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来到三一办公! | 帮助中心 三一办公31ppt.com(应用文档模板下载平台)
三一办公
全部分类
  • 办公文档>
  • PPT模板>
  • 建筑/施工/环境>
  • 毕业设计>
  • 工程图纸>
  • 教育教学>
  • 素材源码>
  • 生活休闲>
  • 临时分类>
  • ImageVerifierCode 换一换
    首页 三一办公 > 资源分类 > DOC文档下载  

    江苏省物流园区发展规划.doc

    • 资源ID:4120202       资源大小:54.50KB        全文页数:27页
    • 资源格式: DOC        下载积分:8金币
    快捷下载 游客一键下载
    会员登录下载
    三方登录下载: 微信开放平台登录 QQ登录  
    下载资源需要8金币
    邮箱/手机:
    温馨提示:
    用户名和密码都是您填写的邮箱或者手机号,方便查询和重复下载(系统自动生成)
    支付方式: 支付宝    微信支付   
    验证码:   换一换

    加入VIP免费专享
     
    账号:
    密码:
    验证码:   换一换
      忘记密码?
        
    友情提示
    2、PDF文件下载后,可能会被浏览器默认打开,此种情况可以点击浏览器菜单,保存网页到桌面,就可以正常下载了。
    3、本站不支持迅雷下载,请使用电脑自带的IE浏览器,或者360浏览器、谷歌浏览器下载即可。
    4、本站资源下载后的文档和图纸-无水印,预览文档经过压缩,下载后原文更清晰。
    5、试题试卷类文档,如果标题没有明确说明有答案则都视为没有答案,请知晓。

    江苏省物流园区发展规划.doc

    江苏省物流园区发展规划(20142020)2014年5月序 言物流园区是依托交通区位优势,按照城市空间合理布局的要求,集中建设物流设施,由统一主体运营管理,具备物流服务功能及其配套服务功能,为众多物流相关企业提供设施场所及公共服务,实现物流设施的集约化和物流功能的集成化运作,具有基础性与公共性的物流集中区域。物流园区作为物流体系的重要节点和物流产业发展的集聚地,具有布局集中、用地节约、设施共享、企业集聚、功能集成的优势,对提高社会物流效率,降低社会物流成本,促进物流业的转型升级具有重要作用。为促进物流园区的统筹规划、科学发展,进一步提升园区的综合服务能力,根据国务院办公厅关于促进物流业健康发展政策措施的意见(国办发201138号)、全国物流园区发展规划(2013-2020年)、江苏省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第十二个五年规划、江苏省“十二五”物流业发展规划以及关于促进全省物流业健康发展的若干政策措施(苏政办发2011171号),制订本规划。规划期为2014-2020年。第一章 发展基础和面临形势第一节 发展基础近年来,省委、省政府高度重视物流业发展,物流园区建设不断加快,功能持续完善,成效逐步显现,为全省物流业的健康发展奠定了良好基础。一、物流规模效率持续提升。随着我省综合经济实力的不断增强,全省社会物流需求快速增长,物流规模不断扩大,物流效率持续提升。2013年,全省社会物流总额达到19万亿元,比“十一五”末增长63.5%,约占全国的9.6%;物流业增加值达到3965.7亿元,比“十一五”末增长49.1%,占GDP比重达6.7%,占服务业增加值比重达15%;社会物流总费用与GDP的比率为15.2%,比全国平均水平低2.8个百分点。二、综合运输体系加快完善。随着交通基础设施建设的加快推进,全省基本形成“四纵四横”综合交通网络主骨架。