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自考]自考学前教育原理专业考点要点复习资料.doc
-
资源ID:4121249
资源大小:68.50KB
全文页数:13页
- 资源格式: DOC
下载积分:8金币
友情提示
2、PDF文件下载后,可能会被浏览器默认打开,此种情况可以点击浏览器菜单,保存网页到桌面,就可以正常下载了。
3、本站不支持迅雷下载,请使用电脑自带的IE浏览器,或者360浏览器、谷歌浏览器下载即可。
4、本站资源下载后的文档和图纸-无水印,预览文档经过压缩,下载后原文更清晰。
5、试题试卷类文档,如果标题没有明确说明有答案则都视为没有答案,请知晓。
|
[自考]自考学前教育原理专业考点要点复习资料.doc
第一章 学前教育的基本问题(一)学前教育的本质识记:(1)学前教育的实施形式及其特征学前教育的实施主要有两种形式:一是学前家庭教育,主要由父母或其他照看者在家庭中实施;二是学前公共教育,主要由家庭以外的社会组织机构指派专人实施。家庭教育对学前儿童身心发展影响具有如下特点:1.家庭教育是幼儿接触最早的教育。2.家庭教育伴随终身。3.家庭教育是在潜移默化之中进行的。4.家庭教育是个别实施的。托幼机构教育特点:1.群体性。2.计划性。3.专业性领会:(1)学前教育的年龄范围和概念学前教育是指旨在促进学前儿童的身心全面、健康与和谐发展的各种活动与措施的总和。学前教育是人类教育活动的重要组成部分,是以特定年龄的幼年儿童为对象的教育。学前教育的年龄范围:一种认为从儿童出生一直到入小学前这一段时间的教育为学前教育,被成为广义的学前教育。另一种则为狭义的学前教育,专指37岁儿童的教育,以有别于3岁以前的乳婴儿教育。美国:学前教育仅指学前一年的教育。英国:35岁是基础阶段教育时期。前苏联:学前教育指27岁儿童的教育。(2)学前教育的历史发展与现状1.原始社会的儿童教育。在原始社会中,没有学前教育,对儿童实行的是公有公育。2.农业社会的学前教育。学前教育转移到家庭之中。重视生活照顾和身体养护,重视道德教育。3.工业社会早期的学前教育。在资本主义大工业生产兴起后,妇女开始走出家庭参加社会劳动,工人阶级孩子无人照管,思想家和政治家以及社会团体开始兴建最早的托幼机构。到19世纪末20世纪初,电气化技术出现,需要工人具备简单读写算知识,资本主义国家开始普及初等教育。重“育”少“教”。4.现代社会的学前教育。20世纪下半叶,国际间竞争转为科技的竞争和人才的竞争,在社会要求下,教育事业受重视,受教育对象的年龄逐渐下移。+现代学前教育的特征1学前教育事业成为社会公共事业。2.托幼机构教育职能进一步加强。3.扩大托幼机构教育规模,重视托幼机构教育质量。4.重视教师的专业化发展。5.重视对处境不利儿童的补偿教育。6.关注特殊儿童“回归主流”,实施全纳式教育。7.重视多元化教育,强调课程的文化适宜性。8.走向多元化。(二)学前教育的价值与价值取向识记:(1)价值、教育价值、学前教育价值、学前教育价值取向的概念价值:事物在满足人的需要中的有用性。教育价值:作为客体的教育活动与社会或个人等教育主体的需要之间的一种特定的关系。学前教育价值:学前教育与个体及社会的需要之间的关系。学前教育价值取向:学前教育活动主体根据自身的需要对学前教育活动的属性、功能等做出选择时所持的一种倾向。(2)学前教育价值选择对教育目的、课程设计与开发、幼师关系性质、教育评价的影响1.学前教育价值选择对学前教育目的的建构的影响:学前教育价值取向在很大程度上决定了人们是从个人需要还是从社会需要来构建学前教育目的,同时也决定了到底是从个人和社会的哪些方面的需求出发构建学前教育目的,因此学前教育价值取向既影响学前教育目的的视角差异,又影响着学前教育目的的内容差异。