性金融资产形成的汇兑损益外,直接计入所有者权益,在该金融资产终止确认时转入当期损益。在计算所得税时,(1)规定直接计入当期损益的公允价值变动在税法上是不能得到承认的,在调整应纳税所得额时,这些收益将被作为永久性差异予以剔除,而规定(2)中的操作手段,实质上是将因公允价值的变动形成的利得或者损失予以递延到每个期间的所有者权益中,直至终止确认金融资产的时候再将损益从所有者权益中转出,一次性纳入利润表,这种处理方法并不影响当期应纳税所得额的调整。中国银行副行长周载群在最近接受记者采访时说 转自中国会计视野网站( ),中国从2007年起开始实施的新会计准则对于完善中国金融市场,强化商业银行公司治理和提高国际竞争力具有重要意义。周载群说,引入了公允价值的新准则体系从质量和内容两方面规范会计信息,披露要求更为严格,增强了银行信息披露的透明度,加强了外部监管者、企业管理层以及投资者对上市商业银行的监督约束作用,有利于强化公司治理,推动企业建立有效的激励和效益约束机制,锻炼和提高企业的市场适应能力,从长远来看,是非常有利于企业发展的。他同时指出,新准则与国际财务报告准则趋同,以公允价值为基础的财务报告能够更为准确地反映企业的财务状况和经营成果,使中国银行根据国内和香港两地股市要求分别按中国会计准则和国际财务报告准则编制的两份财务报表之间的差异基本消除,提高了财务报告的相关性及可理解性,降低了信息披露成本,有利于银行拓展国际业务。周载群指出,国际财务报告准则和新企业会计准则以公允价值计量金融工具和金融交易,对风险和风险防范进行了标准化计量,有利于企业提高风险管理能力。同时也要求企业在会计确认和计量方面做出更多的职业判断,提高风险管理水平,尤其对国内商业银行的人员素质、信息系统建设以及配套管理制度建设等提出了一定挑战。目前,中国银行正在对各产品领域进行全面梳理,将现有业务管理模式、操作流程、产品设计思路及电算化系统现状与新准则的要求进行比照,寻找存在的差距,研究具体的解决方法,建立健全配套制度,全面提升银行的内部管理水平,完善公司内部治理。五、全面引入公允价值会计可能产生的负面影响及应对措施(一)可能产生的负面影响1、增加银行财务报表项目的波动性在使用公允价值进行计量的情况下,随着经济环境的变化和风险状况得到更好的反映,银行财务报表项目的波动性会有所增加。由于使用公允价值会计进行计量,金融工具在其存续期间引起的损益的变动将不能提供非常相关的信息甚至可能误导报表使用者。在工具的开始日和到期日,公允价值会计和现行会计方法对银行财务报表的影响是一致的,但在这两个时点之间,公允价值会计会导致更大的波动性,这与持有该工具的意图不相一致。2、难以确定金融工具的公允价值在公允价值会计下,确定某些金融工具的公允价值,尤其是确定没有相关市场价格的金融工具的公允价值,可能会比较困难。对于风险特征相似的金融工具,现有的估价模型计算出的公允价值有可能产生较大差异。通常情况下被用来估计模型参数的时间序列太短,无论市场参与者还是监管者都认为当前的估价模型需要进一步改进。更重要的是假定各金融机构根据不同的假设使用不同的模型,其公允价值及对损益账户的影响在不同银行之间可能不可比。这与公允价值会计的目标相违背。对于外部审计来说,证实通过模型获得的公允价值是否可靠将极其富有挑战性。3、出现误导投资者决策的信息使用公允价值会计,银行自身信用风险的恶化将导致其自身债券价值的减少,因而减少负债的公允价值。如果资产的价值没有变动,便会引起股东权益的增加,因为股东权益等于资产和负债的公允价值的差额。这样银行自身信用风险的恶化反而导致偿债能力的提高,这与事实相矛盾,会给投资者以错误的信息。 4、导致资源的无效配置和投资行为的次优化根据公允价值会计提前确认风险,会使信用状况因此而更不稳定的债务人,如中小型企业和处于创始期的公司,将更难以获得银行贷款或者只有在更苛刻的条件下才能获得贷款;而且发放贷款的周期性也可能会加剧,将会导致资源的无效配置以及投资行为的次优化,进而改变银行的经营方式。5、影响银行整体的财务弹性公允价值会计的全面应用可能影响银行以权益或准备金的形式建立财务储备的方式。资产负债表项目波动性的增加将导致特定财务比率(如最低偿债能力比率以及导致采取强制性提前收回贷款或降低信用等级等行动的财务比率等)的临界值被打破的可能性增大。为了避免因未预期的价值变动而激活这些触发器,应用公允价值会计时,银行可能会建立更多的财务储备。从长期看来,这样一种态势将对银行整体的财务弹性产生不利的影响。(二)应对措施笔者认为,根据以上全面采用公允价值计量模式可能带来的负面影响,银行应该采取以下的应对措施:1、应充分认识到公允价值计量模式的优点。一方面,可以为会计信息利益相关者提供更真实准确的会计信息,同时也为银行提供了一条查找自身不足,提高应对风险能力的有效途径。银行应在充分利用公允价值会计信息的基础上建立适合自身的市场风险预警机制,更好的管理风险资产。