2013年底,全省公路总里程达到15.6万公里,高速公路里程达到4443公里,铁路营业里程达到2601公里,内河航道总里程2.43万公里,干线邮路6.69万公里,港口货物吞吐量达到21.4亿吨,集装箱吞吐量达到1662.5万标箱,万吨级以上泊位达到434个,拥有7个亿吨大港,“7+2”机场体系全面形成。全省综合交通运输体系不断完善,有力提升了物流园区的集疏运能力和辐射带动力。三、物流园区建设全面推进。截至2013年底,全省物流园区总投资超过4000亿元,其中,投资额超过30亿元的物流园区45个。围绕“四核五带”的物流业发展总体布局,全省三大区域加快物流园区规划建设,在已建、在建和规划的物流园区中,苏南占42%,苏中占26%,苏北占32%。围绕主要交通枢纽和产业集聚区,建成了一批功能较为完善的综合物流园区以及钢铁、汽车、农产品、医药、快递等专业物流园区,成为物流业规模化、集约化、专业化发展的重要平台。四、物流园区功能持续提升。通过新建和改造一批专业化物流设施,加快构建公共服务平台,引入专业化物流企业,强化自身运营管理,物流园区服务功能不断增强。运输、仓储、流通加工、包装、配送、信息服务等物流基础功能有效提升,物流金融、集中采购、展示交易等增值功能持续拓展,商务及生活配套功能加快完善,初步实现了园区基础服务功能、增值服务功能、配套服务功能的有机集成。五、园区综合效应不断增强。良好的基础设施和较为完善的配套服务,吸引各类资源加速向物流园区集聚。截至2013年底,全省物流园区集聚各类企业近3万家,入驻企业年经营性收入超过50亿元的物流园区达30个。物流园区在引导相关物流企业退城入园、优化城市用地结构、缓解城市交通拥堵等方面的作用逐步显现,形成了一批资源整合能力强、运营效率高、区域辐射带动作用大的物流园区,物流业的组织化和集约化程度明显提高。第二节 存在问题近年来,我省物流园区在快速发展的同时,由于缺乏统一规划和管理,存在着建设发展规范性不强、集约化程度偏低、综合服务能力不高和体制政策环境有待完善等问题。一、建设发展有待规范。物流园区建设缺乏统筹规划,园区布局不够合理,盲目投资、低水平重复建设现象仍然存在;部分物流园区与综合交通设施缺乏有效衔接,集疏运通道不畅;部分物流园区片面追求占地面积,存量资源改造提升不足,同质化竞争现象较为普遍。二、集约化程度有待提高。物流园区的管理和运作方式粗放,整体效率与效益不高;公共服务平台建设滞后,设施共用、信息共享机制尚未形成,园区之间缺少联动与合作;入园企业专业化物流能力不强,核心竞争力有待提升。三、综合服务能力有待加强。物流园区的服务功能较为单一,中转联运能力不强,增值服务和配套服务能力有待提升;部分物流设施建设与技术装备落后,标准化程度和信息化水平较低;物流园区经营管理体制不够健全,服务创新能力不足。四、体制政策环境有待完善。物流园区的管理体制尚未理顺,跨部门、跨区域的物流园区规划建设协调机制尚未建立,行政壁垒、行业壁垒依然存在;制约园区建设和发展的土地、投融资、财税等问题较为突出;园区的建设标准、评价体系等基础工作需进一步加强。第三节 面临形势今后一段时期,宏观经济环境中的不确定不稳定因素较多,但我国仍将处于重要的战略机遇期,特别是改革的全面深化,新型工业化、信息化、城镇化、农业现代化同步发展,将不断增强长期发展后劲,我省经济仍将保持加快转型升级、稳中向好的态势。新的形势既为物流业的转型升级提供了一系列重大机遇,也对物流园区的健康发展提出了更高要求。物流园区亟需顺应形势的新要求,进行科学规划和合理布局,全面提升集约化、国际化、协同化、现代化、绿色化水平。一、经济发展方式加快转变,物流园区的集约化发展势在必行。加快转变经济发展方式是江苏当前和今后一个时期发展的主线。江苏人多地少的特殊省情决定了必须提高集约发展水平,促进产业集聚、企业集群、资源集约利用。全省物流园区的建设发展要适应这一要求,统筹规划、优化布局,采取集约高效的土地利用方式,提高运营管理水平和技术装备水平,引导物流资源合理集聚,面向社会提供一体化、精益化、高效率、低成本的综合物流服务。