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来到三一办公! | 帮助中心 三一办公31ppt.com(应用文档模板下载平台)
三一办公
全部分类
  • 办公文档>
  • PPT模板>
  • 建筑/施工/环境>
  • 毕业设计>
  • 工程图纸>
  • 教育教学>
  • 素材源码>
  • 生活休闲>
  • 临时分类>
  • ImageVerifierCode 换一换
    首页 三一办公 > 资源分类 > DOC文档下载  

    急救护理学自考笔记 自考资料.doc

    • 资源ID:4121611       资源大小:34KB        全文页数:5页
    • 资源格式: DOC        下载积分:8金币
    快捷下载 游客一键下载
    会员登录下载
    三方登录下载: 微信开放平台登录 QQ登录  
    下载资源需要8金币
    邮箱/手机:
    温馨提示:
    用户名和密码都是您填写的邮箱或者手机号,方便查询和重复下载(系统自动生成)
    支付方式: 支付宝    微信支付   
    验证码:   换一换

    加入VIP免费专享
     
    账号:
    密码:
    验证码:   换一换
      忘记密码?
        
    友情提示
    2、PDF文件下载后,可能会被浏览器默认打开,此种情况可以点击浏览器菜单,保存网页到桌面,就可以正常下载了。
    3、本站不支持迅雷下载,请使用电脑自带的IE浏览器,或者360浏览器、谷歌浏览器下载即可。
    4、本站资源下载后的文档和图纸-无水印,预览文档经过压缩,下载后原文更清晰。
    5、试题试卷类文档,如果标题没有明确说明有答案则都视为没有答案,请知晓。

