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来到三一办公! | 帮助中心 三一办公31ppt.com(应用文档模板下载平台)
三一办公
全部分类
  • 办公文档>
  • PPT模板>
  • 建筑/施工/环境>
  • 毕业设计>
  • 工程图纸>
  • 教育教学>
  • 素材源码>
  • 生活休闲>
  • 临时分类>
  • ImageVerifierCode 换一换
    首页 三一办公 > 资源分类 > DOC文档下载  

    磐安县水资源综合规划.doc

    • 资源ID:4117660       资源大小:1.69MB        全文页数:159页
    • 资源格式: DOC        下载积分:8金币
    快捷下载 游客一键下载
    会员登录下载
    三方登录下载: 微信开放平台登录 QQ登录  
    下载资源需要8金币
    邮箱/手机:
    温馨提示:
    用户名和密码都是您填写的邮箱或者手机号,方便查询和重复下载(系统自动生成)
    支付方式: 支付宝    微信支付   
    验证码:   换一换

    加入VIP免费专享
     
    账号:
    密码:
    验证码:   换一换
      忘记密码?
        
    友情提示
    2、PDF文件下载后,可能会被浏览器默认打开,此种情况可以点击浏览器菜单,保存网页到桌面,就可以正常下载了。
    3、本站不支持迅雷下载,请使用电脑自带的IE浏览器,或者360浏览器、谷歌浏览器下载即可。
    4、本站资源下载后的文档和图纸-无水印,预览文档经过压缩,下载后原文更清晰。
    5、试题试卷类文档,如果标题没有明确说明有答案则都视为没有答案,请知晓。

