试论中小学英语教师的专业发展.doc
试论中小学英语教师的专业发展 摘要:中小学英语教师的专业发展对于外语教育改革至关重要,但目前仍存在许多亟待解决的问题。本文揭示了英语教师的职前教育、在职教育和继续教育方面的一些问题,提出解决问题的建议;并侧重围绕英语教师学科专业水平、通识文化水平、育人能力、教学能力、科研能力如何提高阐述观点,目的在于帮助在职的中小学英语教师形成终身学习,可持续性发展的能力。 关键词:英语教师的专业发展、职前教育、在职教育、继续教育 振兴民族的希望在教育,振兴教育的希望在教师。(袁振国,2001)教师是人类文明的传承者。没有高水平的教师队伍,就没有高质量的教育。(胡锦涛,2007)这充分说明了教师在教育中的重要性。 我国60年的英语教育发展的历史验证了这一点。历史上任何一次重大的课程改革,其成功与否,关键往往就在于有无高水平的师资。上个世纪50年代初,英语教师转行教俄语,60年代俄语教师转行教英语,两次“大转行”弄得英语教师队伍元气大伤,中小学外语教师的专业发展深受其害。这个教训刻骨铭心,世世代代不可忘怀。30多年来改革开放的形势彻底扭转了中学外语师资数量奇缺的问题,并通过各种渠道稳定外语教师队伍,提高其质量,保证了教学质量的稳步上升。令人遗憾的是,21世纪初,当快速发展小学英语教育时,大量小学非英语教师转行教英语。这样一来,中小学英语教师的专业发展始终是外语教学改革中的一个“软肋”。 本文将就中小学英语教师的专业发展这个议题展开讨论,抛砖引玉,集思广益,共同切磋,找出解决问题的有效办法。 朱小蔓曾对教师专业化提出过五项标准,一是学科的专业水平,二是通识文化水平,三是由转化为传递知识的教学水平和育人的教养能力,四是由独立的不同于其他的伦理标准,五是有伦理和心理方面的人格。总体来说就是要有独立的知识系统、有独特的能力要求、特殊的伦理标准及人格要求等。受朱氏标准的启发,笔者打算从“三个面五个点”来阐述自己的拙见。所谓三个面是指教师教育的三种形式:职前教育、职场锤炼(在职教育)、继续教育;而五个点则指教师专业水平的具体表现:学科专业水平、通识文化水平、育人能力、教学能力、科研能力等,具有这些能力的教师方能具有终生学习,可持续性发展的能力。 加强教师教育 教师教育是在终身教育思想指导下,按照教师专业发展的不同阶段,对教师的职前教育、在职教育和继续教育的统称。 一、加强教师职前教育 我国是举世无双的外语教学大国。仅基础教育阶段学习外语的人数就超过两亿,需要数一百万计的教师。培养这些教师的任务主要由高等师范外语院系承担。这就是说,高等师范院校是中小学教师的摇篮,承担着教师职前教育的重任,是培养教师的“母机”。这是多么光荣而重大的责任啊!然而,据笔者所知,不少高师外语院系面临三个挑战:追赶以综合性大学和外语院校为主的非高师外语院系;非高师外语院系挤入高师外语专业区;高师外语院系的功能错位,未能务本。高师外语院系必须认真从事自身专业化的建设,外语教师的培养、培训和发展才能取得源头型的保证(张正东,2005)。近30多年,中小学课程发生了深刻的变化,特别是外语课程改革的力度非常大,不仅理念更新,教学的要求也有了很大提高。可是,师范院校的课程改革滞后于基础教育课程改革,教学内容和方法陈旧,追求考试达标,实际语言运用能力不强,致使不少师范生就职后难以胜任实际教学工作,令人难以置信的是,其中有些在申请就职时连中考、高考水平都达不到。为了加强教师职前教育,师范院校必须改革课程体系、教学内容、教学方式,转变传统的教学观念,更新教材,发展与新课程理念相一致的教学技能和技巧,提高课堂教学的实践能力和创新能力。各类师范院校和省教育学院以及其他涉及中小学英语教师培养的综合院校的课程设置应有统一的要求。 二、加强教师继续教育 近年来,国内外语界开始重视教师教育与发展研究。由于课程改革的现实需求、教师专业化运动的推动以及新型社科理论的影响,外语教师教育研究也呈现出强劲的势头。