二、经济全球化深入发展,物流园区的国际化水平亟待提高。国家将在实施新一轮扩大对外开放方面推出一系列重大举措。江苏正加快实施经济国际化战略,加快构建更高水平的开放型经济新体制,重点推进内外贸融合发展,大力推动总部经济发展。经济的全球化带来物流的全球化,国际化采购、国际化生产、国际化销售的趋势日益显著。全省物流园区的建设发展要跟上这一变化,完善服务功能、提升服务效率和质量,加快运营管理的标准化和国际化,满足国际物流的运作要求,为全省开放型经济的发展提供坚实保障。三、区域一体化进程加快,物流园区的协同发展大势所趋。长三角区域一体化、江苏沿海地区发展、苏南现代化建设示范区三大国家战略在我省叠加,中国上海自贸区、丝绸之路经济带、依托长江的中国经济新支撑带的建设加快,江苏与长三角等国内主要经济区域之间的交流合作不断深化,苏南、苏中、苏北三大区域优势互补、协调互动的态势更加明显。全省物流园区的建设发展要顺应这一趋势,着眼大局,注重服务功能的有效整合和协同运作,大力促进全省三大区域物流园区间的梯度发展、错位发展,加强与沪、浙地区物流园区间的协调发展,加快与上海自贸区的全面对接,充分利用溢出效应,提升服务能力,实现特色发展、联动发展。四、创新驱动战略深入实施,物流园区的发展模式加快变革。创新驱动成为江苏今后一个时期发展的核心战略,江苏正大力实施科技创新工程,建设创新型省份,努力使创新真正成为经济社会发展的主要驱动力。全省物流园区的建设发展要体现这一导向,积极创新发展模式,引入先进的物流园区运营管理理念与模式,加快新技术特别是云计算、物联网技术在物流园区的先试先用,形成示范效应,推动物流业的转型发展,提升现代化水平。五、资源环境约束不断加剧,倒逼物流园区绿色化发展。江苏人口密度高、环境容量小,随着工业化、城镇化的加速推进,资源能源短缺与环境压力并存,推进生态文明建设的任务十分艰巨。全省物流需求快速增长,物流业已成为节能减排的重点行业,物流运作模式亟待做出重大改变。必须采取更加科学的方式,大力推行绿色低碳物流,构筑绿色供应链,建设更加节能、环保、高效的绿色物流园区,有效发挥对改善生态环境的促进作用。第二章 指导思想、原则和目标第一节 指导思想以科学发展观为指导,以全面深化改革为动力,以市场为导向,以提升物流园区的运营效率、服务质量和综合效益为目标,坚持节约集约利用土地,坚持统筹管理,坚持整合提升,坚持改革创新,着力优化空间布局,促进物流要素聚集,完善经营管理体制,提高现代化水平,切实增强园区的集聚效应和综合服务能力,促进全省物流业持续健康发展,为推进“两个率先”提供坚实的物流服务保障。第二节 基本原则一、市场主导、政府推动。充分发挥市场配置资源的决定性作用,强化企业主体地位,形成投资主体多元化、运作方式市场化、物流服务专业化的发展格局。积极发挥政府在物流园区建设发展中的规划引导作用,完善部门协调机制,强化规范管理,加强政策扶持,营造良好发展环境。二、统筹规划、协调发展。根据区域经济社会发展对物流业的实际需求,依托重点产业布局和交通枢纽,在注重与土地利用总体规划、城市总体规划、综合交通运输规划、环境保护规划等有机衔接的基础上,科学规划,合理布局物流园区。加强物流园区之间的交流与合作,推动协同化运作,形成优势互补、协调配套、共同发展的格局。三、整合资源、改造提升。充分利用存量资源,通过政策引导,促进物流资源的进一步优化整合和集聚集约。加快园区的设施配套和衔接,积极引入先进运营理念和技术,创新运营管理机制,完善基本服务功能,提高园区的运营管理能力和综合服务水平。四、突出重点、分类指导。加快培育和重点扶持一批物流组织化程度高、技术水平先进、集散能力突出、公共服务能力强的重点物流园区,充分发挥重点园区的示范带动作用。针对园区的不同类型,加强分类管理和指导,建立物流园区的考核评价机制。第三节 发展目标第一阶段(到2015年)。全省物流园区规划布局得到优化,整合提升初见成效,设施和功能建设不断完善,信息化、专业化、标准化水平显著提高,运营管理能力明显增强,分类分级管理体制基本形成,部门协调机制初步建立,物流园区的支撑和带动作用进一步增强。