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教版九年级历史下册第13课-罗斯福新政-同步练习题.doc
-
资源ID:4113710
资源大小:174KB
全文页数:6页
- 资源格式: DOC
下载积分:16金币
友情提示
2、PDF文件下载后,可能会被浏览器默认打开,此种情况可以点击浏览器菜单,保存网页到桌面,就可以正常下载了。
3、本站不支持迅雷下载,请使用电脑自带的IE浏览器,或者360浏览器、谷歌浏览器下载即可。
4、本站资源下载后的文档和图纸-无水印,预览文档经过压缩,下载后原文更清晰。
5、试题试卷类文档,如果标题没有明确说明有答案则都视为没有答案,请知晓。
|
人教版九年级历史下册第13课-罗斯福新政-同步练习题.doc
第13课 罗斯福新政一、选择题1以“狮子”和“狐狸”见称的罗斯福,面对经济危机审时度势。进行大胆突破,实行以“3R工程”(复兴、救济、改革)为主要内容的新政。新政“大胆突破”体现在()A坚持自由放任 B优先发展重工业C转向社会主义 D国家干预经济2罗斯福所采取的有关措施(见表3所示内容)的主要目的是() A恢复工业生产 B缓解就业压力 C兴办公共工程 D推广科技成果3下表为1928-1932年美国国民生产总值一览表(单位:亿美元)导致这一时期国民生产总值发生变化原因是() 年份 1928 1929 1930 1931 1932 国民生产总值 1039 912 764 585 540 A美国内战 B第一次世界大战C经济大危机 D美苏“冷战”4“首先请允许我表明自己的坚定信念,即我们所恐惧的就是恐惧本身。”罗斯福总统为应对“恐惧”而采取的核心措施是()A整顿金融业,恢复银行信用 B恢复工业、颁布全国工业复兴法C兴办公共工程,减少失业 D进行社会救济,稳定社会秩序5一位美国总统在就职演说中说:交换手段难逃贸易长流冰封;工业企业尽成枯枝残叶;农场主的产品找不到市场;千万个家庭的多年积蓄毁于一旦。与之相符的是()A华盛顿谴责殖民主义者的罪行 B林肯批评南方种植园主的叛乱C威尔逊揭露一战的灾难性后果 D罗斯福感叹经济危机的破坏性6“(总统)上任后推行新政帮助美国经济走向复苏。二战期间他推动美国支持并加入同盟国阵营。对塑造战后世界秩序发挥了关键作用,他的影响力在雅尔塔会议及联合国的成立中尤其明显。”材料中的“总统”应是() 7罗斯福在1933年就职演说中说:“只要国家仍处在危急存亡的关头,我就要求国会授予我应付危机的那种唯一最后手段广泛的行政权。”这说明罗斯福()A对工业进行了调整 B逐步走向了独裁C要改变资本主义制度 D要加强国家对经济的干预8下列有关罗斯福新政的表述,正确的是()A中心措施是对农业的调整 B消除了美国社会的根本矛盾C是一次社会主义性质的改革 D全面加强国家对经济的干预91929年开始的经济大危机给资本主义世界以沉重地打击。德、意、日法西斯势力张,最终走上对外扩张道路,美国则实行了罗新新政,其主要作用是()A使苏维埃政权得以进一步巩固B使美国资本主义制度得到调整与巩固,缓和了危机。C从根本上变革了资本主义制度,消除了资本主义固有的矛盾D摧毁了法西斯势力,沉重打击了殖民体系101932年,罗斯福在获得总统提名时说:“我向你们保证,也向自己保证,为美国人民寻求一个新的政策。”这一“新的政策”在本质上新在哪里?()A领导人新 B领导阶级新 C手段新 D目的新111930年初,家住上海的李先生怀着到美国发财的梦想,不远万里到达纽约。当时,他不可能看到的景象是()A大量企业破产 B失业人数激增 C经济空前繁荣 D股票价格暴跌12医疗、养老、教育等社会保障制度是当今世界各国普遍关注的重大问题。下列国家最早颁布社会保障法的是()A联邦德国 B英国 C法国 D美国13下图反映了19291937年美国失业人数变化情况,促使B点到C点变化的直接有效措施是() A推行“以工代赈” B创立养老金制度C颁布紧急银行法令 D颁布农业调整法14为应对下图中的严峻形势,美国采取的措施是() A颁布宅地法 B实施罗斯福新政C提出杜鲁门主义 D推行马歇尔计划15罗斯福新政期间,为加强对工业的计划指导而颁布的法律文献是()A全国工业复兴法 B社会保障法C紧急银行法案 D国策基准16面对经济危机,美国实行了罗斯福新政。