专家认为,在职教师专业发展的核心问题是教师的自主学习能力的提高,教师教育应当“培养具有教育创新能力、持续的自主发展能力、熟练的课堂教学技能、高水平的英语专业学识以及基层教育指导能力的骨干教师队伍”。为此,各地各级教师教育机构加强在职教师继续教育,组织多种形式和多层次的教师培训,“请进来,派出去”,提高教师对新课程的理解,提高实践新课程的能力。1999年9月,教育部师范司启动了“园丁工程”项目,其任务是在大约三年时间里,在国家、省和地方的几个层面上有步骤、有计划地完成中小学各科一万名骨干教师的继续教育培训任务。中小学英语骨干教师培训班于2000年开始,由人民教育出版社、北京师范大学、首都师范大学,以及西南、南京、华东、陕西、福建等师范大学,以独立或联合的方式承办,为新世纪课程改革培养了一大批国家级骨干教师,分布全国各地,成为教改的中坚力量。 目前,在职教师继续教育尚存在一些亟待解决的问题。例如,国内外各类培训组织和认证机构组织了大量设计中小学英语教师培训和评价的活动,并颁发了各种教学能力证书。有些只涉及语言教学理论和教师个人的语言能力,没有涉及对教师实际课堂教学能力和语言教学知识在课堂中运用的考查和评价。另外,各地在职教师的进修和培训也缺少系统的安排。如继续教育学时和学分的计算方法没有统一的参照标准,国家和地方教育行政部门每年拨款,但是由于地方缺乏统一的培训课程和考核标准,效果并不理想。而在职教师的职称评定缺乏明确、具体的专业等级标准和科学的评价方法,难以全面、准确、公正地评价教师的实际水平和教学能力。教师的考核和聘任也无章可循。2005年,中国教育学会外语教学专业委员会曾与人民教育出版社联合向教育部提出了关于制定和实施“中小学英语教师专业等级标准”的建议,获得了教育部师范司的批准。课题小组参照国际上英语作为外语或第二语言的英语教师职业技能标准,集合了国内外相关领域的专家,开发了适合我国中小学英语教师的职业等级标准和测试标准(龚亚夫,2008)。随着此项标准的实施,期望在我国能够形成系统、科学规范的中小学英语教师评价体系。 三、加强职场锤炼,提高教师专业水平 职场锤炼是教师在职教育的主要形式。在职教师的继续教育无论是短期或长期都是有时间限制的,而职场锤炼与教师的教学同步。其实“教学相长”就是这个意思。 过去,人们提起教师的职业,就会联想到蜡烛,总是照亮别人而毁灭自己。这是典型的“教书匠”的形象,似乎做“孩子王”自己必然越来越矮小。然而,时至今日,每一轮课程改革所带来的挑战促使教师不断提高自己的专业水平,不允许他们“固化”,更不允许“退化”。这就是说,教师不仅要担负传统的教书育人的任务,还要提升自己的专业水准。从某种意义上说,教师专业化已成为现代教师的立身之本,也是其走向成功的必由之路。钟启泉说的有道理:“教师工作绝不是一个不断消耗的过程,而是蕴含了绝好的个人发展机缘,比其他职业拥有更多反思的机缘。”那么,中小学英语教师如何走好专业发展之路呢? 提高中小学英语教师的专业发展 一、提高教师的学科专业水平 作为中小学英语教师,必须掌握英语学科专业基础知识和具有运用的能力,起码要做到以下几点: 掌握英语基础语音知识,正确朗读字母和国际音标,正确朗读单词和所教的语 言材料 能听懂、看懂与教材难度相当和较高的英语材料 能用英语就日常生活和工作进行交流 能掌握阅读的基本技巧,能较好地掌握阅读技能 具有较好的英语书面表达能力 具有用英语进行教学的能力 能熟练有效地使用几种常规词典解决教学中的问题 掌握基础语法,能就教材中的语言进行语法分析 掌握英语三千到五千词,并掌握英语词汇的特点 以上几条应算作是对中小学英语教师学科专业的基本要求。试问,一百万英语教师中究竟有多少人达到了这些要求呢?据教育年鉴统计,2006年小学、初中、高中英语教师学历达标率分别为84%(专科以上),97%(大专以上),85%(本科以上)。