到2015年,建设15家左右年经营收入超100亿元的物流园区,形成一批布局较为合理、功能较为完善、辐射带动作用较强的省级物流园区,力争建成5家在全国具有影响力的示范物流园区。第二阶段(到2020年)物流园区服务功能全面提升,智能化、现代化不断推进,管理水平和运营效率进一步提高,综合服务能力和创新能力显著增强,物流园区成为物流业转型升级和创新发展的先导区。到2020年,建设30家左右年经营收入超100亿元的物流园区,其中重点打造10家竞争力全国领先和5家具有国际影响力的示范物流园区,基本形成布局合理、层次分明、功能先进、集聚集约、绿色低碳的物流园区体系。 第三章 空间布局以江苏省“十二五”物流业发展规划确定的物流空间布局为基本架构,依据全省生产力与交通枢纽布局,依托中心城市,结合全省经济发展的客观要求,科学合理布局物流园区。第一节 布局城市和选址原则一、确定布局城市的主要因素1经济发展水平。综合考虑地区生产总值、工业总产值、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进出口总额、港口吞吐量、货运总量等经济指标,兼顾城市及周边区域的物流需求规模。2交通区位条件。按照全省物流业总体布局,综合考虑区位优势、运输方式、集疏运和中转联运条件,兼顾未来交通发展趋势。3现有物流基础。综合考虑物流业发展规模较大、层次较高、区域带动能力较强的城市,兼顾物流发展潜力较大、前景较好的城市。根据以上条件,选择确定一级物流园区布局城市7个,二级物流园区布局城市10个,三级物流园区布局城市20个。专栏物流园区布局城市一级物流园区布局城市(7个)南京、无锡、徐州、苏州、南通、泰州、连云港二级物流园区布局城市(10个)镇江、常州、扬州、淮安、盐城、宿迁、昆山、张家港、江阴、靖江三级物流园区布局城市(20个)宜兴、邳州、新沂、溧阳、金坛、太仓、常熟、海门、如东、海安、赣榆、涟水、大丰、东台、仪征、丹阳、扬中、泰兴、兴化、沭阳注:全国物流园区发展规划中确定的一级和二级物流园区布局城市,一并纳入我省一级物流园区布局城市。二、物流园区选址原则1以物流需求为导向。物流园区的选址应综合考虑区域发展和产业特点,紧密结合制造、商贸、生活服务等物流需求,突出物流园区的主体功能定位,为生产和生活提供专业化物流服务。2以综合交通运输枢纽为依托。物流园区的选址应依托主要港口、铁路、机场、公路货运枢纽以及重要口岸,结合现有物流设施集聚和分布情况,强化中转联运功能,实现多种运输方式无缝衔接。3与相关规划相衔接。物流园区的选址应符合土地利用总体规划、城市总体规划、综合交通运输规划以及环境保护规划等的要求,合理确定物流园区的空间布局。第二节 综合物流园区布局结合城市功能定位和产业布局,依托物流枢纽和中心城市,在加强资源整合的基础上,重点打造20个多种运输方式无缝衔接、长短途运输有效对接、物流组织化程度高、技术水平先进、集散能力突出、公共服务能力强,对物流业发展具有较强示范带动作用的综合物流园区。一、依托货运枢纽依托大型港口、铁路、公路、干线机场等重要货运枢纽,以多种运输方式无缝衔接为重点,规划建设一批中转联运能力强、集疏运体系完善,具备公铁水空多式联运条件、多种服务功能有效集成的货运枢纽型综合物流园区。二、依托制造业集聚区依托经济开发区、高新技术园区等制造业集聚区,以强化与制造业联动发展为重点,规划建设一批为制造业企业提供一体化、定制化供应链物流服务,具备集中采购、库存管理、物料计划、及时配送等服务功能的生产服务型综合物流园区。三、依托商贸集聚区依托城市大型商圈、大型批发市场、各类专业市场等商贸集聚区,以城乡共同配送体系建设为重点,规划建设一批长短途运输有效衔接,具备公共仓储、城乡配送、集中交易、商品展示、电子商务等服务功能的商贸服务型综合物流园区。