    急救护理学自考笔记 自考资料.doc

    科目:急救护理学名词解释题目录1.1急救护理学1.2院前急救1.3医院急诊科1.4重症加强治疗病房1.5急救医疗服务体系2.1院前急救2.2院前急救的运行方式2.3急救半径2.4反应时间3.1.分诊4.1稽留热4.2弛张热4.3间歇热4.4抽搐4.5昏迷4.6腹痛4.7发热6.1心肺脑复苏6.2心脏性猝死6.3心脏骤停6.4脑复苏6.5无脉性室性心动过速6.6高级生命支持6.7延续生命支持6.8基础生命支持7.1灾难医学7.2灾难救援医学7.3灾难救援护理8.1低血容量性休克8.2过敏性休克8.3心源性休克8.4.休克9.1水中毒9.2低血钙症9.3高钙血症9.4代谢性酸中毒9.5代谢性碱中毒9.6呼吸性酸中毒9.7呼吸性碱中毒10.1复合伤10.2“黄金一小时”10.3代偿性抗炎反应综合征(CARS)10.4连枷胸10.5大量血胸10.6.多发性创伤12.1急性中毒12.2反跳12.3中间综合征13.1心力衰竭13.2缺血性脑卒中13.3上消化道出血13.4急性重症胆管炎13.5急性胰腺炎13.6急性肾衰竭13.7糖尿病酮症酸中毒13.8急性呼吸衰竭13.9急性心力衰竭14.1脓毒症14.2.脓毒性休克。14.3.多器官功能障碍综合征名词解释题答案1.1急救护理学是以现代医学科学、护理学理论为基础,研究各类急性病、急性创伤、慢性疾病急性发作以及危重病人抢救与护理的一门综合性应用学科。1.2院前急救是指急危重症病人进入医院前的医疗救护,包括呼救、现场初步复苏、途中监护和安全运送。1.3医院急诊科是接收、处理日常急诊就诊,以及对院外转送的急诊危重病人进行院内救治的重要场所。简答题目录1.1简述急救护理学的重要作用。1.2简述急救医疗总体规划的内容及目的。2.1简述院前急救的任务与原则。2.2简述院前急救实施救护的措施。3.1简述急诊护士应掌握的急救技术和技能。3.2简述分诊的等级。3.3简述根据病情分诊时病人的分类。3.4简述4种颜色分诊卡的应用。3.5简述急诊分诊的标准。4.1简述发热的病情估计。4.2简述物理降温的注意事项。4.3简述咯血的机理。4.4简述严密观察有无窒息的表现。4.5简述咯血先兆的处理。4.6简述咯血的急救与护理。4.7简述抽搐发作形式的特点。4.8简述呼吸困难的病情观察。4.9简述胸痛的发病机制。4.10简述腹痛的发病机制。4.11如何鉴别呕血和咯血?5.1简述入住ICU的指征。5.2简述ICU护理人员基本技能要求。5.3简述ICU设备及药品管理。5.4简述危重病人入室快速评估与监护的内容。5.5简述危重病人全身体检与监护的内容。6.1简述心脏骤停的临床表现。6.2简述除颤的注意事项。6.3简述除颤与CPR的配合。6.4简述ACLS的方法。6.5简述复苏药物的给药途径。6.6简述神经功能支持的措施。6.7简述判断心肺复苏是否有效的指标。7.1简述灾难医学的主要任务。7.2简述灾难救援医学的主要特点。7.3简述灾难救援中护理人员的基本要求。7.4简述灾难救援护理的内容要点。7.5简述灾难现场检伤分类标准。7.6简述灾难致伤的检伤分类标志。7.7简述灾难救护的灾前准备原则。7.8简述灾时医院感染预防与控制基本原则。7.9简述灾后传染病预防和控制原则。7.10简述灾难医学心理干预的基本原则。7.11简述伤员转运的基本原则。7.12简述伤员转运与接收医院的衔接。8.1简述休克的急救和护理要点。8.2简述中心静脉压和动脉压变化的意义。8.3简述低血容量性休克的临床表现。8.4简述低血容量性休克的失血量估计。8.5简述心源性休克的临床特点。8.6简述心源性休克的急救和护理要点。9.1简述脱水的分型和概念。9.2简述低渗性脱水的急救与护理措施。9.3简述高渗性脱水的临床分度、急救与护理措施。9.4简述水中毒的临床表现。9.5简述高钾血症的病因与发病机制。9.6简述低钠血症的急救与护理措施。9.7简述高钠血症的急救与护理措施。