看上去达标率相当高,然而,这里含水分大,因为其中许多人持有的是非英语专业学历。这种情况在农村小学尤其突出。江西九江学院外国语学院对九江地区小学英语师资做了调查(贺林茂、何智,2009),全地区需要专职英语教师1143名,目前仅有253名,且集中在城镇,而农村基本上只有稍微有点英语基础从其他学科转岗而来的英语教师。参加受训的农村小学英语教师171名曾接受过一次测试,及格率为19.88%,最高为87分,最低仅有5分。难怪有的省教研员反映,下到基层听课,发现有的老师和学生对话很流畅,但却不知他们所云为何种语言,真是令人哭笑不得。师资质量如此低下,实在是误人子弟,浪费教学资源! 各级教育部门必须采取措施迅速提高英语教师的学科水平,凡是未能通过专业考查的教师如想继续任教,必须参加英语专业培训,待确实达到合格标准时方可上岗。不具备合格师资的学校不允许开设英语课。有令则行,事在人为,不用数年,定能奏效。 即使基本达到上述要求的教师也需要边工作边提高自己的专业水平,才能满足课程改革的要求。 二、提高教师的通识文化水平 自上个世纪80年代以来,在交际教学思想影响下,课程设计强调语言和文化密切联系,教材编写增加了“跨文化交际”的内容,大部分教材采取以话题范围为核心的编排体系。教学内容涉及的文化知识面很广,跨学科性质很强,英语教师普遍感到不适应。因此,有必要对英语教师的文化素养提出要求。例如: 具有较好的汉语水平,能将教材中的句子正确地译成汉语 了解英语和汉语在语音、词汇、语法方面的异同 了解教学中涉及到的中、外文化背景知识 理解语言与文化的关系,了解中、外文化在人际交往、风俗习惯、价值观念方面的异同 有较丰富的自然科学和社会科学知识 对文学、艺术、音乐和体育有兴趣,并有所了解 为使教师具有较高的文化素养,师范院校培养的学生不应是那种死读书、读书死的书呆子,而应是具有多种兴趣爱好、善于交际与人沟通、爱读书、爱动脑、爱动手、勤实践的人。在教学实践中,教师教书同时爱读书,并养成读书的习惯,广泛涉猎,扩大知识面。正如苏霍姆林斯基所说:“老师的智慧不是堵塞道路,而是开拓道路,照亮一条知识路。”有了这样的认识,即使工作再忙,时间再紧,也会每日挤出时间来学习,给自己“充电”。一旦你在实际教学中能用上你所学的知识,你便会领会到读书学习的妙趣了,这就像柳斌说的:“读书种下聪明果,实践开出智慧花。” 三、提高教师的人文精神和育人能力 教师的职责是神圣的,教师不仅仅教书,更重要的是育人。教师是人类灵魂的工程师。健全人格是教育追求的目标之一,也是“全人”教育的组成部分。教师要以自己的道德人格影响着受教育者的观念、行为,甚至是人生幸福道路的选择。它像种子一样撒播在学生心田,萦绕在学生的心中。教师的道德人格是指教师这一特定社会角色在职业活动中表现出来的道德品质和情操的统一,它不仅使教师本身获得自我发展、自我完善的满足,也是一种必不可少的育人手段。正像美国心理学家罗杰斯所说,教师是”一本会说话的教科书“。(韩传信,2007)而乌申斯基甚至说:“教师的个人范例,对青年人心灵的影响,是任何教科书、人和道德箴言、任何惩罚和奖励制度都不能代表的一种教育力量。”笔者从自身教学的经历体会到,在中国环境下教学生学习外语,尤其需要教师具有很强的育人能力,起码要有温热的爱心、无尽的细心和坚韧的耐心。要有温热的爱心就必须有忠诚教育的思想,教育事业不同于其他任何职业,为国家培养人才是关乎国家前途命运的事业。教师每天面对的是那些对未来充满希望的人。不管他们现在表现如何,也许很淘气、不听话、外语学习差,但是,作为教师必须看到每个(而不是少数几个)孩子身上的优点和潜质,并且要喜欢他们,爱他们,相信他们每个人都会长大成才。当你的爱心感化了他们,教育才能产生作用。为什么当班主任的外语教师教学效果比较好?原因之一就是班主任老师对学生的关爱比别的老师付出的要多。