教师资格证50.doc
51. 有人说:“教师要拥有一颗宽容的心,一双欣赏的眼。”你怎么看? 答:我认为这句话是正确的,而且它应该是作为一个人民教师的基本准则。一、老师拥有一颗宽容的心。有人说得好:如今我们身上的全部长处都是以前老师曾经夸奖过的地方,我们身上的大部分缺点也是当年老师曾经批评过的地方,我们至今还没有涉足的领域,也是当年我们初次涉猎,遭遇失败被他人抱怨或者嘲笑的地方。所以一个老师,就要有一颗宽容的心,能够成为孩子的良师益友,要学会赏识孩子。在评价孩子中,你要能保持鼓励性的倾向,使孩子时刻感到自信,能激发孩子的学习欲望和兴趣;孩子犯错时,能给孩子一个台阶下,当孩子取得成绩时;别忘了给孩子送上一片掌声;孩子有疑难时,老师是孩子最好的心理医生和真诚的朋友;当孩子大胆表现自己时,老师是最好的欣赏者。教师潜在的人格魅力会深深地感染孩子,真诚的赞美、友善的态度中时刻不忘对孩子有一颗宽容的心。二、老师应当有一双欣赏的眼睛。“欣赏教育”是开发学生潜能的生命教育,是教书育人的成功教育,也是促进学生身心健康的发展教育。尤其在课改全面展开的今天,显得尤为重要。现实生活中,其实并不缺少美,缺少的,恰恰是发现美的眼睛。一位称职的教师,具备一双欣赏学生的眼睛是多么的重要!教育活动中,教师一个赞许的目光,一句肯定的话语,一次成功的鼓励,都会使学生激动不已,产生奋发向上的动力。作为一个成功的教育者,始终抱着一颗赞美和欣赏之心,并坚信这一星半滴的欣赏,在未来的岁月里,一定会结出累累硕果。52.王老师说,我也知道要爱每一个孩子,但实际上还是偏爱学习好的学生,你怎么看?答:人是感情动物,在处理各种关系中容易带感情,教师也是感情丰富的人在对待学生的感情中,最容易形成偏爱。倘若控制不好,偏爱严重,就爱造成师生之间诸多思想矛盾,使偏爱不及的学生产生抵触情绪,对工作造成很多不利因素,然而不少教师都或轻或重犯有偏爱的毛病。作为教师,为了国家、民族和孩子的未来,我们必须从以下几方面来矫正自己的“偏爱”行为:一、 转变教育观念,提高教师自身素质。世上没有坏孩子,每个孩子都要闪光点,应因材施教使孩子健康成长。 二、53. “每一个孩子都是我的骄傲!”这是某老师生前常说的一句话,你怎么看?我认为这个观点值得我们这些年轻教师学习。首先,每名学生都是优秀的,都能获得成功,只是有的时候这些优点需要教师和家长不断挖掘、赞扬。有的家长教育方法简单粗暴,只把眼光盯在学习成绩上,往往会造成孩子很强的逆反心理,对他们成长不利。其次,只有我们肯定了孩子的成果才能激发学生的兴趣,培养学生的自信心让他们阳光快乐的成长。形成自律意识,包容意识。最后,经常受表扬的孩子往往善于发现别人身上的长处优点,也会毫不吝啬地表扬和奖励别人,有助于同学间建立良好的人际关系,54. 感动中国“最美教师”张丽莉,舍己救人,有人认为她的行为真傻,你怎么看?答:张丽莉老师之所以这样做,就是她心存大爱,对自己的爱,对亲人的爱,对他人的爱,对社会的爱。人人都爱自己,张丽莉老师也爱自己,谁不爱自己的生命呢?但是作为一名新时代的老师,她更爱社会,更爱学生。她虽然没有孩子,没有当过母亲,但是她有慈母的心,有慈母的情怀,她把自己的学生当做了自己的孩子,天底下哪有母亲不爱自己的孩子的?在自己的“孩子”人身受到安全威胁时,母亲哪有不救之理?张丽莉老师的爱就是这种人间大爱。所以说她不傻。用爱做教育,用爱爱学生。55. 有些学校把智商低于正常人的学生不纳入统计,为提高班级排名,一些班主任要求成绩差的学生去医院测智商,你怎么看?答:这个班主任的做法既违背义务教育法,也违背未成年人保护法。因为按照义务教育法,实行的是免试就近入学,而按照未成年人保护法的规定,学校对于那些成绩不好或者有品行问题的学生是不得有任何歧视的,学校也不得以任何名义或者借口去测学生所谓的“智商”。 实际上,智力与遗传和后天环境等多方面的因素有关。而大多家长遇到孩子学习成绩下降,便会选择“测智商”来寻找原因。河南心理学专家陈思认为,片面强调“智商”问题,会对孩子造成不良心理影响,应改谨慎对待。学习成绩的高低,并不能证明小孩智力的高低,这里面还有一个方法问题,还有孩子对学习的兴趣问题。如果单纯把目光放在智力高低上面,一个会使小孩造成心理的负担,觉得我没有别人的孩子聪明,有这样一个标签,他自己就容易放弃,还是要把目光放在对孩子学习兴趣和方法的训练上。56.