“新政”的特点是()A整顿银行 B整顿农业C调整工业 D加强国家对经济的干预和指导17“他赢得了民心,因为人民能够感觉到,他喜欢他们,他惦记着他们。”罗斯福新政中“赢得民心”的举措是()A兴建公共工程,增加就业机会 B提倡美国公民勤俭节约C引导农场主努力扩大生产 D改革银行制度,恢复银行信用181932年美国总统竞选期间,罗斯福提出下列施政主张,说明他准备() A继续实行“自由放任”的政策 B通过扩军备战促进经济复苏C运用政府权力干预经济发展 D利用过剩物资救济失业家庭二、非选择题19体制结构调整和经济体制改革,是经济政治发展和社会进步的必由之路,是每个国家实现国富民强、民族振兴的重要过程和手段。阅读下列材料,回答问题。材料一 英国是现代资产阶级政治制度的发源地早已为世人所公认。即使在当今社会主义国家的某些机构或制度上,也隐隐约约地 打着英国影响的印记。因此,要了解当代西方政治制度乃至现代人类政治文明的来龙去脉,首先必须了解英国政治制度及其历史。 程汉大英国政治制度史 (1)根据材料一并结合所学知识,说出英国确立了怎样的政治体制? 材料二 1921年8月,在莫斯科市民惊异目光的注视下,一位23岁的美国青年走进了克里姆林宫,他的名字叫阿曼德·哈默。1921年10月28日,苏俄第一份给外国人的特许权的合同正式签署,哈默获得了一所石棉矿的特许经营权,开始了他真正的商人生涯。 正道沧桑社会主义500年 (2)根据材料二并结合所学知识分析,哪个政策为哈默在苏俄的投资经商提供了有利条件?该政策有何突出特点? 材料三 美国的创新在于:它建立了这样一个政府,它分权但不分裂,制衡却不抗衡;20世纪20年代末,为了拯救市场,唯一的办法居然是“中止市场”!但“中止市场”又不是“消灭市场”,需要的是一种能够“控制”市场的权力,而执行这种权力的恰恰是国家! 摘编自钱乘旦世界现代化历程 (3)根据材料三和所学知识,概括指出美国在制度(政体和经济)创新方面的具体表现,并简要分析其共同影响。 (4)综上所述,归纳促进体制结构调整和改革的主要因素。(1分)20面对20世纪二三十年代资本主义世界爆发的经济危机,不同国家采取了不同的作法。 材料一 (1)说出材料一中,田纳西河水利工程与罗斯福新政中的哪一项措施相关。依据材料一,概括这一措施所产生的效果。 材料二 19281937年苏联工业总产值及重要工业产品在世界和欧洲的位次 1928 1937 世界 世界 欧洲 工业总产值 5 2 1 机器制造业 4 2 1 电力 10 3 2 煤 6 4 3 钢 5 3 3 (2)依据材料二,说明苏联在20世纪二三十年代工业发展的变化。结合所学,说出发生这种变化的原因。 材料三 观点一:罗斯福新政帮助美国克服了经济危机,解决了资本主义生产相对过剩的问题。 观点二:苏联在20世纪二三十年代取得经济建设过程中,农业、轻工业、重工业都取得了巨大成就。 (3)从材料三中选择其中一个观点,结合所学,谈谈你的看法。(要求说出是否同意该观点,并说明理由)参考答案110:DBCBD BDDBC 1118:CDABA DAC19(1)君主立宪制; (2)新经济政策(或者:退还一部分收归国有的企业,让国内外资本经营。;允许多种经济形式并存,大力发展商品经济。 (3)表现:政治制度创新:颁布1787年宪法,确立联邦制(或:总统共和制、民主共和制);经济体制创新:1933年实行罗斯福新政,开创国家干预经济的先河(或:加强国家对经济的干预和指导)。影响:有利于美国资本主义经济发展;确立和保障了资产阶级民主制度;维护国家统一和社会稳定。(4)经济发展的需求;政府的宏观调控;科技革命的推动;国情的变化;合理利用市场和计划等经济手段等。20(1)以工代赈(或政府兴办公共工程);美国更广泛地开发利用田纳西河流城的自然资源,政府为失业者提供了就业机会。 (2)苏联由相对落后的工业国发展成为欧洲第一,世界第二的工业强因,实现了工业化。苏联实施五年计划、优先发展重工业。 (3)观点一:不同意。罗斯福新政环节经济危机,促进生产恢复发展,是美国人民恢复对美国制度的信心。资本主义经济危机是资本主义私有制与社会化大生产之间无法调和的矛盾,是无法克服的。观点二:不同意。苏联经济建设的核心是集中发展重工业,农、轻、重比例发展不协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