要有无尽的细心,一方面要严于律己,做到“学高为师,身正为范”,以身立教,不可大大咧咧;另一方面要细心观察、注意学生的学习和生活、举止和言行、心绪和态度等变化。好学生的成绩和进步对教师来说自然显而易见,但对于后进的学生的些微进步,教师就要用“放大镜”加以观察,及时给予鼓励。特别是在学生出现某种反常状态时,切不可急于下结论,认定是故意捣乱,这时需要多方了解,弄清原委,再作定夺,方可取得好的效果。要有坚韧的耐心,外语学习对于我国大多数学生来说难度较大,广大农村和边远地区学生学外语的动机不足,兴趣不大,加上教学中的两极分化问题严重,教学困难重重。这就需要教师不仅有爱心和细心,还得以极大的耐心和毅力去面对。首先要理解和体谅学生,而不是讨厌他们,同时设法关心和帮助他们,使他们由惧怕外语到对它产生兴趣,进而鼓励他们的点滴进步,逐渐帮他们树立起学习的信心,学习一定会有起色。 所谓“不言之教”、“无声之诲”,便是说的这种育人的工夫。要从事于此,教育者先须有健全的人格,而且对于教育,须有坚贞的信仰,如宗教信徒一般。他的人生的理想,不用说,也应该超乎功利以上,就是说,不但要做一个能干的、有用的人,并且要做一个正直的、坦白的、敢作敢为的人!教育者有了这样的信仰,有了这样的人格,自然便能够潜移默化,“如时雨化之”了;这其间也并无奥妙,只在日常言动间注意。但这个注意却不容易!(朱自清) 四、提高教师教学的能力 教师有了学科专业知识、通识文化和人文精神,但没有教学能力,仍然无法教好学生。作为中小学英语教师还必须做到: 理解并掌握课程标准所规定的教学目标、理念、要求、原则、内容熟悉英语教学的基本过程和课堂教学活动理解听、说、读、写之间的关系,熟悉其教学的基本过程和方法熟悉语音、词汇、语法教学的基本过程和方法了解中国学生在学习中常见的错误,并有解决的策略了解英语教学的方法和流派,并能兼收并蓄在使用教材时,能根据课标精神、所选教材和实际教学条件、学生的水平和需要,制定教学目标和计划;能理解所用教材的编写体系(结构、内容、活动方式等)和教学理念;能根据实际灵活地、创造性地整合教材,提高教材的有效性;通过教材的分析,自主确定学生的“最近发展区”,给予“支架式”帮助,使学生由现有水平提高到可能达到的水平。了解与英语教学有关的测试与评价的主要目的和功能(如诊断性测试、学业测试、水平测试、形成性和终结性评价等)、基本概念(如信度、效度等)和一般原则;了解设计试题的基本常识;能积极贯彻发展性课程评价能根据教学需要恰当地选择有助于实现教学目标的技术手段;能运用英语教学资源和技术手段,帮助学生直接理解英语和用英语表达思想的能力;能使用多媒体教学设备(如录音带、影片、动画、投影、音频视频、网络等),创设教学情景,有效地导入新课、呈现教学内容,培养学生的学习兴趣;能熟练使用一些计算机软件的操作方法,准备教案、讲义、练习题、测试题等;并能学习使用语料库(Corpus)进行教学教师的课堂语言和行为表现有魅力和激情。正所谓“言语必恭、步立必正、视听必端、言语必谨、容貌必庄、衣冠必整”(程董二先生学则)。语言示范性强:指令清楚、 解释精辟、语言规范、音调优美、分量适中、速度自然、表情姿态亲切幽默、富有感染力。教师面对全体学生,平等合作,互动交流,转换角色真诚热情,情感沟通,严格要求。五、提高教师的科研能力 教师要适应外语教学发展的要求,不能只会站在讲台,抱住“升学率”,而应该明确自己的人生发展目标,树立先进的教育理念,立志成为教育研究者,促进创新能力的培养,做个研究型的教师,立德、立功、立言。为此,他们需要: a) 有坚实的专业基础知识和娴熟的专业基本技能、基本的教育教学理论和有效的教育教学方法,以及敏锐的教育研究意识和较高的教育研究能力b) 了解校内外与英语教学有关的教研活动了解反思和总结对教学和教师发展的作用,运用常用的反思方法,如教学日记、座谈、听课观摩等了解和使用与英语教学有关的科研方法,如文献研究法、经验总结法、行动研究、教育叙事研究、教育实验法、案例研究、跟踪调查研究等笔者试图从以上“三面五点”阐述中小学英语教师专业发展的途径,而且认为接受这样的教育和具有这些能力的教师方能具有终生学习,可持续性发展的能力。