某学校在期末考试时试行“无人监考”,社会引起强烈反响,你怎么看?答:诚信考场不仅有利于让学生认识到诚信的重要性,有利于使同学们养成诚实讲信用的好习惯。 诚信考场的设置不应该针对所有的学生。我们可以十几个考场设置两个诚信考场,可以有两个依据,一根据成绩,成绩好的同学编入诚信试场;二是自愿报名加入诚信试场。在无人监考的考室,如有人作弊该怎么办?据了解,学校倡导学生自主管理互相监督,如果在阅卷时发现雷同试卷,或者接到考生举报,将对查出有作弊行为的考生进行诚信教育,并取消其来年参加“荣誉考试”的资格。 诚信考试不仅是对一次考试的诚信,也是对一个人品行诚信试场不的检验。学校不仅是教会学生知识和文化,更重要的还要教会学生如何做人。57. 在教师评价中,坚持“师德一票否决”,你怎么看?答:一段时间以来,幼儿教师虐童、小学教师猥亵、知名教授抄袭、大学校长严重违纪等新闻接连曝光。多部委下文,对青年教师实行师德“一票否决”。这是对社会关切的回应,也是整顿师风师德国,维护校园净土的必要措施。一个规定旧话重提,反映了社会的关注和需要。 “把师德建设作为考评学校工作和办学质量的重要指标,对教师实行师德表现一票否决制。有了这个规范性的文件,师德工作就有章可循了”。国务院下发关于加强教师队伍建设的意见,赢得了国家教育行政学院数百名学员的叫好声。 据教育部介绍,目前,40岁以下青年教师占高校专任教师六成以上,他们与学生年龄接近、沟通互动较多,对学生思想行为影响很大。总体而言,高校青年教师主体是积极、健康、向上的,但也有少数青年教师政治信仰迷茫、理想信念模糊、职业情感与职业道德淡化、服务意识不强,个别教师言行失范,不能为人师表。因此,有必要重新强化青年教师职业理想和职业道德教育,完善青年教师师德考核机制。但是“师德一票否决制不能代替师德教育修养”。师德“一票否决”并非包治百病的灵丹妙药。“一票否决”作用有限。一味倚重于此,会留下隐患。这一点,也可从近期接连曝光的校园性侵事件中加以佐证。为什么许多学生,长期、连续遭遇老师猥亵,却总是迟迟未能发现?难道这些学校,就没有师德考核的要求?58. 一些学校要求教师不仅要准时到校上课,而且要适当提前进入教室,你怎么看?答:很好,我们要求学生按时到校,我们要给他们做标杆。为人师表。提前做准备讲课从容。还可以提前了解学生情况,比如有些学生请假等情况,还有可能有一些学生想请教老师问题的。我会坚持做。59. 某学生上课打瞌睡,老师提醒几次,没有效果,老师将他罚出教室,你怎么看?答:我认为老师的这种做法是错误的,老师没有不让学生听课的权利。如果我是老师,我会除了采取提醒的方式再采取其他方式,比如幽默法讲一个让学生们开怀一笑的笑话;肢体运动法如猴子洗脸法让同学们一起做;让困的同学自动站一会;向学生道歉学生上课睡觉是老师讲得无趣;或者边讲课边走到那个同学跟前轻轻地敲一下桌子;课下调查一下那个学生为什么犯困,原因一般有四方面,一是生理上的疲劳造成的打瞌睡;二是心理、情绪方面的原因,如厌学、对老师有意见;三是认知基础及能力差造成的;四是老师的教学水平教学内容导致的。找到原因后,老师因反思自己及时改正并观察那位学生的情况。60. 有人认为:“教师如果没有教育思想,就是台教育机器”。你怎么看?答:一个优秀教师不论是教学有方或著作等身,如果缺乏自己的教学主张,从专业上讲,到头来也许还是一个无家可归的流浪汉,他没有专业精神和追求上的归宿。教学主张是教师从优秀走向卓越的阶梯,是培养和造就名师的一把金钥匙。教师从入职到成为合格教师到成为优秀教师,最后要从优秀到卓越,不能走入优秀教师“已成名就沉沦,一优秀就落后”的怪圈。教学思想形成教师的伟大,没有教学思想,教师就成了一台教学机器。他认为,人的全部的尊严就在于思想,没有教学思想,就没有教学尊严可言,教师唯有形成自己的教学思想,才能拥有教学乃至人生的尊严。61. 某学校新校规,男女生交往须5人在场且地方明亮,学生一旦违反,将面临轻则警告重则退学处分,你怎么看?答:第一,学校要从管理上下工夫,教学理念很重要,此为大方向。第二,学校要积极培养和提升教师队伍自身素质、管理能力和驾驭孩子的能力以及和孩子融入的能力,而不是多设一些障碍。在生活中,个体肯定需要交往,交往双方肯定有男孩女孩,因此这种做法显然便有些不恰当。“第三,学校应当多安排活动,充实学生们的课余生活,孩子们只有阳光快乐了才有更大的动力去学习。