四、依托海关特殊监管区域及场所依托海关特殊监管区域及场所,以提高口岸物流服务水平为重点,规划建设一批通关效率高、增值服务能力强,具备保税仓储、国际采购、国际分销、国际中转等功能的口岸服务型综合物流园区。专栏综合物流园区基本条件1.规划定位:符合全省物流业总体布局,具有较强的基础性与公共性,为区域经济发展提供综合性物流服务,对全省物流业发展具有示范带动作用;2.交通条件:拥有两种或者两种以上的交通运输方式,具有良好的集疏运条件,已经开展多式联运业务,能够实现长短途运输的有效对接;3.服务功能:物流基础设施和配套设施完善,物流信息化及技术装备水平高,拥有良好的物流公共信息平台和公共服务平台,综合服务功能全,公共服务能力强;4.集聚辐射:具有较强的物流组织管理能力和跨区域中转集散能力,已经集聚了一批上规模、功能互补的物流企业,并已形成较大规模的物流量,在区域具有较强的影响力;5.园区管理:有统一高效的运营和管理主体,具有完善的综合服务体系。第三节 专业物流园区布局依托制造业集聚区和商贸集中区等,重点打造40个产业特色明显、物流规模大、专业物流能力强、行业配套功能全、对行业物流发展具有示范带动作用的专业物流园区。一、农产品物流园区依托粮食、棉花、蔬菜、肉类、水产等大宗农产品交易市场,以冷链物流体系建设、促进产销对接、提升物流服务功能为重点,积极开展低温加工、仓储、配送、包装等物流服务,在南京、常州、徐州、南通等地规划建设一批具备价格发现、信息发布、质量检测、安全追溯等功能的专业物流园区。 二、汽车物流园区依托大型整车生产、零部件制造及整车进口销售基地,以推动汽车物流的专业化与现代化、提升供应链物流服务能力为重点,积极开展整车和零部件物流服务,在南京、苏州、盐城、扬州等地规划建设一批具备汽车会展、质量检测、配件配送、集中仓储、共同配送、逆向物流等功能的专业物流园区。三、钢铁物流园区依托主要钢铁生产基地和大型钢贸市场,以推进钢铁物流的规范化与集约化、发展供应链物流和增值服务为重点, 着力改造提升传统业态,延伸产业链条,创新服务模式,在南京、苏州、镇江等地规划建设一批具备仓储加工、集中配送、物流金融、电子交易等功能的专业物流园区。四、医药物流园区依托医药产业园、大中型医药制造、销售企业,以加快医药物流信息化和标准化建设为重点,着力推进现代物流装备与技术的应用,构建面向城市、辐射乡村的医药配送网络,推动物流配送与电子商务的有机结合,在常州、泰州、连云港、淮安等地规划建设一批具备区域分拨、统一配送、质量检测、安全追溯等服务功能的专业物流园区。五、电商快递园区依托干线机场、高速公路道口,以快递服务网络化为重点,着力推进现代仓储设施建设及自动化分拣技术、物联网技术的应用,积极推动快递业与电子商务的融合发展,在南京、无锡、苏州、淮安等地规划建设一批具备集中仓储、分拣处理、快速集散、统一配送、商品展示等服务功能的现代化电商快递园区。六、其他专业物流园区依托煤炭、石油、天然气等主要能源供应基地,在徐州、连云港、泰州、南通、镇江等地规划建设能源专业物流园区;依托纺织原料主要生产基地与交易市场,在苏州、南通、盐城等地规划建设纺织专业物流园区;依托化工主要生产基地与交易市场,在扬州、连云港等地规划建设石化专业物流园区;依托大型木材主要生产基地与交易市场,在徐州、泰州、宿迁等地规划建设木材专业物流园区。专栏专业物流园区基本条件1.规划定位:符合全省物流业总体布局,为汽车、钢铁、农产品、医药、电商快递等产业提供专业化物流服务,对产业的转型升级有较强的支撑作用,对行业物流发展具有示范带动作用;2.交通条件;紧邻交通枢纽或交通主干线,具备良好的集疏运条件;3.服务功能:有较完善的专业物流基础设施、较高的技术装备水平,拥有行业物流信息平台和专业技术服务平台,行业配套功能全,专业物流能力强;4.集聚辐射:具有强大的专业物流组织管理能力和跨区域中转集散能力,已经集聚了一批上规模的专业物流企业和产业链配套企业,并已形成较大规模的专业物流量,具有较高的行业集聚度,在行业具有较强的影响力;5.园区管理:有统一高效的运营和管理主体,具有完善的行业服务体系。