可是,要实现这个目标并不容易。正如柳斌所说,眼下受市场经济的负面影响,我国知识分子存在不爱读书,“书山有路题为径,学海无涯考做舟”的现象, 个性浮躁化、思想浅薄化、教育功利化、文化市井化、趣味低级化、语言缩减化、精神贫困倾向化。尽管如此,仍有一大批有志气的教师能够抓住课程改革的机遇,战胜困难,迎接挑战!他们克服来自家长、社会和学校的升学压力;来自课堂教学的压力;来自教师职称评定和升级的压力;来自家庭生活的压力,变压力为动力,自己解放自己,从每天身心透支的亚健康和职业枯竭症中解放出来,走教育研究之路,构建自己的健康生活方式,保证专业成长。(张志远,2005)他们是职场锤炼的强者,他们身体力行,创设了发展的空间,建立了“教学反思提高”的成长机制。他们真正掌握了教学相长的机制,真正体会到“虽有佳肴,弗食不知其旨也;虽有至道,弗学不知其善也。是故学然后知不足,教然后知困。知不足,然后能自反也;知困,然后能自强也。是故,教学相长。”(学记)中小学英语教师的队伍有了这些“领军”人物,专业发展的道路将越走越宽广。参考文献:袁振国:教育新理念,教育科学出版社,2002年3月胡锦涛:在全国优秀教师代表座谈会上的讲话,2007年8月31日,中国教育报2007年9月1日朱小蔓:建设高素质教师队伍亟待解决的三个问题,中国教育报2007年9月6日张正东:高师外语院系面临的挑战及其对策,高师英语教学与研究2005年第4期龚亚夫:建立中小学英语教师职业资格认证体系,基础外语教育发展报告(1978-2008)第32页,外语教育出版社张志远:校本教育研究:教师健康生活方式与专业成长之路,中小学英语活页文选,2005年钟启泉:教育的发现,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2009 年4月朱自清:朱自清语文教学经验,教育科学出版社,2007年韩传信:教师是“会说话的教科书”,中国教育报2007年9月6日贺林茂、何智:贫困地区农村小学英语教师本地化问题的思考,英语教师,2009年12月 On School English Language Teacher Development Abstract: Primary and secondary school English language teacher development is of paramount importance to the foreign language education reform in China, but there are still many problems in this field. This article is to reveal some issues in pre-service, in-service and continuing teacher education of school English teachers, and put forward some solutions. Then the writer expounds her views on how to develop teachers' language proficiency, general knowledge, educating ability, teaching skills and research capability, aiming at helping in-service school teachers of English cultivate lifelong learning and sustainable developmental ability.