而学校应该一直着重培养学生们的交往能力,不能在中学的时候为防止学生们谈恋爱就严格限制他们的交往。”对学生自身来说,也要区分开哪些重要哪些不重要,这个阶段面对的是什么,学习能力、交往能力、自我控制能力的提升等需要同步,光学习不行,要综合性全面发展。“作为老师和学校,要积极从治学上下工夫,不管是文化课还是其他文化活动,安排满了学生们就没有了私下交往的机会。即便学生有一些美好的情感、情愫,那也很正常,爱美之心人皆有之,出台这样的规定不符合逻辑,让人心不服口不服。”学校应该着力提高学校的教学水平和能力,而不是制造一些条条框框,“要让学生们快乐起来,快乐了才会有成绩,不快乐哪能进步?有压力时要有途径、方式释放,要通过各种方式方法让孩子本真的一面展示出来。62.现在各行业都在凝练核心价值观,你认为教师的核心价值观是什么?答:根据教师价值体系和教师职业特点以及教师在教育工作中所要处理的主客体关系,当代教师核心价值观的基本内容可提炼为:忠诚教育、关爱学生、教书育人、为人师表、严谨治学。忠诚教育,是教师职业的基本前提。教师要忠诚于党和人民的教育事业,志存高远,爱岗敬业,甘为人梯,乐于奉献;对教育工作有高度的使命感。关爱学生,是教师职业的本质规定。教师要关心爱护全体学生,尊重学生人格,公正平等对待学生。严慈相济,做学生良师益友。保护学生安全,关心学生健康,维护学生权益。教书育人,是教师职业的根本任务。教师要遵循教育规律,实施素质教育。循循善诱,诲人不倦,学思结合,知行统一,因材施教。培养学生良好品行,激发学生创新精神,促进学生全面发展。为人师表,是教师职业的永恒要求。教师要坚守高尚情操,知荣明耻,严于律己,以身作则。衣着得体,语言规范,举止文明。关心集体,团结协作,尊重同事,尊重家长。淡泊名利,自尊自律。严谨治学,是教师职业的必然诉求。教师要崇尚科学精神,树立终身学习理念,拓宽知识视野,更新知识结构。学而不厌、刻苦钻研,勇于创新、奋发进取,不断提高专业素养和教育教学水平。63.乌申斯基说:教师个人的示范作用对学生的成长有不可替代的作用,你怎么看?答:教师对学生进行教育的方式方法很多,表现为言教与身教相结合,但身教更为重要。身教是教育的法宝,身教是教师身体力行,是教师示范的实际行动,它具有很强的榜样性和效仿性,能以说服力和感染力的教学开启学生的心灵之窗,引起学生的感情共鸣,使学生在掌握知识技能的同时,思想、情感、意志、行为等方面得到同步发展。 教师面对的是青少年的成长,包括他们的体力和脑力的发展以及知识的获取,智慧的增长,品德的养成等。这些人无论是从身理还是心理上都不够成熟,因此他们往往对教师有一种特殊的信任,把教师看做是心中的权威,在这样的情况下,他们往往模仿教师的言行举止、思想观念。 这就决定了教师不仅要教书育人还要示范做人,在人品和学问方面做学生学习的榜样,所以教师要重视身教的作用。 64.有人说:“教师最大的幸福就是培养出能够超过自己的学生。”你怎么看?答:学生的成长就是我的幸福。我的学生因为我的教育,学习进步了,表现在以前的基础上有进步了,我会感到特别特别的高兴,我这时会感到我的教育有了收获,我的心血没有白费,我的学生家长会高兴,这难道不是一种幸福吗?对于个别表现特差的学生,我会抽出自己的休息时间去家访,每一次家访都会收到特好的效果,因为学生知道老师是真正爱他,真正关心他的。师爱是伟大的,师爱是无私的。教育是一种艺术,更是一种责任。我为我的教育工作而感到幸福。如果学生能超过自己,那我会更幸福。65.一位平时学习好的学生在一次考试中作弊,如果你是他的老师,怎么办?答:适当的批评是应该的!但我觉得可以从关心方面入手,比如,问他是不是最近学习跟不上(因为她偷看说明她最近学习差,没认真学习)等等,可以不用直接说,一点一点地透漏你已经知道他作弊的情况,她既然是个成绩不错的学生,应该智力不错,她会理解你的意思,然后在观察她是否有变化再说!如果还没改变,可以组织一部分同学,比如一些成绩不错的同学,对他们的学习进行抽查,比如听写,默写或者背诵等等,而且要当面完成,一则可以考察到很多同学的学习情况,了解我最近的教学情况究竟如何,这样也保护了这位同学的自尊,然后如果她考察出来的结果不错,那我会可以开门见山的问她,既然你学习的这么好你为什么要在考试时偷看呢,难道你没有信心吗?