    磐安县水资源综合规划.doc

    磐安县水资源综合规划(报批稿)磐安县水务局金华市水文站金华市水利水电勘测设计院有限公司二00五年十二月磐安县水资源综合规划(报批稿)审 定:鲍金方审 核:王勇明项目负责:鲍金方 刘苏忠报告编写:严树明 方宝婷 陈航参加人员:朱聘平 杜国平 何艳编制单位:磐安县水务局金华市水文站 金华市水利水电勘测设计院有限公司目 录前 言11 磐安县概况 21.1自然条件21.2社会经济41.3水利现状62 总则 92.1规划目标 9 2.2规划依据 102.3规划指导思想及原则 122.4规划标准、范围及期限 143 水资源调查评价153.1水资源分区目的和原则153.2水资源分区情况153.3降雨、蒸发173.4地表水资源233.5地下水资源313.6水环境现状333.7水资源总量343.8水资源可利用量分析364 水资源开发利用情况调查评价414.1经济社会基本资料分析414.2供水基础设施调查统计434.3现状可供水量分析504.4现状用水分析计算524.5现状水资源供需平衡分析544.6水资源开发利用程度分析555 需水量预测575.1需水量预测的原则和方法575.2经济发展指标575.3需水量预测626 现状工况下水资源供需平衡分析696.1现状工况下可供水量计算696.2现状水资源供需平衡分析716.3现状工况下规划水平年水资源供需分析716.4水资源供需矛盾评价737 节约用水规划757.1节水现状757.2节水指标757.3节水措施和节水量768 水资源保护818.1概述 818.2污染源调查818.3水污染物总量控制858.4水质保护规划878.5规划目标899 供水预测919.1供水现状919.2城镇和乡村生活用水供水预测949.3农业灌溉供水预测1029.4小水电建设规划1049.5水源工程规划汇总 10610 水资源配置11510.1水资源配置方案11510.2规划水平年的水资源供需平衡12111总体布局与实施方案12511.1总体布局12511.2 实施方案12511.3特殊干旱年应急对策和措施 13012 水资源可持续利用保障措施13212.1水资源管理体制13212.2水利工程管理13412.3建立合理水价体系13512.4节水减污非工程措施13812.5调整产业结构、优化经济布局14012.6水资源管理信息系统建设14112.7多元化、多层次、多渠道筹集资金14213 规划实施效果评价 144附表前 言建国后,特别是东阳磐安分县以来,磐安县水利建设取得了可喜的成绩。九八洪水之后,党和国家高度重视水利工作,各级政府和全社会对水利投入大幅度增加,水利建设面临难得的发展机遇。在新世纪,我省全面推进建设小康社会,提前基本实现现代化的重要时期,研究和建立磐安县的水资源保障体系,以水资源的可持续利用和保护支持磐安县经济、社会的可持续发展,具有十分重要的战略意义。磐安县水资源综合规划的总体目标是为磐安县水资源统一管理和可持续利用提供规划基础,在进一步查清磐安县水资源及其开发利用现状,分析和评价水资源承载能力的前提下,根据经济社会可持续发展和生态保护对水资源的要求,提出促进磐安县人口、资源、环境和经济相协调发展的总体布局及实施方案。受磐安县水利局的委托,我们于2004年3月承担了磐安县水资源综合规划任务。本次规划工作,遵照水利部和国家发展计划委员会水规计200283号文批复的全国水资源综合规划任务书,全国水资源综合规划技术大纲,浙江省水利厅编制的浙江省水资源综合规划技术细则的要求而进行的。根据历次规划成果,针对磐安县当前水利建设中亟待解决的问题,进行深入的调查研究,力求做到把治理开发与环境保护和水资源的持续利用紧密结合起来,利用集体的智慧编写出了磐安县水资源综合规划。这一规划成果,将对磐安县近期的水资源开发、利用、调配、节约和保护起着重要的指导作用。在报告编制过程中,得到了浙江省水文局,金华市水利局,磐安县水利局等单位的关心和支持,特别是磐安县水利局的同行们为此项工作付出了大量的辛勤劳动。