2、应及时了解衍生金融工具市场价值的变动,建立一个独立的价格制定部门负责公允价值的确定,对于没有活跃市场的金融工具,尽量用估算出来的公允价值计量,因为估算出来的公允价值毕竟是以市场为基础的,在使用估值模型时机尚未成熟时,其计算出来的公允价值涉及的参数比较多,准确性较差。在确定公允价值的过程中,商业银行仍然应该遵循稳健性原则,不能根据其反映出的报表项目短期内的波动性来做出各种相关决策。避免因公允价值持续波动导致收益较大波动最终引起公众的不信任。3、银行应招聘和培养一些高层次的、能够准确把握市场行情、具有敏锐风险意识且对于银行确定公允价值的认定标准,计提金融资产减值准备和在贷款、投资管理等方面有着比较深刻认识的金融人才,并配备专门人员管理金融工具尤其是衍生金融工具。同时加强内控制度建设,避免个人单独操盘,防止决策失误,实现风险资产管理专门化。4、应建立庞大的支持系统,如建立健全风险管理体系、估价体系、内部控制体系等,将各个业务放置到系统当中,并将业务的有关情况在系统中进行实时反映。商业银行还必须建立风险管理体系和内部控制体系才能充分了解使用公允价值的影响,并且以有效的方式加以管理、监控和报告。六、结语就目前的趋势来看,实施公允价值会计不仅是银行业、而且是整个会计界所面临的问题。一般认为,会计模式由传统混合计量模式向公允价值会计模式的转变是一种必然趋势。而从公允价值率先在银行的实际应用来看,其情况还属乐观,但需逐渐完善并针对其带来的一些问题及时采取应对措施。以上观点是我通过阅读大量的资料所得出来的,由于我的学识水平有限,本文还存在很多不足之处。比如,文章没能获取银行业最新的财务报表来对公允价值在银行中的最新运用情况进行细致的研究分析,且深度还有所欠缺;对我国金融工具计量相关会计准则与国际会计准则的研究还不够全面等。参考文献:1财政部.企业会计准则2006.北京:经济科学出版社,20062高静.对金融会计新准则相关问题探讨J.时代金融,2006,(8),170-171. 3冷刚.试析金融工具确认和计量暂行规定对拟上市银行的影响J. 金融会计,2006, (1),8-10.4李荣林.金融工具会计D.上海:复旦大学,2000.5李殿承.执行金融工具与确认准则对银行经营的影响分析J.会计之友(下),2006,(8),66-67.6刘刚.公允价值会计D.北京:财政部财政科学研究所,20027罗胜强.美国公允价值会计的发展历程及其启示J.上海会计,2006,(4). 8美国财务会计准则委员会.美国财务会计准则M.财政部会计准则委员会译.北京:中国财政经济出版社,20029任世驰,陈炳辉.公允价值会计研究 J. 财经理论与实践,2005,(133).10石本仁 ,洪泓.IASB金融工具会计准则制定历程及特点J.财会通讯(综合版),2005,(3),71-72.11石本仁,洪泓.对FASB金融工具会计准则制定情况的总结及借鉴J. 财会月刊,2005,(14),64-65.12司春明.对公允价值应用的探讨D.北京:首都经济贸易大学,200613司振强.金融会计国际化对我国商业银行的影响J.金融会计,2006,(3),10-11 . 14王奇波,陈宇峰.论公允价值计量与国有银行改制上市J.财会通讯(学术版),2005,(5),93-95. 15汪红.新会计准则对我国商业银行的影响分析J. 广东经济管理学院学报,2006,(3). 16汪祥耀等.国际会计准则与财务报告准则研究与比较M.北京,立信会计出版社,2004.17夏博辉.新会计准则体系下中国银行业的对策J. 中国金融,2006,(11). 18项有志,庄世虹,马红军. 新会计准则对银行会计核算的影响J. 金融会计,2006,(7),21-23.19叶蓓,张宇.运用公允价值计量改进商业银行信息披露J.财会月刊,2006,(15),34-35.20叶建芳.中国与国际会计准则比较研究(M).上海:上海财经大学出版社,200521于永生.美国公允价值会计的应用研究J.财经论丛,2005,(5),90-96. 22张志杰.金融会计准则对商业银行财务状况的影响分析J.财政监督,2006,(6),28-31.23朱海林,王展翔,柳元首,董雨红,冯敏红.公允价值会计对欧洲银行业的影响:金融稳定性视

    注意事项

    本文(公允价值会计在银行中的应用.doc)为本站会员(文库蛋蛋多)主动上传,三一办公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上载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 若此文所含内容侵犯了您的版权或隐私,请立即通知三一办公(点击联系客服),我们立即给予删除!

    温馨提示:如果因为网速或其他原因下载失败请重新下载,重复下载不扣分。




    备案号:宁ICP备20000045号-2

    经营许可证:宁B2-20210002

    宁公网安备 64010402000987号

    三一办公
    收起
    展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