9.8简述低镁血症的急救与护理措施。9.9简述高镁血症的急救与护理措施。9.10简述低钙血症的急救与护理措施。9.11简述高钙血症的急救与护理措施。9.12简述高钙血症的病情评估。9.13简述代谢性酸中毒的病因和发病机制。9.14简述急性或严重代谢性碱中毒时的主要功能与代谢障碍。9.15简述代谢性碱中毒的急救与护理措施。9.16简述慢性呼吸性酸中毒的病情评估。9.17简述呼吸性酸中毒的急救与护理措施。9.18简述呼吸性碱中毒的病情评估、急救与护理措施。10.1简述创伤致死的死亡高峰。10.2简述创伤初始评估的内容。10.3简述多发性创伤的临床特征。10.4简述MODS的定义以及创伤诱发MODS的机制。10.5简述多发伤的快速全面初步评估。10.6简述GCS评分及其意义。10.7简述颅脑损伤的伤情轻重分级。10.8简述颅脑损伤的对症治疗及并发症处理。10.9简述应考虑为进行性血胸的情况。10.10简述心包填塞的定义及表现。10.11简述腹部损伤病人应进行剖腹手术的情况。10.12简述脊髓损伤的类型。10.13简述疑有脊柱、脊髓损伤的病人的搬运方法。10.14简述挤压综合征的评估。11.1简述中暑的发病机制。11.2简述先兆中暑的症状,以及先兆中暑、轻症中暑的救护措施。11.3简述如何对重症中暑患者对症处理及加强基础护理。11.4简述电击伤的病情评估。11.5简述淹溺的定义及分类。11.6简述淹溺的发病机制。11.7简述冻伤分度的临床表现与分区。11.8简述烧伤的发病机制。11.9简述强酸烧伤、强碱烧伤及吸人性烧伤的特点。11.10简述烧伤的现场急救。11.11.烧伤严重度的分类。12.1简述急性中毒的中毒机制。12.2简述毒物的吸收过程。12.3简述急性中毒的救护原则。12.4简述促进已吸收毒物排出的护理措施。12.5简述有机磷杀虫药中毒的三大综合征。12.6简述阿托品试验的方法及结果判断。12.7简述杀鼠剂中毒的临床表现。12.8简述杀鼠剂中毒的迅速清除毒物和促进已吸收毒物排出的救护措施。12.9简述杀鼠剂中毒的特异解毒剂。12.10简述急性一氧化碳中毒的临床表现。12.11简述急性一氧化碳的对症支持治疗。12.12简述常见药物中毒的发病机制。12.13简述常见药物中毒的对症支持治疗。12.14简述急性酒精中毒的临床表现。13.1简述急性呼吸衰竭的动脉血气分析。13.2简述急性呼吸衰竭的救护原则。13.3简述急性呼吸衰竭的救护措施。13.4简述监测急性呼吸衰竭动脉血气分析、脉搏血氧饱和度的要点。13.5简述急性心肌梗死的病因和发病机制。13.6简述急性心肌梗死的类型及危险分层。13.7简述急性心肌梗死血清心肌酶的改变。13.8简述MONA问候的内容。13.9简述急性心肌梗死PCI的护理要点。13.10简述急性心肌梗死溶栓治疗的常用药物及观察与护理。13.11简述急性心肌梗死病人需要服用的药物种类。13.12简述急性心力衰竭的常见病因。13.13简述急性心力衰竭的常见临床表现。13.14简述脑卒中诊疗的7个“D”。13.15简述脑卒中的常见症状。13.16简述脑卒中溶栓治疗的护理要点。13.17简述急性上消化道出血的救护措施。13.18简述急性肾衰竭的病因。13.19简述急性肾衰竭的临床表现。13.20简述急性肾衰竭多尿期的急救、观察及护理。14.1简述机体遭受严重损伤后经典的表现过程。14.2简述全身性炎症反应综合征的定义及其常见体征。14.3简述SIRS病人过度炎症反应的表现。14.4简述脓毒症和脓毒性休克的临床表现和治疗原则。14.5简述脓毒症和脓毒性休克的急救措施。14.6简述脓毒症和脓毒性休克急救中血管收缩剂和正性肌力药的使用。14.7简述MODS的诊断依据。14.8简述MODS的器官功能障碍的表现。14.9简述MODS的急救措施。15.1简述气道异物梗阻的原因及预防。15.2简述气道梗阻的识别。15.3简述使用Ec法进行简易呼吸皮囊通气的要点。15.4简述口咽通气管的适应证。