(当然还可以加上一些鼓励的话)如果考察的结果差,那就要进行适当的批评,然后告诉她,回去后要好好学习,有什么困难就来找我,但是以后我会随时检查你的学习情况。66.有人说:“爱是师德的精髓”。你怎么看? 答:前苏联教育家苏霍姆林斯基说过:“的全部奥秘,就在于如何关心爱护学生。”教书育人,为人师表,无法离开一个“爱”字。热爱学生,帮助每一个学生是教育的前提,也是教育最有效的方法和手段。热爱全体学生,特别是后进生,这是师德建设的基本要求,也是人民教师的神圣天职,更是搞好班级工作、转化学生思想、促使学生进步的动力和前提。爱是开启学生心灵大门的钥匙,爱是激发学生学习热情的柴薪。古今中外成功的教育家,无一不是对学生倾注全部爱心的典范。我国古代教育家孔子,对其弟子循循善诱,诲人不倦,成为“万世师表”,近代教育家陶行知先生无限热爱自己的教育对象,与学生共同学习、共同生活。英国哲学家罗素曾经说过:“凡是教师缺乏爱的地方,无论品格还是智慧,都不能充分或自由地发展。”只有爱学生的人,才可能教育学生。因为人的情感是互相交流的,师爱与母爱一样,都是最圣洁、最美好的情感。如果你喜欢你的学生,处处关心他们、爱护他们,学生就会为你的爱所感动,自然会喜欢你,接受你的教育,这就是“爱的效应”。67.张某经常欺负同学,屡教不改,班主任让全体同学写小纸条羞辱他,你怎么看?答:首先,我认为要了解问题学生。谁也不是天生恶骨,生来就不喜欢当好学生,很多问题学生的心理阻碍来自各个方面:比如说现今常见的父母离异,性格孤僻怪异,不被重视,价值观偏离,父母溺爱,学习成绩差,渴望表现,抵触老师等等。了解问题学生犯错的真正原因,究其本质,一般都是特殊精神刺激或不正确教育方式导致的行为不端,并非严重的道德品质缺失,总体来说,如果方法得当,还是有药可救的。教师当众羞辱学生的做法违反了教育法、民法的有关规定,也违背了教师的职业道德要求。义务教育法实施细则第二十二条规定:“实施义务教育学校的教育教学工作,应当适应全体学生身心发展的需要。学校和教师不得对学生实施体罚、变相体罚或者其他侮辱人格尊严的行为;对品行有缺陷、学习有困难的儿童、少年应当给予帮助,不得歧视。”教师法第八条规定:“教师应当履行下列义务关心、爱护全体学生,尊重学生人格,促进学生在品德、智力、体质等方面全面发展”依来信所述,教师李某羞辱学生的行为,显然与上述规定相违背。此外,李某的行为也违反了民法的规定,侵犯了受害学生小东的名誉权。68.有人说:“在学校,学生最重要。”你怎么看?答:教育目的是把受教育者培养成为一定社会需要的人的总要求。教育目的是根据一定社会的政治、经济、生产、文化科学技术发展的要求和受教育者身心发展的状况确定的。学生学校的主体,学校应该以学生为中心,一切为了学生的发展。69.有人说:学生是老师没有血缘关系的孩子,你怎么看?答:当老师,不仅要关心学生的学习,还要关心学生的生活和思想,学生在学校比在家多,与老师接触时间长,各方面受老师影响, 作为老师,尤其是班主任,面对一些突发性事件,面对学生的过失,切忌简单、粗暴、冲动的“热处理”,而应持克制、宽容、忍让的态度,以理智控制自己的言行,这就需要有一份“慈母心”,学生在老师眼里永远是长不大的孩子。老师的“母爱”不仅体现在校内及课堂上,更应随时随地播撒进每个学生的心田。一个常怀“母爱”之心的老师对学生的影响应该是巨大的。是啊,播撒在学生心田的关爱,学生又怎能忘记呢?我们常说:“兄弟姊妹间,衣袖手足情”。如果把这种感情融入新时期班主任工作中去,师生之间的心理距离拉近了,开展班级工作便会如鱼得水,游刃有余。 总之,班主任是与学生接触最多的人,也是学生最容易亲近的人。对学生严于要求和宽容大度都是出于一个共同的教育目的,二者并不矛盾,严而不苛刻、慈而不溺爱、宽而有限度,是我们当代班主任的工作原则及艺术。所以说学生是老师没有血缘关系的孩子70.一位老师经常在教室里评论某学生智商高低,怎么看待这位老师做法?答:一位老师经常在教室里评论某学生智商高低,完全是老师和家长单纯从成人的角度在考虑问题,并没有考虑孩子的自尊心和心理承受能力。这种做法有违未成年人保护法的规定。未成年人保护法第三条规定,国家根据未成年人身心发展特点给予特殊、优先保护,保障未成年人的合法权益不受侵犯。“”皮格马利翁效应,学生内心潜能的激发与老师的关系:学生的热情上进、好学等积极的情绪,需要老师的肯定和引导,学生的纠错和改进,需要老师的信任和支持。