磐安县有关部门对本规划给予了大力的支持和帮助,在此表示真挚的感谢。编制本规划,是一项艰苦复杂的工作,为做到全面、准确、科学、合理,编写组倾注了大量的心血,尽了最大的努力。但限于水平和时间,以及基础资料系统性不强,报告中疏漏甚至错误之处在所难免,恳请不吝赐教。1 磐安县概况1.1自然条件1.1.1基本情况磐安县位于浙江省中部,地理坐标介于东经120°16至120°47,北纬28°48至29°19之间,东临天台,南接仙居、缙云,西连东阳、永康,北与新昌接壤,是台州、丽水、金华、绍兴四地市的交接地带。县域东西宽47km,南北长54 km,总面积1196 km2。其中山地占总面积的91.48%,耕地占5.79%,河滩和水面占2.47%,谓九山半水半分田。县辖9镇11乡。1.1.2地形地貌磐安县地处浙东丘陵西缘,受天台山、会嵇山以及括苍山、仙霞岭余脉的影响,整个地势比较高,地形复杂,山峦重叠,其地貌有二个基本特征:(一)地势中南部高,西部低。(二)以低中山为主。按地貌综合标志,大体可分为三个区域:东北台地区:尖山、胡宅、万苍、尚湖、玉山的部分地区,起伏和缓,是本县的主要农耕区。中南部低中山区:九和、窈川、墨林、大盘、方前、维新、高二、盘峰、双峰等乡镇,区内峰峦林立,谷深坡陡。是钱塘江、灵江、瓯江、曹娥江等水系的发源地和分水岭之一。是本县的主要林业区。西部丘陵区:新渥、冷水、深泽、安文、仁川、双溪等地,是丘陵向低山的过渡带,是磐安县主要的产粮区和多种经营区之一。1.1.3河流水系磐安县素有“群山之祖,诸水之源”之称,是我省极为重要的水源涵养区和生态屏障。境内溪流众多,特定的地形地貌形成了河流呈外辐射状分布,源短流急,河床坡降大,洪水暴涨暴落,洪枯明显。磐安县境内主要溪流情况如下:1)钱塘江水系文溪(又称安文溪)发源于仰曹尖,磐安县境内,主河道长24.8km,流域面积149.1 km2,经县城安文镇流入东阳南江水库。西溪(又称双溪)发源于尚湖岭干,磐安县境内流域面积147 km2,流经墨林、窈川、史姆后注入横锦水库。八达溪发源于九和乡自家庄村,流经毛竹溪、南坑、澄溪、联桥、孔潭等村入东吴水库,在磐安境内流域面积63.5km2。2)灵江水系溪炉港是灵江水系永安溪的主要支流,发源于盘峰乡的四挟路大岗尖,在磐安县范围内主河道长24.4km,流域面积136.5 km2。流经盘峰、沙溪口、丁埠头、冲背入仙居县。始丰溪发源于大盘山东麓,流经大盘、方前注入天台里石门水库,是灵江的上游,在磐安境内主流长31.6 km,控制流域面积169.4 km2。3)曹娥江水系夹溪是曹娥江干流澄潭江的上游部分,发源于尚湖镇长坞,流经尚湖、万苍注入五丈岩水库,然后再经尖山、胡宅进入新昌县境。磐安县境内主流长33 km,流域面积179.1 km2。玉溪发源于岭口珍溪箬坑附近的大坞尖,中游流经东阳市,再流入本县的前山村,下游为磐安、新昌的界河,主流长19km,流域面积48.6km2。4)瓯江水系好溪:该溪上游溪上坑,发源于大岗尖(主峰高960 m),流经双峰、仁川、冷水等乡镇,流入缙云县,属瓯江上游,在磐安境内主河道长33.5 km,流域面积232 km2。1.1.4水文气象磐安县地处亚热带中部,受大陆和海洋气团交替控制,季风气候明显(属亚热带季风湿润气候)。同时受境内地形差异诸因素影响,其特点是:冬夏季风交替显著,冬冷夏热,季风变化明显,昼夜温差大,年温适中,热量丰富,雨量充沛,春夏气温变化大。梅雨期间雨量集中,洪水、冰雹、大风等灾害性天气常有发生。据磐安气象资料统计,多年平均气温为16.4,1月份最冷平均气温为2.04.3,7月份最热平均气温25.628.8,极端最高气温40.6,最冷气温-15.2,年日照时数为16451716小时。该地区多年平均降水天数为178天,多年平均降雨量1551.8。根据安文雨量站暴雨记载,最大1小时暴雨量81.0,最大24小时暴雨量264.9,最大三日暴雨量413.0。一般来说,全年降雨量集中在47月,810月份降水也比较丰富。磐安县水面蒸发的总趋势是从东向西增加,但变幅很小。