15.5简述口咽通气管的并发症、禁忌证与注意事项。15.6简述食管一气管联合导管的适应证、禁忌证和注意事项。15.7简述环甲膜穿刺术的适应证、禁忌证和注意事项。15.8简述环甲膜切开术的适应证和禁忌证。15.9简述环甲膜切开术的并发症和注意事项。15.10简述气管插管完成后人工通气与胸外按压配合的方法。15.11简述气管切开术的适应证和禁忌证。15.12简述紧急针头胸腔穿刺减压的适应证、禁忌证及注意事项。15.13简述建立中心静脉途径的适应证和禁忌证。15.14简述建立中心静脉途径的并发症和注意事项。15.15简述建立骨髓腔内途径的适应证、禁忌证和注意事项。15.16简述艾伦试验的方法。15.17简述动脉测压导管置入与监测的注意事项。15.18简述动脉测压导管置入与监测的并发症。15.19简述同步电复律前的病人准备和不同节律所选择的合适能量。15.20简述同步电复律的并发症。简答题答案1.1简述急救护理学的重要作用。答:(1)急救护理学拓展了护理学的研究范畴;(2)急救护理体现了现代护理的水平;(3)急救护理在急危重病人抢救中的作用;(4)急诊护士与急危重病人及家属的沟通。1.2简述急救医疗总体规划的内容及目的。答:(1)总体规划内容包括:急救医疗单位及其可利用的人力和物资资源;急救人员、急救车辆、急救设备的装备标准,急诊医疗机构设置形式(急救中心、急诊科或急诊室);对医院急救能力的评价和分级,安排专科急诊的设置意见和发展规划;建立先进、可行、实用的社会急救通讯网络;国家和地方政府的救灾计划纲要和实施意见等。(2)总体规划涉及目标、资源、机构、人员、设备等方面以及财政预算拨款,其目的在于提高抗重大事故发生的急救能力,以防患于未然。2.1简述院前急救的任务与原则。答:(1)院前急救的任务:日常院前急救;灾害事故的院前急救;大型集会活动的救护待命;通讯网络中的枢纽任务;救护知识的普及。(2)院前急救的原则:先排险后施救;急救与呼救并重;先重伤后轻伤;先施救后运送;转送与救护相结合;院外和院内紧密衔接。论述题目录1.1.试述现代急救医疗服务体系的基本组成。4.1试述发热的病因。4.2试述抽搐的急救与护理。4.3试述呼吸困难的病因。4.4试述急性冠脉综合征、主动脉夹层动脉瘤及急性肺栓塞的急诊处理。4.5试述腹痛的急救和护理。6.1.试述心脏骤停的原因。7.1试述灾难救护的人员组成、要求及任务。7.2试述灾难伤员转运前的准备。7.3试述伤员转运途中的救护。9.1试述低钾血症的病因、急救与护理。9.2试述高钾血症的急救与护理措施。9.3试述代谢性酸中毒的病情评估。9.4试述代谢性酸中毒的急救与护理措施。10.1试述创伤进一步评估的内容。10.2试述多发伤的急救和护理措施。10.3试述脑水肿的治疗和护理。10.4试述胸部伤的急救和护理措施。10.5试述脏器损伤类型及其诊断方法。10.6试述肌肉骨髓损伤的急救和护理措施。11.1试述电击的急救与护理措施。11.2试述冻伤的现场处理和复温处理。11.3试述烧伤病人新鲜创面用药的选择以及创面包扎或暴露的选择。11.4试述神经毒和血循毒的发病机制。11.5试述蛇咬伤的伤口处理要点。12.1试述清除尚未吸收的毒物的护理措施。12.2试述常见药物中毒的临床表现。12.3试述对药物中毒者迅速清除毒物和促进已吸收毒物排出的救护要点。12.4试述常见药物中毒的病情观察与护理要点,以及健康教育。12.5试述急性酒精中毒的救护措施。12.6.试述急性有机磷农药中毒的抢救措施。13.1试述急性呼吸衰竭的临床表现。13.2试述急性呼吸衰竭的氧疗方法。13.3试述护理急性呼吸衰竭增加通气量,减少CO2潴留的要点。13.4试述急性心肌梗死的心电图特征。13.5试述急性心力衰竭的无创性和有创性监护的要点。13.6试述急性心力衰竭的药物治疗与观察。13.7试述脑卒中急诊室常规评估与急救的要点。13.8试述急性胰腺炎并发症的监测与管理。13.9试述急性肾衰竭少尿期的观察与护理。13.10试述糖尿病酮症酸中毒的救护措施。