教师对学生的期望越高,学生智力发展的可能性就越大。也就是说,如果教师相信他们的小学生是聪明的,那么,这些学生在很大程度上,就会因为其教师的信念,而真的变得聪明或更聪明。如果教师随意地、不负责任地认为某小学生不聪明、无可救药,那么,这个学生真的有可能“破罐子破摔”,后果令人心痛。于是,皮格马利翁效应也被总结为:“说你行,你就行,不行也行;说你不行,你就不行,行也不行。”71.一年轻老师板书时,误将“乌龟”写成“鸟龟”,课后学生起哄,叫他“鸟龟”老师,如果是你,怎么办?答:起外号的事情与其简单批评,还不如把它作为一次教育的机会。于是,我临时决定召开一次“给别人起外号好不好的”的班会课。第二天的班会课上,学生对于这个话题很是感兴趣,交流起来也热情高涨,很多学生都仁者见仁、智者见智地表达了自己的看法。给别人起外号,应该要看当事人同不同意。恶意的外号只会伤自尊心,不利于团结。还有的学生认为:起外号要有把握好度,不能太过份了。当我把话题引向学生给我起外号的事情并当众说自己的外号时,学生大笑不止。我顺势引导,问他们给我起的外号?学生们有说他们想法,我也发表了我个人的看法。我和学生说,老师一般都不太喜欢学生给他起外号,所以要慎用;即使出于好意的外号用的时候要注意场合,在学校里只能叫老师,不能随便叫外号,希望你们能理解。这样一堂班会课,是一次师生之间真诚的交流,更是一次无痕教育。在学生面前谈老师的外号,不但没有降低我在学生心目中的地位,反而提升了老师的威信,达到了我预期的教育目的。72.陈老师走进教室,发现学生乱哄哄说话,马上板起面孔训斥一番,你认为该怎么办?答:要让学生遵守纪律,首先要尊重学生的人格,不能粗暴简单。只要培养了学生的自尊心和自信的人格,哪怕是轻微的批评也足以让学生三思而后行,尊重学生的人格是关键,只要他们得到了尊重和自信,课堂纪律的好转是立杆见影,学习效率也会大大提高。抓好小学课堂纪律的常规经验方法总结 教师进入课堂时,首先要树立“心中要有火力点”的概念。每一个班都有一、两个较调皮的学生,也就是这个班的火力点,所谓擒贼先擒王,找准、控制好这个火力点也就控制好了这个班,就能有针对性地采用有效的方法来进行纪律控制。凡在课堂上发现纪律不好时,一定要停顿下来进行整顿,要使学生养成良好的学习习惯。73.有的老师用惩罚学生的钱奖励好学生,你怎么看?答:罚款是一种教育手段,但远远不是学校可以使用的教育手段,更不是教师信手拿来的教育方式。学校的功能就是教育功能,对学生,应正面教育。学生犯了错误,应该让他知道认识到错在哪里,为什么错了,应该对他进行动之以情晓之以理的教育,这样学生才会发自内心地认识到自己的错误,才会真正地改正错误。对没有任何收入来源的学生进行罚款,不管出于什么目的,都是错误的。用钱奖表现积极的学生初衷是好的,但是方法有待商榷,毕竟这种做法会让学生们感到,学习就是为了钱,没有钱是不是就不学了?鼓励学生的方式有很多种,金钱也算是一种方式,但是对学生用此方式有点不妥,用金钱容易被学生等级化,对学生来说,他们更需要的是精神上的奖励,而不是物质上的奖励。74.某些中小学要求统一发型,你怎么看?答:统一发型有利学习不论是严格遵守“男生理平头,女生露耳朵”这一规定的学校,还是适度放宽的学校,都表示把育人放在第一位,努力营造良好的校风学风,希望学生不要因为追求个性的发型而耽误了学习学校统一规定学生的发型,有利于学生思想品德的培养,对学习也有一定的好处。比如,理短发或扎马尾,让学生在运动、看书的时候比较方便,而且可以节省不少打理头发的时间。“个性是值得提倡的,但必须在遵循共性的前提下。因此,学生还是要遵守学校的统一规定。”此外,仪容仪表上的个性仅是一方面,学校更应注重培养学生思想上的个性。75.张老师专业水平、教学能力都比较强,但在课堂上总是居高临下、盛气凌人,学生很畏惧,有问题也不敢问,你如何看待这样的老师?答:在学生评教中,我们经常发现,学术能力、教学水平与学生的满意程度并不一定成正比。有些教师,其所带班级的考试成绩总是处在年级前茅,个人教育教学能力、工作能力都特别强,但学生评教满意率却很少能达到平均值,为此曾作过一个研究,学生反映,对该教师的教学方法、教学能力他们都能接受,但他太过严肃,少有笑脸,与学生谈话,总是居高临下、盛气凌人,学生有事找他,他表现出来的也是一种爱理不理的态度。