根据安文雨量站19802000年的蒸发资料统计得:年最大蒸发量为1038.2(1994年),年最小蒸发量为716.5(1999年),多年平均蒸发量为916.7。月平均蒸发量以7月份最大(154.0),1月份最小(25.3)。规划区春季回暖迟,秋季降温早,全年无霜期短(200243天),秋天农作物常受到影响。城区的主导风向夏季是东南风,冬季为西北风。年平均风速在1.181.93米/秒之间,静风频率为12.2614.19%。1.2社会经济1.2.1行政区划磐安县现有9镇11乡,6个办事处,8个居委会。2003年统计总人口206239人,其中农业人口183857,非农业人口22382人,人口自然增长率4.46。其行政区划包括的乡镇有:安文镇、新渥镇、尖山镇、冷水镇、仁川镇、大盘镇、方前镇、玉山镇、尚湖镇、深泽乡、双溪乡、双峰乡、墨林乡、窈川乡、盘峰乡、维新乡、高二乡、胡宅乡、万苍乡、九和乡共20个。1.2.2社会经济2003年全县国内生产增加值16.51亿元,比上一年增长15.1%。其中,第一产业增加值3.67亿元,增长6.5%;第二产业增加值8.56亿元,增长20.4%;第三产业增加值4.28亿元,增长13.0%。产业结构继续得到调整,三大产业结构比例由上一年的24.4:50:25.6调整为2003年的22.2:51.9:25.9。农业经济:农业经济平稳增长,产业结构日趋合理。农业总产值从1997年的4.58亿元增加到2003年的5.93亿元,平均每年增长4.91%。全县的粮经比由1997年的2.1:1下降到2003年的0.81:1,形成了中药材、食用菌、茶叶、高山蔬菜、经济林、特色养殖业等六大支柱产业。其中中药材面积已达6.3万多亩,产值2.136亿元,药材产值占农业总产值的比重达35.8%。六大支柱产业制定了12个省市级农产品生产标准。劳动力就业呈现“三三制”格局,全县11.14万农村劳动力中,搞效益农业的有4.26万,劳务输出的有3.59万,从事来料加工等第二产业的人员有3.29万。工业经济:2003年全县完成工业总产值40.1亿元,实现工业销售产值38.51亿元,同比增长26.2%。其中规模以上企业完成销售产值13.26亿元,规模以下企业完成销售产值25.25亿元。依托企业改制形成的体制优势和资源优势,结合生态富县对工业清洁化生产的要求,培植了塑料制品、竹木工艺品、圣诞礼品等三大工业支柱产业,年产值分别达到了5亿、5.01亿和1.02亿元,有效地支撑了磐安工业的稳定发展。面对空间制约,在金华市区创办了金磐扶贫开发区,还在毗邻经济发达县市的乡镇建立了安文、尖山、冷水、方前、尚湖等10个工业小区。2003年三个产业占国内生产总值结构的比例已调整为22:52:26,三产占经济总量的比重已超过了一产。从种类看,三产由复县之初的以商品零售业为主,向旅游、餐饮、批发市场和其它服务业等多门类转化。全县已建各类专业市场23个,总面积7.5万余平方米,市场年成交额7.53亿元。生态旅游开始起步,花溪、夹溪景区为省级风景名胜区。1.3水利现状1.3.1水利设施(1)堤防根据地理位置及水系分布,全县重点防洪地段共分五大片:县城安文镇(钱塘江水系);方前镇(始丰溪水系);仁川、冷水镇(瓯江水系);万苍乡、尚湖镇、玉山镇(曹娥江水系);双溪乡(钱塘江水系)。其中文溪在县城主干河段长5.2km,目前建防洪堤10 km左右。防洪标准达到50年一遇。方前镇从茶潭水库至里石门水库干流长度9.8km,现已建成1020年一遇标准堤防8.9 km。仁川、冷水镇的河道经统一规划和设计,已得到初步治理,防洪能力达到20年一遇标准,堤防长度约6.68 km。双溪乡的沿溪两岸标准防洪堤,建成长度较短,全乡境内15km长河道达到20年一遇标准堤防1.6km,10年一遇标准堤防0.53km。万苍乡、尚湖镇所属河道坡降小,两乡镇所在的玉虹溪河段全长12km,其中建成20年一遇标准的堤防0.6km,10年一遇标准堤防约为3.3km。