第四章 主要任务第一节 加快物流基础设施建设按照物流设施集约化、物流运作共同化的要求,坚持高起点规划、高标准建设,提升园区内部公共仓储、运输、配送、信息平台等物流基础设施水平,加快建设和改造多式联运及中转设施,完善园区市政等设施配套。在有条件的园区加快甩挂运输设施建设,提高园区的中转分拨效率。加快物流园区周边公路、铁路、水路等物流基础设施建设。进一步优化公路运输通道,加快推进入园铁路专用线的建设,大力发展水水、水陆联运设施,促进航空港站与物流园区在设施上的有效衔接。加强园区与外部运输网络的有效对接,构建内外一体、顺畅高效的园区物流网络体系。第二节 加强物流园区整合优化按照全省物流园区规划布局,对现有物流园区的发展情况进行全面梳理,科学确定物流园区的建设标准、数量和规模,合理布局新建物流园区,明确发展重点和定位,引导园区分层错位发展。对于符合规划的重点物流园区,加大政策支持力度,推进其快速发展,形成竞争优势。打破行政区划和行业界限,有效整合和规范引导物流园区发展,通过兼并联合、资产重组等方式,严格控制总量、盘活存量,优化整合物流园区资源,壮大重点园区的规模和实力。积极开展物流园区的整合试点,发挥南京、苏州等重点物流园区布局城市的辐射带动作用,积极探索多样化管理模式和利益分享机制,支持国家级、省级物流园区以合作共建等形式,整合周边物流园区,实行资源整合,统一规划建设,优化功能布局和产业配置。依托产业特色基础,强化各类物流园区的功能整合。推进综合物流园区的分工整合及专业物流园区的分类整合,打造一批规模化、专业化、网络化的现代物流园区,形成重点突出、特色鲜明、分级互动、相互配套的物流园区发展格局。注重对现有仓储、运输等物流基础设施的整合利用,加强物流园区与公路、铁路、水运和航空运输设施的资源共享,引导物流资源向物流园区集聚。以节约集约用地为重点,积极整合物流园区的闲置土地资源,明确用地类型,严格使用标准,强化物流园区用地管理,提高物流园区土地利用的集约化水平。第三节 提高物流园区现代化水平积极推进物联网、云计算、移动互联网等高新技术在物流园区的开发应用,提升园区在产品可追溯、在线调度管理、全自动物流配送以及智能配货等领域的信息化与智能化水平。整合园区信息资源,加快推进物流公共信息平台建设,实现资源共享、数据共用、信息互通。 加快推进自动分拣、自动导引车辆(AGV)、自动化立体仓库、自动化装卸系统等先进物流装备在园区的应用,推广RFID、GPS、GIS、EDI及甩挂运输等先进技术,推动条形码等物流技术以及托盘、集装箱等物流装卸设施设备的标准化,加快仓储、转运设施、运输工具的标准化改造,不断提升园区技术装备及标准化水平。第四节 完善物流园区综合服务功能强化运输仓储、中转联运、区域分拨、城市配送、货运代理、信息服务等基本物流功能,实现各环节之间的协调对接,提高一体化、专业化物流服务水平。积极开展流通加工、商贸运营、电子商务、商品展示、教育培训等延伸服务,提高园区的物流金融、供应链设计、管理咨询、技术研发等增值服务能力。积极引入工商、税务、海关、商检等政务部门及银行、保险、会计、律师等商务机构,构建园区政务服务、公共信息、投融资等服务平台。开展车辆管理、检测维修、餐饮住宿等配套服务,全面提升园区配套服务能力。推动基础物流服务、增值服务及配套物流服务的有机集成,为客户提供全方位、综合性、一站式服务。第五节 提升物流园区运营管理能力按照市场主导、政府推动的总体要求,推动物流园区管理机制和运营管理模式的创新。建立完善政府规划引导、公司化运营的物流园区经营管理体制,鼓励物流园区组建管理委员会或成立统一的经营管理公司,有效开展园区的开发建设和经营管理。 立足物流园区的可持续发展,打造一批高水平、专业化的运营管理团队,引进一批国内外知名企业设立地区总部、采购中心和配送中心,壮大一批品牌物流企业,促进园区物流、信息流、商流、资金流的集成化运作,增强园区的营运能力,进一步提升园区服务能级。