14.1试述全身性炎症反应综合征的急救要点。14.2试述脓毒症和脓毒性休克抗感染治疗的要点。15.1试述成人气道异物梗阻的急救管理的常用手法。15.2试述简易人T呼吸皮囊的注意事项和并发症。15.3试述鼻咽通气管的适应证、并发症和注意事项。15.4试述插管后证实导管位置的具体方法与步骤。15.5试述气管插管的禁忌证和注意事项。15.6试述气管切开术的注意事项与术后护理。15.7试述除颤的病人准备和操作步骤。15.8试述同步电复律的适应证、禁忌证和注意事项。论述题答案1.1.试论述现代急救医疗服务体系的基本组成。答:(1)急救组织管理机构:急救组织管理机构是制定国家、城市、地区、乡镇的急救医疗体系(EMSS)的指导方针、政策,制定发展急救医疗事业的规划、目标和措施的机构。(2)急救医疗总体规划是指在急救组织管理机构的领导下,全面负责急救医疗工作的组织实施和协调计划。(3)院前急救又称院外急救,已在急救医疗体系中占据最为重要的地位,反映了国家、社会对重大伤害、疾病的应急能力以及公民对疾病的自我急救和救助他人的知识和能力,也是急救医疗体系建立和发展的主要动力和现代社会急救医疗体系的重要标志。(4)急救通讯系统即急救网络中枢,是急救工作的联络、协调、指挥、调度、传达中心,使医院急救和院前急救工作的环节能紧密结合,反应迅速,安排合理,运行无阻,保证现场病人准确无误地运送到医院,也保证医院在危重病人到达前就做好充分准备,从而快速投入抢救。(5)急救专业培训和科普教育:国内外实践经验表明,对所有涉及急救工作的人员,如警察、消防人员、驾驶员等进行急救培训(包括生命急救技术,如胸外心脏按压、人工呼吸、止血、包扎、固定、搬运等),能在现场急救中发挥重要的作用。(6)区域急救体系:实行区域急救的原则,其目的是保证伤病员能就近获得迅速、有效的救治,避免长途运送而耽误时机,也避免急诊病人过分集中于少数医院,造成该院急诊病人多而耽误抢救时机。(7)院内急救是指充分发挥各级医院急诊科的作用,加强医院急诊科的建设,提高急诊科的应急能力。(8)急救医学科研和信息管理:从事急救医学科研是不断提高急救技术水平的重要途径。目录第一章绪论第二章院前急救第三章急诊科的建设与管理第四章常见急性症状的救护第五章重症加强治疗病房的建设与管理第六章心肺脑复苏第七章灾难致伤的救护第八章休克第九章水、电解质与酸碱平衡紊乱第十章严重创伤的救护第十一章环境及理化因素损伤的救护第十二章急性中毒的救护第十三章临床常见急危重症的救护第十四章多器官功能障碍综合征的救护第十五章常用急救护理技术模拟试卷填空题1.1急救护理学确定了急救护理实践的(角色)、(行为)和(过程)。1.21979年国际上正式承认急诊医学为医学科学中的第(23)个专业学科。1.3院前急救应首先建立有效的(呼吸)和(循环),恢复基础生命体征,再根据病情和现有条件采取输液等措施。1.4(医院急诊救护)是院前救护的延续,是EMSS中最重要而又复杂的中心环节。1.5ICU的管理特点是(强化与集中),其工作实质是(脏器功能支持)和(原发病控制)。模拟试卷一一、单项选择题(本大题共15小题,每小题1分,共15分)在每小题列出的四个备选项中只有一个是符合题目要求的。请将其代码填写在题后的括号内。错选、多选或未选均无分。1决定危重病人抢救能否取得成功的关键是A急救医疗总体规划B院前急救C区域急救体系D院内急救【B】2患者,男,45岁,因患呼吸衰竭出现上呼吸道梗阻伴有哮鸣音、气喘频率<10次分,脉搏<50次分,伴低血压。