换言之,这位教师之所以不受学生欢迎、师生关系紧张,是因为他缺乏必要的亲和力。古人云:亲其师,则信其道。教师的亲和力,可以赢得学生的尊敬和信任,可以获得学生的宽容和理解。因此,某个教师可能在教学方面有所欠缺,但学生却能热情地学习,主动地思考,由此就能获得最大限度的教学效果。反之,如果教师自视甚高,不顾学生的感受,我行我素,唯我独尊,那就容易引起学生的逆反心理,即使他学问最高,课讲得最好,最终却不一定能实现教学的目标。因此亲和力是教师逼备的基本素质。76.现在社会上流行“谢师宴”,假如你的班其他老师都准备去,你去不去?答:“谢师宴还是不摆为好。“谢师宴作为一种承载着文化内涵的特殊宴席,是几千年来传统的延续。而在物质生活相对富裕的今天,这种传统也越来越得到社会的强化。”“从家长的心理来分析,为办好谢师宴,许多家长不得不打肿脸充胖子,尽管明知价格不菲,也得面带微笑硬着头皮去掏钱,这对家长来说,实际上造成了一定的负担。”而对老师来说,因为盛情难却,只得疲于应付学生们所摆的“谢师宴”,身不由己、忙于应酬,这对老师们而言其实也变成了一种折磨。“谢师宴最核心的内涵是感恩,但在今天,这种感恩形式已经越来越走向异化。人情往来、攀比炫耀,已经成为谢师宴超越于谢师感恩外,难以承受的附加内涵。”他提出,谢师宴的好坏与有无在教师的心目中不该是评价学生对师恩回报的考量因素。 77.“学生犯错误必须做检讨,但教师犯了错绝不能做检讨,因为那会影响老师的威信。”你怎么看?答:我们都知道,教师在课前应精心备课,对于课堂上要讲的内容要了然于胸,对于学生会出现的情况要有比较充分的预测,这样才能在课堂上得心应手,面对课堂上的突发事件不至于显得慌乱而产生错误。但随着新课程理念有落实,课程变得更加开放,课堂上无法预测的问题变得越来越多,有时教师会出现一些错误。这应该说是可以理解的。关键是教师应该怎样处理这样的错误,认为学生指出来会让自己没面子,甚至学生指出来了还装成没听见吗?我认为不应该是这样的,我们的先人就曾说过“生不必不如师,师不必贤于弟子”,何况是现在资讯高速发展的时代,许多学生的知识面甚至比我们更广。因此,我认为对于课堂上偶尔的犯错,教师大可坦然的面对,老师有点过于紧张。在开放的课堂,只有用开放的心态来接纳,才能使自己更好的驾驭课堂。学生发现并指出来我错误。而我改后总会说“感谢同学,给老师指出了一个错误。”然后检讨“你们看,老师也会写错,你们可以更小心哦。”并不是为自己的错误辩解,而是回忆起这些课堂的细节,都会有几分感动。我甚至觉得每次学生帮我指出错误,我所期待并致力培养的朋友式师生关系就会增进一分。我的学生,从来不允许课堂上出现错误,不管是同学的回答还是教师的语言,他们有不同意思都习惯于表达。这一些,我都觉得是课堂的精彩生成。78.如果学生连教师在黑板上的错误都不敢说出来,还怎么让他们提出有价值的问题,培养创新意识呢?教师要为人师表,教师不承认自己错误,又怎样教导学生。有位老师说:“学生不尊重老师,是最不能容忍的,罚站是轻的,一定要更严厉的处理。”你怎么看?答:老师遇到这种情况应先冷静,体罚学生是不对的。首先是学生自己道德品质败坏,自小养成一些不良习惯,这就需要老师付出很多,慢慢地去转化学生,循循善诱,而不应该因为学生对自己的些许不尊重而厌恶学生,导致这个学生愈加恶化。其次,就是老师本身找找自己的原因,一般不管什么样的学生,他们并不是一看见老师就讨厌的,这就得看你这个老师是怎么做的,自己在平时的教育教学工作中有没有什么地方做的不好,或者让这个不尊重您的学生感觉的你不公平、不公正,有偏袒之心等等,其实人嘛总是不能做到尽善尽美的,特别是一个班级几十个学生,都或多或少会让一部分学生感觉到或这或那的,这就需要老师有敏锐的观察力,发现问题及时解决,主动找这些学生谈心,把学生真正当做自己的朋友,设身处地的去和他们沟通,为他们着想。79.有人说:“现在是市场经济,讲究等价交换,为什么要求老师奉献。”你怎么看?答:无私奉献,作为一种精神,无论对个人,对整个社会都起着巨大的推动作用,人是分为两种存在形式的,一种是精神上的人,此谓理性,一种物质上的人,此谓共性。的确,人的理性是需要共性来支持的,但脱离了理性人与行尸走肉又有何区别?而无私奉献正是人的理性的一种表现形式,也是推动人类发展的主导力量。80. 为了让所教的学科成绩名列前茅,姚老师在考前辅导中有意透露部分试题,你怎么看?答:老师的这种做法是不可取的。