不同价值取向指导之下,可以产生不同的学前教育目的,给予个体和社会以不同的关注。2.学前教育价值选择对课程设计与开发的影响:学前教育价值取向制约着对学前教育课程的理解与开发。从对课程本质的界定到课程内容的选择和组织再到课程的评价,无不渗透着价值取向的问题。学前教育课程的价值取向经历了一个从知识本位到活动经验本位的演变过程。3.学前教育价值选择对师幼关系性质的影响:学前教育价值取向制约着师幼关系的性质。师幼关系经历几个阶段:“主体客体”关系、“主导主体”关系、“双主体”关系。4.学前教育价值选择对学前教育评价的影响:学前教育价值取向制约着学前教育评价。从学前教育评价标准的确立到评价内容、评价方法的选择无不体现学前教育价值的取向。实现学前教育价值的条件:1.必须遵循儿童身心发展的规律。2.应该符合社会的需求。 领会:(1)学前教育价值的内涵学前教育的价值主体可以分为两大类,即社会主体和个体主体。学前教育作为价值客体必须满足社会和幼儿个体两者的需求,由此产生了学前教育的社会价值和个体价值。+识记的概念。(2)学前教育价值取向历史变迁1.我国封建社会主要以儒家思想为主导思想,在这种思想影响下,人们更为重视学前教育所具有的伦理价值。2。解放以来至70年代末,中国学前教育主要履行着服务于政治的功能,人们所看好的是学前教育的政治价值。3.随着70年代末工作重心转移,学前教育不仅具有政治价值,还具有了经济价值。4.改革开放带来西方文化的冲突与融合,学前教育提出并确立文化价值。5.现在随着西方人本主义思潮的渐入,国内也出现了反对“物化”,强调“人化”的主体性思潮,学前教育开始重视育人价值,和社会价值并列为学前教育的两大基本价值。运用:运用所学理论分析当前我国学前教育价值取向上所存在的误区(三)学前教育的功能识记:(1)学前教育功能的特征1.客观性。学前教育功能是客观存在于学前教育之中的,是学前教育的客观属性。2.多样性。结构多样性,功能多样性。3.整合性。学前教育自身是个完整系统,与社会个人互相依存。4.方向性。学前教育功能是指向一定方向的,有正负之分。(2)学前教育功能的分类1.从承受对象的不同来划分,区分出学前教育的个体功能和社会功能两大类。2.从作用的层次来分,可以分出基本功能和派生功能。基本功能:促进个体的社会化和个性化。派生功能:促进社会发展的进步。3.从作用的方向上来分,可以分为正向功能和负向功能。(正向功能是指学前教育对个体发展和社会发展所具有的促进功能;负向功能是指学前教育的消极作用)。4.从作用的表现形式上,可以分为显性功能和隐形功能。(3)学前教育的个体功能与社会发展功能学前教育的个体功能:是指它可以促进儿童在身体、认知、社会性、情感等方面的健康全面和谐的发展。学前教育的社会功能也被称为工具功能,主要表现为对社会政治、经济、文化、社会稳定等方面的影响作用。 领会:学前教育功能的概念及其与职能、价值等之间的关系学前教育功能与职能的关系:学前教育功能是指学前教育所具有的能力和作用。学前教育职能是指学前教育必须实现的任务作用。学前教育功能是学前教育本身固有的客观属性,是由学前教育的结构所决定的,它是不以人的意志为转移的,学前教育功能是客观呈现的实际产生的作用,是一种实际效应;而学前教育职能强调的是学前教育的职责,是从主观意愿出发评判学前教育应当发挥何种作用,是一种期待效应。学前教育功能与价值的关系:功能是事物固有的,而价值是主体与客体之间的一种特殊关系;功能是客观的,而价值既有客观性又有主观性。