(2)水库目前全县有中型水库1座,小(一)型水库10座,小(二)型水库34座,万方以上重要山塘124座,蓄水量5170.4万m3,山塘水库的兴建对各流域的洪峰起到了一定的调节作用。蓄水万立方米以下山塘水库2720座,蓄水量近300万m3。(3)灌区磐安县现有下畈、大田、五丈岩水库、尚湖、雷滚口、深泽新渥、冷水、反修及茶潭水库等10余个灌区。其中五丈岩水库、尚湖、深泽新渥、茶潭水库四个灌区为本县重点骨干灌区。(4)水电开发近几年来磐安县水力资源得到了较快的开发和利用。到2002年底,全县已建成水电站43座,总装机容量达3.3025万kw,设计年发电量0.8465亿kwh。预计到2004年底,可开发完成总装机容量达4.8025万kw,设计年发电量达到1.183亿kwh。已开发的水电装机仅占可开发总量的51.83%,年电能也仅占可开发总量的56.19%,所以磐安县的水电开发潜力较大。(5)引提水全县共有堰坝等引水工程178条,机电排灌站等提水工程装机容量为4910kw,其中:固定机电有97处,装机1610kw。1.3.2存在问题1)水源工程缺乏随着工农业生产的发展和集镇建设规模不断扩大,用水量不断增加,而现有水源工程除1座中型水库外,其余均为小型水库,库容小,供水能力弱,供需矛盾突出。2)渠系配套不完善由于渠系配套不完善,灌溉水利用系数低,现有水源工程未能充分发挥工程效益,一定程度上制约了农业经济发展。3)堤防标准偏低早年规划建设的防洪堤设计洪水标准偏低,堤防工程质量较差,基础埋深不够,堤防未连成片的情况普遍存在,造成流域防洪标准偏低。4)水利设施老化现有水利工程大多建于五、六十年代,工程老化,年久失修。近两年每年上报5个左右小(二)型以上水库列入千库保安项目,并正在逐步实施当中,小(三)型水库也已着手普查,不久的将来磐安县的水利工程状况将得到很大的改善。5)个别河段水体污染严重全县的地表水基本上较好,污染较少,安文镇以下文溪段污染比较严重,且污染有加重趋势。根据监测成果分析,水质污染类型主要为有机污染,主要污染物为氨氮、BOD5、总磷、挥发酚。2 总 则2.1规划目标 2.1.1目的和意义水资源综合规划是合理开发利用和保护水资源,防治水害而制定的总体安排,它包括水资源利用调查评价,水资源开发利用情况,需水预测、节水措施、水资源保护、供水预测、水资源配置、总体布局与实施方案、规划实施效果评价等内容。水资源综合规划既受到社会、经济、环境及政策的影响和限制,又要从全社会角度协调各部门之间的利益和矛盾,涉及的范围很广,内容丰富且复杂多变。如何科学的拟定水利在新世纪的发展方向、发展目标和发展措施,日趋严峻的洪涝问题如何治理,干旱缺水问题如何解决,水污染问题如何治理。“水资源综合规划”是系统解决上述问题的金钥匙,以现代水利的思路研究“磐安县水资源综合规划”可科学拟定磐安县水利在新世纪的发展目标、方向和措施,将成为指导今后一段时期磐安县水利发展的纲领;编制科学合理的“水利规划”,将成为新时期磐安县水利腾飞的“龙头”。本规划旨在通过建立宏观、直观、易操作的水利发展指标体系,根据国民经济发展及近年来水利发展趋势,建立高水平的水资源配置网络、高效的水利管理运行机制和高质量的水环境,使磐安县经济与水利、水环境协调发展,有助于磐安县经济建设的持续、快速健康发展,并使水造福子孙后代。2.1.2规划目标磐安县水资源综合规划的总体目标是为磐安县水资源统一管理和可持续利用提供规划基础,在进一步查清磐安县水资源及其开发利用现状,分析和评价水资源承载能力的基础上,根据经济社会可持续发展和生态环境保护对水资源的要求,提出水资源合理开发、高效利用、有效节约、优化配置、积极保护和综合治理的总体布局及实施方案,促进磐安县人口、资源、环境和经济的协调发展,以水资源的可持续利用支持磐安县社会经济的可持续发展。规划的具体目标:(1)在水资源开发利用方面,开源节流并重,制定水源地和供水工程布局规划,抓好节水管理工作,逐步推行分质供水,改进农田灌溉方式,提高工业用水的重复利用率。基本形成水资源合理配置的格局,满足本县社会和经济可持续发展对水资源的需求。