因为不能从根本上提高学生的学习能力和水平,学生学不到正真的东西,是对学生的不负责。而且学生成绩不可能长久的好.不利于学生学习成长,不能激发学生学习兴趣,使学生一潭死水,一点学习的念头都没有,一点上进心都没有。学不到真东西。81. 有人说:“学生喜欢你,才喜欢你教的课”,你怎么看?答:我认为这句话是正确的。首先,如果学生喜欢你,你的工作将事半功倍,很有幸福感。“亲其师,信其道”讲的就是这个道理;其次,讲课的过程中学生一直注视老师,如果他很讨厌这个老师,那么学生的注意力很容易被分散,被无关的事物吸引去;最后,我们要通过提高各方面的技能来让学生喜欢,从而喜欢我们所教的课堂。82.一位老师在班级里通知成绩好的学生开会,并且说:“留下的是精英,其他是饭桶。”你怎么看?答:这个班主任的做法不可取。首先,班主任应该有做到教育教学中的公平,开家长也不例外,并不能仅让成绩好的学生来学习开家长会,每个学生都有自己的闪光点,我们要做的是发扬他们的优点;其次,我们评价学生并不能仅以成绩作为唯一的标准,现在新课标一直倡导的是评价学生多元化;最后,我认为,成绩不好的学生我们更应该主动的和家长沟通,交流,使家长教育和学校教育形成合力从而找到解决学生问题最好的方法。83. 为杜绝迟到现象,有位老师让迟到的学生在全班同学面前互打耳光,你怎么看?答:90后老师逼迟到学生互打耳光行为无疑是十分过分的行为,但是这种行为的背后也给我们的教育提出了一系列问题。为了不让类似事件再次发生,学校不仅要注重学生的学习成绩,更要重视学生的全面发展;学校不仅要努力教育好学生,也要不断加强和提高教师的职业素质,要严把用人关,加强考核标准,要让真正有修养、有素质、懂文明的优秀教师进入教师队伍,提升教师队伍的整体素质,只有如此,才能避免教师体罚学生的悲剧发生,才能培养出新世纪真正合格的优秀学生。84. 你的座右铭是什么,为什么?答:“再苦再难也要坚强,只为那些期待的眼神”在教育教学中难免会遇到各种各样的苦难,但是我们一定不能轻言放弃,一方面我们起着为人师表的作用,如果我们都惧怕困难,那学生会克服困难吗,另一方面我们身上肩负着教育国家未来栋梁的任务,我们一定要承担起这份责任,即使有困难,我们也一定要坚强85. 有位年轻老师穿着比较另类,校长找他谈话,他反驳说:“老师也是人嘛。”你怎么看?答:我认为这位年轻的老师的做法不可取。首先,老师在学习中并不是一个普通人的角色,担负着为人师表的重任,中学阶段的学生模仿能力极强,我们的一言一行都会对学生起着至关重要的作用;其次,我认为老师应该积极配合领导的工作,校长的对我们提出意见我们应该进行自我反思,而不是顶撞领导;最后,如果我们实在想展现个性可以在日常的生活中,但是在学校我们的穿着一定要符合朴素,大方,自然的特点。86. 你心目中优秀老师的主要特点是什么?答:做一个老师所要具有的基本素质,温家宝总理给我们做了最好的解答:一要充满爱心,忠诚事业。当一名教师首先应该是一个充满爱心的人,把追求理想、塑造心灵、传承知识当成人生的最大追求。要关爱每一名学生,关心每一名学生的成长进步,努力成为学生的良师益友,成为学生健康成长的指导者和引路人。 二要努力钻研、学为人师。要想给学生一杯水,自己必须先有一桶水。教师只有学而不厌,才能做到诲人不倦。广大教师要冲上科学精神,严谨笃学,做热爱学习、善于学习和重视学习的楷模。要如饥似渴的学习新知识、新科学、新技能,不断提高教学质量和教书育人的本领。要积极投身教学改革,把最先进的方法、最现代的理念、最宝贵的知识传授给学生。三要以身作则、行为世范。心灵与心灵的沟通,灵魂与灵魂的交流,人与人格的对话。惟有教师人格的高尚,才可能有学生心灵的纯洁。教书者必先强己,育人者必先律己。我们不仅要注重教书,更要注重育人;不仅要注重言传,更要注重身教。广大教师要自觉加强师德修养,坚持以德立身、自尊自律,以自己高尚的情操和良好的思想道德风范教育和感染学生,以自身的人格魅力和卓有成效的工作赢得社会的尊重。87. 美国总统卡特的母亲说,我为当总统的儿子骄傲,同样为种地的儿子而自豪。作为老师,这句话的启发是什么?答:美国总统卡特的母亲的做法非常值得我们老师学习。