学前教育具有什么样的功能是由学前教育的结构和属性决定的,而学前教育有什么样的功能又决定了学前教育会有什么样的价值,所以学前教育价值可以理解为学前教育功能对于一定主体的意义。功能有正负之分,而价值只有正向的,能满足人们主体需要的而被人们肯定的学前教育功能才具有教学教育价值。运用:从功能论的角度分析“超前教育”与“神童教育”1.“超前教育”和“神童教育”所依据的“关键期”理论已经遭到质疑。“超前学前教育”等的一个重要理论依据就是个体多方面素质发展的关键期在儿童期。关键期和敏感期的确存在,但是不是意味着错过关键期和敏感期后发展的障碍就完全无法弥补。“超前教育”或“神童教育”把关键期的作用推至极化,导致了“早期经验决定论”,否定随后阶段发展的作用,关键期的起止时间不是适用于所有儿童的固定时间段。2.“超前教育”和“神童教育”都把教幼儿识字作为主要目标之一。提出“0岁扫盲,三岁读书”,任何方案都必须是科学的,幼儿期是言语掌握迅速的时期,主要表现在口语方面,环境提供了丰富的听觉刺激及大量运用口语的机会,首先发展的是口语,对书面言语的理解与运用是在口语的基础上的,所以学前期儿童的语言发展任务应以口语为主。3.“超前教育”和“神童教育”为了在短期内取得惊人的效果,采取了单项强化训练的办法。儿童作为一个完整的人,其身心发展是一个相互联系的有机体,如果人为加速或强化某个方面的发展进程,会牺牲其他方面的发展为代价,破坏儿童和谐发展的正常进行。从终身教育角度看,这两种教育是杀鸡取卵。总之,“超前教育”和“神童教育”违背了儿童身心发展的规律,夸大了学前教育的功能和作用,学前教育只是影响因素之一,而且学前教育作用的发挥必须以儿童发展为原则,在儿童生理心理基础上才可能实现,这两种教育无视儿童发展规律,鼓吹学前教育万能,最终必将导致学前教育无能。 (四)学前教育的效益识记:提高学前教育效益的途径1.适度扩大托幼机构教育规模。2.提高托幼机构学前教育的质量。(托幼机构的教育质量是托幼机构教育效益最根本的内涵)。3.合理调整学前教育结构。4.优化托幼机构教育资源配置。(资源的优化配置、充分利用和不断开发是提高学前教育效益最直接、最有效的方法)。5.改革托幼机构教育体制和运行。(运行机制的改革可采用“两权”与“三制”。“两权分离”指所有权和办学权的分离。“三制”即园长负责制、全员聘任制、结构工资制)。领会:(1)学前教育效益的概念学前教育效益是学前教育所产生的结果,以及学前教育投入与产出的关系; (2)社会效益和个人效益学前教育效益可以分为个人效益和社会效益。个人效益是指接受学前教育的个人即幼儿获得的收益。个人效益又分为经济效益(是指个人接受学前教育,终身所能获得的收入扣除所支付的教育成本的净收益)和精神效益(是指学前教育给幼儿的心理与行为、认知与情感等带来的难以用直接的经济收益衡量的好处)。学前教育对幼儿的身心发展具有重要影响作用,高质量的适宜的学前教育能够促进幼儿的认知、社会性、情绪情感等方面的发展,并为幼儿一生的成长奠定良好的基础。学前教育的社会效益是指相对于正在接受学前教育的人,没在接受学前教育的人所得到的好处。社会效益也分为经济效益(指接受过学前教育的个体投入社会经济之后,引起的社会劳动生产率的提高和国民收入的增长)和精神效益(包括通过教育使人们对生活的意义的理解,对人与人、人与自然、人与社会关系理解的提升,对人们道德水平的提高的作用。概言之,是对于人类生活质量全面提高的贡献)。(3)内部效益和外部效益学前教育的内部效益就是指学前教育系统尽量减少浪费,提高教育质量,以促进幼儿全面和谐的发展。学前教育的外部效益则是指学前教育对义务教育等后续阶段教育和就业机会的影响。(五)学前教育的基本原则识记:我国学前教育的基本原则1.尊重和保护幼儿的原则。