第六节 推动物流园区创新发展引导园区积极引入供应链管理理念、方法和技术,运用VMI、JIT等先进物流运作模式,为客户提供一体化、个性化和精益化的供应链物流服务;鼓励园区发展城市公共货运、共同配送等新型物流形式;积极开展仓单质押、保兑仓、存货质押、融资租赁、供应链金融以及票据融资等金融业务,完善物流金融服务体系。创新物流园区发展模式,推广“物流+商贸”、“物流+金融”、“物流+电子商务”等新型业态。创新物流园区投资、运营模式,打造具有江苏特色的物流园区投资平台,培育并推广江苏物流园区模式,在全国建设一批具有江苏品牌的物流园区。加快推广绿色低碳技术,鼓励园区采用节能环保的物流设施,开展逆向物流服务,促进资源的循环利用。积极推进物流园区之间的分工合作,整合服务功能,实现协同运作。按照既要保障物流园区发展,又要节约集约利用土地的原则,研究物流园区建设标准和要求,推进建立各类物流园区的服务规范,开展物流园区建设和服务标准化试点工作。第五章 重点工程第一节 中转联运设施工程在物流园区一级布局城市,以提升重点物流园区的中转联运能力为目标,加快铁路货场、港口集装箱中转联运设施及机场货运中转站的新建和改造,建成一批具有集装箱多式联运中转设施、连接两种以上运输方式的转运设施,能够实现不同运输方式无缝衔接的物流园区。在物流园区二、三级布局城市,依托货运枢纽、产业集聚区、口岸等,加强园区中转场站设施、园区与综合交通枢纽之间连接通道建设,推进设施共用、资源共享,建成一批具备良好的集疏运体系、中转能力强、能够开展多式联运业务的物流园区。重点推进沿海、沿江、沿运河港口物流园区入园铁路专用线建设,以及部分重点物流园区内河航道建设,加快南京、无锡等地空港物流园区航空货运站的改造扩建。第二节 物流园区信息平台工程在综合物流园区,以资源共享、数据共用、信息互通为重点,推进园区的物流信息资源整合,推动物流相关政务信息系统的开放与对接,打造集信息发布、资源交易、物流管理、商务配套、政府服务等功能于一体、具有区域影响力的园区公共信息平台。在专业物流园区,以行业信息共享、共用为重点,推进全程供应链信息资源的整合,推动行业物流信息系统的开放与对接,打造集信息采集发布、电子商务、价格发现、溯源追踪、物流管理、商务配套、政府服务等功能于一体、具有行业影响力的园区专业物流信息平台。加快推进枢纽城市重点物流园区的多式联运信息平台、口岸物流信息平台的建设,重点打造汽车、钢铁、医药、农产品等行业的专业物流信息平台。加快提升南京、苏州、无锡、南通、徐州等市的物流园区公共信息平台的功能和水平,努力建设成为区域性的物流公共信息平台。第三节 物流园区联动发展工程以减少环节、提高效率为重点,加强园区与港口、机场、陆路口岸等交通枢纽的战略合作,推进园区与综合保税区、保税港区等海关特殊监管区的业务联动,推动园区与经济技术开发区等产业集聚区的融合互动,构建物流快速通道,实现资源共用、功能共享、互利共赢。以资本联动、信息联动、营运联动、人才联动为重点,推动苏南、苏中、苏北物流园区之间的有效对接,共同打造物流产业链和产业集群;加强省内物流园区与长三角及国内其他主要物流园区之间的深层次合作,加快区域物流一体化进程。积极对接上海自贸区,推动物流园区提升服务能力和服务质量,加快与国际物流接轨步伐。重点推进徐州、淮安等内陆城市物流园区的“无水港”建设,加快构建沿运河、沿江、沿海港口物流园区之间的集装箱运输体系。建立并完善物流园区共建合作机制,推动物流园区南北共建。第四节 物流园区示范工程以服务模式与管理模式创新为重点,推进综合物流园区现代化建设,完善综合服务功能、提升运营管理水平,重点培育一批具有引领者、创新者地位的省级综合示范物流园区。以完善供应链、提升价值链为重点,加快专业物流园区行业物流信息平台建设,完善行业配套功能,提高专业物流设施及技术装备水平,重点培育一批在所在专业物流领域具有主导者、先行者地位的省级专业示范物流园区。重点在物流园区布局城市,培育和扶持一批物流组织化和集约化程度高、集聚辐射能力突出,对物流业发展具有较强带动作用的省级示范物流园区,并努力打造成为在全国具有影响力的国家级示范物流园区。