首先,我们作为一名人民教师,应该公平的对待所有的学生,即使他的成绩不是很好,但是每个人都有自己身上闪光点,我们要关爱所有的学生;其次,我们要善于发现学生身上的优点,并把他们的优点发扬光大;最后,我们要为每位学生感到自豪,只有我们老师不放弃每个学生,他们才会更加自信88、 近年来,有些中小学发生了教师收受家长财物给学生安排座位现象,你怎么看?答:我认为教师违背了教师职业道德规范,不利于社会的发展。首先,作为一名人民教师,应该有无私奉献精神,不应该收取家长及学生的任何财务;其次,我们应该实现教育教学的公平,为学生们营造一个合理,公平的学习环境;最后,我认为应该和家长说明老师并不只是只关心前面的部分学生,孩子做在哪都是一样的,老师会照顾到所有的学生。89、 赵老师在检查学生笔记,一个学生抢过来说:“这是私人物品。”老师明知他没有做笔记,也没有说破。你怎么看?90、“教师是太阳底下最光辉的职业”,有人说这已经过时,你怎么看? 答:太阳底下没有阴影,教师她们燃烧自己,照亮他人,将知识普及给每一个学生,她们关爱学生,她们无私奉献,可是呢,会有部分的老师身穿教师的外衣,所做却非教师应所做,使得有人认为教师这个职业已经腐化。但是,请注意,是有人认为,也是有部分老师而已。91·孩子,在苏霍姆林斯基眼中,不是学习的机器,不是考试的机器,不是分数单,不是录取通知书,而是一个精神的宇宙。“每一个儿童,都是一个完整的世界。让每一个从自己身边走出去的人,都拥有终生幸福的精神生活。”这是苏霍姆林斯基的教育理想。这里的所谓“终生幸福的精神生活”,当然包括道德因素,即只有给别人以爱和幸福的人,自己才能获得爱和幸福,但也不仅仅是道德因素,同时也有智力因素。在这里,我们可以看到,苏霍姆林斯基眼中的人,决不只是少数有可能成为科学家、艺术家等名人的天才少年,而更是包括了未来只能成为普通劳动者的孩子。92·现在确实听人说“参加教师资格证考试,并不代表自己真的喜欢当老师”。可能会有人觉得这是份稳定的职业,所以就选择当老师,但是我认为既然选择做老师,就必须承担起这份“教书育人”的责任,并且兴趣对一个职业来说是非常重要的,可能他不喜欢当老师,但是他的教师资格证也拿到了,但是即使拿到了,也未必能抓住教育的精髓,既然选择了当老师,我们就一定要全心全意为学生服务,为国家服务。93·这位同学损坏设备,谎称是别的同学弄坏的,可能是害怕被老师惩罚,如果我是他的老师,我会这样做:首先我会和他心平气和地说弄坏仪器也是常有的事,老师也有不小心的时候,没关系我们下次注意点就好了,但是我们现在一定要学会承担责任,因为有责任感的人才会得到别人尊重。其次,我也会慢慢开导学生,让他逐渐认识到错误,并主动向另一个人道歉,使他们重归于好。最后,我会以“诚信”为主题,开展一个主题班会,让同学们讨论诚信的重要性,最后得出结论“无论以后在生活,学习,工作中,都要以诚相待”94·做一个老师所要具有的基本素质,温家宝总理给我们做了最好的解答:一要充满爱心,忠诚事业。当一名教师首先应该是一个充满爱心的人,把追求理想、塑造心灵、传承知识当成人生的最大追求。要关爱每一名学生,关心每一名学生的成长进步,努力成为学生的良师益友,成为学生健康成长的指导者和引路人。二要努力钻研、学为人师。要想给学生一杯水,自己必须先有一桶水。教师只有学而不厌,才能做到要想给学生一杯水,自己必须先有一桶水。教师只有学而不厌,才能做到诲人不倦。广大教师要冲上科学精神,严谨笃学,做热爱学习、善于学习和重视学习的楷模。要如饥似渴的学习新知识、新科学、新技能,不断提高教学质量和教书育人的本领。要积极投身教学改革,把最先进的方法、最现代的理念、最宝贵的知识传授给学生。三要以身作则、行为世范。教育史心灵与心灵的沟通,灵魂与灵魂的交流,人格与人格的对话。惟有教师人格的高尚,才可能有学生心灵的纯洁。教书者必先强己,育人者必先律己。我们不仅要注重教书,更要注重育人;不仅要注重言传,更要注重身教。广大教师要自觉加强师德修养,坚持以德立身、自尊自律,以自己高尚的情操和良好的思想道德风范教育和感染学生,以自身的人格魅力和卓有成效的工作赢得社会的尊重。95·新来的学生,感觉班上不容纳他,这是一种很正常的现象,作为班主任,我会这样做:首先我先会了解学生的性格,及生活和学习的方方面面,并心平气和地与他交流,鼓励他积极与班里其他人员沟通,交流;其次,我会和班里其他人员说,我们班新来了一个新成员,希望大家以后和平相处,积极地帮助新同学,体现咱们班和谐互助的精神;最后,我会和班委商量多组织一些班级活动,以增加同学们之间的