(2)在城镇供水方面,建立以城区为中心,以冷水、尖山、方前为次中心的供水网络,从量和质两方面基本上满足城镇居民生活用水和工农业用水的需求。(3)在地表水环境质量方面,通过水功能区划分,设置水源保护区,增强水质监测,实施水域纳污总量控制等措施,使生活用水水源地得到保护,水质达到国家规定的生活用水类标准,基本实现本县水资源和水生态系统的良性循环。(4)在地下水资源可持续利用与保护方面,对未超采区地下水开发利用规划应采用因地制宜,集中与分散相结合,以分散性供水为主的规划方针。防止对地下水盲目开采,实现分质供水,优水优用。(5)建立节水型社会,建立有效的水环境保障体系。2.2规划依据本规划以下列法规、技术规范和政府文件作为指导依据:2.2.1法律、法规中华人民共和国水法中华人民共和国防洪法中华人民共和国水土保持法中华人民共和国河道管理条例中华人民共和国环境保护法2.2.2技术规范生活饮用水水质卫生规范地面水环境质量标准地下水质量标准污水综合排放标准城市供水条例全国水资源综合规划任务书全国水资源综合规划技术大纲浙江省水资源综合规划技术细则浙江省城镇供水规划编制导则2.2.3县级规划、计划和各类涉水规划磐安县城城市总体规划磐安县统计年鉴磐安县水利志磐安生态县建设规划磐安县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第十个五年计划磐安县水资源调查及水利区划报告磐安县农业综合开发规划磐安县供水规划磐安县城污水工程专项规划磐安县防御洪水方案2.3规划指导思想及原则2.3.1规划的指导思想水是生命之源,水资源是人类和一切生物赖以生存发展的基础,其作用如同人体的血液,只有人类开发利用水资源的方式合理,利用限度不超过水资源的承载能力并注重保护好水资源,水资源才可持续地利用下去。因此,本规划的指导思想是:以可持续发展理论和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理论为指导,遵循有关法律、法规和水利发展规律,结合磐安县社会,经济长远发展的战略目标,广泛吸取国内外先进的研究成果,强化经营管理,搞活水利经济,除害兴利,综合治水,科学兴水,发展壮大水利基础建设和基础产业,为磐安县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提供全面服务。研究出既有创新性又具有实用性、指导性的磐安县水利发展指标体系和发展目标。在规划过程中力求做到:1)从全局性、战略性、方向性考虑,水利与磐安县社会、经济、人口、资源、环境等的可持续发展一致,主动适应磐安县“十五”计划,推动磐安县远景目标的实现,为磐安县的决策和规划提供科学依据。2)从发展的时间尺度考虑,使水资源既满足磐安县当代人的需要,也为后代的发展留有余地。3)从发展的空间尺度考虑,特定区域的需要不危害和削弱其它区域水资源供给能力。4)从人与水的关系考虑,要求人口增长与水资源和谐统一,使用清洁、高效的生产工艺,爱水,节水。5)从水利发展的全局考虑,争取、保持和全面发挥水利在21世纪的主动性,增强其竞争能力,促进水利事业全面发展。2.3.2规划的基本原则1)坚持水资源开发利用与社会经济协调发展的原则磐安县水资源开发利用水平要与社会经济发展的目标、规模、水平及速度相适应,并适当超前。要顺应浙江提前基本实现现代化的战略目标,服务于磐安县社会经济发展和生态县建设,努力改善水资源条件,保障社会经济的协调发展。2)坚持全面规划、统筹兼顾、综合治理的原则按照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目标,全面规划、统筹兼顾、标本兼治、综合治理,兴利除害结合、开源节流治污并重、防洪抗旱并举、给水与排水协调,妥善处理左右岸、干支流、城市与农村、局部与全局、继承与发展、开发与保护、建设与管理、近期与远期等各方面的关系。