儿童保护工作首先是政府行为。我国是儿童权利公约缔约国之一。幼儿园工作规程规定尊重儿童。尊重幼儿要求:(1)尊重幼儿作为社会成员的基本权利和人格尊严(2)尊重幼儿作为学习与发展的主体的主体性(3)尊重幼儿学习与发展的个别差异。 2.和谐发展、全面培养的原则。要求在教育过程中注意使幼儿在各个方面得到发展,不能强调或突出某一方面发展或忽视与轻视另外一些方面的发展。3.教育影响协调一致的原则。家庭、幼儿园、社会、大众传播媒介等的教育影响都应按照教育目的的要求,互相配合,向幼儿施加正面的、积极的教育影响,努力消除不利因素影响,共同养育身心健康的儿童。在学前教育实践中,贯彻这一原则要求:(1)家庭与幼儿园联系配合(2)以法治教。4.寓教育于幼儿活动之中的原则。在学前教育实践中贯彻这一原则要求:(1)在幼儿一日生活的各种活动中对幼儿进行教育。(2)重视幼儿的游戏活动。5.教育引导发展的原则。主要体现在:(1)教育影响幼儿发展方向。(2)教育参与幼儿的发展,可以改善幼儿发展的水平与质量,不断引导幼儿发展,实现新的发展可能性。在学前教育实施中贯彻这一原则要求: 1)观察和了解幼儿已有学习与发展的水平、需要,敏锐地知觉到幼儿正在发展的学习活动和发展的新的可能性,支持与引导幼儿的学习与发展。2)创设能够激发幼儿主动学习的情境,主动地促进与引导幼儿的学习与发展。领会:我国学前教育的基本理论1.发展的整体观。幼儿的身心发展是相互联系、不可分隔的整体,任何一个方面的发展都会影响到其他方面的发展。幼儿年龄越小,身体发展与心理发展的各个方面之间的相互作用与影响变现得越明显。2.发展的多因素相互作用观。幼儿身心发展的因素划分为内部因素与外部因素。内部因素是指幼儿自身条件中得自于遗传与胎内环境的先天特点和出生后在发展过程中逐步形成的个体身心发展特征。外部因素指幼儿生活在其中的自然环境和社会环境。3.学习与发展的幼儿主体观。幼儿的主动学习是外部影响转化为幼儿发展的中介环节。学习与发展的个别差异性观点,是主体性观点的自然延伸。4.教育促进和参与发展的教育作用观。以幼儿现有身心发展水平、结构与特点为基础,教育可以不断有目的、有意识地为幼儿新的发展,创造新的学习环境与条件,提出新的学习与发展的任务与要求,并且把这种外部的教育要求,转化为幼儿自身的学习与发展的需要,从而使教育影响转化为紧促幼儿学习与发展的因素,引导和参与幼儿的学习与发展。5.活动是教与学的共同基础的教育途径观。幼儿的学习与发展,是与环境的相互作用中实现的,这个作用过程就是“活动”。正是通过活动,在幼儿身上形成着人所特有的心理特性与能力。 一、单项选择题(共1.4页,208题)1.1狭义的学前教育专指【C】岁儿童的教育。A01;B35;C37;D381.2美国【D】岁儿童为幼儿教育时期。A03;B05;C07;D081.3早期开端是【A】在20世纪6070年代建立的对处境不利儿童提供的补偿教育。A美国B英国C法国D日本1.4补偿教育是消除贫困,保障儿童学习与发展【D】的重要手段。A水平相同B能力相近C内容一样D机会均等1.5特殊儿童教育经历了以心理学模式为主的阶段,注重儿童的测试和【D】,进行特殊教育。A分班B分组C智力开发D分类1.6学前教育功能的客观性,是由学前教育的【C】决定的。A价值B职能C结构D效益1.7学前教育自身活动方式的不同,决定了其功能具有【D】之分。A大小B前后C上下D正负1.8在学前教育价值问题中,【C】是起点和基础。A价值认识B价值评价C价值选择D价值判断10.9收集评价资料的方法中,【C】的最显著特点是信息传递的往复性、流畅性和交流的及时性。A观察法B问卷法C访谈法D查阅材料法10.1020世纪70年代末以来,以【C】为中心,托幼机构教育质量评价工作大面积展开。