由此可将此人分诊为A类B类C类D类【A】3Braden评估预测有压疮发生危险的最佳诊断界值为A13分B14分C18分D23分【C】模拟试卷二多项选择题1.1下列关于我国急诊医学近30年来得到迅速发展的叙述,正确的是A1980年,卫生部召开了“建立城市急诊工作”的咨询会B1983年,卫生部颁布“城市医院急诊室建立”方案C1986年,中华医学会批准正式成立“中华医学会急诊分会”D1990年代,卫生部再次明确规定,在医院等级评审中,二、三级医院必须设立急诊科E2003年,国家投入了巨资建立和健全突发公共卫生事件紧急医疗救治体系【BCDE】1.2一个有效的急救医疗服务体系包括A完善的通讯指挥系统B现场救护C有检测和急救装置的运输工具D高水平的医院急诊服务和强化治疗E敏锐反应的专业品质【ABCD】1.3院内急救的人手点包括A开展急救技术的普及培训与教育B强调急诊科设置的标准化C重视对医院急诊能力的分级D重视急救中心的建设E急诊科设立监护病房或病床【BCDE】1.4急救医学科研和信息管理的内容包括A抢救方法B操作规程C急救药物D器械的研制和改进E急救管理模式的研讨【ABCDE】2.1院前急救的特点有A社会性B突发性C紧迫性D风险性E复杂性【ABCDE】单项选择题1.1北欧出现世界上最早的用于监护呼吸衰竭病人的监护病房的时间是A20世纪80年代初期B20世纪60年代初期C20世纪50年代初期D19世纪50年代初期【C】1.2美国医学会正式承认急诊医学为一门独立学科的时间是A1968年B1972年C1975年D1986年【B】1.3美国形成全国性的急救医疗网络的时间是A1965年B1973年C1976年D1980年【C】1.4我国开始建立正式的急救医疗服务体系的时间是A1965年B1973年C1976年D1980年【D】2.1根据现代医学急救的观点,猝死病人抢救的最佳时间是A4分钟B10分钟C25分钟D30分钟【A】案例分析题4.1.患者,女性,37岁,因甲亢行甲状腺大部切除术,术后第一天,患者出现进行性呼吸困难、烦躁、发绀等症状。请回答:(1)该患者发生了什么并发症?(2)写出对患者的急救与护理措施。4.1.答:(1)呼吸困难。(2)提供舒适环境,利于病人放松和休息。维持舒适体位:a根据病情,抬高上部躯干4075度,使膈肌活动不受限制,利于肺和呼吸肌的扩张,以减轻呼吸困难。b若无法躺下或坐下,可采取背靠墙,重心位于双脚、上半身前倾的姿势,使胸廓和横膈放松,以利于呼吸。C少数病人可取特殊卧位,如自发性气胸者取健侧卧位,大量胸腔积液病人取患侧卧位,严重阻塞性肺气肿病人应静坐,缓慢呼气。保持呼吸道通畅:a协助意识清醒病人翻身和叩背,鼓励和指导其有效咳嗽,清除呼吸道分泌物。b痰液多且黏稠者,应根据医嘱给予消炎、祛痰、止咳、解痉或雾化吸入等治疗。C咳痰无力或痰不易咳出者,应给予吸痰。d意识不清的危重病人和严重呼吸困难者,应及时协助医生建立和维持人工气道,如气管插管并进行吸痰,做好机械辅助通气的准备工作。针对病情及时给予适当氧疗;为避免发生氧中毒,应根据血气测定结果,尽可能将吸入氧浓度控制在最低适宜范围。饮食护理摄取高纤维素、易消化、不易产气的食物,预防便秘及腹部胀气而影响呼吸。心理护理使病人保持情绪稳定,增加其安全感,缓解因呼吸困难引发的恐惧。9.1.张某,女,35岁,肾脏功能障碍,快速输入5葡萄糖液后,头痛,极度乏力,神志不清,嗜睡,继而抽搐。请写出:(1)可能的医疗诊断是什么?(2)救护措施有哪些?

    注意事项

    本文(急救护理学自考笔记 自考资料.doc)为本站会员(laozhun)主动上传,三一办公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上载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 若此文所含内容侵犯了您的版权或隐私,请立即通知三一办公(点击联系客服),我们立即给予删除!

    温馨提示:如果因为网速或其他原因下载失败请重新下载,重复下载不扣分。




    备案号:宁ICP备20000045号-2

    经营许可证:宁B2-20210002

    宁公网安备 64010402000987号

    三一办公
    收起
    展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