第五节 智慧物流园区创建工程选择一批信息化水平较高的物流园区,以物联网、云计算、移动互联网等高新技术的研发与应用为重点,加快推进园区作业自动化、过程可视化、产品追溯化、设施数字化、管理智能化建设,推动智能化水平高、示范带动作用强的智慧物流企业向园区集聚,加快建设一批具有智能化管理调度中心、智能化物流配送中心、智能化物流口岸、智能化监控与感知引导平台等物流载体的智慧物流园区。重点在南京、无锡、苏州等地的物流园区,加快推进智慧物流数据中心和分析应用中心建设,努力打造覆盖全省、服务全国的智慧物流云计算平台。第六章 实施与保障一、强化组织协调。省发展改革委、经济和信息化委、国土资源厅、住房城乡建设厅、交通运输厅要会同商务厅、南京海关、科技厅、邮政管理局、质量技术监督局等部门,加强对全省物流园区发展的指导和管理,统筹全省物流园区规划建设,及时解决园区发展中遇到的突出矛盾和重大问题。各级政府要加强组织协调,统筹推进园区规划实施,完善政府监管,营造公平有序的物流园区发展环境,引导和推动园区健康发展。二、加强规范管理。各省辖市要按照国家、省物流园区发展规划的总体思路和要求,制定本市的物流园区布局方案,严格控制物流园区数量和规模,明确物流园区建设和管理标准,提出已有物流园区及现有物流设施的整合方案,因地制宜合理新建物流园区。各物流园区布局城市要在城市规划中充分考虑物流园区的发展需求,科学确定物流园区的选址、功能定位、建设规模、空间布局等。三、开展示范工程。在全省重点物流基地、园区中选择一批发展条件好、带动作用大的园区,作为省级示范物流园区加以扶持推广,从科学规划、基础设施、功能配置、规模水平、集聚集约、运营管理、模式创新、节能环保等方面加以强化提升,在此基础上,加快培育和创建国家级示范物流园区。四、加大政策扶持。各级政府要加大对物流园区基础设施的投资扶持力度,对省级示范物流园区重大物流项目、物流平台建设、物流技术创新、标准化示范应用等给予重点扶持。各地应及时将物流园区纳入所在城市的各类城市规划和土地利用总体规划,统筹规划和建设,涉及新增建设用地的,合理安排土地利用计划指标。对国家级、省级示范物流园区新增建设用地,优先列入各地建设用地供应计划。对国家级、省级示范物流园区内列入省年度重大项目投资计划的项目,省会同市县积极做好用地计划保障。适当放宽对物流园区投资强度和税收强度的要求,鼓励物流企业入驻物流园区。做强物流园区融资平台,通过银行贷款、股票上市、发行债券、增资扩股、吸引外资和民间投资等多种途径筹集建设资金,营造多渠道、多层次的投融资环境。对于国家级、省级示范物流园区,金融机构可根据项目情况加大信贷支持力度。各地要加强物流园区交通配套设施建设,支持开展铁路专用线、码头岸线和园区周边道路的建设和改造,进一步发挥物流园区的中转服务功能。口岸服务型物流园区要加快实行申办手续电子化和“一站式”服务,积极适应国际中转、国际采购、国际配送、国际转口贸易等业务的要求,提高通关效率。

    注意事项

    本文(江苏省物流园区发展规划.doc)为本站会员(文库蛋蛋多)主动上传,三一办公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上载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 若此文所含内容侵犯了您的版权或隐私,请立即通知三一办公(点击联系客服),我们立即给予删除!

    温馨提示:如果因为网速或其他原因下载失败请重新下载,重复下载不扣分。




    备案号:宁ICP备20000045号-2

    经营许可证:宁B2-20210002

    宁公网安备 64010402000987号

    三一办公
    收起
    展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