A日本B中国C美国D。英国二、名词解释题目录(共0.4页,32题)1.1学前教育1.2学前教育价值1.3学前教育价值取向2.1狭义的家庭教育2.2托幼机构教育2.3社区教育2.4教育生态学3.1儿童观3.2幼儿教育观3.3显概念3.4隐观念4.1环境4.2幼儿园教育环境4.3幼儿园物质环境5.1幼儿教师榜样作用5.2主体性6.1混合班6.2幼儿行为辅导6.3同步教育6.4移情7.1幼儿园课程7.2课程模式7.3单元主题活动7.4生成课程8.1幼儿园教学8.2支架式教学8.3集体教学9.1因人施教9.2全纳式教育10.1托幼机构教育质量评价10.2托幼机构教育质量10.3托幼机构教育质量评价程序名词解释题答案1.1学前教育是旨在促进入学前儿童(06岁、7岁)的身心全面健康与和谐发展的各种活动与措施的总和,是以特定年龄的幼年儿童为对象的教育。1.2学前教育价值指学前教育与个体及社会的需要之间的关系。1.3学前教育价值取向指学前教育活动主体根据自身的需要对学前教育活动的属性、功能等做出选择时所持的一种倾向。 2.1狭义的家庭教育是指在家庭里,由家长(指父母和家庭成员中其他年长者)自觉地、有意识地按一定社会的要求,通过言传身教和家庭生活实践,对子女实施教育影响。10.3托幼机构教育质量评价程序是指将托幼机构教育质量评价活动的各项内容,按其相互联系、活动顺序,有机地组织在一起,使之成为一个具有特定功能的整体,这个整体就是托幼机构教育质量评价的程序。三、简答题目录(共1页,46题)1.1简述现代学前教育具有哪些特征?1.2简述如何提高学前教育的效益?1.3简述我国学前教育的基本理论。1.4简述我国学前教育实践的基本原则。2.1如何理解家庭教育在学前教育中的角色功能?2.2如何理解托幼机构教育在学前教育中的地位和作用?2.3简述社区与家庭合作的途径。2.4简述托幼机构与社区合作的途径。3.1简述托幼机构教育的原则。3.2幼儿教师应该具有什么样的儿童观和教育观?3.3简述专业幼儿教师应具备哪些专业知识和技能。3.4幼儿教师专业化发展中的主要矛盾是什么?应如何解决?3.5怎样才能成为一名优秀的专业化幼儿教师? 4.1简述创设幼儿园物质环境的创设应坚持哪些基本原则。4.2幼儿园户外环境主要由哪些要素构成?4.3幼儿园户内环境主要由哪些要素构成?4.4活动区创设的基本原则有哪些?5.1师幼关系对幼儿成长的影响有哪些?5.2简述师幼关系的意义。5.3如何认识互主体关系?5.4简述师幼互动单方面倾斜的表现。6.1简述幼儿班级生活的特点。6.2班级在幼儿园教育过程中的功能?6.3班级对幼儿成长的影响有哪些?6.4班级生活与管理的发展适宜性要求是什么?6.5简述幼儿行为辅导的原则。7.1简述单元主题活动选择主题的依据。7.2简述项目活动的实施要点。7.3简述凯米课程的特点。7.4简述学前教育课程存在的问题。7.5简述主体单元活动的设计程序是什么?8.1简述幼儿园教学活动的误区。8.2简述幼儿园教学活动的特点。8.3简述幼儿学习活动的特点。8.4简述幼儿教学活动的组织原则。8.5简述幼儿园教学活动的实践要点。8.6简述幼儿教师在集体教学中做好班级管理工作应注意的问题。8.7简述个别化教学中教师的策略。8.8简述集体教学活动中教师指导的策略。9.1因人施教的基本原则有哪些?9.2为了与家长进行沟通,幼儿教师应掌握的沟通策略有哪些?9.3因人施教方案设计的具体运行程序有哪些?9.4制订因人施教的方案需要考虑的因素?10.1托幼机构教育质量评价的一般程序有哪些?10.2托幼机构教育质量评价资料的搜集方法有哪些?10.3托幼机构教育质量评价标准的构成有哪些?