3)坚持水资源可持续利用的原则统筹协调生产、生活和生态用水,合理配置地表水和地下水,对需水要求与供水可能进行合理安排,“防止水对人的侵害的同时,重视人对水的侵害”,重视水资源开发利用的目的,强化水资源的节约和保护,把节约用水放在首位,积极防治水污染,实现水资源可持续利用。4)坚持按市场经济规律治水的原则适应市场经济的要求,认真研究产权、水权、排污权等问题,研究体制、机制、政策问题,科学制定水资源开发利用、配置、节约、保护、治理、防灾的有关经济政策,利用经济杠杆调节水务活动,发挥政府调控和市场机制的作用。5)坚持科学治水、努力实现水利现代化的原则。广泛采用科学实用的先进技术,努力提高规划的科技含量和创新能力。运用现代化的技术手段、技术方法和规划思想,科学配置水资源,并用先进的信息技术和手段管理水资源。6)坚持因地制宜,重点突出的原则规划紧密结合磐安县实际,在继承水利规划建设成果的基础上,合理制订规划方略和水资源开发利用模式。突出重点,地域上把新老城区作为重点,内容上主动呼应磐安县发展战略目标,在摸清水资源缺水类型的基础上,把水环境治理,水资源配置作为重点,并从整体上满足防洪要求,着力研究改善提高水环境、水生态质量的方略。2.4规划标准、范围及期限2.4.1规划标准防洪标准:磐安县城防洪标准为50年一遇,乡镇为20年一遇,村庄为10年一遇。供水标准:城乡生活用水和重要工业用水保证率为95%,一般工业和农业灌溉用水保证率为90%。2.4.2规划范围规划范围:磐安县行政所辖区域2.4.3规划期限现状年2003年规划水平年:近期2010年中期2020年远期2030年3 水资源调查评价3.1水资源分区目的和原则3.1.1水资源分区的目的水资源分区是水资源量计算和供需平衡分析的基本单元。水资源的开发利用和水环境的保护和治理受自然地理条件、社会经济情况、工农业布局、城镇发展、水资源特点以及水利工程设施等诸多因素的制约。为了因地制宜、合理开发利用水资源、保护和治理水环境,既反映各地区的特点,又探索共同的规律,展望同类型地区的开发前景,需要对水资源供需分析,揭示其供需矛盾,提出解决不同类型供需矛盾的相应措施。3.1.2水资源分区的原则1)照顾流域、水系和供水工程系统的完整性。2)分区要体现自然地理条件的相似性和水资源开发利用条件的类似性。3)尽可能保持行政区的完整性,以利于水资源的统一管理、统一规划、统一调配和取水许可制度的实施。4)考虑已建、在建水利工程,有利于进行分区水资源量计算和供需平衡分析。3.2水资源分区情况根据上述目的和原则,将磐安县划分为六个水资源五级分区(北江、南江、屠家埠以上、好溪、永安溪上游和始丰溪上游),考虑到与磐安县地方习惯一致,本规划报告把北江、南江、屠家埠以上三个分区改称为西溪、文溪、夹溪分区,另外几个分区名称不变。分区见附图水资源分区图。西溪分区:范围包括窈川、双溪、九和等乡镇及尚湖镇属西溪流域的原山环乡12个行政村,墨林乡的墨林、东川、卢坎头也属该分区,土地面积242.2 km2。耕地2.0948万亩,其中水田1.3194万亩,旱地0.7754万亩,农田实灌面积0.95万亩,占耕地面积45.4%。区域内沿溪两岸台地以种植水稻

    注意事项

    本文(磐安县水资源综合规划.doc)为本站会员(文库蛋蛋多)主动上传,三一办公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上载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 若此文所含内容侵犯了您的版权或隐私,请立即通知三一办公(点击联系客服),我们立即给予删除!

    温馨提示:如果因为网速或其他原因下载失败请重新下载,重复下载不扣分。




    备案号:宁ICP备20000045号-2

    经营许可证:宁B2-20210002

    宁公网安备 64010402000987号

    三一办公
    收起
    展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