简答题答案1.1简述现代学前教育具有哪些特征?答:现代学前教育具有以下几个特征。(1)学前教育事业成为社会公共事业。(2)托幼机构教育职能进一步加强。(3)扩大托幼机构教育规模,重视托幼机构教育质量。(4)重视教师的专业化发展。(5)重视对处境不利儿童的补偿教育。(6)关注特殊儿童“回归主流”,实施全纳式教育。(7)重视多元文化教育,强调课程的文化适宜性。(8)走向多元化。1.2简述如何提高学前教育的效益?答:为了提高学前教育效益,可以采取以下途径。(1)适度扩大托幼机构教育规模。(2)提高托幼机构学前教育质量。(3)合理调整学前教育结构。(4)优化托幼机构教育资源配置。(5)改革托幼机构教育体制和运行。1.3简述我国学前教育的基本理论。答:我国学前教育理论主要持以下基本观点。(1)发展的整体观。(2)发展的多因素相互作用观。(3)学习与发展的幼儿主体观。(4)教育促进和参与发展的教育作用观。(5)活动是教与学的共同基础的教育途径观。1.4简述我国学前教育实践的基本原则。答:我国学前教育实践必须遵循以下基本原则。(1)尊重和保护幼儿的原则。(2)和谐发展、全面培养的原则。(3)教育影响协调一致的原则。(4)寓教育于幼儿活动之中的原则。(5)教育引导发展的原则。2.1如何理解家庭教育在学前教育中的角色功能?答:家庭教育在学前教育中的角色功能有以下几个方面。(1)家庭教育保证了儿童机体的正常生长发育。1)胎儿教育为孩子的健康出生提供了保障。2)婴儿教育为孩子身体的健康成长提供了保障。(2)家庭教育促进了儿童社会化的进程。1)有助于孩子了解社会的规则。2)有助于孩子形成健全的人格。3)有助于孩子养成顽强的意志。 (3)家庭教育为儿童未来的发展奠定了基础。1)有助于孩子发展水平的提高。2)有助于孩子职业取向的选择。10.3托幼机构教育质量评价标准的构成有哪些?答:托幼机构教育质量的评价标准通常由以下四类标准构成。(1)效果标准,即从工作效果的角度来确定的标准,用以考查托幼机构教育工作的效果。(2)效率标准,即以投入与产出的比例为依据评价托幼机构工作业绩的标准。(3)职责标准,即从评价对象所应承担的责任和完成任务的情况进行评价。(4)素质标准,即从承担各种职责或完成各项任务应具备的条件的角度提出的标准。四、论述题目录(共0.8页,19题)1.1学前教育价值与功能的联系和区别。1.2运用所学理论分析“超前教育”与“神童教育”。2.1如何理解家庭、托幼机构、社区合作是社会发展与托幼教育自身发展的必然?2.2运用已学知识,结合工作实际,参考当前托幼机构与家庭合作存在的问题,提出解决措施。3.1.分析成熟主义理论和建构主义理论关于幼儿教师观点的差异。4.1论述行为主义、成熟理论以及认知发展理论对物质环境作用的认识有何异同。4.2你是如何为新幼儿园选址的?用已学理论加以解释。5.1论述现代优质师幼关系的特征。5.2作为一名幼儿教师,如何建立起优质的师幼关系?6.1假如你是小班班主任,你将如何进行班级生活指导?6.2结合大班幼儿班级生活的特点说明如何进行生活指导。6.3举例说明幼儿行为辅导的技术有哪些。7.1评述蒙台梭利教育法的基本理论。7.2评述学前知识系统化教学的基本理论。7.3评述陈鹤琴学前教育课程思想。8.1.结合实际说明幼儿教师如何指导幼儿的生活活动。9.1试论述因人施教的意义。9.2如何在游戏活动中进行因人施教要体现的“五自”精神主要包括哪些内容?10.1.试论述我国托幼机构教育质量评价理论与实践关注的焦点。论述题答案 1.1学前教育价值与功能的联系和区别。答:学前教育功能是指学前教育所具有的能力和作用。它回答的是学前教育“具有什么作用”的问题,体现的是一种事实效应。学前教育价值是指学前教育与幼儿、成人及社会的需要之间的关系。它回答的是学前教育“应该做什么”,体现的是一种期待效应。两者之间既有区别也有联系。二者的区别:(1)学前教育功能是学前教育内在固有的,是学前教育一经产生就具有的;而学前教育价值是学前教育主体与客体之间的一种特殊关系。(2)学前教育功能是客观的,是由学前教育的结构所决定的客观属性,它是不以人的意志为转移的;而学前教育价值具有较强的主观性,它是从学前教育主体对待满足其需要的学前教育这一客体的关系中产生的。(3)学前教育功能的发挥在于学前教育自身活动方式的实现,有正负功能之分;而学前教育价值是正向的,能满足学前教育主体需要的而被肯定的学前教育功能才具有价值。二者的联系:(1)学前教育价值的实现依赖于学前教育功能的发挥。(2)学前教育功能发挥如何又决定于人们对学前教育价值的认识。1.2运用所学理论分析“超前教育”与“神童教育”。答:从题中所述现象可以看出,父母非常重视子女的早期教育,试图抓住孩子发展的关键期,在关键期对孩子进行多方面能力的培养,但是这些做法却违背了儿童身心发展的规律。(1)关键期或敏感期的确存在,关键期是指在某个时期儿童最容易学习某种知识技能或形成某种心理特征,错过了这个时期,发展的障碍就难以弥补。但是,这并不意味着错过关键期后发展障碍就完全无法弥补。“超前学前教育”或“神童学前教育”将关键期的作用推至极化,否定了随后阶段教育的作用。(2)题中所述现象是父母为了在短期内取得惊人的效果,采取了单项强化训练的办法,破坏了儿童和谐发展的正常进行。(3)从儿童的终身学习和终身发展的角度来看,题中所述做法无异于“杀鸡取卵”、“拔苗助长”。总之,题中所述现象不仅违背了儿童身心发展的规律,也夸大了学前教育的功能和作用。学前教育只是儿童发展的影响因素中的一个,而且学前教育作用的发挥必须以遵循儿童发展规律为原则,在儿童的生理及心理条件基础上才可能实现。因此,我们要从儿童身心全面和谐发展的角度,去对儿童进行适当的教育。2.1如何理解家庭、托幼机构、社区合作是社会发展与托幼教育自身发展的必然?答:家庭、托幼机构、社区合作是社会发展与托幼机构教育自身发展的必然,这是因为以下几点。(1)社会经济、文化、科技的发展使社会系统对教育的影响越来越大,教育与社会的关系越来越密切,突出表现在社会信息源的多渠道化。(2)教师已经不是幼儿信息的唯一或主要的源泉,大众传播媒介的普及、家庭文化水准的提高以及社会人际交往的发展增加了许多学习途径,使幼儿从托幼机构外获得的信息越来越多,所受到的影响也越来越强烈。 (3)与教育一致的和不一致的信息在相互碰撞中会对幼儿产生积极和消极的影响。不少研究表明,儿童从校内和校外所得到的信息之间存在着一道鸿沟。在这种情况下,要想保证教育的效果,托幼机构所能做的就是把社会影响作为与教育相联系的统一体来考虑,在了解和掌握社会信息影响的情况下,调整自身的教育内容和策略,使教育的积极影响能够通过与社会积极的配合而产生倍增效应, 同时减弱或消除不良的负面影响。因此,托幼机构必须在与社会系统的合作中去完成自身的教育任务,发挥教育在幼儿成长中的导向作用,家庭、托幼机构、社区合作是社会发展与托幼机构教育自身发展的必然。10.1. 试论述我国托幼机构教育质量评价理论与实践关注的焦点。答:我国托幼机构教育质量评价工作的理论与实践主要集中在以下方面。(1)在全国范围内的有组织的托幼机构验收工作的开展,推动了托幼机构教育质量评价工作的真正起步。(2)对我国托幼机构教育质量评价工作的研究与反思。(3)介绍引进国外的托幼机构教育质量评价研究成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